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版毛概思维导图整理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课件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课件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49bb5af680203d8ce2f24a7.png)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三章 第二章
中共二大: 中国革 命的对象就是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三章
问题: 帝国主义侵华有功吗?
结论: 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 的总根源。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三章
为什么要反对封建主义?
第一、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 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 统治的社会基础。
这是近代者谢缵泰所作,在香港发表。有人为此画题词:沉沉睡睡我中华, 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不同点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
时代特点
领导力量 指导思想
属于资产阶 无产阶级社会主 级民主革命 义革命范畴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 马克思主义 主主义
革命前途
相同点
资产阶级共 人民民主专政国 和国 家 主要的任务都是反帝反封; 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族 民主革命
(三)中国为什么形成半封建 社会而非资本主义社会?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但这种刺激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封建制度的根基依然保持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本联合挤压。
(四)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革命的性质、两大根本任务
(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关于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所有。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的革命性质。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三章
关于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消灭的对象, 只是封建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只是地 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而不是一般地 消灭资本主义。” 发展经济的总方针: 在国营经济领导 下,五种经济成分统筹兼顾,分工合作, 以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高三历史大连名师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思维导图
![高三历史大连名师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bd969c033b3567ec112d8a3e.png)
新民主主义革命思维导图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近代民主革命)。
其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所有的革命都是由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领导的。
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阶级是谁,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是不是这个革命应该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近代民主革命)。
其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所有的革命都是由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领导的。
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阶级是谁,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是不是这个革命应该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近代民主革命)。
其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所有的革命都是由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领导的。
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阶级是谁,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是不是这个革命应该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毛概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结
![毛概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712a27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6.png)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路线基本纲领革命道路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演变过程5个关键点:《天津条约》(进一步加深)《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北京条约》--------《辛丑条约》(完全沦为)《马关条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总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六大特点:第一,半封建第二,半资本主义第三,半独立第四,半殖民地第五,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是主要矛盾(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社会性质决定社会矛盾决定革命任务决定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发生了新的变化,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1919年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近代中国革命包括:P书上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条件6:社会条件:中国人民斗争(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壮大和工人运动发展(自在阶级——自为阶级)思想和文化条件:新文化运动思想武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转折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实现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毛概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
![毛概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3c079f7375a417866f8fb8.png)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 阶级和中国共产党
一大会址 21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 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
资产阶 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 就必然不能胜利。
——毛泽东
23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文化上:
8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传教士正在向上海徐家汇一带的孩子们传教
9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 略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 的解体,但并没有使中国发 展为资本主义国家
10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 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 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 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 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 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路线,提出了转变的思想。 中国革命的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
发展的客观条件。
18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9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包括中国革命的对象、 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
共同富裕。这两大任务不能互相替代,但又互
相关联着。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
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
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14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第3章PPT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第3章PPT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cb29964a98271fe910ef9c0.png)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最主要的矛盾__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937年12月,日本东 京《日日新闻》报道了日 军“片桐部队”的两名军 官在南京紫金山一带进行 杀人比赛的消息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 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 会主义社会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5、“二次革命论”与“一次 革命论”的 错误倾向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本的根据。 —— 毛泽东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一个独立的封
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中国。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方面,帝国主义国 家通过政治的、经济的、 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 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政治上: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 基本经验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工作重心在城市。
到1928年底,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形成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到陕北后,论述了长期性和不平衡性。 1938年最后确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201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2018)](https://img.taocdn.com/s3/m/2d825b7102d276a201292ea4.png)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19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2)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①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以来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中国革命具体实际。
②分析了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③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题④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⑤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⑥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目标⑦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找到了正确方法。
