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资源:(合集)八年级数学培优和竞赛讲义附练习及答案(15套)
超级资源(共30套)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大全 (含竞赛答题技巧)
(共30套)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大全适合中学教师作为辅导教材使用第一讲 走进追问求根公式形如02=++c bx ax (0≠a )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最普遍、最具有一般性的方法. 求根公式aacb b x 2422,1-±-=内涵丰富: 它包含了初中阶段已学过的全部代数运算;它回答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诸如怎样求实根、实根的个数、何时有实根等基本问题;它展示了数学的简洁美.降次转化是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有些条件中含有(或可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问题,直接求解可能给解题带来许多不便,往往不是去解这个二次方程,而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来代换,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 解题时常用到变形降次、整体代入、构造零值多项式等技巧与方法. 【例题求解】【例1】满足1)1(22=--+n n n 的整数n 有 个.思路点拨: 从指数运算律、±1的特征人手,将问题转化为解方程.【例2】设1x 、2x 是二次方程032=-+x x 的两个根,那么1942231+-x x 的值等于( )A 、一4B 、8C 、6D 、0思路点拨: 求出1x 、2x 的值再代入计算,则计算繁难,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根的定义及变形,使多项式降次,如1213x x -=,2223x x -=.【例3】 解关于x 的方程02)1(2=+--a ax x a .思路点拨: 因不知晓原方程的类型,故需分01=-a 及01≠-a 两种情况讨论. 【例4】设方程04122=---x x ,求满足该方程的所有根之和.思路点拨: 通过讨论,脱去绝对值符号,把绝对值方程转化为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例5】 已知实数a 、b 、c 、d 互不相等,且x ad d c c b b a =+=+=+=+1111, 试求x 的值. 思路点拨: 运用连等式,通过迭代把b 、c 、d 用a 的代数式表示,由解方程求得x 的值.注: 一元二次方程常见的变形形式有:(1)把方程02=++c bx ax (0≠a )直接作零值多项式代换;(2)把方程02=++c bx ax (0≠a )变形为c bx ax --=2,代换后降次;(3)把方程02=++c bx ax (0≠a )变形为c bx ax -=+2或bx c ax -=+2,代换后使之转化关系或整体地消去x .解合字母系数方程02=++c bx ax 时,在未指明方程类型时,应分0=a 及0≠a 两种情况讨论;解绝对值方程需脱去绝对值符号,并用到绝对值一些性质,如222x x x ==.走进追问求根公式学历训练1、已知a 、b 是实数,且0262=-++b a ,那么关于x 的方程1)2(22-=++a x b x a 的根为 .2、已知0232=--x x ,那么代数式11)1(23-+--x x x 的值是 .3、若142=++y xy x ,282=++x xy y ,则y x +的值为 .4、若两个方程02=++b ax x 和02=++a bx x 只有一个公共根,则( )A 、b a =B 、0=+b aC 、1=+b aD 、1-=+b a5、当分式4312++-x x 有意义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B 、4>xC 、41<<-xD 、1-≠x 且4≠x 6、方程011)1(=+-++x x x x 的实根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7、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1)03)12()1(2=-+-+-m x m x m ; (2)012=--x x ; (3)x x x 26542-=-+.8、已知0222=--x x ,求代数式)1)(3()3)(3()1(2--+-++-x x x x x 的值.9、是否存在某个实数m ,使得方程022=++mx x 和022=++m x x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的实根?如果存在,求出这个实数m 及两方程的公共实根;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注: 解公共根问题的基本策略是: 当方程的根有简单形式表示时,利用公共根相等求解,当方程的根不便于求出时,可设出公共根,设而不求,通过消去二次项寻找解题突破口.10、若0152=+-x x ,则1539222+++-x x x = .11、已知m 、n 是有理数,方程02=++n mx x 有一个根是25-,则n m +的值为 . 12、已知a 是方程020002=--x x 的一个正根. 则代数式a200012000120003+++的值为 .13、对于方程m x x =+-222,如果方程实根的个数恰为3个,则m 值等于( )A 、1B 、2C 、3D 、2.5 14、自然数n 满足16162472)22()22(2-+--=--n nn n n n ,这样的n 的个数是( )A 、2B 、1C 、3D 、4 15、已知a 、b 都是负实数,且0111=--+b a b a ,那么ab的值是( ) A 、215+ B 、251- C 、251+- D 、251-- 16、已知3819-=x ,求1582318262234+-++--x x x x x x 的值.17、已知m 、n 是一元二次方程0720012=++x x 的两个根,求)82002)(62000(22++++n m m m 的值.18、在一个面积为l 的正方形中构造一个如下的小正方形: 将正方形的各边n 等分,然后将每个顶点和它相对顶点最近的分点连结起来,如图所示,若小正方形面积为32811,求n 的值.19、已知方程0132=+-x x 的两根α、β也是方程024=+-q px x 的根,求p 、q 的值.20、如图,锐角△ABC 中,PQRS 是△ABC 的内接矩形,且S △ABC =n S 矩形PQRS ,其中n 为不小于3的自然数.求证: ABBS需为无理数.参考答案第二讲 判别式——二次方程根的检测器为了检查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工厂里通常使用各种检验仪器,为了辨别钞票的真伪,银行里常常使用验钞机,类似地,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问题时,最好能知道根的特性: 如是否有实数根,有几个实数根,根的符号特点等. 我们形象地说,判别式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检测器”,在以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判别式,判定方程实根的个数、根的特性;运用判别式,建立等式、不等式,求方程中参数或参数的取值范围; 通过判别式,证明与方程相关的代数问题;借助判别式,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必定有解的代数模型,解几何存在性问题、最值问题. 【例题求解】【例1】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21(2=-+--x k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广西中考题)思路点拨: 利用判别式建立关于k 的不等式组,注意k 21-、1+k 的隐含制约. 注: 运用判别式解题,需要注意的是:(1)解含参数的二次方程,必须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0的隐含制约;(2)在解涉及多个二次方程的问题时,需在整体方法、降次消元等方法思想的引导下,综合运用方程、不等式的知识.【例2】 已知三个关于y 的方程: 02=+-a y y ,012)1(2=++-y y a 和012)2(2=-+-y y a ,若其中至少有两个方程有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山东省竞赛题)A 、2≤aB 、41≤a 或21≤≤x C 、1≥a D 、141≤≤a 思路点拨: “至少有两个方程有实根”有多种情形,从分类讨论人手,解关于a 的不等式组,综合判断选择.【例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2(2=++-k x k x ,(1)求证: 无论k 取任何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ABC 的一边长a =1,另两边长b 、c 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 的周长.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思路点拨: 对于(1)只需证明△≥0;对于(2)由于未指明底与腰,须分c b =或b 、c 中有一个与c 相等两种情况讨论,运用判别式、根的定义求出b 、c 的值.注: (1)涉及等腰三角形的考题,需要分类求解,这是命题设计的一个热点,但不一定每个这类题均有多解,还须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予以取舍.(2)运用根的判别式讨论方程根的个数为人所熟悉,而组合多个判别式讨论方程多个根(三个以上)是近年中考,竞赛依托判别式的创新题型,解这类问题常用到换元、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例4】 设方程42=+ax x ,只有3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a 的值和相应的3个根. (重庆市竞赛题)思路点拨: 去掉绝对值符号,原方程可化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原方程只有3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其中一个判别式大于零,另一个判别式等于零.【例5】已知: 如图,矩形ABCD 中,AD =a ,DC =b ,在 AB 上找一点E ,使E 点与C 、D 的连线将此矩形分成的三个三角形相似,设AE =x ,问: 这样的点E 是否存在?若存在, 这样的点E 有几个?请说明理由. (云南省中考题)思路点拨: 要使Rt △ADE 、Rt △BEC 、Rt △ECD 彼此相似,点E 必须满足∠AED+∠BEC =90°,为此,可设在AE 上存在满足条件的点E 使得Rt △ADE ∽Rt △BEC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判别式讨论点E 的存在与否及存在的个数.注: 有些与一元二次方程表面无关的问题,可通过构造方程为判别式的运用铺平道路,常见的构造方法有:(1)利用根的定义构造; (2)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构造; (3)确定主元构造.判别式——二次方程根的检测器学力训练1、已知014=+++b a ,若方程02=++b ax k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 .2、若关于x 的方程0122=-+x 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辽宁省中考题)3、已知关于x 方程0422=++-k x 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化简4422+-+--k k k = .4、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2(22=+++-x m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43<m B 、43≤m C 、43>m 且2≠m D 、43<m 且2±≠m (山西省中考题)5、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a 、b 、c ,∠B =90°,那么关于x 的方程0)1(2)1(22=++--x b cx x a 的根的情况为(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没有实数根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 、无法确定 (河南省中考题)6、如果关于x 的方程0)1(2)2(2=+---m x m x m 只有一个实数根,那么方程0)4()2(2=-++-m x m mx 的根的情况是( )A 、没有实数根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 、只有一个实数根 (2003年河南省中考题)7、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3=a ,b 和c 是 关于x 的方程02122=-++m mx x 的两个实数根,求△ABC 的周长. (济南市中考题)8、已知关于x 的方程063)2(22=-+-+m x m x(1)求证: 无论m 取什么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2)如果方程的两实根分别为1x 、2x ,满足1x =32x ,求实数m 的值. (盐城市中考题)9、a 、b 为实数,关于x 的方程22=++b ax x 有三个不等的实数根.(1)求证: 0842=--b a ;(2)若该方程的三个不等实根,恰为一个三角形三内角的度数,求证该三角形必有一个内角是60°; (3)若该方程的三个不等实根恰为一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求a 和b 的值.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题)10、关于的两个方程03242=+++m mx x ,0)12(22=+++m x m x 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2002年四川省竞赛题)11、当a = ,b = 时,方程0)2443()1(2222=++++++b ab a x a x 有实数根.