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作素材集锦
苏轼诗申论作文素材
![苏轼诗申论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f028cc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8.png)
苏轼诗申论作文素材素材一:《赤壁赋》中的苏轼与周瑜饯别场景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与周瑜饯别的场景,描述了他与周瑜在赤壁之上相会告别的情景。
苏轼表达了自己对周瑜的深深敬重和向往,以及对战争背后人民疾苦的思考。
这一情景可以引申为述说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别离的感受,探讨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的命题。
素材二:《水调歌头》中的苏轼对人生苦难的反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了离别后的苦心和痛苦,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思考和探索。
他通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样的开场诗句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对命运的不解。
这可以用来探讨人们对苦难和命运的认知和应对方式。
素材三:《东坡书院》的建立与苏轼的教育观念苏轼在《东坡书院》的创立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培养的执着。
他强调了教育的普及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思考能力。
这可以引发对于教育的探讨,包括教育的目的、方式和教育者的责任等。
素材四:《江城子》表达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苏轼的《江城子》以婉约深情的笔调,描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他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友离散的痛心。
这可以引申为探讨人们对家乡的认同和情感依恋,以及对社会、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素材五:《临江仙》的游子思乡之情苏轼的《临江仙》描绘了游子思乡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留恋和对长久漂泊的无奈和痛苦。
这可以引发对于个体身份认同和情感依恋的讨论,以及对于困境下的自我寻找和回归的探索。
以上素材可以用于探讨苏轼的诗作中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引发对于人生、命运、教育和思乡等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在写作中,可以灵活运用这些素材,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展开,呈现出对于苏轼诗歌的独到见解和深入思考。
高考作文素材苏轼篇_高中作文素材_
![高考作文素材苏轼篇_高中作文素材_](https://img.taocdn.com/s3/m/abbba06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a.png)
高考作文素材苏轼篇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重视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从而丰富写作材料,提高水平。
关于苏轼的作文素材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苏轼的高考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考作文素材苏轼篇一苏东坡的读书方法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
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
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
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
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高考作文素材苏轼篇二王安石出题三难苏东坡王安石出题三难苏东坡,在文坛传为佳话。
其第三难是出句成对,共有三句。
第一句云: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因为那年恰好闰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确是“两度春秋”。
东坡虽是才子,但这上联出得蹊跷,一时寻对不出。
不过后人已代苏东坡对了出来: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考东坡第二句对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原来苏州金阊门外至虎丘这一段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中间有地名半塘。
东坡不久前路过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难他,东坡果然被难住了。
不过,后人假托乩语,也把此句对了出来,对云: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王安石出的第三句是: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古名铁瓮城,临于大江,其地有金山、银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当时苏东坡恰好刚游览过,王安石便出了这一题。
东坡寻思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去。
这第三句至今未见有人对出下联,诸君不妨一试。
高考作文素材苏轼篇三苏东坡向王安石认错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是翰林院学士,人们都称他为苏学士。
苏东坡才华横溢,文章写得好,也作得好。
但知识再丰富的人也不可能会知天下事,所以他有时候也不免要出点差错。
苏轼作文素材5篇
![苏轼作文素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21bd0c7375a417866f8f3d.png)