⑧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的学说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9dcecc00af45b307e87197cd.png)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20.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xiaycn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1.列强的侵略
思维导图——初Leabharlann 历史2.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3.中国人民探索近代化的历程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5.国民革命运动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6.国共十年内战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7.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8.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9.民族资本主义和教育、科技、思想、艺术的成就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1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1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1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14.民族和外交工作、科技成就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15.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16.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17.两次世界大战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18.世界格局的演变
19.世界一体化进程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毛中特各章结构图示
![毛中特各章结构图示](https://img.taocdn.com/s3/m/f9cd7454be1e650e52ea99e1.png)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 对社 会主义本质的 新认识
:本质论的内容、科学内涵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社会 主义的根本任 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举国的第一要务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理解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理 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社会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理 论
第一节从新民 主主义到社会 主义转变的思 想
第二节 社会 主义改造道路 和历史经验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内容、必要性、可能性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一节 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二节 建 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 系 第三节 加强 思想道德建 设和教育科 学文化建设
体现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独立 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三节 社会 主义制度在中 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 会 主 义 的 本 质 和 根 本 任 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初步探索
2018毛概新版课件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
![2018毛概新版课件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d03aa7a6c30c2258019e71.png)
其次,封建主义
是主中国要革对命的象主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对象
要对象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
再次,官僚资本主
义对也是象中之国革一命的
对象
主义
1)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 国革命的首要对 象,是阻碍中国 社会进步和发展 的首要因素,是 近代中国贫困落 后的总根源。
“帝国主义侵略中 国,反对中国独立, 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 义的历史,就是中国 的近代史。”
——《毛泽东选 集》第2卷,1991年 版,697页。
2)封建制度(地主阶级)
封建制度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 制统治的基础
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也是中国经济现代 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严重阻碍着中 国社会进步。
“量中华之物力,结 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
腐败的清廷实质上是 “洋人的朝廷”,是帝国 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这 个任务就等于真正懂得什 么叫反帝反封建吗?不! 因为制定和执行反帝反封 建的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是 很不容易的。在这个革命 阶段当中,应当如何反帝 反封建,依靠什么力量, 团结什么力量,打击什么 力量,这些问题,我们党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 有解决,没有搞清楚。”
——邓小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
民 旧民主主
革命 主 义革命 争取民族
主
独立
义 革
新民主主
争取民主
命 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消灭资产阶级 消灭私有制
二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在抗日时期,我们才 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 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 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 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 我们才有了自由。到这个 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 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 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 大的盲目性的。”
毛概课件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
![毛概课件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7fba926529647d27285289.png)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总结
没有中国革命 的实践,没有对实 践经验的概括和总 结,也就不会有新 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李大钊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历次救国救民运动的失败
曾 国 藩 李 鸿 章 左 宗 棠
沈 宝 桢
丁 日 昌
张 之 洞
洋务运动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 力军。实行土地革命,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 民的支持和参加,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为最 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于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 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一次革命论” “二次革命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 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 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2018版毛概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018版毛概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d9e90fa26fff705cc170ae2.png)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理 论形 成和 发展 过程 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遵义会议以后,中国民主革命开始再次走向新的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解放战争的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 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目 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国情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 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帝国 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一般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 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
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 族带来了无尽的战祸和灾难,使近代中国变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近代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 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 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1937年8月日军轰炸上海时的惨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的 动 力 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018版教材概论-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018版教材概论-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73a91ec89eb172ded63b739.png)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的自然经济是鸦片战争前中 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独立自主的文明 古国。自周秦以来到唐宋元明清,中国封建社会绵延了2000年的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
时京时间2018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 忘录,基于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301调查” 报告,指令有关部门对从中国进口约600亿美元商品大 规模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至少500亿美元 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中国商务部随后亦表 示,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
历 史 总 是 惊 人 的 相 似
1793年夏,英国使团船队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以祝贺 乾隆皇帝80大寿的名义,试图与中国建立通商关系。 乾隆和满朝官员格外重视的,是英国使团如何行礼跪 拜,而对其带来的天文望远镜、地理仪器、钟表、船 只模型和武器等等东西却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态。
马戛尔尼带着遗憾离开了北京,他十分肯 定地说:清王朝好比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 战舰,胜过邻船的地方,只有体积和外表。 并认为英国会从这个国家中捞到好处的。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为什么要革命?
革谁的命?
谁来领导革命? 领导谁进行革命? 进行什么样的革命? 中国的革命走什么样的道路?
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是什么?