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12、若方程a x x =-52有且只有相异二实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3、如果关于x 的方程05)2(22=+++-m x m mx 没有实数根,那么关于x 的方程0)2(2)5(2=++--m x m x m 的实根的个数( ) A 、2 B 、1 C 、0 D 、不能确定1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x ,且b 、c 可在1、2、3、4、5中取值,则在这些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方程共有( ) A 、12个 B 、10个 C 、7个 D 、5个 (河南省中考题)15、已知△ABC 的三边长为a 、b 、c ,且满足方程0)(22222=+---b x b a c ax ,则方程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相等实根 B 、有两相异实根 C 、无实根 D 、不能确定 (河北省竞赛题) 16、若a 、b 、c 、d>0,证明: 在方程02212=+++cd x b a x ①;02212=+++ad x c b x ②;02212=+++ab x d c x ③;02212=+++bc x a d x ④中,至少有两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湖北省黄冈市竞赛题)17、已知三个实数a 、b 、c 满足0=++c b a ,abc =1,求证: 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23.18、关于x 的方程01)1(2=+--x k kx 有有理根,求整数是的值. (山东省竞赛题)19、考虑方程b a x x =+-22)10(①(1)若a =24,求一个实数b ,使得恰有3个不同的实数x 满足①式.(2)若a ≥25,是否存在实数b ,使得恰有3个不同的实数x 满足①式?说明你的结论. (国家理科实验班招生试题)20、如图,已知边长为a 的正方形ABCD 内接于边长为b 的正方形EFGH ,试求ab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第三讲 充满活力的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通常也称为韦达定理,这是因为该定理是由16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数学家韦达发现的.韦达定理简单的形式中包含了丰富的数学内容,应用广泛,主要体现在: 运用韦达定理,求方程中参数的值; 运用韦达定理,求代数式的值;利用韦达定理并结合根的判别式,讨论根的符号特征; 利用韦达定理逆定理,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辅助解题等.韦达定理具有对称性,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是利用韦达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韦达定理,充满活力,它与代数、几何中许多知识可有机结合,生成丰富多彩的数学问题,而解这类问题常用到对称分析、构造等数学思想方法. 【例题求解】【例1】 已知α、β是方程012=--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2(22-+βαα的值为 . 思路点拨: 所求代数式为α、β的非对称式,通过根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变形转化为(例 【例2】如果a 、b 都是质数,且0132=+-m a a ,0132=+-m b b ,那么baa b +的值为( ) A 、22123 B 、22125或2 C 、22125 D 、22123或2思路点拨: 可将两个等式相减,得到a 、b 的关系,由于两个等式结构相同,可视a 、b 为方程0132=+-m x x 的两实根,这样就为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创造了条件.注: 应用韦达定理的代数式的值,一般是关于1x 、2x 的对称式,这类问题可通过变形用1x +2x 、1x 2x 表示求解,而非对称式的求值常用到以下技巧:(1)恰当组合;(2)根据根的定义降次;(3)构造对称式.【例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 04)2(22=---m x m x(1)求证: 无论m 取什么实数值,这个方程总有两个相异实根.(2)若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根1x 、2x 满足212+=x x ,求m 的值及相应的1x 、2x .思路点拨: 对于(2),先判定1x 、2x 的符号特征,并从分类讨论入手.【例4】 设1x 、2x 是方程02324222=-++-m m mx x 的两个实数根,当m 为何值时,2221x x +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思路点拨: 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把待求式用m 的代数式表示,再从配方法入手,应注意本例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0)进行的.注: 应用韦达定理的前提条件是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即应用韦达定理解题时,须满足判别式△≥0这一条件,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但要注意转化前后问题的等价性. 【例5】 已知: 四边形ABCD 中,AB ∥CD ,且AB 、CD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047)21(222=+-+-m mx x 的两个根.(1)当m =2和m>2时,四边形ABCD 分别是哪种四边形?并说明理由.(2)若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线段MN 分别交AC 、BD 于点P ,Q ,PQ =1,且AB<CD ,求AB 、CD 的长.思路点拨: 对于(2),易建立含AC 、BD 及m 的关系式,要求出m 值,还需运用与中点相关知识找寻CD 、AB 的另一隐含关系式.注: 在处理以线段的长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时,往往通过韦达定理、几何性质将几何问题从“形”向“数”(方程)转化,既要注意通过根的判别式的检验,又要考虑几何量的非负性.充满活力的韦达定理学历训练1、(1)已知1x 和2x 为一元二次方程013222=-+-m x x 的两个实根,并1x 和2x 满足不等式142121<-+x x x x ,则实数m 取值范围是 .(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7)1(82=-+++m x m x 有两个负数根,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2、已知α、β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2223βαββαα+++的值为 .3、CD 是Rt △ABC 斜边上的高线,AD 、BD 是方程0462=+-x x 的两根,则△ABC 的面积是 .4、设1x 、2x 是关于x 的方程02=++q px x 的两根,1x +1、2x +1是关于x 的方程02=++p qx x 的两根,则p 、q 的值分别等于( ) A .1,-3 B .1,3 C .-1,-3 D .-1,35、在Rt △ABC 中,∠C =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a 、b 是关于x 的方程0772=++-c x x 的两根,那么AB 边上的中线长是( ) A .23 B .25C .5D .2 6、方程019972=++px x 恰有两个正整数根1x 、2x ,则)1)(1(21++x x p的值是( )A .1B .-lC .21-D .217、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满足关系式: )1)(1()1()1(212211++=+++x x x x x x ,判断4)(2≤+b a 是否正确?8、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32(22=++--k x k x . (1) 当k 是为何值时,此方程有实数根;(2)若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1x 、2x 满足: 312=+x x ,求k 的值.9、已知方程02=++q px x 的两根均为正整数,且28=+q p ,那么这个方程两根为 .10、已知α、β是方程012=--x x 的两个根,则βα34+的值为 .11、△ABC 的一边长为5,另两边长恰为方程01222=+-m x x 的两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12、两个质数a 、b 恰好是整系数方程的两个根,则baa b +的值是( )A .9413B .1949413 C .999413 D .97941313、设方程有一个正根1x ,一个负根2x ,则以1x 、2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 )A .0232=---m x xB .0232=--+m x xC .02412=---x m xD .02412=+--x m x14、如果方程0)2)(1(2=+--m x x x 的三根可以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长,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0≤m ≤1B .m ≥43 C .143≤<m D .43≤m ≤115、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的长为10,且AB 、BC(AB>BC)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的两个根.(1)求rn 的值;(2)若E 是AB 上的一点,CF ⊥DE 于F ,求BE 为何值时,△CEF 的面积是△CED 的面积的31,请说明理由.16、设m 是不小于1-的实数,使得关于x 的方程工033)2(222=+-+-+m m x m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x 、2x .(1) 若62221=+x x ,求m 的值. (2)求22212111x mx x mx -+-的最大值.17、如图,已知在△ABC 中,∠ACB=90°,过C 作CD ⊥AB 于D ,且AD =m ,BD=n ,AC 2: BC 2=2: 1;又关于x 的方程012)1(24122=-+--m x n x 两实数根的差的平方小于192,求整数m 、n 的值.18、设a 、b 、c 为三个不同的实数,使得方程和012=++ax x 和02=++c bx x 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并且使方程02=++a x x 和02=++b cx x 也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试求c b a ++的值.参考答案第四讲 明快简捷—构造方程的妙用有些数学问题虽然表面与一元二次方程无关,但是如果我们能构造一元二次方程,那么就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丰富的知识与方法辅助解题,构造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是: 1.利用根的定义构造当已知等式具有相同的结构,就可把某两个变元看成是关于某个字母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 2.利用韦达定理逆定理构造若问题中有形如a y x =+,b xy =的关系式时,则x 、y 可看作方程02=+-b az z 的两实根. 3.确定主元构造对于含有多个变元的等式,可以将等式整理为关于某个字母的一元二次方程. 成功的构造是建立在敏锐的观察、恰当的变形、广泛的联想的基础之上的;成功的构造能收到明快简捷、出奇制胜的效果.注: 许多数学问题表面上看难以求解,但如果我们创造性地运用已知条件,以已知条件为素材,以所求结论为方向,有效地运用数学知识,构造出一种辅助问题及其数学形式,就能使问题在新的形式下获得简解,这就是解题中的“构造”策略,构造图形,构造方程、构造函数、构造反例是常用构造方法. 【例题求解】【例1】 已知x 、y 是正整数,并且23=++y x xy ,12022=+xy y x ,则=+22y x .思路点拨 xy y x y x 2)(222-+=+,变形题设条件,可视y x +、xy 为某个一元二次方程两根,这样问题可从整体上获得简解.【例2】 若1≠ab ,且有09200152=++a a 及05200192=++b b ,则ba的值是( ) A .59 B .95C .52001-D .92001-思路点拨 第二个方程可变形为09200152=++b b ,这样两个方程具有相同的结构,从利用定义构造方程入手.【例3】 已知实数a 、b 满足122=++b ab a ,且22b a ab t --=,求t 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 由两个等式可求出b a +、ab 的表达式,这样既可以从配方法入手,又能从构造方程的角度去探索,有较大的思维空间.【例4】 已知实数a 、b 、c 满足2=++c b a ,4=abc . (1)求a 、b 、c 中最大者的最小值; (2)求3=++c b a 的最小值.思路点拨 不妨设a ≥b ,a ≥c ,由条件得a c b -=+2,abc 4=.构造以b 、c 为实根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0探求a 的取值范围,并以此为基础去解(2).注: 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在问题有解的前提下,运用判别式△≥0,建立含参数的不等式, 缩小范围逼近求解,在求字母的取值范围,求最值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例5】 试求出这样的四位数,它的前两位数字与后两位数字分别组成的二位数之和的平方,恰好等于这个四位数. (2003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思路点拨 设前后两个二位数分别为x ,y ,则有y x y x +=+100)(2,将此方程整理成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在方程有解的前提下,运用判别式确定y (或x )的取值范围.