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六步i法
解决问题方法
解决问题方法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让我们感到困惑和无助。
然而,每个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只要我们能够冷静面对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
首先,面对问题时,我们需要冷静下来,不要被情绪左右。
情绪化的思维往往会让我们做出冲动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往往难以解决问题,甚至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保持冷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其次,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
了解问题的根源、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有时候,问题的表面现象可能会让我们产生误解,只有深入分析,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途径。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比如因果分析、SWOT分析等,这些分析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另外,寻求他人的帮助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局限性而无法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这时候,和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或者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思路,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
面对问题时,消极的情绪和悲观的态度往往会让问题变得更加棘手,而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动力和勇气。
最后,解决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宝贵的经验,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能够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使自己在面对类似问题时更加游刃有余。
总之,解决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保持冷静、全面分析、寻求帮助、保持积极心态并不断学习,我们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成功。
希望以上分享的方法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1
•失
控
•控
制
• 衡量单 位
上 • 平 限 • 控 均
制
下 • 时间 限
使用控制图要回答的问题
• 在我们所观察的流程参数变化中,哪一部分是自然变化(在流程 控制限度内)?哪一部分是因可确定的原因而造成的反常变化?
• 流程失控的频率是多少? • 是否有我们应当加以关注的可辨别的趋势?根据这些趋势我们能
系统的问题解决方法的定义
• 系统的问题解决方法对问题的
定义是:
所谓系统的问题解决
方法, 是指通过6大
• 现状和理想状态的差距 控制特 点
理想状态 问题
步骤,应用7个质量控 制工具,配合其他用
于分析、形成思路的
现状
工具,来合理地、有 效地解决问题
系统的方法并不急于立即解决 问题,而是立足于揭示问题根
步骤 4B:
流程图 制定计 划
6
实施解决方法评估解 决方法
5
实施解决 方法
发现问题 1
P
A D
C
选择并规
4
划解决方 法
分析 问题
2
提出潜在 的解决方 法
3
流程图主要用于说明实 施计划中所包括的各个 逻辑步骤
启动会 议
调修设备
试运行
确认部 件
审核结 果
修改
标准化
甘特图
• 行动 •
1 制定实施计划
2 召开启动会议
7. 散布图: 检验有关变量之间关 系的理论
变量 2
变量 1
使用散布图要回答的问题
• 哪些变量具有相互关系? • 变量之间关系是何性质? • x 中的变量有多少可由 y中的相关变量得到解释? • 变量之间存在什么因果关系?
七步法培训
息,使大家齐心协力朝着同一方向前进 来帮助小组避免通常解决问题的失误: *依靠“专家”的意见,而不是事实 *在未成熟时直接得出结论 *注意力集中于“表面症状”而不是根 本原因 *解决“不可控制”的问题 *指责员工而不是去找系统的问题
第一步:查明问题 “问题的确定是解决问题的一半” ---Charles F. Kettering
第四步:收集数据,拟定试验方案
“一个正确的衡量方案比一千个意见更有价值”
---Utvich
建立收集数据的计划:
什么数据或结果需要被收集?
需要收集多少数据?频率(每天、每周)?
是否有其它信息或提供线索? 数据在什么地方收集?
谁来收集数据?
在收集或分析数据时需用什么质量工具?
第四步:收集数据,拟定试验方案
“一个正确的衡量方案比一千个意见更有价值”
---Utvich
如果需要,设计试验方案:
确定试验的目标
选择如何衡量 设计试验 准备
第四步:收集数据,拟定试验方案
使用的质量工具:
直方图 流程图 趋势图 实验设计 控制图 检查清单 流程分析
第五步:进行试验、分析数据、 选取解决问题方法
第二步:确定可能的原因
排列最有可能的根本原因: “