1948年《晋绥干部 会议上的讲话》
目录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0c672cea58da0116c1749fb.png)
历史背景
缘 起
※ 逻辑框架图
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步入穷途,新时代新阶级新思想新实践 等同于毛泽东思想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萌芽于中共的幼年即 大革命时期(21.7-27.7)、初步形成于国共十年内战(27.937.7)、完全形成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于八年 抗战(37.7-45.8)。此后是正确理论指导实践的突飞猛进时期。
• 武装斗争
• 农村 • 农民
意义
• 中国革命的规律,不是照搬照抄
• 独创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理 论
•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 光辉典范
“三大法宝”的关系
1. 辨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 “英勇战士”手中的“两个武器”。 3. 统一战线解决的是革命的策略问题 武装斗争解决的是革命的主要形式问 题;党的建设解决的是领导革命的核 心力量问题。
意义总结
中国革命逻辑框架图
中 国革命 (1840--1956)
(对象、时限)
※
出发点 归宿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对象、时限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0--1949)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革命
(1949--1956)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三大区别
时、思、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对 革 命 规 律 的 把 握 程 度
大革命失败后, 中共独立领导 民主革命, “枪杆子里面 夺政权”“工 农武装割据”, 走农村保卫城 市的革命新道 路。 抗战时期,总 结经验,毛泽 东思想得到系 统的总结和多 方面的展开而 达到成熟,如 三大法宝,新 民主主义理论 中国向何处 去?建一个 什么样的国 家国共谈判 三年解放 战争,两 种思想大 决战,新 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
马原及毛概前十章框架图
![马原及毛概前十章框架图](https://img.taocdn.com/s3/m/2d248e7108a1284ac95043ac.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唯物论、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论)I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历史唯物论)五、资产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本质论)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发展论)I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I科学社会主义JL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唯物论考点定义方式一一根本特性一一存在形态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观彳时空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方式一一时空绝对性和相对性一一时空无限性社会的物质性一一从实践岀发理解世界L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丿意识观论1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一三个阶段一一类似感觉的反应特性一一语言外壳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意识的主观性虚假映像意识的能动作用一一目的性、创造性、对象性、生理调控性一一能动作用的条件性J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V实践观V辩证法考点L实践的本质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正确的实践观点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普遍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方法论意义两大特征对立统一规律t<Γ矛盾基本属性「同 性L tX 斗争性C 矛盾范畴-矛盾对立面-矛盾关系内 宏/J 普遍性T 矛盾问题的精髓 t特殊性三大规律亠、丄 辩 证 法 I两点论重点论的统一J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量变质变规律- 质、量、度。
适度原则 - 质变和量变及其辩证关系 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否定- 辩证的否定观广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 五对范畴 < 本质和现象 可能和现实<形式和内容四个方法归纳和演绎 分析和综合 具体和抽象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辩证思维方法 认识论考点厂社会存在结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亠计羽」社会意识结构一一社会心理意识形式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两大现象S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一一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意义一一“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社会基本结构生产力结构一一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一一科学技术生产关系结构——三要素四环节客观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一一意义经济基础内涵生产关系总和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哲、艺、宗、道、法、思1 政治上层建筑一一政法制度政法设施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动力广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一一直接动力V社会革命——强大推动力改革——重要动力<科学技术—强大杠杆社会发展主体<现实的人人的属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 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范畴人民群众1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L 群众路线历史人物杰出人物特殊作用一一个人作用的必然与偶然资本主义本质论考点C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L价值一一价值量的决定、价值规律、价值形式嵌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科学社会主义论考点列宁所概括的帝国主义五个经济特征■资本主义发展论L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长期性广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一改革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三大差别一一自由时间一一第一需要一一自由王国S党的最高纲领与当前党的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一“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劳动价值论厂具体劳动一一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价值资本主义本质论h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二因素0价值⅝.厂剩余价值产生的原理及实质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Y资本的本质及划分的绝对规律资本积累帝国主义论<J资本主义工资及实质垄断的形成、实质、发展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 社会主义论义论共产主义论Λ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决定的历史发展趋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早节结构和逻辑体系三个基本理论五、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V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L 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H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策略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I 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I四位一体的总体 布局主义理论体系IL四个基本条件毛泽东思想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旗帜 形成和发展T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J 形成和发展[ 科学体系、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指导意义 广形成和发展T 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L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内涵及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章第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和确立 重新确立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基本内容 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I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章一一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 基本纲领L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 经验L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空验I ■形式佥 —I章四第 社会主义的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章 第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基本内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改革的全面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六早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理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 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Y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岀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民主政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结合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J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I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y发展教育和科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毛概知识结构图 石磊
![毛概知识结构图 石磊](https://img.taocdn.com/s3/m/4a5421d25022aaea998f0ff7.png)
L推 动 经 济持 续 健 康 发 展
坚持走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政 治 发 展道路
建
发展社会 主 义 民主
设 建设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政 治 4
中
建设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国 家
国
特
推进政治体制改 革
色
坚持走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文化 发 展道路
总
鸾
建设 社会 主义 和谐社 会 的总体思路 和谐 社 会 保 障和 改 善 民 生
创新社会治理 体制
建设 社 会 主 义 生态文 明 的 总体 要 求
真 建设 社 会 主 义 生 态 文 明 树 立 生 态 文 明 理 念 坚持 节约 资源 和 保 护 环 境 的 基 本 国 策
Generated by CamScanner
探 索的 意 义 和 经 验 教 训 社 会 主 义 建设 道 路 初 步探 索的 经 验 教 训
步
Generated by CamScanner
五
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唾乡知识 结构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段 理 论 的 形 成和 发 展
建
{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段 理 论
-
..-
..
