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数据管理体系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管理办法

电子政务管理办法

电子政务管理办法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电子政务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保障电子政务的安全、可靠和有效,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电子政务活动。

三、电子政务的定义和目标(一)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务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二)电子政务的目标是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互动,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四、电子政务建设管理(一)规划与立项1、各级政府部门应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战略,制定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立项审批。

2、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应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二)项目实施1、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实施,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2、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管理,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三)项目验收1、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完成后,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项目的功能、性能、安全、数据等方面。

2、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应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五、电子政务运行管理(一)日常维护1、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系统的日常维护制度,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2、定期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巡检、备份、优化等维护工作,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安全漏洞。

(二)服务保障1、设立专门的服务热线和在线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2、对用户的咨询、投诉和建议,应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三)绩效评估1、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

2、评估结果应作为改进电子政务工作和考核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重要依据。

六、电子政务数据管理(一)数据采集1、各级政府部门应按照法定职责和规定程序,采集电子政务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论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论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论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电子政务体系是现代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政府各项职能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体系。

电子政务体系的结构包括政务基础设施、政务数据资源、政务应用系统和政务服务平台四个方面。

首先,政务基础设施是电子政务体系的基础。

它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通信设备等,为政务系统提供高效、稳定的平台。

政务基础设施的搭建需要政府机构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经费保障,以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政务数据资源是电子政务体系的核心。

政务数据资源包括政府机构的各种信息资料、行政决策和政务管理中产生的数据等。

政务数据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政府机构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引导和规范,在数据采集、分类、存储、共享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并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

再次,政务应用系统是电子政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务应用系统是指政府机构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开发和使用的各类应用软件,如行政审批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

政务应用系统的发展需要政府机构了解和满足政务需求,根据需求开发相应的应用系统,并及时更新和维护现有系统。

最后,政务服务平台是电子政务体系的外部表现形式。

政务服务平台是政府机构向社会提供各类政务服务的在线平台,如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移动政务应用等。

政务服务平台需要政府机构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在线服务,为公民、企业和其他政府机构提供信息查询、在线申报、在线交流等各类服务。

总体来说,电子政务体系的结构主要包括政务基础设施、政务数据资源、政务应用系统和政务服务平台四个方面。

通过建设和完善这些方面的内容,可以推动政府机构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政务服务。

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

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

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服务和决策,以提高政府效率、服务水平和透明度的一种新型政务模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政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则是保障电子政务运行的基础和保证,下面我将对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数据标准、安全标准和服务标准等几个方面。

技术标准是指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平台、网络通信等方面的标准化要求。

数据标准是指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所需遵循的数据格式、数据交换、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以确保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

安全标准是指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需遵循的安全管理、安全防护、安全监控等方面的标准要求,以确保政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服务标准是指政府在电子政务服务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包括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标准化要求,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

其次,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应当是科学、合理、完善的。

首先,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应当是科学的,即应当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先进标准和规范,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电子政务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

其次,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应当是合理的,即应当符合电子政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能够有效引导和规范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

最后,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应当是完善的,即应当包括全面、系统、连续的标准体系,能够全面覆盖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再次,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对于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有利于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能够规范和统一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标准,提高政府信息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其次,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有利于促进政府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能够规范和统一政府各部门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和基本架构三网:政务网平台:政府部门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政务专网平台: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时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政府外网平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服务一库:政府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它更多的体现在前端。

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描述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1,网上信息发布。

2,部门部办公自动化3,网上交互式办公4,各部门资源共享并协同工作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G2G ,G2B,G2C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运转在政务网和政务专网上,其容: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第二、电子公文系统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第五、电子办公系统第六、电子培训系统第七、业绩评价系统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业务运转在政务外网上。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第二,电子税务第三,电子证照办理第四,信息咨询服务第五,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府: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运转在政务外网上,主要容: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全国性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培训第二,就业服务。

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第三,电子医疗服务第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第五,公民信息服务第六,交通管理服务第七,公民电子税务第八,电子证件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不同结构层次: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次结构具有分布式多层结构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特征:基础电信网络-》安全支撑平台—》中间层,电子政务业务支撑平台和应用中间件—》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横/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国家级电子政务系统;省级电子政务系统;地市级电子政务系统和县级电子政务系统;侧重于同一层面上各政府机关和业务系统之间的行政管理和协作。

