第二章市场经济的演变及其模式
市场经济的演变及其模式(1)
7
(二)自由竞争时期的市场经济体制特征
5
(三) 经济学的三次革命和“自由放任”、 “国家干预”思潮的更替
1776年,«国富论»出版。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出的手”和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彻底推翻了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论”, 从而完成了西方经济学的第一次革命——“斯密革命”。 1870年 前后,边际分析方法被引入经济分析之中,于是引发 了经济的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书中 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一整套的宏观调控理论和政策体系后, “自由市场理论”才被“国家干预理论”所替代,于是,经 济学出现了第三次革命——“凯恩斯革命”。
计划的特点:协商性、指导性、预测性 2.与有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的差别 前者是二次调节,后者是二元调节
12
三.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 “非国有化”运动
二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西 方国家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空前提高,主要表现为:
国家预算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迅速上升 国家对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形成施加影响 通过财政投资和国有化运动,涌现了一批国有企业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复兴和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低下这一弊端充分 暴露,导致到20世纪70年代末,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和“私有 化”成为一股世界性风潮。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国有企 业的数目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有了明显的下降。
19
全球市场的经济格局与变化
全球市场的经济格局与变化引言全球市场的经济格局与变化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主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化、技术创新、政治环境等。
本文将探讨全球市场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变化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第一章全球市场的经济格局的形成1.1 全球化的推动力全球化是全球市场经济格局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进步,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商品和资本的流动也越来越自由。
全球化带来了国际贸易的扩张和跨国公司的兴起,推动了全球市场的形成。
1.2 跨国公司的崛起跨国公司的崛起是全球市场经济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
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经营策略,将资源、技术和市场整合起来,形成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
这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推动了全球市场的一体化。
1.3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也对全球市场经济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的国际化,使得资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第二章全球市场的经济格局的变化2.1 新兴市场的崛起新兴市场的崛起是全球市场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它们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新兴市场的崛起改变了过去的经济格局,增加了全球市场的竞争和多样性。
2.2 技术创新的影响技术创新是全球市场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推动力。
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竞争格局,催生了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
技术创新促进了全球市场的转型和升级,也为全球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2.3 政治环境的变化政治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全球市场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国家政策的调整、贸易战的爆发、地缘政治的变动等因素,都会改变全球市场的运行规则和竞争格局。
政治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
第三章对全球经济的影响3.1 促进经济增长全球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合作机会。
第二章 商品经济(政治经济学复旦大学高帆)PPT课件
09.11.2020
3
第一节 商品
自然经济的三个社会阶段:
自然经济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氏族部落 共同体是一种自然经济
单位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奴隶主的 庄园经济也是一种自
然经济单位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个体农民基本 是农业和手工业结合 的家庭经济,表现为 “男耕女织”这种耕织 结合型的自然经济
09.11.2020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发展,但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要运行有效必须使 社会交易成本的持续下降。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 代
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 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 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的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 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09.11.2020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10
第一节 商品
商品的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
物的有用性,既可以满足任某种 需要的属性
体现了商品的 自然属性
商 品
交换价值
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 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 人类劳动
体现了商品的 社会属性
09.11.2020
——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 进行交换的要求。(生产的专业化和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第二章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宏观调控
