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及报告评审中的有关问题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内容及评审意见书编制要点探讨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内容及评审意见书编制的要点探讨本人刘贵忠教授级高工第一批矿产储量评估师应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储量处邀请,根据自已多年对各矿种、特别是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的初浅经验和教训与对新标准规范、现行规程及有关规定要求理解和运用,对地质报告评审内容及评审意见书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交流。
其交流的内容如下:一、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与评审意义及其重要性二、地质勘查工作及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的依据三、如何提高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质量四、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的主要内容五、评审中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六、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编制的主要内容及要点一、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的意义及重要性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是由具有相应勘查资格资质的地勘单位受矿业权人或矿业权行政管理机关委托,经相应的地质勘查和综合整理编制而成的地质勘查成果,是矿业权人进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及矿山开采设计的地质依据,也是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管理的依据。
因此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客观真实、准确可靠对矿山未来开采的经济性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合法、合规和合理管理。
因此,根据矿床的分布地域、矿床的成因类型,矿体、矿层的赋存特点,因地制宜地、按照不同矿种的相应规范规程及规定等技术要求从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全方位进行评审是保证报告质量的重要一环。
二、地质勘查工作及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的主要依据1、国家和自治区有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及要求;有关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要求;2、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及DZ/T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国家或行业(管理部门)分矿种(或相近矿种)的矿产资源储量相关技术标准、新标准规范及现行有关规程及规定要求;3、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授予或颁发的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为进行矿产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其他有效的与矿业权有关的文件、资料。
地质勘查报告送审要求及说明
送审报告要求及说明(wu555:2008年2月陕西省评审中心的要求如下:)一、申报材料要求如下:1、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申报表 2份(要求盖申报单位红章)2、编写单位出具的承诺书 2份(指定完整的报告名称并加盖编写单位红章)3、采矿许可证副本或勘查许可证复印件 2份4、编写单位资格证书 2份说明:根据不同的送审报告类型,还需补充以下材料①压覆类报告需提供省发改委项目批文或省国土资源厅征地预审批复等相关文件②扩大开采范围类报告要求提供省国土资源厅有关的委托评审函。
③检测说明书要求提供检测委托书、初审意见、煤炭生产许可证、资源储量检测一览表(具体内容有附表说明)二、送审报告要求如下:1、成批检测报告一次送审数量在10个以上(含10个)每矿提交报告不少于2套,除此之外的每矿送审报告数量要求不少于4套;2、每套送审报告(含文字、附图、附表等)全部装入1个文件袋或盒中,特殊情况可分装数盒,并在文件袋或盒外贴上清单,与报告电子光盘(含文字、附表、附图及对应符号库)一起送评审中心。
3、报告在评审中心受理后,业主或编写单位即可交纳评审费用。
编写单位着手将野外资料收集、报告编制等情况制成幻灯片,以备在评审会议上向与会专家汇报。
4、经评审,编写单位应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并参照专家个人意见对报告进行认真修改后,将修改报告(扉页必须盖全印章)1套与其电子光盘1张送评审中心。
说明:①送审及修改的报告必须送与评审室负责报告的专门人员受理并登记,其他人员无权受理任何报告,否则发生报告丢失、进度拖延等情况,后果自负;没有达到以上要求的报告,坚决不予受理。
②金属与非金属报告在受理后,应准备不少于2块矿物标本送交评审中心。
三、领取备案证明要求:1、编写单位协助业主将最终修改报告按照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要求格式汇交资料,并索取资料汇交验收单。
2、业主或编写单位将资料汇交验收单送评审中心,同时填写好占用(或查明、压覆)资源储量登记书,方可领取备案证明。
国土资源部文件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有关规定.
2. 6 内蕴经济资源量包括331、332和333, 因未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或开采,经济意义不 明,界于经济的到次边际经济的之间,下列情形 属于此类: 2. 6. 1 完成地质勘查工作,只进行概略研 究的; 2. 6. 2 基础储量以外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 的; 2. 6. 3 因矿层薄、矿体小、开采难度大或 开采成本高,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分析或矿山 设计未予利用的; 2.6. 4 矿山关闭后残留的矿产资源;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业权评估准则 ——指导意见CMV13051-2007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二00七年一月二十日第一届笫一次工作委员会审议通过)
1.前言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简称新分类标 准)已发布实施多年,但在矿产储量评审、矿业权评估、 矿山地质测量(储量核实)过程中,对新分类标准的资源 储量类型的确定还存在模糊认识。为进一步理解新分类标 准,正确划分资源储量类型,并与国际开展有效的对比和 交流,在征求各方意见、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中国矿 业权评估师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 形成本指导意见。 2.基本概念理解
国土资源部文件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有关规定
国土资源部文件
国土资发(2007)68号
关于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国家标准和勘查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环境厅、圄 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 局):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 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和各矿类(种) 地质勘查规范行业标准(以下统称新标准规范)发布实施以来,对指 导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管理起刭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实际 工作中仍存在新旧标准混用、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新标准规范等一些 问题。为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统一的 基础数据,方便社会各界正确使用地质勘查成果和矿产资源储量信息, 现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施新标准规范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是矿政管理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是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过程中一些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资源储量;报告评审;问题及建议一、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的作用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是指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及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包括矿产资源储量的各类勘查报告、闭坑地质报告以及矿产勘查和矿山生产、水源地建设阶段用于筹资、融资、探矿权或者采矿权转让过程中说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关资料。
是由具有相应勘查资格资质的地勘单位受矿业权人或矿业权行政管理机关委托,经相应的地质勘查和综合整理编制而成的地质勘查成果。
众所周知,采矿权人采矿需要交纳采矿权价款,开采的资源储量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及资源税挂钩,矿山开采年限与资源储量挂钩。
近年来,由于矿业市场投资的多元化,加之国家的有关法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对资源储量评审工作盲目市场化,受利益驱使,出现了种种弄虚作假的情况。
比如一些企业在改制时,投资者为了少交采矿权价款,往往将储量做小,造成国有矿产资源资产的流失;而有些企业在融资、筹资或包装上市时,为了吸引股民投资,造成绩优股的假象,往往又要求将资源储量做大,以蒙骗股民。
各矿产地的矿产资源储量状况不能是地质勘查机构自己说了算,而必须由相对权威的评审机构审查评价、鉴定验收。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是评审机构对矿产地质勘查机构取得的矿产地质成果的审查评价、鉴定验收。
其内容包括:对矿体地质特征,开发利用内外部条件,矿产种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等技术数据等阶段性认识的认可。
它是资源储量管理的技术支撑。
是为国家掌控资源家底、维护国家资源权益、保护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服务的,是政府资源储量管理以及矿产资源管理的关键性基础工作。
它依据和参照国家发布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国家和有关部门发布的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各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国家和有关部门发布的与矿产资源勘查及矿山生产和水源地建设有关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国家发布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矿产资源以及环境方面的规定而进行的。
当前贵州省矿产资源储量勘查地质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等高线图上落点位置高高低低为锯齿状 ,这样圈 定的各类资源储量块段不规整 , 不便开发利用 。 2 地 表工程 没 有按 规 范 进 行 ,控制 地 表 煤 )
层 的变 化做 得不好 。
物探测井资料和标志层来进行对 比的,应还有地
层 的沉积结 构 、古 生 物 、煤 岩 、煤质 、煤层 的地
20 0 8年 2 5卷
贵
州
地
质
V 1 5N . ( 0 9 ) 20 o 2 o4 T 1 7 0 8 . .