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体系

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体系
信息安全标准 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各类标准,主要有安全级别管理、身份鉴定、访问控制管理、 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
管理标准 为确保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质量所需的有关标准,主要有电子政务工程验收和信息 化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
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
❖ 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 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 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 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五项主要措施: ❖ 深化信息化推进的体制机制改革 ❖ 建立健全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法规
标准体系 ❖ 营造鼓励创新和投资的市场环境 ❖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 提高全民信息素质和能力
案例:北京“十一五”信息化规 划信息化推进“ 三 二 一 ” 方略
三大应用计划
— “信息惠民”计划 — “信息强政”计划 — “信息兴业”计划 二大基础工作 —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 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工作
v 二、电子政务的资源体系
❖ 资源——即信息资源 ❖ 如果说网络基础设施是电子政务的物质基础,信息资源
就是电子政务的内容基础 ❖ 围绕信息资源的所有建设工作、管理工作的有机整体构
成了完整的资源体系
电子政务框架体系的组成(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三、电子政务的应用体系
❖ 电子政务应用体系主要有以下3类应用模式 ▪ 1.电子政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和设备处理办公业务,可以达 到提高生产率、工作效率和质量,支持管理和决 策的目的 ▪ 2.电子政务的政府门户网站 集成信息门户与应用门户,提供一站式整合服务 ▪ 3.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高效、高质量地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

电子政务管理制度

电子政务管理制度

电子政务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电子政务的规范化、高效化管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订立本《电子政务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各职能部门的电子政务管理工作。

第三条电子政务管理包含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与维护、电子政务项目的开发与推动、电子政务数据的管理与安全保障等内容。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与维护第四条电子政务系统指的是用于支持政务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包含但不限于政务网站、电子政务应用程序和数据管理系统等。

第五条部门负责人应依据本企业的业务需求,组织编制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规划,并确保规划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全都。

第六条为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部门应委托特地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安装、配置、维护和升级,并定期进行系统备份和恢复测试。

第七条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对系统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解决系统故障和用户反馈问题,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三、电子政务项目的开发与推动第八条电子政务项目指的是针对政务管理和服务需求开展的信息系统或软件开发项目。

第九条部门负责人应从政务需求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到项目实施和验收等全过程,严格依照工程管理的要求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十条部门负责人应依据项目进度和成绩,定期报告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项目管理和资源配置,确保项目按计划推动。

第十一条电子政务项目涉及到用户需求,应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协调,对用户提出的需求和看法,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

四、电子政务数据的管理与安全保障第十二条电子政务数据指的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产生并存储的各类数据,包含个人信息、企业信息、政务文件和统计数据等。

第十三条部门负责人应订立数据管理规范和安全政策,保护电子政务数据的完整性、隐私性和可用性。

第十四条部门应加强对电子政务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管理,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测试恢复的有效性。

第十五条部门中的员工必需依照数据管理规范的要求,妥当处理和使用电子政务数据,不得私自复制、窜改或泄露数据。

电子政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电子政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子政务数据安全管理,确保电子政务数据安全、可靠、高效地服务于政府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涉及电子政务数据的工作,包括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使用、处理、共享、销毁等环节。

第三条电子政务数据安全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加强数据安全防范,预防数据泄露、篡改、损坏等安全风险。

(二)分级分类、重点保护:按照数据重要性、敏感程度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数据。

(三)责任明确、协同联动:明确数据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

(四)技术创新、持续改进: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数据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数据安全责任第四条电子政务数据安全责任主体:(一)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电子政务数据安全负总责。

(二)分管领导对分管领域内的电子政务数据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

(三)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电子政务数据安全负直接管理责任。

(四)数据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对所涉及电子政务数据的安全负直接责任。

第五条电子政务数据安全责任内容:(一)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数据安全责任。

(二)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数据安全意识。

(三)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对涉及电子政务数据的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三章数据分类分级第六条电子政务数据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分类分级:(一)按照数据的重要性、敏感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类。

(二)将数据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

(三)一级数据为最高等级,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利益等方面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数据。

(四)二级数据为次高等级,涉及政府职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数据。

(五)三级数据为一般等级,涉及个人隐私、企业商业秘密等方面的数据。

第四章数据安全措施第七条电子政务数据安全措施:(一)数据采集:确保数据来源合法、合规,采集过程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电子政务管理办法

电子政务管理办法

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治理效率、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电子政务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保障政务信息的安全和有效利用,特制定本电子政务管理办法。

一、总则(一)电子政务的定义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务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处理,以提高政务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决策科学性。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开展的电子政务活动。

(三)管理原则电子政务管理应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的原则。

二、组织管理(一)领导机构成立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电子政务工作,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

