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中钢筋长度计算
常用钢筋计算公式
![常用钢筋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600eff0f5335a8102d220c3.png)
常用钢筋计算公式柱钢筋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Lle):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a.柱基础内插筋长度=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搭接长度(Lle):如果考试时候题中说明为不考虑,不用计算弯折长度: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15db.柱净高长度:基础顶面——顶层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c.顶层锚固长度:①中柱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②边、角柱锚固长度:⑴内侧钢筋锚固长度同中柱⑵外侧钢筋锚固长度:1.5LaE(考试用)2.柱箍筋: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b.柱宽;h.柱高;c.柱保护层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④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钢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 00mm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梁钢筋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当hc-保护层<L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当hc-保护层≥LaE时,直锚,锚固长度= max(LaE,0.5hc+5d)保护层:是柱保护层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在中支座中的锚固能直锚的时候直锚)3.上部端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第二排=1/4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6.箍筋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根数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2*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max(2Hb,500)二级--三级抗震:max(1.5Hb,5 00)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计算工程量时用¢6.5来计算)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拉筋单长=梁宽-2*保+2* max(10d,75)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腰筋根数/2)9.附加吊筋: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备注:主次梁相交处,注意附件的箍筋10.屋面框架梁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梁高-保护层(保:为柱的保护层)板钢筋1.板底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左伸长度+右伸长度+弯钩长度*2板面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锚固长度*2板底受力筋根数=板面受力筋根数=分布范围/板筋间距+1伸出长度:端支座为梁、圈梁、剪力墙时,伸出长度= max(1/2支座宽,5d)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出长度=max(1/2墙厚,12 0,板厚)180°弯钩长度=6.25d(当钢筋为一级钢时,末端需加180°弯钩)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分布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2.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中间支座板负筋长度=左标注长度+右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注意标注的长度是否含支座宽)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负筋间距+1锚入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保护层为板的保护层)布筋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3.分布筋单根长度=净跨(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搭接长度:分布筋与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端支座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中间支座分布筋根数=(左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右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独立基础钢筋1.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X方向底板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Y方向底板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2.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外侧钢筋根数:2根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X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X方向的基础边长其余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Y 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外侧钢筋根数:2根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Y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Y方向的基础边长其余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 S-1。
柱、梁钢筋计算公式
![柱、梁钢筋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029e0a8c77da26924c5b003.png)
