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选讲考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2be44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7f.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说:A. 学习永远都是一件苦差事B. 学习可以让人感到快乐C. 学习只有在年轻时候才能做到D. 学习需要不断重复练习答案:D2. <庄子>中的“大丈夫之器”是指:A. 肌肉和骨骼B. 知识和学问C. 高尚的情感和品德D. 丰富的财富和物质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A. 以天地人为宇宙之本B. 尊重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C. 着重鼓励个人主义和竞争D. 崇尚孝道、忠诚、信义等道德观念答案:C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书五经”是指:A. 四部经典和五种文学体裁B. 四个经典书籍和五个戏剧C. 四种古琴曲调和五种民间乐器D. 四部儒家经书和五部杂家经书答案:D5. 以下哪些文化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A. 京剧B. 中华料理C. 国画D. 古埃及文化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大一统思想强调国家主权、统一性和 ________。
答案:整体性7. 天人合一是指人和自然的 ____________。
答案:和谐8. 中庸的思想是不偏不倚、不偏不向的 ____________。
答案:正中9. “庄子梦蝶”故事中,庄子讲到“蝴蝶梦中无蝴蝶,蝴蝶醒后无庄子”,表达了他对夢境和现实的__________。
答案:区别10. 孟子提出的仁政思想强调将人民当作治理的_________。
答案:中心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什么是“礼”?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礼”是指社会公共生活的规范和仪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可以保持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它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传统,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什么是“道德经”?它有什么特别之处?答:“道德经”是一本古老的哲学书籍,具有重要的思想内涵和历史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教案第1课思想精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教案第1课思想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18f9bd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4.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教案课时分配表证学习/麦未来!课题思想精华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能力目标: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中素质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教学难点: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WH颗熟(8min)一案例导入(5min)T专授新知(25min)一探索活动(5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一传授新知(20min)一探索活动(15min)一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新课预热(8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定位、内容安排、考核要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文化传统、语言习惯和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当代教育实践之中,旨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染和塑造学生的心灵与品格,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培养”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观。
【学生】聆听、互动通过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相互熟悉,并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致内容和考核要求案例导入(5min)【教师】讲述“文化探寻"的相关材料(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请思考:我们今天提倡和强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也从这些思想精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学生】聆听、思考、回答用问题导入,让学生主动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思想精华传授新知(25min)【教师】讲解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一、讲仁爱【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有哪些现实意义?【学生】观看、思考、回答仁爱是指能同情、爱护和帮助他人。
智慧树答案中华文化选讲(吉林师范大学)知到答案见面课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中华文化选讲(吉林师范大学)知到答案见面课章节测试2022年](https://img.taocdn.com/s3/m/6bef3fc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3.png)
中华文化选讲(吉林师范大学)1.你喜欢中华文化吗?答案:喜欢第一章1.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答案:源远流长2.我国古代科技成绩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是()答案: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3.先秦时代楚文化积极进取,齐文化自由开放,鲁文化注重礼仪,这说明()答案:地区文化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4.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答案:包容性5.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子、琵琶、胡琴、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有边疆民族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
答案: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6.中华文化所谓的“兼收并蓄”指的是()答案: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7.有一首歌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答案:①②③④8.“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补充,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吸收了许多有意义的外来文化”,这反映我国文化所具有的特点是()答案:包容性9.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对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这一结论说明()。