(二)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中的职责,避免职责不清导致工作推诿。

(三)人员配备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确保电子政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一)网络建设构建安全稳定的政务网络,实现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

(二)数据中心建立集中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政务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共享。

(三)硬件设备配备满足工作需求的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四、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一)信息采集规范政务信息的采集渠道和方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信息分类对政务信息进行科学分类,便于管理和利用。

(三)信息共享建立政务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跨部门、跨层级共享。

(四)信息安全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保障政务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五、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一)需求分析充分调研业务需求,确保应用系统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二)系统设计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设计原则,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三)开发建设选择具有资质和实力的开发团队,按照合同和规范进行开发建设。

(四)测试验收对应用系统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收,确保系统质量和功能符合要求。

六、运行维护管理(一)日常运维建立健全日常运维制度,包括设备巡检、系统监控、故障处理等。

关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姓名: 杨海院系:土木建筑工程系专业:土木工程学号:20100961243[摘要] 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安全保障事关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众利益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自身的安全问题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变得更加突出、严重。

认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把握系统安全的影响因素和要求,对保证电子政务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就建设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从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1 概述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是运用信息以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公众摆脱传统的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并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获取的方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等,高效快捷地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

政府机关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

电子政务的建立将使政府社会服务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也使政府敏感信息暴露在无孔不入的网络威胁面前。

由于电子政务信息网络上有相当多的政府公文在流转,其中不乏重要信息,内部网络上有着大量高度机密的数据和信息,直接涉及政府的核心政务,它关系到政府部门、各大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的利益,有的甚至涉及国家安全。

因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制约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是电子政务的职能与优势得以实现的根本前提。

如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不仅电子政务的便利与效率无从保证,更会给国家利益带来严重威胁。

2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电子政务涉及对政府机密信息和敏感政务的保护、维护公共秩序和行政监管的准确实施以及为保障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

电子政务作为政府有效决策、管理、服务的重要手段,必然会遇到各种敌对势力、恐怖集团、捣乱分子的破坏和攻击。

尤其是,电子政务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平台上,他包括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而互联网是一个无行政主管的全球网络,自身缺少设防,安全隐患很多,使得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有机可乘,这就使得基于互联网开展的电子政务应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规划

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规划
备必要的行政职能。
数据由谁来分析?如何 定性 的分析这些 数据 对信息 系统安 全性
的影 响程度 ?如何综合管理这 些安 全设 备?如何 落实安 全管 理 制度 , 做到责 、 权分 明?就 是电子政 务 系统信息 安全 管理体 系建
设 的 重要 意 义 了 。
要在 电子政务 网络与信息系统内建立全新 的安全管理机制 , 必须深刻理解 网络并能提 供直接 全面 的解决 方案 , 因此 , 最可 行
资产管理
对组织的信息资产进行管理, 对其中的资产增
加, 减少和转移进行记录和维护 。
风险管理中主要是进行威胁管理和脆弱性管理 保障系统安全确定新的安全服务, 确定为满足
安全服务所需要选择 的安全机制 。
2 组 织 机 构 建设 为保证 “ 电子政务” 信息系统顺利有序的实施 , 必须建立 相应 的组织机构来具体负责 ; 该组织 机构 要在组 织 内统 一建设 , 要具
的做法是管理制度 和安全解决方案 的结合 , 并辅之 以相应 的安全
管理 工具 。
对于 电子政务 网络与信息系统涉及 的这些 政府单位来讲 , 各
单位情况千差万别 , 制定统一 的安 全管理策略和制 度是 比较 困 要 难的, 这使得整个 系统 面临极 大的管理风 险。 信息安全管理在 电子政务 信息 系统安全 体系建 设 中起 着非
带来的安全风险 , 采取相应 的安全措施 。 并
责权不 明, 管理混乱 、 安全 管理制度不 健全及 缺乏可操作 性
等都可能引起 管理 安 全的风 险。 比如 , 对某 单位 的政 务 外 网部 分, 制定了管理规定 , 要求工 作用计 算机 不允许通 过拨 号等方 式 连入互联 网。但 如何 确保 这个 规定 能够 真正 得 到贯彻 和 执行 ? 如果没有可靠的工具支持管理人 员去 检查这个规定 的执行情况 ,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电子政务标准
一、电子政务总体标准
二、电子政务应用业务标准
三、电子政务应用支撑标准
四、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五、信息安全标准
六、电子政务管理标准
2002-10-30
电子政务总体标准(共45条)
分类序