苏轼作文素材5篇苏轼作文素材(一)有一天,苏轼看到王安石案几上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苏轼见此不由一声冷笑,他想,菊花怎可能在秋天凋落。
于是挥笔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
有一天时值重阳,苏轼出行,但见秋风瑟瑟,吹得菊花四处飘零,满地恰似黄金铺就。
苏东坡想起当年改诗之事,内心甚是羞愧。
【视点】⑴自以为是;⑵狭隘;⑶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⑷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苏轼作文素材(二)《东坡志林》记载,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而遭御史弹劾,在湖州被追赴诏狱时,面对哭送的妻儿家人言道:“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时期,这种幽默对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东坡晚年被再贬至惠州,三贬至儋耳。
然而沉重的政治迫害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把东坡击倒。
此时,他更注意运用幽默的力量来帮助它超越政治的险恶和人生的痛苦。
《惠州一绝》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反映了东坡晚年被贬岭南一带时的幽默诙谐精神和乐观旷达情怀。
他不想去岭南的蛮荒之地,亦非终日陷入能否生还故里的忧患痛苦之中,而是善于采撷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生动细节作“幽默观”,从而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和足够的体力来航渡人生的苦海。
苏轼的性格豪迈,诙谐幽默,旷达洒脱,这是他更是后代人对待逆境人生的强有力的武器。
这种诙谐幽默其目的在于排遣、化解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失败、忧愁和痛苦,带有自我解嘲、的特征。
【视点】⑴旷达洒脱;⑵诙谐幽默;⑶笑面人生;⑷自我调整。
苏轼作文素材(三)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无双,老朽特来请教。
”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
问道:“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地捧过一本书来。
苏东坡接过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
()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
关于苏轼的作文素材_高中作文素材_
![关于苏轼的作文素材_高中作文素材_](https://img.taocdn.com/s3/m/eff82c7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7.png)
关于苏轼的作文素材最喜东坡词,品苏轼之词,如品烈酒,不似清照词之婉约,亦不似后主词之凄苦。
苏轼之词,如大江东去,引人吊古伤今。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苏轼的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关于苏轼的作文素材一在险峻陡峭的石壁下,在奔腾怒吼的大江边,一个人在捋着胡须,昂首挺胸,眺望着那江水与天的边际。
他在想些什么呢?每当我看见这幅名为《赤壁赋》的国画时,心中就有种想读懂苏轼的欲望。
苏轼,这位不羁的东坡居士,他的经历是很苦的。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他被贬黄州,来到这个叫“赤鼻矶”的地方,开始了他曲折的经历。
诚然,正是他的不平经历,才促使他写下一系列被称作“铁板铜琶”的豪放派。
读苏轼,首先要读他的胸襟。
要遣出心中的郁闷,自然要饮酒,于是有了“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酒酣胸胆尚开张”。
苏轼的饮酒是遣怀,并非消沉。
“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就是在赤壁这里写下的。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好一个“天涯何处无芳草”!我苏轼才高八斗,“厚积薄发”,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一句一句,字里行间不都透露出他的志存高远,他的豁达胸襟吗?所以,我常常想起苏轼把酒临江的这一幕,这是一种豪迈气概,是豪放派的力量!读苏轼,不能不读他的多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传千古;《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有一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脍炙人口;他思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更是感人肺腑。
文人便是多情,寄情于文,才使文学作品有生命、有活力,活到现在,活到永远!读苏轼,更要读他的爱国。
尽管他被贬,但这丝毫没有削弱他的精忠报国之心,反而激起了他的报国激情。
在他想起周瑜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飒爽英姿时,多么渴望自己能够像他那样为国家建立奇功呀。
最强作文素材——苏轼篇11个故事8篇诗文里有一个旷世奇才
![最强作文素材——苏轼篇11个故事8篇诗文里有一个旷世奇才](https://img.taocdn.com/s3/m/f8907cc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e.png)
最强作文素材——苏轼篇11个故事8篇诗文里有一个旷世奇才(一)苏轼,一世的传奇1.苏轼改联学无止境苏轼少时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常受人夸奖,以致渐生傲气。
他在自家门前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老朽特来请教。
”苏东坡心中得意,问道:“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地捧过一本书来。
苏东坡接过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因为有两个字不认识。
