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画面语言中听觉的视觉表现
动画视听语言概述
![动画视听语言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37166a4b0717fd5360cdc90.png)
2)艾米尔· 科尔(Emile Cohl 1857-1938) 法国人,190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个动画作品《方头》 (FANTASMAGORIE),在黑色背景下用白色的线条绘制 了700多幅图画。1909年科尔在《The Man in the Moon》 中把真人现场表演与绘画动画结合在一起,取得了了不起 的成就,正是因为科尔对于动画片发展的杰出贡献,他也 被人们奉为当代动画片之父。
Porky Pig,
Daffy Duck,
Bugs Bunny
•弗莱雪工作室
• 从质量上来说,迪斯尼的最大竞争者是Max Fleischer的Fleischer Studios(该工作室主要为派拉蒙影片公司(Paramount Pictures)制作动 画片)。
•回转画筒(Zoetrope),1834年,在英国由William George Horner(17861837)发明。将连续不同的绘画内容画在圆筒的内壁,从外侧透过圆筒上等 间距的细孔观察动画效果。
• “实用镜”(Praxinoscope), 1877年,法国人艾米尔· 雷诺(Emile Renaud, 1844-1917)发明。进一步在回转画筒的中央加装了反射镜,把图案反射出来,配 上音乐进行了长达15分钟的表演,是动画史上最成功的试验之一,雷诺被很多人 认为是动画发展的始祖。
视听语言概述
第一节 视听语言的含义 P2
第二节 动画电影的发展 P2 第三节 动画视听语言的分类和特点 P7
第一节 视听语言的含义 P2
视听语言 就是利用视觉画面和听觉声音刺激的合理 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 言。 视觉语言分为两种:狭义视听语言和 广义 视听语言
狭义视听语言
狭义视听语言
动漫设计中的镜头语言与视觉传递技巧
![动漫设计中的镜头语言与视觉传递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e434e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f.png)
动漫设计中的镜头语言与视觉传递技巧动漫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以及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
在动漫制作中,镜头语言和视觉传递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角色情感以及创作者的意图。
首先,镜头语言在动漫设计中起到了引导观众视线的作用。
通过巧妙的镜头切换和角度选择,动漫制作者能够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关键的情节和细节上。
比如,在一场激烈的战斗场景中,制作者可以使用快速剪辑和特写镜头来增强紧张感,让观众跟随着角色的动作和情绪变化。
而在表现角色内心世界时,可以运用缓慢的镜头切换和远景镜头,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孤独、思考和痛苦。
通过合理运用镜头语言,动漫制作者能够更好地控制观众的视觉焦点,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视觉传递技巧在动漫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色彩、构图和动画效果等手段,制作者能够将情感和信息以非语言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比如,在表现喜悦和欢乐的场景中,可以使用明亮鲜艳的色彩,活泼的构图和快速的动画效果,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快乐和兴奋。
而在表现悲伤和忧郁的场景中,可以运用暗淡的色彩,低沉的构图和缓慢的动画效果,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悲伤和无助。
通过视觉传递技巧,动漫制作者能够将情感和信息直接传递给观众,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内心世界。
此外,动漫设计中还有一种重要的技巧叫做镜头语言的转场。
通过不同类型的转场,制作者能够将不同场景和时间段之间的关系表达得更加清晰和流畅。
比如,剪辑转场可以将两个不同的场景通过剪辑的方式连接起来,使观众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场景的变化。
而画面转场则通过图像的变化和过渡效果来表达场景的转换和情节的推进。
通过合理运用转场技巧,动漫制作者能够使故事情节更加连贯,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总之,动漫设计中的镜头语言和视觉传递技巧在传达故事情节、角色情感以及创作者意图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巧妙的镜头切换和角度选择,制作者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动画视听语言
![动画视听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05771066a45177232f60a26e.png)
二、构图
•
影像的基本单位是镜头,而镜头还可以再分 为无数的画格。 • 构图,通常是指静态的画格的构图。 • 它是“空间取景”,对被拍摄对象的安排、布 置,通过摄影机的取景框实现的。
• 1、构图的原则 •
要妥善安排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选择好趣 味中心。 • 做到质朴、简洁、明确,讲究均衡性。
• 2、线条的情感表现力
• “动画是最有前途的艺术形式。” ——爱因汉姆《艺术与视知觉》 1930
五 视听语言简史
• 人际的交流、艺术的抒发离不开 语言这个载体或手段。 • 语言不是人类独有的,动物和植 物及大自然,都有着自己的语言。 • 动画语言的掌握,是进入动画领 域的必备能力。
动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 动画视听语言来源于电影,而更胜于电影。由 于没有拍摄技术、拍摄环境、演职人员等限制, 动画视听语言更加丰富和理想化。 • 戏剧依托、电影依托、动画独立。 • 木偶、皮影——美术片——动画。 • 电影(物质现实的复原)——动画(想象世界 的复原)
声明
本课件仅作教学使用。
• 第1 讲
动画视听语言概说
1
2
3
4
5
含 义
构 成
特 点
分 类
简 史
一 动画视听语言的含义
• 动画视听语言——是对动画中画面、声音艺 术表现形式/手段的总称。 • 英文是Film Grammar,即“电影的文法”。 • 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 组接和声画关系。
美学 资源
一、景框
• 1.四边形的画面 • 景框的作用相当于画框,限定影像的空 间,凝聚观赏者注意力。 • 宽高比3:4 • 四边形是文化的载体,“究竟是什么左 右着在这个奇怪的矩形中流连的我们”?
