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1)下列句中划线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A.乐亦在其中乐善好施B.曲肱而枕之迂回曲直C.同舍生皆被绮绣舍生取义D.右备容臭臭未干(2)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主人日再食食:食物B.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C.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D.略无慕艳意慕艳:羡慕(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甲、乙两文段中,宋濂和孔子在物质生活享受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这体现了他们怎样的人生追求?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途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披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篋曳履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滩,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末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重点字词(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守:(2)越.明年越:(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4)衔.远山,吞长江衔:(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晖:(6)前人之述备.矣备:(7)连月不开开:(8)山岳潜形形:(9)薄.暮冥冥薄:(10)郁郁..青青郁郁:(11)渔歌互答答:(12)宠辱偕.忘偕:(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2.通假字(1)百废具兴同,释义:(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释义:3.古今异义(1)增其旧制.古义:今义:(2)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义:今义:(3)春和景.明古义:今义:(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今义:(5)则有去国.怀乡古义:今义:(6)微.斯人古义:今义:4.一词多义(1)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或①而或.长烟一空②或.异二者之为7.句子翻译(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6)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7)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8)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9)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0)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1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重点字词(1)环.滁皆山也环:(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3)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泻:(4)峰回.路转回:(5)作.亭者谁作:(6)名.之者谁名:(7)太守自谓..也自谓:(8)醉翁之意.不在酒意:(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10)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11)云归而岩穴暝暝:(12)晦.明变化者晦:(13)野芳.发而幽香芳:(14)佳木秀.而繁阴秀:(15)临溪而渔渔:(16)杂然..而前陈者杂然:(17)颓然..乎其间者颓然:(18)树林阴翳翳:(19)太守谓.谁谓:9.古今异义(1)山间之四时.也古义:今义:(2)射.者中,弈者胜古义:今义:10.一词多义(1)归①云归.而岩穴暝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谓12.特殊句式(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句式:(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句式:五、翻译13.句子翻译。
九年级上册语文考试卷文言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分别为:A. 江上渔者江中鱼()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C.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D.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 然后能出此意()C. 吾尝终日而思矣()D.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B. 胡为乎中露()C. 舟遥遥以轻飏()D. 谁家玉笛暗飞声()4.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B. 然后能出此意()C. 吾尝终日而思矣()D.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江水被月光照得格外明亮,好像一匹白练铺在江面。
B. 他虽然是个小学生,但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更加团结,更加有凝聚力。
D. 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使我受益匪浅。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B.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C.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D.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7.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江上渔者,江中鱼()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C.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D.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 然后能出此意()C. 吾尝终日而思矣()D.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9.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江上渔者,江中鱼()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C.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D.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B.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C.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D.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二、翻译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 翻译下列句子:(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古文(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1)本文作者________(人名),是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林壑尤美________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③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________④遂书以名其亭焉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甲)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请联系课文第①段,分析作者这样修改的原因。
(链接材料)环滁四周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5)(乙)段中“________”和“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为“丰乐亭”的原因。
(甲)(乙)两段文字都表现出作者________(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的高尚情怀。
(6)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游历山水,写下了《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名篇。
正如欧阳修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
请结合两个文段,谈谈欧阳修是怎样的一个人。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
”公遂止。
或曰:“土可垒山。
”公善之,欲行。
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
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节选自《新百喻经》)(注)①治:修建。
②颠踬:被东西绊倒。
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