越往下看,生字越多,苏轼尴尬极了。
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就走了。
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
等缓过神来,赶忙在对联上添了几个字,即: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2.东坡续诗自以为是有一天,苏轼看到王安石案几上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苏轼见此不由一声冷笑,他想,菊花怎么会落瓣呢?于是挥笔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
有一天时值重阳,苏轼出行,但见秋风瑟瑟,满地落金。
苏东坡想起当年改诗之事,内心甚是羞愧。
3.以诗戏友佳句即来张先和苏轼是好友,两人素有来往,经常酬唱,品诗论词。
张先八十岁时,纳了一妾,这个小妾只有十八岁,当时张先心里高兴,写了一首诗: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君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轼知道了这首诗,看不下去了,于是写了首诗调侃张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夜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4.锦绣文章出人头地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
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为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所倾倒。
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
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
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
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人头地!”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有关苏轼的作文素材
![有关苏轼的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c8bce39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1.png)
有关苏轼的作文素材喜欢苏轼,喜欢他气定神闲的淡泊与坦然,于风波迭起的江湖中漂泊,数十载的宦海生涯进进退退,沉沉浮浮。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有关苏轼的素材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有关苏轼的作文素材一苏轼!一个震撼人们心灵的诗人,他的词或空旷,或雄放,或凝重,或空灵,可以到达人们心灵深处,一个出生于北宋时期的人,留下百篇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首咏月抒怀的词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月下有一抹清影正在独自望月的情景,只是那一抹清影可是他正念着“水调歌头”词一首?“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一首“水龙吟”仿佛已苍老了前世今生。
一朵朵鲜艳的红花已衰零坠地,却再也无法将它重坠到枝头上,三分的春容,其中两份化为尘土,一份坠入流水已无踪影,其实那是离人的眼泪啊。
一份份缠绵悱恻的情思,早已到达物语神游的境界。
又有何人能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
”他的词婉转,空灵,却也很豪放。
奔腾的大江滚滚的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风流千古的人物,他感慨: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
他说,千古风流人物即使身名惧灭,但江山在,江月长留,当举酒当杯。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惟有泪千行。
”整整十年,唯有相思伴终生,可惜相思比梦长,望也望不到尽头……凄美的感慨,永明深处的是一份执着的感情。
满腹的凄凉,唯有对千里之外的孤坟倾诉,到生命的尽头,也只有泪千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情。
”披一身蓑衣任海湖中度平生,等到老的时候,再回首来程风雨潇潇时的情景,早已不管它是风雨或是晴,只要飘摇一生,长夜漫漫也不会觉晓……“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暗中流年偷换。
”流年似水,抓也抓不住,漫步在寂院中,时而可见稀疏流行度过银河,夜色已过,月波淡玉绳,星随着北斗低旋。
是的,苏轼在感慨,年华似水,岁月如此轻易的逝去。
苏轼论据素材
![苏轼论据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6ebfa2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9.png)
苏轼论据素材1.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那叫一个惨啊,就好比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漂荡的小船,随时都可能被吞没。
看看他被贬到黄州,还能乐观潇洒,写出那么多厉害的作品,牛不牛?比如那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心态,绝了!2. 苏轼和弟弟苏辙的感情那可是相当深厚呀,手足之情让人感动不已,就像相互依靠的大树和藤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就是他写给弟弟的吗?这情感太真挚啦!3. 你们知道吗?苏轼还是个超级吃货呢,简直就是美食界的探险家!被贬到惠州,能发现荔枝的美味,“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得有多爱吃呀!想想他享受美食的样子,是不是很有意思?4. 苏轼的文学成就那简直高耸入云啊,好似一座巍峨的山峰让人仰望。
他的诗词文章,风格多样,有的豪迈,有的婉约,每一篇都精彩绝伦,像《念奴娇·赤壁怀古》那样大气磅礴的作品,谁能不爱呢?5. 苏轼面对挫折的态度多牛啊,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顽强又坚韧。
