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优秀教学案例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案
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亮点二:跨学科整合
本案例涉及地理、经济、环境等多个学科领域,强调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使其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理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人文地理素养。
3.通过学习西气东输工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为未来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问题导向
本案例采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深入探讨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设计一系列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如:“西气东输工程为何选择这样的路线?”“工程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醒学生注意论文的完成时间,鼓励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本章节教学内容与过程紧密结合教材,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能源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它将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地理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人文地理素养。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期末知识梳理
必修三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知识总结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一)、西气东输工程概况:(200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4200千米。
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
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
(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
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知识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一
专题二
方案 优 点 评 价缺 点
东线方案 有京杭运河可以 利用,工程量较小 黄河以南地区地 势北高南低,需抽 水北送
中线方案 可自流供 水 需挖掘渠 道,工程量 很大
西线方案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 华北, 可自流供水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 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 部分地区供水
专题一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一 我国资源区域调配工程分析 1.我国主要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表格归纳
原因 西部能源丰富(水 西 电、 煤炭等),但经 电 济水平低;东部经 东 济发达,电力资源 送 不足 南 水 北 调 南方水资源丰富, 北方水资源紧缺, 限制了经济发展, 影响了生态环境 主要线路 晋陕火电与黄河水电 输往环渤海地区;三峡 等长江干支流水电输 往华东地区;西江水电 与黔滇火电输往广东 影响 加速东部地区的发 展;改善东部的能源 结构和大气环境;促 进中西部的发展,将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
专题一
专题二
解析:跨流域调水的影响主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三方面分析。改输煤为输电,可以改善输入地的大气环境质量,水 电作为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更是对环境产生了巨大贡献。东部地 区经济发达,需电量大,水电站发电量受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影响大, 需要火电予以适当补充。新疆准东煤田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 且铁路、公路交通不便。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二 产业转移综合分析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纲要归纳 在现实生活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 分析如下:
专题一
专题二
2.产业转移的原因分类 产业转移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下面列举产业转移的三种情况。 (1)因为当地出现了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将当地的产业向其他区 域转移,如美国东北部产业向西、向南转移。 (2)为了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的转移,如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3)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的均衡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而进行的产业转移。例如,广东省政府提出 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广东山区及 东西两翼转移的战略,并期望通过这次产业转移,使广东省的产业 布局逐步实现“均衡分布,平衡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教学设计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案
3.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四)课堂练习
1.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a.描述西气பைடு நூலகம்输工程的主要输气线路和输气规模。
b.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c.运用地理学理论,解释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西气东输工程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总结。
2.强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关注地理学理论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3.最后,鼓励学生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国家发展,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西气东输工程,分析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论文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运用地理学理论进行分析。
4.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关注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2.通过西气东输工程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区际联系与区域发展问题,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差异,形成包容、合作、共赢的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热爱科学的情感,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探讨区域发展问题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环保意识。
高中地理必修3疑难规律方法: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解题思路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主要从原因、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线路选择、工程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存在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等。
(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选择: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线路的造价;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4)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练习1读“我国长江南北各项指标比较表”,回答(1)~(3)题。
(1))A.长江以北平原面积少B.长江以北干旱、半干旱面积广C.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D.长江以北地区人口迁出量大(2)表中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5%、63.8%,这主要是因为() A.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B.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C.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D.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3)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下列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叙述不正确的是()A.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B.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C.研究推广抗旱作物D.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答案(1)B(2)B(3)A解析第(1)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长江以北耕地占全国2/3,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少,缺水890亿立方米。
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人口分布较少,尤其西北地区人烟稀少。
第(2)题,我国南、北方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和水污染严重现象,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19%,降水较南方少得多,工农业需水量大,因而水资源利用率高。
高中地理核心知识图解(人教版必修3):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转入地
缩小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 发挥各地区位优势,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 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转出地
