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听课笔记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

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学1.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总体经济行为和表现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研究一个经济体的总体经济表现➢衡量宏观经济的关键指标:1)总产量。

这个国家总产出是多少?为什么这么多?是否在波动?如何消除其波动?2)物价。

是否充分就业?有没有失业率?失业率多少?什么样的失业率算严重?失业率由什么因素决定?3)就业。

物价是否平稳?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4)其他。

是否富有?如何富有等➢具体影响因素:利率、进出口、消费、汇率、储蓄、财政盈余或赤字、投资➢经济体(Economy):受同一个政府机构调控的经济特点:使用同一个货币→独立的货币政策;受到同一个宏观财政政策的影响;能做出独立的宏观经济决策;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地区,如香港。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组成经济体的各个地区特点:各个省份;具有相同特征的多个省份;当然也可以是省下面的县市;重要的是,没有独立的财政货币政策。

➢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微观经济学:以微观个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经济决策如居民户和厂商的经济行为,单个变量如何供给、需求和价格如何决定,以及单个市场如何运行的理论。

具体说,它研究市场中个体的决策和相互作用是如何决定各种经济变量的。

宏观经济学:以总体经济行为和表现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研究总产量、就业和物价是如何决定和变化的。

1.1.2宏观经济学研究问题的角度➢切入点1)影响因素角度供给面:生产能力需求面:实现生产的能力2)时间角度短期: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影响→经济波动或稳定长期:供给与需求趋于均衡→经济增长1.1.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思路:模型➢模型:对现实世界的简化,刻画特征,可以是数字模型也可以是文字模型等。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0章节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0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一、重要名词解释货币数量论:一种认为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到的货币量的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的理论。

名义变量: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

真实变量: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古典二分法: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

货币中性:认为货币供给变动并不影响真实变量的观点。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易手的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也称为货币周转率,指一单位货币每年用来购买经济中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

)⨯=⨯,它把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和经济中物品与服务产岀数量方程式:即方程式M V P Y的美元价值联系在一起。

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

菜单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

二、重要摘抄1.如果P是用货币衡量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那么1/P就是用物品与服务衡量的货币价值。

而供给与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价值,联邦储备与银行体系共同决定货币的供给,而货币需求反映了人们想以流动性形式持有的财富量。

虽然许多变量都影响货币需求,但有一个变量最为重要:经济中的平均物价水平。

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会调整到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水平。

图1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物价水平横轴表示货币量,左边纵轴表示货币价值(1/P),右边纵轴表示物价水平(P)。

货币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为美联储将货币供给量固定了。

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当每一美元买的东西减少时人们想持有的货币量就更多。

显然,当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向经济中注入货币时创造了超额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增加;货币的注入增加了人们对物品与服务的需求,然而经济中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并没有改变,因此这种对物品与服务需求的增加就引起价格上升;而物价水平上升又增加了货币需求量,最终导致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水平上升。

根据货币数量论,经济中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了货币的价值,而且货币量増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

=( + + + + )
Yt 经济总产出 Kt 资本存量 Rt 自然资源 Nt 劳动投入 At 应用知识的储量 Bt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能力)
= + + (1 − )
gY 总产出增长率 gA 技术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 gK 资本增长率 gN 劳动增长率
新古典增长模型(Solow 模型)
(1)假定 ①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生产商品既可用于投资也可用于消费; ②封闭经济,政府忽略;③规模报酬不变;④技术进步、人口增长、
(三)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 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决定的。
棘轮效应指消费具有不可逆性(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 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
示范效应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们水平水准的影响
(四)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人的理性消费是为了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消费不取决于 现期收入,而主要取决于一生的收入。
7
IS-LM 曲线税率与财政、货币政策效果关系
IS 曲线斜率
LM 曲线斜率




LM 曲线斜率越小(平坦)
→r = − 中的 h 越大
→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L=ky-hr) →较小的利率变化就能带来较大的货币需 求变化,同时利率上升幅度有限,挤出效应 较小 →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IS 曲线斜率越小(平坦) →r = + 中的 d 就越大 →投资对利率就越敏感(i=e-dr) →利率上升带来的挤出效应就越大 →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外币,放出本币,货币供应增加
买入本币,货币供应收缩
y 不变 e↑ nx↓(财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策无效)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曼昆三版)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一)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3)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在某一个既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4)消费(consumption):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5)投资(investment):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6)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7)净出口(net export):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8)名义GDP(nominal 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9)真实GDP(real 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10)G 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1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一国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12)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一国居民的总收入减折旧。

(13)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一国居民在物品和劳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

(14)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得到的收入。

(15)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在完成他们对政府的义务后剩下的收入。

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一)名词解释(1)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完整学习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完整学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第⼗版曼昆)笔记第1篇导⾔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即研究影响整体经济的⼒量的经济学领域。