一、柱纵筋计算(直径不变的情况)柱纵筋长度=基础内长度+楼层长度+顶层伸入长度1、基础内长度计算方法:h j-c>l aE,(h j-c)+max(6d,150)h j-c≤l aE,(h j-c)+15d其中h j:基础高度,c:保护层厚度,d:纵筋直径2、楼层长度计算方法:楼顶标高-基础顶标高-顶层梁高3、顶层伸入长度计算方法:(1)边角柱内侧、中柱纵筋梁高- c≥l aE,l aE梁高- c≤l aE,(梁高- c)+12d(2)边角柱外侧纵筋(梁高- c)+(h c-c)≤1.5l aE,1.5 l aE(梁高- c)+(h c-c)>1.5 l aE,max(1.5 l aE,梁高-c+15d)其中:hc:柱宽,c:保护层厚度,d:纵筋直径二、柱箍筋计算1、加密区长度:(1)柱根加密:Hn/3,Hn为首层净高(即首层顶标高-基础顶标高-首层梁高)(2)梁内加密:梁高(3)梁侧加密:max(Hn/6,hc,500),Hn为所在层净高2、非加密区长度:楼顶标高-基础顶标高-加密区长度之和3、根数计算:(1)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结果向上取整+1(2)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结果向上取整-14、单根箍筋长度:外箍(b-2c+h-2c)×2+1.9d*2+2×max(10d,75)内箍[(h-2c-∑D)÷(n-1)×(m-1)+∑Dg+b-2c]×2+1.9d*2+2×max(10d,75)拉筋(h-2c)+1.9d*2+2×max(10d,75)其中D:纵筋直径Dg:内箍箍住纵筋直径n:单边纵筋根数m:内箍箍住纵筋根数三、梁钢筋计算(一)上部通长筋长度=两端(边)支座内长度+中间跨长度(含中间支座)边支座内长度:【hc:支座柱宽度,c:保护层厚度,d:钢筋直径】如果(hc-c)≥laE,则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中间跨长度:直接在平面图中读取数据(二)支座钢筋1、边支座钢筋长度=(边)支座内长度+梁内长度2、中间支座钢筋长度=(中间)支座宽度+梁内长度(两侧)边支座内长度:如果hc-c≥laE,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梁内长度:第一排取ln/3 第二排取ln/4ln:相邻梁净跨最大值钢筋信息后(m/n)表示钢筋分排,第一排m根,第二排n根(三)下部钢筋长度=两端支座内长度+净跨长度(ln)边支座内长度:同上部钢筋如果(hc-c)≥laE,则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中间支座内长度:直接取max(laE,0.5hc+5d)(四)侧面纵向钢筋1、N抗扭钢筋长度计算同下部钢筋长度=两端支座内长度+净跨长度(ln)边支座内长度:同上部钢筋如果(hc-c)≥laE,则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中间支座内长度:直接取max(laE,0.5hc+5d)2、G构造钢筋长度=两端锚入支座长度+净跨长度(ln)两端锚入支座长度均为150mm即侧面构造纵向钢筋长度=ln+150×2。
柱钢筋计算公式总结
![柱钢筋计算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f45b784b35eefdc8d33386.png)
2、非加密区根数
3、下层伸入顶层的露出长度
1、加密区根数
最外侧箍筋长度
箍筋根数
长度
嵌固部位:净层高(Hn)/3【伸入哪一层按照对应楼层的层高计算】
非嵌固部位:max(净层高(Hn)/6,500,柱大边)【伸入哪一层按照对应楼层的层高计算】加密区分为
范围:柱高-加密区长度
h边长度
b边长度
135度弯钩整体长度
基础顶面要看图纸设计是否是嵌固部位。
软件默认是嵌固部
位。
首层一定是嵌固部位
1、下加密:嵌固部位:净层高(Hn)/3;非嵌固部位:max(净层高(Hn)/6,500,柱大边)
2、搭接区:绑扎搭接内箍筋加密,加密区范围2.3lle,加密区间距:min(5d,100)
3、节点区下方:max(净层高(Hn)/6,500,柱大边)
4、节点区:跟柱相交的梁高范围
h边边长-2*保护层
b边边长-2*保护层
1.9d+max(10d,75)。
柱钢筋计算公式图解
![柱钢筋计算公式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6c4d5546561252d380eb6ed4.png)
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3、机械连接或焊接时
计算方法相同,只是搭接长度为0
练习
1、请按上图用软件计算KZ1变截面时纵向钢 筋长度和箍筋长度变化,并做总结,要求书 面形式
13、圆形柱03G101-1P40
二层梁板绑扎钢筋
浇筑二层梁板混凝土
二层梁板浇筑完毕
循环,直至结顶(屋面结构浇筑完毕)
柱的施工工艺 8.67
4.47 -0.03 -4.53
1、柱的“平法”表示方法
屋面
4 3 2 1 -1 层号
15.870
12.270 8.670 4.470 -0.030 -4.530 标高(m)
3.6 3.6 4.2 4.5 4.5 层高
砼标号 抗震等级 钢筋级别
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檐高
计算柱插筋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基础插筋的计算公式: 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
Hn/3+搭接长度LlE 要考虑抗震等级、砼标号、锚固、搭接值 基础是柱的支座,因此先画(计算)支座 在楼层净高Hn要减去节点高(梁高hb)
3、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 P32
150
1160
1583
1.4*29*25
公式
150+1160+1583+1.4*29*25=3908
3908
弯折长度a 取值 : 0.5LaE=0.5*31*25=388mm 0.8LaE=0.8*31*25=620mm h1(1160mm)大于0.8LaE(620mm),所以,a取6d和150的中的较大值 6d=6*25=150,a=150mm 注:浇筑筏板基础时,柱子钢筋走到了-2.5+0.04+(3.908-0.150)=1.298标高处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柱钢筋工程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2c7dd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a.png)
我们将通过等截面抗震框架柱平法施工图,绘制框架柱的里面钢筋排布图 和截面钢筋排布图,学习关键不问钢筋锚固长度计算,以进一步深入掌握平法 知识,提高抗震框架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能力。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任务
右图为某办公楼柱平法施工图。 试计算2号和B号定位轴线交接
的KZ1的钢筋工程量。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根据图纸内容归纳工程信息见下表。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根据图纸的信息计算钢筋非连接区和箍筋加密区见下表。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根据图纸的信息、h边立面 钢筋排布图见右图。
3270 3270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L=2×(0.4+0.4)- 8×0.025 + 19.8×0.008
170 93228
柱箍筋计算公式
1.柱箍筋根数计算公式 (1)基础内箍筋根数:
n max2,hj 100 基c 基d x 基d y / 500 1
式中
hj——基础高度; 基c——基础保护层厚度; 基dx——基础底板x方向钢筋; 基dy——基础底板y方向钢筋。
柱箍筋计算公式