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②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④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答案:①②③10.在我国,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着各具明显特征的不同区域文化,主要是因为()。
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②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③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④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答案:①②③11.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课程标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d114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7.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授课单位】【编写执笔人】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 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
本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时代价值,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培养“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观。
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展和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目标,内容上,既系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知识,又着力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强调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高尚的审美情趣、传统的人文精神、浓厚的伦理观念,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和担当大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上,既将华夏文化的精彩部分呈现给学生,又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掌握坚实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高尚的人生追求和优良的传统美德。
本课程在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学习基础上,更关注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培育,并以此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心理素质,力求为学生今后人生道路选择起到积极指引作用。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 【总学时】24 【编写日期】二、课程目标2.1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化普测考试试卷
![文化普测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68e384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3.png)
文化普测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华文化中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以下哪一部经典?A. 《孟子》B. 《尚书》C. 《易经》D. 《春秋》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丝绸3.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4. 中国传统戏曲中,脸谱的使用主要与哪种艺术形式相关?A. 京剧B. 越剧C. 黄梅戏D. 豫剧5.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情人节6.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哪种思想的核心?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7.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指的是什么?A. 驾车B. 骑马C. 射箭D. 书法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王之涣B. 杜甫C. 李清照D. 杜牧9. 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西游记》C. 《呐喊》D. 《水浒传》10. 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A. 笔、墨、纸、砚B. 琴、棋、书、画C. 茶、酒、诗、画D. 剑、书、画、琴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中国的国宝级文物“秦始皇兵马俑”位于________省。
1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________。
13.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________。
1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________》。
15. 中国的“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________》。
16.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古代的________观念。
17. 中国的“五岳”指的是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和________。
1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的________卦。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633b7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6.png)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四大名著中,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答案:C2.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指的是:A. 驾车B. 骑马C. 射箭D. 书法答案:A3.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C.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D. 苏轼的《赤壁赋》答案:A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童试答案:C5. 中国传统医学中,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医学体系是:A. 藏医B. 蒙医C. 中医D. 苗医答案:C6.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是: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灵渠答案:A7. 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的民居是:A. 四合院B. 土楼C. 吊脚楼D. 窑洞答案:B8.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化传播影响最大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A9.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提出“性善论”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B10. 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是:A. 京剧B. 越剧C. 黄梅戏D. 豫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以下哪些著作?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E. 《易经》答案:ABCDE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E. 赵飞燕答案:ABCD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包括: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嵩阳书院D. 应天府书院E. 石鼓书院答案:ABCD4.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A. 宫B. 商C. 角D. 徵E. 羽答案:ABCDE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E. 鹳雀楼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农历新年”。