④寝:停止。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欲凿池欲:②或曰或:(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3)请结合鲁公治园的行为表现,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甲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节选)乙文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②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③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丰乐亭记》节选)注释:①此:指滁州。
②上:皇上。
③刺史:代称知州。
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掇幽芳而荫乔木(拾取)B.因为本其山川(根据)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D.太守谓谁(对……说)(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遂书以名其亭焉/且焉置土石B.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以君之力C.宴酣之乐/四时之景,无不可爱D.朝而往,暮而归/博学而笃志(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运用对比手法,用滁人和太守作对比,批判滁人不事生产、只知享乐的习气。
九年级语文九年级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九年级文言文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袢、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选自《出师表》)【乙】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⑦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
此三杰,吾能用之。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注】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
②高起:高祖臣子。
③略:攻占。
④降:投降。
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
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
⑦连:率领。
(1)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称之日能吾能用之B.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此所以失天下也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D.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收而攻蕲,蕲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C.【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词严。
D.【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
(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末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2022秋)(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为宫室之美./吾妻之美.我者B.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林尽水源,便得.一山C.是亦不可以已.乎/惧其不已.D.此之谓.失其本心/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现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上海同济初级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上海同济初级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古诗文阅读。
(一)黄州安国寺记(宋)苏轼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①,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
其明年二月至黄。
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
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②所从生而不可得。
一念清净,染污③自落,表里翛然④,无所附丽⑤,私窃乐之。
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⑥。
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
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卒谢去。
余是以愧其人。
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
连曰:“寺未有记。
”具石请记之。
余不得辞。
【注释】①指苏轼在吴兴任太守期间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黄州。
②罪垢:指罪孽。
③染污:烦恼。
④翛(xiāo)然:超脱的样子。
⑤附丽:附着,依附。
⑥赐衣:指朝廷对佛教高僧的赐衣和赐封号制度。
(二)行香子·述怀①(宋)苏轼清夜无尘。
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②,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释】①元祐元年(1086),苏轼被召还朝,但是政敌多次以类似“乌台诗案”之事欲再度诬陷苏轼,遂提笔抒怀。
②石中火:指击石迸出的一闪即灭的火花。
(1)下列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求所以自新之方往之汝家,必敬必戒B.间一、二日辄往遂于外人间隔C.私窃乐之宴酣之乐D.具石请记之百废具兴用(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3)文中写僧人继连有何用意,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为苏轼词中画线的句子“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设计朗读。
(可从停连、语速、节奏、重音、语调等方面入手,答出一点即可)(5)上面两篇古诗文中,苏轼的境遇相同、心境相似,请结合《黄州安国寺记》相关内容,品析词中画横线的诗句“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语言上的妙处。
2023都江堰市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2023都江堰市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 ②弈者胜________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山中四季景色描写的语句紧扣季节特征,语言精妙,刻画传神。
B.太守自号“醉翁”,而其“醉酒”只是表象,实则是为人、为景、为情而醉。
C.文章第三段描写了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全文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情怀。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
”公遂止。
或曰:“土可垒山。
”公善之,欲行。
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
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节选自《新百喻经》)(注)①治:修建。
②颠踬:被东西绊倒。
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
④寝:停止。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欲凿池欲:②或曰或:(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3)请结合鲁公治园的行为表现,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课外阅读富人之子苏轼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案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注释)①曷:何,怎能,②当:担当,承担。
③妄言:乱说,造谣。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家累千金(________)②他日曷能克其家(________)(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商於子论治国商於子①,商国之布衣也,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
商君,商国之君也,微访乡野,过而责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③也。
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不说,弗应。
商君曰:“今子以之代耕,不亦颠乎?”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予亦以子颠之。
吾岂不知服田④必以牛,亦犹牧⑤吾民者必以贤。
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
苏州市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苏州市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溥与“七录斋①”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②。
钞已朗读一过③即焚之。