1.柱箍筋根数计算公式
=1558.4 一层:n=(1100-50)/100+1620/200 +(550+400)/100+1=11+9+10+1=31根 二层到顶层:n=2×[(550-50)/100+ 2100/200 + (550+400)/100+1] =2×(5+11+10+1)=54根
85 132464
L=0.4- 2×0.025 + 24.8×0.008 =548.4 一层:n=2×31=62根 二层到顶层:n=2×54=108根
柱构件中各类钢筋计算规则
![柱构件中各类钢筋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97fbad5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00.png)
柱构件中各类钢筋计算规则一、柱构件中各类钢筋计算规则咱们来唠唠柱构件中各类钢筋的计算规则哈。
柱中的钢筋呢,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先说纵筋吧,纵筋的长度计算可有点小讲究。
它得从基础底面开始算,如果基础有插筋的话,插筋的长度也要考虑进去呢。
一般是要伸到基础底部,然后弯折一定的长度,这个弯折长度根据不同的基础类型和抗震要求会有所不同哦。
在楼层间呢,纵筋的长度就是层高减去本层露出长度加上上层的露出长度。
这里的露出长度也是有规定的,它和抗震等级、柱的类型等因素有关。
比如说抗震等级高的,露出长度可能就会相对长一些,这是为了保证结构在地震等情况下的稳定性。
再说说箍筋吧。
箍筋的计算要考虑它的周长和加密区与非加密区。
箍筋的周长很好理解,就是围绕着纵筋一圈的长度,不过要注意减去纵筋的直径哦。
加密区的设置就很重要啦,一般在柱的根部、梁柱节点等部位会有加密区。
加密区的箍筋间距比较小,通常是100mm或者更小,这是为了增强这些部位的抗剪能力。
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相对大一些,比如200mm之类的。
箍筋的个数计算呢,要分别算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个数,然后相加。
加密区个数根据加密区的长度和加密区箍筋间距来算,非加密区个数也是类似的计算方法。
另外,还有柱中的拉筋。
拉筋的作用也不能小瞧,它主要是拉住纵筋和箍筋,保证它们的相对位置。
拉筋的长度计算和箍筋有点类似,不过它的间距和布置方式也有相关的规定。
在一些特殊的柱构件中,比如异形柱,钢筋的计算会更复杂一些,因为它的形状不规则,纵筋和箍筋的布置都要根据具体的形状来调整。
反正柱构件中各类钢筋的计算规则是很重要的,关系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我们得把这些规则都搞清楚,这样以后在做工程计算或者设计的时候才不会出错呢。
150774_柱纵筋的计算公式
![150774_柱纵筋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153097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7.png)
柱纵筋的计算公式柱纵筋的计算公式1、首层纵筋的计算首层纵筋长度 = 首层层高 - 首层净高Hn/3 + Max(上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与上层钢筋搭接llE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2、中间层纵筋的计算中间层纵筋长度 = 本层层高 - Max(本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Max(上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与上层钢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6)3、顶层纵筋的计算(1)角柱纵筋长度外侧钢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1.5LaE内侧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 + 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 + 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说明:以常见的B节点为例;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 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7)(2)边柱纵筋长度边柱外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边柱内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3)中柱纵筋长度中柱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 + 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 + 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8)有时您也许发现某层柱子刷新的结果和上面所述的计算方法不一致,这是因为只画了部分楼层的柱子。
柱钢筋计算方法
![柱钢筋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9a82a9f121dd36a32d82d1.png)
柱钢筋计算方法柱钢筋计算方法柱(一)、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中间层一、柱纵筋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一、内筋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二、外筋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febc38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e.png)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一、柱子中钢筋长度计算公式:1. 公式一:对于无弯矩作用的柱子,其钢筋长度可根据公式 l = (H - dl)/sinθ 来计算,其中 H 表示柱子的高度,dl 表示钢筋直径,θ 表示钢筋与柱轴线之间的夹角。
该公式适用于柱子顶部与底部截面之间的钢筋长度。
2.公式二:对于有弯矩作用的柱子,其钢筋长度计算稍复杂一些。
钢筋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弯矩值按弯曲理论进行计算,其中包括套筒长度、钢筋间距以及柱子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梁中钢筋长度计算公式:1. 公式一:对于跨度为 L 的梁,其钢筋长度可根据公式 l = L + (2×l') + 2d - 2(dl + d') 来计算,其中 l' 表示弯曲构件的长度,d 表示钢筋的直径,dl 表示钢筋保护层的厚度,d' 表示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该公式适用于梁的底部钢筋长度的计算。
2. 公式二:对于梁的顶部钢筋长度的计算,可以采用公式 l = L + (2×l') + d - (d' + ε) - dl,其中ε 表示梁底面保护层的厚度。
该公式适用于梁的顶部钢筋长度的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设计中,一般会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选用合适的系数来修正上述计算公式,以提高计算精度。
