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药保健养生ppt课件【65页】

中医药保健养生ppt课件【65页】
❖ 后天调养至关重要。养护不当,体质下降;调养适 度、体质平和。知道自己的体质类型,“治未病” 健康调养才能有的放矢,起到改善体质、养生保健 的作用。盲目调补,不如不补。
14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 平和质
❖ 气虚质
❖ 阳虚质
❖ 阴虚质
❖ 痰湿质
九种体质类型
❖ 湿热质
❖ 血瘀质
❖ 气郁质
❖ 特禀质
30
高Hale Waihona Puke 压“茶疗”十法❖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一 种常见病,患者除了 应坚持药物治疗外, 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 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 治疗作用。
31
❖ 1.菊花茶: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 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 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 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 者有显著疗效。
❖ 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 认为,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 界的变化规律而避寒就温, 敛阳护阴,以合“养藏之 道”。
17
冬季养生:养藏、固精、益肾 冬季怎样顺应自然规律 ❖ 晨炼要点——“必待日光” ❖ 心态要求——“若有所得” ❖ 饮食安排——“去寒就温” ❖ 适量运动——“无泄皮肤” ❖ 应时调摄——“补益肾元”
❖ 取核桃仁捣碎同粳米 同煮,有补肾、益肺、 润肠的功用。
24
栗子
❖ 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 的作用。
❖ 栗子肉与粳米共煮,有 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 功用。
25
百合
❖ 有补肺、润肺、清心安 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 咳的作用。
❖ 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 煮粥,加白糖适量温服, 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 咳。
❖ 第一 因人而异 辨证养生 ❖ 整体观念—大整体:天人合一; 小整体:人的脏腑、气血、

《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详细描述
太极拳通过缓慢而流畅的动作,促进身体内部的血液循 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调节身体各系统的功能,增强身 体的免疫力。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案例二:食疗养生的实践经验
总结词
食疗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饮食搭 配来达到调理身体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VS
详细描述
遵循“五谷杂粮,蔬果搭配,适量蛋白质 ”的原则,保持营养均衡。根据季节和地 域特点选择适合的食物,如冬季进补、夏 季清淡。避免过度油腻、辛辣、生冷等刺 激性食物,控制盐、糖、油的摄入量。
运动调养
总结词
通过适当的运动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详细描述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 锦、瑜伽等。保持适度的运动量,避免过度 疲劳。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整运动强 度和频率,遵循“适量运动,持之以恒”的 原则。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注意室内 空气流通和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根据季 节和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保持身体清洁卫 生。
04
中医养生保健的案例与效 果
案例一:太极拳的养生效果
总结词
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健身运动,具有调和气血、舒缓身 心的作用。
中医养生保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010203国际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共同探讨中医养生保健 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学术 研究的深入发展。
国际医疗服务合作
开展国际医疗服务合作项 目,推广中医养生保健的 特色疗法和技术,为国际 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国际人才培养合作
加强国际人才培养合作, 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医养 生保健专业人才。

亚健康之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亚健康之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2024/1/24
22
Hale Waihona Puke 实例分享:成功改善亚健康06
状况案例
2024/1/24
23
案例一:通过中医调理改善疲劳综合征
01
02
03
症状描述
患者长期感到疲劳乏力, 伴有头晕、失眠等症状, 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2024/1/24
调理方案
根据中医理论,采用益气 养血、滋阴降火等中药进 行调理,并配合适当的饮 食和运动。
注重精神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压力和 03 情绪波动
2024/1/24
12
辨证论治,个体化调养方案
01 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 化的养生保健方案
02 针对不同的亚健康症状,采用相应的中医治疗方 法,如针灸、推拿、中药等
02 注重整体调理,通过改善饮食、运动、作息等方 面,提高身体免疫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2024/1/24
思伤脾
过度思考伤脾,导致脾气郁结,出现食欲 不振、腹胀等症状。
恐伤肾
过度恐惧伤肾,导致肾气不固,出现腰膝 酸软、遗精等症状。
10
03
中医养生保健原则及方法
2024/1/24
11
预防为主,治未病思想
强调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 01
提倡饮食有节、起居有序,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 02 生活习惯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情绪,适当进 行心理调适和放松训练。
20
中年群体保健建议
饮食有节
中年人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避免过度油腻和辛辣食品,注重饮食
有节和定时定量。
运动适量
根据自身体质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 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以缓解工作压力和调节身心状态。

中医养生ppt课件(图文)