1.1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什么?解释经济作为⼀个整体如何运⾏。

解释经济事件,制定经济政策。

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是实际国内总值、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实际国内⽣产总值(re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real GDP)衡量经济中(对价格⽔平作了调整的)所有⼈的总收⼊。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衡量价格上升的速度。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衡量没有⼯作的劳动⼒所占的⽐例。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这些变量如何决定,为什么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均实际GDP随时间的推移⽽增⻓。

但这种增⻓并不是稳定的。

如果⼈均实际GDP的下降不严重,这样的时期称为衰退(recessions);如果⼈均实际GDP的下降很严重,这样的时期称为萧条(depressions)。

通货膨胀随时间的变动相当⼤。

尽管失业率不存在⼀种⻓期趋势,但不同年份的失业率差别很⼤。

1.2 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的?作为模型构建的理论经济学家⽤模型(models)来解释世界,但⼀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程构成的。

经济模型常常⽤数学术语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

模型有两种变量:内⽣变量与外⽣变量。

内⽣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是⼀个模型要解释的变脸。

外⽣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是⼀个模型视为给定的变量。

模型的⽬的是说明外⽣变量如何影响内⽣变量。

多个模型的使⽤经济学家⽤不同的模型解释不同的经济现象。

经济学家在运⽤⼀个模型处理问题时必须记住模型的基础假设,判断这些假设对⼿头所要研究的问题是否合理。

价格:弹性 vs. 黏性经济学家通常认为,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供给量与需求量达到平衡。

换⾔之,他们假设市场通常处于均衡状态,因此任何产品或服务的价格都位于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2章节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2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一、重要名词解释贸易政策:直接影响一国进口或出口的物品与服务数量的政府政策。

资本外逃:一国资产需求大量且突然地减少。

(资本外逃指出于安全或保值方面的考虑,短期资本持有者迅速将其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行为或过程。

引起资本外逃的具体原因有三种:①一国政局动荡不稳,资本外逃以求安全。

②一国国内经济情况日益恶化,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其货币可能发生贬值,资本逃至币值稳定的国家以期保值。

③一国加强外汇管制或颁布新法,使资本使用受到限制或资本收益减少,资本外逃以免遭受损失。

)二、重要摘抄1.本章要建立一个模型来说明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上一章中介绍的关键宏观经济变量以及这些变量如何彼此相关。

为了建立这个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有两个方面是建立在之前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第一,这个模型把经济的GDP 作为既定的。

假设用真实GDP 衡量的一个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的产量是由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可获得的把这些投入变为产出的生产技术决定的。

第二,这个模型把经济中的物价水平作为既定的。

假设物价水平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达到平衡。

这个模型是把供求工具运用于开放经济,但是要同时考察两个市场:市场可贷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最终阐明决定经济的贸易余额和汇率的力量。

可贷资金市场协调经济中的储蓄与投资,以及国外可贷资金的流动(所谓的资本净流出);外汇市场协调那些想用国内通货交换其他国家通货的人。

2.对于可贷资金市场,可贷资金应该解释为国内产生的可用于资本积累的资源流量,即(I+NCO)。

无论是购买国内资本资产I 还是购买国外资本资产NCO ,这种购买都增加了可贷资金的需求。

正如之前的讨论,可贷资金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取决于真实利率,较高的真实利率会增加供给而减少需求。

与之前封闭经济不一样的是,对于开放经济,可贷资金的需求由国内投资和资本净流出两部分组成。

在均衡利率时,人们想储蓄的量正好与合意的国内投资和资本净流出量平衡,这也是S=I+NCO 的体现。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