学历训练1.若方程01)32(22=+--x m x m 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是s ,则s 的取值范围是 .2.如图,在Rt △ABC 中,斜边AB =5,CD ⊥AB ,已知BC 、AC 是一元二次方程0)1(4)12(2=-+--m x m x 的两个根,则m 的值是 .3.已知a 、b 满足0122=--a a ,0122=--b b ,则abb a += . 4.已知012=-+αα,012=-+ββ,,则βααβ++的值为( )A .2B .-2C .-1D . 05.已知梯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若S △AOB =4,S △COD =9,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的最小值为( )A .21B . 25C .26D . 366.如图,菱形A6CD 的边长是5,两条对角线交于O 点,且AO 、BO 的长分别是关于x 的方程的根,则m 的值为( )A .一3B .5C .5或一3 n 一5或37.已知0522=--p p ,01252=-+q q ,其中p 、q 为实数,求221q p +的值.8.已知x 和y 是正整数,并且满足条件71=++y x xy ,88022=+xy y x ,求22y x +的值.9.已知05232=--m m ,03252=-+n n ,其中m 、n 为实数,则nm 1-= .10.如果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满足关系式14162222++=+a a c b 与542--=a a bc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11.已知017101422522==--++y x xy y x ,则x = ,y = .;12.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b ,AB =c ,若D 、E 分别是AB 和AB 延长线上的两点,BD=BC ,CE ⊥CD ,则以AD 和AE 的长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13.已知a 、b 、c 均为实数,且0=++c b a ,2=abc ,求c b a ++的最小值.14.设实数a 、b 、c 满足⎪⎩⎪⎨⎧=+-++=+--066078222a bc c b a bc a ,求a 的取值范围. 15.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D =AB ,813=∆ABCABCD S S 梯形,梯形的高AE=235,且401311=+BC AD . (1)求∠B 的度数;(2)设点M 为梯形对角线AC 上一点,DM 的延长线与BC 相交于点F ,当323125=∆ADM S ,求作以CF 、DF 的长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16.如图,已知△ABC 和平行于BC 的直线DE ,且△BDE 的面积等于定值2k ,那么当2k 与△BDE 之间满足什么关系时,存在直线DE ,有几条?参考答案第五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整数解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在各类数学竞赛中,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解问题一直是个热点,它将古老的整数理论与传统的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相结合,涉及面广,解法灵活,综合性强,备受关注,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解问题的基本策略有:从求根入手,求出根的有理表达式,利用整除求解;从判别式手,运用判别式求出参数或解的取值范围,或引入参数(设△=2k ),通过穷举,逼近求解; 从韦达定理入手,从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中消去参数,得到关于两根的不定方程,借助因数分解、因式分解求解;从变更主元入人,当方程中参数次数较低时,可考虑以参数为主元求解.注: 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问题,既涉及方程的解法、判别式、韦达定理等与方程相关的知识,又与整除、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整数知识密切相关. 【例题求解】【例1】若关于x 的方程054)15117()9)(6(2=+----x k x k k 的解都是整数,则符合条件的整数是的值有 个.思路点拨 用因式分解法可得到根的简单表达式,因方程的类型未指明,故须按一次方程、二次方程两种情形讨论,这样确定是的值才能全面而准确.注: 系数含参数的方程问题,在没有指明是二次方程时,要注意有可能是一次方程,根据问题的题设条件,看是否要分类讨论.【例2】 已知a 、b 为质数且是方程0132=+-c x x 的根,那么baa b +的值是( ) A .22127 B .22125 C .22123 D .22121思路点拨 由韦达定理a 、b 的关系式,结合整数性质求出a 、b 、c 的值.【例3】 试确定一切有理数r ,使得关于x 的方程01)2(2=-+++r x r rx 有根且只有整数根.思路点拨 由于方程的类型未确定,所以应分类讨论.当0≠r 时,由根与系数关系得到关于r 的两个等式,消去r ,利用因式(数)分解先求出方程两整数根. 【例4】当m 为整数时,关于x 的方程01)12()12(2=++--x m x m 是否有有理根?如果有,求出m 的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 整系数方程有有理根的条件是为完全平方数.设△=22224)12(544)12(4)12(n m m m m m =+-=+-=--+(n 为整数)解不定方程,讨论m 的存在性.注: 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而言,方程的根为整数必为有理数,而△=ac b 42-为完全平方数是方程的根为有理数的充要条件.【例5】 若关于x 的方程0)13()3(22=-+--a x a ax 至少有一个整数根,求非负整数a 的值. 思路点拨 因根的表示式复杂,从韦达定理得出的a 的两个关系式中消去a 也较困难,又因a 的次数低于x 的次数,故可将原方程变形为关于a 的一次方程.学历训练1.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2)1(2=--+-a x x a 的根都是整数,那么符合条件的整数a 有 .2.已知方程019992=+-m x x 有两个质数解,则m = .3.给出四个命题: ①整系数方程02=++c bx ax (a ≠0)中,若△为一个完全平方数,则方程必有有理根;②整系数方程02=++c bx ax (a ≠0)中,若方程有有理数根,则△为完全平方数;③无理数系数方程02=++c bx ax (a ≠0)的根只能是无理数;④若a 、b 、c 均为奇数,则方程02=++c bx ax 没有有理数根,其中真命题是 .4.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22=+-+a x a x (a 为整数)的两个实数根是1x 、2x ,则21x x -= . 5.设rn 为整数,且4<m<40,方程08144)32(222=+-+--m m x m x 有两个整数根,求m 的值及方程的根.(山西省竞赛题)6.已知方程015132)83(222=+-+--a a x a a ax (a ≠0)至少有一个整数根,求a 的值.7.求使关于x 的方程01)1(2=-+++k x k kx 的根都是整数的k 值.8.当n 为正整数时,关于x 的方程0763*******=-+-+-n n x nx x 的两根均为质数,试解此方程.9.设关于x 的二次方程4)462()86(2222=+--++-k x k k x k k 的两根都是整数,试求满足条件的所有实数k 的值.10.试求所有这样的正整数a ,使得方程0)3(4)12(22=-+-+a x a ax 至少有一个整数解.11.已知p 为质数,使二次方程015222=--+-p p px x 的两根都是整数,求出p 的所有可能值.12.已知方程02=++c bx x 及02=++b cx x 分别各有两个整数根1x 、2x 及1x '、2x ',且1x 2x >0,1x '2x ' >0. (1)求证: 1x <0,2x <0,1x '<0,2x '< 0; (2)求证: 11+≤≤-b c b ;(3)求b 、c 所有可能的值.13.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是整数,且是方程0122=+--m x mx 的根(m 为整数),这样的直角三角形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三角形的三边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第六讲 转化—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数学(家)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什么?若从量的方面考虑,通常运用符号进行形式化抽象,在一个概念和公理体系内实施推理计算,若从“转化”这个侧面又该如何回答?匈牙利女数学家路莎·彼得在《无穷的玩艺》一书中写道: “作为数学家的思维来说是很典型的,他们往往不对问题进行正面攻击,而是不断地将它变形,直至把它转化为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转化与化归是解分式方程和高次方程(次数高于二次的整式方程)的基本思想.解分式方程,通过去分母和换元;解高次方程,利用因式分解和换元,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或一元一次方程去求解.【例题求解】【例1】 若0515285222=-+-+-x x x x ,则1522--x x 的值为 .思路点拨 视x x 522-为整体,令y x x =-522,用换元法求出y 即可.【例2】 若方程x x p -=-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是( )A .1->pB .0≤pC .01≤<-pD .01<≤-p思路点拨 通过平方有理化,将无理方程根的个数讨论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实根个数的讨论,但需注意注02≥-=-x x p 的隐含制约.注: 转化与化归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数学学习与解数学题中,我们常常用到下列不同途径的转化: 实际问题转化大为数学问题,数与形的转化,常量与变量的转化,一般与特殊的转化等.解下列方程:(1)121193482232222=+-++-++x x x x x x xx ;。
8年级数学培优竞赛试题1-25题(含详解)
八年级第1题:下列命题:(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高、角平分线对应相等;(2)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或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或第三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或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B解析:(1)全等三角形的中线、高、角平分线对应相等,正确(2)可以先证明两边的夹角相等,再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正确(3)可以用AAS或ASA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4)参考等高模型,两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错误第2题:如图,在△ABC中,IB,I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点I作DE ∥BC,分别交AB于D,交AC于E,给出下列结论:①△DBI是等腰三角形;②△ACI是等腰三角形;③AI平分∠BAC;④△ADE周长等于AB+AC,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C解析:①因为IB 平分ABC ∠所以CBI DBI ∠=∠因为DE 平行BC所以CBI DIB ∠=∠所以DIB DBI ∠=∠所以BD=DI所以DBI ∆是等腰三角形②因为BAC ∠不一定等于ACB ∠所以IAC ∠不一定等于ICA ∠所以ACI ∆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③因为三角形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BI 、CI 分别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 所以AI 平分BAC ∠④因为DI BD =,同理可得EC EI =所以ADE ∆的周长AE EC BD AD AE EI DI AD +++=+++第3题:已知△ABC 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4,6,在△ABC 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 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 )A .6条 B.7条 C.8条 D.9条答案:B解析:根据当11AC BC =,2CC AC =,3BC AB =,44CC AC =,5AC AB =6AC AB =,77CC BC =时,都可以得到符合题意的等腰三角形所以共有7条第4题:如图,点P 是∠AOB 内任意一点,OP =5cm ,点M 和点N 分别是射线OA 和射线OB 上的动点,△PMN 周长的最小值是5cm ,则∠AOB 的度数是( )A.25°B.30°C.35°D.40°答案:B解析:分别作P 点关于OA 、OB 的对称点D 、C ,连接CD ,分别交OA 、OB 与点M 、N 连接OC 、OD 、PM 、PN 、MN因为点P 关于OA 的对称点为D ,关于OB 的对称点为C所以PM=DM ,OP=OD ,POA DOA ∠=∠因为P 关于OB 对称点为C所以PN=CN ,OP=OC ,POB COB ∠=∠所以OC=OP=OD ,COD AOB ∠=∠21 因为三角形PMN 