不管生活怎么打击他,他都能笑着面对,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看看他在困境中还能谈笑风生,太了不起了!6. 你们说苏轼的豁达是不是世间少有?就像广阔的天空一样包容一切。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洒脱有几个人能做到?这简直就是我们的榜样呀!7. 苏轼的影响力那可是超级大呀,简直如同太阳照耀大地一般。
多少后来人受他影响,爱上了诗词,爱上了文学,难道这还不够厉害吗?8. 想没想过苏轼在那个时代是多么独特的存在?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闪闪发光。
他的思想、他的才华,都让人惊叹不已,这就是伟大的苏轼呀!9. 苏轼就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永远闪耀!他的事迹、他的作品,永远值得我们去品读、去回味!他是真正的大家,无人能及!。
苏轼心态好作文素材
![苏轼心态好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6b8ef1b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5.png)
苏轼心态好作文素材《苏轼的好心态:从乌台诗案到豁达人生》素材一《黄州的农田里的大文豪》苏轼这人心态那是相当的好。
就说他被贬黄州这事儿吧。
一般人要是被贬到那偏远之地,估计得一肚子怨气,整天唉声叹气的。
可苏轼不一样,一到黄州,他看到那一片农田,眼睛都亮了。
他可是真正地投身到农业生产中去了。
他就像一个普通的农夫一样,早出晚归。
我就想象那画面,清晨太阳刚有点亮光,苏轼就穿着一身粗布衣裳,戴着个草帽,扛着锄头出门了。
到了田地里,他一边锄地,一边还和旁边同样劳作的老农聊天。
那老农可能会好奇地问他,“苏学士,你以前是做官的,咋还会干咱这农活呢?”苏轼就笑着回答,“这没啥,种粮食也是一门学问,不比写文章差。
”他还亲自琢磨怎么种好地,试了各种方法,今天嫌这坑挖得浅了,明天又觉得种子撒得密了。
而且苏轼专门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东坡居士”,这个别号可有他在黄州的生活印记,东坡就是他耕种的那块地方。
他还高兴地写文章记录自己和田地的事儿,在那片农田上,他找到了一种别样的快乐,完全没有被被贬的倒霉劲儿给打倒,这心态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素材二《美食家苏轼的乐观之道》苏轼爱吃,这大家都知道。
在他人生起起伏伏的时候,吃可算是他乐观心态的一大体现。
被贬到岭南这么个偏远湿热的地方,一般人只看到苦,苏轼却看到了美食——荔枝。
他看到那满树红彤彤的荔枝,就像个孩子看到心爱的糖果一样眼睛放光。
我能想到他小心翼翼地剥开荔枝的皮,那鲜嫩的果肉就露了出来,汁水在他手指间颤悠悠的。
他放进嘴里一咬,鲜嫩多汁、香甜无比,他美滋滋地享受着。
别人可能觉得岭南是个糟地方,但他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为了这点吃的,他都愿意永远待在这被视为蛮荒之地的岭南。
这得是多乐观的人才能说出的话啊。
就像我们今天有些人,在困难的环境里,光是找个靠谱的外卖都不容易,但苏轼能在那么艰苦的地方,迅速找到让自己快乐的源泉,靠的可就是他那超好的心态。
他把对生活的失望都转化成了对美食的热爱,塞了满嘴荔枝还开怀大笑,管他贬官不贬官,先把这美味享受了再说。
苏轼素材积累
![苏轼素材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bd168e0a14791711cc791725.png)
1.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2. 在这个有着惨白月色的夜晚,他独坐短松岗,一壶清酒伴着泪千行,他的面容在月光下憔悴而又落寞。
他一定是赶了好久的路后才回到这里,他来不及洗去脸上的浮尘,来不及整理泛白的鬓角,他只想快快回到这里,再好好看看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他仿佛又看见她凭栏倚窗,乌黑的长发倾泻而下。
可如今,只有那棵棵松树掩映下的坟冢默默地回应他的呼唤,他的手轻轻抚过坟头,将清酒缓缓洒在坟前,深深凝望后毅然转身。
这是怎样的悲痛!曾经伉俪情深,如今只剩下自己形单影只,但他没有沉沦,他用他坚实的肩膀撑起这份悲痛,撑起他残落的家,用他的肩膀撑起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化作一首千百年来被人传诵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起对亡妻的思念。
左牵黄犬,右擎苍鹰。
策马奔腾,锦衣华服,骑匹高头大马,浩浩荡荡踏过平岗,他挽弓射箭,呼啸声间射透天边云朵,霞光万丈,那是他对豪迈忠义的褒奖和勇敢无畏的勋章。
他在军帐中端起一碗酒,二话不说干脆饮下,一擦嘴角,再度斟满酒。
他的裣衽微张,全然忘了鬓角的银丝,他口出豪言——誓将大宋一统于吾王!他再一次用肩膀撑起报效祖国的铁胆丹心,用肩膀承担统一大宋的豪情壮志,一杯酒,映着发红的双颊,将忠心与道义用肩挑!他泼墨写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对祖国的忠心。
他满腔的报效祖国的热血被群小破坏殆尽,他被一贬再贬,从京城到黄州,到密州,到杭州,到惠州,甚至到了荒凉的海南,他却执著地挂念天下苍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议论文写作素材积累之苏轼:一材多用(学生版)
![议论文写作素材积累之苏轼:一材多用(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6f99fd31b765ce04081407.png)
写作素材积累·苏轼——学会一材多用2015.6.12一、生平事迹1、名震京都苏轼于1037年出生于眉州眉山,“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19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进京应试。
在策论中,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欧阳修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预言“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可用话题】2、仕宦风云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王安石变法”的弊病。
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
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派往杭州任通判,在任上革新除弊,修建苏堤,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43岁,调任湖州知州。