中医养生ppt课件(图文)
中医养生ppt课件(图 文)
目 录
• 中医养生概述 • 中医养生与人体健康 •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结合 • 中医养生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
中医养生概述
中医养生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 情志等方面,以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延缓 衰老的一种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未病先防的理念
强调预防
个性化养生
在未出现疾病症状之前,通过养生手 段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实现针对性 预防。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注重 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平衡,通过调节饮 食、起居、运动等方面,达到预防疾 病的目的。
女性养生
注重经期、孕期和产后的中医 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 度劳累。
CHAPTER 03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饮食养生
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01
强调饮食要有规律,不追求过饱,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
晚餐吃少”的原则。
食物性味与身体需求相个人体质和季节的食物。
03
文化传播与教育
中医养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多种渠道在国际上
传播与推广,提高人们对中医养生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中医养生的挑战与机遇
传承与创新
如何在传承中医养生精髓的同时,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新,是中医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国际竞争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医养生将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与合作机遇。如何在国际 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同时积极寻求合作,是中医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医养生完整ppt课件

中医养生完整ppt课件

企业员工健康管理中的中医养生策略
01
02
03
04
个性化健康评估
根据员工的年龄、性别、体质 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中医养
生方案。
工作场所调整
改善办公环境,如增加绿植、 播放舒缓音乐等,以缓解工作
压力。
定期健康讲座
邀请中医专家进行健康讲座, 普及中医养生知识,提高员工
健康意识。
企业合作医疗机构
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为员工 提供针灸、推拿等中医养生服
情志与养生关系
情志概念
指喜、怒、忧、思、悲、 恐、惊七种情绪变化,直 接影响人体健康。
情志致病
过度或持久的情绪刺激可 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如 怒伤肝、喜伤心等。
情志养生
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态 平和来维护健康,如琴棋 书画、品茗论诗等陶冶情 操的活动。
03
中医养生方法与实践
饮食养生法
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1 2
传统运动养生法
介绍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运动方式 ,阐述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及实践方法。
现代运动养生法
推荐适合现代人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游 泳等,分析其运动特点及对身体的积极影响。
3
运动注意事项与误区
提醒人们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运动 前后的热身与拉伸、避免过度运动等,同时指出 一些常见的运动误区。
解释针灸按摩如何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等方式来调节 身体机能、缓解病痛。
常见针灸按摩手法与技巧
介绍一些常见的针灸按摩手法,如推拿、拔罐、艾灸等, 并讲解其操作技巧及适用症状。
针灸按摩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提醒人们在进行针灸按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选择正规 医疗机构、避免在特定情况下进行针灸按摩等,并指出一 些禁忌症。

中医养生ppt课件【39页】

中医养生ppt课件【39页】

3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
◎概述 ◎方法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意指周身气血运行的通 道。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 发现并形成理论的,它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 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 统,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 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 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不可分的整体。它不仅 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
不贪酒
老年人长期贪杯 饮酒,会使心肌 变性,失去正常 的弹力,加重心 脏的负担。同时, 老人多饮酒,还 易导致肝硬化。
不贪咸
老年人摄入的 钠盐量太多, 容易引发高血 压、中风、心 脏病及肾脏衰 弱。
不贪甜
老人过多食甜 食,会造成功 能紊乱,引起 肥胖症、糖尿 病、脱发等, 不利于身心保 健。
不贪迟
不贪热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中医 养生
中医养 生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 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 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Title Text Here
中 章

医 养 生 文 字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
文本二
文本一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
文本三

中医养生PPT课件

中医养生PPT课件

十二经气血流注次序 肺寅大肠卯胃辰,脾巳心午小肠未。膀申肾酉心包戌, 亥三子胆丑肝通。
2019/11/30
10
子时 23:00--01:00 │胆经。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 骨髓造血。
丑时 01:00--03:00 │肝经。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 段。
寅时 03:00--05:00 │肺经。宜深度睡眠,不应被惊醒。
等一系列与心脏有关的疾病,以及咳嗽、气喘、乳痛等。 • 情绪问题心神不宁、失眠,焦躁、抑郁等。 • 敲心包经的最佳时段 • 心包经经气旺在戌时,即晚上19至21时。此时是敲心包经的最
佳时间。但切记不能在饭后立刻敲经络,那样会影响气血循环行, 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再敲。 • 心包经养生细节 • 戌时为心包经当令的时间,此时是心包经大力清除心脏周围外邪 的时间,也是心包经与脑神经活跃的时间。这时,人的头脑比较 清醒,记忆力也很好,适合背诵或朗诵。这一时间段正好为晚餐 时刻,但晚餐不能吃得太丰盛,否则容易生亢热而至胸中烦闷。 餐后要适当休息,也可外出散散步。此外,每天敲敲心包经,能 调节心脑血管功能,保养心脑血管系统。 •
2019/11/30
16
合谷
位于手阳明大肠经。在手背,第一二掌 骨之间。其穴可以醒脑开窍、清热解表、宣肺 利窍、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疏经活络。自古 以来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首选要穴。
2019/11/30
17
实践证明,合谷穴不仅能治疗多种 疾病,还能预防脑中风及老年痴呆。 合谷穴止痛效果好,是实行针灸麻醉 时最常用的穴位。
2019/11/30
3
•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 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 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 重病。