义
国
特总
依
科 学把 握 我 因 发 展 的 阶段 性 特征 社 会主 义 初 级 阶段 的主要 矛盾
Generated by CamScanner
社会主 义本质 和 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 务
唾乡知识 结构
社 会 主 义 本质理 论 的提 出和科 学内涵
社
社会 主 义的 本质
毛中特C7—思维导图
![毛中特C7—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74674d47561252d380eb6eb9.png)
⭕注意区分改⾰革对“体制”和“制度”作⽤用的不不同:—“体制”:根本性变⾰革—“制度”:⾃自我完善和修复“总⽬目标”是⼀一个量量化的⻆角度“根本⽬目的”是⼀一个主观的⻆角度(⼈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理论“动⼒力力论”改⾰革开放的性质: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力2.⾰革命和改⾰革都是解放⽣生产⼒力力。
改⾰革的⽬目的:扫除社会⽣生产⼒力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3.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的变⾰革(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4.从解放⽣生产⼒力力,扫除发展⽣生产⼒力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来说: 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但它不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不是也不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第⼀一,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理体系和治理理能⼒力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第⼆二,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力第三,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第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更多更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理体系和治理理能⼒力力现代化(对总⽬目标第⼆二点的解释)含义国家治理理体系:在党领导下管理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理能⼒力力: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怎么做”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必须有主张、有定⼒力力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正确处理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要怎么做)‼【分析】‼处理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处理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处理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顶层设计—党中央;摸着⽯石头过河—基层党组织)❗处理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2.只有社会稳定,改⾰革才能不不断推进;只有改⾰革不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有坚实的基础3.把改⾰革⼒力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必要性(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1.对外开放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是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2.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3.使中国实现了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实施互利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略含义:在更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利益,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原因: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思想基础:“命运共同体”意识是确⽴立互利利共赢的思想基础“怎么做”要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推动建⽴立更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着⼒力力构建互利利共赢格局——“⼀一带⼀一路路”倡议(“丝绸之路路经济带”和“21世纪丝绸之路路”)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不移⾛走⾃自⼰己的路路,同时树⽴立世界眼光全⾯面提⾼高经济开放型⽔水平(“怎么做”)1.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实施更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略。
毛中特C2—思维导图
![毛中特C2—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a8af912c02020740be1e9bbe.png)
2同1相比比,把官僚僚资本主义明确列列为对象之一一
对象 动力力力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矛盾,决定了了中国革革命的主要敌人人: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僚资本主义。
总结: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任务理理应是资产阶级的 任务,但中国资产阶级力力力量量弱小小,所以由无无产阶级 代替完成。所以,中国的革革命是无无产阶级领导的, 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革命。
革革命任务,对象决定革革命性质
近代中国的国情和主要矛矛盾决定了了近代中国革革命是 资产阶级⺠民主革革命,不不是无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革命
党的建设
严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思想建设放在首首位
⺠民族资产阶级(革革命动力力力):⺠民族资产阶级具有 两面面性:革革命性和软弱性—又又联合又又斗斗争
领导
1. 无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革命的中心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 义革革命理理论的核心心问题
2.无无产阶级领导的必要性 p134 (四)2.(1) 3.无无产阶级领导的可能性 p135 (四)2.(2)
认清国情: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革命问题的基本依 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主要矛矛盾: 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矛盾(最主要的矛矛 盾),封建主义和人人⺠民大大众的矛矛盾。
根本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旧⺠民主主义革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革命: 1919年年,五四运动,新旧⺠民主主义革革命分水水岭
必要性
1.由中国具体国情决定 2.农⺠民是无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革命主力力力军
2018中考历史思维导图(通用版)
![2018中考历史思维导图(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593b4df61fb7360a4c6553.png)
2018中考历史思维导图1列强的侵略《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1840 —18422、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3、中国人民探索近代化的历程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5、国民革命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北洋军阀「~X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创办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反对北洋军阀,实现全国统• _6、国共十年内战广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1935.1厂长征的胜利「1936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华民族团结合作、浴血奋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7、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国台儿庄战役国共合作抗日广洗雪百年国耻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西安事变一1936.12 丿共百团大战抗日英雄永垂不朽张学良、杨虎城佟麟阁、赵登禹李宗仁、彭德怀厂国民革命运动、1919 —1927「国共十年内战\■ 1927 —1937 ►k ____ _ )厂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二1931 —1945J广中国人民解放战争、»1945 —1949J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红军长征~j j九一八事变、、日本投降:重庆谈判、渡江战役五四运动「1919.5中共一大1921.7 丿(国共合作~~1南昌起义1927.8_秋收起义1927.91927年8月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井冈山会师一1928.4 丿毛泽东决定起义军向井冈山进军,开辟了解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创建中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 年,毛泽东、朱德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支队伍一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蒋台堡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8、中国人民解放战争9、民族资本主义和教育、科技、思想、艺术的成就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转战陕北宀k I 1947.2----------------------------------------------------- 丿阻场从解放区转移到国民党统治区] 「挺进大别山个1---------------------------------------------------- [ 1947.6 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三大战役个1---------------------------------------- }匕8.9 —49.1 丿揭开了解放军全国战略进攻的序幕*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地区,北平和平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