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包藏祸心”,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
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
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
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
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受当地官员监视。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寻求解脱,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
1085年,宋哲宗即位,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
苏轼圆融坚守作文素材
![苏轼圆融坚守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491fd5a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06.png)
苏轼圆融坚守作文素材《苏轼的圆融与坚守》素材一《乌台诗案中的苏轼》苏轼这个人啊,真是一生波折不断。
就拿乌台诗案来说吧,那时候可真是把他整得够惨的。
他本来就在诗文中随口抒发一下自己的想法,对一些时政也有感而发地写写自己的意见,没想到就被那些人盯上了。
我想啊,就像我们现在在朋友圈发个吐槽的话,结果被揪着不放还想给我们定罪一样。
苏轼被抓进监狱的时候,估计满脑子都是懵的,心想我就写个诗咋就犯事儿了呢。
但是这个时候,苏轼也不傻,他知道该怎么在这种困境中去生存。
他没有一味地倔强抵抗,而是在能够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做出了一定的妥协。
他向皇帝写了那些辩解的书信,言辞恳切。
这不是胆小,这就是一种圆融。
他虽然知道自己可能没做错,可要是硬刚到底,脑袋可就没了,还怎么继续写诗作文呢。
就好比是在单位被人抓到小辫子,你要是直接跟领导拍桌子顶回去,工作估计就没了,你得说点软话,争取把事情解决还能保住自己的饭碗。
苏轼最后得以从轻发落,这其中他在困境中的这种该坚持的坚持,该圆融的圆融起了很大的作用。
素材二《苏轼的美食体验与随遇而安》苏轼被贬到黄州那是真的惨啊。
按说一般人到那地方早就自怨自艾了。
可苏轼不,他到了黄州看见当地的猪肉特别便宜。
有一次,他上街晃悠,瞅见有个卖猪肉的摊位,那猪肉看起来肥肥嫩嫩的。
他就动了心思,想着怎么把这便宜的猪肉变成美味。
他买了一块肉回家,在自己那破屋子里就开始捣鼓。
他自己慢慢琢磨怎么煮,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冒险。
我估计他当时会尝试各种调料的搭配,盐放多少,酒要不要加,他想着要是太咸了可咋整,要是没味道那就白折腾了。
最后他还真就做出了东坡肉。
他在黄州的这个小日子啊,看似艰苦,但他却能融入它,把当地的资源变成自己的乐子。
他不因被贬就沮丧到不行,这是他圆融的一面。
他能适应环境,但同时,他也坚守他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探索,他没有因为在艰苦的地方就随便对待自己的胃。
这就很像我们在不如意的时候,依然要把自己的小生活过出花来,想吃顿好的就自己琢磨着怎么做,这也是一种坚持嘛。
苏轼作文素材_作文素材
![苏轼作文素材_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e08cf37daf45b307e9719744.png)
五、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
【获奖名片】浊世清莲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在大窑中嚼着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在北海边,他牧着等待生小羊的羝羊,没有粮食。他取野鼠所储存的果实充饥,但手中日夜拿着汉廷的符节,即使节上的牦牛毛全部脱落也没有放下。他对大汉的忠贞令人感动,终于在被扣押十九年后,须发尽白地回到大汉。
四、李煜:词人皇帝
【获奖名片】皇位诚可贵,诗词价更高
【评价】
1.四十年的短暂岁月,他无悔度过,有过荣华与富贵,也有过艰辛与无奈。一生的追求,永远在历史长河中定格,词人皇帝——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一帝。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婉言推辞说:”一个受过刑的人不能为将。”于是任命田忌为大将,任命孙膑做军师,让他在有帷幕的车上坐着出谋策划。在这场战役中,孙膑运用非凡的才智屡出妙计,最终使得魏军大败,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围赵救魏”的光辉战例。后来孙膑又在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之时与庞涓斗智,使庞涓死于万箭中。孙膑因战出名,世世代代也相传他的兵法。
苏轼作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
![苏轼作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687edc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4.png)
苏轼作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以下是更加口语化,表达更加随意的苏轼作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1. 哈哈,你这春风,哪比得上我一笑倾城啊!苏轼这哥们儿,笔下就是妙,随便写写,风都能成诗,花都能成画。
2. 哎,江山千古,英雄都去哪儿了?想找孙仲谋那样的英雄,难啊!苏轼这家伙,怀古之情就像江水一样,哗哗的流,又是敬仰前人,又是感慨时局。
3. 瞧这天气,水光潋滟的,真是好天气啊!山色空蒙,下雨也别有一番风味。
苏轼这哥们儿,看什么都觉得美,就像人生的起起伏伏,他都能写得出。
4. 嘿,月亮啥时候出来啊?我拿酒问问青天。
苏轼这家伙,对月亮情有独钟,不只是赞美自然,还想探索人生的哲理呢。
5. 拿着竹杖,穿着芒鞋,走起路来比马还轻松呢!怕啥?一场烟雨,我就这么过一辈子。
这就是苏轼,潇洒又坚韧,就算生活不如意,他也能笑着面对。
6. 十年过去了,生死两茫茫,不想也罢,就是忘不了。
苏轼这哥们儿,对亡妻的思念,真是深到骨子里了,看了他的文字,都能感受到他的悲伤。
7. 人生啊,就像飞鸿踏雪,哪儿知道像什么?就这样呗,顺其自然。
这就是苏轼的态度,人生无常,但还是要勇往直前,不留遗憾。
8. 来,咱们试试新茶,再喝点小酒,享受这美好年华。
苏轼这家伙,就懂得享受生活,珍惜每一刻,让诗酒和年华一起舞蹈。