此外,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钢筋的连接和锚固等问题,以确保钢筋的布置和长度满足强度和性能要求。
总之,钢筋长度计算是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合理的公式和方法,可以准确计算钢筋的长度,保证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工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标准规范进行计算,并结合结构施工和材料使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柱钢筋的计算方法
![柱钢筋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ea1e3131126edb6f1a10e0.png)
柱钢筋的计算方法(一)基础层1、柱主筋基础插筋=竖直长度h1+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hn/3+L1e)+弯折长度a2、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2)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3)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hc(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4)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hc(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hc(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5)顶层一、角柱顶层角柱纵筋的计算方法和边柱一样。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二、边柱情况一:当顶层梁宽小于柱宽,又没有现浇板时,边柱外侧纵筋只有65%锚入梁内。
1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ae2号纵筋长度=顶层岑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梁高-保护层)+(与弯折平行的柱宽-2*保护层)+8d3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梁高-保护层)+(与弯折平行的柱宽-2*保护层)4号纵筋常常=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梁高-保护层)+12d 5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锚固长度Lae顶层非连接区长度=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hc(圆柱直径))情况二:当顶板为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时,边柱外侧纵筋100%梁及板内只有1号筋和4号筋的长度计算情况三: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1.2%时,边柱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50%根数锚固长度为Lae,50%根数锚固长度为Lae+20d。
板、梁、柱钢筋的计算公式
![板、梁、柱钢筋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4e872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c.png)
板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6.25*d板底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板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板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板负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板负筋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轴线长度-轴线两边内梁的宽度)(参差长度是分布筋和负筋搭接长度)板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间距(取整)+1板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的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取整)+1温度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参差长度是温度筋和负筋搭接长度)温度筋根数(梁一跨中间的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度-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温度筋间距-1马凳筋∏型长度=L1+L2*2+L3*2马凳筋∏型双层双向板马凳筋根数=板净面积/(间距*间距)+1马凳筋∏型负筋马凳筋根数=排数*负筋布筋长度/间距+1马凳筋一字型长度=L1+L2*2+L3*2或L1+L2*2+L3*4马凳筋一字型根数=排数*每排个数梁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支座锚固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左支座锚固梁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梁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梁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注意钢筋类别)梁侧面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注意钢筋类别)梁侧面受扭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注意钢筋类别)梁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边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中间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箍筋长度=2*(H-2*25+B-2*25)+(11.9*2+8)d二-四级抗震箍筋根数计算加密区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 (一跨分左加密、右加密)非=(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梁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柱纵筋根部及中间层计算
![柱纵筋根部及中间层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3094f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f.png)
柱纵筋根部及首层、 中间层计算
柱纵筋手工如何计算?