一美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货币 政策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是通 货膨胀。相应的货币政策是紧缩性货币政策。 肯尼迪政府时期:经济增长率较低,失业率较高, 国际收支逆差较严重。——增长性货币政策 约翰逊——经济增长转为低增长直至停滞不前, 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通货膨胀很严重。
伊寇斯(Marriner Eccles),一九三四年至一 九四八年,被认为是在格林斯潘之前美联储主席 中得分最高的一位,曾协助罗斯福带领美国人民 渡过大萧条时期,主持制定了《美国银行法》, 重振了美国银行体系的信心,加强了美联储制定 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权力。有人评论说,伊寇斯的 最大贡献,在于领导着美联储独立于政府影响之 外、不受财政部左右的种种努力。
情景二:股市的崩溃只是经济大规模 衰退的一个信号。随之而来的,是800个 银行破产,900万个存款账户消失。人们 的生活积蓄在瞬间化为乌有。短短两年 多的时间里,美国的经济危机使14万家 企业倒闭,全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失业,在 大大小小的城市中,饥民们排成长队,只 为等候免费的面包和一点点汤。 ——《大国崛起》解说词
第二章美国自由市场经济 模式下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美国的财政政策
第二节美国的货币政策
Contents
1 2 3 4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的财政政策 20世纪80年代的财政政策 20世纪90年代的财政政策
布什政府的财政赤字问题
情景一:绝望像阴云一样笼罩了整个美 国。一些看不到出路的人甚至从纽约刚刚 建成的华盛顿桥上跳了下去。当时,美国 和世界各大媒体都不得不用这两个字来形 容30年代初的形势,那就是“恐惧”。 ——《大国崛起》解说词 而前总统胡佛送给罗斯福政府的一句话 “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 为力了。”
马政经——第二章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熟程度。
二、市场经济的作用和 历史地位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其一,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 中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者实体,消费者和企 业是其中的两大主体。主体的自主性。 其二,市场客体。是指商品交易的场所, 它为市场主体的活动提供了一个空间和环境。 有机的市场体系。 其三,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价值规 律的作用机制,它是指供给、需求和价格等 市场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之 一,市场正是通过价值规律来发挥作用的。 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也是“看不见的手”的本义所在。价值规 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价值规律自发刺激着商品生产者 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二,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着经济资源 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其三,价值规律必然会产生优胜劣汰, 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垄断分为:
私人垄断
国家垄断
国际垄断
(二)市场经济的作用及历史进步性
作用在于: 在微观上,它通过价格的波动引导着 消费者的消费和企业的生产经营。 在宏观上,它调节着社会生产和社会 总供给与总需求,使得社会总供求趋于均 衡状态。 在分配领域,它决定了国民收入在全 社会的初次分配。
市场经济的历史进步性在于:
它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经济利益, 通过利益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微观主 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仅促使生产者 不断提高个别生产效率,而且调节着整个 社会资源按比例进行配置。 但是,市场经济的这种作用是以自发 的方式进行的,它不可避免的以社会资源 的大量浪费和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为代价,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和一度尖锐的贫富 分化就是典型例子。
02第二章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演变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
新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对克服西方经济普遍出现的 “滞涨”现象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经济现实又为 主张国家干预的新凯恩斯主义提供了机会。
萨伊定律要说明的是,市场运行具有内在的程序和自我 均衡的调节,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干预不仅是不必要的,而 且有可能破坏这种自我均衡,所以,政府的作用范围限于防 止危害生产事业以及公共安全的欺骗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利 益、保护人身财产的安全等,应保证经济活动的自由运行。
三、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自由思想
三、自由市场经济的实践
(一)英国的自由市场实践
自18世纪末开始,英国政府率先把对经济的自由放任作 为政策选择,在国内市场上,政府不干预市场的运行,完全 依靠市场的力量调节经济活动;在国际市场上,它主张贸易 自由,并且政府为实现贸易自由积极开辟道路。
(二)法德等国的自由市场实践
法德等国家的工商业发展水平逊于英国,他们害怕一旦 政府对经济放开管制,其工业发展必将受到损害,所以要想 成为新兴的工业国,必须在国际市场交换中实行贸易保护政 策,在国内市场中就表现为对某些重要的工业部门进行保护 和扶持。但是,随着其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他们已经开始 渐渐推行经济自由政策,不断扩大市场运作的自由度,取消 对国内各行业发展的保护或管制,逐步推行贸易自由政策, 并最终使经济自由主义成为其政策的最重要指导思想。
3、亚里士多德是在古希腊继柏拉图之后最伟大的哲学 家。他通过对当时希腊城邦政治的研究而完成了《政治 学》,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亚里士多德也表现出对城邦 经济职能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他认为理想城邦应具备一 定规模、内部分工复杂;对共产制度的批判;对利益合理 分配的关注;照顾被统治阶级利益等。
二、西欧资本主义形成时期重商主义
发展经济学@第二讲 经济发展理论的历史演变与流派
活动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科斯的交易费 用理论、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诺斯的制度 变迁理论、克鲁格的“寻租”理论。
“一个没有交易费用地社会,宛如自然界没有摩擦
力一样,是非现实的。” ——著名经济学家G· 斯蒂格利茨
“无制度的” (Instituiton Free)
发展经济学研究趋势
2、工业化
惟工业化论者主要是强调工业化在一国经济发展过 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惟工业化论者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曼德尔· 鲍姆 K.Mandelbaum,1947年出版了《落后 地区的工业化》; 罗森斯坦· 罗丹Rosenstein-Rodan.P.N,1943年,在 《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 业化问题》。