・
第 4期 ( 总第 9 7期)
GUI ZH0U G E0【 GY
2 51 ・
当前 贵 州省 矿 产 资源储 量勘 查 地 质 报告 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及 建 议
球化学组分指标等。用得很少 ,或不用。
( )矿 区或井 田构造 的研 究 4
3 )报告 中的资源储量估算 ,块段 圈定和数 据计算 的错误 较多。部分报告 的地质制 图方法
不对 。
[ 收稿 日期]20 — 8 1 08 0 — 5
【 作者简介]万朝元 (97一 ,重庆人,研究员,长期从事地质勘查及其管理工作。 1 3 )
爆 炸性 的测试 报告 。三是要按 规定进 行 内检 、外
( ) 少 采岩 矿 鉴 定 的薄 片 、光 片 样 品进 行 3
鉴 定测试 。对有 用矿物 种类 ,颗粒 大小 ,嵌 布特 征未述说 清楚 。物相分 析基本 不作 ,难 以确定矿
石 类型 。
( ) 基本不作 选矿 试验样 ,多是 用 “ 比” 4 类 进行评 价 。对矿 床 的开发利 用不 能提供准 确 的选 矿 、冶 炼 方 法 ,也 是 开 采 后 回 收 率 低 的 主 要
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报告审查要点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第34卷第2期2020年㊀6月资源环境与工程ResourcesEnvironment&EngineeringVol 34ꎬNo 2Jun.ꎬ2020收稿日期:2020-03-12ꎻ改回日期:2020-04-21作者简介:李傲竹(1989-)ꎬ男ꎬ工程师ꎬ硕士ꎬ地质学专业ꎬ从事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工作ꎮE-mail:275489227@qq com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报告审查要点及有关问题的讨论李傲竹1ꎬ闫普晴2ꎬ申㊀文1ꎬ阮志桥3(1.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ꎬ湖北武汉㊀430071ꎻ2.湖北永业地矿评估咨询有限公司ꎬ湖北武汉㊀430074ꎻ3.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ꎬ湖北襄阳㊀441002)摘㊀要:结合近年来对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报告审查的实践ꎬ从勘查依据㊁工作程度㊁工业指标㊁资源储量估算㊁风化层厚度㊁开采技术条件等技术和程序合规性等行政管理方面总结审查要点ꎬ并对报告评审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ꎮ关键词:建筑石料ꎻ矿产资源储量评审ꎻ审查要点中图分类号:P619.22ꎻF426.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1211(2020)02-0299-05DOI:10.16536/j.cnki.issn.1671-1211.2020.02.026㊀㊀普通建筑石料ꎬ指适宜加工成普通混凝土用碎石㊁机制砂(人工砂)㊁块石的天然岩石ꎬ而饰面石材㊁规格块石㊁条石㊁工艺美术品石材不属于建筑石料[1-2]ꎮ建筑石料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ꎬ根据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㊁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统计数据ꎬ2019年全省住建行业建筑石料需求量约为11090万tꎬ交通设施项目建设建筑石料需求量约为9200万tꎬ仅两者合计需求量已超过2亿tꎮ截至2019年ꎬ湖北省普通建筑石料采矿权426个ꎬ占全省2874个采矿权总数的15%ꎮ426家采矿权全为市县两级发证ꎬ其中中型25家㊁小型401家ꎮ建筑石料利用的是岩石物理性能指标[3-4]ꎬ而大众熟知的金银铜铁磷等矿产均是利用岩石的有用化学元素或化学成分ꎬ两者的勘查技术方法㊁评审要求有较大的不同ꎮ在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报告的评审工作中ꎬ由于报告编制㊁审查等环节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程[3]ꎬ加之从事相关工作的部门和单位对建筑石料的特殊性认识不足㊁研究不足[4]ꎬ导致不管是报告编制ꎬ还是评审环节均存在一定的问题ꎮ1㊀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报告技术审查要点1.1㊀勘查依据普通建筑石料作为乙类矿产ꎬ发证权限均在市县两级ꎮ2018年ꎬ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原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出台«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管理的通知»(鄂土资函 2018 197号)ꎬ明确市县两级发证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工作由市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负责ꎮ国家统一的行业标准«建筑用石料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正在制定中ꎬ目前尚未发布ꎮ一直以来该类矿产的资源储量评审ꎬ均参考«浙江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浙土资办 2010 85号ꎬ下称«浙江技术要求»)㊁«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下称«河南技术要求»)和«建筑用卵石㊁碎石»(GB/T14685 2011)ꎮ在实践中ꎬ«浙江技术要求»㊁«河南技术要求»和«建筑用卵石㊁碎石»基本上符合工作实际情况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代表性ꎮ1.2㊀工作程度根据«浙江技术要求»ꎬ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分为普查和勘探两个阶段[1]ꎻ«河南技术要求»则分为踏勘选点和地质勘查两个阶段ꎬ且一次勘查完毕[2]ꎮ笔者认为«河南技术要求»的阶段划分更符合实际ꎬ绝大多数建筑石料矿只进行一次勘查工作ꎬ查明可供开采利用的资源储量后进入采矿阶段ꎮ勘查工作以地质观测研究为主ꎬ配合少量必要的探矿工程ꎬ测制勘查区地形地质图ꎬ调查研究残坡积覆盖层和风化层的厚度与分布ꎬ基本查明矿体内部结构复杂程度和断裂构造对矿体的破坏程度ꎬ调查开采技术条件ꎬ测试石料的理化质量指标ꎬ编制勘查地质报告ꎮ具体来说ꎬ地形地质图按1ʒ2000进行正测ꎻ岩性单一㊁延展稳定的可只测1~2条1ʒ1000或1ʒ2000地质剖面ꎬ岩性复杂的视情况增加ꎻ对残坡积覆盖层厚度和风化层深度ꎬ用剥土㊁探槽或浅钻予以控制ꎻ按岩性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岩矿鉴定㊁化学分析㊁体重值测定㊁放射性检测ꎬ重点是对质量指标进行测试ꎮ参考两省出台的技术要求对勘查类报告进行审查ꎬ发现多数勘查类报告未进行1ʒ2000地形图正测ꎬ剖面未正测ꎬ体重样数量不足ꎬ未进行放射性检测ꎬ样品分析往往只有抗压强度1项或少数几项[5]ꎬ其它无实际意义的工作有些则高于规定要求ꎮ核实报告的审查相对简单ꎬ因矿山正常生产进行ꎬ产品正常生产供应ꎬ使用方一般会对其质量进行检查ꎻ开拓面形成后ꎬ对矿石的观察更直观ꎬ核实报告主要是对实测采空区范围和少量样品控制ꎬ对以往勘查报告或以往核实报告划定矿体的空间位置进行比对ꎬ阐述资源储量变化的原因ꎮ1.3㊀工业指标普通建筑石料矿产一般采用露天开采方式ꎬ开采技术条件方面有最低可采厚度㊁夹石剔除厚度㊁采场边坡角(资源储量估算边坡角)㊁采场最终底盘最小宽度㊁剥采比㊁爆破安全距离等指标ꎬ属常规性要求ꎬ不作讨论ꎮ石料质量指标方面ꎬ普通建筑石料主要测试抗压强度㊁坚固性㊁压碎指标值㊁碱集料反应等指标ꎬ用作公路路面的样品应加测磨光值㊁磨耗值和冲击值等质量指标ꎬ用作铁路轨道梁㊁轨道板的碎石料还应加测氯离子含量等[1-5]ꎮ其它有关要求主要有:含泥量ꎬ含泥块含量ꎬ有害物质ꎬ坚固性指标ꎬ表现密度ꎬ松散堆积密度ꎬ空隙率等[6]ꎮ因该类矿产无一般工业指标ꎬ大多数报告工业指标由勘查投资方提出且未经论证ꎬ投资方为减少勘查投入降低成本ꎬ工业指标往往只有抗压强度1个指标ꎬ且使用数值不尽相同ꎮ技术要求对主要指标抗压强度要求是按石料等级岩石抗压强度最低45MPaꎻ而«建筑用卵石㊁碎石»要求在水饱和状态下ꎬ火成岩不小于80MPaꎬ变质岩不小于60MPaꎬ水成岩不小于30MPaꎬ结合审查实际ꎬ笔者认为抗压强度指标不应小于45MPaꎬ其它指标至少应该有坚固性㊁压碎指标值㊁碱集料反应ꎮ如果仅有抗压强度1个指标ꎬ报告结论中应明确指出该问题ꎬ评审专家审查时也应明确指出上述问题ꎮ1.4㊀资源储量估算资源储量估算多采用平行断面法ꎮ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1)边部剖面位置选取不当ꎮ一般来说不能与采矿权或勘查范围的边界一致ꎬ有些报告将估算剖面放在采矿权或勘查范围的两端ꎬ与边界一致ꎬ这样剖面的垂直方向没有考虑到边坡角ꎬ造成估算结果的偏差ꎮ例如ꎬ某地1个建筑石料矿ꎬ位于洼地且三面为山脊ꎬ拟扩大矿区范围但均未超过山脊ꎬ提交的勘查报告将用于资源储量估算的剖面放在了拟设采矿权边界ꎬ初稿估算出的资源量为120万m3ꎮ在审查的过程中发现扩大范围后最高开采标高增加较多ꎬ所估算的资源量多数位于边坡之下ꎬ后经核实ꎬ考虑边坡角后估算资源量不足50万m3ꎬ后来建议对矿区范围进行调整并重新选择资源量估算剖面ꎮ(2)中部剖面位置选取不当ꎮ中部剖面拘泥于所谓网度ꎬ采用等间距的形式ꎬ布设的位置可能位于地形的相对高处或相对低处ꎬ增大估算的面积参数ꎬ会造成较大的误差ꎮ(3)剖面方向选择不当ꎮ剖面方向应该与地形总体走向直交ꎬ估算的结果会更真实准确ꎮ有些报告机械地按照地质勘查规范的要求将资源储量估算剖面与地层总体走向直交ꎬ与实际情况不符ꎮ(4)估算公式选择错误ꎮ对点尖灭或线尖灭ꎬ或说1/2或1/3的公式选择不当ꎬ未结合地形特征来选择ꎮ(5)剖面外推间距确定不当ꎮ边部外推剖面的外推距离ꎬ在边部形态不规则时ꎬ对外推距离的确定不当ꎬ且未说明是如何外推的ꎮ1.5㊀风化层厚度多数覆盖层或风化层的扣除依据不足㊁数据不合理ꎬ有些报告甚至没有扣除风化层ꎬ影响资源储量的结果ꎮ从大量矿山开采实际来看ꎬ风化层的厚度一般>2~3mꎬ少数矿山>6mꎮ勘查类报告应该有槽探或剥土的素描图ꎬ并尽可能地多附矿区露头的照片ꎮ规定要求残坡积覆盖层厚度和风化层深度ꎬ用剥土㊁探槽或浅钻予以控制ꎬ形成成果资料ꎮ遇到最普遍的问题是不进行取样测试ꎬ而是凭经验判定ꎬ没有数据支撑ꎬ即使进行取样分析测试ꎬ也难以做到几十厘米的间距连续取样ꎻ这样ꎬ风化层厚度的确定是定性的㊁不准确的ꎬ但即便是这样ꎬ也应该有资料佐证ꎮ2006年ꎬ某建筑石料矿提交详查报告ꎬ因矿区基岩基本裸露ꎬ报告未扣除地表风化层ꎬ随后设立的矿山企业在开采时ꎬ因地表岩石风化强烈ꎬ地表十多米以下岩石强度仍较低ꎬ无法利用ꎮ对于核实报告ꎬ若开拓面已形成ꎬ在直接观察的基础上ꎬ应多点高频次实际测量风化层厚度ꎬ附采坑素描图ꎮ003资源环境与工程㊀2020年㊀1.6㊀开采技术条件«浙江技术要求»和«河南技术要求»对开采技术条件有明确的规定ꎬ主要有:调查勘查区及其附近地表径流㊁补给条件和当地最高洪水位或潮水位ꎬ调查未来采场地表汇水边界和自然排水条件ꎬ提出矿山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水源方向ꎻ调查分析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