Hale Waihona Puke 顶层柱中间层柱纵筋长度=?
基础插 筋
底层柱
一、基础插筋钢筋量计算
柱基础插筋长度计算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 Hn/3+搭接长度LlE
二、首层及中间层钢筋量计算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1层层高—1层非连接 区Hn/3+1层非连接区Hn/3+搭接长 度LlE
非连接区=max(1/6Hn、 500、Hc)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 层顶面和首层顶面是1/3净高其余 均为(1/6净高、500、柱截面长 边)取大值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 接区Hn/3+max(Hn/6,hc, 500)+搭接长度LlE
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 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
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柱子钢筋弯折长度计算公式
![柱子钢筋弯折长度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3807f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d.png)
柱子钢筋弯折长度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柱子是承受和传递楼板和梁的重量的重要结构元素。
为了确保柱子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钢筋的设计和施工是至关重要的。
在柱子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弯折长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柱子的抗弯能力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介绍柱子钢筋弯折长度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柱子钢筋弯折长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确定柱子在受压状态下的钢筋的弯折长度,从而确定钢筋的受力状态和受力能力。
柱子的弯折长度取决于柱子的截面尺寸、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受力状态等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一般采用以下的柱子钢筋弯折长度计算公式:Lb = k λ d。
其中,Lb为钢筋的弯折长度,k为系数,λ为受压区高度与截面尺寸的比值,d为柱子的截面尺寸。
在实际工程中,系数k的取值一般根据国家标准或者设计规范来确定。
在中国,一般采用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规定来确定系数k的取值。
根据该规范,系数k的取值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受压区钢筋的强度等级等因素有关。
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系数k的取值。
受压区高度与截面尺寸的比值λ是另一个影响柱子钢筋弯折长度的重要因素。
λ的取值一般由设计规范或者理论计算来确定。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柱子的具体情况来确定λ的取值。
通常情况下,λ的取值范围在0.5到0.8之间。
柱子的截面尺寸d是柱子钢筋弯折长度计算公式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柱子的截面尺寸取决于柱子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
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根据柱子的具体情况来确定d的取值。
柱子钢筋弯折长度计算公式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确定柱子的钢筋布置方式和数量,从而保证柱子的抗弯能力和承载能力。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柱子钢筋弯折长度,从而保证柱子的安全可靠。
除了柱子钢筋弯折长度计算公式,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柱子的钢筋布置方式和数量。
例如,可以采用受压区钢筋配筋率、受压区混凝土偏心受压等方法来确定柱子的钢筋布置方式和数量。
中间层及顶层框架柱钢筋构造及长度计算
![中间层及顶层框架柱钢筋构造及长度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a436b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0.png)
中间层及顶层框架柱钢筋构造及长度计算中间层框架柱纵筋计算如果柱子的层高都相同,梁高也相同的时候,纵筋也未发生变化,那么中间层纵筋的长度等于柱子的层高,就是每层层高-底部非连接区高度(Max(Hn/6,Hc,500))+伸入上层的非连接区高度(Max(Hn/6,Hc,500)),如果层高梁高同,减数与加数抵消,中间层纵筋等于柱子层高,如果不相同,二层以上中间层非连接区高度采用三控数值取最大值控制(Max(Hn/6,Hc,500))。
大于Hn/6(Hn为楼层净高),大于Hc (柱截面长边尺寸),大于规定的500mm,取三个其中的最大值作为非连接区高度,Max(Hn/6,Hc,500)。
柱插筋插在基础底部,从基础底部伸到首层hn/3(hn为每层净高)。
柱子根部插筋长度:首层净高/3+15d+基础内的插筋竖直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高度),这里首层柱子净高为3600+1200-600=4200mm,不是3000mm。
框柱kZ1:400*500;角筋4根三级筋22,中部筋2根三级筋18;中部筋2根三级筋22,两根单肢箍拉筋。
光圆箍筋10@100/200;首层层高3.6m,二层层高3.6m,三层层高3.6m,三层为顶层,首层、二层、三层梁高均为0.6m,抗震三级,C30混凝土,查表得抗震直锚长度Lae=37d,基础顶标高-1.2m,基础底标高-1.8m。
基础高度0.6m。
柱子有四根角筋,b边中部筋2根三级筋18;h边中部筋2根三级筋22。