Meco——Karry提纲:Meco提纲:第一讲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国内生产总值基础(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概念:<会根据概念辨析>名义GDP和实际GDP:特点:意义与局限性: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核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三、国民收入的一些细化概念国民收入(NI)<了解即可>个人收入(PI)<了解>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了解>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重点>四、CPI概念:编制方法:注意点:—— impotantPPI五、失业率失业的概念:人的分类:计算:失业的类型<重要>: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重要>失业的原因第二讲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一、凯恩斯消费理论<很重要>二、基于以上讨论得出国民收入的决定方式第三讲短期总需求管理 —— 推导 IS-LM曲线一、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LM先来看货币供给<货币怎么来的?>再来看货币需求<货币去哪了?>基于凯恩斯的货币供给与需求均衡 >> LM 就出来了二、产品市场均衡 IS三、IS-LM讨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 Y 的影响<重点>第四讲 AD-AS 总供给--总需求一、总需求 —— 由 IS-LM 模型推得推导过程为什么斜向下?讨论二、总供给 —— 较难推理论铺垫:什么在影响着劳动力市场也就是上面提到的N?推得AS曲线 —— 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 AS 斜向上了三、总供给和总需求 AD-AS探索一下AD - AS 和 LM - IS 的区别从而弄明白什么时候用哪一个小应用第五讲失业与通胀奥肯定律通胀通胀的成因通胀的影响菲利普斯曲线通货紧缩和滞涨+经济周期第六讲政策争论争论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积极还是消极?争论二:政策是否要斟酌处置还是固定规则?固定规则优于斟酌处置的地方第七讲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定义资本和产品的对偶性重新认识一下GDP深入了解一下 NX试图解释以下实际例子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 BOP)经常账户(由 1 打头表示实体的)资本金融账户(由 2 打头表示资金的)二者之间的一些等式Conclusion第八讲开放条件下的宏观条件一、汇率和对外贸易1. 1 汇率的标定1.2 汇率制度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假设:开放经济的 IS开放经济的 LM开始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三、大型开放经济——了解就行第九讲超长期增长理论索罗模型一、基本原理分析二、模型的建立2.1 基本假设2.2 模型的建立Step 1 每次做题第一问一般来说都是由总体推出平均Step 2 引入人口增长Step 3 引入技术2.3 使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1. 求解平衡状态下的值2. 探究储蓄率对产量增加的影响3. 探究人口增长对产量增长的影响4. 探究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5. 资本的黄金率水平能做到一眼读懂这张图宏观经就算学到位了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活动,着眼于国民经济的总量分析一、国内生产总值基础(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三、国民收入的一些细化概念这两个例子看懂了下面的所有都会了国民收入(NI)<了解即可>个人收入(PI)<了解>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了解>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重点>如果想要解决后面的均衡收入就必须要理解到国民收入是如何计算的这三种公式推导都要记住两部门 —— 家庭 + 企业三部门 —— 家庭 + 企业 + 政府四部门 —— 家庭 + 企业 + 政府 + 国外部门这个地方还是那个最基本的问题出口等价于资本流出四、CPI通货膨胀: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普遍、持续地上升的情况概念:编制方法:注意点:—— impotantPPI五、失业率失业的概念:是指在<考察期限> 内 <没有工作>,而又<有能力工作>,并且在<寻找工作>的人人的分类:计算:失业的类型<重要>: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重要>失业的原因古典经济学对失业原因的解释:不会有周期性失业凯恩斯对失业的解释:有效需求不足新凯恩斯主义的价格粘性:劳动工资合同论,隐含合同论,局内人-局外人论,效率工资论第二讲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一、凯恩斯消费理论<很重要>总的来说就是从收入角度探求的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决定了我国的总收入?y = c + s(供给) = 各种需求其实总体研究的就是 c 和 y 之间的关系其他的全都是外生变量消费函数储蓄函数二、基于以上讨论得出国民收入的决定方式两部门中学会如何用储蓄函数来推三部门中唯一的计算就是算各种乘数太太太容易了投资乘数: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初始投资支出的比率政府购买乘数: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税收乘数: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带来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一、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LM 先来看货币供给<货币怎么来的?>一张图说明白货币怎么来的一定要注意现金漏损率的加和货币乘数:这个一定要理解费雪<了解>分成了三块基于凯恩斯的货币供给与需求均衡 >> LM 就出来了一个等式 + 一张图m 实际货币供给量M 名义货币供给量P 物价水平讨论流动性陷阱:当利率水平极低的时候,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变得无限大,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会造成利率下降,从而不能增加投资二、产品市场均衡 IS就很简单粗暴:实际产出 = 计划总需求所以上一讲所推的的收入-支出模型外加投资 i 收到利率 r 的影响就可以得到还是要体会一下如何用图形来推导 IS 曲线两种方法投资曲线 + 凯恩斯主义交叉图一定要把相关箭头都画出来然后标注好传导机制投资函数曲线 + 储蓄函数曲线两部门IS三部门IS故:讨论斜率移动三、IS-LM因为产品和货币只不过是一种经济的不同表现形式罢了所以均衡点肯定有效果说白了就是上面两个方程联立起来大杂烩但是千万别乱变量永远都只有两个一个是利率i一个是收入y因此想要求解就太简单了,一个大题分数白给。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6章节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6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36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一、重要摘抄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决策者应该试图稳定经济吗?正方:衰退对社会无益,它代表资源的绝对浪费,社会没有理由要受到经济周期高涨与低落的折磨。

政策行为通过引致一个更稳定的经济,并使每一个人从中受益而使宏观经济理论得到最好的运用。

反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不能立即影响经济,其发生作用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滞。