加剧生态环境压力,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大量使用煤炭(70%),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天然气有清洁优势,消费比重低(2.7%)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 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华北、东北等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中后期
新疆
陆
上
青海
四
川渝
大
气
陕甘宁鄂尔多斯
区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缓解铁路运输压力 把资源优势循环化为经济优势
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方面思考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作用
5.2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含义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类型 原因
资
源
资概 源况
的
跨 区
华 北
域缺
调水
配问 以题
南
水
水量 分布 缺水季节 缺水原因
解决措施
总量丰富,人均数量少
总量居世界第六,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时间分布不平衡 空间分布不平衡
春季
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东部季风区水资源比较丰富 西北非季风区水资源紧缺
亚热带与热带季风区,水资源特别丰富 温带季风气候区,比较紧张
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 推动化工、发电等产亚的发展 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人教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5章整合提升
地 理
必修③ ·人教版
第五章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本重点规律整合 高考真题演练 学习效果检测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知识网络归纳
地 理 必 修 ③ ·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地 理 必 修 ③ · 人 教 版
地 理 必 修 ③ ·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三、产业转移的知识拓展 1.产业结构与经济水平的关系 (1)经济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密集,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
动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高。
(2)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劳动力廉价,资源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差,第三 产业比重小,第一、二产业比重大。 (3)一般来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
返回导航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资源区域分布不均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协调发展 C.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产业转移 D.___________________ 内部交易成本 E.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经济形势 F.___________________
概况 西电东送工程指开 发贵州、云南、广 西、四川、内蒙 古、山西、陕西等 西部地区的电力资 源,并输送电力到 广东、上海、江 苏、浙江和京津唐 等电力紧缺地区
线路 北线:山西(火 电)→京津唐工业 基地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地 理 必 修 ③ · 人 教 版
①把资源优势转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 化为经济优势; 面,促进经济发 ②带动相关产业 中线:三峡水电→ 展;②改变能源结 发展,增加就业 构,减轻环境污 沪宁杭工业基地 机会;③缩小东 染;③减轻铁路运 西部差距,对社 南线:红水河(水 输压 会安定起重要作 电)→珠江三角洲 力 用 工业基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ppt课件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
内容概要
5
都是在一定的地域进行的。自 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当前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依赖程度空前
紧密。本章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阐述了资源的跨
区域调配,以东亚地区为例,阐释了产业转移。每 一节的知识结构,都是由现象入手,溯“因”(原因) 释“果”(结果或影响)。
• 之后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阐述了西气东 输的积极影响和注意问题。第二节“产业转移”, 结合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大量具体资料,逐一分析 了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及产业转移对产业 结构调整、产业分工与合作、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 布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结构简明清晰。
•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都是资源的跨区域 调配工程,也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重大工程,是地 理学习的重点,也是热点。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 世界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将日益广泛和活跃。因 此,该部分知识是我们高考备考的热点之一。
学法点拨
• 本章内容理论性较强,同时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比 较紧密。要注意案例分析方法的掌握,从案例分析
中掌握地理规律,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与综合性特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必修3地理教学案
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教学主题】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
2.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通过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
4.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知识梳理】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必要性)1、自然原因: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
⑵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经济原因: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西气东输工程概况:(读图思考)请同学们读P82图5.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思考:⑴工程建设包括哪几个部分?(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⑵一线与二线工程各自的起点与终点、经过的主要省区及途经的主要地形区?(一线:起点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终点在上海,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途经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二线:起点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终点在广州,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广东,途经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⑶西气东输工程一线与二线有何异同点?(不同点:①气源地不同:一线工程气源地主要来自国内,二线工程气源地主要来自国外;②目标市场不同:一线工程的目标市场在长江三角洲,二线工程目标市场在珠江三角洲。
相同点:目标市场都在我国东部地区;沿途经过的省区多、城市多、地形复杂。
)(1)、西气东输工程以为基础,以、作为天然气的主要目标市场,建设从至、广州、的输气通道。
(2).我国能源和的地区差异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对能源的需求量,但能源相对,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因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知识点汇总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知识点汇总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现象的学问。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自然原因: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且一般不具有流动性2、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西气东输:3、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1)概况: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线路布局:一线:新疆轮南油气田上海; 二线: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广州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新-课 -标 -第- 一-网(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中西部(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1)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2、对东部(输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1)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 (3)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4、对环境的影响: (1)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2)有利于沿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PPT课件
每年可输送500亿吨天然气相当于5000万吨原油、相当于 6000万吨标准煤,可以少排放100多万吨粉尘
拉动钢铁、装备、电子、冶金、机械等相关行业的需求
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植被破坏对环境压力
8500万用户受益,加上沿途受 益,可以达到4亿人受益。另外 还刺激当地机械制造和建筑安 装业的发展。
二三、、西西气气东东输输对对区区域发域展发的展有的利影影响响
地区 项目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资源 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缓解能源短缺推动
经 与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济 经济
经济发展
效 益 相关
拉动相关产业(钢铁建材、化工)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南水北调工程
——将长江富裕的水资源引入缺水的华北 和西北地区
中哈输油管道
●
●
里
海
●
● ●
为什么苹果的组装工厂要转移到中国?
