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

合集下载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备课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备课

现 了较大 的差距 等等 。 这种 内容教师 难教 、学 生难学 ,
教 师 在 备 课 时 要 根 据 教 材 的 广 度和 深 度 、 学 生 的 知 i只
基础 与心 理 特征来确定 , 才能达到有效备课 的最佳效
果。
教 材 中 有 些 内容 对 掌 握 某 一 部 分 知 识 或解 决 某 一
类 问题 起着决定性 的作 用 ,这些 内容就 是 教材的关键 。
才可能听清重 点 ,想 明重 点 。
难点 ,就 是多数学生不 易理 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 小
学 数 学 教 材 中 , 有 的 内 容 比 较 抽 象 不 , 易 被 学 生 理 解 ;
有 的 内容 纵 横 交 错 ;有 的 内容 本 质 属 性 比 较 隐 蔽 ;有 的
体现 了新观 点和 新方法 ; 有的在新 旧知识的衔接上 呈
比如 一 ,
个数乘
以分数的意义 , 这一 内容在 日常生活和 生产 中有广泛
的应用 。 它是后面学 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最 直接的基础 ,
又 是 解 答 应 用 题 组 成 判 断 的重 要 概 念 。 无 疑 它 , 在 全 册
教 材 中 有 举 足 轻 重 、 牵 一 发 而 动 全 身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是 ,
决 定 和 支 配 作 用 的 关 键 讲 , 时 以 此 切 入 , 以 此 引 路 重 ,
点 内容就 可 相 对突 出 。 其 三 ,就 课堂教学 的节奏 而 言 .
讲 解 重 点 内 容 时 教 师 的 语 调 耍 放 慢 些 教 。 学 节 奏 宜 缓 。
在这种给学生 留有充分思 考余地 的教学节奏下 , 学生
在 课 时学

目标 的 制 定 和 把 握 上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如何备课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如何备课
ZHoN GXU J AOX C KA E I UE AN O
新 论视 窗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数 学 教 师 如 何 备 课
河北 易县 实验初 级 中学( 7 2 0 赵 金英 04 0 )
新课程 理 念 指 出 : 堂 教学 是 师 生 共 同建 构 的过 课 程, 强调学生在合作 中学 习 , 注学 生的主 体地位 , 关 尊重 学 生 原 有 的知 识 经 验 和 基 础 , 应 学 生 的 自我 发 展 , 顺 鼓 励学生的个性 , 培养他们的创新 意识 和 自我探究 的学习 能力. 这样 的理念 下 , 师 的教学方 式 和学生 的学 习 在 教 方式都发生 了很大 的变化 , 师备课 的性质 、 教 功能 、 法 方 也随之 发生 了很大 的变 化. 么 , 那 面对 新课 程数 学教 师 该 如 何 备课 呢 ?

还 想 知 道 什 么 ? () 知 道 的 这 些 问 题 学 生 能 否 通 过 自 3想 主探究 、 动手实践 、 小组合作来 解决 ? () 4 哪些问题需 要 教师的 点拨 和 引 导? ( ) 5 哪些 问题还 需 要 拓展 与 延 伸

备 好 目标
传统备课 中学习 目标 的确定 是一 种知识 的预设 , 而 新课程要求达成学 生知识 与能力 、 过程 与方法及情 感态 度与价值观 三维 目标 , 通过 知识与技 能 、 并 态度 的结合 , 认知 与情感 的结合来 实现课 程 的总体 目标 . 因此 在课 时 学 习 目标 的制 定 和把握 上 , 了“ 除 双基 ” 目标 外 , 要 注 还 意两 个 问题 : 第一 , 一节课 都要 重视对 学生 进行 学 习 每 兴趣 、 习习惯 、 习方法 的培养 目标 , 实这一 目标 比 பைடு நூலகம் 学 落 教 给学生 掌握所 学 的知识更 重要 . 第二 , 每一 节课 都要 重视数学知识 向实践能力 转化 的教学 目标 . 因为学 生掌 握 了数学知 识 , 不等 于学 生能够 解决 实 际问题 , 并 更不 等于发展 了学生 的实践能力. 数学 知识要 转化为实 践能 力, 必须经历动手实践这一教学环节. 7的乘法 口诀 》 如《 课 , 的教学 目标定位 为 :1 经历 小组合 作总结 归纳 它 () 7的乘法 口诀 的过程 . 2 记住 7的乘法 口诀 , 用 口诀 () 会 进行相关的乘法计 算. 3 鼓 励学 生积 极参 与小 组合 作 () 学习 , 体验 自编 口诀成功 的乐趣.