在确定完所有可能的原因,团队成员需要决定哪些 原因对结果的产生的影响力最大。
H1E Bearing Housing Casting Scraps Distirbution
100 3000 80 60 2000 40 1000 20 0 0
y it r s oo s P Ga nd I Sa sio nc lu n fa S ur l tt r Fe Ove c e/ ion hi ft re S Co rs t e Oh
出现问题处理应急方案
出现问题处理应急方案
一、识别问题
在处理任何问题之前,首先需要识别和理解问题的性质和影响。
这可能涉及到对问题和情况进行的初步评估,包括i问题的大小、影响范围、严重性,以及可能的原因。
二、立即行动
一旦问题被识别,应立即采取行动防止情况恶化。
这可能包括停止导致问题的活动,隔离问题,或者采取紧急措施以减轻潜在的损失。
三、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需要收集关于问题的所有可能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问题的详细描述、可能的原因、影响的范围、已经采取的行动、以及任何可能有关的背景信息。
四、评估影响
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影响范围和严重性。
这可能涉及到财务损失、客户满意度、声誉损失等方面的评估。
五、制定方案
基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收集的信息,制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个方案应该明确指出要采取的行动,预期的结果,以及时间表。
六、实施方案
实施解决方案,并根据计划跟踪进度。
这可能涉及到更改流程、修复系统、培训员工等。
七、监控和评估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这有助于确定方案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同时,也对问题解决的效果进行持续跟踪,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八、预防再次发生
在问题解决后,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这可能涉及到流程改进、系统更新、员工培训等。
同时,也需要对整个应急处理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在将来遇到类似问题时能更快速有效地处理。
《模拟电子技术》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初探
流 电压 。 电路调试及 故障排除 的整个过程要在 老师的监护下 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 6 . 演示讲解及 总结评价 各 小 组轮 流 上讲 台将 自己 的作 品进 行展 示和讲解 ,包括分析 设计思路 、电路 原理 、制 作过程 中遇 到的 问题及解 决方案 、故障排除 的 过程 、调试的结果等 。每个学生要 围绕可调直
《 模 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我 国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需要 大批 的高 技能 高素 质的劳动 人才 ,特 别是 电子行 业产业 的发 展技 术推陈 出新 ,变化 更是 日新月 异,高技 能 人才 紧缺 ,高 职院校成 了培 养高技 能人才 的主 力军 。近 几年来 ,我院对 电类专业 的毕业生跟
流稳压 电源 的设计 与制作撰写实训报 告 ,实训 报告应包括 查阅的 资料 、电路原理 图和 印制板 图或装配 图、 电路原理分 析、制作 电路 注意事 项、 电路 的调试和故 障的排除 、感想 收获等 。 根据 各 小组 的 讲解 、展 示 的作 品 和实 训报 告 进行评价 。评价的方 式包 括学生互评和 教师评
实践 课的界线 ,将理论 和实践教 学巧妙地融合 配表及进度表等 。 在 一起 。而 六步教学法 就是根据 学生的心理特 3 . 确 定 方案 征和 认知规律 ,将一节 课在程序上 和时 间上科 各小组 通过分析所 设计的 电路 中各元件 的 学地 加 以规划 ,融教法 和学法于其 中并辅 以现 作用来确 定 电路 的可行性 ,为 了确保 电路 的可 代教 学手段 ,达 到大面积 提高教学质 量的一种 行性 以及确 定 电路 各元器件 的参数 ,可用 仿真 新 型教学方法 。它包括 :信息 、计 划、决策 、 软件M u l t i S i m 对 设 计 好 的 原 理 图进 行 测 试 。通 实施 、检查 、评 估六个 工作步骤 。我们将 “ 六 步法 ”与 “ 基 于工作过程 导向 ”的项 目教学模 式相 结合,模拟 企业真实 的工作环境 ,让学生 亲身 参与到 工作 过程之 中,学 习和 掌握与工作 过程相 关的知识 和技能 ,学会从工作 过程 的全 局 出发 分析 问题 和解决 问题 ,从而获 得与工作
新课程理念下“六步教学法”的错题讲评模式初探——一道热学错题讲评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 , 学生 能灵 活 运用 示 功 图解决 气 体 做功 要求
问题 , 难度 较大 , 师可以在教学 中适 当引导 。 教
A 如 图 3 类 比 一 图像 中图线 与时 间 轴所 围 V, , t 的面积代 表位 移 , 知 , P 图 线 与 轴 所 围 可 即 面积 代 表此过 程 中气体 做 的功 大小 , 我们 简称 此
不妨 建立 这 种模 型 : 图 如
A. A 到 B 的过程 气体 降温 从 B 从 B到 c 的过 程气 体 吸热 . C 从 c到 A 的过 程气 体放 热 .
D 全部 过程 气体 做功 为零 .