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④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⑤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有删改)注释:①斋:书房。
②钞:同“抄”,抄写。
③一过:一遍。
④管:笔管。
⑤索:讨取,要。
(1)根据要求用文中词句概括填空。
从文中张溥抄书时,“________”和“手皲沃汤”的细节可以看出张溥抄书时的艰辛。
从面对四方征索时,张溥“文不起草”和“________”,表现他的“名高一时”。
(2)从选文看,张溥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醉翁亭记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③向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是对本文“舍生取义”观的具体阐释。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2.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
祖云,父溆,仕历州县令佐,世以儒学称。
贞元末,王叔文①于东宫用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
在道,贬朗州司马。
地居西南夷,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
北京第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北京第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公乐也。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醉心亭记》注释:①涯:岸边。
②欧阳公:即欧阳修。
③构:搭建。
④直:当,临。
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
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
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解释下面画线的词。
①树林阴翳 ________ ②泉香而酒洌 ________③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 ④乃公寄意于此也________(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3)甲文从一个“________”字可见欧阳修治理政事有道,乙文用“________”这句话从侧面村托“醉心亭”周围优美的自然风景令人陶醉。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检测试卷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检测试卷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辛幼安流寓江南,而豪侠之气未除。
一日,陈同甫来访,近有小桥,同甫引马三跃而马三却。
同甫怒,拔剑斩马首。
徒步而行。
幼安适倚楼而见之,大惊异,即遣人询访,而陈已及门,遂与定交。
后十数年,幼安帅淮,同甫尚落落贫甚,乃访幼安于治所,相与谈天下事。
幼安酒酣,因言南北利害,云: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
“钱塘非帝王居。
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
”饮罢,宿同甫斋中。
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
遂中夜盗其骏马而逃。
幼安大惊。
后同甫致书,微露其意,为假十万缗①以济乏。
幼安如数与焉。
——《智囊·明智部》注释:①缗(mín):古代钱币计量单位。
(乙)嘉靖初年,北虏尝寇陕西,犯花马池,镇巡惶遽,请兵策应。
事下九卿会议,本兵①王宪以为必当发,否恐失事。
众不敢异。
王琼时为冢宰,独不肯,曰:“我自有疏。
”即奏云:“花马池是臣在边时所区画,防守颇原,虏必不能入;纵入,亦不过掳掠;彼处自足防御,不久自退。
若遣京军远涉边境;道路疲劳,未必可用,而沿途骚扰,害亦不细,倘至彼而虏已退,则徒劳往返耳。
臣以为不发兵便。
”然兵议实本兵主之竟发六千人命二游击①将之以往。
至彰德,未渡河,已报虏出境矣。
——《智囊·明智部》注释:①本兵:中国古代官吏体系中的一个官职名称;②游击:武官名。
游击将军的简称。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思。
①幼安酒酣 ________ ②为假十万缗以济乏 ________ ③则徒劳往返耳 ________(2)请仔细揣摩文中画横线句,先断句(断2处),并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
然兵议实本兵主之竟发六千人命二游击将之以往(3)结合甲乙两文,分析陈同甫和王琼两人智慧的相同之处。
链接资料:《智囊》一共收录从先秦到明代1238则聪明用智故事,《智囊》共分十部二十八类,其中《明智》、《察智》收录了有洞察智慧的故事,中间既有能对局势洞若观火的智者,也写了有识人之明的伯乐。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宋濂,字景濂,号________,元末明初________家。
(2)下列各项与“负箧曳屣”中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负荆请罪B.如释重负C.忘恩负义D.胜负兵家事不期(3)选文写了作者求学路上的“深山巨谷”“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有何用意?(4)作者用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的目的是什么?(5)宋濂身上具有成功者必备的哪些品格,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回答。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欧阳修,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①画地学书。
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文言文阅读专题一[05温州]阅读《出师表》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13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攸之、祎、允之任也。
1.第①段中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是。
(1分)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2)恐托付不效(3)以伤先帝之明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三分)()A.咨臣以当世之事B.吾欲之南海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永之人争奔走焉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你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2分)二[武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14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②后值倾覆值: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予观夫巴陵胜状..3.横无际涯..4.朝晖.夕阴5.连月不开.6.浊浪排空..7.薄暮..冥冥8.春和景.明9.波澜不惊.10.沙鸥翔集.11.宠.辱偕忘12.把.酒临风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4.微.斯人,吾谁与归1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1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1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8.野芳.发而幽香19.负.者歌于途20.伛偻..提携21.泉香而酒洌.22.杂然而前陈.者23.觥.筹交错24.苍颜..白发25.树林阴翳26.湖中人鸟声俱绝.27.雾凇沆砀..28.惟.长堤一痕29.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0.及.下船二、解释下列通假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2.百废具.兴3.玉盘珍羞.直万钱三、一词多义1.以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一长烟一.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4.开连月不开.开.我东阁门5.极此乐何极.南极.潇湘6.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7.为或异二者之为.全石以为.底8.空浊浪排空.长烟一空.9.通政通.人和北通.巫峡10.和政通人和.至若春和.景明11.而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朝而.往,暮而归而.不知人之乐12.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云归.而岩穴暝13.谓太守谓.谁太守自谓.也14.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四、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微.斯人古义:今义:2.气象..万千古义:今义:3.越.明年古义:今义:4.增其旧制.古义:今义: —5.前人之述备.矣古义:今义:6.至若春和景.明古义:今义: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义:今义:8.则有去.国怀乡古义:今义:9.则有去国.怀乡古义:今义:10.沙鸥翔集.古义:今义: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1.百废.具兴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然则北.通巫峡4.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5.先.天下之忧而忧6.后.天下之乐而乐7.山.行六七里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9.名.之者谁10.故自号.曰醉翁也11.杂然而前.陈者12.大雪..三日六、辨析下列文言句式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3.微斯人,吾谁与归4.行者休于树5.属予作文以记之七、重点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伯中幼警敏嗜学,不以食息废,口不绝吟讽,精思妙契①,至忘寒暑。