中医九种体质养生PPT课件

中医九种体质养生PPT课件

体质与砭灸穴位
关元——存储真气的丹田关元是任脉的重要穴位之一,"关", 关藏,机关之意。"元"代表元气,为关元 人体内的源动力。"关元"作为重要的玄关,其职责就是守护藏 在里面的元气,具有温肾补阳,固本培元的作用。
体质与砭灸穴位
足三里——强壮首选穴。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 胫骨边缘,具有理气活血、扶正培元、通经关元 活络的作用,被称为"长寿穴" 取穴方法∶将膝关节屈膝,可以摸到胫骨外侧有一个明显 的凹陷,将四指并拢,在凹陷往下大概四横指的位置足 三里 ,胫骨外侧边缘约一中指宽的地方就是足三里穴了。
阳虚体质的养生指导
饮食调理:宜选用补脾阳、温肾阳为主的食物,如肉桂、干姜、当归、羊肉、鸡肉、带鱼、黄鳝。 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如螃蟹、海带、绿豆、蚕豆、绿茶、冷冻饮料等。 参考食疗方: (1)肉桂干姜体质膏方:肉桂、干姜、当归等 (2)韭菜炒胡桃仁:生胡桃仁、韭菜,具有温肾助阳功效,适合阳虚体质腰膝冷痛者。
• 整体观 天人合一 • 辨证施治 体质辨识
症,是关键
症,狭义的解释,就是体质 症,决定是否发病
中医九种体质
XX中医药大学XX教授带领的体质研究课题组历时30年调查研究得出九种 体质学说 • 了解自己是什么体质
1.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养生方法 2.体质是会改变的
转变体质,改变环境
1. 怕冷型 2. 缺水型 3. 郁闷型 4. 疲乏型 5. 肥胖型
早期阶段: • 有症状 • 常用检测手段 • 1/3治愈
中晚期阶段: • 症状很明显 • 常用检测手段 • 1/3治愈、1/3延长生命
晚期阶段: • 症状很明显 • 常用检测手段 • 基本失去治疗机会

中医养生与保健PPT课件

中医养生与保健PPT课件

天人合一
总结词
天人合一是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强调人与自 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来维护身 体健康。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息息相 关。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有着直接的影响,人类应当顺 应自然规律来维护身体健康。因此,中医养生主张根据 季节、气候的变化来调整作息和饮食,以保持身体与自 然的和谐统一。例如,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们应 该多吃清淡的食物以养肝;夏季气温升高,人们应该多 吃清凉的食物以养心;秋季气候干燥,人们应该多吃滋 润的食物以养肺;冬季气温降低,人们应该多吃温热的 食物以养肾。
总结词
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心情 愉悦。
详细描述
平和体质的人一般身体状况良好,但也需要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 波动。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饮食要均 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 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同时要保持心情愉悦, 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冬季养生
总结词
养肾、进补
VS
详细描述
冬季气温降低,人体阳气潜藏,与肾相应 。冬季养生应以养肾、进补为主,以顺应 自然界的闭藏之机。建议多食用具有补肾 壮阳、温中散寒、益气健脾等功效的食物 ,如核桃、红枣、生姜等。同时,应注意 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养护 肾气。
04
中医体质养生
平和体质养生
目的。
艾灸疗法
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炷在穴位上 进行熏烤,以温热刺激促进气血流 通。
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吸附穴位,排出体内的湿 气和毒素,促进气血流通和舒缓肌 肉疲劳。
THANKS
02
中医保健方法
食疗养生

中医药养生保健PPT课件

中医药养生保健PPT课件

.
7
蛋白质
Protein
脂类
Fat
碳水化物
Carbohydrate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种类
矿物质
维生素