试题 分 析 这 是 一 道 热 学 经 典 题 , 学 生 对 的 知识 和能 力要 求很 高 。 它要求 学 生能 熟 练 的掌 握 理想气 体 状态 方程 和热 力学 第一 定律 , 能准 并 确 的理解 图像 的意义 和潜 在 的信息 , 题 综合 度 试
如 图所示 , 整个 过程 中气体 与外 界 的总 的热 量 在
交换 是 ( )
二是 : 只是抓 住初末 两 个状 态来 分析 功显 然
没有 深 刻理解 功 的特 性 之 一 —— 功 是个 “ 程 过
A. 外界 吸热 从 B 向外 界放 热 . C 吸 热和放 热一 样多 , . 相互 抵 消
量” 某个 力做 功 必须对 应一 段具 体 的过程 。 同 , 不
力做 功特 点不 同 。
设计 点评 对 于错 题 的 分 析 , 让 学 生 知 要 其 然 , 要 知 其所 以然 。 亦 而不 可 忽 视 的要 让 学 生 “ 其错 之 所 以然 ! 知 ”只有 这 样 才 能 使 学 生 全 面 准 确理 解物 理 概念 , 握 物理 规 律 , 免一 听就 掌 避
TNPM简介
关于“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NPM管理模式”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otal Normalized Productive Maintenance,简称:TnPM),是规范化的TPM,是全员参与的,步步深入的,通过制定规范,执行规范,评估效果,不断改善来推进的TPM。
TnPM 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保养维修体制。
一.TnPM体系要素(一)TnPM八个要素TnPM的成功推行,离不开八个方面要素的相互配合和协力支持,这八个要素分别是:1.以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OEE)和完全有效生产率(TEEP)为目标;2. 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体系为载体;3. 全公司所有部门都参与其中;4. 从最高领导到每个员工全体参加;5. 小组自主管理和团队合作;6. 合理化建议与现场持续改善相结合;7. 变革与规范交替进行,变革之后,马上规范化;8. 建立检查、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
(二)TnPM四个“全”(6)项目管理。
5. 6H,即清除 6 个 Headstream,6 个源头是:(1)污染源(2)清扫困难源(3)故障源(4)浪费源(5)缺陷源(6)事故危险源二.TnPM体系推进流程TnPM的推进由以下步骤构成:(一)起步领导认识,导入培训,概念开发统一思想,进行骨干培训;(二)第一步企业全面调研,认识基准和起点,树立目标全面了解现状,建立标杆,树立阶段目标。
(三)第二步建立组织,成立TnPM专职机构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保障体系,包括专职机构和基层组织。
(四)第三步制定公司TnPM目标、推进计划和实施计划制定全公司计划和目标,将公司目标分解,落实部门计划和目标,以三个月的滚动时间表作为实施计划;(五)第四步TnPM发动在全公司发动展开TnPM,舆论工具宣传造势;(六)第五步以6S为切入点,开展TnPM制订详细的6S 实施计划,体现5W2H,建立包括6S 评估的闭环管理,深入开展6S 活动;(七)第六步“六源”的解决面对六源,组织全员攻关活动,让明显的六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八)第七步以规范化为主线,创建样板机台在生产现场建立“设备工艺作业规范”和“清扫点检维护保养作业规范”两个作业指导书;在维修部门建立“设备维修作业规范”和“设备点巡检作业规范”两个作业指导书;其他部门建立相应的作业规范,形成事事讲究,规范一切,一切规范的管理体系。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林国添(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埭头第一中心小学,福建莆田351166)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学在教育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数学的需求更加深层次化,数学不再是仅仅停留在解决问题上, 而是深入“问题解决”的宏观层面。
为了进一步研究,作者尝试从核心素养的理解层面上对“问题解决”进行再认识,基于学生的 实际需要从问题解决的本质出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培养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图分类号:G 623.5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08-23作者简介:林国添( 1979—),男,福建莆田人,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埭头第一中心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莆田市秀屿区骨干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一、 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 那么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是指运用数学 思维方式和观念来解决数学问题,在学 习数学的过程中,一般牵涉不断地分析、 综合、运算、判断推理。