5.2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者全部由原 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70年代 硅谷
2009年
成都
80年代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新疆气区
鄂尔多斯气区
青海气区
川渝气区
稳定东部 发展西部
东北、华北我等国主天力然油气气资田源开分采布已到了中后期
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新疆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长三角
福建沿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ppt章末复习课件
•
(2014·安徽) 2013年12月,安徽省 人民政府颁布《安徽 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 年),从开发内容上将 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 产区、城市化地区和 重点生态功能区(右 图)。完成(1)~(2)题。
•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 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 A.Ⅰ、Ⅱ、Ⅲ B.Ⅰ、Ⅲ、Ⅱ • C.Ⅱ、Ⅲ、Ⅰ D.Ⅲ、Ⅰ、Ⅱ • (2)三类区域中( )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课堂巩固训练
• 一、单项选择题 •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经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 徽、江苏、上海9个省区,供应长江三角洲地 区和沿线各省区的工业和居民用气。据此回 答1~3题。 • 1.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走向考虑的主要经济 因素是( ) • A.农业发达程度 B.城市分布 • C.环境状况 D.河流分布 • 【答案】 B
• 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为了实现 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以发达地区 带动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内的协调发展, 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现象也经常发生。近年 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一部分劳动、资源密 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 在广东边远地区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这对 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 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 【解析】 本题组以区域为载体考查了人类 地域活动的空间联系中商业贸易的有关知识。 第(1)题,对比图中两国向对方出口的商品和 服务可知,虽然澳大利亚也向马来西亚出口 原油,但马来西亚向澳大利亚出口的原油更 多,说明石油开采是马来西亚的优势,此外 交通设备制造和家用电器制造在马来西亚向 澳大利亚出口商品和服务中排名第二和第三, 说明这也是马来西亚的优势。而澳大利亚对 马来西亚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中铜占第三位, 说明澳大利亚的金属矿开采具有优势。第(2) 题,由图可知,澳大利亚与马来西亚两国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临颍一高董臣伟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析:对资源跨区域调配调出区、调入区、经过区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涉及知识点: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分布不均;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导致资源消费差异。
能力要求:读图分析能力、归纳表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课标与教材的对应:比较符合。
过程与方法:通过西气东输的案例分析,读示意图、统计图、结构图,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归纳表述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应该有初步的认识,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在北京的实施,学生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有一定感性的认识。
本节课我们依据学生情况确定“西气东输”为实施教学的案例,结合案例及学生已有知识,需要补充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能源分布的特点以及能源按转换形式的分类等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1.对比分析上海、新疆两个地区能源生产和消费状况,学生总结出西气东输工程实施的原因。
2.通过对“西气东输”案例的分析,学生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调入区、经过区地理环境所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逐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3.学生运用所学原理,概括分析西电东送工程实施的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为主课标解读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述]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荒漠化、经新疆绿洲、河西走廊、宁夏灌溉农业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讨论、归纳]“西气东输”概况[案例分析]西气东输对中西部地区及经过区的地理环境影响。
[迁移反馈]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分析西电东送的原因及其对输入地区、输出地区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分析案例,回答教师提问。
通过案例分析资源距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板书设计: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临颍一高董臣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掌握结合事例分析的能力。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200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4200千米。
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
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图5.2所示)——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
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
(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
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
(2)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②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燃煤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③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④长期以来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思考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点拨:从天然气的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方面思考。
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煤炭的缺点逐渐明显,加之天然气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方面思考。
3.2002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而我国只有2.7%。
由此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点拨:通过比较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预测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这是由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
(1)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
(2)开发利用现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
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使西部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活动: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
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点拨: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等,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点拨: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3.西部地区的技术力量。
点拨: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作相应研究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4.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需求。
点拨: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
第二课时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①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②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2.从具体意义分析(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在西部地区,气田勘探开发投资的全部、管道投资的3/4都在中西部地区。
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稳定可靠,从而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②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虽具有资源优势,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西气东输则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思考1.通过西气东输,我国政府是如何协调东西部发展的?点拨:从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从西部输送到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
2.通过西气东输输送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进口天然气的3/4、同等热值煤气的2/3。
你认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气的价格,以促进西部的发展。
点拨:可以从不同方面分析。
(4)对环境的影响①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据监测显示,在同等热值的情况下,与煤炭相比,利用天然气作燃料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质,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为减少。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长期高度依赖煤炭,例如,上海市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
从西部地区输送来的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
②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严格环境保护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