中学生物新课程理念下备课活动

中学生物新课程理念下备课活动

浅谈中学生物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活动新课程改革给中学生物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备课活动,作为生物学教学中的一项前瞻性工作,如何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怎样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通过几年的新课改实践使我对此有了新的感悟和认识。

一·新课程教学备课需要更新理念1.确立新的备课观念备课作为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是上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生物学课程标准的颁发,进一步明确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

这些课程目标,要求和理念,在经过不同教师的思维过滤和独特领会后,必定会产生偏离和误差。

由于不同教师对课程标准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使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会与课程标准之间必然会由一定的差距。

而这正是教师备课活动中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教师对正式的课程,特别是对课程标准认识得越深刻,把握得越准确,就越有利于教学中课程目标和要求的达成。

2.树立新的课程观念就生物学科而言,新课程改变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有利于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开始,来认识生物学现象和学习生物学知识,从而强化了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情感体验、价值观等的紧密联系,使新课程的功能从过去单一的促使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转变为三维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3.建立新的教学观念生物学知识有其自身的系统性,但是,这只是一种概括化、抽象化、体系化的系统。

我们应根据生物学新课程体系的特点,摈弃过去那种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方式的教学观念,建立和形成各种学习方式并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观。

二.备课时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1.备教材应重视教材的个性化解读备课时,教师要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要敢于把自己独特的见解、个人的学识、生活的经验以及时代发展的特点融入教材,使静态的教材转化为亲近自然、接近学生、服务生活、促进发展的“鲜活教材”。

如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的教学中,结合我们身边常见的许多鸟类由于人们的滥用农药和乱捕造成现已不多见的实例。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备课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备课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备课
1.熟悉课题:要深入理解要备课的英语课程的内容,重点强调英语
语言的实用性,不讲求英语孩子的单词积累和句子翻译技巧,而是注
重孩子的英语听、说、读、写的实际能力的提高。

2.备课目标分析:针对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明确备课目标,并制定对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要求进行相适应的计划性课程安排。

3.教学材料筛选:根据备课目标,筛选适合的有效教学资料,建立学生技能的训练课程,并找到最能够鼓舞学生活泼多彩的教学资料。

4.教学安排:根据教学材料,结合上课时间找到最合理的教学安排,利用多样的教学形式编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留足充足的学习
时间,同时要特别注重及时的反馈教学效果,全程跟踪学生学习过程,根据学生情况,作出及时调整教学安排。

5.评估要求:明确教学时间,把握学生学习进度,及时完成设计的课堂练习,练习结果评估出的质量结果,来衡量在改变课程理念之后教学
的效果。

新课程观下新型备课理念与方式[论文]

新课程观下新型备课理念与方式[论文]

新课程观下的新型备课理念与方式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备课。

如何在课堂上实施优质有效的教学活动,我的理解是:这需要教师从过去的教材复制者真正转变为学习者和研究者,使整个备课过程变成一个学习、设计、研究,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

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潜心钻研,不断积累,对新型教学理念下的备课方式的看法,略述一二:一、备课生活化教师职业是一种高级智慧活动的工作,它充满了变数,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有待成长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成长为名副其实的研究者和探究者。

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我如何让学生学好、学会、愿学”。

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时时积累课程资源,时时结合文本探索情境资源,时时改造自己的形象并加强修养。