ꎬ分析研究因开采诱发的滑坡㊁岩崩㊁泥石流等次生矿山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ꎻ预测㊁评估石料矿产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㊁影响程度ꎮ相对来说ꎬ要求不高ꎬ但很具体ꎮ一般来说ꎬ因矿山开采破坏植被㊁形成高陡边坡ꎬ土石污染较严重ꎬ开采技术条件笼统定为简单类型不合适ꎬ应充分考虑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等工程地质条件ꎬ环境污染和破坏等环境地质条件ꎬ综合确定其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类型ꎬ更好地指导矿山今后的开发ꎮ2㊀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报告程序合规性审查㊀㊀随着矿业市场逐步开放ꎬ地勘单位市场项目增多ꎬ但其技术力量断档严重㊁人员投入不足ꎬ随着国家相继取消地质报告编写资质及地勘资质要求ꎬ地勘行业准入门槛大幅降低ꎬ报告质量下降是储量评审工作中所遇到的最为突出问题ꎬ因此ꎬ对报告相关附件的审查变得更加重要ꎮ(1)矿业权证明文件:勘查许可证㊁采矿许可证或划定矿区范围批文的复印件齐全ꎬ并在有效期内ꎮ未设置探矿权㊁由政府出资委托地勘单位简单勘查后直接设置采矿权的ꎬ应出具政府委托函及其与地勘单位签订的勘查合同ꎮ(2)工业指标认定书:建筑石料无国家统一行业标准和一般工业指标ꎬ应由矿业权人参考相关规范并结合自身实际ꎬ向编制单位出具工业指标认定书ꎬ并承诺自担使用该工业指标带来的勘查开发投资风险ꎮ(3)野外验收意见书:勘查类项目ꎬ应由当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野外工作进行验收ꎬ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性ꎬ野外验收通过后方可转入报告编制阶段ꎮ(4)资料真实性的承诺书:矿业权人及编制单位均必须填写承诺书ꎬ矿业权人对提交的全部资料进行承诺ꎬ编制单位对与本单位有关的内容进行承诺ꎮ(5)编制单位内审意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报告勘查工作较简单㊁投入工作量较少ꎬ工作的可靠性准确性更为重要ꎬ编制单位应组织本单位资深专家对报告各项工作严格把关ꎬ确保工作成果和报告编制满足要求ꎮ3㊀意见和建议3.1㊀合理确定勘查网度勘查或核实工作不能拘泥于网度ꎬ重点应在使用资源储量估算的勘查剖面布设是否合理ꎬ分析测试项目是否满足要求ꎬ工业指标的合理性ꎬ风化层确定的合理性㊁真实性㊁可靠性ꎬ勘查剖面方向是否与地形总体走向直交等ꎮ3.2㊀关注资源储量 可利用性可利用性 是指可加工出合格产品的质量与原地资源储量质量的比值ꎬ即爆破㊁加工后形成不同规格的石料与爆破采出的毛石重量之比ꎮ通过近年来的评审发现ꎬ品级好的可利用率可以达到75%~85%ꎬ差的只能达到50%~60%ꎮ这个 可利用性 ꎬ与坚固性㊁压碎性指标值[1-2ꎬ6]是相关联的(坚固性与压碎性指标数值越低ꎬ 可利用性 越高)ꎬ与岩石的结构㊁构造㊁次要矿物嵌布特征有关ꎬ如泥质条带灰岩㊁泥质白云岩等的 可利用率 较低ꎬ中厚层状质地较纯的灰岩㊁辉绿岩㊁玄武岩等较高ꎮ在工业指标制定和资源储量估算中ꎬ应对 可利用性 加以考虑和体现ꎮ3.3㊀优级优用ꎬ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对有些品级较好但零星分散的灰岩ꎬ实际上也可以用作其他用途(化工㊁熔剂㊁水泥㊁冶金)ꎬ但其资源储量规模较小ꎬ作为高等级用途经济上不合理ꎬ不具有可操作性ꎮ若将其与共生的品级较差的灰岩一并作为建筑石料反而是可行的ꎬ不能简单地认为没有做到 优矿优用 ꎮ有些建筑用花岗岩矿和辉绿岩矿ꎬ开采到深部后ꎬ质量好的理论上可以作为饰面石材ꎬ但整体来说不能满足饰面石材的要求ꎬ因饰面石材的成荒率一般不到30%ꎬ其废料或边角料仍可加工成建筑石料ꎬ有条件时可以采出少量荒料或大块石料用于更高等级的用途ꎮ同时也应防止矿山企业 优矿劣用 ꎮ例如目前建筑石料市场行情好㊁价格高ꎬ一些企业将满足水泥用途的灰岩当作建筑石料计算资源储量并提交报告ꎬ在评审过程中应根据各项原始数据和成果资料综合分析ꎬ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定工业用途ꎻ矿山生产期间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日常监管要到位ꎬ年度检测时要掌握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ꎮ3.4㊀综合利用矿产资源适合露天开采的部分非金属甲类矿产(如水泥用灰岩㊁饰面石材)在进行矿产勘查㊁矿山生产㊁储量核实过程中ꎬ应注意是否存在可供综合勘查㊁综合评价的建筑石料矿产ꎬ若主矿种的围岩或夹石中有满足建筑石料矿相应的部分应予以单独圈定ꎬ查清矿体形态分布㊁厚度㊁矿石质量及其变化并估算资源储量ꎬ评价其勘查103第2期李傲竹等: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报告审查要点及有关问题的讨论程度ꎬ为下一步开发利用该矿种提供依据ꎮ这样既能减少围岩剥离后堆放产生的环境和安全问题ꎬ也能满足国家工程项目建设需要ꎬ且开发利用成本远小于单独新立建筑石料矿采矿权ꎮ某些矿产(如饰面用灰岩)在开采过程中也会产生部分边角余料等废石ꎬ在报告编制和评审过程中ꎬ也应对其是否可以作为建筑石料进行综合评价ꎬ并在评审意见书中明确提示矿业权人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ꎮ3.5㊀重视前期准备工作勘查区范围原则上应在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拟设开采区块内合理划定ꎬ同时应考虑生态红线㊁重要构筑物等禁采区分布影响ꎬ避免后续工作无法开展或资源无法利用ꎮ为了解石料质量ꎬ一般应采集少量代表性样品ꎬ进行相关质量指标测试和放射性检测工作ꎬ在符合质量要求和安全规定后再行勘查ꎬ勘查区附近有同类岩石的矿山ꎬ应当收集石料质量测试数据ꎮ新立普通建筑石料矿山ꎬ拟设边界不能位于半山腰㊁近山顶等位置ꎬ未来开采形成边坡后ꎬ不对边界外进行剥离ꎬ剥离会造成安全隐患ꎬ又会造成事实上越界的违法行为ꎮ拟设范围不能选择周边高㊁中间低的地段ꎬ这样边坡压占量大㊁实际开采量小ꎬ且会形成高陡边坡ꎬ产生安全隐患ꎮ3.6㊀从严确定工业指标目前ꎬ普通建筑材料开采存在 多㊁小㊁散㊁乱㊁差 的现象ꎬ但在资源整合㊁规模开发㊁集约利用的大趋势下ꎬ普通建筑石料的准入门槛将愈加严格ꎬ工业指标的确定应严格标准ꎬ建议按照浙江㊁河南两省技术要求ꎬ对坚固性㊁岩石抗压强度㊁碎石压碎指标㊁硫酸盐及硫化物㊁碱集料反应指标等5项指标进行测试ꎬ并按照I㊁II㊁III三级划分等级要求ꎮ同时应明确资源产品的用途ꎬ仅作为普通建筑石料用可采用上述5项指标ꎬ已明确具体用途的(公路㊁铁路等)ꎬ必须增加相应的评价指标ꎮ3.7㊀明确提示风险新立矿山ꎬ按现行规定均是净矿权出让ꎬ出让方和勘查报告的提交单位均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ꎬ地质勘查工作往往投入不足ꎬ工业指标一般只有抗压强度1个参数ꎬ未来矿山开采时存在风险ꎬ作为管理部门㊁报告编写单位㊁审查专家应根据报告实际情况ꎬ充分提示受让人注意勘查开发方面存在的风险ꎮ2013年ꎬ某地勘单位受企业委托ꎬ对指定矿区范围开展普查工作ꎬ双方合同约定未来矿山产品是用于高速公路的石料ꎬ但普查报告仅有抗压强度1个指标ꎬ矿山投产后因产品不合格无法用于高速公路建设ꎬ引起双方纠纷ꎬ最终地勘单位退还企业所有费用ꎮ该事件反映出:一是地勘单位合同约定就已有问题(即未踏勘取样分析确定岩石的可利用性)ꎻ二是勘查工作简单ꎬ取样分析不全ꎬ未提示风险ꎻ三是专家审查时把关不严ꎬ也未提示风险ꎮ3.8㊀做好与以往工作的衔接矿业权人拟扩大矿区范围ꎬ对采矿权周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ꎬ按正常程序ꎬ需对采矿权范围内编制核实报告ꎬ对采矿权范围外设立探矿权并编制勘查报告ꎬ而后注销采矿权后重新划定矿区范围ꎬ而实际情况是ꎬ直接注销采矿权划定矿区范围后开展勘查工作ꎬ将勘查报告作为新设采矿权的依据ꎬ勘查范围包括原采矿权范围及空白地带ꎬ但查明资源储量并未与已评审备案资源储量进行对比研究ꎬ资源储量变化及原因不明ꎬ存在家底掌握不实的现象ꎮ建议在简化流程㊁加快矿业权投放的同时ꎬ注重本次工作与以往勘查成果的对比分析ꎬ弄清资源储量变化及其原因ꎬ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ꎬ为夯实资源家底打下基础ꎮ4㊀结语近年来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报告普遍存在工作量投入少㊁工作程度不够㊁工业指标不规范㊁储量估算不准确等问题ꎬ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评审工作的实践ꎬ梳理总结此类报告在技术㊁行政管理两方面的审查要点ꎬ并从合理确定勘查网度㊁关注资源储量 可利用性 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㊁从严确定工业指标㊁减少勘查投资风险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ꎮ普通建筑石料矿产ꎬ貌似简单ꎬ实则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ꎬ本文归纳的审查要求和有关问题的讨论ꎬ是笔者在实践中的思考和总结ꎬ敬请地质工作者㊁专家和管理部门批评指正ꎮ参考文献:[1]㊀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S/OL].(2015-03-04).http://www.doc88.com/p-507589117㊀㊀㊀9773.html.[2]㊀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S/OL].(2018-07-06).https://wenku.baidu.com/view/b4d6a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3.html. [3]㊀叶立鑫.试谈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及技术方法[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ꎬ2018(1):1-4.[4]㊀钱存超ꎬ马连新ꎬ马良ꎬ等.浅谈安徽省建筑石料矿管理现状㊁存在问题及措施建议[J].安徽地质ꎬ2017ꎬ27(1):74-77. [5]㊀李文臣ꎬ张文强ꎬ张徐.建筑用石料地质勘查评价指标和样品布置采集方法探讨[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ꎬ2019(1):20-22. [6]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建筑用卵石㊁碎石:GB/T14685 2011[S].北京:地质出版社ꎬ2012.