幼时,大父②庄山藏书万卷,窃读殆遍,大父久而方觉已,甚奇之。
受学于季大父主静公。
公善诱导,居尝举所见宋儒诸老,宿德仪型③,嘉言善行④,令人竦然⑤。
伯中益自刻苦。
父万安公,清旷不仕,家仅给无余。
独处一室,隘甚,人不能堪。
晨起供洒扫,园疏厨灶之下,书册不离手。
箪瓢饮,炊菽数边⑥,且啖且读,未尝知味。
天文、地理、兵刑、历律,靡不精究。
(注释)①精思妙契:精心思考,神妙契合。
②大父:祖父。
下文“季大父”即叔祖父。
③宿德仪型:以年老有德者做典范。
④嘉言善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⑤竦然:恭敬的样子。
⑥箪瓢饮,炊菽数边:吃一算饭,喝一瓢水,只以一些菽豆为食。
这里都是指清苦的生活。
(1)下列对文中“大父久而方觉已”一句的分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句中的“已”是句末语气词,在句中无实意。
B.句中的“而”,是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才。
C.句中的“觉”应读“jué”,与“觉悟”的“觉”意思相同。
D.这句话应翻译为“祖父过了很久才发觉”。
(2)仔细阅读选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选文中伯中最终能学有所成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用四字词概括)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皇祐元年,予自广陵得请来颍,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时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
尔来俯仰二十年间,历事三朝,窍位二府,宠荣已至而忧患随之,心志索然而筋骸惫矣。
其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
今者幸蒙宽恩,获解重任,使得待罪于亳,既释危机之虑,而就闲旷之优,其进退出处,顾无所系于事矣。
谓可以偿夙志者,此其时哉!因假道于颍,盖将谋决归休之计也。
乃发旧稿,得自南京以后诗十余篇,皆颍之作,以见予拳拳于颍者非一日也。
(选自欧阳修《思颍诗后序))(注释)①得请:所请获准;②颍:颍州,欧阳修准备退休于此;⑧待罪:做官,谦辞。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附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xiè),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________②去任之日________(2)有人阻止郑板桥开仓济民,理由是什么?从郑板桥开仓济民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________②弗敢加也________③公将鼓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中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B.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公乐也。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醉心亭记》注释:①涯:岸边。
②欧阳公:即欧阳修。
③构:搭建。
④直:当,临。
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
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
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解释下面画线的词。
①树林阴翳 ________ ②泉香而酒洌 ________③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 ④乃公寄意于此也________(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3)甲文从一个“________”字可见欧阳修治理政事有道,乙文用“________”这句话从侧面村托“醉心亭”周围优美的自然风景令人陶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测试卷(100分)
姓名:班级:
一、重点词语解释(20分,每空1分)
秋水时.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至于
..北海()
出入之迂.也()曾.不若霜其若子()
惩.山北之塞()立有间
..()不治将益.深()
臣是以无请.也()吾祖死于是.()
太医以王命聚.之()则久已病.矣()
汪然出涕.()可以已.大风()
或.尽粟一石()才美不外见.()不以.千里称也()
二、诗词默写(18分)
(1),赢得生前身后名。
(2)白日放歌须纵酒,。
(3)日暮乡关何处是,。
(4)长风破浪会有时,。
(5)夜来城外一尺雪,。
(6)士不可以不弘毅,。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韩愈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诗句是,。
(8)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
请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两句诗词表达分别后对老师、同学们的良好祝愿: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 ,_______ 。
晏殊见春花凋谢,燕子归来,心中不禁产生了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
(10)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
(11)李商隐的《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12)《泊秦淮》中写统治阶级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诗句是:_______ ,____ 。
三、积累与运用(14分)3.把下列相关的项用直线连接起来。
(5分)
《使至塞上》杜牧《珠玉集》
《水调歌头》王维《李义山诗集》
《泊秦淮》苏轼《王右丞集笺注》
《无题》晏殊《樊川诗集》
《浣溪沙》李商隐《东坡乐府》
4.古代常用官名、籍贯、谥号、字、号来称呼人。
请你写出下面的称呼所指的人是谁?(6分)
昌黎先生()香山居士()杜工部()
青莲居士()东坡居士()柳河东()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韩愈的《马说》借伯乐相马的故事,讽喻了封建统治者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
B. 《孟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它的主旨是舍生取义。
C.《论语》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讲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
D.“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意思是“不管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
三、阅读下列选文,完成下面各题。
(50分)
(一)(16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2)蹴尔而与之蹴:
(3)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4)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口技》)
B. 此之谓失其.本心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翻译: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
4.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答:
(二)(20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
..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3分)
彻:隳突:.齿: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是进亦忧退.亦忧
B.谨食.之,时而献焉食.之不能尽其材
C.若.毒之乎皆若.空游无所依
D.殚其地之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9分)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
(2)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译文:
(3)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译文:
4.填空。
(5分)
(1)以上两篇文章的作者是朝(代)的 (人名)。
(2分)
(2)甲文段运用的写法,写潭中游鱼的形态;乙文段运用对比、烘托手法,使和形成强烈反差。
(3分)
(三)(12分)
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
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
告成天地,臣切有疑。
”太宗不能夺③。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魏郑公:魏征。
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
③不能夺:无言反驳。
夺,使之改变。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劝阻、制止)
B.疗治且.愈(将要)
C.日.行百里(名词作状语,每天、一天)
D.臣切.有疑(贴近、接近)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执策而临之.B.隋氏之.乱,非止十年
C.大言数主之.失D.公输盘之.攻械尽
3.请将“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4.结合本文段和相关历史知识,说说魏征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