从教育角度来理解“生活处处是课程,课程存在于生活中。

”教师要养成敏于事、勤于累的习惯,把自己生活的经历、发现、思考等都作为课程资源积累起来,放在备课文件夹里,贮积备课资料。

电视网络、期刊杂志、新闻热点、时代人物都会成为课堂的教学素材。

其实备课生活化并不难,主要是要做到:用“心”来研究,用“脑”来琢磨,用行动来积累。

在有效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慢慢养成一种执着的心态、一种坚持的思维方式,长此以往,定能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二、知识问题化知识问题化是有效备课的一个主要理念,这个理念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养成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备课不是备知识,而是在文本知识内化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生成问题,使文本知识下移,变成有探究性德问题呈现给学生。

同时,要让学生也形成这种学习思维,指导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文本上发现生成问题,继而逐步解决问题。

在备课过程中,要体现这种理念,操作方法有多种:(1)阅读行动,教师先行阅读,提出问题。

并指导学生通过多遍阅读,在加深文本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

(2)借助学习工具,教师开发问题清单,学生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完成他们的问题清单,此环节教师要做全面的设计者,对文本要有全方位的把握,能预想到能够出现的绝大部分问题。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集体备课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集体备课
效益 。
2集体研讨—— 集体备课 的重点环 节 .
主、 作、 合 探究 学 习的 同时 , 也要 求教 师 自主 、 作 、 合 探
究, 形成研讨氛 围, 发挥“ 集团效应” 的优势。 校本 教研 的 三个基本要 素之一是“ 同伴互助 ” “ , 同伴互 助” 是新课程
理念下学 生学习方式 的内涵本质 , 也是新课 程理念下教
周侯辰 )
17 0
E— iz w j @1 3cr mah x ky 6 . n o

有 互相学 习 、 合作互 助 , 才是 当前课 程实施 中促 进教 师 专业成长最富有成效 的方式 。 二、 新课程背景下集体 备课的必要环节
1 . 先行钻研—— 集体 备课 的前提条件
目前 各校 同学科 之 间学生成绩 排名 是直接 影响教 师 的收入及评优 评先的重要 因素 , 步实行 绩效工资 在逐
着力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 、 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 , “ 从 学 科 能力培养 ” 向“ 转 跨学科综 合能力 培养 ” 教 师要在抓 , 好 学科 内部综合的 同时 , 把握本学科 与其他学科 的渗透
点、 交叉点 、 结合点 , 加强相关 学科 的通力合 作 , 了解相 关学科 的思维方 式 , 树立全局观念 , 改变 以往 各学科 “ 单 打一 ”“ 自为政” 、各 的做法。
其次 ,集体备课是新课程 下教 师专业成长 的必然 。
现代教 师专业发展 的研究 认为 ,经验+ “ 反思 = 师 的专 教 业成长” “ ,教师是有反思性 的思考者 和实践者 ” 从新课 。 程实践看 , 老教 师有丰 富教 育教 学经验 , 但容 易被传 统
体共识和个人独 特思想与方法 、 技巧与智慧 的更适合 自 己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 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 师的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有哪些基本要求?刘敬中新课程指导下的备课有哪些基本要求?一、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

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

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的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

在生成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交往的欲望,满足他们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

教师“预设”和学生的“生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而且“预设”和“生成”不是截然分开割的两个部分。

以自己原来的设计和组织预设课程经验为基础,吸纳生成课程的理念和做法,经过同化、顺应,把原有经验整合为自己的经验。

在考虑教育活动方案时,多几种假设,多几种课程发展的可能性,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孩子的不同反应有所应对。

当发现孩子有了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和现象时,教师应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育活动内容。

当发现原定的活动时间、进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教师不要拘泥于原定计划,可以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因事利导。

二、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原理在备课中只有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当做一种资源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各尽其长,各有所得,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这才是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

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才有针对性,才会更有效。

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教师备课时要有学生个体的差异意识,这样备课时才会有所构思;其次,教师要设计分层教学教案,把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三,教学时教师必须真正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各得其所;第四,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新课程理念下应如何备课