由于长时间的时滞,那些想稳定经济的决策者就要预见在他们的行动发生作用时可能存在的经济状况,但是经济预测是极不准确的。

缺乏可靠了解的干涉只会增大使事情更糟糕的风险。

2.政府反衰退应该增加支出还是减税?正方: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分析表明,增加政府购买是一种比减税更有效的工具。

当政府为家庭减税一美元时,其中一部分可能被用于储蓄,而不是支出;而当政府支岀一美元购买物品或服务时,这一美元直接且完全地增加了总需求。

决策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三类支出上:用于“现建现用”项目的支出;联邦政府对州和地方政府的援助;通过失业保障制度增加对失业者的补助。

反方:减税对总需求和总供给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减税增加总需求的同时,它也可以增加总供给。

在衰退期间增加政府支出存在各种问题:首先,消费者明白,高政府支出必然伴随着政府为这种支出融资而必需的政府借债,这很可能引起未来的高税收,这种预期进而会引起消费者削减今天的支出;其次,与其他大多数税收一样,这些未来的税收也会引起各种无谓损失;再次,政府能否明智且迅速地花钱也非常不清楚。

而减税的优点是分散了支出决策,而不是依靠集中的、极不完善的政治过程。

3.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制定还是相机抉择?正方:货币政策运用中的相机抉择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对于能力不足及滥用权力没有限制;第二个问题是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会高于合意的水平。

前者可能导致政治性经济周期,后者可能导致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性。

反方:虽然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可能有一些缺点,但它也有一个重要的优点:灵活性。

宏观经济学马工程笔记

宏观经济学马工程笔记

宏观经济学马工程笔记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的行为和表现的一门学科,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等主题。

以下是关于宏观经济学的马工程笔记的一些主要点: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如何理解和解释经济的总量变化?如何理解和解释经济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如何理解和解释经济的结构性变化?2. 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它是衡量经济活动的主要指标。

3.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中没有工作但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它是衡量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4.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上涨的现象。

它可能是由于需求超过供应、货币供应过多或者预期未来价格上涨等原因引起的。

5.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6.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7.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为什么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以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8.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指经济活动出现严重混乱,如大规模的失业、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经济衰退等。

9.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可以增加商品的多样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10. 开放经济:开放经济是指与世界其他地区有广泛贸易和投资往来的经济。

开放经济需要考虑国际因素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以上只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具体的学习还需要深入阅读经济学教材和相关文献,进行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3章节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3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一、重要名词解释衰退:真实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的时期。

萧条:严重的衰退。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大多数经济学家用来解释经济活动围绕其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的模型。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指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分析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客户想要购买的物品与服务数量的曲线。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企业选择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服务数量的曲线。

自然产出水平:一个经济在长期中当失业处于其正常率时达到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水平。

滞胀:产量减少而物价上升的时期。

二、重要摘抄1.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的;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经济中的波动通常被称为经济周期,但事实上,经济波动并不会遵循一种有规律的、可预测的形式。

真实GDP是最普遍地用于监测经济中短期变动的一个变量,因为它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最全面的衡量指标。

衰退是经济的总体现象,所以它们反映在宏观经济数据的许多来源上,只是波动的幅度并不相同而已,其中投资支出的变动最大。

之前章节的分析都是基于两种相关的思想——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

古典二分法是把变量分为真实变量(衡量数量或相对价格的变量)和名义变量(按货币衡量的变量)。

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货币供给的变动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真实变量,也即货币是中性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在古典世界中货币无关紧要。

如果经济中的货币量翻了一番,每一种东西的成本就会翻一番,而且每个人的收入也会翻一番,因为变动是名义的。

这种古典观点有时也可以用“货币是一层面纱”这句俗语来描述。

这就是说,当观察经济时,名义变量可能是我们看到的第一样东西,因为经济变量通常用货币单位来表示。

但是,重要的是真实变量和决定它们的经济力量,因此这需要透过面纱去观察。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理论描述了长期世界,但并没有表述短期世界。

宏观经济学笔记(精修版)

宏观经济学笔记(精修版)

十二章国家经济实力的衡量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其涉及的其本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1.总产出或国民收入水平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通货膨胀就是价格的普遍上升3.失业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严重问题4.开放经济5.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服务的,而宏观经济政策则是具体的措施。

二.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决定理论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P3-41.总量分析方法2.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3.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4.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5.经济模型方法四、基本概念1.四大市场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2.四个经济部门企业,家庭,政府,国际经济部门3.宏观经济变量外生变量:常数,系数内生变量:自变量,因变量4.存量和流量存量:一定时点上测算出来的经济变量流量:一定时期内测算出来的经济变量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核算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理解和衡量对GDP的理解和衡量应该注意:1.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2.一个国家3.当期生产4.所有的5.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6.物品与劳务7.市场价值三、一个整体经济的总收入必定等于总支出1.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