总而言之,这 是一个不断深人演算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对每个学习者的数学思维品质有着 很高的要求,数学核心素养具体体现在 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从外在表现而言,具备数学 素养的人会将生活、学习、工作上出现 的数进行分离,然后运用相应的数学理 念去解决某个问题,或者是理解某种现 象。
换言之,处处是数学,时时用数学 的思维看待和解决问题。
其二,从内在而言,数学具有客观 性、直观性、深刻性、灵活性的特点。
客观性是指我们研究数学、学习数学的 过程主要是一个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 尽管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求证之 后的结果却是客观、固定的;直观性是 指借助图形、数据、模具展现出抽象的 数学思维;深刻性是指通过运用数学方 法帮助我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揭示 深层次的本质和联系;灵活性是指对于 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多样 的方式方法,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浅谈“三资”管理——六步工作法
包 ,从 中牟利 ,给集 体造成很大损失。 )
1 . 2 实行 “ 六 步工作 法”是密 切干群 关 系,维 护农村 稳定 大局
需 要
力 的组织 ,村 委会 是 向村 民会议 负责的执行 性组织 ,是村 民事务
日常管理 机构 ,凡涉及村 民切 身利 益大事 ,须提请村 民会议或村 民代表会议讨 论决定 ,方可办理 。而村 民代表会议是村 民会议 常
●
农 村 经 济 与 科 技2 0 1 6 年 第2 7 卷 第2 O 期( 总 第4 0 0 期)
企业经营
浅谈 ‘ ‘ I ■ ■ 一 资”管理
六步 工作 法
孙 玲
( 洮 南市农村 经济管理 总站 ,吉林
[ 摘
洮南 1 3 7 1 0 0 )
要 ]在加 强农村党风廉 政建设上 ,深入 开展 “ 两化 一推进 ”工作 ,从抓住 农村 “ 三资” 管理这一 关键入 手 ,重
我 国是个农 业大 国 ,农 民 占绝大 多数。“ 三农” 问题始终 是
总之 ,我们不 难看出实行农村 民主是经 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
阶段必然产物 ,不是我们想不想搞 的问题 ,而是必须要搞 ,且一
国家经济 和社会 发展 根本 问题 。 在新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对农村 、 六步工 作法 ” 、实行 农 民管理 ,实行 村民 自治 ,让村 民群众 依法办理 自己的事 情。我 定要 搞好的工 作。为此 ,我们须增 强推行 “ 民主管理 自觉性 和紧迫感 ,以对人 民群众 高度负责态度 ,真正把 们现在推行 的凡是村集体 “ 三重一大 ” 事项 , 须通过 “ 六步工作法 ” 进行 民主决 策 ,其 目的是还权 于民 ,群众的事情 自己作 主 ,不仅 这一关系到农 民切身利益 的大事抓 紧抓好 ,抓 出成效 。
[六西格玛管理]6iSigma七步骤办法
{六西格玛管理}SiSigma七步骤办法六个西格玛使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对。
如果我们掌握了六个西格玛,就好象找到了一个重新观察企业的放大镜。
我们惊讶地发现,缺陷犹如灰尘,存在于企业的角角落落。
这使我们感到不安,迫促使我们为企业做点什么。
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了,我们不断地问自己:我们现在是几个西格玛?我们应该做到什么?我们的问题是哪里?通过努力,我们能做到什么?时间过去了,我们提高了吗?六个西格玛给我们改进的工具。
质量管理的精髓,不是达到一个目标,而是明天比今天更好。
在我们看清缺陷的同时,六个西格玛给我们一块干净的抹布。
它并不复杂深奥,它是一位车间师傅,不仅教给你理念,同时还送你一些工具,让你现场操作一下。
而其工具也不是复杂和难以应用的。
即使是蓝领工人也能够运用自如。
作用杰克·韦尔奇说,地区销售经理可以用它来预测可靠性、定价政策或价格方差,人力资源经理可以用它来减少聘用员工所需的时间,工厂经理可以用它来减少废物,提高生产能力,而汽车修理工和园艺工人也可以提高服务和满足顾客。
显然,我们不能认为六个西格玛无所不能,不过它可以从下列方面帮助你:提升管理六个西格玛是以数据和事实为驱动的管理。
企业过去对管理的理解,以及管理理论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里,而六个西格玛,把这一切都转化为实际有效的行动。
六个西格玛管理法成为追求完美无暇的管理经营方法的同义词,是管理是科学这种说法的最好诠释。
减少成本摩托罗拉公司十多年现已达5.6个西格玛水平(20失误/百万),其节省下来的费用已达110亿美元。
据估计,如只达到3到4个西格玛质量水平,将使一家公司损失10%-15%的营业收入。
保留顾客1998年,柯达(上海)公司要求GEP(塑料部)降低原材料的价格。
GEP说服了上海柯达的管理层在柯达内部实施六个西格玛项目。
整个过程为柯达公司当年节省23万美元的成本。
预计至2001年可节省130万美元。
GEP既没有降低价格,又巩固了同上海柯达的关系。
现场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技巧
我們看看這位組長當時是如何處理的﹕
1.到達現場﹕ 組長得知消息后立即到9# 拉QA做實驗的7台機旁准備確認
2.檢查現物﹕
找到與這個問題有關的現物---機台﹐作業員﹐程式及參數。組長對這 7台機進行仔細檢查﹐確認作業員未選錯程式后﹐對新增加的參數一
一確認﹐發現有一 台機的確少了一個參數, 反映的問題屬實
---問題的定義應精確﹐不要用大概﹑可能﹑也許﹑左右 等字眼 ---找准問題的"病徵"在哪里
S F I Technology
New Leader Training Material
第二步:明白問題原因, 確定根源