动画视听语言(全)
![动画视听语言(全)](https://img.taocdn.com/s3/m/e2a38c0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77.png)
动画视听语言(全)动画视听语言领会:发展史(看另一份上的)简答: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1)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2)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3)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镜头不等同于词语,它没有最小信息单位)(4)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世界两大动画电影王国—美国和日本,一直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运作,形成了成熟的商业动画电影文化。
欧洲与加拿大强调动画电影的艺术探索,形成了艺术动画电影中极具自由精神的一支,而中国与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发展了非商业化的、具有浓郁名族风格的社会主义动画电影风格。
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及分类。
(1)“动”是动画之本。
(2)实验动画。
1924年,瑞典画家维京·伊格林完成《斜线交响曲》。
20世纪60年代以后,其形式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复杂,声音不再单纯作为动作的伴奏。
(3)叙事动画。
以视听语言的语法系统为原则可以分为1.文学性叙事方式2.戏剧性叙事方式 3.纪实性叙事方式从播放媒介看,动画片可以分为电影动画片和电视动画片从画面效果和制作手段来看,动画片又可分为二维动画片和三维动画片。
熟练掌握:视听语言构成元素:影像、声音、剪辑。
影像的基本单位是镜头,一般一部故事片由400-800个镜头组成。
声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语言、音响、音乐。
剪辑包括影像的剪辑和声音的剪辑。
相互关系: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
电影首先是“视”(影像),然后是“听”(声音),这些“视”、“听”(影像、声音)最后通过剪辑,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第二章影像掌握:二维动画中影像的形成通常二维动画电影中影像的构成因素是分镜头设计、画面设计、场景设计、角色设定、原画、动画、色彩设定、色指定、上色、上色检查、摄影、后期特效编辑等。
三维动画中影像的形成绘制分镜头画面、场景设计及模型制作、角色设定、制作角色的模型和动画、渲染画面电影镜头是影片影像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电影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
论述动画电影中的视听表现手法
![论述动画电影中的视听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2aa94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0.png)
论述动画电影中的视听表现手法1. 引言动画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向观众传达故事、情感和意义。
视听表现手法在动画电影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导演创造出独特而深刻的影像效果。
本文将探讨动画电影中常见的视听表现手法,并分析其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
2. 视觉表现手法2.1 色彩运用在动画彩的运用可以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情感上的共鸣。
导演可以通过色彩的对比、明暗的变化和色彩的饱和度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例如,在悲伤的场景中,使用冷色调可以增加观众的共鸣和情感上的投入。
2.2 构图与镜头运动动画电影中的构图和镜头运动可以改变观众的视角和观看体验。
导演可以使用各种构图手法,如特写、全景和特技摄影等,来突出电影中的关键元素或营造特定的氛围。
镜头运动则可以通过摇镜、追焦和切换镜头等方式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节奏感。
3. 音效与配乐3.1 音效的应用音效在动画电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观众对画面的感知和情感上的投入。
导演可以通过音效的选择、合成和处理等手法来创造出独特的声音效果。
例如,在动作场景中使用爆炸声和枪声可以增加观众的紧张感和刺激感。
3.2 配乐的运用配乐是动画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为电影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导演可以选择适合电影情节和角色特点的音乐,并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色等元素来突出电影的重点和情感变化。
配乐的运用可以增加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参与感。
4. 总结视听表现手法是动画电影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它可以为电影增加深度和吸引力。
色彩运用、构图与镜头运动以及音效与配乐是常见的视听表现手法,它们在动画电影中起着关键作用。
导演通过巧妙运用这些手法,可以创造出独特而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体验。
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艺术
![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bcfb56e74a7302768e9939f2.png)
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艺术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电脑三维动画技术的不断成熟,新世纪以来的迪士尼动画以数字三维技术为主导,打造更符合大众视觉习惯的立体结构,使其较二维动画更具视觉冲击力。
视听语言是在动态的视听艺术中依革观众的视觉与听觉两种感知方式,通过电影镜头对画面的拍摄同时与声音的相互配合,为了达到叙事、抒情与说理目的的语言形态。
视听语言的本体落脚点就是运动中的画面与声音。
光线所造成的造型与色彩不仅给人于视觉上感受的同时,还可能表达画面之外的意思,表现象征与隐喻的功能;而声音不仅可以把观众带入影片中所营造的氛围,还可以传情达意表现作品的时空与特定的环境并且还可以营造特定的氛围。
但是视听画面中必须要声音与画面的完美配合才能显现其无限的变化效果。
(一)镜头与角度在《电影摄影画面创作》里,张会军认为:“对于摄影师来说,镜头的另一种理解就是画面。
” 镜头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大远景镜头、远景镜头、全景镜头、中景镜头、特写镜头。
在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当中,全景镜头最为常见,一般用于开头,在《沉睡魔咒》《灰姑娘》《美女与野兽》《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都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往往用于交代环境表现特大场面。