中国文化概论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5d2a0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6.png)
中国文化概论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
关于中国文化的起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中国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B. 中国文化起源于封建社会C. 中国文化起源于奴隶社会D. 中国文化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D3. 下列哪位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 老子B. 孔子C. 庄子D. 韩非子答案:B4.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哪些内容?A. 礼、乐、射、御、书、数B. 礼、乐、射、御、书、画C. 礼、乐、射、御、文、数D. 礼、乐、射、御、文、画答案:A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答案:B6.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重要的节日,下列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A. 清明节B. 重阳节C. 母亲节D. 腊八节答案:C二、填空题1. 中国文化可以分为三大类别:主流文化、_____文化和民间文化。
答案:精英2. 中国古代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_____》。
答案:孟子3. 中国古代的“三大战役”是:_____、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答案:赤壁之战4. 中国古代的“六艺”中,_____是指书法艺术。
答案:书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岳阳楼、_____、鹳雀楼、滕王阁。
答案:黄鹤楼三、简答题1. 请简述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答案: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
仁是儒家学派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义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核心,强调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礼是维护封建制度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智是指知识和智慧,强调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提高个人修养;信是指诚信,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诚实。
2.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文化试题
![中华文化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5eed2b2af90242a895e552.png)
2006年中华文化(文学卷)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20分,每小题1分):
1、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三皇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是: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
2、儒家盛称“三代之治”,所谓三代,指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朝代。
3、“六经”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4、儒家经典“三礼”,指《周礼》《仪礼》《礼记》等三部著作。
二、论述(20分):
战国时期“士”的来源是什么?(5分)“士”有什么样的文化风貌?(15分)
三、写作(60分):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中医文化等)的看法——在现代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或某种具体的传统文化)还有生命力吗?如果没有,请说明原因;如果有,请谈谈你的理解。
山东财经大学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考试重点
![山东财经大学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48586de360cba1aa911da05.png)
试述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道教和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是节气文化与气候:我国古代以农立国,节气文化是适应农业需要而很早就发展起来的。
“春争日,夏争时”,农民们世世代代就像打仗一样按24节气种地。
否则,“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连收成都成了问题。
24节气不仅指导了我国古代农业,而且深深融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之中,有的节气还成了民间重要节日。
二是中医文化与气候。
中医学把外感病邪分为“风寒湿热燥火”。
俗称“六淫”,大部分与气候有关。
南京中医学院老教授干祖望说:“欲知《黄帝内经》之精华,一半在气候。
“没有中国特殊气候,也就不会诞生中医学,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针灸,针灸的取穴和针探深度也都和四季有关。
不同的季节应取不同的穴位,针探的深度也不一致。
中药的使用也分季节。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门有一篇“四时用药例”,说明用药也要讲究季节。
《黄帝内经》中指出:在各季节中要分别加温甘酸和苦寒之药,以顺四时气候而养天和之气。
三是诗词与气候。
我国是世界上四季最鲜明的国家,鲜明的四季影响到诗人的日常生活,创作环境和灵感。
于是,古诗中有大量的咏怀四季的诗句,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些都是咏春的。
在四季中诗人们对气候体会最深的要数夏季的炎热。
王维在《苦热》一诗中,热得想到大气层之外去凉快凉快:“思出宇宙外,矿然在寥廓。
”还有展示暮秋景物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的《西厢记》。
总之,正是四季分明的气候造成了咏怀四季的美妙诗句。
此外,气候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第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产生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库完整-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库完整-中国传统文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49040780eb6294dc886c2a.png)
