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七月天山的喜爱之情。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通过观察、想象、体验来描绘自然景观。

2.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七月天山的喜爱之情。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2学会通过观察、想象、体验来描绘自然景观。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天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我国美丽的天山。

1.2教师简要介绍天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发学生对七月天山的兴趣。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理解课文内容3.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七月天山的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并认读。

4.2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分析课文修辞手法5.1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6.情境体验6.1教师出示天山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临其境,描绘出自己看到的景物。

6.2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7.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课文,你们对七月天山有什么样的感受?8.作业布置8.1请同学们回家后,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七月天山的短文。

8.2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四、板书设计1.七月的天山1.1高山、雪峰、森林、草原、牧群1.2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分析、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了七月天山的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优秀说课稿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优秀说课稿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优秀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作者在七月游览天山时的所见所感,展示了天山的美景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同时,课文也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于描绘景物的文章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方面还需要引导。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同时学习一些写作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天山的美景,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

2.难点:欣赏课文中的自然景观,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天山的美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天山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遇到生字词可以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3.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欣赏课文的表达技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展示分享: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6.总结提升: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写作技巧,培养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七月的天山的美丽景色。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4.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七月天山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天山吗?知道天山有什么特点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七月的天山的课文,感受一下那里的美丽景色。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尽量读出美感。

2.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三、课堂讲解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七月天山的印象。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表达技巧。

四、课堂讨论a.课文中的七月天山有哪些特点?b.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对七月的天山如此热爱?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七月的天山》。

2.请一位同学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二、深入分析a.课文中的天山与七月有什么关系?b.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c.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三、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体验作者的情感。

2.各小组展示,其他同学点评。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作文,题目自拟。

四、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内互相检查。

2.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七月的天山》,让学生感受到了七月天山的美丽景色,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课堂讲解和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同学表现较为紧张,需要教师在课后多加关注和指导。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教案1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七月天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诗意,易于学生朗读和背诵。

同时,课文中的丰富想象和幻想,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美景和情感。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表达方式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天山的了解可能局限于地理知识,对于天山的美景和神话传说可能了解不多。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表达方式。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到天山的美景和神奇,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自己的习作。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中的想象和幻想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呈现课文中的景色和情景。

2.准备生僻词语的解释和例句,方便学生理解和运用。

3.准备小组合作的活动材料和习作纸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引导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关于大自然的课文,如《草原》、《西湖》等。

b.提问:你们对天山有什么了解?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c.展示天山的美景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天山的美丽和神奇。

2.呈现(10分钟)a.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b.教师逐段讲解课文,解释生僻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c.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想象和幻想,如“天山的神话传说”、“天山上的仙境”等。

3.操练(10分钟)a.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场景,用课文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进行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①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语句并积累。

④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a案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学生自学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让学生列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引导读通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索绕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合作学习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如:写雪峰、雪水时的确切比喻;“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许多叠词,读起来别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读的句子。

班级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激发兴趣,课外延伸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摘抄优美词句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作业:复习词语卡b案朗读──感悟天山之夏的美景①谈话揭示课题后,要求学生自由朗读;②指名分节朗读;③师生同读、引读;④配乐齐读、享受美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获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获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获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七月天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这片美景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富有诗意,充满了浓郁的天山风情。

本文的生字词较多,涉及一些地理、民族等常识,需要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天山这一题材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了解天山的特点和民族风情。

同时,学生对诗意的表达和美的感悟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七月天山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对美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感悟课文中诗意的表达,培养对美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天山美丽景色的氛围,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写作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天山美丽景色的图片和音乐。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习作纸张:准备习作纸张,供学生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天山美丽景色的图片,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引导学生欣赏天山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诗意的表达。

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年级《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四年级《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七月的天山》是碧野笔下的一篇佳作,节选自散文《天山景物记》。

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四年级《七月的天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1.搜集天山的资料2.课件1课时1.今天我们要学习第4课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骑马上天山。

在出发之前,我想先请收集到有关资料的同学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情况。

(学生介绍有关和天山的情况)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和天山的风景图片,想看看吗?那就让我们先睹为快!(播放图片)七月的天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翻开课文,共同去感受吧!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

2.课文中出现了一些生字你认识了吗?我想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读生字卡片: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3.读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词组:戈壁滩炎暑白缎高悬的山河飞泻闪耀的银链洄水窝饮马俯视五彩斑斓白皑皑重重叠叠马蹄溅起萦绕五彩缤纷绵延矫健4.通过刚刚的初读,七月的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从文中你看了些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再请代表在全班发表看法,提出问题。

5.刚刚同学们谈了自己初读的感受,也提出了一些不理解的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来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1.同学再读课文,在读中注意抓住作者观察点的变化,可以用笔把这样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