(Step2: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Identifying Root Cause)
是否要向上級報告 ------必需判斷問題的處理是否超出了權責范圍,如果是自己能處理的問題, 就不可麻煩上級人員。 注意實施的時機 ------時機是否恰當,對措施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 不要推諉責任 ------不要將吃力不討好的問題推給別人去處理。
S F I Technology
New Leader Training Material
S F I Technology
New Leader Training Material
處理問題的四階段法
-------一般用于解決部屬人際關系問題
1.掌握事實
調查問題發生前的事實 -----調查以往的記錄(了解一個人只需了解他的歷史就可以了﹐毛澤東的專長) 涉及哪些規則和慣例 -----規則(如廠紀廠規)是應遵守的書面性的准據,慣例是累積 的前例, 有時後者的約束力較前者大。 應與有關人員交談,了解其說法與心情 -----愈能掌握事實,愈能獲得正確的判斷,應確實檢查是否 已將全部事實列入考慮之列。(不要與其爭論,使其表明心事,不要打斷其說話,
六西格玛基础知识
1、以工程师的角度:六西格玛是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法论。 以工程师的角度:六西格玛是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法论。 2、以管理者的角度:六西格玛是一个与战略结合,持续改善的运营体系。 以管理者的角度:六西格玛是一个与战略结合,持续改善的运营体系。 3、以领导者的角度:六西格玛是一个工作文化,让大家有共通语言的文化 以领导者的角度:六西格玛是一个工作文化,
单个数值 (n=1) 单值移动全距 ( I-MR )
注: X-Bar S 适合 于群大小 (n) > 10
缺陷的概率低吗? 缺陷的概率低吗 泊松分布 是
否
如果你知道Bad数量 如果你知道 数量, 数量 那你知道good数量吗? 那你知道 数量吗
二项分布 是
单值移动全距 (I-MR) )
每个样本的概率面积不变? 每个样本的概率面积不变 (样本数不变吗 样本数不变吗?) 样本数不变吗 否 u图 是 c图
8D概念与步骤 概念与步骤-1
①
8D又称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方法、8D问题求解法 问题求解法(8D Problem Solving)是福特 公司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亦适用于制程能力指数低於其应有值时有关问题的解决 亦适用于制程能力指数低於其应有值时有关问题的解决,它 提供了一套符合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对於统计制程管制与实际的品质提升架 起了一座桥梁。
样本数不变? 样本数不变 否 p图 是 np 图
过程能力的概念
1、定义
④
过程能力控制图是用于区分由异常或特殊原因所引起的波动和过程固有
的随机波动的一种统计工具。
是指过程加工质量方面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 过程能力决定于 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 质量因素而与公差无关。 2、过程能力的意义 1)SPC的基准: 过程能力即稳态下所能达到的最小变差。过程能 就是统计控制状态或称稳态,过程能力即稳态下所能达到的最小变差 力反映了稳态下该过程本身所表现的最佳性能(分布宽度最小)。因此,在稳态下,过 力反映了稳态下该过程本身所表现的最佳性能 程的性能是可预测的,过程能力也是可评价的 过程能力也是可评价的。离开稳态这个基准,对过程就无法 预测,也无法评价。 2) 过程能力的决定因素: 过程能力决定于由偶因造成的总变差 。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计量质量特 性值 有99.73%落在u±3 的范围内,其中 其中u和 为质量特性值的总体参数,也即有 99.73%的产品落在上述6 范围内,这几乎包括了全部产品 这几乎包括了全部产品。 故通常用6倍标准差(6 )表示过程能力 表示过程能力,它的数值越小越好。 注意:根据上述,在评估过程能力之前 在评估过程能力之前,首先必须将过程调整到稳态,并 且当所 使用的控制图已经判稳,反映过程处于稳态 反映过程处于稳态,然后才能开始对过程能力进行评估。
解决问题九大步骤
标准书写的要点
标准的书写要领
1.具体----不用太抽象,模稜两可的字眼
a.数字 b.图示 c.限度样本 d.色码
2.简单
a.逐条列举
b.逐项填入表格
c.应用愚巧法,把大同小[异]的差异提示出来
3.按作业程序书写,并适合实际情形
提示:标准化内容要使得基层标准执行人员能够清楚理解及执行.
29
主页
3 不顺利的事.
8 危险的事.
4 不理解的事.
9 有差异的事.
5 主管提醒注意的事. 10 比其它单位效率差的事.
问题通常都是在你的四周,只是你尚未发觉而已
5
脑力激荡四原则
1.严禁批评他人的构想和意见; 2.意见愈多愈好; 3.欢迎自由奔放的构想; 4.顺着他人的创意或意见发展自已的创意
提示
“发掘问题”是解决问题九大步骤的首要步骤 1.问题应着重于建设性,积极性,无论问题大小通通提出来. 2.将问题具体化的5W1H 3.主导人应注意在讨论问题时, 避免讨论离题误入歧途
追查原因追查原因资料收集的方法工具资料收集的方法工具13问题相关的资料现场观察结果资料发生时段的资料历史资料相似问题资料样品资料试验资料主页应用七大手法找出产生问题的重点加以分析分类排列和编辑选出合适的资料及报告格式全员对资料做分析达成全体都能接受的资料诠释原因共识展示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资料愈详尽愈正确愈能作出正确的判断15主页16依照资料分析得到的问题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效果指标). ˉ Attainable:目标经努力是可达成的,就是不要订做不到的目标. ˉ Relevant:订定的目标是团体与个人均需要的. - Time Table:目标的达成,衡量是有时程的. (效率指标)