发展经济学的新阶段
新增长理论、协调失灵与互补性
新结构经济学
方法论:多学科的融合、主流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
8
二、现代发展经济学
(一)1940s末-1970s:结构主义思潮
发展中突出内向发展 国内二元结构问题
(二)1980s-新世纪初:新古典主义
世纪之交:产权改革、行业准入
趣语:“冰棍理论”、“保姆理论”
三、产业发展
产业政策的“林张之争” 分类改革思想
本质:对“两只手”——市场、政府——的认识
第二章 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与流派
1
科学理论:历史、逻辑与方法论
2
西方主流发展理论
3
第三世界的发展理论(新马克思 主义学派) 当代中国的发展观点
4
第一节 科学的理论——
历史、逻辑与方法论
一、 西方发展经验:对近现代工业文明史的解读
整体主义方法论 个体主义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体系 西方经济学的逻辑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课程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市场经济概述一、名词解释市场经济二、分析题1、比较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异同。
2、分析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答案:1、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对于市场经济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
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第二,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第三,在特定意义上,市场经济也可以被理解为经济体制。
2、比较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异同。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区别的经济范畴。
二者的联系表现为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逻辑上看,商品经济都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起点,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表现为二者的侧重点与对应物不同。
首先,商品经济的侧重点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它强调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相对应。
市场经济侧重资源配置问题,它强调资源配置由市场进行,和计划经济相对应。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是一种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社会化,市场化的商品经济。
3、分析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由自主的企业制度、完善的市场体系、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备的法律制度构成。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就是一个企业行为自主化、市场体系完备化、宏观调控间接化、法律制度规范化的过程。
(1)自由的企业制度。
自由企业制度,就是确保企业能够拥有在产权受法律保护的基础上所享有的自由创业权、自由经营权、自由交易权以及自由支配或处置财产权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在自由企业制度下,企业完全拥有自由的创业权、自由的经营权、自由的交易权以及自由支配财富权。
(2)完善的市场体系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首先要包括各种各样的市场,其次,完善的市场体系必须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精选ppt
2
+ 教材:夏永祥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精选ppt
3
第1章 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机制
+ 资源配置是任何经济体制都要面对并完成 的核心问题,但经济体制不同,资源配置 的方式和效率会有差异。
+ 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这一章从资源配置这一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出发,对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下配 置资源的具体体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 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展开。
+ 经济学家常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 由物品和经济物品,前者是指人类无需通
过努力就能自由取胜的物品,其数量是无
限的;后者是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 到的物品。
+ 资源,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禀赋或要素,
是指人们可资利用,投入利用后能生产出
满足人们欲望的经济物品的各类财货。
精选ppt
6
生产的四要素
+ ①土地 + ②劳动 + ③资本 + ④企业家才能
+ 经济学家认为,积极的方法应该是,在已有资 源的约束下,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制度 ,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资源,以向社会提供更 多高效用的物品和服务来实现。
精选ppt
10
㈡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与经济体制
+ 资源配置也被称为经济选择问题,包括: + 第一,如何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 + 第二,如何选择满足欲望的方式; + 第三,在必要时如何牺牲某种欲望来满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精选ppt
1
课程模块
第1章 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机制 第2章 市场经济的演变及其模式 第3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第4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第5章 市场体系 第6章 现代企业制度 第7章 宏观经济调控 第8章 社会保障制度 第9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10章 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11章 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
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复习提问1.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2. 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是什么?讲授新课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现阶段几种非公制经济成分1、个体经济(板书)能举出几种个体经济的例子吗?如服装加工部、自行车、手表修理部,早点服务部,小饭馆,弹棉花加工部,小日用杂品店,小副食店,蔬菜水果小摊贩等。
个体私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小手工业、零售商业、饮食业、修理业、服务业、运输业等。