2.谁出来把你画的词句读一读?(明确作者的三个观察点:进入天山——在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3.师:在天山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象也是各不相同的,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细细地读一读,看看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七月的天山》教案篇一教材简析:天山,我心中一片纯洁的净土,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冰山、雪峰、溪流、野花、羊群和牧羊女,饮马溪边,策马奔腾,大气而不乏精致,粗犷而不失娴静,好一派奇异的北国风光。

《七月的天山》选自《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了。

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

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月底教学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师生共同品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深层次对话的形式之一。

《七月的天山》一文的作者用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应让学生自主去品读,通过读,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读中有所感悟的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其次,在各自品读中,让师生之间展开自由的对话,通过对话,来互相启发,相互感染,共同提升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目标:1、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具准备:1、天山风景的图片,《天山景物记》序的音像材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思维小游戏,(板书:新疆)齐读,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其实,就在同学们的联想和交流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西北风情,并且多少有些向往,是吗?我也一样,一说起山,我就会想起这样一座山,板书天山,自然,我就会想起一位著名的作家碧野,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天山景物记》文章一开头,作者这样写道:(播放录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在我们这儿,七月是最炎热的夏季,不知道天山怎么样。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1.课后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完成一篇以“我眼中的家乡美景”为主题的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学习到的生词、成语和修辞手法,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字数在300-400字左右,力求文通字顺,表达清晰。
2.家长协助孩子收集一些关于新疆天山地区的风光图片或者风土人情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欣赏和学习,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3.选择课文中的两三个重点段落,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多次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并尝试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4.结合课堂所学,进行一次小组内的交流活动。每位同学准备一些关于课文的感受、学到的知识点或喜欢的句子,在小组内分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5.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特别是生词、成语的运用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七月的天山》的基本内容,了解新疆天山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作者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学生能够学会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形容词等,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能够运用到日常口语和写作中。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天山的美丽风光,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景色在哪里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新疆天山地区的了解,包括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通过学生的分享,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天山的美丽风光,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导入课文,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七月的天山》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七月的天山》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让他们通过诗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
1.预习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天山的风景,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对天山有什么了解?你们对夏季的天山有什么想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导读诗歌
教师朗读《七月的天山》这首诗,让学生听一遍,然后再由学生自己朗读一遍。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段解读
4.赏析诗歌
5.创作活动
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想象自己是在天山的夏季,通过诗
歌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想法。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
自己的《夏日天山》。

6.总结评价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
处并加以改进。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教学手段:
1.讲课
2.朗读
3.分组讨论
4.创作活动
5.总结评价
五、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到《七月的天山》这首诗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欣赏能力,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同时,通过创作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大自然的美丽。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3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3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预习要求:1.标注自然段,识记注音词语。

2.朗读课文,由慢到快,至少三遍。

3.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检查预习师:(出示地图)在中国的西北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地方,叫新疆;在新疆的中部有一条很大很大的山脉,叫天山。

那里终年积雪,是个天然的避暑胜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七月的天山》师:让我们通过文字跟随作者“骑马上天山”,去感受一下七月天山的美丽景象。

课前我们都已经预习了课文。

分享你们预习的收获,分别出示:白缎山涧俯视马蹄溅起绵延离鞍白皑皑饮马重重叠叠无限生机五彩斑斓细碎日影锦缎绵延五彩缤纷峭壁断崖师:“细碎日影”特别有画面感,读读这个句子就明白意思了。

出示: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生:太阳照在森林里,光线透在地上有斑斑点点的光,就是细碎日影。

师:(出示与语境相关的画面)师:(这一组词语里)请找到一组近义词。

生:“五彩缤纷”“五彩班斓”师: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出示: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生填空后:五彩缤纷就是色彩很多,很耀眼,很绚烂的。

师:你联系上下文很好理解了词语,这“缤纷”还有一种动态的感觉,(指“绵延”)很多的色彩耀眼、绚烂,而且一直绵延。

那么“五彩斑斓”又是什么意思呢?生:阳光照在水里,石头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写景文章。

文章描绘了七月天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这里美景的喜爱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充满了诗意,是进行语言训练和情感教育的良好教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描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词语,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天山美景的喜爱之情;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天山的美丽风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掌握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掌握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示范指导法:教师通过示范写作,引导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天山的图片和音乐。

2.黑板:准备好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语和写作方法。

3.教学用具:准备好课文和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天山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七月的天山》是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讲述了夏天的天山景色和人们在天山中的生活情景。

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形象生动,是一篇典型的山水风景描写的阅读文章。

二、教学目标语言知识目标1.掌握生词:苍翠、峻峭、熙攘、蜿蜒、勤劳、茁壮等,学习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运用。