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总收入必定等于总支出。

2.存在这样的恒等式总产出=总收入(总供给)=总支出(总需求)3.实际核算中常会有误差出现,因此要加入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

4.各国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四、GDP的核算方法(3种)1.用支出法核算GDP⑴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曼昆宏观经济学精要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精要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精要笔记宏观经济学讲义整理N ·格⾥⾼利·曼昆第⼀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宏观经济学:1、⼀个核⼼问题——政府应该⽽且能够⼲预经济吗? 2、两个流派 3、三⼤模型 4、四⼤⽬标⼆、曼昆宏观:1、宏观应该是⼀个整体 2、年轻、不完善的学科3、三⼤指数:①经济增长(GDP) ②通货膨胀(CPI )③失业率三、三种价格情况 1、价格刚性2、价格粘性3、价格弹性第⼆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三⼤数据1、国内⽣产总值(GDP):⼀国的总收⼊及其⽤于产品与服务产出的总⽀出2、消费物价指数(CPI):衡量物价⽔平3、失业率:失业者在劳动⼒中的⽐例⼆、存量与流量存量(stock):时点上的数量,如个⼈的财富、失业者⼈数、经济中的资本量、政府的债务等。

流量(flow):每⼀单位时间内的数量,如GDP、个⼈的收⼊和⽀出、失去⼯作的⼈的数量、经济中的投资量、财政预算⾚字等三、计算GDP的注意事项①⼆⼿车并不包含在GDP中②存货属于GDP③住房在GDP之中④耐⽤品不属于GDP⑤那些⾮⽣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市交易等不计⼊GDP中,如家务劳动、⾃给⾃⾜性⽣产、赌博和毒品的⾮法交易等⑥股票不是GDP四、GDP平减指数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实际GDP:按⼀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G D P 名义实际GDP五、⽀出的组成部分Y C I G NX=+++注意:①投资可以是正可以是负,如存货减少,存货投资就是负的。

②转移⽀付不是CDP的⼀部分六、收⼊的其他衡量指标①国名⽣产总值(GNP)=GDP+来⾃外国的要素⽀付-⾯向外国的要素⽀付②国名净产值(NNP)=GDP -折旧③国民收⼊(NI)=NNP-间接企业税④个⼈收⼊(PI )=国民收⼊-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股息+政府对个⼈的转移⽀付+个⼈利息收⼊⑤个⼈可⽀配收⼊(DPI )=个⼈收⼊-个⼈税收和⾮税收⽀出七、消费物价指数 CPI 衡量如: CPI= ()()()()525200622006?+??+?现期苹果价格现期桔⼦价格苹果价格桔⼦价格注:CPI 是拉斯拜尔指数,GDP 平减指数是帕⽒指数⼋、失业率、劳动⼒参与率失业率= 100%?失业⼈数劳动⼒劳动⼒参与率=100%?劳动⼒成年⼈⼝第三章国民收⼊:源⾃何处,去向何⽅⼀、⽣产函数 (),Y F K L =1、规模报酬不变:(),zY F zK zL =2、长期和短期分析长期:(),Q F K L = 短期:(),Q F K L =3、齐次⽣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如,1Q AK Lαα-=()(),,F zK zL zF K L =4、要素市场与企业的均衡分析00W M PL P =(劳动的边际产量=实际⼯资)⼆、国民收⼊ 1、欧拉定理劳动:L W M P P =( W P为实际⼯资,即真实的价格,真实的货币供给)资本:K L M P P=2、进⼀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α为资本的份额)1Y AK Lαα-=∴ (1)L Y M P Lα=-K Y M P Kα=1L KM P M P αα-=,即长期中国民收⼊在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划分⼤体上式不变的。

宏观经济学(曼昆)读书笔记讲课讲稿

宏观经济学(曼昆)读书笔记讲课讲稿

Macroeconomics(Sixth Editio n) N.Gregory Man kiw第一篇导言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1. 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体经济-----包括收入的增长、价格的变动和失业率的研究 三个重要指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

2. 模型(1) 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一个模型接受为给定的变 量,模型说明外生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2) 举例:供求关系模型(比萨饼市场模型) Q=D (P,Y ) Q s =S (P,Pn ) Q d =Q (P:比萨饼的价格;Y :总收入;P m 原材料价格)这个比萨饼市场模型有两个外生变量和两个内生变量。

例如:总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比萨饼的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均 衡数量都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比萨饼的供给减少,均衡 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因此,该模型说明了总收入或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是如 何影响比萨饼市场的价格和数量的。