新课程理念下应如何备课
造 , 么教师 备课 设计 则是二 度创 造 , 课堂教 学师 生合作 那 而
儿 童现 实生活 的过程 。因此 , 备课 中既 要考虑 教师 围绕教 学 目标如何 教 , 又要考 虑学 生如何 学 , 既要 关注知 识的传授 , 又 要 关注 学生情 感 、 态度价 值观 。
教材 只是 一个载 体 , 需要每 一个 学生去挖 掘 , 去创 造 。 教
必 须拓展 教学 目标 , 不仅考 虑学 生的 思想教育 、 学科 知识 、 技 能等显性 的 目 , 要考虑 学生个 性发 展、 标 还 情感 需要、 知识 对 的追求等 隐性 目标 。此 外 , 还需 要动态 的教 学 目 。 堂教 标 课 学 目标 是动态 的系统 , 定教学 目标应 当体现 “ 要包底 , 制 下 上 不封项 ” 的原则 。让 学生根 据 自身实 际 自 选择 。活 的教学 行 目标 , 其实 也是 学生主 体参 与课 堂教学 的首要 保证 。 ( ) 二 设计 活 的教学 内容 教 材是 一种 学 习材 料 。如果 说 作者 写 出课文 是一度 创
必 须改变 传统 备课 中的 “ 而全” 为 新课程 理念 中的备 “ 大 , 课 少 而精 ” 。当前 , 按照 新一轮 课程 改革 的要求 , 我们 必须冲破 传 统 的备 课形 式 , 以崭 新 的教 学设 计代替 传统 的教 案 。
新课 程理念 下 的课 堂教 学不再 是未 来生活 的预备 , 是 而
文献标识码 : A
我们 说任 何一种 新 的观念 的确立 , 是对 旧观念 、 都 旧模
式 的变革 。因此 在课程 改革 的今 天 , 我们 要改 变的 是备课 的 模 式化 , 只备 “ ” 课 不备“ , 人” 只备“ 不 备“ ” 只 备“ 形” 神 , 结果”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

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

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1.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

即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

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传统的知识点、能力点要求仍然是教师备课中必须重视的。

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的理解,一是过程和方法的考量,必须重视设计每个学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语文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可理解为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

备课中应考虑两项内容:一是本课的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

这里主要考虑的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保底”问题,许多教师怕新课程的“放”,担心的是失去语文的“命根”,足见“保底”的重要性。

一篇课文的学习,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如何定位,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决定。

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合作备课

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合作备课

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的合作备课一、合作备课提出的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人员和广大数学教师积极提倡集体备课,实行“电脑联网、资源共享”,但从具体实施和实际效果来看,多数学校对于集体备课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在操作上流于形式,使集体备课成了轮流备课、集中备课或网络抄袭,非但没有达到优化教学资源、发挥名师效应、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反而使少数教师养成依赖、懒散、机械、抄袭的习惯。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所谓的集体备课还不如传统的“单兵作战”。

然而,基于模块的高中数学新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与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相比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课程结构的系统化、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这也是笔者将集体备课改为合作备课的用意所在。

二、合作备课的主要内容1.设置科学、合理的选修课程是合作备课的重要任务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高中数学课程采取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应保证开设5个模块,对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

选修课程由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等组成,系列1是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系列2则是为那些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

系列1、系列2内容是选修系列课程中的基础性内容。

而对于系列3、系列4应创造条件尽快开设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

系列3、系列4是为对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置的,所涉及的内容反映了某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应用意识,有利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科学评价、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

换言之,仅凭高中数学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知识难以适应如此众多的知识模块。

学科融合以及学科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是今后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新课程理念下关于备课的几点建议