标准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标准状态
1.1 总体框架1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急需1.1 总体框架2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急需1.1 总体框架3电子政务综合业务网总体技术要求急需1.1 总体框架4电子政务内部办公网总体技术要求需要1.1 总体框架5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网总体技术要求需要1.1 总体框架6电子政务互操作性框架需要
1.2 术语标准1GB/T
14915:1994
电子数据交换术语(EDI)
1.2 术语标准2GB/T
12200.1:1990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第01部分:基本术语
1.2 术语标准3GB/T
12200.2:1994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第02部分:汉语与汉字
1.2 术语标准4GB/T
5271.1:2000
信息技术词汇第1部分:基本术语
ISO/IEC
2382-1:1993
1.2 术语标准5GB/T
5271.2:1988
数据处理词汇第2部分:算术与逻辑运算ISO 2382-2:1976
1.2 术语标准6GB/T 数据处理词汇第3部分:设备技术ISO 2382-3:1976
电子政务应用业务标准(共132条)
电子政务应用支撑标准(共11条)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共24条)
信息安全标准(共125条)
电子政务管理标准(共25条)。

电子政务数据管理规范

电子政务数据管理规范

电子政务数据管理规范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治理和服务的重要手段。

电子政务数据作为其中的核心要素,其管理规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有效的电子政务数据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还能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一、电子政务数据的定义与分类电子政务数据,简单来说,就是在政府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或获取的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数据。

这些数据来源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政府部门内部的业务系统、各级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换、政府与公众和企业的互动等。

根据不同的标准,电子政务数据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按照数据的性质,可分为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中的表格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如 XML 文档)和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按照数据的业务领域,可分为经济数据、社会数据、环境数据等;按照数据的保密程度,可分为公开数据、内部数据和机密数据等。

二、电子政务数据管理的重要性1、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通过对电子政务数据的有效管理,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共享和复用,减少重复劳动和信息孤岛,从而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2、优化决策支持准确、全面、及时的电子政务数据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帮助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规划。

3、提升服务质量基于对电子政务数据的分析,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诉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增强公众的满意度。

4、促进信息公开与透明规范的电子政务数据管理有助于政府依法公开数据,增加政务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和信任。

三、电子政务数据管理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电子政务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和共享等活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确保数据管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准确性原则数据应准确无误,能够真实反映客观情况,避免错误和误导性的数据影响政府决策和服务。

3、完整性原则数据应涵盖相关业务的各个方面,不存在遗漏和缺失,以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可用性。

试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试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试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引 言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务管理技术,正在我国蓬勃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如果缺少了电子信息技术这个手段,或者说如果因为安全问题导致电子政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大量的政府部门将完全无法开展正常的工作,将直接给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电子政务安全问题进行研讨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一、电子政务概念和安全问题现状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是一国的各级政府机关或者是有关机构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是全面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其实质是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政府传统的集中管理,分层结构运行模式,以适应数字化社会的需求。

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三方面: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适时通信;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等。

因此“政府上网工程”与“电子政务”可谓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政府上网工程”的最终目标正是推动电子政务的实现。

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尤其是针对某些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发现当前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1、网络安全域的划分和控制问题很显然,安全与开放是矛盾的,这个在电子政务的应用中也同样存在且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涉及到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因此它需要绝对的安全。

但是同时电子政务现在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一是要为社会提供行政监管的渠道,二是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如社保医保、大量的公众咨询、投诉等等,它同时又需要一定程度的开放。

因此如何合理地划分安全域,通俗地讲,能让老百姓看什么,不能让老百姓看什么,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就显得非常重要。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我国电子政务的“三网一库”结构
“三网一库”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三网一库”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为各级政府形成统一的信息基础设施格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内外网体系
产生
专网与外网之间实行 物理隔离,影响数据 的实时交换,限制了 政府面向企业和公众 的服务发展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政 府 门 户 网 站 与 社 会 服 务
网上信息发布
网上信息交换
网上办公服务
“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服务是政府门户网站对公众的最佳服务模式。
4 政府内网、外网与互联网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称为政府数据中心(Government Data Center, GDC),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有信息资源 元数据库,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供各部门访问。这些资源 包括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以及宏观经济等 数据。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1)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各级政府间的公文信息审核、传递系统; 各级政府间的多媒体信息应用平台; 同级政府间的公文传递、信息交换。
(2)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政府内部的公文流转、审核、处理; 政府内部的各类专项业务管理系统; 政府内部面向不同管理层的统计、分析系统 领导事务管理系统; 涉及重大事件的决策支持系统。
GDC存储的信息分为基础型、公益型和综合型信息。