9. 哎,树上的柳絮越吹越少,天涯海角,哪儿没有芳草呢?这就是苏轼的乐观,就算遇到困难,他也能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
10. 嘿,把西湖比作西子,淡妆浓抹,怎么都好看。
苏轼这家伙,真是会赞美啊,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还表达了对生活美学的追求。
苏轼作文素材200字不同角度
![苏轼作文素材200字不同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72333f0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d.png)
苏轼作文素材200字不同角度
1. 苏轼啊,他写山水可有一套了!他走遍了四方,用笔墨把大自然的美丽都画出来了。
你看他写的那些山川河流,简直就像真的一样,让人看了都想去走走看看。
2. 苏轼这人,跟朋友们聚会时总是文绉绉的。
他写的诗词啊,有时像野马一样豪放,有时又像小溪一样温柔。
他和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那场面,简直就像古代文人墨客的大聚会,特别有意思。
3. 说起苏轼,他可是个全能的人才啊!在文学上,他厉害得不得了;在政治上,他也有两把刷子。
他敢于说真话,不怕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真是个了不起的人!。
苏轼写作素材
![苏轼写作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4638896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5.png)
苏轼写作素材1、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
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
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
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
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2、一枝一叶一世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3、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4、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5、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
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
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
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6、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
【作文】“苏轼”写作素材、片段、范文
![【作文】“苏轼”写作素材、片段、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5e0e8f580216fc710afd90.png)
以“苏轼”为素材的优秀作文片段1、忘记和铭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
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一代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
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
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
2、一枝一叶一世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3、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雨渐渐小了一些,苏轼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
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风雨,唱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走着,心情渐渐轻松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起来。
晚风习习,云散天开,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回过头,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
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4、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
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
苏轼的写作素材
![苏轼的写作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11e905a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c.png)
苏轼的写作素材以下是 9 条关于苏轼的写作素材:1. 苏轼的豁达那可是出了名的呀!就像他被贬黄州,却还能悠然自得,写出《赤壁赋》这样的千古名篇。
你说他这心态,是不是牛得很!咱遇到点挫折就唉声叹气,可真得学学他呀!2. 苏轼的诗词简直太绝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你看这写得多么生动形象!就好像春天就在我们眼前活灵活现了一样,这得有多么敏锐的观察力呀!3. 还记得苏轼和佛印的那些趣事吗?苏轼老是想难倒佛印,结果常常自己吃瘪,哈哈!这说明苏轼也是个很有趣的人呀,不是那种死板的大文豪。
就像我们朋友之间也会开开玩笑逗逗乐,多有意思!4. 苏轼对美食的热爱那真是不容小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连被贬到岭南都能发现荔枝的美味。
这就好像咱不管到哪儿,都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美食一样,多乐观呀!5. 苏轼的官场生涯那叫一个坎坷呀!可他从来没有被打倒过。