10
学习德六步教育法
对于六步教学法看法仪征技师学院10IHK 刘荣锋摘要:刚刚接触了德国的六步教学法,通过老师讲解以及自己的摸索,对于这种新型教学方法我个人有一点看法。
六步教学法也可以说是在实习操作中必不可少的六个步骤,它可以让操作者有条理有顺序的操作,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的通过前面的步骤来补救,达到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六步法;解决问题六步教学法:1.收集;2.计划;3.决策;4.执行;5.检查;6.评估。
1)收集:收集资料。
其中包括车辆信息,车主信息,查证信息,车主提供的,手册的等车辆信息车辆的型号,颜色,款式等车主信息车主姓名,联系方式等口述信息由车主提供的,如保养信息,车辆故障后采取的措施等查证信息工作人员检查车主提过的故障点手册信息查看手册,如电路图,维修手册等故障信息通过工作人员详细检查后车辆故障的信息其他信息2)计划:制定计划。
通过收集到的信息,对于排除故障可能会做的工程进行计划.ABCD..............3)决策:决断选择。
对所制定的计划进行筛选,把明显不需要做的或者是简单明了能看出问题的计划剔除,留下一组需要操作的计划选定计划后,准备该计划操作时需要用到的工具,电路图等4)执行:实际操作。
按照决策出来的计划进行操作,排除故障5)检查:检查步骤。
对上面的步骤进行检查,看有没有遗漏了该收集的信息,会不会有更多的计划,决策出来的计划是不是最适合的,操作完毕有没有解决问题,工具有没有遗忘,对车辆有没有损害等6)评估:评价品估。
包括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总结经验,在进行前五步时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出现问题的原因等个案举例:一个志俊车主到了修理店,告诉接待员他的车左制动灯(图2)不亮。
首先接待员接车:微笑的面对,礼貌的问候,体贴的服务,认真的记录图2 志俊左尾灯 信息收集: 车辆信息志俊,黑色,1.8L ,外部无损伤,车辆编号--------------- 车主信息刘某某,180******** 口述信息 刚买的车,早上起来,倒车的时候发现左制动灯不亮了,没有做任何措施 查证信息对制动灯进行检查后发现左制动灯不亮 故障信息对灯光系统检测,发现只有左制动灯不亮 手册信息 对照电路图表,发现制动灯三灯一个保险丝制定计划:ABCDE决断选择:因为制动灯只有一个灯不亮,那么排除蓄电池、保险丝、开关以及线路。
8D又称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方法
8D又称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方法、8D问题求解法(8D Problem Solving)是福特公司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亦适用于制程能力指数低於其应有值时有关问题的解决,它提供了一套符合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於统计制程管制与实际的品质提升架起了一座桥梁。
8D最早是美国福特公司使用的经典质量问题分析手法。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率先采用一种类似8D的流程——“军事标准1520”,又称之为“不合格品的修正行动及部署系统”。
1987年,福特汽车公司首次用书面记录下8D法,在其一份课程手册中这一方法被命名为“团队导向的问题解决法”(Team Oriented Problem Solving)。
当时,福特的动力系统部门正被一些经年累月、反复出现的生产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因此其管理层提请福特集团提供指导课程,帮助解决难题。
8D(8 Disciplines)问题解决8步法8D的原名叫做8 Disciplines,意思是8个人人皆知解决问题的固定步骤。
原始是由Ford公司,全球化品质管制及改善的特殊必备方法,之后已成为QS9000/ISO TS16949、福特公司的特殊要求。
凡是做FORD的零件,必须采用8D 作为品质改善的工具,目前有些企业并非 FORD 的供应商或汽车业的合作伙伴,也很喜欢用这个方便而有效的方法解决品质问题,成为一个固定而有共识的标准化问题解决步骤。
Discipline 1. 成立改善小组(Form the Team):由议题之相关人员组成,通常是跨功能性的,说明团队成员间的彼此分工方式或担任的责任与角色。
Discipline 2. 描述问题(Describe the Problem):将问题尽可能量化而清楚地表达,并能解决中长期的问题而不是只有眼前的问题。
Discipline 3. 实施及确认暂时性的对策(Contain the Problem):对于解决 D2 之立即而短期行动,避免问题扩大或持续恶化,包含清库存、缩短PM时间、加派人力等。
“六步”解析分析法是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制胜的“法宝”
得 2 s 1 n [ } ( + ) 一 】 2 s n [ ( } 一 吾 ) + 手 ]
= =
案例 1: 分类讨 论、 数形 结合—— “ 六
步” 解 析 分 析 法 横 向 扩展 思维 区域 例 1 若直线 Z 沿 轴 方 向 向左 平 移
2 s i n ( 一 吾) ( 列T : 这 里 通 过同
应为 “ 下坡 ” 状.
( 4) 思 考 如何 讲 解 , 如 何 回答 学 生 ?
同 理, 当
时, s i n 2 x = 1 , y . m = 一 3 .
。 手 +
z } 时, 强 化 学 生 逆 向思 维 的 “ 反思” 意识, 争
取将学 习的状态提 高到 “ 批 判思维 ” 的检
( 2) 联想 =
, 找到有关斜率 k
, 解得 J i } = 一 .