以《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为例,克拉拉在进入母亲所打造的第四王国时,影片给了第四王国一个全景镜头,通过高处俯拍,把整个国家的生活环境表现出来,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紧扣主题,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
除全景镜头外,特写镜头的使用,也是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的一大特色。
在一个蒙太奇段落和橘子中,特写镜头常常有强调和加重的含义。
用于表现特殊意象最为合适,因特写镜头很难表现其场景,常常将重点放在很小的客体上,将物体放大为几百倍以上,特别会夸张事物的重要性,暗示其象征意义。
《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中》的毒苹果,《美女与野兽》中的红玫瑰,在故事中都具有特殊含义符号语言,理应特殊腔调。
同时特写镜头还可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面部表情的镜头在影片中也非常多。
浅析影视动画的视听艺术语言
![浅析影视动画的视听艺术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1ec477fa0066f5335a8121f4.png)
浅析影视动画的视听艺术语言影视动画作为影视的一个独立分支或者门类,具有自己的许多独特之处。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完全具有一般影视视听语言的表意特性,不仅如此,影视动画的艺术特色越来越明显,并且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视听语言规律,较一般影视视听语言更集中、更单纯、更强烈、更富有形式感和视听美感。
每一种艺术,包括文学、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等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我们称之为艺术语言。
影视艺术也不例外,不仅如此,影视艺术还以上述多类艺术语言为参照体系,将众多艺术门类容纳其中,成为公认的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作为艺术的一个大类品种,电影电视使用的语言与其他艺术形态有很大的区别。
电影电视技术发展成熟的时候,也就是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已经能够完美结合,能够真实准确地在银幕和屏幕上再现客观事物的时候,正因如此,我们说影视艺术是真正意义上的视听艺术。
谷克多认为“电影是运用画面写的书法”,亚历山大·阿尔诺认为“电影是一种画面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名型、修辞、语型变化、省略、规律和语法”,让·爱普斯坦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
综合这些理论,我认为视听语言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段,同时也是全球化的艺术语言。
动画既不是简单的美术与影视的叠加,也有别于一般的影视思维方式。
一般的影视创作是由摄像机直接地记录物质世界的现实状况,具有很强的生命性和逼真性。
而影视动画的基本创作,完全是由创作者运用无生命的物质材料去建构一个具有极强变调性质的物质世界,因此虚拟现实与虚拟非现实是动画创作思维的基本点。
影视动画不追求逼真性,而是运用虚构、幻想、神似、变形、夸张等手法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
在动画作品中,神话、童话以及民间故事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些题材本身带有浓厚的梦幻色彩,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发挥想象的空间。
影视动画紧紧握住它的这些优势,不断地进行艺术加工和思考,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视听语言规律,不论是自由变幻的蒙太奇叙事方式还是夸张主观的画面蒙太奇造型,以及经过特殊处理和艺术加工的声音蒙太奇,都充满了“与众不同”的艺术元素。
浅析动画电影中“听”语言的特点与功能
![浅析动画电影中“听”语言的特点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105fa19d050876323012123e.png)
浅析动画电影中“听”语言的特点与功能作者:王青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动画电影跟电影一样经历了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一门成熟的视听语言艺术。
视听语言也使动画影片更加真实和完整。
在动画影片中,声音更像是一种表达感情的媒介,被称为听觉语言。
本文重点分析动画影片中听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听觉语言在电影动画中的特点和功能。
关键词:听觉语言;动画影片;功能中图分类号:J6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122-01视听语言,由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共同组成的语言系统。
动画影片中听觉语言指的就是动画影片中出现的声音的总和。
声音加入到动画影片中起到的作用是让动画故事更加完美,声画结合的方式也更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
研究视听语言中的声音的构成和功能,更重要的是研究通过声音作为媒介所传达信息和抒发情感的表现功能。
一、动画电影中“听”语言的分类1.语言。
动画电影中语言是指设计的角色本身发出的声音,如:笑声,哭泣声,咳嗽声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角色的话语,是角色传达信息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
主要包括故事情节中角色的对白,角色内心的独白以及第三人称的旁白,角色与语言配合传递情绪变化。
2.音乐。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却又是最能够接近人们心灵的艺术,它可以超越种族,超越国家,超越语言来表达人类所具有的共同情怀。
对于外国音乐你可能不了解歌词具体在讲什么,但是你能根据它的旋律来明白它表达的情感。
音乐也是最早进入电影的声音形式,早在无声电影时代,音乐就被广泛的作为伴奏来应用到影片中来渲染气氛。
3.音响。
音响是指影片中除去角色语言和音乐之外的声音,包括动作音效,大自然打雷下雨的音效,机械设备发出的声响,枪炮爆炸声等。
音响在动画片中是诠释故事环境以及表达事件发生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动画电影中“听”语言的功能分析对白是语言中最常见的组成部分,指角色相互交流的声音,简单来说是角色之间的对话。
浅析《白蛇缘起》的视听语言
![浅析《白蛇缘起》的视听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ba16b95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6e.png)
浅析《白蛇缘起》的视听语言《白蛇缘起》是一部以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为基础改编而成的动画电影,于2019年上映。
该电影在视觉和听觉语言上具有独特的特点,本文将对其视听语言进行浅析。
一、视觉语言1. 画面色彩《白蛇缘起》的画面整体以暖色调为主,传达出温暖、柔美、浪漫的感觉。
画面中多次出现的橙色和粉色元素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
在一些情节中,如小青化身蝴蝶的场景,画面色彩会变为鲜艳的蓝色、紫色,使得场景更加舒适和令人愉悦。
但是在某些紧张刺激的情节中,如白蛇逃亡的场景,画面色彩变为冷色调,传递出紧张、危险的感觉,加强了情节的代入感。