(3)模型的建立:没有一个模型能回答所有的问题。

一个模型仅仅是建立在假 设基础上,且一个适用于某种目的的假设对其它的目的可能是误导。

对于不同的目的,我们应该建立不同的模型,而且要略去无关细节而集中于 必要的联系上。

所有的模型都会许多简化的假设。

比如,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解释奶酪的价格如何影响比萨饼的平均价格和销售 量,那么多种比萨饼价格也许就是无关紧要的, 简单的比萨饼市场模型可以很好 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有三个比萨饼店的城镇的比萨饼比萨饼的价格,均衡价格Q价格比只有一个比萨饼店的城镇低,那么上述模型的作用就很小了需求的移动3.价格:伸缩性与黏性4.微观经济思考与宏观经济模型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 微观比萨饼的价格,Q供给的移动经济基础之上的。

尽管微观经济决策,是构成所有经济模型的基础,但在许多模型中,家庭和企业最优化行为是隐性的,而不是显性的。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4章节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4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一、重要名词解释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帀需求平衡。

财政政策:政府决策者对政府支出和税收水平的确定。

乘数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

(乘数效应指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化的这种倍数放大作用。

它的前提假设: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 挤出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投资支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自动稳定器: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必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

二、重要摘抄1.对美国经济来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最重要原因是利率效应。

凯恩斯在其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用来解释决定经济中利率的因素。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

在下面的分析中,假定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不变。

这个假设对于研究短期经济来说是合理的,因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在短期内一般是稳定的。

货币供给。

美联储主要通过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买卖政府债券的方式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数量,引起银行发放贷款和创造货币能力的变化,从而改变货币供给。

此外,降低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金、提高支付给银行持有的准备金的利率都可以增加银行准备金,从而增加货币供给。

由于货币供给量由美联储的政策所固定,所以它不取决于其他经济变量,特别是它不取决于利率。

因此货币市场中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货币需求。

任何一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该资产可以转换为经济中的交换媒介的难易程度,货币是可以得到的最具流动性的资产。

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利率上升增加了持有货币的成本,因此货币需求量就减少了;反之亦然。

因此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宏观经济学课堂笔记

宏观经济学课堂笔记

宏观经济学课堂笔记引论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经济总体的运行及其规律。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总量分析2.边际分析3.静态分析4.比较静态分析三、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四、生产指标1.GDP –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 GDP增长率2、失业率3、通货膨胀率4、利率——国内货币价格5、汇率——国际货币价格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社会(一国或者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劳动)的市场价值总和。

二、GDP的核算范围1、GDP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是一个国民概念,区别于GNP.例;美国在中国内生产的产品价值,计入中国的GDP,计入美国的GNP。

GDP=A+BA表示本国或本地区创造的某种产品的价值。

B表示外国在中国的永久性居民所创造的某种产品在其他国家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

GNP=A+C C是指国外要素收入GDP=GNP+B-C净外出支付推出 GDP=C+I+G+(X-M)2、凡是旧货交易所产生的收入或产出不计GDP3、生产要素产权交易所产生的产出或收入,不计GDP4、自产用的最终产品不计GDP三、GDP的核算方法1、支出法(需求法)GDP=C+I+G+C+(X-M)2、收入法(供给法)GDP=工资+利息+专利收入+利润+地租+间接税+要素收入流出(NFP)GDP=yd+T+NFP=C+S+T+NFP四GDP的折算指数1、定义:名义GDP实际GDP2、名义GDP:当期市场价格核算得来的3、实际GDP:基期价格核算的GDPGDP的名义增长与实际增长同一个价格,通常用实际增长五、与GDP有关的概念1、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2、NI(国民收入),通常是指一个概念体系,包括GDP、GNP 、NDP 、NI 、PI3、PI(个人收入)4、D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程度GDP名义增长率=2008名义GDP-2007名义GDP * 100%2007名义GDPGDP实际增长率=2008实际GDP-2007实际GDP * 100%2007实际GDP第二章国民收入的简单决定一、凯恩斯定律:经济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它只会引起社会总供给的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26章节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26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一、重要名词解释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一国金融组织体系完善与否,可以由三个标准来衡量,即适应性标准、效率性标准、稳定性标准。

金融组织体系的适应性在理论上可以解释为:任何一种交易行为都只有在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约束条件下才能发生,即不同的交易方式,与之相对应的制度约束框架也应该不相同。

金融组织体系的效率性是指特定的金融组织体系能够保证金融交易活动低成本地顺利进行和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程度。

金融组织体系的稳定性是指金融组织体系在保证金融稳定均衡、协调和有序运行等方面的能力状态。

)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借以直接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指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的交易活动的总称。

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各金融机构之间、客户与客户之间所有以资金商品为交易对象的金融交易,包括存款、贷款、信托、租赁、保险、票据抵押与贴现、股票债券买卖等全部金融活动。