的周长最小值为5cm所以PM+PN+MN=5,DM+CN+MN=5即CD=5=OP所以OC=OD=CD即三角形OCD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60COD所以︒=∠30AOB第5题:如图,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AD ,DC 上的点,BE ⊥AF ,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A .12 B.16 C.20 D.24答案:B解析:因为BE ⊥AF所以︒=∠+∠90BAF ABE因为︒=∠=∠+∠90BAD BAF DAF所以ADF ABE ∠=∠在△ABE 和△DAF 中 ADF ABE ∠=∠AD AB =D B AE ∠=∠所以)(ASA DAF ABE ∆≅∆所以ABCD BCF ADF BCF ABE S S S S S 正方形21=+=+∆∆∆∆ 因为阴影部分面积为8所以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6分解因式:10987654322345654321x x x x x x x x x x ++++++++++解析:原式28262422211213121)()()()()(+++++++++=x x x x x x x x x )()(8642223211x x x x x +++++=)()(24648222211x x x x x x ++++++=224211)()(+++=x x x2222211])[()(x x x -++=22222111)()()(x x x x x -++++=第6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1,0),点B 的坐标是(-3,-3),点C 是y 轴上一动点,要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要求的点C 的位置共有( )A.2B.3C.4D.5答案:D解析)617,0(),7,0(),1,0(),62,0(),62,0(54321---C C C C C第7题:因式分解24+26+9+23x x x答案:2426923+++x x x)16269(2233++++=x x x)89)(2()42)(2(2++++-+=x x x x x)8942)(2(2+++-+=x x x x)127)(2(2+++=x x x)4)(3)(2(+++=x x x第8题:解方程式)(0≠1+1+13=++cb ac b a x b a c x a c b x ------ 答案:3=--+--+--cb a x b ac x a c b x 3=+-++-++-cb ac x b a c b x a c b a x cb a b ac a c b c x b x a x ++++++=++3 cb a b ac a c b c x b x a x ++++++++=++111 c c b a b c b a a c b a x c b a ++++++++=++)111()111)(()111(cb ac b a x c b a ++++=++ 则c b a x ++=第9题:如图所示,在△ABC 中,∠C=90°+B ∠21,AD 是角平分线,求证:AB=AC+BD答案:在AB 上取AC AE =因为AD 是角平分线所以CAD EAD ∠=∠在ACD ∆和AED ∆中AC AE = (已证)CAD EAD ∠=∠ (已证)AD AD = (公共边)所以AED ACD ∆≅∆ )(SAS所以CD ED =,B C AED ∠+︒=∠=∠2190 所以B B AED BED ∠∠-︒=∠∠+︒-︒=∠-︒=∠21902190180180)( 因为︒=∠+∠+∠180EDB BED B 所以B B B BED B BDE ∠-︒=∠-︒-∠-︒=∠-∠-︒=∠21902190180180)( 所以BDE BED ∠=∠所以BD BE =因为BE AE AB +=,AE AC =,BD BE =所以BD AC AB +=第10题:△ ABC 中,AC = BC ,∠C =20°,又点M 在BC 边上,且满足∠BAN =50°, ∠ABM =60°, 求∠NMB 。
8年级数学培优竞赛试题26-55题(含详解)
AE AF 2 EF 2 122 52 13
所以 x 2 4 (12 x) 2 9 最小值是 13 。
第 36 题:已知 abc≠0,而且 经过( )
ab bc ca p ,那么直线 y px p 一定 c a b
A.第一、二象限 答案:B 解析:
m 4 或 m 6
解析:
2 mx 3 2 x2 x 4 x2
方程左右两侧同时乘 ( x 2)( x 2)
2( x 2) mx 3( x 2) (m 1) x 10 0
因为有增根,所以 ( x 2)( x 2) 0 当 x 2 时, (m 1) 2 10 0 ,解得 m 4 ; 当 x 2 时, (m 1) (2) 10 0 ,解得 m 6 。
八年级
第 26 题:计算 答案: 1996 解析:
1996
1996
19961995 19962 1997 1995 1 __________. 19961996
(19961996 19961995 ... 19962 1996 1) (1996 1) 1 19961996 19961997 19961996 ... 19962 1996 19961996 19961995 ... 1996 1 1 19961996 19961997 19961996
BAE 90 60 15 15 BAE CAD
在 EAB 和 DAC 中
AB AC BAE CAD
AE AD
EAB DAC(SAS )
BEA CDA 180 15 15 150 BED 360 BEA 60 150
初中八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14 多边形的边与角_答案[精品]
专题14 多边形的边与角例1 5 7 例2 B例3 n =17 提示:设此角为,则(n -2)×180°=+2570°,得2570360180x n +︒+︒=︒,=130°,此时n =17.例4 双向延长AB ,CD ,EF ,GH 得四边形MNPQ ,如图,原八边形的内角都相等,其每一内角均为(82)1801358-⨯︒=︒,每一外角均为45°,因此MNPQ 为长方形,△BPC ,△DQE ,△FMG ,△ANH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GH =,HA =y ,由MQ =NP ,得MF +FE +EQ =NA +AB +BP ,∴6722y +=++3y =∵MN =QP ,∴=3+,∴周长=7+4+2+5+6+2+3++332.例5 将整个图形画完,就知道是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多边形,且每个外角的大小都是20°,由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知这是一个18边形,所以小华第一次回到M 点时走的总路程是180米.A 级1. 7;540°2. 363. 540°4. 1<<135. D6. C7. C8.A9. BC =10,DC =6 10. n =611. 提示:分构成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两种情况讨论,并用反证法加以证明推出矛盾.12.(1)所用材料的形状不能是正五边形,因为,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要铺成平整的,无空隙的地面, 必须使若干个正五边形拼成一个周角,但找不到符合条件的以n ×108°=360°的n 值,故不能用形状是正五边形的材料铺地面.⑵⑶略.B 级1.52.143.180°;(n -4)180°4.B5.D 由OA=OB=OC 得∠BAO=∠ABO,∠BCO=∠OBC,所以∠DAO+∠DCO=360°-3×70°=150°6.D7.提示:因凸十一边形由正方形或正三角形拼成,故其内角的大小只能是60°,90°,120°,\ 150°四种可能,设这些角的个数分别为,y ,,w ,则116090120150(112)180x y z w x y z w +++=⎧⎨+++=-⨯⎩解得=y=0,=1,w=10.说明这个十一边形一个内角为120°,由两个正三角形的内角拼成,其余10个角均为150°,由一个正三角形内角与一个正方形内角拼成,图略.8.n=3249.649提示:从A1开始,每进行一次操作,所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原图形周长的43倍.10.(1)108°;120°; ()02180nn-⨯(2)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或正方形)正六边形.假定在接合处一共有块正边形地砖,由于正n边形的所有内角都相等,则()02180360nkn-⨯=g即24222nkn n==+--.因为整数,故n-2|4,n—2=1,2,4,得 n=3,4 或6,由此可见,只有三种正多边形的瓷砖,可以按要求铺地,即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3)如正方形和正八边形,草图如下,设在一个顶点周围有m个正方形的角,n个正八边形的角,那么,m,n应是方程m·90°+n·135°=360°的整数解.即2m+3n=8的整数解.∵这个方程的整数解只有12mn=⎧⎨=⎩一组∴符合条件的图形只有一种.。
初中八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19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_答案[精品]
专题19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例1 75° 例2 A 只有命题③正确.例3 (1)△BEF 为正三角形 提示:由△ABD 和△BCD 为正三角形,可证明△BDE ≌△BCF , 得:BE=BF ,∠DBE =∠CBF .∵∠DBC=∠CBF +∠DBF =∠DBE +∠DBF =60°,即∠EBF=60°,故△BEF 为等边三角形.(2)设BE BF EF x ===,则可得:24S x =,当BE ⊥AD 时,x .∴2minS ==当BE 与AB 重合时,x 有最大值为2,∴()2max 2S =⨯=S ≤≤例4 提示:PC=EF=PD ,4545CPB PFC EPG GPA BPD ︒︒∠=+∠=+∠=∠=∠,可证明 △CPB ≌△DPB .例5 (1)略 (2)45° (3)60°如图,延长AB 至H ,使AH=AD ,连DH ,则 △AHD 是等边三角形. ∵AH=AD=DF ,∴BH=GF , 又∠BHD=∠GFD=60°,DH=DF , ∴△DBH ≌△DGF ,∠BDH=∠GDF ,∴()1206060BDG ADC ADB GDF ADC ADB BDH ︒︒︒∠=∠-∠-∠=∠-∠+∠=-=例6 如图过M 作ME AN ,连NE ,BE ,则四边形AMEN 为平行四边形,得NE=AM ,ME ⊥BC . ∵ME=CM ,∠EMB=∠MCA=90°,BM=AC .∴△BEM ≌△AMC ,得BE=AM=NE ,∠1=∠2,∠3=∠4. ∵∠1+∠3=90°,∴∠2+∠4=90°且BE=NE . ∴△BE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NE=45°. ∵AM ∥NE ,∴∠BPM=∠BNE=45°.A 级1. 2α3. 26° 提示:作FG 边上中线,连接EC ,则EF=EC=AC .4. 20° 提示:连接AC ,则△AFC ≌△AEB ,△AEF 为等边三角形.5.C6.B7.D8. A 提示:E 、F 分别为AB 、BC 中点.9.从6个条件中任取2个,只有15种组合,其中能推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有以下9种 情形:①与③;②与④;⑤与⑥;①与②;③与④;①与⑤;①与⑥;③与⑤;③与⑥. 10. 提示:(2)当D 为BC 中点时,满足题意.11. 提示:连AM ,证明△AMF ≌△BME ,可证△M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2. 6 提示:由△ABC ≌△DBF ,△ABC ≌△EFC 得:AC=DF=AE ,AB=EF=AD .故四边形AEFD 为平行四边形.又∠BAC=90°,则∠DAE =360°-90°-60°-60°=150°,则∠ADF=∠AEF=30°,则F 到AD 的距离为2,故326AEFDS=⨯=.B 级1. 92cm2. 提示:可以证明2222PA PC PB PD +=+. 3.152cm 4. 10 提示:可先证:AF=CF .设AF CF x ==,则8BF x =-, ∴()22284x x =-+. ∴5x =. ∴11541022AFC S AF BC ∆==⨯⨯=. 5.6013提示:过A 作AG ⊥BD 于G 可证PE+PF=AG , 由AG BD AB AD =可得:512601313AG ⨯==.6. 提示:A ,C 关于BD 对称,连AE 交BD 于P . ∴PE+PC=AE .又∵AE ⊥BC 且∠BAE=30°,∴AE =. 7. B8. B 提示:取DE 中点为G ,连结AG ,则AG=DG=EG .9. C10.(1)=;图略 (2)1;图略 (3)3;图略 (4)以AB 为边的矩形周长最小,用面积法证明.11.证明:连AC ,如图,则易证△ABC 与△ADC 都为等边三角形. (1)若∠MAN =60°,则△ABM ≌△ACN . ∵AM =AN ,∠MAN =60°, ∴△AMN 为等边三角形.(2)∠AMN =60°,过M 作CA 的平行线交AB 于P . ∵∠BPM =∠BAC =60°,∠B =60°,∴△BPM 为等边三角形,BP =BM ,BA =BC .∴AP =MC . 又∠APM =120°=∠MCN .∠PAM =∠AMC -∠B =∠AMC -60°=∠AMC -∠AMN =∠CMN , ∴△PAM ≌△CMN .∴AM =MN ,又∠AMN =60°. 故△AMN 为等边三角形.12.提示:如图,分别过点A 作AM ∥EF ,过点C 作CP ∥AB ,过点E 作EN ∥AF ,它们分别交于N ,M ,P 点,得□ABCM 、□CDEP 、□EFAN ,则EF =AN ,AB=CM ,CD =PE ,BC =AM ,CP =DE ,AF =NE ,由条件得△NMP 为等边三角形,可推得六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120°.AMNPBDA B CD EP N MF。
八年级数学竞赛培优专题及答案19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docx
专题19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吴梅录入)阅读与思考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是从对边、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探讨的,矩形、菱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的特殊性由一个直角所体现,菱形的特殊性是由邻边相等来体现,因此它们除兼有平行四边形的一般性质外,还有特有的性质;反过来,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矩形或菱形,也就需要更多的条件.连对角线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就与特殊三角形联系在一起,所以讨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相关问题时,常用到特殊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法;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在四边形的背景下思考问题,运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丰富性质为解题服务,常常是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运用.熟悉以下基本图形:例题与求解【例1】如图,矩形的对角线相交于。