« 名称中国传统文化t对应章节绪论«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2-17 23:59题目数5总分数5说明:评语: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5« 第1部分« 总题数:5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A.以人为本rB.崇德重义CC.载道化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CB.〈周易.艮》rC.倜易震》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A.天文B.地文C.物文0 D.人文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rA.儒道互补专业.专注4CB.儒、释、道三家并列C.易”、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 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和为美rB.中庸之道rC.阴阳五行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 第一章单元测试« 名 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2-17 23:59 题 目 数4总 分 数4说明:评 语:• 提 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第1部分・总题数:4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B.以民为贵C.以仁为本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 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夫妇有别17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正确查看答案解析4 本题总得分:1分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天人感应rB.形式逻辑rC.辩证逻辑aD.天人合一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第二章单元测试名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2-17 23:59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题目数9总分数9说明:评语:« 第1部分« 总题数:101单选题】(1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A.仁rB.义cC.礼rD.知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颜渊问仁,子曰:()C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为仁rC.仁者其言也讱r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rA.博学rB.审问cC.明辨D.自我修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中寻找A.共性rB.个性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天的涵义包括:()CA.神性义rB.道德义rC.自然义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岀者是:()rA.孔子rB.老子CC.孟子D.董仲舒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CA.人与自然的和谐rB.人与社会的和谐rC.人的身心和谐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rA.尽心CB.慎独C.仁礼的统一rD.穷理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荀子提岀过:()rA.天人交相胜B.制天命而用之rC.尽心、知性、知天cD.不以人灭天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第三章单元测试称中国传统文化• 对应章节第三章4 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2-17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10・说明:« 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 第1部分« 总题数:101单选题】(1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史官rB.祭司C.司马r D.礼官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CA.和静清寂B.清虚卑弱CC.仁义礼智rD.恭宽敏惠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A.祭神如神在rB.未知生,焉知死C.无神论rD.怀疑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善利万物而不争推己及人CC.居善地rD.处众人之所恶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治人事天莫若啬rB.圣人无常心rC.上善若水cD.物壮则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6多选题】(1分)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7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多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C.道法自然D.祸福相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8多选题】(1分)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17A.有所不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多选题】(1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多选题】(1分)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不妄为B.不作为C.不多为17D.忠恕之道B.弱者,道之用C.天之道,利而不害D.天道酬勤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第四章单元测试« 名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章节第四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2-17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第1部分« 总题数:10*1单选题】(1分)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rA.辁才讽说之徒CB.任公子C.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rD.万物之一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rA.老子B.孔子rC.庄子cD.惠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一遍CB.二遍- 、宀二遍D.四遍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A.孰知正处rB.孰知正色CC.孰知正味D.孰知正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CA.天籁rB.地籁rC.人籁ftD.道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rA.大地B.百围之木CC.水面rD.天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CA.之人无己rB.神人无功rC.圣人无名aD.以自为是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CA.养形为主B.养性为主CC.养气为主CD.养情为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CA.厨师rB.