狭义则一般限定在以票据和有价证券为交易对象的融资活动范围之内。

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较,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在于:商品的单一性和价格的相对一致性(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不是具有各种使用价值的物质商品,而是单一的货币形态的资金商品。

),投资收益和风险远远超过一般商品市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存。

)债券:由筹资者(即债务人)向投资者(即债权人)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债券按其发行主体可以分为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三大类。

)股票:企业部分所有权的索取权。

金融中介机构:储蓄者可以借以间接地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共同基金: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股票与债券资产组合的机构。

国民储蓄(储蓄):在用于消费和政府购买后剩下的一个经济中的总收入。

私人储蓄:家庭在支付了税收和消费之后剩下来的收入。

大一上册经济学宏观理论课程笔记

大一上册经济学宏观理论课程笔记

大一上册经济学宏观理论课程笔记一、引言经济学宏观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经济学宏观理论课程是他们初步接触经济学的重要机会。

本篇文章旨在总结大一上册经济学宏观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具体操作方法进行分析性论述,最终给出实践导向的结论。

二、主体内容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和调控手段的学科。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国民生产总值(GDP)、物价水平、失业率等。

例如,在学习国民生产总值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具体操作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调查和统计其一定时间内的全部经济活动价值,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从而计算出其国民生产总值。

2. 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了解和分析这些指标对于我们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预测未来经济走势非常重要。

以经济增长率为例,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统计数据来分析具体操作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查找其一定时间内的GDP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年均增长率。

然后,我们可以将这个增长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进一步评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水平。

3.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了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规律和参与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货币政策为例,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案例来分析具体操作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研究其央行的货币政策决策过程,包括利率调整、货币供应量控制等措施。

然后,我们可以分析这些政策措施对于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政策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三、实践导向结论通过学习大一上册经济学宏观理论课程,我们可以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更深入的了解。

宏观经济学第一篇导言笔记

宏观经济学第一篇导言笔记

宏观经济学第一篇导言笔记第一篇导言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科学1.1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什么一.宏观经济1.宏观经济现象现实的宏观经济问题,比如中国经济过去的快速增长、现在增长率持续下降、全球的金融危机、欧洲的危机、一些国家的货币崩溃、日本的长期停滞。

如何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根据需要解决现实的问题?二.宏观经济指标1.三个至关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

2.宏观经济关注的主要指标是:GDP or GNP (Level and growth; Real and Nominal)(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eneral Prices (Level and Growth)(整体价格)、Unemployment (失业率)( Quantity and rate)、Exchange rate (汇率)。

3.萧条:实际GDP下降很严重;衰退:实际GDP下降不严重1.2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的模型。

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所有经济模型都表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常常可以用函数表示。

市场出清:假设市场通常处于均衡状态,因此任何产品或服务的价格都位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价格弹性;价格粘性(未预料到的低物价水平使一些企业的价格高于合意水平,这就减少了他们的销售,并引起他们减少生产。

)六.宏观经济模型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简化建模是一门艺术模型的元素–经济主体(参与者:厂商、家庭、政府、外国)–经济主体的行为函数(直接假定,基于微观选择) –游戏规则(制度) –市场均衡的条件(市场的一种可预期的稳定状态) –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政策工具如:供求模型三.宏观经济数据不变价人均GDP指数、历年GDP增长率、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就业数据、进出口数据。

四.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可以作为一门科学(science)或是工具(tools)五.宏观经济学家1.可以作为科学家(answer why)也可以作为工程师(answer how)2.宏观经济学家的工作:宏观经济研究、宏观数据开发、宏观经济预测、宏观经济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名词解释棘轮效应平衡预算乘数节俭的悖论简答题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的关系社会消费函数是家户消费函数的总和。

但是,社会消费函数并不是家户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

从家户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还要考虑以下一系列限制条件:(1)国民收入的分配;(2)政府税收政策;(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

计算题四部门注:四部门m=m。

+ry(y不是可支配收入,因为包括政府购买)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名词解释流动偏好陷阱IS曲线简答题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如何得出总需求不足,必须国家干预的结论?凯恩斯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价格刚性和三大心理规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按照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曲线是以递减的速率单调上升,因此消费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存在一个极大值。

当消费达到极大值时,无论如何增加可支配收入,消费都不会进一步增加。

如果消费达到极大值时的消费不能实现充分就业,那说明消费是不足的。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是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效率)低,投资者不投资或少投资,这样经济更加萧条,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效率)更低,更不投资……形成恶性循环。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后果是:投资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存在一个极大值,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

3.流动性陷阱r的下降有一个下限,达到下限时,无论如何增加货币供给,都将转化为人们手中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对r不再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货币的价格r也存在刚性,货币政策会失效。