,AE^ZBAD,交3。
于E, ZCAE= 15°,那么ZBOE=.(“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从发现矩形内含的特殊三角形入手.【例2]下面有四个命题:①一组对边相等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组对边相等且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一组对角相等且这一组对角的顶点所连结的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一组对角相等且这一组对角的顶点所连结的对角线被另一条对角线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A.lB. 2C. 3D.4(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解题思路:从四边形边、角、对角线三类元素任意选取两类,任意组合就产生许多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命题,关键在于对假命题能突破正规的、标准位置的图形构造反例否定.【例3】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 BD=2, E, F分别是边AD, CD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AE+CF=2.(1)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设ABEF的面积为S,求S的取值范围.(烟台中考试题)解题思路:对于(1)由数量关系发现图形特征;对于(2),只需求出BE的取值范围.【例4】如图,设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斜边上任意一点,PE±AC于点E, PF ±BC于点F, FG1EF于点G,延长GP并在春延长线上取一点Z),使得PD=PC.求证:BCLBD, BC=BD.(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解题思路:只需证明左CPB^ADPB,关键是利用特殊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例5】在口ABCZ)中,ZBAD的平分线交直线BC于点E,交直线OC的延长线于点F.(1)在图1中证明CE=CF;(2)若ZABC=90°, G是EF的中点(如图2),直接写出ZBDG的度数;(3)若ZABC= 120°, FG//CE, FG=CE,分别连结QB, DG (如图3),求/BDG 的度数.(北京市中考试题)解题思路:对于(1),由角平分线加平行线的条件可推出图中有3个等腰三角形;对于(2),用测量的方法可得ZBDG=45°,进而想到等腰直角三角形,连CG, BD,只需证明4BGC盆DGF,这对解决(3),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对于(3)【例6】如图,△ABC中,/C=90。
八年级数学竞赛辅导讲义(2021年整理)
八年级数学竞赛辅导讲义(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数学竞赛辅导讲义(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数学竞赛辅导讲义(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一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简介中国数学会所举办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以及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都是群众性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大众化、普及型的数学竞赛,目前,每年有12万名学生参加。
竞赛简介奖项名称: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创办时间:1984年主办单位:由各省、市、自治区联合举办,轮流做庄竞赛介绍:同时,各地都提出了举行“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的要求。
1984年,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商定,委托天津市数学会举办一次初中数学邀请赛,有14个省、市、自治区参加,当时条件较简陋,准备时间也较仓促,天津数学会在南开大学数学系和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的大力支持下,极其认真负责地把这次活动搞得很成功,为后来举办“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摸索了很多经验。
当年11月,在宁波召开的中国数学会第三次普及工作会议时,一致通过了举办“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的决定,并详细商定了一些具体办法,规定每年四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举行“全国初中数学联赛”。
会上湖北省数学会、山西省数学会、黑龙江省数学会分别主动承担了1985年、1986年、1987年的“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承办单位,从此,“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也形成了制度。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原来不分一试、二试.为了更好地贯彻“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方针,1989年7月,在济南召开的“数学竞赛命题研讨会”上,各地的代表商定,初中联赛也分两试进行,并对一、二试各种题型的数目,以及评分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初中联赛的试卷走向规范化.中国数学会所举办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以及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都是群众性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大众化、普及型的数学竞赛,目前,每年有12万名学生参加。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及参考答案(初二下部分,共3份)-5
初二下部分参考答案(1)练习29(返回目录)4.③三边相等和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统称等腰三角形6. ①a ≤0.5 ②3 ③4,1④1,7⑤6 ⑥±1⑦-7,-53 ⑨-1,2177+ ⑩ ⎩⎨⎧<-≥-312012x x 或⎩⎨⎧<--<-3)12(012x x ∴21<x<2;x ≥211或x ≤-29 7. (C )∵当x<0, -x =ax+1, x=11+-a <0, a>-1 当x>0时,x=ax+1, x=a -11>0, a<1 ∵方程有负根,∴a>-1条件成立,而方程没有正根,a<1,不能成立 即a>-1且a ≮1,它们的交集是a ≥1练习30(返回目录)2. ax=b 解的分类⎪⎪⎩⎪⎪⎨⎧⎩⎨⎧=≠==≠有无数多个解无解且,0,00,0b b a a b x a 3. ②方程⎩⎨⎧非整式方程整式方程 ⑤四边形⎩⎨⎧非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4.①有理数⎪⎩⎪⎨⎧负有理数零正有理数 ②垂直是相交的一种5. ①-1,3 ②当x ≥2时,x-2>1-2x ……当x<2时-(x-2)>1-2x …6. ①⎩⎨⎧<≤-+-=-<-=)01(2)1(3x x x x x x ②⎪⎪⎩⎪⎪⎨⎧≠--=)1(11)1(21a a a a 7. 30,30,120;75,75,30。
8. -1,09.当m=1时,调3人;m=2, 调2人;m=3,调1人10. x<0或x>3,11. 把n 按奇数、偶数分类讨论,证明a 1a 2a 3… a n 中至少有2个偶数12. a,b 中若有一个是3的倍数,则ab 能被3整除;若除3有同余数则a-b 能被3整除;若除3余数分别为1和2,则a+b 能被3整除.13. a ≥1 (见练习29第7题)14. 按奇数、偶数分类讨论① 当n 为奇数时,设n=2k+1,k>2的整数,n=k+(k+1), k 和k+1互质; ② 当n 为偶数时,设n=4k 或4k+2, k>1的整数若n=4k=(2k+1)+(2k-1), 而2k+1和2k-1是互质的若n=4k+2=(2k-1)+(2k+3), 易知2k-1和2k+3也是互质的,如果它们有公因子d(d ≥2 ), 可设2k-1=md 2k+3=pd, (m,p 是正整数), 则(m-p )d=4,则4d ,这是不可能的。
八年级数学同步培优竞赛详附答案:第十五讲-平行四边形
名师第十五讲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一类特殊的四边形,它的特殊性体现在边、角、对角线上,矩形、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的特殊性体现在有一个角是直角,菱形的特殊性体现在邻边相等,所以,它们既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对角线是解决四边形问题的常用线段,对角线本身的特征又可以决定四边形的形状、大小,连对角线后,平行四边形就产生特殊三角形,因此解平行四边形相关问题时,既用到全等三角形法,特殊三角形性质,又要善于在乎行四边形的背景下探索问题,利用平行四边形丰富的性质为解题服务.熟悉以下基本图形、基本结论:例题求解【例1】如图,在矩形ABCD中,已知AD=12,AB=5,P是AD边上任意一点,PE⊥BD于E,PF⊥A C于F,那么PE+PF的值为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思路点拨分别求出PE、PF困难,△AOD为等腰三角形,若联想“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到两腰距离的和等于腰上的高”这一性质,则问题迎刃而解.注特殊与一般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相对于一般而言,特殊的事物往往更简单、更直观、更具体.因而人们常常通过特殊去认识一般;另一方面,一般概括了特殊,一般比特殊更为深刻地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所以人们也往往通过一般去了解特殊.一般与特殊,是知识之间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知识常常在一般到特殊或特殊到一般的变化过程中,不斩地得到延伸与拓展.【例2】已知四边形ABCD,从下列条件中:(1)AB∠CD,(2)BC∥AD;(3)AB=CD;(4)BC=AD;(5)∠A=∠C;(6)∠B=∠D.任取其中两个,可以得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这一结论的情况有()A.4种 B.9种 C.13种 D. 15种(山东省竞赛题)思路点拨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新的组合方式判定.【例3】】如图,在△ADC中,∠DAC=90°,AD⊥BC,DC、AF分别是∠ABC、∠DAC的平分线,BE和AD交于G,求证:GF∥AC.(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思路点拨从角的角度证明困难,连结CF,在四边形AGFE的背景下思考问题,证明四边形AGFE 为特殊平行四边形,证题的关键是能分解出直角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例4】如图,设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斜边AB上任意一点,PE⊥AC于点E,PF⊥BC于点F,PG⊥EF于G点,延长GP并在其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得PD=PC,求证:BC⊥BD,且BC=BD.(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思路点拨尽管图形复杂,但证明目标明确,只需证明△CPB≌△DPB,应从图中分离出特殊三角形、特殊四边形,充分运用它们的性质为证题服务.【例5】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延长边AB到点D,延长边CA到点E,连结DE,恰有AD=BC=CE=DE.求∠BAC的度数.(北京市竞赛题)思路点拨 题设条件给出的是线段的等量关系,要求的却是角的度数,相等的线段可得到全等三角形、特殊三角形,为此需通过构造平行四边形改变它们的位置.注 课本中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探讨的,一般情况是,从四边形边、角、对角线三类元素任意选取两类,任意组合就产生许多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命题.其中有真命题与假命题,对于假命题,要善于并熟悉构造反例.构造反例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技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概念.培养推理能力,数学史上就曾有许多著名的论断被一个巧妙的反例推翻的实例.若题设条件中有彼此平行的线段或造成平行的因素,则通过作平行线,构造平行四边形,这是解四边形问题的常用技巧,这是由于平行四边形能使角的位置更理想,送线段到恰当的地方,使线段比良性传递.学力训练1.