屠户C.治国者rD.尸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单选题】(1分)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rA.遁天背情rB.遁天之刑CC.帝之悬D.悬解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第五章单元测试•名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章节第五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2-17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第1部分总题数:101单选题】(1分)佛”意思是什么?A.智者、觉者C B.神仙C.庙里的塑像rD.传说中的人物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rA. 尼泊尔B.古印度CC.中国rD.泰国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CA.公元前6世纪rB.秦代rC.三国时期D.西汉末、东汉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rA.普救寺B.白马寺rC.少林寺rD.南华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中国文化考试试卷一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考试试卷一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f95f1dfad6195f312ba615.png)
考试试卷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少选、多选不给分。
每题2分,共20分)1、道教的思想渊源主要:(ABC)A.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B.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C.秦汉时期的黄老道D.外来西方宗教2、目录学家合称为“三通” :(ABD)A.《通典》B.《通志》C.《文史通义》D.《文献通考》3、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载是:(BC)A.甲骨文B.卜辞C.金文D.篆文4、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BD )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5、中国传统五德是:(A)A. 仁,义,礼,智,信B.忠,孝,悌,敬,诚C. 恭,宽,信,敏,惠D. 公,正,廉,明,清6、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包括:(ABCD)A.原始儒家B.原始道家C.中国佛学D.宋明理学7、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四权是:(ABCD)A.政权B.族权C.神权D.夫权8、儒家《四书》是:(CD)A.《大学》,《小学》B.《论语》,《孝经》C.《大学》,《中庸》D.《论语》,《孟子》9、晋代中央学制分为:( BC )A.五经博士B.国子学C.太学D.国子监10、下列哪些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BCD)A.《大人赋》B.《羽猎赋》C.《子虚赋》D.《上林赋》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编年体中国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它以时间为中心,依照年月顺序记述史事。
2、京都大赋班固《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3、六家二体《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 编年体、纪传体。
4、史家三长刘知几史才、史学、史识5、新儒学儒家把佛道二教的大量思想纳入自己的学说体系之中建立起来的学说。
6、家国同构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7、五行学说以水、火、木、金、土为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
8、文以载道先秦诸子的“文”都是为其“道’服务的,“文”只是手段,“道”才是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题库
![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bdfe32d3169a4517723a382.png)
第五,文化创造和谐社会。文化是社会肌体健康的基因, 是社会和谐进步、民主自由的强有力保障。和谐社会需要健 全人性来维护和协调,没有先进文化贯注和支撑着的政治, 会产生强权专制或懦弱腐败,会产生迷信与盲从,甚至是冷 漠、无情和残酷。没有文化对于经济的推动,经济也难以维 系持久的繁荣与稳定的发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的理念和主张,就是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世界文化 发展潮流而提出的。(2分) 当代世界,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时期,经过三十年的 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我们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有了天翻 地覆的变化,但是,“世界闪烁着科技文明的光辉,而道德 信仰的灯塔却显得黯淡。这种失衡现象,似乎令人有一种物 质的巨人裹挟着精神的侏儒茫然前行之感。”文化建设与文 化力提升的任务尤为繁重。
一、名词解释 1. 崇龙尚玉 是中华早期文化中“图腾”崇拜的 一个显著特征。龙是古代夏民族的图腾。商周以后, 龙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王权的象征 或民间的雨神。古人认为,玉具有沟通天地人的特 殊功能,是人间美德的体现。玉不仅被用于装饰, 成为财富、权力的标志,也是统治者祭祀天地、沟 通神灵的法物。 2.五服 为中国古代丧服的五个等级,即《仪 礼· 丧服》的规定: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它用以区分血缘亲疏和男女之别,体现宗法等级和 男尊女卑的观念。斩衰是最重的丧服,依次而轻。 缌麻最轻。
3. 阴阳五行 是我国古人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分阴阳说 与五行说,两者互为辅成。阴阳说在夏朝形成,它认为阴阳 两种相反的气是天地万物的泉源。阴阳相合,万物生长。五 行说以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 基础。战国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说广为流行。并被 道家、儒家和道教所吸取 。 4. 冠笄之礼 我国古代的成年礼仪。冠礼是男子的成年礼, 一般二十而冠,加冠是人生大事,多在宗庙举行,由父或兄 主持,加三种形式的冠。笄礼是女子的成人礼,由女性家长 主持,将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著笄。
高中政治中华文化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中华文化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38bda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9.png)
⾼中政治中华⽂化试题及答案 中华⽂化是指以中原⽂化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成的中国特有⽂化。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中政治中华⽂化试题及答案,⼀起来看看吧。