三大心理规律结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消费和投资的不足(不可能无限增加),总需求是不足的,必然小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并且主要手段是运用财政政策,所以凯恩斯主义被认为是财政主义。

怎样理解IS − 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答:(1)IS −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2)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它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 − 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

(3)IS − LM模型不仅可以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且还可以用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

政策的相对有效性也称为政策的效果,是指政策手段(或工具)变化使I S(或LM)曲线变动,最终对收入变动的影响。

它是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经济理论整个体系所做的标准阐释,而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因此,可以说,IS − 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结论: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理论,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重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于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从而凯恩斯认为国家必须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中主要是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萧条问题。

重点:IS(LM)曲线的含义、IS(LM)曲线的推导、IS(LM)曲线的斜率、IS(LM)曲线的移动、IS(LM)曲线以外点的经济含义;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名词解释挤出效应简答题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说明货币政策含义及其局限性▲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名词解释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三项制度得到发挥:第一,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征收都有一定的起征点和相应的税率。

税收这种因经济变动而自动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动性和伸缩性是一种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因素。

第二,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

第三,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政府维持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实际上是保证农场主的可支配收入不低于一定水平,因此,也有减缓市场经济无可避免的经济波动的稳定器作用。

上述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通常被看作是防止经济运行出现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并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波动,稳定经济运行,但其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使经济实现持续均衡增长。

因此,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也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市值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经济学家认为,运用财政政策调节总需求的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当社会总需求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应采取刺激总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消除失业和经济衰退;当社会总需求过度,出现持续通货膨胀时,应采取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以消除通货膨胀。

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有:改变税率、改变政府购买水平和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简答题宏观政策目标及他们相互间的制约关系▲答:(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个,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手段和措施。

(2)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制约关系经济政策各项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协调也有相冲突的地方。

其中,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这两者正相关: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经济下滑,则失业增加。

但除此之外,各个目标相互之间都有矛盾。

经济政策各项目标之间的冲突首先表现在充分就业与稳定价格的矛盾上。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

所以,按照菲利普斯曲线,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只有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求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某一适当的组合点,而不可能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价格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就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而言,经济的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

经济政策各项目标之间的冲突还表现在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上。

经济增长通常会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这就可能导致贸易差额的恶化。

就资本项目而言,要促进经济增长,就要增加投资,在国内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借助于外资的流入。

外资的流入可能使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出现顺差,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贸易逆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但并不一定能使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共存。

经济政策各项目标之间的冲突也体现在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上,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有时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利率。

但利率的降低,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有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并使资本项目恶化。

如果经常项目不能保持顺差或者这种顺差不足以抵补资本项目逆差的话,就可能使国际收支失衡。

然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如果采取的是降低货币供应量而不是降低利率的办法,那么外资可能继续流入,而且由于国内物价的下降和总需求的减少,经常项目可能因为出口增加和进口减少而出现顺差。

由此可见,物价稳定又并不总是与平衡国际收支相矛盾。

货币政策工具(含义、效果、局限性)▲再贴现率政策含义:当商业银行发生资金短缺时,可以凭其贴现业务中取得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

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效果:再贴现政策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借款成本,即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会影响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借款成本,从而影响基础货币的投放;告示效应,即中央银行改变贴现率对外界释放货币政策方向的信号,如提高贴现率,则意味着紧缩的货币政策,并进而改变商业银行与公众的行为;结构调整效应,即中央银行对不同票据实行差别再贴现率,从而影响各种再贴现票据规模,使货币供给结构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相符合。

除此之外,中央银行再贴现率通常是一个国家的基准利率,从而再贴现利率的变动会影响市场利率。

局限性: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在于:第一,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中央银行虽然可以调整再贴现率,但借款与否的决定权在商业银行;第二,随时调整再贴现率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预期,使之无所适从;第三,作用有限,经济繁荣时提高再贴现率未必能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因为商业银行有足够高的盈利,同理,萧条时期降低贴现率也未必能刺激银行借款需求。

公开市场业务含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特别是短期政府债券)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

债券:发行在一级市场。

交易、流通在二级市场(公开市场)。

效果: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一般可向商业银行或社会公众买进,这两种买进都将引起基础货币的投放,从而扩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并通过乘数作用将货币供应量成倍扩张,利率下降,因而是一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证券,其政策效果则相反,属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局限性: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要求中央银行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需要一个发达的全国性的金融市场;必须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如存款准备金制度。

法定准备金制度含义:存款准备金是银行及某些金融机构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而准备的货币资金。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种。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按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上交的部分,超额准备金指准备金总额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剩余部分。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若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则商业银行就会有较多的剩余准备金可用于贷款或投资,并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创造出更多的派生存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