如图,BD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点E 、F 在B D上,要使四边形A ECF 是平行 四边形,还需要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即可,不必考 虑所有可能情形)(宁波市中考题)2.(1)如图,已知矩形ABC D中,对角线A C、BD 相交于O ,AE ⊥B D于E ,若∠DAE:∠B AE =3:1,则∠CAC = ; (河南省中考题)(2)矩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分矩形一边为lcm 和3cm 两部分,则这个矩形的面积为 cm 2. (武汉市中考题)3.如图,以△AB C的三边为边在B C的同一侧分别作三个等边三角形,即△ABD 、△B CE 、△ACF .(1)四边形ADEF 是 ;(2)当△ABC 满足条件 时,四边形A DEF 为矩形;(3)当△ABC 满足条件 时,四边形ADEF 不存在. (2000年贵州省中考题)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为2,这边上的中线为1,另两边之和为1+3,则这两边之积为 . (2001年天津市选拔赛试题)5.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分别是a 、b 、c 、d,其中a、c 为对边,且满足cd ab d c b a 222222+=+++,则这个四边形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6.如图,周长为68的矩形ABCD被分成7个全等的矩形,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A.98 B.196 C.280 D. 284(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7.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6m,∠B=60°,其中由两个正六边形组成的图形部分种花,则种花部分的图形的周长(粗线部分)为( )A.123 m B.20m C. 22m D.24m(吉林省中考题)8.在凸四边形ABCD中,AB∥CD,且AB+BC=CD+DA,则()A.AD>BC B.AD<BCC.AD=BC D.AD与BC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希望杯”邀请赛试题)9.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F分别是BC、AB上的点,且CD=BF,以AD为边作等边△ADC.(1)求证:△ACD≌△CNBF;(2)当D在线段BC上何处时,四边形CDEF为平行四边形,且∠DEF=30°?证明你的结论. (南通市中考题)10.如图,在Rt△ABC中,AB=AC,∠A=90°,点D为BC上任一点,DF⊥AB于F,DE⊥AC于C,M为BC的中点,试判断△MEF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黑龙江省中考题)11.如图,△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CO=FO;(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BC,GH∥AB,EF、GH的交点P在BD上,图中有对四边形面积相等,它们是.(常州市中考题)13.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AOB的周长为3+3,∠ABC=60°,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14.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AE平分∠BAD交BC于E,∠CAE=15°,则∠BOE= . 15.如图,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 . (山东省竞赛题)1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75°,AF⊥BC于F,AF交BD于E,若DE=2AB,则∠AED的大小是( )A.60°B.65° C.70° D.75°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17.如图,正△AEF 的边长与菱形ABCD 的边长相等,点E、F分别在BC 、C D上,则∠B的度数是( ) A.70° B.75° C .80° D .95°(重庆市竞赛题)18.如图,正方形ABCD 外有一点P,P 在BC 外侧,并在平行线AB 与CD 之间,若PA=17,PB=2,PC =5,则PD =( )A.25B.19 C .32 D.17 (“五羊杯”竞赛题)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 CD 中,B C=2AB,CZ⊥AB 于E ,F为AD 的中点,若∠AEF=54°,则∠B=( )A.54° B.60° C .66° D.72°(武汉市选拔赛试题)20.如图,在Rt △ABC 中,∠ABC=90°,∠C =60°,BC=2,D 是AC 的中点,以D作DE ⊥AC 与C B的延长线交于E,以AB 、BE 为邻边作长方形ABEF ,连结DF ,求DF 的长.21.如图,菱形的对角线AC 与B D交于点O ,延长BA 到E ,使AE=21A B,连结OE ,延长DE 交CA 的延长线于F.求证:OE=21DF . 22.阅读下面短文:如图1,△ABC 是直角三角形,∠C=90°,现将△ABC 补成矩形,使△ABC 的两个顶点为矩形一边的两个端点,第三个便点落在矩形这一边的对边上,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出两个:矩形ACB D和矩形AE FB (如图2).解答问题;(1)设图2中矩形ACBD和矩形AEFB的面积分别为Sl、S2,则S1 S2(填“>”,“=”或“<”); (2)如图3,△ABC是钝角三角形,按短文中的要求把它补成矩形,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出个,利用图3把它画出来;(3)如图4,△ABC是锐角三角形且三边满足BC>AC>AB,按短文中的要求把它补成矩形,则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出个,利用图4把它画出来;(4)在(3)中所画出的矩形中,哪一个的周长最小?为什么?(陕西省中考题)23.如图,在△ABC中,∠C=90°,点M在BC上,且BM=AC,N在AC上,且AN=MC,AM与BN相交于P,求证:∠BPM=45°.(杭州市“求是杯”竞赛题)24.如图,在锐角△ABC中,AD、CZ分别是BC、AB边上的高,AD、CE相交于F,BF的中点为P,AC的中点为Q,连结PQ、DE.(1)求证;直线PQ是线段DE的垂直平分线;(2)如果△ABC是钝角三角形,∠BAC>90°,那么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请按钝角三角形改写原题,画出相应的图形,并给予必要的说明.(“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初中八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20 正方形_答案[精品]
专题 20 正方形例1 ①④⑤ 提示:在AD 上取AH =AE ,连EH ,则∠AHE =45°,∴∠HED =∠HDE =22.5°,则HE =HD .又∵HE =HD >AE ,故②不正确.又AGD FGD CGD S S S ∆∆∆=> ,故③不正确.例2 提示:(1)延长DM 交CE 于N ,连DF ,NF ,先证明△ADM ≌△ENM ,再证明△CDF ≌△ENF 得FD =FN ,∠DFN =∠CFE =90°,故MD ⊥MF 且MD =MF .(2)延长DM 到N 点,使DM =MN ,连FD ,FN ,先证明△ADM ≌△ENM ,得AD =EN ,∠MAD =∠MEN ,则AD ∥EN .延长EN ,DC 交于S 点,则∠ADC =∠CSN =90°.在四边形FCSE 中,∠FCS +∠FEN =180°,又∵∠FCS +∠FCD =180°,故∠FEN =∠FCD ,再证△CDF ≌△ENF .∴(1)中结论仍成立.例3 提示:延长BC 至点H ,使得CH =AE ,连结DE ,DF ,由Rt △DAE ≌Rt △DCH 得,DE =DH ,进而推证△DEF ≌△DFH ,Rt △DGE ≌Rt △DCH . 例4 设AG =a ,BG =b ,AE =x ,ED =y ,则,2. a b x y ax by +=+⎧⎨=⎩①②由①得a -x =y -b ,平方得a 2-2ax +x 2=y 2-2by +b 2. 将②代入得a 2-2ax +x 2=y 2-4ax +b 2, ∴(a +x )2=b 2+y 2,得a +x∵b 2+y 2=CH 2+CF 2=FH 2, ∴a +x =FH ,即DH +BF =FH .延长CB 至M ,使BM =DH ,连结AM ,由Rt △ABM ≌Rt △ADH ,得AM =AH ,∠MAB =∠HAD . ∴∠MAH =∠MAB +∠BAH =∠BAH +∠HAD =90°. 再证△AMF ≌△AHF .∴∠MAF =∠HAF . 即∠HAF =12∠MAH =45°. 例5 (1)如图,延长CD 至点E 1,使DE 1=BE ,连结AE 1,则△ADE 1≌△ABE . 从而,∠DAE 1=∠BAE ,AE 1=AE ,于是∠EAE 1=90°.在△AEF 和△AE 1F 中,EF =BE +DF =E 1D +DF =E 1F ,则△AEF ≌△AE 1F . 故∠EAF =∠E 1AF =12∠EAE 1=45°. (2)如图,在AE 1上取一点M 1,使得AM 1=AM ,连结M 1D ,M 1N .则 △ABM ≌△ADM 1,△ANM ≌△ANM 1, 故∠ABM =∠ADM 1,BM =DM 1,MN =M 1N .∵∠NDM 1=90°,从而M 1N 2=M 1D 2+ND 2,∴MN 2=BM 2+DN 2.FEAD CB MNM E 11A D CFHB MGEP例6 (1)BM +DN =MN 成立.如图a ,把△AN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 ,E 、B 、M 三点共线,则△DAN ≌△BAE , ∴AE =AN ,∠EAM =∠NAM =45°,AM =AM ,得△AEM ≌△ANM ,∴ME =MN . ∵ME =BE +BM =DN +BM ,∴DN +BM =MN . (2)DN -BM =MN .如图b ,对于图2,连BD 交AM 于E ,交AN 于F ,连EN ,FM 可进一步证明:①△CMN 的周长等于正方形边长的2倍; ②EF 2=BE 2+DF 2;③△AEN ,△AFM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④2AMN AEF S S ∆∆=.A 级1.75°2.②3.34.5.C 6.B 7.B 8.B9.提示:△ABE ≌△DCE ,△ADF ≌△CDF ,证明∠ABE +∠BAF =90°. 10.提示:延长CE 交DA 的延长线于G ,证明FG =FC . 11.提示:连PC ,则PC =EF .12.(1)延长DM 交EF 于N ,由△ADM ≌△ENM ,得DM =NM ,MF =12DN ,FD =FN ,故MD ⊥MF ,且MD =MF .(2)延长DM 交CE 于N ,连结DF ,FN ,先证明△ADM ≌△ENM ,再证明△CDF ≌△ENF ,(1)中结论仍成立.B 级1.2 22.60°°提示:MA 2+MC 2=MD 2+MB 23.54.D5.C6.B7.B8.提示:⑴在AD 上截取AF =AM ,∠DFM =∠MBN ,由△DFM ≌△MBN ,故DM =MN . ⑵证法同上,结论仍成立.⑶在AD 延长线取一点E ,使DE =BM ,可证明△DEM ≌△MBN ,故DM =MN .9.提示:构造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P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过P 作FH ∥AB 交AD 于F ,交BC 于H,作EG ∥AD 交AB 于E ,交CD 于G .设AE =a,则BE =1-a .设AF =b ,则DF =1-b .∴PA =a 2+b 2,同理:PB =(1-a )2+b 2,PC =(1-a )2+(1-b )2,PD =a 2+(1-b )2. 又∵PA +PB +PC +PD ≥2AC =22,∴命题得证.图b图aEEFADCBM N NM BCD A10.提示:MN =BM +DN ,延长CD 至M ',使M 'D =BM ,证明△ADM '≌△ABM ,△AM 'N ≌△AMN ,则∠MAN =∠M 'AN =12∠M ’AM =45°.11.提示:八边形八个内角分成两组,每一组四个角都相等.12.连结RN,MP ,△MPC ≌△BAC ≌△BRN ,则RB =MP ,又△RNM ≌△PCB ,则RM =BP ,从而四边形RBPM 是平行四边形,故BP ∥RM .。
初中八年级数学培优竞赛辅导讲义全册(213页)