想想咱们有时候遇到点困难就想退缩,真应该脸红一下!他这坚韧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敬佩吗?6. 你们知道吗?苏轼对家人的感情那可是很深的哟!他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就是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嘛!就像我们对自己的家人一样,总是有着无尽的牵挂!7. 苏轼的文学影响力那可太大了!多少人是因为他才爱上了古诗词呀!他就像是文学界的一颗璀璨明星,照亮了多少人的文学之路啊,这真的太厉害了吧!8. 想想苏轼在西湖治理的功绩,那真是让人佩服!他让西湖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这就好比一个艺术家,把一件普通的东西变得超级棒,是不是很牛?9. 苏轼的一生丰富多彩,他的豁达、才华、乐观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们要是能有他一半的本事和心态,那咱的人生也会精彩很多呀!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苏轼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我们要好好地去了解他,从他身上汲取力量和智慧!。
苏轼圆融坚守作文素材
![苏轼圆融坚守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760cad2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0a.png)
苏轼圆融坚守作文素材《苏轼的圆融与坚守》素材一《乌台诗案中的苏轼》在历史的长河中,苏轼面临着一场超级大危机——乌台诗案。
这就好比你在公司里,不过是写了几首有点含沙射影批评领导(在当时就是对朝廷政策稍微有点不同意见啦)的诗,结果就被一群人揪着不放。
那些人像是嗅着骨头的狗,非要把苏轼往死里整。
苏轼当时估计心里想“我就写个诗抒发下心情,咋还惹上这大麻烦了”。
他被抓进大狱,满朝文武很多人都不敢吭声,生怕牵连自己。
但是苏轼在这样的绝境下,他的坚守就体现在那颗文人骨子里的正直上。
他没有因为害怕就胡乱认罪,篡改自己的诗作所表达的心声。
狱中的日子可不好过,阴暗潮湿,老鼠乱窜,每次听到狱卒的脚步声,他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可是同时呢,他也有圆融的一面。
他知道这时候如果太强硬,那只有死路一条。
他在给弟弟苏辙的诗中,字里行间既有那种不屈,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妥协的情绪。
我仿佛能看见他在狱中的小角落里,借着那微弱的光,一笔一划写着诗,脸上带着疲惫又倔强的神情,他得平衡自己的坚持和活下去的希望啊。
最后靠着各方力量的营救和他自己在绝望中的一些圆融手段,他保住了性命,被贬黄州。
素材二《黄州的东坡居士》被贬到黄州的苏轼那可真是经历了从云端坠落到地面的落差。
他一下从一个风光的官员成了一个戴罪之身的小老百姓。
但是苏轼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到哪儿都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他在黄州,没什么钱,但是他不抱怨。
你看他给自己搞了个东坡的小地盘来种地。
这就像我们现在上班族,突然失业了,没了收入来源,但是不气馁,自己找个小山头开始种蔬菜,自给自足。
他还把猪肉做得美美的,发明了东坡肉。
那时候苏轼可能就在小破屋里研究怎么把这便宜的肉煮得好吃呢。
他圆融得接受了自己现在这个农夫的身份,整天和当地百姓打交道,跟着他们学习种地的小窍门。
但是他内心的坚守一刻没忘啊。
他在黄州写的那些诗词,字里行间还透着他那股子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理想境界的追求。
有关苏轼的作文素材
![有关苏轼的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dfce25d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e.png)
有关苏轼的作文素材有关苏轼的作文素材导语:在宋代词人中,苏轼是一位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的人物,他为中国的文学有着卓越的贡献。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词人苏轼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苏轼的作文素材篇11苏东坡的幽默无才官员卖弄不成反被嘲历朝历代,名人品评都是文人士子们的梦想,“一经品题,便作佳士”的机遇吸引着他们趋之若鹜。
苏东坡作为文坛巨擘,这种点石成金的奇效更是灵验无比,“苏门四学士”的成名便是明证。
当时,很多青年才俊以在苏东坡面前吟诗为荣,倘若得其一二点评,则有登堂入室、无上荣耀之感。
一位叫王祈的官员,颇以才华自诩,常在苏东坡面前卖弄。
一次,他作了一首《竹诗》,对其中两句尤为得意,便在苏东坡面前吟诵道:“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
”苏东坡一听,不禁哈哈大笑道:“这两句好是好,不过,万竹千叶,无异于说十根竹子方生一片叶,天下何处有此竹?”苏东坡遂下一评语说:“世间事忍笑为易,惟读王祈大夫诗,不笑为难!”苏东坡一评天下知,王祈因此落下了愚钝之名。
2讥笑有名无实的养生经1080—1084年,苏东坡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五年余。
期间,他与隐居于黄州岐亭的名士陈慥成了至交,两人畅谈用兵之策,兴亡之道,过从甚密。
陈慥好谈养生,经常吹嘘自己的养生功效,洋洋自得。
一次,陈慥生了场大病,整整一月都不见好转,于是,苏东坡“幸灾乐祸”地写了一封信戏弄陈慥说:“公养生之效,岁有成绩,今又示病弥月,虽使皋陶听之,未易平反。
公之养生,正如小子之圆觉,可谓‘害脚法师鹦鹉禅,五通气球黄门妾’也。
”意思是你平日吹嘘养生效果如何如何,如今一病不起,整月未愈,即使狱官皋陶听了,也没法给你平反了。
你的所谓养生经验,好比小子圆觉、蹩脚法师、鹦鹉谈禅、五孔的气球、太监的小妾,不过是无用的摆设罢了!苏东坡用一连串俏皮的比喻,把陈慥有名无实的养生经大大讥笑了一番。
苏轼的作文素材篇2苏轼:1037年——1101年字号: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籍贯: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时代:北宋仕途: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写作素材集锦
一、生活故事
1、东坡改联
苏轼少年时就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常常受人夸奖。
好话听多了,渐生傲气。
一天,他乘兴在自家门前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无双,老朽特来请教。