首层柱高从基础顶部算到首层梁顶部,减去基础下面伸上来有一个非连接区高度1/3Hn,上升到2层也有一个非连接区高度(Max(Hn/6,Hc,500))。
首层柱子的高度减去首层非连接区高度,再加上二层非连接区高度,就是首层纵筋长度。
对于嵌固部位基础顶部非连接区是1/3Hn。
伸到二层及以上中间层〈如有多个中间层时)的上部非连接区有三个数据控制。
第一个数据1/6 Hn(Hn为每层的柱净高)。
柱板梁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
![柱板梁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1342ae0c964bcf84b9d57b26.png)
下部纵筋长
l2 =(10.096+4.856)×3 = 44.856 (m) 下部纵筋质量 M2 = 44.856 m×2.98 kg/m×2 = 267.34 (kg)
(2)箍筋Ф8,按03G101-1,考虑 弯钩135º 。
① 单根长度按
l =(0.25+0.4)×2-8×0.025 +28×0.008 = 1.524 (m)
箍筋总长度
Lg = Lg1+Lg2 = 29.16+33.85 = 63.01(m)
2. 钢筋图纸用量
Ф22 =(17.48+15.2+9.84)×2.984 = 126.88 (kg) Ф16 = 12.68×1.578 = 20.01 (kg) Ф6 = 63.01×0.222 = 13.99 (kg)
④ 按需要,对负筋增设发布筋ф 6@400 总长度L6=(2.5-0.24)×7+ (1.3+1.76-0.24)×4 =27.1(m) (4)断面2–2肋梁 ① 4ф 14钢筋总长 L7 =(3.06-0.02×2+ 2×6.25×0.014)× 4 =12.78(m) ② 箍筋ф 6@200 ℓ8 =0.24 ×4-8 ×0.03+18 ×0.006 =0.828(m)
【例3】计算某办公楼二根框 架梁KL1的钢筋工程量。建筑按 四级抗震设计,砼强度等级为 C25,柱截面尺寸:KZ1 450mm×450mm,KZ2 400mm×400mm。
〖解〗砼为C25,则柱保护层 C=30mm,梁保护层C = 25mm, 钢筋采用HRB335,抗震等级四, lae = la = 34d,搭接长度为 1.2×34d。 (1)受力纵筋 ① 梁上部纵筋2Ф20 钢筋长度超过8m时,考虑一个 搭接接头,搭接长度及配筋构造按 03G101-1规定计算。
柱钢筋算量公式
![柱钢筋算量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fda03c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a.png)
柱钢筋算量公式在建筑工程中,柱钢筋的算量可是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这就好比我们去菜市场买菜,得清楚自己要买多少,花多少钱,要不然可就亏啦!柱钢筋算量也一样,算多了浪费材料,算少了那工程质量可就没法保证。
咱先来说说柱纵筋的算量公式。
柱纵筋长度 = 柱净高 Hn + 柱顶部纵筋锚固长度。
这锚固长度呢,又分不同的情况。
比如说,当柱纵筋锚入梁内时,锚固长度就要从梁底开始计算。
给您讲讲我之前参与的一个项目吧。
那是一个住宅小区的建设,其中有一栋楼的柱钢筋算量可把我们给难住了。
当时,我们拿着图纸,对照着规范,一点点地计算。
特别是那些边柱、角柱,锚固长度的计算特别复杂。
我们几个人围在一块儿,争论得面红耳赤。
有人说应该这么算,有人说应该那么算。
最后,经过反复的核对和讨论,才终于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再来说说柱箍筋的算量。
柱箍筋长度 = (柱截面周长 - 8×保护层厚度 + 2×11.9d)×箍筋支数。
d 是箍筋的直径。
这里面的 11.9d 是个弯钩增加值,可别小看了这个数值,算错一点都不行。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得考虑柱子的类型,是矩形柱、圆形柱还是异形柱。
每种柱子的钢筋布置和算量方法都有所不同。
比如说圆形柱,那计算起来就比矩形柱稍微麻烦一点,得用到一些三角函数的知识。
而且啊,施工现场的情况也会影响柱钢筋的算量。
有时候,钢筋的实际长度可能会因为运输或者加工的原因,和我们计算的有偏差。
这时候,就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柱钢筋算量可不是个简单的活儿,需要我们细心、耐心,还得对规范和图纸吃得透透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算量的准确性,让工程顺利进行。
希望大家在做柱钢筋算量的时候,都能算得明明白白,不出差错!。
柱的钢筋计算方法
![柱的钢筋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736a4f77232f60ddcca13c.png)
第二章柱第一节基础层一、柱主筋1、柱插筋长度(即柱纵筋长度)=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伸入基础(或梁、板、墙)的锚固值,伸入基础(或梁、板、墙)的锚固值=直段深度(即直段长度)+弯钩长度(当基础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 (或La)时大多数情况下取Max(6d,150mm)),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和伸入基础(或梁、板、墙)的锚固值应按设计要求计算。
2、墙上柱(P61,P66)柱所有插筋=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1.2Lae(或La)+弯钩(150mm)。
3、梁上柱(P61,P66)柱所有插筋=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0.5Lae(或La)+弯钩12d。
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节中间层一、柱纵筋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11G101-0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第三节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P59~60)。