初中八年级数学培优竞赛辅导讲义(共213页,按住ctrl键点击目录直接跳转到对应章节)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2)第2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12)第3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 (17)第4讲等腰三角形 (25)第5讲等边三角形 (37)第06讲实数 (43)第7讲变量与函数 (50)第8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5)第9讲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64)第10讲一次函数的应用 (69)第11讲幂的运算 (81)第12讲整式的乘除 (87)第13讲因式分解及其应用 (94)第14讲分式的概念•性质与运算 (101)第15讲分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 (109)第16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 (118)第17讲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26)第18讲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39)第19讲勾股定理 (146)第20讲平行四边形 (158)第21讲菱形与矩形 (167)第22讲正方形 (175)第23讲梯形 (185)第24讲数据的分析 (194)B AC D EF 第1讲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考点·方法·破译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全等三角形性质: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SAS ,ASA ,AAS ,SSS ,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HL 法;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键,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满足判定方法中的三个条件,具体分析步骤是先找出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或角,再根据选定的判定方法,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相等的边或角,再设法对它们进行证明;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条件,有时能直接进行证明,有时要证的两个三角形并不全等,这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平移、翻折、旋转、等倍延长线中线、截取等等.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AB ∥EF ∥DC ,∠ABC =90°,AB =CD ,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 A .5对 B .4对 C .3对 D .2对【解法指导】从题设题设条件出发,首先找到比较明显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由此推出结论作为下面有用的条件,从而推出第二对,第三对全等三角形.这种逐步推进的方法常用到.解:⑴∵AB ∥EF ∥DC ,∠ABC =90. ∴∠DCB =90. 在△ABC 和△DCB 中AB DC ABC DCB BC CB =⎧⎪=⎨⎪=⎩∠∠ ∴△ABC ≌∴△DCB (SAS ) ∴∠A =∠D ⑵在△ABE 和△DCE 中A DAED DEC AB DC =⎧⎪=⎨⎪=⎩∠∠∠∠ ∴△ABE ≌∴△DCE ∴BE =CE ⑶在Rt △EFB 和Rt △EFC 中BE CEEF EF=⎧⎨=⎩ ∴Rt △EFB ≌Rt △EFC (HL )故选C . 【变式题组】 01.(天津)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 F C E DB D .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02.(丽水)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 =BE ,∠A =∠FDE ,则△ABC ≌△DEF .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03.(上海)已知线段AC 与BD 相交于点O , 连接AB 、DC ,E 为OB 的中点,F 为OC 的中点,连接EF (如图所示).⑴添加条件∠A =∠D ,∠OEF =∠OFE ,求证:AB =DC ; ⑵分别将“∠A =∠D ”记为①,“∠OEF =∠OFE ”记为②,“AB =DC ”记为③,添加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______命题,命题2是_______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例2】已知AB =DC ,AE =DF ,CF =FB . 求证:AF =DE .【解法指导】想证AF =DE ,首先要找出AF 和DE 所在的三角形.AF 在△AFB 和△AEF 中,而DE 在△CDE 和△DEF 中,因而只需证明△ABF ≌△DCE 或△AEF ≌△DFE 即可.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证明它们全等的条件.证明:∵FB =CE ∴FB +EF =CE +EF ,即BE =CF 在△ABE 和△DCF 中, AB DCAE DF BE CF =⎧⎪=⎨⎪=⎩∴△ABE ≌△DCF (SSS ) ∴∠B =∠C在△ABF 和△DCE 中, AB DC B C BF CE =⎧⎪=⎨⎪=⎩∠∠ ∴△ABF ≌△DCE ∴AF =DE【变式题组】01.如图,AD 、BE 是锐角△ABC 的高,相交于点O ,若BO =AC ,BC =7,CD =2,则AO 的长为( ) A .2 B .3 C .4 D .5A B C D O FE A CEFBD02.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AE 是过A 点的一条直线,AE ⊥CE 于E ,BD⊥AE 于D ,DE =4cm ,CE =2cm ,则BD =__________. \ 03.(北京)已知:如图,在△ABC 中,∠ ACB =90°,CD ⊥AB 于点D ,点E 在AC 上,CE =BC ,过点E 作AC 的垂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AB =FC .【例3】如图①,△ABC ≌△DEF ,将△ABC 和△DEF 的顶点B 和顶点E 重合,把△DEF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 与DF 相交于点O .⑴当△DEF 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 (E )、C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FD 与∠DCA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⑵当△DEF 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⑴中的结论成立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解法指导】⑴∠AFD =∠DCA⑵∠AFD =∠DCA 理由如下:由△ABC ≌△DEF ,∴AB =DE ,BC =EF , ∠ABC =∠DEF , ∠BAC =∠EDF ∴∠ABC -∠FBC =∠DEF -∠CBF , ∴∠ABF =∠DEC在△ABF 和△DEC 中, AB DE ABF DEC BF EC =⎧⎪=⎨⎪=⎩∠∠∴△ABF ≌△DEC ∠BAF =∠DEC ∴∠BAC -∠BAF =∠EDF -∠EDC , ∴∠FAC =∠CDF∵∠AOD =∠FAC +∠AFD =∠CDF +∠DCA∴∠AFD =∠DCAAFECB DAE第1题图A BCDEBCDO第2题图B (E )OC F 图③DA【变式题组】01.(绍兴)如图,D、E分别为△ABC的AC、BC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折叠,使点C 落在AB边上的点P处.若∠CDE=48°,则∠APD等于()A.42°B.48°C.52°D.58°02.如图,Rt△ABC沿直角边BC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BC≌△DEF B.∠DEF=90°C.AC=DF D.EC=CF03.一张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种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下图形式,使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⑴求证:AB⊥ED;⑵若PB=BC,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例4】(第21届江苏竞赛试题)已知,如图,BD、CE分别是△ABC的边A C和AB边上的高,点P在BD的延长线,BP=AC,点Q在CE上,CQ=AB.求证:⑴AP=AQ;⑵AP⊥AQ【解法指导】证明线段或角相等,也就是证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三角形全等.经观察,证AP=AQ,也就是证△APD和△AQE,或△APB和△QAC全等,由已知条件BP=AC,CQ=AB,应该证△APB≌△QAC,已具备两组边对应相等,于是再证夹角∠1=∠2即可. 证AP⊥AQ,即证∠PAQ=90°,∠PAD+∠QAC=90°就可以.证明:⑴∵BD、CE分别是△ABC的两边上的高,∴∠BDA=∠CEA=90°,∴∠1+∠BAD=90°,∠2+∠BAD=90°,∴∠1=∠2.在△APB和△QAC中, 2AB QCBP CA=⎧⎪=⎨⎪=⎩∠1∠∴△APB≌△QAC,∴AP=AQE FBACDG第2题图21ABCPQEFD⑵∵△APB ≌△QAC ,∴∠P =∠CAQ , ∴∠P +∠PAD =90° ∵∠CAQ +∠PAD =90°,∴AP ⊥AQ 【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B =AE ,∠B =∠E ,BA =ED ,点F 是CD 的中点,求证:02.直距离MA 为am ,此时梯子的倾斜角为75°,如果梯子底端不动,顶端靠在对面的墙上,此时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NB 为bm ,梯子倾斜角为45°,这间房子的宽度是( )A .2a bm + B .2a bm - C .bm D .am03.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中,∠ ABC =∠AED =90°,AB =CD =AE =BC +DE =2,则五边形ABCDE 的面积为__________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海南)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A .72°B .60°C .58°D .50°02.如图,△ACB ≌△A /C /B /,∠ BCB /=30°,则∠ACA /的度数是( )A .20°B .30°C .35°D .40° 03.(牡丹江)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AECBA 75° C45° BNM第2题图第3题图D第1题图a αcca50° b72° 58°A .SASB .ASAC .AASD .SSS 04.(江西)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A . CB =CD B .∠BAC =∠DAC C . ∠BCA =∠DCAD .∠B =∠D =90°05.有两块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和△BDE ,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如图,当A 、B 、D 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下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ABE ≌△CBDB . ∠ABE =∠CBDC . ∠ABC =∠EBD =45° D . AC ∥BE06.如图,△ABC 和共顶点A ,AB =AE ,∠1=∠2,∠B =∠E . BC 交AD 于M ,DE 交AC 于N ,小华说:“一定有△ABC ≌△AED .”小明说:“△ABM ≌△AEN .”那么( ) A . 小华、小明都对 B . 小华、小明都不对 C . 小华对、小明不对 D .小华不对、小明对07.如图,已知AC =EC , BC =CD , AB =ED ,如果∠BCA =119°,∠ACD =98°,那么∠ECA 的度数是___________.08.如图,△ABC ≌△ADE ,BC 延长线交DE 于F ,∠B =25°,∠ACB =105°,∠DAC =10°,则∠DFB 的度数为_______.09.如图,在Rt △ABC 中,∠C =90°, DE ⊥AB 于D , BC =BD . AC =3,那么AE +DE =______10.如图,BA ⊥AC , CD ∥AB . BC =DE ,且BC ⊥DE ,若AB =2, CD =6,则AE =_____. 11.如图, AB =CD , AB ∥CD . BC =12cm ,同时有P 、Q 两只蚂蚁从点C 出发,沿CB 方向爬行,P 的速度是0.1cm /s , Q 的速度是0.2cm /s . 求爬行时间t 为多少时,△APB ≌△QDC .DA C .Q P.BA E FB DC 12.如图, △ABC 中,∠BCA =90°,AC =BC ,AE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 ⊥AE ,垂足为F ,过B 作BD ⊥BC 交CF 的延长线于D . ⑴求证:AE =CD ;⑵若AC =12cm , 求BD 的长.13.(吉林)如图,AB =AC ,AD ⊥BC 于点D ,AD 等于AE ,AB 平分∠DAE 交DE 于点F , 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14.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线l 上,从另两个顶点A 、B 分别作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⑴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⑵若DE =a ,求梯形DABE 的面积.(温馨提示:补形法)15.如图,AC ⊥BC , AD ⊥BD , AD =BC ,CE ⊥AB ,DF ⊥AB ,垂足分别是E 、F .求证:CE =DF .16.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 ⑴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明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ABC 、△A 1B 1C 1均为锐角三角形,AB =A 1B 1,BC =B 1C 1,∠C =∠C 1.求证:△ABC ≌△A 1B 1C 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⑵归纳与叙述:由⑴可得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ABCDA 1B 1C 1D 1D B A C EF A E B F D CAEF C DB 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如图,在△ABC 中,AB =AC ,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AE =AF ,BF 、CE 相交于点O ,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 .4对 B .5对 C .6对 D .7对02.如图,在△ABC 中,AB =AC ,OC =OD ,下列结论中:①∠A =∠B ②DE =CE ,③连接DE , 则OE 平分∠AOB ,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03.