”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
问道:“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地捧过一本书来。
苏东坡接过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
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
越往下看,生字越多。
脸上不由红一阵、白一阵。
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
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重新写成这副门联: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视点】⑴虚心;⑵傲气;⑶个性;⑷有错即改。
2、旷达洒脱
《东坡志林》记载,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而遭御史弹劾,在湖州被追赴诏狱时,面对哭送的妻儿家人言道:“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时期,这种幽默对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东坡晚年被再贬至惠州,三贬至儋耳。
然而沉重的政治迫害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把东坡击倒。
此时,他更注意运用幽默的力量来帮助它超越政治的险恶和人生的痛苦。
《惠州一绝》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反映了东坡晚年被贬岭南一带时的幽默诙谐精神和乐观旷达情怀。
他不想去岭南的蛮荒之地,亦非终日陷入能否生还故里的忧患痛苦之中,而是善于采撷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生动细节作“幽默观”,从而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和足够的体力来航渡人生的苦海。
苏轼的性格豪迈,诙谐幽默,旷达洒脱,这是他更是后代人对待逆境人生的强有力的武器。
这种诙谐幽默其目的在于排遣、化解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失败、忧愁和痛苦,带有自我解嘲、的特征。
【视点】⑴旷达洒脱;⑵诙谐幽默;⑶笑面人生;⑷自我调整。
3、东坡续诗
有一天,苏轼看到王安石案几上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苏轼见此不由一声冷笑,他想,菊花怎可能在秋天凋落。
于是挥笔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
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
有一天时值重阳,苏轼出行,但见秋风瑟瑟,吹得菊花四处飘零,满地恰似黄金铺就。
苏东坡想起当年改诗之事,内心甚是羞愧。
【视点】⑴自以为是;⑵狭隘;⑶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⑷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4、《洗儿戏作》
朝云为苏轼生了个儿子,按照当地习惯,满月那天,东坡请了亲友,举行洗儿会。
孩子才一个月,就能对人笑。
大家都夸他聪明,苏东坡却叹了口气,道:“切莫像我,更莫学作填词!”
大家都知道,苏东坡因作诗惹了祸,坐了牢,差一点被杀头,就都不作声,怕点着他内心的痛处。
苏东坡倒不忌讳这个,说道:“我呀,就是上了聪明的当。
本想再不作诗填词了,可总是心里痒痒的,禁不住。
你看,这会儿又有了一首《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视点】⑴聪明;⑵自嘲;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5、师生吃面
北宋党争,苏轼被贬谪至南疆,羁宦于千里之外。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受到了牵连,宋徽宗初年被贬至广西宜州。
在上任途中,黄庭坚与从海南归来的苏轼相遇于梧州与藤县之间。
师生二人相叙,见路旁有卖面条的小摊,于是一同就食。
面条粗粝涩口,黄庭坚食不下咽,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不住的唉声叹气。
苏轼却极为快速的把面条吃完了。
望着黄庭坚良久,苏轼说:“难道你还要去咀嚼它吗?”说完,留下尚未回过味来的黄庭坚,大笑着起身上路。
【视点】⑴不要咀嚼苦难;⑵走好未来的路;⑶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⑷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二、诗词佳句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5、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子由》
6、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夜》
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8、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水龙吟》
9、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10、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
1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
12、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
13、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水调歌头》
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水调歌头》
15、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1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17、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寺画像》
1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
19、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