(责任编辑:于继红)(下转第306页)全的问题ꎻ②要加强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ꎬ建设湖北省矿产资源储量动态台账ꎬ与评审备案形成直报ꎬ进一步掌控资源变化情况ꎻ③将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报编制工作质量纳入诚信体制管理ꎬ通过与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及 双随机一公开 做好结合ꎬ促进质量提升ꎬ提高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的真实性㊁可靠性ꎮ④建立定期现状调查制度ꎬ以解决改革之后掌握动用矿区资源储量变化㊁矿山闭坑残留资源量㊁未利用矿区现状情况等问题ꎬ进一步夯实储量资源家底ꎮ五是做好统计工作宣传ꎬ不断提高各方认识ꎬ利于相关政策的执行ꎮ(2)进一步规范统计管理规则ꎮ①建议在开展矿区核实工作中ꎬ对矿区内的各类资源储量及权属一并全部核实清楚ꎬ包括已闭坑注销的残留资源储量㊁事实压覆情况ꎮ②进一步研究完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统计管理规则ꎬ使其统计信息管理更规范㊁科学ꎮ(3)做好国情调查与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的对接工作ꎮ①利用本次国情调查ꎬ对于未利用矿区㊁已停采矿区的现状在国情调查等专项工作中ꎬ一并核实清楚ꎻ②研究出台有关文件ꎬ规范管理程序ꎬ使国情调查此类的专项调查成果能纳入«储量表»统计管理ꎬ其成果也可作为后期矿区勘查㊁储量核实㊁年报编制的依据ꎮ(4)加强信息化建设ꎬ完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ꎮ借助本次矿产资源改革契机ꎬ加强与自然资源部相关关部门的沟通ꎬ将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反馈ꎬ以便在改版过程中能实现更完善的功能ꎬ为矿政管理工作提供更大的支撑ꎮ参考文献:[1]㊀邓颂平ꎬ杨沛丽ꎬ周桅.浅谈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国土资源信息化ꎬ2010(6):19.[2]㊀姚华军ꎬ付英ꎬ贺冰清ꎬ等.矿产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ꎬ2015:161-163.[3]㊀李平.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解读«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J].青海国土经略ꎬ2020(1):32-33.(责任编辑:肖飞)ThoughtsonStatisticalWorkonMineralResourcesReservesLeiLin1ꎬWangHui1ꎬHuJun2ꎬYangPei3ꎬRuanZhiqiao4(1.HubeiInstituteofGeosicenceꎬWuhanꎬHubei㊀430034ꎻ2.YunxiNaturalResourcesandPlanningBureauꎬShiyanꎬHubei㊀442600ꎻ3.GuangdongMineralResourcesReservesEvaluationCenterꎬGuangzhouꎬGuangdong㊀510000ꎻ4.EighthGeologicalBrigadeofHubeiGeologicalBureauꎬXiangyangꎬHubei㊀441002)Abstract:Thestatisticalworkofmineralresourcesreservesisanimportantmeanstomanagethenationalmineralre ̄sourcesaccountꎬanditisalsoanannualmineraladministrationwork.StartingfromtheintroductionofthebasicmethodsofthestatisticalworkofmineralresourcesandreservesinHubeiProvinceꎬthispaperanalyzesmanyproblemsfacedinthestatisticalworkofmineralresourcesandreservesunderthecurrentsituationꎬsuchasthefailuretomakestatisticsofalltheresourcesinHubeiProvinceꎬtheinsufficientstatisticalprecisionꎬtheineffectiveconnectionbetweenthespecialin ̄vestigationresultsandthemineralresourcesandreservesdatabaseꎬandthelowqualityoftheannualreportofthemine.Inordertosolvetheaboveproblemsꎬthispapermakesasystematicanalysisandresearchfromtheaspectsofmanage ̄mentꎬmechanismꎬrulesꎬsystemꎬpersonnelꎬetc.ꎬandputsforwardsuggestionsandmeasurestoimprovethemanagementsystemꎬstandardizethestatisticalmanagementrulesꎬdoagoodjobinthedockingmechanismofspecialinvestigationꎬandenhancetheinformationconstruction.Keywords:mineralresourcesꎻreservesmanagementꎻreservesstatistics(上接第302页)DiscussiononReviewingBuildingStoneMaterialsGeologicalReportsandRelatedIssuesLiAozu1ꎬYanPuqing2ꎬShenWen1ꎬRuanZhiqiao3(1.MineralresourcesReservesEvaluationCenterꎬHubeiNaturalResourcesDepartmentꎬWuhanꎬHubei㊀430071ꎻ2.HubeiYongyeAppraisalconsultingco.2td.ꎬWuhanꎬHubei㊀430074ꎻ3.EighthGeologicalBrigadeofHubeiGeologicalBureauꎬXiangyangꎬHubei㊀441002)Abstract:Combinedwiththepracticeofreviewingbuildingstonematerialsreportsinrecentyearsꎬthemainpointsofre ̄viewhasbeensummarizednotonlyfromthetechnicalaspectssuchassurveybasisꎬworklevelꎬindustrialindicatorsꎬre ̄sourcereserveestimationꎬweatheredlayerthicknessꎬminingtechnicalconditionsꎬandalsofromadministrativemanagementaspectssuchasprocedurecompliance.Suggestionsoncommonissuesintheprocessofreportreviewingbeenprovided.Keywords:buildingstoneꎻmineralresourcesandreservesevaluationꎻkeypointsforexaminationꎻcommentsandsuggestions。
矿产资源储量勘查(核实)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意见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矿产资源储量勘查(核实)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意见各类矿产资源储量勘查(核实)报告编制的技术要求必须遵循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相关国标、规范与各项规定,执行中不能超越,也不能降低要求,否则都属质量低劣。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规定,各类勘查(核实)报告必须通过国土资源部或省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评审、认定后,才算完成任务,如何符合国土资源部的相关要求,正是今天要交流的内容。
对一份勘查(核实)报告,作为一个评估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正是报告编制人员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
我国自建立部、省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简称:(评审中心)》以来,组织评审各类勘查(核实)报告,促使地勘行业和矿山企业执行国标、规范、规定,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矿产资源储量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现行国标、固体矿产勘查总则以及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各类矿产行业标准、规范、各项规定,是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中必须遵守的准则。
现仅对勘查(核实)报告在编制中,应该着重注意并解决处理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第一部份关于报告类型及报告名称方面一、关于报告的分类问题(一)勘查类1、勘查报告:在获得探矿权以后,分别按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要求,通过正规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提交:预查地质工作总结(或报告);普查、详查、勘探(普终、详终)报告。
2、补充勘查报告:在获得采矿权以后,在原采矿区范围边沿或深部,分别按照详查或勘探阶段要求,通过正规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二)核实类1、核实报告:在获得采矿权以后,因资源储量整合、转让、拍卖或为了查明保有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了一定的核查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2、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核实评估报告:对重要工程、水体、建筑物压覆,禁止开采范围内的资源储量,进行一定核查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分析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分析温小燕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合理地开采和使用矿产资源,使矿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
然而,我国在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资源利用率低、采掘浪费严重,从而影响了矿产资源的国际竞争力和资源优化配置。