第三章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讲解学习

第三章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讲解学习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安全支持体系,由从网络系统层到应用层的

多项安全模块组成,较为重要的是:

① 网络信道的加密和网络的隔离。

② 网络防火墙、访问代理、入侵检测等。

③ 数字认证应用管理系统。

④ 访问控制应用支撑平台。

⑤ 系统监控、日志分析、系统管理模块。

⑥ Web监控和在线保护模块。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电 体系的功能主要是保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 子 政务互联、互通和互动。主要由六部分组成:
政 (1)总体标准;
务 (2)应用标准;
标 (3)应用支撑标准;
“一站式”服务 是政府门户网

网上信息交换
站对公众的最

佳服务模式。


网上信息发布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 5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称为政府数据中心(Government Data Center, GDC),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有信息资源 元数据库,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供各部门访问。这些资源 包括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以及宏观经济等 数据。
数据库软件用于存储数据及对数据进行管理。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1)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各级政府间的多媒体信息应用平台;

同级政府间的公文传递、信息交换。

业 务 (2)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及其安全体系

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及其安全体系

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及其安全体系1. 介绍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政府机构和公众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服务,并实现政府机构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的一种方式。

电子政务旨在提高政府效率、增强政府公信力、促进政府透明度,以及提高公民参与政府决策过程的能力。

电子政务管理体制是指为推动电子政务发展而设立的机构、部门以及相关的职责和权限。

安全体系则是在电子政务中确保信息安全、保护公民权益的一系列制度、技术和措施。

本文将重点讨论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及其安全体系的重要性、组成部分以及最佳实践。

2. 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的重要性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在推动电子政务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一个健全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能够确保电子政务的规范运作、信息安全和公众信任的建立。

以下是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的重要性:2.1 推动数字化转型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可以协调和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

它能够促进政府各级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流,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2.2 加强政府合作与协调电子政务管理体制能够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促使政府机构更好地协同工作,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3 提升政府透明度与公信力电子政务管理体制有助于提高政府透明度,使政府行政决策更加公开透明。

同时,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提供的服务,政府能够提高对公众的响应能力,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3. 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3.1 电子政务局电子政务局负责推动和协调电子政务的发展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协调各级政府机构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以及监督和评估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情况。

3.2 信息化办公室信息化办公室负责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和运维工作,包括数据中心的建设与管理、网络与通信设施的维护、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等。

电子政务管理制度

电子政务管理制度

电子政务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管理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政府效率,简化办事流程,还能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性,提升公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因此,建立和健全电子政务管理制度对于政府来说至关重要。

二、电子政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指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政务管理和提高效率的一种管理模式。

电子政务管理涵盖了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以及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服务提供。

通过电子政务管理,政府可以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质量,从而实现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三、电子政务管理的作用和意义1. 提高政府效率电子政务管理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办公,避免因信息壁垒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政府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共享信息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冗余工作和资源浪费,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和管理。

2. 促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电子政务管理可以增强政府对社会各方面的监管和管理能力,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

通过信息化手段,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状况,更快速地做出决策,更有效地实施政策,实现更好的社会管理和治理。

3. 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性电子政务管理可以提高政府的信息透明度,公开政府各项工作和决策的过程和结果。

这有利于公众监督政府行为,促进政府的廉洁和公正,增强政府的责任性和可信度。

4. 提升公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电子政务管理可以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缩短办事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这有利于提升公民对政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四、电子政务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素1. 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电子政务管理制度,首先要落实好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包括国家有关电子政务管理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其中包括了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系统架构、信息安全、信息共享等。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1. 引言电子政务旨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政府的运行效率、改善政府服务、加强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互动。

在电子政务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标准的制定和遵守成为了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重要性,以及其基本架构和关键内容。

2.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重要性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是指一套针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和规范的体系架构。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促进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性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可以统一和规范各级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这样可以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2.2 保障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包括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标准和规范,能够有效保护政府和公民、企业的信息安全。

这对于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对电子政务的信任至关重要。

2.3 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通过制定和遵守电子政务标准,政府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标准化的电子政务系统还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政务办理速度,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3.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基本架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基本架构包括了标准制定、标准化实施、标准推广等环节。

3.1 标准制定标准制定是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中的第一环节。

这一环节需要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专家学者等参与,根据实践经验和发展需求,制定适用于电子政务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需要具备权威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便后续的实施和推广工作。

