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学-期末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论

1、中医文献:知识范畴属于中医学领域的文献

2、中医文献学

(1)中医文献学:是探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源流,探究整理、研究、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其理论的一门学问。

(2)对象:主要研究中医古典、文献学的著录、考订与整理。

(3)下限:1911年辛亥革命

3、善本: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较高,刻印与抄写较好的版本。

4、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应用的一类工具书。

5、丛书:编集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

6、历代中医药文献概况(四选一)

(一)先秦两汉时期

(1)先秦时期的医学典籍已经相当繁荣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十问》、《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杂禁方》、《导引图》)

(2)首次由政府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医籍整理

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3)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二)晋唐时期

(1)医学分科逐渐向基础理论和各科临床拓展

①基础理论类:汉魏·华佗中《藏经》、晋·王叔和《脉经》、隋·巢元方《诸病源候

论》

②临床类:针灸学专著,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外科专著,龚庆宣《刘娟子鬼遗

方》;妇产科专著,唐·昝殷《产宝》;儿科专著,唐·佚名氏《颅囟经》;

骨伤科专著,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2)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搜集整理经验方书的高潮,成为这个时代标志性成就(3)官修医书成为了重要特色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隋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唐《新修本草》

(4)本草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雷敩《雷公炮炙论》

(三)两宋金元时期

(1)医籍的校勘整理和医书的编写蔚然成风

①朝廷组织:

a校正医书:嘉佑年间(1056年~1063年),设置校正医书局,任命四大臣禹锡、林忆、高保恒、孙奇,校勘了《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

论》、《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

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b编写方剂类著作:《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是集方剂学与主治与一身的著作;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官方颁布的医方制剂规范;

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大大方便了针灸教学与临床

c编写本草类著作:《开宝本草》、《嘉佑补注本草》、《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绍

兴本草》

②民间发展: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朱肱《南阳活人书》、沈括与苏轼《苏轼良方》(2)问世了一批划时代的高质量专科著作

①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使儿科学形成体系;

②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使妇产科初具规模;

③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滑寿《十四经发挥》使针灸

学“至是始略备”

(3)学术争鸣与金元四大家的产生成为当时医学繁荣的标志

濂周敦颐《太极图说》

洛程颐、陈颢《通书》

关张载《正蒙》

闽朱熹

(4)医学丛书的创编

元代杜思敬《济生拔粹》

(四)明清时期

(1)经典医籍的研究

明清两代整理研究经典医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2)本草方书的成就

李时珍《本草纲目》收录本草1892味;

明·王纶《本草集要》开后世药物科学分类之先河

(3)温病文献的创编

明·吴又可撰《瘟疫论》

(4)专科著作的特色

①杂病专著:王肯堂《杂病证治准绳》、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李用粹《证治汇补》;

②医案类专著: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明·江瓘《名医类案》、《石山医案》、《孙

文垣医案》、《临证指南医案》

(5)医学书目的编纂

明·殷仲春《医藏书目》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单行医书目录,其后有清·曹禾《医学读书志》、日本人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

第一章中医文献的载体与形制

1、文献载体:是指用来记录文献的物质材料。

2、出土文献的载体:甲骨、金石、简帛、卷轴等。

一、甲骨

1、甲骨文:是在殷商时代用坚硬的契刀凿刻于龟甲或兽骨上的,故甲骨文又称为“契”、“契文”、“殷契”、“殷文”等。

2、甲骨文作为文字的原因

①脱离了图形阶段,向着线形发展

②已具备汉字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

二、金石

1、金文:主要指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之为“钟鼎文”,凹下的阴文称“教”,凸起的阳文称“识(zhi)”。

三、缣帛:以双股丝作为经纬线织成的丝织品,并作为中医文献的载体。

四、简牍:简是狭长的竹片,牍是比简更宽大的木片,二者经加工后作为记录文字的材料。

五、册叶与线装

1、书籍制度:为了避免散乱,将各种载体的文献加工装订成一定的形式,便于阅读保存,这就是文献的装订制度,又称书籍制度。

2、分类:简册、卷轴、册叶

①简册制度:将竹木简牍用编绳串联成策。

②卷轴制度:是将帛书或纸叶用书轴卷成卷子。

③册叶制度:是将纸卷、写叶或印叶用各种方法装订为整册,予以保存的制度。

3、册叶的形式(注意顺序选择题)

①经折装②旋风装③蝴蝶装④包背装⑤线装

第二章中医文献的目录

1、目录:著录一批相关文献,并按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揭示与报导文献的工具。

2、目录学: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3、目录的结构

目录的基本结构:前言、目次、正文、辅助资料

(1)正文(选择题):一部目录的主体,由著录、提要和小序3部分组成。

(2)提要:也称叙录,解题、书录,是用以揭示与报道图书文献的有效方法之一。

(注意区别)

①叙录体提要:既介绍作者又介绍作品。如:《中国医籍提要》

②传录体提要:介绍作者,一般不介绍作品。如:《中国分省医籍考》

③辑录体提要:大量搜集有关作品和作者的资料。如:《中国医籍考》

(3)小序:指各种分类编排的目录书中的部序和类序,是和总序(前言)相对而言的。4、目录的类型

(1)官修目录:由政府组织人员调查国家藏书之后修撰的国家藏书目录。

特点:①著录完备,包罗宏富②综合性目录,篇幅较大,收录较全。

代表:清代《四库全书总录》

(2)史志目录:包括史书目录和方志目录。

史书目录:指史籍中含有的目录。

分类:正史目录、国史目录、专史目录

称谓:艺文志:(《汉书》《新唐史》《宋史》《明史》《清史稿》)

经籍志:(《隋书》《旧唐书》)

(3)私家目录:指个人编撰的私人藏书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