Mineral
Vitamin
膳食
Water
纤维
Dietary
.
fiber
8
六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
9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本原则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每天吃奶类、大豆类或其制品 ·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量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如饮酒要限量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1000000000000
.
5
营养与健康
营养:人体从外界摄取各种食物,经过 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以维持机体的生长、 发育和各种生理功能的生物学过程。
.
6
营养素分类
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微量营养素: • 矿物质(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 维生素(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 其它膳食成分: • 膳食纤维、水、其它生物活性物质
组织这些效益的目的是使每个公民都能实现其与生俱有的健 康和长寿权利
这个定义1952年被WHO采纳,并一直沿用至今
.
23
吴仪2003年7月 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
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 卫生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 的目的。
.
3
健康
• 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 体疾病,而是在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 能力上都处于一个完美状态。

中医·养生ppt课件

中医·养生ppt课件
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阳呢? 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 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 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 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 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 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 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更佳。其中早晨叩齿最重要,因为人经过一夜休息,
牙齿会有些松动,此时叩齿即巩固牙龈和牙周组织,
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对牙齿健康大
有好处。
35
36
10
中医的养生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
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 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 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 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 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 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 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 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 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 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34
❖ 2.吞津
❖ 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来看,叩击结束,要辅以 “赤龙搅天池”,即叩击后,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
9
中医养生观
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 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 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 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 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 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 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的养生 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22
1、清静养神
• 中医认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调神摄生, 首贵静养。《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神亡”。 因此,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使人的精神 情志活动保持在淡泊宁静的状态,做到摒除杂念, 内无所蓄,外无所逐。
• 清静养神的方法:主张专心致志、精神静谧, “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避免“多思 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 劳”。
完整版ppt课件
16
一、四时(四季)养生
• 夏季(夏长),养生者应继续保持早睡早 起,夏季睡眠不足,应以午睡、小憩补之。 精神情绪上切戒急躁。神情愉快,意气舒 畅,人体腠理才能宜通。锻炼时以体肤出 汗为宜。 此时应进食益气生津、清暑解热 之品,如绿豆汤或绿豆粳米粥,也可经常 喝一些绿茶、菊花茶等。以消阳补阴,符 合夏季“养长”的道理。
4
2、强调精神方面的养生
•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即精神世界是非常重 要的。精神的调养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 力,是中医养生遵循的原则之一。《黄帝 内经》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 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志意 和”与人群中个体的气质、性别、年龄、 经历、文化思想修养等密切相关。人们应 善于自我心理调摄,消除不良刺激,保持 良好心态。

五、不贪饱。老年人饮食宜八分饱,如果长期贪多求饱,既增加胃肠的
消化吸收负担,又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猝死。

六、不贪酒。老年人长期贪杯饮酒,会使心肌变性,失去正常的弹力,
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老人多饮酒,还易导致肝硬化。

七、不贪咸。老年人摄入的钠盐量太多,容易引发高血压、中风、心脏
病及肾脏衰弱。
•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 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 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 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 的整体统一。