.
署+ 耵 , k ∈ z .
设 的“ 未知元” 开始 , 找到与之相关 的零散 的基本 知识 点 , 并且能够针对具体 问题 串 联起来 . 这一点实际上恰 恰是学 习的中心.
的等量关系 , 列 出 =
} .
案例 2 : 由值 求 角倒 行 逆 施 — — “ 六 步” 解 析 分 析 法 纵 向 突破 解 法僵 局
找 到 关 于 的等 量 关 系 )
出数学解题 “ 六步 ” 解析分析法 . 高 中数学 例题、 习题 当中有 一部 分 考 查能 力 的题 型, 本文通过 教学 实践 的案例分析 , 发现 “ 六步 ”解析分 析法是高中数学解题教学
验层面上来.
整 的知识 结 构 作 为解 题 的背 景 知识 . 同
先按直线倾斜角 分 类讨论分析 , 侧
应用“六步教学法”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
“ 六步 法 ”简 介
二 、 “ 步 法 ” 应 用 时 常 见 问 题 六
“ 步 法 ” 全 称 为 “ 步教 学 法 ” 六 六 ,是 学 习 领 域 课 程
“ 步法 ”应 用 中 常 出现一 些 问题 常 用 方 法 。 “ 步 法 ” 的 六 个 步 骤 分 别 情 境 大小 的使用 、嵌 套 使用 、内涵 理解 不 准确 、检查 评 价 六
应用 “ 六步教学 法" 的常见 问题及 对策
口 丛 文 龙
( 吉林 工业 职业技 术 学 院 ,吉林 吉林 12 1) 3 03
摘
要: “ 六步教 学法 ”是 学 习领 域课 程 学 习情境 实施 的常 用方 法 ,六 个步骤 是 资 讯 、计划 、决 策 、 实施 、检 查 、 评 价 。 “ 步 教 学 法 ” 应 用 中 的 常 见 问题 包括 不 论 学 习情 境 大 小 的 使 用 、 不 合 理 的 嵌 套 使 用 、 不 六 准 确 的 内 涵 理 解 、 不 全 面 的 检 查 评 价 等 。 通 过 对 这 些 问题 的 分 析 ,指 出 了在 应 用 “ 步 教 学 法 ” 中应 六 注意 的 问题 。特 别是 在检 查 与 评 价 时 ,必须 综合 考 虑 专业 能 力 、社会 能力 和 方 法能 力 ,既要 看成 果 ,
检 查 为 了评 价 ,评 价 要 先 检 查 ; 检 查 是 评 价 的 基 础 ,评 价 是 检 查 的 目的 ,二 者 相 互 依 存 。
收稿 日期 2 l_15 2 00_ — 9 _D
教 学 单元 ( 由学 习情 境分 解 得到 的小 的工作 任 务 )的学 即
习 ,究竟 如何 使 用 ,要 视具 体 情况 而定 。例如 ,较 小 的学
“小组互动,六步达标”教学模式之课堂常见问题与解决
平较高的学 生,他们 很快 就完 成了 自己的作业 ,
而且认 为他们 自己做完就行 了,根 本不考虑组 内
成员是 否掌握 了学习内容 ,这 大大 降低 了小组互 动 的效率 。解决这类 问题 需要技 巧。方法一 :对
于有一 定难度 的问题 ,我们两人共做一个题 ,两 人 只要 写一份作业 即可 ,不用 每人都 写,这样就 迫使不得不在一起合作, 这种方法是可以延伸 的,
倍 ,这都极大调动 了优生教差生 ,以及学困生掌 握 学习内容的主动性。
如定号法 ,规定小组某一个或几个成员共答一份 试 卷,然后 以这几份试卷来评价全 组的成绩 。方 法 二:对于较简单的 问题 ,可采用互相提 问的方 式 ,直到小组 内所有 的成员都掌握为止 ,当然这
的办法.