2. 人物形象《白蛇缘起》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上,让角色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更容易博得观众的喜爱。
白娘子体态优美,眼神明亮有神,卫士有着精明干练的外表和君子之风,而蛇妖小青则有那眼眸中带着一丝深情和执着。
这些形象设计上的差异使得人物更具有个性和魅力,也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3. 场景构建《白蛇缘起》的场景构建较为奇幻,在古代中国的背景下融入仙山、水墨画等东方元素,使得画面更加华丽、神秘。
同时,放眼之处,每个场景也细致考究,如布局、细节等都在呈现出一种优雅的美感。
在表现环境气氛时,导演选择了大量特写镜头,凸显出一些物品细节,进一步加强了视觉效果。
1. 音乐《白蛇缘起》的音乐选用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法,较为偏重于东方韵律和旋律,使得听觉效果愈加醇厚感人。
《白蛇缘起》主题曲《亲宝儿》又是由知名音乐人郭顶谱曲,虽然是一首欢快的歌曲,但是颇具中国乐器的魅力。
另外,音乐的起伏与情节紧密相关,在情绪紧张、激烈的情节中,音乐会急促激烈,而在温情脉脉的场合,音乐则缓缓而来,使人更加投入剧情。
2. 声音效果《白蛇缘起》的声音效果在人物喊叫、龙虎山剧烈的地震和雨天声音的表现等方面相对符合情境逼真的要求。
此外,电影声效设计的用背景音效来加强画面情感的表达,忠实于动画的描写,设计了很多场景配以声音,如下雨的朦胧声、雄壮的音乐、山上的萤火虫细微的声音等。
中国动画视听语言的风格分析
![中国动画视听语言的风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98770b6bd97f192279e9a7.png)
化 创 作 出具 有 中 国特 色 的艺 术作 品。传 统 文 化 已经成 为 民族 符号 的代 表 ,各种
历 史文化元素 ,如戏 曲艺术 、服装文化 、
历史 故事 、人 物传 说 等都 能给 动 画艺术 家创 作灵 感 ,拓宽 创作 者 的艺 术想 象 空
间 ,民族 特色 文化 与影 视 动画 的结合 使 中 国动画具有独特 的民族 风格 。
五方 、五 日才 :东 方 ( 青 主木 )、南方 动画 创作 有着 巨 大的启 示作 用 。首先 戏 ( 赤主火 )、中央 ( 黄主土 )、西 方 (白 曲艺 术节 奏感 强 ,各个 传统 乐器 结合 起 上呈 现出完美 的统 一。
文资源 ,这些传统元 素并不是孤立 的,它 们更应该相互配合灵活地运用到 国产动画 的创作 中,形成具有中华 民族特色 的动画 视听语言风格 。例如 ,动画片 《 梁 山伯与 祝英台 》中就以同名 的二胡协奏曲 《 梁祝 》 为背景和主题音乐。同时动 画工作者在创 作 中,不仅运用了中国民族音乐 ,还采用 了一些 民间美术形式 ,在造 型上有皮影 、 剪纸等艺术形式的身影 , 在 色彩运用上 , 整体呈现浓重 、强烈的民间风格 。 在动 画作 品创 作 中要呈 现视 听效 果 的完美 盛宴 就需 要巧妙 融人 中华 民族 传 统 文化 元素 ,使 画面 和声音 在风 格搭 配
风格 方面也不 断尝试运 用 多元化 的艺术元素 。动 画作品是具有 高度假 定性的影视 艺术形式 ,其发展 风格受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
深刻影 响。本文对我 国动 画视 听语 言的 艺术风格进 行 了分析 ,希望能从 大体上 分析 国产动 画影视 与 民族文化 、传统 艺术、思 想观 念等方 面的联 系,从 而探 求创建我 国动画影视 民族风格 的可能途 径。
视听语言的表现手法
![视听语言的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7223f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a.png)
视听语言的表现手法
视听语言是一种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传递信息的语言形式。
在视听语言中,表现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听众和观众更好地理解信息和情感。
视听语言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形象化表现:通过画面、声音等方式来表现信息,让听众和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信息。
比如动画、电影等。
2. 突出重点:通过强调某些关键词或情节,来引起听众和观众的注意,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信息。
比如在新闻中突出报道重要事件。
3. 比喻表达:通过类比或比喻的方式来表达信息,让听众和观众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比如电影中的隐喻意味。
4. 联想表达:通过让听众和观众联想到某些相关的事物,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信息。
比如广告中用某个明星代言产品,让消费者产生联想。
以上是视听语言的表现手法的主要方面,不同的表现手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和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 1 -。
动画视听语言ppt课件
![动画视听语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bd802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6.png)
动画广告可以通过创意表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产品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形式多样
动画广告可以以各种形式呈现,如文字、图形、图像等, 能够更好地传递广告信息。
制作成本低
相对于实拍广告,动画广告的制作成本较低,能够更好地 控制广告成本。
动画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教学辅助工具
01
动画可以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
悬念与冲突的设置
悬念
通过暗示、疑问、倒叙等方式,为故事设置悬念,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
冲突
在故事中设置矛盾和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和变化,使故事更具吸引力和紧张 感。
角色塑造与情感表达
角色塑造
为角色设计独特的性格、外貌、行为和语言特点,使角色形象鲜明、立体。
情感表达
通过视听语言手段,如表情、音效、色彩等,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增强 观众对角色的共鸣和理解。
光影的营造
自然光与环境光
通过模拟自然光和环境光的照射效果,可以营造出逼真的场景氛 围。
光影的情感表达
通过明暗对比和阴影的运用,可以表现出角色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变 化。
光影的视觉效果
通过控制光影的投射和阴影的形状,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 空间感。
镜头运动与视觉效果
镜头的推拉与变焦
通过镜头的推拉和变焦,可以改变观众的视点和景深,表现出场景 的空间关系和角色的动作。
镜头运动
通过镜头的运动,引导观 众的视线、增强视觉冲击 力。
运动与镜头结合
将运动与镜头有机结合起 来,达到更好的视听效果 。
音效与音乐设计
音效设计
设计各种声音效果,增强动画的听觉冲击力。
音乐设计
选择合适的音乐,渲染气氛、增强情感表现力。
动漫设计中的画面语言与视觉艺术表达
![动漫设计中的画面语言与视觉艺术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a1fe7eb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e.png)