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个体经济的含义、特点及其地位、作用。
( 1)含义: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所有制经济。
特点: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一般不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 2)地位: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
(3)作用:个体经济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可谓“船小好掉头”。
现阶段,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小商品生产、发扬和发展传统技术、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以及增加劳动就业等方面,个体经济发展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私营经济(1)私营经济的含义: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2)我国私营经济的地位: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
在我国私营经济与个体初级阶段的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都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基础的私有经济,这是它们的共性。
它们的区别在于,个体经济的经营者既是私有者又是主要劳动者,收入来源主要是个体经济者得家庭成员的劳动,有的也雇少量学徒、帮工,但数量少,一般一、二人,起帮工或助作用。
私营经济中,雇工数量多(八人以上),雇佣工人提供的剩余劳动是企业主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国的私营经济与资本主义企业也有明显的区别;我国的私营经济受到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政策的制约,私营企业主的剥削程度是受限制的;私营企业中的经济关系、管理方式、分配原则、福利制度等无不受公有制经济单位的影响,其原料来源程序、能源供给、产品销售、定价等无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制约。
第二章 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
★价值规律的作用
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 自发地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追 加 投 资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利润下降 减 少 投 资 利润增加 价格上涨 供不应求
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从而促进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
技术 水平
先进
劳动生 产率 高
个别劳 动时间
少
商品 出售
等价
结果
多利
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决定价格,但并不是价格的每 一次变化都反映价值的变化,因为,价 格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1)商品价值;(2)货币价值; (3)纸币发行量;(4)供求关系; (5)市场垄断情况;(6)国家政策。
(1)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 (2)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3)纸币发行量超标——价格上涨; 发行量不足——价格下降; (4)商品供大于求——买方市场,价格下降; 供不应求——卖方市场,价格上涨; (5)市场垄断——低价进、高价卖; (6)国家政策——宏观把握市场价格,保持 市场稳定。(房价)
市场机制主要包括: (1)价格机制 (2)供求机制 (3)竞争机制 (4)汇率机制 (5)工资机制
2. 市场是
(1) 一切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
(2) 商品生产者之间全部交换的总和
(3) 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调节机制和运行方式
(4) 市场机制运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5) 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
1、市场主体 指从事市场交换和为了进行交换而进行 生产的人和人的群体。
2、企业或居民要成为市场主体,必须具备一 定的条件 第一,居民和企业必须具有对交换客体的直接 占有、使用、支配和处置的权力。 第二,居民和企业必须有从事经济活动的自主 权。 第三,经济主体既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权 利,又要有对自己的经济行为承担风险的责任
第二章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演变规律
5我国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 第三 • 产业
需求角度(产品竞争性和替代性) 需求角度(产品竞争性和替代性) 供给角度(类似生产技术、流程和工艺) 供给角度(类似生产技术、流程和工艺)
产业与企业、国民经济关系: 产业与企业、国民经济关系:中观经济
(二)产业及其属性
一般情况下,产业、部门与行业通用 如纺织部门、 一般情况下,产业、部门与行业通用,如纺织部门、纺 通用, 织行业和纺织产业
四
全球化、电子化、 全球化、电子化、 网络化、 网络化、高科技化
克服空间 第四次 地球村” “地球村”产业
信息产业
5我国三次产业分类
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国情=中国三次产业分类 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国情= ( 1) 时间 : 85年。 适应 GDP统计需要, 国家统计局提 时间:85年 适应GDP统计需要 统计需要, 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 出《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
第二产业
B
C
制造业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纺织服装、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皮革、毛皮、羽毛(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木、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石油加工、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趋势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趋势分析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中国经济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经历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发展。
这个漫长的历程中,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不断地演变,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变化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演变、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和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历史演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年计划。