新课程理念下关于备课的几点建议

质, 分析教材的重点 、 难点 。( 2 ) 分析教材中插 图、 表格 、 辅 助资料 、
音注 的作用 , 明确在教学中怎样运用这些辅助材料 , 把抽象的知识 原理外化 , 帮助学生突破重点 , 分散难点。( 3 ) 钻研 习题 。 教师对教
教学 内容 , 更适合学生接受 。
三、 课上实践 。 课后反思 。 积 累 经 验
备课只是一种预设。再好 的备课在课堂实践过程 中都会 出现
偏差 , 因为课堂的主体是活生生 的学 生 , 一些生 成问题 , 往往 是我 材中例题 、 练习题 的作用及难易程度要认清 , 怎样运用这些例题来 们 在 备 课 时 预想 不 到 的 。 一 些 方 法 的运 用 , 有 时也 不 会 达 到 预 期 效
教, 并做适 当的拓展延伸 , 发挥教材的作用 。教师备教材要关注以
下几 方 面 : ( 1 ) 深究课题 , 抓住 关键字词 句 , 把 握 教 材 的 中心 和 实
会收到更好 的效果 。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 } 二 , 教师要学会变通 , 不 能单调死板 , 因为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最好 的, 只有哪种方法 更适 合
2 . 把握学情 , 以学定教 教师授课是 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 。而学生又是这一活动 中的
学生在这一活动 中获 益多少 , 是评价教学 效果 的重要手段 。 教定学 ” 转变为“ 以学定教 ” 。 教学方法提倡 由原来的以讲授法为主 主体 , 教 师教案备得很细致 , 课 转 变为“ 自主学 习, 合作探究” 式教学 。教师不再是课 堂的主宰者 , 我们在 日常教学 中往往会有这样 的现象 : 而是课 堂的主导者 、 学习者 、 参与者 、 组织者 。 通过课堂引导学生获 进行得也很精彩 ,可通过检测式评价 ,发现学生得到的东西却很 该掌握 的点没有全部掌握 , 该提高 的能力 没有得 到提高 , 教师 取 知识 的同时 , 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的体验 , 更注重学生能 少 , 力和习惯 的培养 。 而这些变化要想真正有效地落到实处 , 作 为教师 精彩 的表演学生并不买单 。究其原 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 不 了解学生 , 造成课堂上曲高和寡这一现象 。所 以在备课 阶段 , 备 必须还 回到“ 备课 ” 这一点 卜。 因为备课是思想上的准备 , 而t课是 学 生是 必不 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备课 中一定要 分析好以下几点 : 行动 【 : 的落 实 , 思想决定 着行动 。所以备课 的优劣 , 直接 影响着 ( 1 ) 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 ; ( 2 ) 学生兴趣 、 爱好 、 学习态度 ; 课 堂教学质量 和效果 , 它起 到“ 牵一发而 动全身 ” 的作用 。那 么 , ( 3 ) 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差异 ; ( 4 ) 学生可能产生的困惑和障碍 。 把 以 我们应该怎样去落实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 呢?我想应该做到 以下 上 四点弄清 , 教师 在创设情 境中 、 组织 活动中 、 设置 问题 中就有 了 几点。 依据 , 才 能使课堂教学与学生 的兴趣 、 需要相结合 。最大限度地调 课 前 精 心 准 备 动学生 的主观能动 眭, 学生就会充满潋 睛参与到课堂中来 , 主动获 1 . 尊重文本 , 深研课标 , 吃透教材 取 知识 , 提 高 能力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备课和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备课和课堂教学
学 生 理 解 有关 的 问题 。
辩 论— — 在 平 等 的 基 础 上 .充 分 听 取 学 生 的 意 见 . 许 学 生 充 分 表 白 , 学 生 展 开辩 论 。 前 提 是学 允 与 其 生 的 意 见 得 到 尊 重 , 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 干 并 坚 持 学 敢
学 生 的 学 习 活动 . 同时 又是 一 个 社 会 化 的过 程 。
具 体 表 现 为 : 询 与商 议 。 教 师 及 时 观 察 学 生 的学 习 征
状 况 与 进 程 , 过 个 体 化 的征 询 — — “ 完 了 吗 ? “ 通 读 ” 想
好 了 吗 ?” 还 有 多 少 ?~ 可 以再 等 一 等 吗?” 抓 紧 时 “ “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备 课 , 同 于 以 前 的备 课 , 能 不 不
习、 自主 学 习 , 生 双 向 建 构 。 教 学 模 式 的一 个 关 键 师 其
问题 就 是 创 设 能 够 引 发 学 生学 习需 要 的教 学 情 境 。 怎 样 创 设 教 学 情 境 ? 通 过 多 媒 体 技 术 、 算 机 拟 计 真 、 戏 、 践 活 动 、 言等 来创 设 情 境 。 刘 华 山 教 授 游 实 语 在讲 “ ” 功 的概 念 时 , 提 出 问题 : 门时 . 什 么 位 置 先 推 在 推 门最 省 力 ? 什 么 ? 是 靠 生 活 实践 来 创 设 情 境 。 为 这 在
对学 生的评价 具体包括 : 目标 的 完 成 情 况 , 习 学 方 法 、 程 以 及各 种 学 习 品质 等 。对 学 生 的学 习进 行 过
有效 的、 积极 的评 价 , 学 生 体 验 成 功 , 立 积 极 参 与 让 树