动漫设计中的画面语言与视觉艺术表达动漫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以及特定的画面语言,向观众传达情感和故事。
画面语言是指通过绘画、色彩、构图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意义的方式。
视觉艺术表达则是指通过视觉元素的组合和运用,来创造出艺术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在动漫设计中,画面语言和视觉艺术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动漫作品的独特魅力。
首先,画面语言在动漫设计中起到了传递情感和表达意义的作用。
通过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动漫画面能够直观地表达角色的情感状态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如,在一个悲伤的场景中,画面通常会运用冷色调和模糊的线条来表达角色的忧伤和无助;而在一个喜悦的场景中,画面则会运用明亮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来表达角色的愉悦和兴奋。
通过这种方式,动漫设计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增强观赏体验。
其次,画面语言在动漫设计中还能够传递文化和价值观。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会影响到动漫作品的画面表达方式。
例如,日本的动漫作品通常运用大眼睛和夸张的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情感,这与日本文化中重视表达个人情感和情绪的特点相契合。
而中国的动漫作品则更注重传达人物的气质和身份,通过服饰和动作来表达角色的特点。
通过这种方式,动漫设计能够传递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丰富了观众的视野和思考。
此外,视觉艺术表达在动漫设计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构图、透视、光影等手法,动漫画面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
例如,通过运用鸟瞰透视来表现高楼大厦的壮观,或者通过运用鱼眼透视来表现角色的扭曲和变形,都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通过这种方式,动漫设计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观赏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最后,画面语言和视觉艺术表达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也需要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和审美需求。
不同年龄段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于画面语言和视觉艺术表达的理解和喜好有所差异。
因此,在动漫设计中,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画面语言和视觉艺术表达方式。
动画视听语言知识点总结
![动画视听语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b89a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f.png)
动画视听语言知识点总结动画视听语言是一种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传达信息和沟通的语言形式。
在动画中,图像和声音被用来传达情感、故事情节和信息,从而影响观众的感知和情感。
动画视听语言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动画制作、声音设计、剧本创作和声音配音等方面,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
动画制作动画制作是指通过一系列静态的图像帧在快速连续播放的过程中,创造出动态的图像效果。
动画制作包括动画制作流程、动画制作软件、动画制作技巧等方面。
其中需要注意的知识点包括:1. 动画制作流程:动画制作过程包括创意策划、场景设计、角色设计、分镜头设计、动画制作、后期特效等环节。
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如画面构图、色彩搭配、动态效果等方面。
2. 动画制作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包括2D动画制作软件、3D动画制作软件、特效制作软件等。
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有Adobe Animate、Toon Boom、Maya、Blender等。
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动画师的基本要求。
3. 动画制作技巧:动画制作技巧包括动画原理、动作设计、镜头运用、节奏感等方面。
其中,动画原理是动画制作的基础,包括挂画、拉伸、速度、重心等原理,在动画制作中需要灵活运用。
声音设计声音设计是指通过声音的处理和编辑,为动画增加生动的声音效果,丰富图像表现力,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声音设计包括声音采集、声音处理、音效设计等方面。
其中需要注意的知识点包括:1. 声音采集:声音采集是指通过录音设备对各种声音进行采集和录制,包括人声、环境声、特殊效果声等。
声音采集需要注意录音环境和录音设备的选择,以及录音技巧的掌握。
2. 声音处理:声音处理包括声音剪辑、混音、音频特效等。
通过声音处理软件,可以对录制的声音进行加工和处理,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 音效设计:音效设计是指通过声音剪辑和混合,为动画增加各种声音效果,包括自然环境声、特殊效果声、背景音乐等。
音效设计需要考虑情感表达和情节对应。
动画画面语言中听觉的视觉表现
![动画画面语言中听觉的视觉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59e251f690c69ec3d4bb7556.png)
动画画面语言中听觉的视觉表现动画是作为一种叙事、审美双重功能的艺术形态而成为影视作品的一种形式。
它借助人眼的“视觉暂留”使人们获得动态的艺术感受。
可以说它是以视觉的形式首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在现在,观众接受一部动画作品,无非是通过两个渠道,看和听,也就是动画作品中提供的画面和声音。
动画片作为电影的分类之一,视觉造型的画面语言同样是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它综合了画面的光影、色彩、构图及镜头所造成的节奏和情绪冲击力等。
而电影中的声音是由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语言、音乐和音响。
他们之间的关系密切,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
它们具有刻画人物、参与叙事、烘托环境气氛等作用。
动画片也是如此。
迪斯尼动画制作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动画片中70%的冲击力来自于声音”。
1928年沃尔特·迪斯尼推出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卡通动画《汽船威利号》。
片内的米老鼠没有说话,只随着轻快的音乐跃动和吹口哨。
但他可爱的形象博得了观众的喜爱,这也使米老鼠成为全球明星。
而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是在1892年再巴黎格雷万蜡像馆公工演出,并获得成功,这就是法国人雷诺的《一杯可口的啤酒》。