2.能够理解文章中的词句,理解文章主旨,领会诗意。

3.掌握使用形容词和副词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品质目标1.提高学生整体阅读能力,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加深对自然美的认识和感受。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美丽景色进行描写。

3.提高学生文字的精练和感染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的主旨及诗意,理解文章中的词句等细节内容。

2.通过教师引导,自主描写文章中所描绘的天山美景。

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有一定的感受和体验才能理解文章中的诗意,难点在于如何将学生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去。

2.学生自主描写的难点在于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所见所感。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张天山的美丽风景图片和一段关于天山的介绍视频,使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深入感受真实的天山。

阅读(20分钟)教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阅读课文《七月的天山》,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静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标注陌生词汇和思考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分析(10分钟)教师就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进行讲解,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回顾(10分钟)教师通过课堂讨论,对昨天学到的词语和理解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

听读(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听朗读不少于三遍。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领悟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和描写,同时加深语感。

创作(3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文章中所描绘的天山美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7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7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7篇)《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篇一内容简介:《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

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积累语言。

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夏天独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课前准备制作介绍天山美景的多幅图片及相应文字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课前感悟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你们一份礼物,希望你们在欣赏这份礼物的时候仔细观察,用心感受。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2、欣赏天山美景(图片配音乐:新疆好)二、悟中体味师:课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天山风景图,你有什么感受?生1:美!师:一个简单的“美”字却概括出了天山的特点。

生2:我仿佛置身于天山之中。

师:用流畅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3:真是美不胜收!师:你的词汇真丰富,不但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还学会了恰如其分地运用它,不简单。

……三、回顾单元训练重点1、寻找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师: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第一单元的课文马上就要学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本单元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生: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以写景为主)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本单元的最后一篇写景的文章,它就是——七月的天山(板书,齐读课题)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训练的重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生:阅读下面的课文,与作者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齐读单元训练重点),大家尤其要注意老师用红色标出的这句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精品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精品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精品教案1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七月天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充满诗意,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本文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欣赏优美的语言文字。

同时,他们也对自然景色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经验相联系。

然而,对于一些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天山景色的赞美之情;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2.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能够进行类似的景物描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天山景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写作教学法:通过仿写、改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PPT,展示天山景色的图片和相关音乐。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句子。

3.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供学生阅读和朗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天山景色的图片,同时播放相关音乐,营造生动的氛围。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自己对天山的印象,从而导入对新课的学习。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识字、学词、读文理文教学难点:读文理文教学创新点:以读为线,积累好词好句,抓取主要内容知大意,搭建知识迁移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略读课文的一般教学步骤是:读提示,明要求,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表达方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教师导入: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全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朗读1、2,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教师用“似的盛开饮马”三词反馈倾听的情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4、5,要求读正确、读流畅。

3、请1—2位中上生学生根据拼音读生字。

缎duàn 涧jiàn 俯f蹄tí 溅jiàn 延yán鞍n4、组织小组开火车赛读重要词语,检查识字状况,在反馈中纠错并反复纠读。

锦缎山涧俯视马蹄溅起绵延马鞍高耸透射寂静增添细碎柔嫩绚烂白皑皑重重叠叠斑斑点点5、要求学生标画含生字的词语之后,组织学生接龙朗读课文,看是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

教师注意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反馈预习情况,组织学生查字典标注:高悬峭壁断崖银链鳞光绚烂无边繁花6、教师过渡: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仅仅满足于借助字典认识一些生字,是远远不够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四、课前准备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

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

五、课时安排:1——2课时六、学习过程:(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

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演示)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简介作者)“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案
教案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课文《七月的天山》的内容,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

2.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提升对文章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新疆天山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示一些美丽的天山风景,引发学生对新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然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七月的天山》。

(二)初步阅读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三)深入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解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情感。

同时,可以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四)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阅读其他关于新疆的文章,对比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以上就是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天山的美景、作者的情感、修辞手法等)进行讨论。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个成员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老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评。
(四)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选择、简答等形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3.鼓励学生在课后走进大自然,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感悟。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与课文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课后阅读:要求学生课后再次阅读《七月的天山》,深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感受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提交一份阅读感悟,内容可以包括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喜欢的句子、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等。
4.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课后时间,走进大自然,观察身边的自然风光,体验生活的美好。
完成一份实践报告,内容包括: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自己的感受、与课文内容的联系等。
5.家长参与: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课后实践作业,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观察大自然,分享彼此的感悟。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作业。
(2)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谊。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家乡、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经过前三年的学习,他们在语文知识、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针对本节课《七月的天山》进行学情分析:
2.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仿写一段描绘自然风光的句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文章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把观察到的景物描写的具体、生动、形象。

