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明山《行政学导论》课后习题-第九章 行政决策【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行政决策

1.什么是行政决策?它有什么特点?

答:行政决策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所做出的决定性的行政行为。作为决策的一种特定存在形式,行政决策具有决策的一般特点,如目的性、预见性、选择性、实践性、优化性等,同时,它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行政决策主体是行政机关和行政领导者

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政府和政府各种职能机关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及其领导者,它既可以是一个领导人,也可以是一个领导集体,他们都有法定职权和地位以及法律授权。非经上级国家机关、法律以及其他社会规范授权,任何其他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拥有行政决策权力,不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

(2)行政决策客体是公共事务

行政决策的客体是公共事务,不涉及解决公共事务领域的决策不是行政决策。企业、学校、政党和教会等社会组织以及家庭或个人做出的决策不是行政决策。上述社会组织的行政部门也可以针对组织内部问题做出决策,但是那是广义的行政决策。行政决策一般是为了解决某方面的公共事务,或者是为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有针对性的决策行为。

(3)行政决策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行政决策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这是行政决策与其他类型决策的最大区别之一。政府是非营利性组织,是以为公众服务为宗旨的。行政决策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均衡地协调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确保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这是其他任何类型的决策不可能具备的功能。如果政府舍弃公共利益进行决策,那么势必造成社会不公平,造成社会动乱,

危及自身的合法性。

(4)行政决策必须依法决策

行政决策必须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以及行政法规,不能违背宪法和有关法律以及行政法规。依法决策是依法行政的关键。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必须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精神,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决策。

(5)行政决策具有地域效力

一级政府所做出的行政决策在其管辖区域之内,其效力达及每个公民和每个社会组织。换句话说,每个公民和每个社会组织都必须贯彻执行其决策,如果不执行,必将受到应有的制裁。政府职能部门所做出的行政决策,凡政策所涉及的每个公民和每个社会组织也都必须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这种地域效力是其他社会组织的决策效力无法相比的。

(6)行政决策具有强制性

政府是以强制力为后盾的,因此,行政决策不是可以不可以执行的问题,而是必须执行的问题。任何公民和任何社会组织都必须贯彻执行政府制定的行政决策,如果不贯彻执行,必定受到惩罚,甚至强制执行。行政决策的这种强制性是行政机关单向行政行为的合法的强制力量,但是,它不能成为知法犯法的借口。

2.简述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危机决策。

答:(1)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能够确定,决策目标非常明确,对决策实施的结果也能够确定。确定型决策一般都是对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都很清楚。决策目标很明确,有几个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对各种决策方案的实施后果也有十分确定的把握。这样,决策者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主观偏好进行决策。

(2)风险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风险型决策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要有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能够确定实施决策方案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是决策者可以控制并可预测的。决策者对决策实施的后果有一定的把握,但是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冒一定的风险。

(3)不确定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决策目标也不够明确,对决策的结果也不能控制和预测。不确定型决策是比风险型决策难度大得多的决策,一般有两个以上的决策方案。决策对象有两个以上的变量,而且这些变量和自然状态的发展变化是不可预测的,也是不可控制的。没有最好的决策方案,决策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做不同的选择。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可能做出确定性的预测,对各种决策方案出现的各种结果的概率也很难确定。它往往以决策者的主观意志和判断为决策依据。决策者有各自的偏好,有的魄力大,敢于冒风险,往往选择那种收益大,但损失也大的方案;有的魄力比较小不敢冒风险,往往选择那种收益小,但损失也小的方案。因此,不同的决策者可以做出不同的决策,而没有最好的决策,因为一切都是不确定的,都是发展变化的。

(4)危机决策

危机决策是不确定型决策的一种,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造成的公共危机面前,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在尚未掌握全面而准确的信息的情况下立即做出决定的过程。一般来说,大多数危机事发突然,事先没有蛛丝马迹,没有预测到,很多现象以前从未见过,涉及范围大,造成的后果严重,而且事态发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对领导者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是一个考验。危机发生后,领导者首先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将事态发展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使其蔓延扩大,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然后要善于抓住危机中的契机,变被动为主动,根据危机的变化过程,及时调整方案,正确决策,化解危机。

3.简述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答:(1)程序性决策

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通俗地讲,程序性决策就是照章办事或例行公事。程序性决策要求必须按照规则处理各种社会事务。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制度予以决定。在没有规则可循的情况下,必须有先例可供参考。程序性决策一般都不是涉及面较广的重大问题。

(2)非程序性决策

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这类决策的要求较高,它要求决策者必须有较全面的法律知识,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有对决策对象的全面了解与分析,有对决策结果的准确把握。也就是说,决策者所做出的决策不能违背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不能违背有关的规章制度。

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大多数决策既不是完全程序化的决策,也不是完全非程序化的决策,而是程序化和非程序化的结合。程序性决策一般由下层领导者做出,非程序性决策由高层领导者或主要领导者做出。尤其是对关系到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由组织的主要领导者做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