《中医养生保健学》PPT课件

《中医养生保健学》PPT课件
2)立志养德: 只有对生活充满信心,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才能很好地进行道德风貌的修养和精神调摄
,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 (1)立志修养:
① 理想和信念是健康成才的精神保障。 ② 理想和信念是生活的主宰和战胜疾病的动力。 ③ 现代研究证明,坚强的意志和信念,能够影响内分泌的变化,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抵 抗力,故有益于健康长寿。 (2)道德修养: ① “大德必得其寿”;讲道德的人,待人宽厚大度,才能心旷神怡,体内安详舒泰得以高 寿。 ② 古代养生家把道德修养视作养生之根,养生和养德是密不可分的。 ③ 注意道德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助人为乐,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健康含义: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当今社会: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当代社会中人类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
(二)情志变化:
情志又称情感,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精神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 1)情志变化的养生保健:不良的情绪是使人短命夭亡的最重要因素。
(1)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精神生理现象。 (2)若能恰当而有目的、合理地使用感情,则有益于健康。 (3)情志波动过于持久,过于剧烈,超越了常度,则将引起机体多种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 (4)精神、心理保健不仅直接涉及到健康、寿命,还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第一节:精神养生保健
(√三)调摄情绪法
历代养生保健家都非常重视七情调摄。 1)节制法
(1)定义:节制法就是调和、节制情感,防止七情过极,达到心理平衡。 (2)方法:
① 遇事戒怒:怒不仅伤肝,还伤心、伤胃、伤脑等,导致各种疾病。 制怒之法,首先, 以理制怒, 其次, 提醒法制怒(提醒标识), 再次, 怒后反省。
(1)按环境的形成划分:自然环境: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等 人工环境:指人类为从事社会集居生活而建立的城乡生活居住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养“神”
•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 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 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 ,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 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 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 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12
养生五要素
• 生而可养 • 养神 • 养形 • 慎微 • 兼养
13
生是怎么来的
• 精子和卵子结合,产生受精卵,发育而成 人
• 中医认为“人是秉受天地自然之气而生” •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14
为什么要“养”
• 黄帝问天师: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 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 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 陽,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 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
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
发也,其主脾也。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
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
,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诌而唇
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
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
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疾病
2
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 沈殿霞 肝癌 60岁 • 姚贝娜 乳腺癌 33岁
罗京 淋巴癌 48岁 梅艳芳 子宫癌 40岁 傅彪 肝癌 42岁 • 高秀敏 心脏病 48岁
3
财富也买不来你的健康
•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导2010年1月到 2011年7月有“十九个月! 十九个老总离世 !”其中有个人资产达14个亿,包括百视 通COO吴征、德尔惠股份创始人兼原董事长 丁明亮、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成都百 事通总经理李学军等12位高管,均因疾病 离世,比例高达63%,其病因主要是癌症和 心脏病,其中,像吴征、李学军等近半数 为突发疾病逝世。
中医养生保健
1
我们现在的健康状况
• 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
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
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
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
血脂异常的1.6亿人
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
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
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
22
慎微
• 慎:“谨慎” • 微:“微小、细致” • “病起于微,而救于注”
• “积微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到老 ,从老到终,孟若无端”嵇康《养 生论》
23
兼养
• 兼养除了养形、神,还应该照顾各个方面 ,包括社会因素、外邪瘟疫流行、虑祸。
• 庄子两句话 • 单报:(衰死)养于内而忘于外 • 张谊:(内热)养于外而忘于内
• 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7
天佑中华有中医
•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墳,言 大道也。”
• • 《易经》 • 《神农本草经》 • 《黄帝内经》
8
什么是中医?
• 首先中医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同疾病斗 争中,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而产生的一门医 学
• 其次中医是同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提取 总结出来,具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医学 。
17
养“形”
• 形,指人的形体结构和物质基础。 • 形乃神之宅,保养形体必不可少。
18
养形三件事
• 一、动以养形是关键 •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 不流则气郁”。 • 华佗曰:“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 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后 汉书·华佗传》
15
养“神”
• 《黄帝内经》本神篇中指出:“天之在我 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 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 魄”
• “人体之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 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包括了:思维、意 识、情感、形色、言谈、动作、声息。
•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 最后中医同样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 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医学科学
9
养生
• 上以疗君亲之疾, • 下以救贫贱之厄, • 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医圣张仲景

• 上医医未病之病(养生)
• 中医医欲病之病(保健)
• 下医医已病之病(医疗) )
(药王孙思邈
10
人到底能活多少岁?
• 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
4
预期寿命的延长
• 解放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36岁; • 而今我国:男性预期寿命71岁,女性预期
寿命74岁
但是健康年龄仍然偏低
男性健康年龄63岁,女性健康年龄65岁
所以我们多数时间是处在 “带病状态”
5
与其救疾于有病之后
不如摄养于无疾之前
6
了解中医
• 中医是世界上唯一有五千年连续发展史的 医学
• (颜之推—颜氏家书)
24
养生应到达
• 天人合一 • 内圣外王(对内提高自己的修
养,对外治理家庭、生活、 社会)
• 中庸
25

谢!
26
19
二、体欲常劳,毋使过极
• 以动养形,非一时之功,而应持之以恒, 所谓“常欲小劳”(孙思邈)
• “形劳而不倦”,“不妄作劳”,“起居 有常”(《黄帝内经》)
20
三、养精血就是养形体
• “精”是生命的本源。 • “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
质基础。
21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
•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
• 一曰寿,百二十也。《尚书 》
11
养生的概念
• 关于养生之道,中医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 年前,中国最早 也是最经典的医学著作《黄帝内 经》就指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以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养生,又称摄生。生,是生命、生存、生长; 养,即保养、补养、摄养。养生就是调摄生命、 保持健康以达到长寿。养生的核心是要“调和阴 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