⾼中政治中华⽂化选择题及答案 B 1、在中华⽂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事件是A. 春秋战国时期,诸⼦蜂起,百家争鸣B. 秦的统⼀促进了统⼀的民族⽂化的发展C. 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隋唐时期吸纳外来⽂化 B 2、作为中华⽂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的是 ①⽂学艺术②汉字③史学典籍④科学技术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C 3、中华⽂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得益于它所特有的A. 开放性B. 多样性C. 包容性D. 区域性 A 4、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断的重要⽂明标识是A. 统⼀的汉字B. 相同的服饰C. 共同的信仰D. 共有的道德规范 D 5、我国古代第⼀部编年史是A.《史记》B.《战国策》C.《资治通鉴》D.《春秋》 C 6、中华⽂化中最能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是A. 科学技术B. 园林艺术C. ⽂学艺术D. 天⽂历法 B 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突出特点是A. 多样性、复杂性B. 实⽤性、整体性C. 开放性、多样性D. 多样性、实⽤性 D 8、被列⼊了《世界⽂化遗产名录》,体现了⼈与⾃然的和谐共存,被称为全世界仅存的⼀项古代“⽣态⼯程”的是A. 灵渠B. ⼤运河C. 万⾥长城D. 都江堰 A 9、地域辽阔的中华⼤地,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及语⾔等诸⽅⾯的差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的区域⽂化,地处华东的是A. 吴越⽂化B. 中原⽂化C. 荆楚⽂化D. 滇黔⽂化 B 10、我国著名的三⼤英雄史诗,属于藏族民族⽂学的是A. 《荷马史诗》B. 《格萨尔王传》C. 《江格尔》D. 《玛纳斯》 著名作家王蒙指出: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汉字拉丁化的倾向也尤为严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末考试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末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07920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4.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末考试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末考试题一、填空题(每题1分)1. 中国文化的四大传统文化是:答案:儒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2. 《孟子》在儒家思想史上的地位是:答案:核心思想著作。
3. 唐太宗李世民最重视的文化改革是:答案:书法改革。
4. 《兰亭序》中的“兰亭而雅言”,指代的是:答案:书法理论。
5. 明朝开展的文化大革命是:答案:文字狱运动。
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是指:答案:金、木、水、火、土。
7. 明朝文人也俗称为:答案:文弱。
8. 汉朝诗歌中,最著名的诗篇是:答案:《桃花源记》。
9. 中国古代的历法是:答案:天文历法。
10. 《诗经》中的《大雅》是:答案:赞美国王的贤能之歌。
二、选择题(每题1分)1. 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A. 阳春白雪B. 国画C. 电影音乐D. 民间传说答案:B. 国画2. 元朝时期重要的文化实践之一是()A. 天文学B. 药学C. 小说创作D. 儒家学说答案:C. 小说创作3. 中国文化史中,被称为“百家争鸣”的思想运动是()A. 抗金宋派B. 九唐宋派C. 后唐兴亡运动D. 先秦两晋运动答案:D. 先秦两晋运动4. 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模式是()A. 王朝制度B. 贵族制度C. 民主共和制D. 科举制度答案:D. 科举制度5.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是()A. 鹰击长空B. 以和为贵C. 扬眉吐气D. 兼容并包答案:B. 以和为贵三、简答题(每题2分)1. 简述唐朝文化的主要特征。
答案:唐朝文化的主要特征有:①集大成的诗歌,形成“唐诗七百年”的文化传承。
②以宋齐张怀瓘等代表性人物为核心的文风表达了“奇胜散漫”的精神态度。
③将南荆方言的文学语言用于古典文学的创作。
④受佛教和道教文化的强烈影响,使宗教文化成为文化的重要内容。
⑤由宋代以来的文人墨客文化的发展,中国文人文化逐步完善。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练习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204e21b0717fd5370cdc5a.png)
目录一、单选题 (1)二、多选题 (9)三、判断题 (13)一、单选题1.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应该是从有了观念形态意味的天命神权思想开始,即就是(A)。
2.(B)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期。
3.(C)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后世以儒为主的文化模式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
4.“姓”的造字结构反映的是汉族先民的(D)风俗。
5.在古代,“姑”不可能包括对下列哪种人的称呼?(D)6.“昏”是“婚”字的古字形,这个字的本义是(C)。
7.在魏晋以前,(C)穿裙装。
8.古代有所谓的“右衽”和“左衽”,右衽就是(A)。
9.伏羲与女娲兄妹成婚的神话传说,被视为( B)曾在我国古代存在的重要例证。
10.三代时期,邑落与乡聚的关系应为(B)。
11.相比于单姓或主姓村社,里甲中杂姓分布(A)。
12.下列属于行商的有(B)。
13.姓和氏合而为一是在(A)时期。
14.“字”往往是对(A)的解释和补充,所以又称“表字”。
15.古代男子在行加冠礼时,其长辈要为他取(B)。
16.中国饮宴的礼仪形式直接来源于(A)。
17.(D)撰写《茶经》,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
18.使茶上升到文化层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C)。
19.关于服饰起源的众多猜测中,最根本的动因是(A)。
20.辽国的妇女在冬季时,“黄面黑吻”的容貌与(C)有关。
21.帔,从巾,皮声。
乃中国古代女性披在肩背上的服饰,一般用纱、罗等轻薄织物做成。
一般而言,帔的颜色多为(D)。
22.“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描写的是(A)。
23.目前我国最早的骨针发现于(B)。
24.人类具备了利用兽皮保暖的能力可追溯到什么时候?(B)25.近代陕北城镇内的民居以(B)为主。
26.明初移民的房屋主要系由(A)而建。
27.较为著名的《陕北七笔勾》一诗的作者为(B)。
28.以下(C)建筑采用梁柱式结构。
29.唐代的驿,属于哪一部管理?(B)30.元代,哪一省交通最盛?(C)31.周代,哪一类车为王侯卿大夫和将帅使用?(A)32.秦汉时,将速度较快的舟称为?(A)33.诸葛亮所创制的木牛流马,起作用是?(B)二、多选题1.周代统治者宣称要得“民心”,就必须施行“德政”,因而提出了“敬德”的思想,具体内容有(B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14a08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7.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题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概述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二、儒家文化1.儒家学派的创立与发展2.孔子的思想与教育理念3.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思想4.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法思想5.儒家文化在历史上的影响三、道家文化1.道家的起源与主要代表人物2.老子的道论与无为思想3.庄子的逍遥游与自由观4.道教的形成与发展5.道家文化在历史上的影响四、佛教文化1.佛教的起源与传入我国2.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修行方法3.汉传佛教的主要宗派4.佛教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5.佛教艺术与建筑五、诗词歌赋1.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2.《诗经》与楚辞3.唐诗的繁荣与代表诗人4.宋词的兴盛与代表词人5.元曲的繁荣与代表作品六、书法绘画1.中国书法的起源与发展2.书法的基本技法与流派3.中国绘画的起源与发展4.绘画的分类与代表作品5.书画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七、戏曲艺术1.