这个时期,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重点是政府的中央集权和对经济生产的控制。
到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随之转型为市场经济。
这个时期的重点是市场化改革和大规模的外商投资引进,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动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模式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政府将重点放在了创新和提高国内消费水平上,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进一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二、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当前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
首先,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当下经济的重点之一。
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科技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应用。
数字经济关注的是技术的应用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效益的提升和提高城市的科技水平。
其次,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前沿。
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会影响所有产业和职业领域。
人工智能技术将会使人们的工作更高效,也带来了机器和人的替代和互补的问题。
最后,环境保护也成为了国家的关注重点。
环境保护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并且刺激环保工业的发展。
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三、未来趋势随着信息时代飞速发展,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将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中国将会继续发展数字经济。
未来数字经济将在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推动大数据科技和云计算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
其次,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大,智慧养老等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篇经济篇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节经济体制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一)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定(或全部)范围内,人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一种行为规范。
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范畴出发研究经济制度。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或经济制度。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与特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的国家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为社会的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还认为,经济制度具有历史相对性,它的发展和更替变化过程与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紧密相连。
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制度更替变化的力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评价一种经济制度优劣的标准,是看它与生产力的关系是否相适应,即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正是从这一视角和标准重点考察和研究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所替代的论断。
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制度中集体对个体行动所进行的控制是通过对个体之间交易的规范而进行的。
因为交易是同时包含“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种成分的“最小的单位”。
所以“交易”是分析经济制度的基本范畴。
买卖交易、管理交易和限额交易的规范共同构成经济制度。
制度经济学从交易及交易费用的视角研究经济制度。
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制度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规则,包括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
制度环境指既定的确立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与法律规则。
制度安排指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规则。
制度安排又分为正式的制度安排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正式的制度安排指法律、政策、组织规则等有明确规定的行为规则,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是指意识形态和习俗等不成文的、观念性的行为准则。
(二)经济体制马克思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等角度来研究经济体制。
他指出,区分不同经济体制的根本标志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市场经济学 第二章 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
第二章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本章通过讨论市场经济涵义及本质,进一步揭示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使读者初步掌握市场经济的概念与一般原理,为以后各章的学习与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2.1市场经济的一般含义、特征和功能2.1.1市场经济的含义(1)市场经济的内涵。
市场经济是随着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在19世纪末新古典经济学兴起后逐渐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
从一般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是指一种经济资源配置就,或者说是以市场为导向或以市场为媒介的一种经济形式,其本身并不包含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内容。
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活动过程都要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来进行,市场在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
在这种经济形式下,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都必须通过市场这个中介来进行。