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在新课标下,有效备课是教师提供高质量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教师在新课标下进行有效备课:1,熟悉课程标准:仔细阅读并理解与所教课程相关的标准
要求。

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理念,帮助您进行有效备课和教学。

2.设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了解教学目标应包含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与学生进行实际课堂互动。

3.分析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学习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制定适合学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学计划。

详细规划教学步骤和所需教学资源。

4.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讲解、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形式,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5.准备教学资源: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准备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确保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

6.教学评估和反馈:设计有效的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并提供及时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备课和教学过程。

7.不断专业发展:持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关
注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最新发展。

参加专业培训和研讨会,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

以上建议旨在帮助教师在新课标下进行有效备课。

每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新课程理念下备课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备课策略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策略教学的本质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备课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前奏,能否按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进行有效的备课,是教师能否顺利开展新课程教学,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前提。

一、研究课标,解读教材,设计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号、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

因此,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是语文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

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先认真研读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分析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如何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掌握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指导备课的全过程,将语文课程标准当成必备的工具书,伴随自己教学行为的全过程。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蓝本,是教学的一个例子,更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媒介。

作为导读身份先行阅读的教师不仅要读懂教材的语言,分析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构。

把握教材所承担的在发展学生能力、人格、个性等方面的内涵,而且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再创造,把教材转化成接近学生的学材。

但由于现在使用的新教材是按课程标准编写的,它改变了传统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结构体系以及教学功能,教师刚接触新教材时,不‘定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清楚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因此,教师拿到新教材后,首先要浏览一遍,对教材先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对每章节进行详细阅读,弄清教材每个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最后分析教材各知识点所承载的教育功能,以及需要拓展的知识。

新课程的有效备课要求教师克服只分析不体验、只书写不实践的纸上谈兵式的备课,强调教师要手脑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全身心投入。

在研究教材时要边思考如何设计教学过程边及时记下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来的不同教学思路。

对于需要补充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及时到图书馆查阅或上网查找,甚至到大自然,到社会上开展调查访问。

二、师生结构、分析学情,共享资源新课程倡导教学时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备课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备课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备课策略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新课改的基础理论之一,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效益的问题。

有效备课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课前的有效备课,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有效教学。

而如何实现从“低效备课”向“有效备课”转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整合教材,确保有效备课的可行性新课程的教材观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特点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说明,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

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即所谓的“深入浅出。

”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在课上出新意和深意。

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

另一方面,专家在编写教材时,是面向全国的学生进行编写的,所写出来教材的例题、练习等不一定适合各地的学生。

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

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对教材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或删除是必要的。

例如,“伴性遗传”一节的教学中,可以不完全按照教材的顺序来教学,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不先讲色盲再讲外耳道多毛症,而是先讲外耳道多毛症,因为此病的发病特点是传男不传女,很能体现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且其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学生容易理解。

然后再由道尔顿的例子顺势去讲解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色盲,并且设计了表格的形式让学生预测和总结后代色盲的患病情况,对于色盲遗传的特点由学生自行看书总结,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实践证明,经过这样的调整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充分得以体现。

二、落实目标,确保有效备课的方向性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南。

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的教学是盲目的、随意的教学,是注定不能成功的无效教学。

备教学目标就是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应准确界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备课策略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备课策略