在此三十多年间,或是更早先的动画都处于无声的状态。
而在这期间动画又是靠什么存活下来的呢。
英国著名电影理论家欧纳斯特?林格伦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达芬奇的理论为依据,曾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电影中,画面和声响不是同等重要的。
通常有声电影中的视觉部分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总的来说,他表现更多的东西。
这是毫不足怪的事,因为视觉在我们感官中是最重要的,通过眼睛我们可以比通过耳朵更了解和熟悉周围的世界。
”被称为心灵之窗的眼睛是人的理解力的主要工具,它使人能最充分地和丰富地欣赏自然界中无限的创造,而耳朵则是次要的,因为它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能听到眼睛所已经看到的事物。
任何影片生产的第一步都是创作剧本,但动画片的剧本与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剧本有很大不同。
一般影片中的对话,对演员的表演是很重要的,而在动画影片中则应尽可能避免复杂的对话。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概述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44d7d0f02020740be1e9b78.png)
图1-11 选自动画片《小飞象》
图1-12 选自动画片《皮诺曹》
图1-13 选自动画片《幻想曲》
(三)动画的黄金时期 在整个黄金发展时期,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也是多元化的。 随着艺术动画的兴盛,动画师开始探索除传统制作模式外的另 类模式。 到了1960年代,已经探索出剪纸动画、真人动画、沙动画、 玻璃绘制动画、黏土动画、玩偶动画、针幕动画等多种动画形 式。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动画制作业也渐渐建立起来,一些 社会主义国家的动画电影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 业余生活。 在传统动画几经浮沉之际,动画技术出现了革新,随着新 的动画视听模式的逐步形成,数字技术也开始引入动画片的制 作中了。 1989年,迪斯尼公司的动画长片《小美人鱼》成为他们最 后一部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动画(如图1-14)。 大批数字工作室成立了,著名的有皮克斯、PDI等。他们利 用数字技术制作的动画片降低了制作成本,营造了更加美轮美 奂的画面。1994年,《狮子王》成为迪斯尼公司有史以来最卖 座的一部动画长片(如图1-15)
(二)动画时代来临
1914年,美国人爱尔·赫德发明了在透明赛璐珞片上分层 绘制动画的技术,标志着固定的动画生产工艺形成,并沿用至20 世纪80年代。 在美国,动画产业发展是迅速的,也出现了温瑟·麦凯、 约翰·布赖、马克思·弗莱舍这样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 (如图1-7)。 温瑟·麦凯于1871年生于美国密歇根,早年曾为 马戏团、通俗剧团画海报,后来进入报社当记者和画插图,并 成为知名的漫画专栏画家。1911年制作了生平第一部动画片。 1914年,他制作的动画片《恐龙葛蒂》公映,这部影片把故事、 角色和真人表演安排成互动式的情节,大获成功。麦凯不但是 动画情节设计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提出Full Animation概念 的人,即每秒24帧的动画制作手法。他是美式动画——无论是 情节还是形式设计的开拓者。
浅谈视听语言在动画影片中的魅力——以《哈尔的移动城堡》片段为例
![浅谈视听语言在动画影片中的魅力——以《哈尔的移动城堡》片段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1f2848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3.png)
4动漫先锋 Animation Pioneer2020/11动漫艺术 动画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它主要借助视听语言把影片的主题和情感内涵一一展现出来, 而在视听语言中有着多种表达方式,例如音响、配乐、颜色、镜头、灯光的调度等都是涵盖在视听语言中的。
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 主要依靠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的感知才能获得, 同时还借助电影画面和声音的辅助作用, 从而实现叙述、抒情等目的。
镜头作为视听语言中的主要因素,在动画影片中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以及人物的塑造有着推动和辅助的作用。
一、镜头之美1.特写镜头对动画角色的塑造。
该片段在影片的开场半个小时之后,通过影片刚开始的简单的陈述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时间,接下来的情节是对故事中主要角色的介绍和塑造,使观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从而使得观众在一个半小时的观影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推动剧情的发展,加深对角色的理解。
该片段发生在室内,主要为几个角色之间为自己做早餐。
卡尔西法和苏菲之间的小斗争导演通过特写镜头准确的向观众表达了两个角色之间的性格特点。
用特写镜头表现了卡尔西法不服从苏菲的心态,用夸张和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阿尔西法作为一个“魔鬼”的可怕。
通过特写镜头对卡尔西法的描绘,观众可知卡尔西法是一个虚张声势的,但又遵从约定的一个角色,并且它也是哈尔生命的重要维系。
而在哈尔进入画面中后,他与苏菲之间的对话导演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来表现两人之间的暗自发生的情愫。
特写镜头可以直观的表达角色的情绪和表情,或者一些细微的小动作,这些细小的画面在对动画角色的塑造中其中关键的作用,往往是细微处见真知。
例如马鲁克怀疑苏菲就是荒地魔女,苏菲想要辩解自己并不是荒地魔女而是受害者,她自己也受到了荒地魔女的诅咒。
导演用了一个十秒左右的时间的一个特写镜头表现了苏菲想要为辩解却又无从下手的一个重复的咬牙切齿的状态。
从而表现出苏菲是一个正直而坚持的人,为后续她解救哈尔做铺垫。
导演不断的用特写镜头进行强调,逐渐加强对人物的塑造,从而使得观众印象深刻。
动画视听语言
![动画视听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eed10de83c1ec5da51e2709c.png)
4.全景
与大全景不同的是,全景通常表现室内环境,表现一个或者少数几个人。通过全景,不仅可以 清晰地看到人物和环境的关系,而且还可以看到人物的动作、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5.中景
中景画面一般取角色的大半身,或者是角色膝盖以上的部分。 这种取景距离的画面,能给人物以自由活动的空间,人物的表情和动作都清晰可见,同时还使人物与周围的 环境气氛不脱节,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是表演场面、叙事场面经常采用的镜头。 在中景景别画面中,环境表现居于次要的位置,多为后景。与远景相比,中景的特点是可以使观众看到更多 的细节,注意力更为集中,画面感染力更强。
2.远景
远景与大远景的区别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与大远景相比,远景中主要被摄对象在画幅中的比 例关系略微增大。 远景景别并不像大远景那样较侧重于强调环境画面的独立性,而是强调环境与人物的依存性、 相关性、人物存在方式与形式的合理性。如下图动画《超人总动员》里面场景。
3.大全景