为了使矿产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资源开采制度、提高税收比重、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的优势来提高矿业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因此,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当前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问题,并尝试着提出相应的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冲突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的矿产储量十分充裕,但其人均占有水平较低,加之其发展速度过快,并且过于粗放,致使资源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总体上讲,合理地开采和使用矿产资源,可以有效地解决人们的需求,保证社会和经济的安全与稳定,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中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合理开发管理,完成最大限度地优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 矿产资源和矿产资源管理矿产资源都是经过几百万年地质作用堆积的,是能够采掘利用、带有有用元素的各种矿物质的集合体。
一般分为固态、液态、气态。
矿产资源是保障人们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生态资源,矿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都需要矿产资源。
按照《矿产资源分类细则》,矿产资源可划分为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四大类。
矿产资源的四大特征是:不可再生性、隐蔽性、分布不均衡性和可变性。
不可再生性体现为矿产资源的使用是一次性的,它不具备类似森林资源、风能等能源的可再生性。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与评审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汪汉雨
•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与评审是关系到提 高勘查质量、降低矿山企业投资风险、为 国有资产把关的重要环节。地质工作本身 就是在不断继承、总结经验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应当认真总结经验、 探讨问题,提高地质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5、矿业权范围与储量计算范围的平 、 面叠合图
• 矿业权人必须提交矿业权范围与资源储量估算 范围的叠合图.叠合图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 是反映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矿业权范围的关系: 估算必须在矿业权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范围, 则应当将矿业权范围以外的资源储量重新切除 计算;二是反映矿业权范围内的整体勘查程度: 同一个矿业权按照地质规律可以分期分段勘查, 分期分段提交报告,但最终整个矿业权内的所 有矿体、全部资源储量必须正确地估算、反映 出来。
三、评审意见书内容和要求 • 结语
一、程序合法 程序合法
• 程序合法与技术符合规范,是报告评审过 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一样重要。
Hale Waihona Puke (一)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必须 符合法定的权限
•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国土资发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 [1999]205号)规定下列 种情况由国土资源部评审 号 规定下列6种情况由国土资源部评审 认定: 认定 • 1.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放射性矿产;√ • 2.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上市 2. 融资的矿产资源储量√ • 3.外商投资勘查、开采的矿产资源储量; • 4.领海集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的矿产资源储量;√ • 5.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矿产资源储量;√ • 6前五项以外的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在大型以上的。 • 上述 种情况以外的矿产资源储量由省级评审认定。 上述6种情况以外的矿产资源储量由省级评审认定 种情况以外的矿产资源储量由省级评审认定。
矿产资源储量勘查、核实
一、送审材料及评审/送 审材料
7、合同书(双方、工作费用)
8、单位初审意见:
9、市局意见(合法性)或登记证明 以上内容相应印章齐全。 (除报告4-8份 外,其他附件均3份原件—有说明的除外)
一、送审材料及评审/送 审材料
材料齐全后,送省厅资源处,由资源处对申 报材料进行复核登记,符合要求的转评审办。 矿权人与评审办签订评审合同。
矿产资源储量勘查、核实 报告送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山东省储量评审办公室
邹国强
一、送审材料及评审 二、规范对开采技术条件的要求 三、报告质量问题 四、其他问题
*********************
一、送审材料及评审/送 审材料
1、资源储量报告(勘查、核实)(4-8份) 勘查:(普查、详查、勘探)
巷探、钻探、采空区勘界、照片、化验测试 等有关原始记录、编录、报告单等
★其它:与储量变化、审批有关的勘查报
告及有效的审批文件、矿山设计、储量报表
一、送审材料及评审/送 审材料
6、叠合图(目的-依法、16k)
★勘查 :勘查证范围、储量估算范围
★核实:采矿证(委托书)范围、储量估
算范围----三维
★勘查单位章
核实:(矿业权设置、变更、延续、出让、 转让、上市。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需 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 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 覆矿产资源)
一、送审材料及评审/送 审材料
2、许可证或政府委托书 许可证:(勘查、采矿)复印件
委托书:发证机关委托书(同级) --适用 于核实报告
一、送审材料及评审/评 审后 2、资料汇交:勘探转入开采办理采矿证前, 探(采)矿证到期前30(60)日前,等等8种 情况。须按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要求的 时间汇交地质资料:不按期汇交的,罚款1-5 万元,并不得申请探矿权、采矿权。伪造地 质资料或弄虚作假的,罚款10万,2年内不得 申请新的探矿权或采矿权,及有关处罚。 汇交的标准规范→《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 汇交格式》、《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 范》
云国土资储[2015]13号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有关问题的通知
云国土资储[2015]13号各州、市国土资源局,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分局,各地质勘查单位:为进一步规范矿产地质勘查、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工作,全面提高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及资源储量报告质量,确保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范完整、地质资料真实可靠,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开展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编制资源储量报告并申请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应严格执行《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6号)及各单矿种地质勘查规范等技术标准。
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权限受理探矿权人提交的勘查区范围内资源勘查程度达到普查以上的地质勘查报告,或采矿权人以延续、变更和价款评估等为目的而提交的资源勘查程度达到详查及以上的生产勘探报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等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
三、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应严格按照《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明确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备案管理权限的通知》(云国土资储〔2009〕32号)开展评审工作。
凡涉及占用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曾变更(扩大)矿区范围并已评估缴纳价款的,及提交的报告所估算资源储量的主矿种、共生矿种与采矿许可证证载开采矿种不一致(拟变更或增加开采矿种)的资源储量报告,由省国土资源厅评审备案。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出具的资源储量报告评审意见书必须明确资源勘查程度及资源储量报告的用途,应提供矿权范围(或划定矿区范围等)、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坐标及两者的叠合平面图、剖面图。
四、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应严格按照《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及质量管理的通知》(云国土资储〔2012〕7号)要求做好申请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报告的预审工作。