例如,在生产方面,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资本、劳动力、生产资料、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要从市场上取得,劳动的结果——劳动产品的销售要在市场上进行;在消费方面,实现了市场化的消费,人们所需要的一切消费资料都是从市场上获取的;在分配方面,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合理分配人、财、物;在交换方面,人们之间的一切交换活动都表现为市场上的买卖活动,离开市场就不会有交换行为的存在。
所以,市场经济是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来说的。
在现代化大生产中,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方式,一种是计划方式。
市场方式是指资源的配置由市场机制来调节,突出效益和效率。
计划方式是按照行政命令,通过指标的分解、调拨,由政府直接来配置资源。
所谓市场经济,就是指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要手段的经济运行方式。
具体来说:①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以市场为中心;②社会总生产过程,即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过程都以市场为导向;③社会资源与生产要素通过市场竞争来配置,市场决定它们的配置流向,并依靠市场供求力量形成均衡价格;④价值规律及其实现机制(即市场机制)是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5 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体制
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国家实行的国家干预型市场 经济体制可分为以下两类: 有国家干预调节的市场经济
根据国家干预调节的侧重点不同,可以把这种类型的经济 体制分为三种模式: 侧重对市场运行过程的干预调节 侧重对市场竞争制度和环境的建立和维护 侧重对市场分配结果的干预调节
2016/6/3 5
2.1.3 经济学的三次革命和“自由放 任”、“国家干预”思潮的更替
1776年,«国富论»出版。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出的手” 和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彻底推翻了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论”, 从而完成了西方经济学的第一次革命——“斯密革命”。 1870年 前后,边际分析方法被引入经济分析之中,于是引 发了经济的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书中 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一整套的宏观调控理论和政策体系后, “自由市场理论”才被“国家干预理论”所替代,于是,经济学 出现了第三次革命——“凯恩斯革命”。
2016/6/3
18
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现代美国经济分两大部类, 一类是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私营部门,一类是 不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公共部门。公共部门又 分为两大领域,一是公共财政,是非商业性的, 通过财政收支来完成其运行;另一是国有资产, 属盈利性和商业性的,它通过国有资产的运转谋 求其增值。
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占主
体,国有经济和合作经济作为补充形式;市场机制 是调控经济运行的主导方式,国家通过法律和经济 手段对经济干预调节,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由国家 直接控制;在市场结构方面,出现了不同形式和程 度的垄断力量,完全竞争市场过渡为垄断竞争市场 和寡头市场,但竞争仍占主导地位,所以又称为竞 争性市场。
2016/6/3 11
2.2.1 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
“萨伊定律”及其存在条件 萨伊于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 一书中提出了被后人称为“萨伊定律”的著 名论点: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 ⑴前提条件之一:投资恒等于储蓄 ⑵前提条件之二:工资具有充分的弹性 ⑶前提条件之三:货币中性
2016/6/3 12
2016/6/3 2
自由市场经济:财产完全归私人所有,市场
活动主体是自主经营的私人业主企业,国有经济比 重很小;国家保证交易和契约的自由,使之具有法 律效力;人们具有消费、就业和投资的充分自由和 分散独立的决策,这些独立分散的私人经济活动完 全由市场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调节和引导;国 家依靠法律手段维护私人财产和契约效力,发行货 币和征收捐税,没有干预调节经济运行的职能。
2016/6/3 21
2.3.3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的所有制结构
私有制经济在德国占统治地位,近90%的企业都是私人 企业,国有经济占10%左右,在农业和手工业中,则广泛存在 着合作经济组织,国家采取一定的扶植措施。
自由市场竞争制度
竞争是“社会市场经济”的核心,在德国政府看来,竞 争有两层内涵:一是国内市场的自由竞争;二是国际市场的 竞争。德国还竭力主张和倡导全球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
2.2.2 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责难
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责难
价格粘性与工资刚性理论 引入消费函数理论 货币具有“非中性”
凯恩斯的三大心理规律和国家干预政策
边际消费倾向,在短期中 ,边际消费倾向一般会随收入的增 加而递减,因而会出现消费需求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即投资的预期收益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 存量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也会有递减的趋势。 流动性偏好,利率是对借出人牺牲流动性偏好的补偿,因而利 率不会下降到零。
2016/6/3 6
2.1.4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实行自由市场经 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有: 财产完全归私人所有,市场活动主体是自主经营的私人业主 企业,国有经济比重很小。 国家保证交易和契约的自由,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人们具有消费、就业和投资的充分自由和分散独立的决策, 这些独立分散的私人经济活动完全由市场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 调节和引导。 国家依靠法律手段维护私人财产和契约效力,发行货币和征 收捐税,没有干预调节经济运行的职能。 西方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870年代以 前,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1870--1930年代,有垄断竞争的 市场经济体制。
2016/6/3 19
2.3.1 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模式
市场结构:竞争与垄断