被摄主体——角色在画幅中的比例比远景增大。 从画面视觉效果分析,角色与景物在视觉关系处理上是平分秋色的。在大全景的画面中,人物的 动作更为清楚,动作和位移在画面中的变化更为具体。大全景表现的重点仍然是以角色为主, 而环境范围的表达则以表现角色为出发点。 在实际运用中,大远景、远景、大全景的作用通常用于介绍环境及抒发感情。
7.特写
特写通常是指角色腋部或两肩以上的头像,或者是某些被摄主体的细部占满画面的景别。这 类镜头画面极具造型渗透力和表情性质,能较准确地传达叙事情节,从而直接影响观众的心理。 特写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主要标志之一。通过 角色面部表情的表现,能够揭示角色形象更深刻的部分,反映角色更丰富的感情。通过对形体 的表达,表现角色动作的细节和过程,在视觉上起到种强调作用。同时还可以体现某种心理暗 示。这一景别的存在,可以强调人的视觉节奏,增强影片的节奏感,形成了一种抒情性和情绪 性交替的成果。
动画视听语言镜头语言
![动画视听语言镜头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289d65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c.png)
定义:摄像机在水平方向上做圆弧运动,使画面呈现动态变化的镜头 作用:展示广阔场景,强调画面细节,营造紧张氛围 适用场景:风景、建筑、人物等 注意事项:保持稳定,避免过度晃动
定义:移镜头是 指摄像机在移动 中拍摄,通过改 变拍摄角度和距 离,表现出场景 的空间感和深度
感。
特点:移镜头能 够展示出场景的 全貌,强调画面 的整体效果,使 画面更加丰富和
动画镜头语言在广告中的应用需要根据广告的主题和受众来选择合适的视觉效果和 表达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动画视听语言与镜 头语言的未来发展
增强现实技术: 将虚拟世界与 现实世界相结 合,为观众提 供更沉浸式的 视听体验
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自动化和 智能化的镜头 语言设计,提 高动画制作效 率
云计算技术: 提供强大的存 储和计算能力, 支持更高分辨 率和更复杂的
推镜头:由远至近, 强调重点或引发悬 念
拉镜头:由近至远, 展示环境或交代背 景
摇镜头:左右摇摆 ,增加动感或强调 细节
移镜头:上下左右 移动,表现空间关 系或引导视线
远景:展示宏大的场景,强调整体 效果
近景:突出人物表情或物体特征, 增强视觉冲击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景: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具体细节
塑造角色形象,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 营造氛围,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传递信息,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和连贯
动画镜头语言基本 要素
俯角:强调高大、威严、压迫感
平角:表现平稳、自然、中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仰角:强调矮小、无力、渺小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倾斜角:表现不稳定、动荡、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画面语言中听觉的视觉表现动画是作为一种叙事、审美双重功能的艺术形态而成为影视作品的一种形式。
它借助人眼的“视觉暂留”使人们获得动态的艺术感受。
可以说它是以视觉的形式首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在现在,观众接受一部动画作品,无非是通过两个渠道,看和听,也就是动画作品中提供的画面和声音。
动画片作为电影的分类之一,视觉造型的画面语言同样是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它综合了画面的光影、色彩、构图及镜头所造成的节奏和情绪冲击力等。
而电影中的声音是由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语言、音乐和音响。
他们之间的关系密切,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
它们具有刻画人物、参与叙事、烘托环境气氛等作用。
动画片也是如此。
迪斯尼动画制作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动画片中70%的冲击力来自于声音”。
1928年沃尔特·迪斯尼推出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卡通动画《汽船威利号》。
片内的米老鼠没有说话,只随着轻快的音乐跃动和吹口哨。
但他可爱的形象博得了观众的喜爱,这也使米老鼠成为全球明星。
而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是在1892年再巴黎格雷万蜡像馆公工演出,并获得成功,这就是法国人雷诺的《一杯可口的啤酒》。
在此三十多年间,或是更早先的动画都处于无声的状态。
而在这期间动画又是靠什么存活下来的呢。
英国著名电影理论家欧纳斯特•林格伦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达芬奇的理论为依据,曾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电影中,画面和声响不是同等重要的。
通常有声电影中的视觉部分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总的来说,他表现更多的东西。
这是毫不足怪的事,因为视觉在我们感官中是最重要的,通过眼睛我们可以比通过耳朵更了解和熟悉周围的世界。
”被称为心灵之窗的眼睛是人的理解力的主要工具,它使人能最充分地和丰富地欣赏自然界中无限的创造,而耳朵则是次要的,因为它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能听到眼睛所已经看到的事物。
任何影片生产的第一步都是创作剧本,但动画片的剧本与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剧本有很大不同。
一般影片中的对话,对演员的表演是很重要的,而在动画影片中则应尽可能避免复杂的对话。
在这里最重的是用画面表现视觉动作,最好的动画是通过滑稽的动作取得的,其中没有对话,而是由视觉创作激发人们的想象。
声音对于动画说来,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对话连篇,必定会遭到贬责。
动画的语言简洁干练也正因此。
这样来看在动画制作中画面似乎更重要于声音,且不论谁对谁错,画面必定有能够表达声音,或是优于声音之处。
那下面浅析一下在画面语言中视觉对听觉的表现。
清朝时,江苏南通有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李方膺。
有一次,他到一个朋友家做客。
大家天南海北,无所不谈,谈着谈着,话题转到了绘画上来。
其中一个人说:“大千世界什么东西都能入画,我看就是一种东西画不来。
”有人问他是什么东西,他轻轻地吐了一个字:“风。
”大家听了沉吟不语,觉得的确如此。
李方膺却不以为然地说:“风!能画,完全能画。
”在场的人都好奇地催促李方膺,当场给大家画一张“风”。
李方膺也不推辞,铺好纸,润好笔,沉思片刻,俯身画起来。
不到一顿饭的功夫,果然把“风”画出来了。
众人忙上前观看,只见画面上有簇坚韧茂密的竹子,很用力地向一边倾斜着,使人一看就强烈地感到有一股狂风正在呼啸着吹过,似乎还能听到竹叶互相磨擦的“沙沙”声。
无形无影的风,让李方膺画得好像看得见、摸得着了,在场的人无不连声称赞。
这是个用画面来表现声音的例子,风本是不可被看到的,但画家却能用竹子来表现看不到的风,并且让人看到了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同样,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也用文字的描写来表现看不到声音。
在绘画中,用画面表现声音的例子还有很多。
自然,在动画中的运用更是屡见不鲜。