一、角柱、边柱角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角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 (P59D图)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P59D图)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第三章剪力墙(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P68)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P68一)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15d)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5Lle(P68三)-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15d)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P69)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15d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 柱宽-保护层+弯钩15d、直锚=Lae)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c6b259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9.png)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如下:
一、柱钢筋
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2、柱箍筋: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
二、梁钢筋
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3、上部端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6、箍筋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
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
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
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
9、附加吊筋: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
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
10、屋面框架梁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621bcfc1c708a1284a4419.png)
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计算工程量时用¢6.5来计算)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
拉筋单长=梁宽-2*保+2* max(10d,75)
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腰筋根数/2)
9.附加吊筋:
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
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
备注:主次梁相交处,注意附件的箍筋
10.屋面框架梁
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其余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
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
外侧钢筋根数:2根
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Y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Y方向的基础边长
其余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b.柱宽;h.柱高;c.柱保护层
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
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
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
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
Y方向底板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中钢筋长度计算
一、柱纵向钢筋
1、柱基础插筋:柱基础插筋长=插入柱内长+基础弯折+非连接区长+与上层搭接。
2、各中间层:柱中间层纵筋长=层高-非连接区长(本层)+非连接区长(上层)+与上层
搭接。
特殊情况:上层柱纵筋多于下层时。
3、顶层纵筋计算
外侧长=顶层层高-本层非连接区长-梁高+1.5laE
内侧纵筋长=顶层层高-本层非连接区长-梁高+锚固
注意:锚固长=梁高-保护层+12d(纵筋伸入梁内直段长<laE)。
锚固长=梁高-保护层。
(纵筋伸入梁内直段长>laE)
非连接区:底层:hn/3
其他层:max(hn/6,500,柱截面长度尺寸圆柱直径)
注意:中柱全部筋为内侧纵筋。
外侧外侧
边柱角柱
二、柱箍筋
1、套子筋
2h+2b+2Lw
h=H-2c+2d
b=B-2c+2d
180°时26.5d
135°时23.8d
2、一字型箍筋长度L=H-2c+2d+2Lw。
①柱基础插筋处箍筋根数: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
②各层柱箍筋根数:
下部连接区/间距+上部连接区/间距+搭接长度/间距+节点高/间距+(柱高-加密区
长)/非加密间距+1
注:底层刚性地面上下各加密500
注意:柱高截面处理
1、柱纵筋绑扎塔接当c/h≤1/6时可忽略。
2、当c/h>1/6时:柱高截面下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非连接区-节点梁高+锚固。
锚固=0.5 la+200+截面宽度差值-保护层(当梁高-保护层>0.5 la )。
锚固=梁高-保护层+200+截面宽度差值-保护层。
(当梁高-保层<0.5 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