戏曲的起源与发展2.戏曲的主要剧种与特点3.京剧的形成与发展4.地方戏曲的繁荣与特色5.戏曲艺术在民间的传承与传播八、节日习俗1.春节与元宵节2.清明节与端午节3.中秋节与重阳节4.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习俗5.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九、礼仪制度1.礼仪的起源与发展2.古代礼仪的分类与内容3.礼仪在封建社会的作用4.近现代礼仪的演变与发展5.礼仪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1.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与推广3.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创新与发展4.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与影响5.青少年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题及方法: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是儒家文化的创立者?A.孔子B.老子C.墨子D.庄子答案:A解题思路:通过对儒家文化的了解,知道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子。
2.以下哪个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A.因果报应B.金钱至上C.六道轮回D.武力至上答案:A解题思路: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知道因果报应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
2021高考浙江(选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 必考部分 必修3 第3单元 六、我们的中华文化
![2021高考浙江(选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 必考部分 必修3 第3单元 六、我们的中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db7be0dc8d376eeafaa3177.png)
六、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条目考试要求考频统计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 3卷1考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b3卷1考[根底知识梳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史书典籍作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意义文字的创造,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特别提醒不能把文字混淆于文化。
[例1](2021·宁波市九校联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维系海外侨胞与祖国(籍)感情的精神纽带。
以下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C[此题考察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源远流长。
其中①是从时间历程上证明,②是从汉字上证明,③是从史书典籍上证明,④表达的是博大精深,文化的民族性,不符合题干要求。
][例2](2021·金华市外国语学校选考)“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广纳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D[此题意在考察中华文化的特点之一“源远流长〞,故D项符合题意,而中华文化的另一特点“博大精深〞未表达出来,A、B两项不符合题意。
][题组对点训练]1.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长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这一切说明()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我们的民族文化无比优越C[都江堰的宏大、吴越文化的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的热情奔放;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无不表达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故此题应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姓名:孔丘,字仲尼,朝代:春秋(末期)生卒年:前551—前479出生地:鲁国陬邑昌平乡山东曲阜),主要著作:《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之一,世界历史上一位超级思想巨人论语》享名“中国人的《圣经》”四书”之由来:《论语》作者: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临终嘱托”南宋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并加详注,历代朝廷官书,科举考试之标准,(北宋)赵普:“半部《论语》定天下”孔子生平事迹扫描]:孔子的社会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发展转型之特定阶段诸子百家:班固《汉书·艺文志》列9家:儒、道、阴阳、法、墨、名、农、纵横、杂(小说家被排除)儒家学派得名缘由:与孔子之“儒士”身份、地位密切相关,孔子儒家思想核心观念一、礼:指周礼,即西周以来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礼的两大原则:“尊尊”与“亲亲”二、仁1、“仁者,爱人”,人类之爱2、“克己复礼为仁”:人的道德自觉(自律)3、礼与仁相结合:仁是礼化的仁,礼是仁化的礼三、中庸:中”有中正、中和之意;“庸”即用,是常,中庸即把中和与中正当作常道加以运用:、从“中”或“中正”而言中庸要求处理事情须把握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无过而又无不及的中正处从“和”或“中和”而言中庸要求将两种以上正确有效的原则、思想、策略、方案等,加以妥善调和,使之相互融通、补充、制约,达到亦此亦彼的中和状态。
中庸”绝非折衷主义四、君子:以仁义礼乐化成的高标准人物便君子文化与品质均衡发展:“文质彬彬”,必备的技能基本:“六艺”,必备的基础知识:“六书”3.其他重要道德培养要求:利欲观、忠与恕、智与勇、温、良、恭、俭、让、宽、信、敏、惠、周而不比等。
孔子的思想成就与历史影响一、拯救中国上古文化传统:最大历史功绩为整理保存上古六大典籍:《书》《礼》《诗》《乐》《易》《春秋》。
《易经》《礼记》《尚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1、“形而上”与“形而下”,描述抽象与具象两种范畴的哲学概念。
《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指形体、形迹等可见之象“形而上者”指没有形体、形迹的抽象存在,即道。
“形而下者”指有形体、形迹的存在,即器。
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阴阳”“五行”:“阴阳”是描述事物对立统一属性的哲学范畴,阴阳观念来自人们对天象的观测,初义表示阳光的向背,后引申为气候之寒暖、方位之上下、状态之动静、性质之刚柔等两两对立的范畴,阴阳概念指代自然界两种相互对立,同时又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
《易经·系辞传上》曰:“一阴一阳谓之道”“五行”:表述宇宙和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初义指5种具体物质:水、火、木、金、土类似古希腊“四元素说”水、火、土、气)《尚书》:“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代表五种基本物质,“行”是运行.五行间相生相克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4、八卦表示对日影从八个方向进行测量的记录演化成为一套富有象征含义的符号,表示宇宙、社会与人生中各种事象运行状况的哲学概念八卦最早载于《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即宇宙之原始,两仪指天地,亦可称阴阳,四象即四季天象:长日照的夏季叫太阳,短日照的冬季称太阴,春为少阳,秋为少阴。