画面语言中音效的视觉表现一、视觉表现配音(人声)在电影发展早期,电影作品主要依赖演员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需要时在画面上加文字说明,而背景音乐是由影院台下的乐队现场吹奏的。
动画片也是这样,初期的动画片都是先从嘴里吐出一个小泡泡,然后变成一个方框,说话的内容用字幕打在对白框里,这是动画片对声音最原始的表现形式。
直至现在,依旧有很多动画短片沿用了字幕旁白。
《神笔马良》中两次以文字的形式来阐述剧情的发展,虽然仍有语言的配音,但观众在观影时依旧会不由地将文字读出。
它不仅简化明了了剧情,同时这样文字画面的表现更能让人印象深刻。
著名动画《猫和老鼠》是一部无声动画,它以各种不同的乐器来表现人物性格,当它需要说明事物时,它仍用文字来表示,一张马戏团海报,或是一封信件,而观众则会代替动画中的人物将简单的文字读出,让人们觉得自己就是画面中的角色。
人物的动作情绪表情,也是表达语言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虽然动画同影视剧一样,是通过声画结合的形象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但视觉应是构成银幕形象的主要因素,所以剧作家们常常把“沉默是金“作为创作的座右铭。
因而,直观的造型动作,包括人物的脸部表情和形体动作,就成为塑造角色造型人物极为重要的手段。
它能够表现人物所想所说的话,观众不需要知道人物在说什么,但是能够从他们的动作表情中知道他们会说什么。
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天空之城》中人物的表达很多时侯不是靠台词而是靠人物的具体动作,这使得人物的性格更显深刻。
这也是为什么宫崎骏的动画能够吸引这么多人的原因吧。
画面对声音的表现至关重要,以日本动画片为例,被《火影》迷们津津乐道的一个场景来分析:佐助的哭泣,在漫画原作中人物面对大海“失声痛哭”,而且以其他人物夸张的表情,也让读者觉得他们听到的痛哭声。
这是因人的视觉条件反射引起的听觉幻想,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规律想象。
在动画中,我们想当然的以为人物会嚎啕大哭,但是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他的表情虽然惨绝人寰,五官扭在一起,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流,但是却一点声音也没有,同时伴随着人物全身颤抖,我们即使没有听到哭声,却同样能感受到角色人物哭泣的痛苦。
动画中出现嘴的部分一开一合的样子,就像人哭了之后,又特别想强制自己停下来的时候的似的,肩膀的颤抖也说明了这种强忍。
屏住呼吸,握紧拳头,咬牙切齿,皱紧眉头,无一不是用细致的画面刻画的,给观众带来的却是心灵上的震撼。
它没有按照人的日常条件反射来配出哭声,但此时却调动出观众,使观众与角色内心相通,使观众为角色造型“失声痛哭”。
动画剧作者通过种种对人物的造型处理完成叙述故事的功能,并调动起观众的情绪,产生观众的共鸣,而这些都是通过视觉造型的画面得到直接体现的。
另外,声音的留白能够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无声”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表现手法,在影片中通常作为恐惧、不安、孤独、寂静以及人物内心空白等气氛和心情的烘托。
“有声电影创造了寂静。
”法国电影大师布莱松说过“音乐太显眼,画面就暗淡。
”他明确主张“不要音乐伴奏,不要音乐的支持或渲染。
一点音乐也不要。
”因为音乐“剥蚀你的影片的生命。
它大肆改变甚至破坏真实,如同酒精或毒品。
”不过,布莱松也是在较晚的时候才提出这一点的:“直到前不久我才逐渐取消音乐,将寂静用做影片的构成因素和情感表达手段。
不这样说就不诚实,这样说又令我痛苦。
”音乐中有声和无声,犹如绘画中色彩和留白。
短片中的间歇是韵律中的转折点的最高表现,是“没有表情的表情”,“没有声音的声音”,特别在高潮中显示了惊人的效果。
在动画设计中留白可以是角色的出现与否,动作的停顿,镜头的静止,画面的转场,留白使得观众得到更多的想象空间,当我们看到某个画面时突然下一个画面角色没有出现,成为了角色的留白,那我们就会去想,那些人物去哪里了,发生了什么事,而场景的“无声”留白也会让观众去想象这是在那个时代的空间里。
无声的留白也可以与有声在情绪上和节奏上形成明显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就像在暴风雨后的寂静无声,会使人感到时间的停顿,生命的静止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
但是这样无声的场景在影片中不能够太多,否则会降低节奏,失去感染力,使观众产生烦躁的主观情绪。
寂静也是一种声音,也是可以听到的,法文中有一个说法:on entend le silence,可以译作“我们听到了寂静”。
而这时只有靠画面的描绘来突出这种寂静。
《梁祝》中,梁山泊的书僮来报信,说出梁兄以死的凶讯,英台呆立在在窗前,窗被风吹得一开一闭,没有台词,却充分表示出人物内心的失望和举止的反常。
景和人的动做融为一体,彼此烘托,已将人物所要表达的全都说在了画面之上。
另外,用符号也能够表现语言。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语言和动作两种途径,语言是一种声音符号,而动作是一种表意符号,并能超越语言功能,跨越国家与民族的界限进行交流。
动画艺术主要是以动作来传情达意的。
动作设计首要目的是使大多数观者能够心领神会,使其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特征。
同时,还必须从中寻找个性化的特殊动作符号,这种在共性中显出个性的动作设计是动作语言符号化表现的难点,也是关键点。
就拿《猫和老鼠》来说,狗、猫和老鼠一起散步,当发现地上有一潭水的时候,狗立即“脱下衣服,铺在地上”并弯下腰作出“请”的动作来。
这便是一个符号的动作,象征狗的“绅士”风度,它并没有说“您请”,但是我们都能读得懂。
而象征符号是造型语言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动画创作中,除了具有描写的功能外。
也有很多已经超越了描写功能,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在《父与女》中,湖就是一种象征符号,开端是父亲划着小船驶向远方,象征着死亡。
结尾处,湖面干涸,老妇人走向湖中,同样象征人生的归宿。
影片中有多处对自行车的特写,也是一种象征,转动的车轮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表示四季的轮回,喻示女儿的成长。
短片以女儿骑车为线索,表现女儿从女孩、少女、少妇、老妪发展的过程,同样象征生命的复始与轮回。
另外片中多处出现陡坡,多次出现女儿在寒风中艰难地前行。
同样象征人生的艰辛如同崎岖的道路,告诫观众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学会克服一切困难,付出艰苦的努力。
这中表现方法是语言所代替不了的。
用符号直接代替语言也许是一种更为直观的表现方式。
动画角色睡着时冒出的鼻涕泡也能让人联想到角色的鼾声如雷。
用“zzz”来表示睡着的鼾声在动画制作中也十分常用。
二、视觉表现背景音乐之前说到符号在动画中的运用,那有一种动画形式不得不被提到。
图解音乐在动画的发展中十分重要,它是一种用各种各样的图形、画面及其运动来表现音乐的手法。
当声音进入动画片后,德国动画家首先把古典音乐搬上了银幕,试图从视觉上来解释这些乐曲。
此后加拿大动画家也曾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水平线》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他用不同颜色的线条代表乐队中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线条的长短代表各个音色在乐曲中所持续的时间,线条的粗细代表各个音色的强度。
随着音乐的进行,我们看到的是令人眼花缭乱充满丰富变化不断运动的画面,使音乐完全成为视觉上的东西。
成为一个投射在银幕上的视觉交响乐。
很快,不仅仅是实验动画,普通动画片也开始使用这种图解音乐,只不过不再用这些不同颜色长短不一的线条。
人物动作被音乐的节奏、速度紧密地控制着,从而增加了动画的喜剧性和夸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