3、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章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特点。

这节课按照“读――说感受――再读”的过程进行,不可忽视充分的读。

(增加重点)
难点: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观察到的景物描写的具体、生动、形象。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课件的设计要注重图声并茂)
2.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课前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切体会文章的感情思想)教学过程:
一、赏图来揭题
1.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上一周,我们游览了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白银盘一般的洞庭湖、景色迷人的江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还有浙江金华的双龙洞,今天,老师又将带你们去哪儿游玩呢?(板书:天山)你去过天山吗?你对它有了解吗?
2.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天山。

(配乐欣赏天山美景)你有什么想说的?
3.作者碧野在游玩天山后,如何用五百多字来表现《七月的天山》的美的呢?(板书补充完整:《七月的天山》)
二、自读通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七月的天山》文章非常美,作者的用词也非同一般。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吧!
3.有不理解的词吗?交流。

三、快读抓主线
1.过渡:正确地读词和理解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走进课文。

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带领我们游览天山的?
2.出示要求:快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表示游览顺序的词。

3.学生交流。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4.教师小结:这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也是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就是这样由近及远,步步深入,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七月的天山的,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会运用。

5.这些表示游览顺序的词分别在那句话中,请画出句子来,齐读,出示句子: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秋天似的凉爽。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四、美读找美景
1.过渡:站在不同的观察点,我们观察到的景物是不一样的,在本文的字里行间,藏着许多美景,等待着我们用回发现的眼睛去寻找!
2.出示要求:你欣赏到了哪些美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自由阅读课文,用长方形框出作者主要描写的景物,用波浪线画出它们的主要特点。

3.你们发现美景了吗?学生汇报。

4.根据学生回答,概括成“雪水、密林、野花”三个词。

并板书。

设想:
A.“雪峰、云影、雪水、溪流”都是围绕一个字“水”展开的。

七月的漯河是炎热的,可是七月的天山却给人(凉爽)的感觉。

.除此之外,还描写了哪些景物及其特点呢?
B.“树”:幽静。

C.“花”:绚烂。

5.板书小结:七月的天山,雪水是如此的凉爽,七月的天山,密林是如此的幽静,七月的天山,野花是如此的绚烂。

五、赏读寻方法
1.过渡:作者又是怎样具体、形象地描写它们的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找
出最美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想一想美在哪里?在书旁写下感受,试着读出感受。

待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2.佳句交流:
A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双比喻分别是什么?突出了什么?)
B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也有两个比喻句,为什么比作银链和白莲?“飞泻、抛”等词感受到什么?)C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漏、斑斑点点、细碎”等词衬托出树林的茂密。


D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读出排比句的味道,理解“五彩缤纷”(描写颜色的词语还有哪些?生:五颜六色、五彩斑斓……师:描写一种颜色的词语还有哪些?比如说洁白的……生:蓝蓝的、嫩绿的、通红的……师:这么多颜色汇聚在一起,就叫做五彩缤纷)了解为什么比作“锦缎、霞光、彩虹”?
3.小结:作者就是这样用一双回发现的眼睛,用各种各样恰当的修辞,把七月天山的美淋漓尽致的向我们一一展现。

六、结尾产共鸣
1.过渡: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读最后一段。

2、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改为陈述句。

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难怪作者感叹(生齐读):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3、如果你身临其境,你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生赞叹。

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难怪你也会感叹(生齐读):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3.到过天山的李白这样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到过天山的洪亮吉这样说:此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到过天山的汪曾祺这样说:苍茫浮紫气,天山真雄伟。

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3、齐读
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难怪我们都会感叹(生齐读):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5、总结:是啊,这就是天山,作者碧野先生用丰富的想象、恰当的修辞、准确的词句把我们带到七月的天山,同学富有激情的诵读,让奇异的天山充盈我们整个教室,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七、诵读增积累
1.过渡:这是一篇美文,作者用精当、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我们一辈子也难见的美景,值得我们学习么?常言道:“学习语文重在积累。

”让我们用两分钟的时间快速记下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看谁记得多,记得好?
2.学生展示。

3.小结:这真是文章处处是美景,段段是美文,声声是美音,
八、作业分层次
最后,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喜欢的作业。

1)、请把你喜欢的优美语句找出来,并摘抄在积累本上。

2)、请你运用本文学过的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描写你最喜欢的一处风景。

3)、请你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介绍你去过的一个地方。

3.推荐阅读:《天山景物记》。

九:板书设计:
4*七月的天山
景物印象修辞
雪水凉爽比喻
密林幽静衬托
野花绚烂排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