美国经济在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竞争与垄断等问题上, 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尽可能与市场保持一致,以保证市场功 能的发挥和效率的优先,政府直接参与资源配置的范围尽可 能缩小。这也就是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在处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政府如何 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方面,美国没有法国、日本式的经济计 划,但这并非意味着政府对市场无所作为。美国政府运用财 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凯恩斯主义宏观调节手段,达到既不破 坏市场功能的发挥,又能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目的。
2016/6/3 23
2.3.4 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日本的产业组织和企业文化
日本的产业组织政策和企业集团 日本长期以来有着财阀统治的传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 本政府为了倡导自由竞争,鼓励并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企 业间的联合,成日本20世纪50年代后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从而 形成了日本式的企业 联合体和企业集团。 家庭式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 日本的大多数中小企业为家庭所有、家庭经营;而大型企业 和企业集团由于相互持股、法人持股和个人股份的分散化,股东 会和董事会的作用不大,经理层主宰了企业的经营决策。企业关 爱员工,而员工也以厂为家、敬业工作是日本企业的文化特征。
2016/6/3 9
2.2 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
2.2.1 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 2.2.2 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责难 2.2.3 凯恩斯主义的失灵和新古典主义的 复兴 2.2.4 新凯恩斯主义 2.2.5 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体制 2.2.6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非国有 化”运动
2016/6/3 10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复兴和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低下这一弊端 充分暴露,导致到20世纪70年代末,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和 “私有化”成为一股世界性风潮。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 国有企业的数目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有了明显的下降。
2016/6/3 17
2.3 国外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2.3.1 2.3.2 2.3.3 2.3.4 2.3.5 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模式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政府的经济职能和活动方式
第二章 市场经济的演变及其模式
教学目的: 要求学习了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几个主要阶 段的理论依据、特征,以及美国、法国、日本 等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的特征和优缺点。 教学重点: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演变历程以及几个主要国 家市场经济模式的异同点。
2016/6/3 1
2.1 自由市场经济
2.1.1 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 2.1.2 亚当· 斯密的自由放任经济学说 2.1.3 经济学的三次革命和“自由放任”、 “国家干预”思潮的更替 2.1.4 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1.5 自由竞争时期的市场经济体制 2.1.6 垄断竞争时期的市场经济体制
2016/6/3 8
2.1.6 垄断竞争时期的市场经济体制
垄断资本家和股份公司制度 在自由竞争中,一部分小企业通过资本积累迅速地成长为大 企业,由于大企业能够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更广泛地实行分工和 生产专业化,结果大企业排挤和吞并小企业 ,使资本越来越集 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 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由市场机制和垄断组织共同调节 垄断组织发挥了整合产业内资源配置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 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周期性。 国家开始尝试干预经济活动 主要是作为“反危机”的手段,尚未形成对经济的经常的全 面的干预调节。
有计划指导的市场经济
这种计划有三个特点:协商性/指导性/预测性
2016/6/3 16
2.2.6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 “非国有化”运动
二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西方国家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空前提高,主要表现 为: 国家预算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迅速上升 国家对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形成施加影响 通过财政投资和国有化运动,涌现了一批国有企业
2016/6/3 22
国家对经济的总量调节
政府的职责是制定和执行经济法规和经济政策,在精神上 和物质上给私人企业主以指导和支援,而不是直接干预经济事 物。
平衡市场结果,促进社会共同进步
“社会市场经济”宣称所要建立的经济体制是要消灭社会 贫富悬殊,使绝大多数人享受经济增长的果实。社会市场经济 是建立在私人制和自由市场竞争基础上的,强调政府对竞争制 度的维护,对宏观经济总体的间接调节和市场分配结果的再调 节,集竞争—效率,调节—增长,再分配—公平于一体的经济 体制。
2016/6/3 7
2.1.5 自由竞争时期的市场经济体制
自由私人企业制度 这一时期,市场活动主体是自主经营的中小型私人 业主企业,中心人物是私人资本家。 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和引导 总体上国家不干预经济活动,也不存在有组织的社 会协调中心。资源配置在企业的竞争和优胜劣汰中 完 成。 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波动频繁 企业间竞争的残酷性,加上市场自发调节的盲目性 和滞后性,使这一时期经济的周期性收缩频繁发生。
2016/6/3 4
2.1.2 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经济学说
“经济人”假说 亚当·斯密没有明确提出“经济人”的概念,但是,他在考察 经济生活时,把具有多种品种的人和作为经济上的人区分开来, 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运用了“经济人”的假设。 “看不见的手”和自然秩序 这是亚当·斯密理论中最著名、最具有深远影响的概念。他认 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生产并不是毫无规划地进行的,而是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进行调节。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 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实质上就是反对以垄断和国家干预 为特征的经济政策和主张,提倡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 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