凡申请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报告必须由地质勘查单位出具审查意见并由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亲自签名盖章同意后,由矿业权人和报告主要编制人员送审。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和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评审有关问题的通知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和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评审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6.06.16•【字号】云国土资〔2016〕74号•【施行日期】2016.06.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和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评审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国土资〔2016〕74号各州、市国土资源局,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8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58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云政发〔2016〕11号)、《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的通知》(云国土资〔2016〕18号)、《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稳增长开好局若干政策措施意见〉的实施意见》(云国土资〔2016〕44号)及有关规定,为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和开发利用方案(以下简称勘查实施方案和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评审工作,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勘查和开发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质量和开发利用水平,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和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评审工作,经2016年第12次党组会议研究同意,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依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稳增长开好局若干政策措施意见〉的实施意见》(云国土资〔2016〕44号),国土资源部门对勘查实施方案和开发利用方案经评审后不再进行备案,保留勘查实施方案和开发利用方案的技术评估、评审。
矿业权(申请)人只需提交勘查实施方案、开发利用方案,及评审机构或单位出具的专家审查意见。
涉及探矿权缩小勘查区块范围的,应按《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探矿权人放弃勘查区块范围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51号)、《云南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探矿权人放弃勘查区块范围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的通知》(云国土资储〔2012〕9号)文件规定办理。
固体矿产勘探报告编制与评审要点
全省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审业务研讨会议资料固体矿产勘探报告编制与评审要点胡魁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七日石家庄根据多年来编写与评审矿产勘查报告的实践,总结几点体会,侧重勘探阶段,侧重几处要点。
个人意见,仅供研究参考。
若有与现行规范、行政规定不符的,请遵照规范规定执行。
1、侧重讨论勘探阶段报告编制与评审问题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依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4个阶段循序渐进,阶梯式发展,对矿床地质特征的认识逐步深化。
到详查阶段完成,应当做出总体的评价(可以提供矿山总体规划和预可行性研究);到勘探阶段结束,要求对开采设计所需的地质数据予以全面、详细查明。
勘探阶段是一个交接平台,是矿产地质勘查(亚)行业的最高境界。
后续的地质工作,设计、矿山地质工作、开采中的储量管理,生产勘探,属于矿产开采(亚)行业。
两个(亚)行业交接,需要有比较明确的规范要求,需要有权威的评审鉴定,审计监督仲裁公证。
行使这一权能的过去是全国储委和各省级储委,是国家鉴证性质;现在是评审备案制,由政府批准设立的有资质的评审机构评审,政府主管部门备案,仍然具有国家鉴证性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必不可少的市场监管环节。
过去储委只负责审查勘探报告,详查以下的报告由地勘单位的上级主管单位负责审查,因为这些报告只是进一步地质工作的依据,在地质勘查(亚)行业内部运用,不至于对下游开采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由于详查、普查阶段地质认知的欠缺性,在各个项目之间差异较大,所以储委编制单矿种规范只限于勘探规范,详查普查只有通则,意在勘查者可以结合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各阶段的界限。
因此对普查、详查报告的灵活性要大一些,而对勘探报告要求比较严格。
改革开放以来,有业主以详查报告投入设计开采,逃避储委审查,于是储委决定只要投入设计开采,不管报告叫什么名字,都要经过储委审查。
此类报告在满足设计开采要求方面往往存在缺陷,放松到什么程度不易统一把握。
本世纪以来提交评审的报告更加五花八门,要求各异。
固体矿产勘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固体矿产勘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摘要::矿产资源关系着国计民生,我国的矿产事业的发展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也能满足我国生产生活对矿产资源的需要。
为了使固体矿产勘查成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质勘查单位必须加强固体矿产勘查的质量管理。
本文将主要探讨固体矿产勘查的质量总理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固体矿产勘查;质量问题;控制措施引言随着我国矿产事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随着找矿技术的应用和地质勘查的推动,开采率逐渐增大,我国的矿产资源的开发率开始降低,浅层的矿床开采已经接近了枯竭状态。
因此,高效率的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的应用成为找矿事业的关注的问题。
矿产事业的发展也暴露了一些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存在的现实问题,这些制约着找矿事业的发展,加大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完善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的理论体系,丰富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的学科内容,用于指导地质勘查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有鉴于此,下文在充分结合笔者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自身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重点围绕于地质矿产施工中勘查与找矿技术应用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矿产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基本食粮,也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重要筹码。
矿产资源丰富程度及其开发利用程度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需要。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源。
矿产勘查是一项科学的实践性活动,其勘查的过程是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与多种勘查技术手段、方法对矿床(矿体)各个方面的特征进行观察研究,力求正确认识和客观反映其规律性的过程。
矿产勘查工作又是一种特殊性质生产劳动,是一种具有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双重性质的科研、生产性的工作。
其根本目的是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探明储量的基本需要。
1 固体矿产勘查的基本概念矿产勘查又称矿产资源勘查或矿产地质勘查,过去称找矿勘探、矿床普查与勘探等。
固体矿产勘查属矿产勘查的范畴,而矿产勘查又属地质勘查中的一项内容。
2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评审中的若干问题--标准要点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评审中的若干问题辽宁富源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有限公司张运良目录序: (1)一、矿体外推圈定 (4)二、米〃克/吨值的应用 (12)三、关于资源储量比例 (14)四、资源储量分类 (16)五、矿床工业指标 (23)六、水泥用石灰质原料矿(石灰岩、大理岩)勘查中一些问题 (27)七、矿床勘查类型确定 (31)八、倾斜矿体露头为斜坡时水平厚度计算 (34)九、最低一层控矿坑道向下外推控制的、推断的资源储量问题 (36)十、特高品位的确定与处理 (38)十一、矿体圈定中的“穿靴戴帽”问题 (39)十二、岩金矿地质勘查中探矿手段的使用 (40)十三、勘查阶段与地质可靠程度的关系 (41)十四、工程控制程度与地质可靠程度的关系 (42)十五、矿床勘查控制程度 (44)十六、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49)十七、关于可行性评价 (54)十八、有关术语及概念 (56)附件:关于印发《<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40号序: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矿产资源储量是地矿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