圃 粪 墨 蒿 篆

转 向重能力,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从重继承转向重创新等 等 。教师备课就是要将这些转变内化为具体的教学方案的过 程 。所 谓备 课 ,是 指 教 师在 课 堂 教学 之 前 进 行 的 设计 准 备 工 作 ,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 生实际, 对教材 内容作加工、 处理, 选择合适的教学 方法 , 规 划教学活动。 随 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各种新理念 新方法 新 技术不断涌现 ,作为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的备课也不能 因循守 旧,在备学生、备教材 、备教法 上都应该推陈 出新。 备学生——牢 固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传统的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备课观 ,多属于以教师为 中心的备课 ,教师设计如何将 本知识 ,通过教学方法和教
— … — — —
个方面来合作探究 ,指导他们广泛查阅图书资料和 网上搜集 素材 ,课上开展演讲、讨论 ,上 了一节生动的研讨课。因为
黄河离我们生活的地 区较远 ,而淮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所以 本课我设计的作业是 “ 走近我们的母亲河——准河” ,以 “ 我 心 中的淮河 ” 为题 写一首诗歌 , 写出你对准河的感情与祝愿 ,
时 ,我设 计 的 是 学生 从 历 史篇 、地 理 篇 、文 化 篇 、环 保 篇 四
比较 阅读 的教 学 方 法 。根 据学 生喜 好 进 行分 组 ,同组 同学 很
容 易产生认同感 ,有助于提高学 习效率和乐趣 。像这样的协 作学习环境设计 ,不是一个单项的流程 ,而是结成团队 ,通
过高密度的交互合作探究 ,来促进学生对新意义的建构 ,体 现 了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的教 学 意 识 。 二 、备 教 材 一 灵 活使 用备 课 教 材 “ 从课程论的角度看 ,教材是课程标准制¨的课程内容 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产物 。 其中教科书在教材中占据核心地 ”。 位。 在备课过程 中, 活用教材对于提高备课 质量也非常重要 。 首先 ,使用教材的主体既是 老师 ,也是学生。如果按 传 统方式备课 ,仅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来解读文本、设计教 学 ,然后 “ ”给 学 生 ,那效 果 可 想 而 知 。所 以语 文 教 学 不 灌 能再盲 目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而是要 引导学生 自主 、合 作 、探究地学习,通过学生 的主体实践 ,在原有 认知的基础 上 主 动建 构 知 识 ,因而也 更加 强 调 对学 生 智 力 的开 发 和学 习 能力的培 养,注重 实践活动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 。 对文本的 多元解读等 。教师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为学生搭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备课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备课

学的出发点, 也是教学的归宿。新的课程标准针对传统教 学的弊端, 目 把 标设置为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教学 目标就不能再只盯着“ 知识” 这

个点, 而应确定全面、 具体的教学 目标 , 并且将它贯穿于
教学的始终。
材料 2计算 12 3 学生有的用竖式算, : 0x , 有的用 lO Ox
教 学的 高效 。
关键词 : 数学备课 ; 研读课标 ; 钻研教材 ; 了解学生
中 图分 类号 : 2 .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9 0 0 2 1 1 — 0 4 0 G6 35 A 1 0 — 1 X( 0 0)2 0 4 — 3
有效的教学首先取决于教师对课堂上应 “ 做什么” 作
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想用好一套教材 , 必 须理解整套教材的编写意图、 知识体系 、 结构特点及教材
的呈现方式。
教学目 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首先考虑的 要素, 它是教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应完整地了解全十二册教材 的知 识体系, 最起码是熟悉手头上这本书的内 容和知识的 前后衔接。 这一册书有几个单元 , 每单元包括哪几个内容 , 这几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 是如何衔接的, 课后习题与
少几) 的应用题, 如果用算术解, 由于需要逆向思考, 会难
住很多学生, 错误率高, 而一旦用方程来化逆为顺, 就能大 大地提高正确率 。这正是让学生感受方程之优越, 从而喜 欢方程的极佳典型材料。有了以上的思考与认识, 才能把
握好这节课 的教学目标。
三、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 实现教学计划的重 要载体, 也
保证新算法的练习有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量。 其实, 课程标准在设置三维 目标的同时 , 明确指出: 数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备课思路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备课思路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备课思路国家课程标准制订的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水平,反映的是教育教学内容和水平的最低限度,它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教学评价等起到的是间接性的、指导性的和弹性的作用。