3.2 标准化实施标准化实施是将制定好的标准应用到实际的电子政务项目中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系统开发、数据管理、安全控制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标准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和进一步的优化。

标准推广是将标准在整个电子政务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宣传和培训,加强标准的普及和应用推广工作。

电子政务的管理

电子政务的管理

电子政务的管理第七组小构成员及分工*收集资料*论文编写*幻灯片制作*内容提要*第一节电子政务的内涵*第二节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第三节我国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第四节构建我国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的设想*第五节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式*第六节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管理*第七节电子政务系统的文档管理第一节电子政务的内涵*电子政务:运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密集性与战略性应用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与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与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世界银行则认为电子政府要紧关注的是政府机构使用信息技术(比如万维网、互联网与移动计算),给予政府部门以特殊的能力,转变其与公民、企业、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这些技术能够服务于不一致的目的: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的政府服务、改进政府与企业与产业界的关系、通过利用信息更好地履行公民权,与增加政府管理效能。

因此而产生的收益能够减少腐败、提供透明度、促进政府服务更加便利化、增加政府收益或者减少政府运行成本。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将管理与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与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与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公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电子政务技术体系
第三单元电子政务数据管理体系
主讲:王莉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精品课程
电子政务数据管理概念
数据管理:
将科研领域、生产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原始数据运用一定的工具转换成有用的另一种形式的数据,是人们对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传递和利用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电子政务数据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对政务活动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加工等
数据管理发展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
阶段
数据库系
统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管理阶段:
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数据集 工商部门 税务部门 税务部门数据集 工商部门数据集 文


统 应用程序1 物理文件1 应用程序2 应用程序n 物理文件n
物理文件2
文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阶段:
财政部门 工商部门 税务部门 政府数据库系统
……
数据库管理技术
电子政务常用数据库:
Oracle DB2 Sybase
Microsoft
informix MySQL SQL Server
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
就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许多可以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管理和使用的技术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
超媒体技术
面向对象的数据管理技术
以对象技术为基础,增加数据库内部数据处理功能
建模和处理能力
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
对多媒体对象的内容及上下文语义化境进行检索
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理解
超媒体技术
与web应用、远程协作、媒体信息的广播和存储等技术结合
视频编码技术、语音编码技术等
云计算概念计算任务分布在多个资源池
按需使用,随时扩展,
按使用付费
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管理采集技术数据管理存储技术
数据集成服务技术数据管理服务技术
数据管理采集技术电子政务云平台数据管理采集技术,是在指依照云平台管理和服务范围内政务信息用户的需求,从电子政务云平台或者接入云平台的有关信息源或载体内对各种形态的政务信息(包括政务业务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等)发现、定位、采集、提取并加以聚合和集中的管理
(1)数据管理采集技术:
(1)数据管理采集技术
a采集对象管理
数据源:平台能管理的数据来源,涵盖在平台内外部署的所有应用系统,应包括政务业务应用、物联网应用、互联网应用和移动应用等。

(1)数据管理采集技术
b采集过程管理
平台对采集对象的绑定
采集流程调度
并行采集技术
(1)数据管理采集技术 c采集监控管理
状态监控:
任务监控:
异常监控:
(1)数据管理采集技术
d采集统计管理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负责对采集过程和采集结果的统计
(2)数据管理存储技术
数据管理存储技术在云计算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环境下,针对数据的非确定性、分布异构性、海量、动态变化等特点,采用分布式数据管理技术对数据存储进行有效管理,为向用户提供高效的服务奠定基础
(2)数据管理存储技术存储管理:
存储调度:
存储监控:
存储备份:
(3)数据服务管理技术
数据服务管理技术
电子政务云平台应提供数据管理的服务技术,方便各部门用户管理、处理和共享所需的各种数据资源。

设计针对服务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进行管理提供的服务
(3)数据服务管理技术
数据服务发布管理
数据服务访问管理
数据服务变更管理
数据服务监控管理
(4)数据集成服务技术
数据集成服务技术
数据集成服务应提供面向多用户的ETL服务技术,即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加载服务。

同时提供用户自主使用的ETL开发配置和监控管理服务,帮助用户将批量异构的数据集成到统一的存储管理系统中,以便完成进一步的数据挖掘和分析
(5)其他技术
数据处理服务技术:主要指为满足电子政务应用需求而提供的对数据的多种技术处理手段。

电子政务中常用的有:数据分析服务和数据展现服务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