矿产资源储量是指矿产资源经过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所获得的矿产资源储量的总和。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是指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及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相应的图表资料。
它包括矿产资源储量的各类勘查报告、各类资源评价报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储量动态检测报告,闭坑(停采)地质报告、矿山生产勘探报告以及矿产勘查和矿山生产、水源地建设阶段用于筹资、融资、探矿权或者采矿权转让过程中说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关材料。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是依据和参照国家发布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国家和有关部门发布的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各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国家和有关部门发布的与矿产资源勘查及矿山生产和水源地建设有关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国家发布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矿产资源以及环境方面的规定而进行的。
饰面石材矿产地质勘查及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饮聽_饰面石材矿产地质勘查及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马文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云南总队,云南昆明650118 )摘要:饰面石材矿产种类较多,评价指标及方法有着不同于一般矿产的特殊性。
地质勘查要根据矿床 实际,结合规范要求,有针对性地查清矿床(矿体)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从 技术角度提出了饰面石材矿产勘查及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并提出解决办法及建议。
关键词:饰面石材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制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云南总队作为云 南省惟一的建材非金属矿地质勘查队伍,自1960年成 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建材非金属的找矿勘查,承担了自 2011年以来云南省地质勘查基金二十余个饰面石材矿 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参编了《饰面石材矿产地质勘 查规范》(DZ/T0291-2015 )。
笔者多年的野外实际 工作及报告编制经验,数十年的工作积累,通过报告 评审以及同其他专家的沟通交流,总结了饰面石材矿 产勘查及报告编制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现提出供各位 专业人士探讨,以期获得高质量的地质勘查报告,解 决资源保障问题,较好地服务于矿业权人。
1勘查规范版本《饰面石材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应采用最新的 2015版,如术语的使用,荒料规格的划分及最小边长 的标准,荒料率及板材率的要求,开采技术条件一般 要求等。
另外,勘查类型划分的主要地质因素也发生作者:马文昆,199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多年工作在野外生产第一线,主要从事建材非金属矿产的找矿勘查及技术管理工作,对水泥原料及饰面石材矿产勘查有着丰富经验。
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云南总队邮政编码:650118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人民西路380号熙城大厦7楼电话:138****3872E—m a il:569642994@q 了变化,由5个调整为6个,不但进行了细化,且表述 更为准确3对荒料规格的划分不同,对最小边长的要求不 同,这直接影响到荒料规格的大小及占比,以及荒 料率的高低。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指标” 同一矿体分割为低 品位矿体和工业矿体。 把 这样矿体圈连、 资源量估算都较为方便, 也更适应于
用计 算机 进行 资源/ 储量估 算 , 也不 影响对矿 床 的勘 查 评价 , 并且有 利 于勘查工 程 的布置 和找矿 。
见矿工程的控制范围, 应根据矿床地质变量 的变化 特征 , 影响范围来确定 ” 。也就是说矿体 ( 的圈 层) 连, 要充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 , 成矿控制 因素, 按照
.9 × 0 规定 取两位小数 , 其单工程平均品位 推深估算预测的资源量 (3 ) 34 或推断 的内蕴经济资 24 6 1 ~,
源量 ( 3 ) 33 。
应为 24 ×1 ~, .9 0 不能进位成 25 × 0 .0 1 ~。
2 矿产 中的问题 储 定 槽探工程中矿体厚度计算采用 的通用公式为:
在矿产普查、 详查阶段 , 资源/ 储量估算一般都
D= ( ia・ o ・ i3+Cs S ) L Sn C Sn, oa・ i
第 2 期 O
王
伟: 矿产资源/ 储量估算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s——矿体水平投影面积 ; 矿体倾角。
— —
6 3
式中: 矿体真 厚度 ;一控制 矿体样 品总长 度 ; £ 矿体倾角 ; 坡度角 ;一矿体走向与工程走 向
一
( 样槽走向) 的夹角。在槽探工程地质编 录时 , 如基
4 用地质块段法估算矿产 资源/ ) 储量如在矿体 边部或深部( 单工程控矿 ) 用勘查工程间距 的 12 , / 尖推( 沿走向和倾向) 估算资源量, 其矿体块段体积 计算不能用楔形体公式进行计算 :
V=S ・ 2 D/
线布于槽壁上方 ( 地表 ) 样 品采集 于槽底 , , 记录 的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评审中的主要问题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评审中的主要问题一、矿体外推圈定矿体圈定,可按某矿种在勘查进程中所确定勘查类型的基础上,以规范中规则的工程间距(结合地质研讨水平、开采技术条件、查明水平及矿石选冶实验水平等要素)停止控矿工程间圈连矿体。
矿体外推圈定要在牢靠地质研讨基础上,充沛思索矿体赋存形状、空间产出的地质规律条件下停止。
当矿体赋存有规律条件下,即矿体长度与厚度呈正相关关系时,在有一定数量控矿工程和数据统计的充沛依据状况下,可迷信地确定外推长度。
当矿体赋存无规律可循时,有限外推普通按相应网度的二分之一尖(楔)推或四分之一值平(板)推为宜。
当有限外推时,对有色和贵金属矿产,由于矿体特征复杂,当边缘控矿工程存在大于边界层次的二分之一矿化时,可做三分之二尖推或三分之一平推;当边缘工程未见矿时,同有限外推处置,即二分之一尖(楔)推或四分之一平(板)推;上述有限外推和有限外推中的二分之一尖推和四分之一平推、三分之二尖推和三分之一平推的结果都是等值的,可兹证明。
在沿矿体走向或倾向方向上,常按一定距离停止取样。
当相邻样品工程有一工程样品达不到工业要求,相邻样品之间各种边界点确实定和界限的圈定方法常用拔出法停止;当矿体厚度变化比拟规律,有用组分散布比拟平均状况下,可采边界限基点计算用内插法、印格法、图解拔出法圈定。
对厚度较薄(达不到可采厚度)、层次较高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体采用米·克/吨值之层次、厚度之综合工业目的圈定矿体。
此时,当矿脉厚度有一定变幅,层次变化不平均时,矿体(脉)不能停止外推圈定。
而对厚度较动摇、层次相对平均的较动摇的薄脉型矿体采用米·克/吨值圈定矿体边界时,可参照前述矿体外推原那么停止。
1、矿体外推圈定的终点间题矿体外推不论是沿矿体走向抑或矿体倾向外推,均应以控制矿体的样品工程为终点停止外推。
在已评审的报告中,已发现几例将矿体外推终点置于没有工程控制的矿体(块段)边界上;这种外推相当于对矿体的延续外推,是不允许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格执行规范
(四)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规范
1.正确理解和把握规范正文、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的关 系
规范性附录属于标准的规范性技术要素之一,它给出标 准正文的附加条款,因此,与规范正文具有同等效力,和标 准正文一样,是要遵照执行的。
严格执行规范
坚持原则 紧密联系实际灵活处理各种问题
矿体特征 开采方式 技术进步 管理方式的变革
严格执行规范
关于勘查类型
勘查类型与统计学
勘探工作符合“短板理论”、“水桶效应”。矿区的短板, 勘探的软肋。
总则:“矿床勘查类型确定应以一个或几个主矿体为主”,勘查工程“间距应根 据反映矿床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勘查类型来确定”。同时强调:“由于矿床的形成 条件各异,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应充分考虑矿床自身特点,并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 必要的调整。各矿种(类)勘查规范可制定相应的参考工程间距要求”,“当矿体 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工程间距要适应其变化”,“对与主矿体能同时开 采的周围小矿体应适当加密控制” 。
石料矿的质量控制 石料矿体的分布和夹层的控制 第四系残坡积层和风化层的厚度控制 石料矿边坡角度的选择
报告编写及评审中的有关问题
闭坑报告 闭坑报告涉及的问题。 闭坑报告应能够满足未来重新开启的设计要
求。
报告编写及评审中的有关问题
核实报告
1、“探采对比”是为未来的勘查总结经验 2、本次核实与以往最近一次评审备案的报告对比,是为说明 储量变化的原因 3、核实报告中对利用矿山控制矿体的工程及质量点(煤矿井 下厚度控制点)的技术质量要求。 4、“核实报告”中,新施工工程的采用问题; 5、“核实报告”与矿山储量年报的关系; 6、“核实报告”对矿区勘查程度的认定。 7、核实报告的编制、评审工作要点,特别分割类核实工作中 涉及块段资源储量分割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
报告编写及评审中的有关问题
铝土矿勘查
铝土矿详查阶段工程间距问题:铝土矿勘查,第 Ⅱ勘查类型网度多采用200m工程间距插梅花孔来探 求332资源量,形成沿走向100m(线距)、沿倾向 200m(孔距)的勘查网,这种做法是否能够达到规 范要求的沿走向140m、沿倾向140m探求332资源量 的要求?在矿层倾角大于30°时也能适用吗?可否 将现行标准中铝土矿矿床勘查类型工程间距修改?