新课标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新课标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各学科课程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规律和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备课,要体现预设和生成的统一。

不能只强调教学的预设性,而忽略教学的生成性。

要想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内在联系,教师要能够即时捕捉学生中间的热点问题,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了解孩子,解读孩子,让有教育价值的活动生成、发展、延续,让课程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

在备课中,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才有针对性。

备课要体现生活理念,要贴进学生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教师要力争做到学“生活”,用“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生活”。

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拓展,既要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又要完成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有效地进行资源重组,合理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能够较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
摘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这一切的实施,离不开精心的备课。

关键词: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自己
所谓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作准备的一个动态过程。

从广义上讲,备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包括课前备、课中备和课后备。

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怎样备课呢?我认为教师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一、备学生
教师在遵循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备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提升问题意识,预设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要深思熟虑,全面考虑,对体现教学目标的内容反复分析与综合,并提炼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种“关键问题”,把“关键问题”有机地设
计到教学过程中。

2.备知识:教师指导学生温习与本课程教学相关联的基础性知识,让学生能够实现“跳一跳摘苹果”,也是让学生搭建知识学习的“脚手架”,通过对学情的系统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备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设计在课堂的主要环节、主要问题、主要活动中,尽量让学生展现能力,如哪些学生可能在哪些环节会有创新的想法,在哪些环节教师需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机会,确保学生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4.备情绪:教师要创设培养良好学习心境的教学情境,采取科学而积极的评价,不断激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把学生情绪调整到高涨状态。

5.备学法:教学设计中体现指导学生的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方法、作业方法、评价方法、分析方法等。

二、备课程
备课程就是整合课程资源,具体细化:
1.备教学目标: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熟悉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弄清楚本次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话语要精确、明白、清楚、简洁,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应学习结果的层次性,认知领域
的教学目标一般应反应记忆、理解与运用三个层次。

2.备教学内容:教师以解决学生问题为核心确定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找到教学关键,在具体设计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主体——学生接受知识的可能性,其次要考虑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全班学生化解教学难点,而且能使他们容易接受,教师突破难点的方法有很多,如举例法、比较法、逆向法、分散法等,关键就是以解决学生问题为突破口,抓住主要矛盾。

3.备教具准备:教师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每一堂课不可能都有现成的教具,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发明和创新出新的教具。

在使用过程中,用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用在解决问题的关键处,用在学生思维困惑的转折处,给学生一种情境的刺激,使学生茅塞顿开、提升感悟。

4.备教材分析:教师要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它的系统性、整体性,要对教材知识体系以外的与之相联系的知识、技能,作横向比较性分析,扩大教学内涵,进一步分析和挖掘教材所隐含的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

在分析教材时,要与学生学习情况紧密联系,为科学、系统设计好教学做充分准备。

三、备情境
营造教学情境是实施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平台和环境,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不同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氛围,使“苦学”变成“乐学”。

具体体现在:
1.创设平等、民主、激励的教学情境,张扬个性。

2.创设过程性、思维性、兴趣性、经验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
兴趣。

3.创设发散性、多元性、逆向性、直觉性、批判性、想象性思维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4.创设活动情境如故事、游戏、表演、音乐、角色、演示等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四、备自己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要求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要充分认识自己。

教学设计中,教师要:
1.备策略——导课、板书、结束行动策略,追求美的境界。

2.备风格——弘扬个性、培养机智、塑造特色。

3.备弱点——认识自我、反省自我。

4.备期望——关注差异、全面发展。

5.备形象——有效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6.备话语——润物细无声,沁人心脾。

总之,备课是一个个性化的知识积累过程、教学研究过程,需要精心策划,需要大量有效信息,需要反复思考和研究,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西省孝义市第七中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