如图,A 在DE 上,F 在AB 上,且AC =CE , ∠1=∠2=∠3, 则DE 的长等于()A .DCB . BC C . ABD .AE +AC04.下面有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A .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B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 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 .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05.在△ABC 中,高AD 和BE 所在直线相交于H 点,且BH =AC ,则∠ABC =_______.06.如图,EB 交AC 于点M , 交FC 于点D , AB 交FC 于点N ,∠E =∠F =90°,∠B =∠C , AE=AF .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 =CF ; ③△ACN ≌△ABM ; ④CD =DB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填序号)07.如图,AD 为在△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点F ,且有BF =AC ,FD =CD .⑴求证:BE ⊥AC ;⑵若把条件“BF =AC ”和结论“BE ⊥AC ”互换,这个命题成立吗?证明你的判定.08.如图,D 为在△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CD =AB ,∠BDA =∠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AC =2AE .09.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中,E 为△ACD 内一点,满足AC =AD ,AB =AE , ∠BAE +∠BCEABE D CF第6题图2 1AB CE N M3 21ADEBC FADECOA E O BFCD 第1题图B第2题图第3题图AB C DEAEBDC=90°, ∠BAC =∠EAD .求证:∠CED =90°.10.(沈阳)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 和DBE 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 =∠DEB =90°,∠A =∠D =30°,点E 落在AB 上,DE 所在直线交AC 所在直线于点F .⑴求证:AF +EF =DE ;⑵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⑶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此时AF 、EF 与DE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级资源:(合集)八年级数学培优和竞赛讲义附练习及答案(15套)1、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知识精读】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因式乘积的形式。
提公因式法是因式分解的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它的理论依据就是乘法分配律。
多项式的公因式的确定方法是:(1)当多项式有相同字母时,取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
(2)系数和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公因式可以是数、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进一步学习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分类解析】1. 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a x abx acx ax m m m m 2213(2)a a b a b a ab b a ()()()-+---32222分析:(1)若多项式的第一项系数是负数,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系数是正数,在提出“-”号后,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
解:-+--=--+++++a x abx acx ax ax ax bx c x m m m m m 221323()(2)有时将因式经过符号变换或将字母重新排列后可化为公因式,如:当n 为自然数时,()()()()a b b a a b b a n n n n -=--=----222121;,是在因式分解过程中常用的因式变换。
解:a a b a b a ab b a ()()()-+---32222 )243)((]2)(2))[(()(2)(2)(222223b b ab a b a a b b a a b a b a a b a ab b a a b a a ++--=+-+--=-+-+-=2. 利用提公因式法简化计算过程例:计算1368987521136898745613689872681368987123⨯+⨯+⨯+⨯分析:算式中每一项都含有9871368,可以把它看成公因式提取出来,再算出结果。
解:原式)521456268123(1368987+++⨯= =⨯=987136813689873. 在多项式恒等变形中的应用例:不解方程组23532x y x y +=-=-⎧⎨⎩,求代数式()()()22332x y x y x x y +-++的值。
分析:不要求解方程组,我们可以把2x y +和53x y -看成整体,它们的值分别是3和-2,观察代数式,发现每一项都含有2x y +,利用提公因式法把代数式恒等变形,化为含有2x y +和53x y -的式子,即可求出结果。
解:()()()()()()()223322233253x y x y x x y x y x y x x y x y +-++=+-+=+- 把2x y +和53x y -分别为3和-2带入上式,求得代数式的值是-6。
4. 在代数证明题中的应用例:证明:对于任意自然数n ,323222n n n n ++-+-一定是10的倍数。
分析:首先利用因式分解把代数式恒等变形,接着只需证明每一项都是10的倍数即可。
323233222222n n n n n n n n ++++-+-=+--=+-+=⨯-⨯3312211035222n n n n ()()对任意自然数n ,103⨯n 和52⨯n 都是10的倍数。
∴-+-++323222n n n n 一定是10的倍数5、中考点拨:例1。
因式分解322x x x ()()---解:322x x x ()()---=-+-=-+322231x x x x x ()()()()说明:因式分解时,应先观察有没有公因式,若没有,看是否能通过变形转换得到。
例2.分解因式:412132q p p ()()-+-解:412132q p p ()()-+- =-+-=--+=--+412121211212213222q p p p q p p q pq ()()()[()]()()说明:在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前,必须对原式进行变形得到公因式,同时一定要注意符号,提取公因式后,剩下的因式应注意化简。
题型展示:例1. 计算:200020012001200120002000⨯-⨯精析与解答:设2000=a ,则20011=+a∴⨯-⨯200020012001200120002000=+++-++=+⨯-+⨯=+⨯-=a a a a a a a a a a a a [()()]()()()()()()1000011110000110001110001110001100010说明:此题是一个有规律的大数字的运算,若直接计算,运算量必然很大。
其中2000、2001重复出现,又有200120001=+的特点,可通过设未知数,将复杂数字间的运算转化为代数式,再利用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化简求值,从而简化计算。
例2. 已知:x bx c 2++(b 、c 为整数)是x x 42625++及3428542x x x +++的公因式,求b 、c 的值。
分析:常规解法是分别将两个多项式分解因式,求得公因式后可求b 、c ,但比较麻烦。
注意到x bx c 2++是362542()x x ++及3428542x x x +++的因式。
因而也是-+++()3428542x x x 的因式,所求问题即可转化为求这个多项式的二次因式。
解: x bx c 2++是362542()x x ++及3428542x x x +++的公因式∴也是多项式3625342854242()()x x x x x ++-+++的二次因式而362534285142542422()()()x x x x x x x ++-+++=-+b 、c 为整数得:x bx c x x 2225++=-+∴=-=b c 25,说明:这是对原命题进行演绎推理后,转化为解多项式1428702x x -+,从而简便求得x bx c 2++。
例3. 设x 为整数,试判断1052+++x x x ()是质数还是合数,请说明理由。
解:1052+++x x x ()=+++=++52225()()()()x x x x xx x ++25,都是大于1的自然数∴++()()x x 25是合数说明:在大于1的正数中,除了1和这个数本身,还能被其它正整数整除的数叫合数。
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数叫质数。
【实战模拟】1. 分解因式:(1)-+-41222332m n m n mn(2)a x abx acx adx n n n n 2211++-+--(n 为正整数)(3)a a b a b a ab b a ()()()-+---3222222. 计算:()()-+-221110的结果是( ) A. 2100 B. -210 C. -2 D. -13. 已知x 、y 都是正整数,且x x y y y x ()()---=12,求x 、y 。
4. 证明:812797913--能被45整除。
5. 化简:111121995+++++++x x x x x x x ()()()…,且当x =0时,求原式的值。
【试题答案】1. 分析与解答:(1)-+-41222332m n m n mn=--+226122mn mn m n ()(2)a x abx acx adx n n n n 2211++-+--=+---ax ax bx cx d n 132()(3)原式=-+---a a b a a b ab a b ()()()322222=--+-=--=-a a b a b a b a a b a b a a b ()[()]()()()22222333注意:结果多项因式要化简,同时要分解彻底。
2. B3. x x y y y x ()()---=12∴-+=()()x y x y 12x y 、是正整数∴12分解成1122634⨯⨯⨯,,又 x y -与x y +奇偶性相同,且x y x y -<+∴-=+=⎧⎨⎩∴==⎧⎨⎩x y x y x y 2642说明:求不定方程的整数解,经常运用因式分解来解决。
4. 证明: 812797913-- =--=--=⨯=⨯⨯=⨯333393135335345282726262624224()∴--812797913能被45整除5. 解:逐次分解:原式=++++++()()()()111121995x x x x x x …=++++=++++++==+()()()()()()()()11111111219953419951996x x x x x x x x x x x …………∴当x =0时,原式=12 、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知识精读】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得到因式分解的公式。
主要有: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b 22-=+-()() 完全平方公式a ab b a b 2222±+=±() 立方和、立方差公式 a b a b a ab b 3322±=±⋅+()()补充:欧拉公式:a b c abc a b c a b c ab bc ca 3332223++-=++++---()()=++-+-+-12222()[()()()]a b c a b b c c a 特别地:(1)当a b c ++=0时,有a b c abc 3333++=(2)当c =0时,欧拉公式变为两数立方和公式。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关键是要弄清各个公式的形式和特点,熟练地掌握公式。
但有时需要经过适当的组合、变形后,方可使用公式。
用公式法因式分解在求代数式的值,解方程、几何综合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正确掌握公式法因式分解,熟练灵活地运用它,对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分类解析】1. 把a a b b 222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A. ()()()a b a b -++22B. ()()a b a b -++2C. ()()a b a b -++2D. ()()a b b a 2222-- 分析:a a b b a a b b a b 22222222212111+--=++---=+-+()()。
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最后得到()()a b a b -++2,故选择B 。
说明:解这类题目时,一般先观察现有项的特征,通过添加项凑成符合公式的形式。
同时要注意分解一定要彻底。
2. 在简便计算、求代数式的值、解方程、判断多项式的整除等方面的应用例:已知多项式232x x m -+有一个因式是21x +,求m 的值。
分析:由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运算,可假设另一个因式,再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m 的值。
解:根据已知条件,设221322x x m x x ax b -+=+++()()则222123232x x m x a x a b x b -+=+++++()() 由此可得21112023a a b m b+=-+==⎧⎨⎪⎪⎩⎪⎪()()()由(1)得a =-1 把a =-1代入(2),得b =12把b =12代入(3),得m =123. 在几何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