5、“饮食男女”《礼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饮食指食欲,男女指情欲,人类两种最基本欲求,宋代朱熹“存天理,灭人欲”饮食指食欲,男女指情欲,人类两种最基本欲求宋代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大同”与“小康”“自强不息“阴阳”“4、八卦5、“饮食男女”宋代朱熹“存天理,灭人欲”6、“大同”与“小康”大同是儒家提出的最高范畴的社会理想。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小康”:儒家描述的另一种社会状态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
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之时的社会可称小康,虽不及大同,但亦属一种较好的社会风貌。
二、伟大教育家“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门十哲”: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我、子贡、子有、子路、子游、子夏最得意弟子:颜回,最富有弟子:子贡,最具军事才干弟子:冉有,最具政治才干弟子:子路1春秋末期大规模私人讲学之先驱:私学的勃兴打破了学在官府、上层贵族把持学术的状况,促进了学术的下移和文化的传播。
“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72人”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文、行、忠、信知识技能与道德修养),“有教无类”“子曰:有教无类。
”“自行束佾以上,吾未尝无诲矣。
”2教育平等、普及教育的先驱者:教育面前人人都权利,不涉及个人的贫富、阶层、地位、身份等各种差别。
只要送我一点礼物,哪怕很微薄,自己也从来没有不给予送礼者教诲的。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而进行有差别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使得每个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好的发展。
子路、冉有“闻斯行诸”同一疑惑的不同解答3启发式教学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时,不到学生搞明白而不得时,就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明白但又说出来时,就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知识,他却不能由此推知相同范畴的其他几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急于往下继续深入地教他了。
学、问、思:“为学”之三驾马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知行结合,学以致用:“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举一隅”而能“以三隅反”言传与身教并重终身学习思想,好学精神,兴趣学习法:敬业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终身学习之楷模:“子入太庙,每事问。
”“反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
”三、世界伟人:孔子、耶酥、释迦牟尼并称“世界三圣”。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第五位)中华民族之骄傲世界之骄傲四、遭遇历史长期误解者1、儒家非儒教,乃私学,不是主流文化;是学术,而非宗教;2、儒教则属宗教,乃官学;既是国家宗教,亦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儒教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1、原始儒教夏商周时期,敬祖事天2、国家宗教:汉武帝以后,敬祖事天尊孔孔子由学者、思想家而教主化、神圣化(身后的孔子被推上神坛)任何思想学说,一旦被权力捆绑,为统治者所利用,就很可能失去原有的生命力与真理性。
孔子及其学说即遭受如此命运。
二、孟子:姓名:姓孟,名轲,字子舆。
朝代:战国中期。
生卒年:约前372—前289年;出生地:邹国(山东邹县)主要著作:《孟子》。
儒家“亚圣”;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之一;孔子之后儒学又一位奠基者,《孟子》乃“儒家四大经典”之一孟子成才之路1、孟母三迁2、杀猪不欺子3、断织劝学孟子的主要思想一、“仁政”思想:孔子常讲仁而少讲义,孟子仁义并重,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学说。
以“仁政”得民心。
“春秋无义战”,孟子民本主义思想之深远影响“仁政爱民”、“民贵君轻”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开明政治家以“仁政”治天下的理论基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当下“执政为民”的施政方针二、“民贵君轻”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之所以重要,乃因社稷存亡、君主立废皆在民心之向背。
“民贵”并非说民比君更尊贵,而是意识到民众地位之重要性而给予民众的社会作用以最大限度的肯定。
三、“性善说”:人之本性是向善的,人性中本来存在着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仁义礼智,此乃人与禽兽根本区别;“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好人、坏人之别,乃因后天的教育和特殊的社会环境造成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荀子的“性恶论”韩非子的“性私论”告子的“性无善恶论”“告子曰:食、色,性也。
”道德修养重要性及其途径: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浩然正气”义与利相结合的义利观何谓“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何谓“浩然正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取之也。
”浩然正气:至大至刚的昂扬正气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君子挺立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此三气构成浩然正气,彰显一种伟大的人格精神之美!孟子推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恪守与践行者:不畏权贵的高风亮节四、孟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核心内容为“仁义”,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政治理想“学以致道”),重视人才培养(“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言近指远,守约施博”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或伯阳,陈国或楚国人,朝代:春秋,生卒年: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年,出生地:苦县厉乡(今河南鹿邑)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之一,开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先河,创立与孔子儒家学说抗衡的道家学说,对两千年中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道德经》又名《老子》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开宗典籍,也是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根本经典首先提出“道”这一哲学概念,“道”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作为最早流传国外的中国典籍之一,《道德经》享有世界声誉,《道德经》(袖珍式)“百科全书”全球化“老子热”注释家三千,出版量仅次《圣经》“象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最直接地从《老子〉中获取了思想源泉。
”(海德格尔)函谷关著书:尹喜之劝《道德经》主要思想一、关于“道”“道”原意指供人们行走交通的路径,引申为道理、道义老子之“道”:宇宙本原;自然规律,庄子新解:宇宙人生真谛,道德修养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