矿产勘查及报告评审中的有关问题
提纲
山西省矿产勘查、储量评审与其它省(区) 的比较
术语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评审的本质 如何做好储量评审工作 行事要讲规则 严格执行规范 报告编写及评审中的有关问题 我国与其它矿业国家的对比
1
山西省矿产勘查、储量评审与其它省(区)的比较
勘查 灵活运用规范 评审 很多做法被其它省(区)借鉴
谢谢大家!
3.深入理解和把握勘查目的任务、勘查控制程度与勘查 研究程度的关系
勘查目的任务是根本,控制和研究是实现勘查目的任务 的途径和手段。因此,不能认为达到了规范资料性附录中规 定的勘查工程间距要求,就达到了相应的勘查研究程度要求 ,进而完成了勘查任务,达到了勘查目的。要考虑不同矿床 的具体情况,正确处理手段与目的、局部与整体、科研与生 产、理论与实践、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关系。
样品的加工粒度与缩分
K值的选取 金矿的样品加工
化验与内、外检
某钠硝石矿矿石
某钠硝石矿矿石
严格执行规范
储量估算方法
传统方法
1、传统方法的适用性
地质块段法:二维延展矿体(厚大矿体
应研究?)
大块段与小块段
块段划分原则,遵循地质规律
最近地区法:二维延展矿体
剖面法:除极薄的二维延展矿体外,适
(各矿种勘查工程间距统计表)
某金矿2700m中段投影图
某井田构造纲要图
前黄向斜
F22
3-2
8
DF10
3-2 赵楼断层
8
F3
丰涡断层
3-2
F13
FS17 F19 马寨断层
N
3-2 3-2
3-2
孟集断层
F9
F10
孟集断层
F12 高炉断层 3-2
F14 F15
3-2
孙洼向斜
邵桥向斜
古近系
F4
3-2
8
郁东背斜
3-2
FS86
F20 FS88
F21
F45
3-2 8
DF15 中心集断层
单集断层
3-2
F8 F1
F2
图例
正断层
8
煤层露头
矿权边界
向斜轴
背斜轴 古近系
古近系
3-2
3-2
8
8
黄殷断层
F7 F6
3-2
黄殷断层 8
F5
3-2
8 3-2
某煤矿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
严格执行规范
关于工业指标 工业指标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工业指标管理缺位 一般指标固化 工业指标执行中与开采技术进步相背离
合多种情形
某金矿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严格执行规范
2、流体的方法 河沙; 盐湖与卤水
地质统计学方法 只有理解才能准确地运用! 用通俗的语言让业界人士理解、接受地
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估算过程尚需努力!
报告编写及评审中的有关问题
砂、石、土等三类矿产的勘查
普通建筑石料在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石料价格飞 涨,供不应求。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石料矿产勘查规范,勘 查工作中如何进行工程控制?
地质认识成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质上,矿体的圈 连、资源储量估算都是一个解释、推定过程,再密的勘查工程 间距也是一个抽样过程。因此,为保证解释、推定的一致性、 科学性,保证解释、推定的客观、公正,需要统一标准、统一 尺度。规范就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尺度。
严格执行规范
(三)规范本身体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体 ,严格执行规范与发挥专家的主观能动性并不 矛盾
区块管理 压覆报告 储量报告与矿产资源储量勘查、评审的本质
矿产资源储量与“测不准”原理 矿产勘查、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统计学特
征 储量评审是对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报告的
审计 责任与风险同在!
如何做好矿产勘查与储量评审工作
责任与风险 规范 规则 良心 做好储量评审工作的“三大法宝”
4
行事要讲规则
勘查质量管理制度
评审制度建设
勘查、报告编制与评审不做“说不清 的事情”!
严格执行规范
(一)规范是勘查工作和勘查经验的总结
规范的制定和修订,是在广泛调研,深入讨论,不断总 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我国地质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同 时也尽可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
(二)统一标准、统一尺度,将自由裁量权限 制在规范规定限度内
大规模、大设备开采 水溶性盐类矿床 卤水
典型矿床实例
典型矿床实例
典型矿床实例
严格执行规范
关于矿床合理的勘查程度 1、各勘查阶段 2、老矿山深部与外围 3、小型矿 4、管理方式的改变与技术进步
严格执行规范
关于采样与加工化验 勘查工作的全部工程均是围绕采样 采样的代表性
采样规格 样品分布与勘探工程网
规范定性要求多(大致了解、大致查明、基本查明、详细 查明等),定量要求少;有上下限的要求多,明确唯一的要求 少;正文更原则,附录更具体,且多为资料性附录。为此,要 深入理解规范,紧紧抓住勘查目的、评审目的这一主线,结合 丰富的实践经验,把握好有关要求,客观、公正地评价勘查控 制研究程度和估算的资源储量。
报告编写及评审中的有关问题
勘查报告
1、取消勘查资质后,报告及所依据的勘查工程质量如何把控?如采用野外核 查,资料抽查应如何把控重点? 2、不同勘查程度不同评审目对控制储量占比的要求,都按勘查总则要求的比 例来吗?还是分矿种,分矿床复杂程度等具体情况要求。 3、详查报告(最终用于设立采矿权)中,开采技术条件、加工选冶技术性能 等能否满足矿山建设设计的要求,如何认定? 4、详查阶段资源勘查控制程度:除对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比例有要求外, 对矿区的主要矿体、次要矿体的勘查程度是否有明确要求? 5、同一矿区主要矿产与共(伴)生矿产,主要矿体与次要矿体勘查工程间距 的确定与衡量,勘查线与工程布置协同性;一个矿(证)区包含多个矿体, 其中有几个矿体控制达到详查或勘探程度,另几个矿体仅达普查或更低,矿 区总体勘查程度怎样确定?
报告编写及评审中的有关问题
煤层气勘查 充分考虑煤层气的特点 煤层气的赋存特点与评价参数 煤层气的开采方式与开采技术条件的评价
煤层气勘查、开发对煤炭的影响 非常规天然气勘查应关注汾渭裂谷几大盆地
我国与其它矿业国家的对比
1、资源储量分类 2、勘查程度 3、标准规范 4、胜任人 5、传统方法与地质统计学
资料性附录属于标准的资料性补充要素之一,它给出对 理解或使用标准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是参考性、推荐性 的,因此,是推荐、参考执行的。
2、 现行规范中,矿石类型、勘查类型、勘查工程间距、矿 床工业指标等都是资料性附录中的内容。因此,要结合具体 矿床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理解和搬用。
严格执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