关键词 :小组 互动 ;问题 ;解决 办法
中图分类号 :G6 36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7 - 4 6 (0 O0 一O3 一O 6 3 5 42 1 )4 l7 2
“ 小组互动 ,六 步达标 ”的理想模式就是取
消讲 台,还课 堂于 学生,让传统的课堂感在学生 的心 目中越来越少 ,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讨论 、
现象 做为组织者 的老师此 时不要 急噪 , 。 要有耐
收稿 日 期:21 — 6 2 00 0 — 8
・1 7 ・ 3
廷边 教育学院学报
2 1 盎 00
的效果为参照物,如果老师把学生的课堂表现如 发言的积极性、讨论过程中是否守纪也纳入评价
现象 在小组教学模式 中 搭车现象 较为常见, 。 处理不当,会严 重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 ,
心。
() 1 小组成员 的要保持稳定 , 不要经常更换。
3x 编法 -回复
3x 编法-回复题目:[3x 编法]:使用编码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导语: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经常面临着琐碎而复杂的问题,如何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能。
[3x 编法]是一种以编码思维为基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提升效率。
本文将一步一步地介绍[3x 编法]并解释该方法如何应用于不同场景。
第一步:定义问题(D: Define)在解决任何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范围和关键点。
这包括搞清楚问题的背景、具体要求和涉及的各方利益等。
通过定义问题,我们可以避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偏离主题,更好地集中精力。
第二步:解决问题思路(I: Ideate)在了解问题的基本情况后,我们需要展开头脑风暴,产生尽可能多的解决思路。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开放性思维,不要拘泥于常规思维模式,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也可以参考其他人的见解。
第三步:整理和筛选(S: Sort)在产生了一系列解决思路后,我们需要进行整理和筛选,找出最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就需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和特征进行评估,将思路进行排序。
我们可以根据效果、成本、可行性等因素来对比不同的方案并进行优选。
第四步:执行方案(E: Execute)一旦确定了最佳解决方案,就可以进入方案的实施阶段。
在执行方案时,需要注意时间管理和资源分配等问题,确保按照最优的方式进行实施。
同时,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便于评估实施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
第五步:评估与反思(E: Evaluate)在方案实施结束后,我们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这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对比数据来完成。
通过评估和反思,可以发现方案中的优缺点,并根据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
第六步:总结和分享(R: Reflect)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是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分享。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刚开始的问题定义、思考过程、最终的解决方案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估解决 方法
A 5
实施解决 方法
分析
P
问题
2
D C
选择并规
3
4
划解决方 法
控制: 小组或个人对问题的控制程度以及对解决方法的控制能力 相关性: 解决方法对问题的解决力度 资源: 实施解决方法所需的时间、资金、人员和资料等,以及现有的资源充裕情况 回报: 预期的回报或成果(成本和回报) 认同: 员工和审批解决方法的管理层对实施解决方法时所需改革的接受程度
优点
发现问题 1 6
评估解决 方法
A 5
实施解决 方法
P
D C
选择并规4ຫໍສະໝຸດ 划解决方 法分析 问题
2
提出潜在 的解决方 法
3
• 确保对问题有准确、客观
的认识
• 澄清问题 • 评估问题的严重性 • 使问题直观化 • 确定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 界定各个原因之间的关系
• 确定工作重点 • 允许选择解决方法
步骤 2: 分析问题
规划调研方法 审核初步分析 确定问题并寻找一切与之有关的信息(即收集信息和数据) 利用质量控制工具对数据进行量化的、直观的和图表式的分析 确定问题的根源所在,如使用“5个为什么”和鱼刺图分析法
发现问题 1 6
评估解决 方法
A 5
实施解决 方法
P
D C
选择并规
4
划解决方 法
分析 问题
2
提出潜在 的解决方 法
实施解决 方法
P
D C
选择并规
4
划解决方 法
分析 问题
2
提出潜在 的解决方 法
3
时间
甘特图说明实施的各个步 骤、各项工作的起始时间 和各个关键环节之间的衔 接情况
步骤 5: 实施解决方法
1. 将解决方法化解为便于管理、可监控的具体步骤
2. 使所有解决方案影响到的人员参与到实施过程中
3. 将相关信息通知所有人员,包括计划、目标和行之有效 的实施办法等
初步的解决方法 规范输油量和油嘴加油位置
发现问题 1 6
评估解决 方法
A 5
实施解决 方法
P
D C
选择并规
4
划解决方 法
分析 问题
2
提出潜在 的解决方 法
3
步骤 4A: 选择解决方法
定义:
选择工作表
评级
特点
低
高
控制
1
2
3
4
5
相关性
1
2
3
4
5
资源
5
4
3
2
1
回报
1
2
3
4
5
认同
1
2
3
4
5
提出潜在 的解决方
实施
确认效果
标准化
步骤 1: 确定问题、设定目标
行动 A) 明确阐述问题
• 问题的定性
• 问题的量化
说明
• 根据亲身经历,具体说
明问题,不应依赖他人 的描述
• 对问题进行量化说明
B) 明确阐述目标
• 设定目标
• 说明何时应达到怎样的
水平或标准
举例 问题陈述: 过去3周中每日标签贴错率达58% 目标陈述:2周后将标签贴错率降为零
4. 确保所有人员清楚各自的工作内容并与上级管理人员保 持密切联系
5. 对任何工作均不能持理所当然的态度,应该审慎对待、 反复检查
注: 应注意减少从方案到实施时间,确定精 简流程、政策等的方法
发现问题 1 6
评估解决
方法
P
A
5
D
实施解决 方法
选择并规
4 划解决方
法
分析 问题
2
提出潜在 的解决方 法
3
6. 对其他人就新的标准化的方法进行培训
7. 准备工作现场演示。向其他可能遇到类似问题的人沟通他们的心得,他们可能在解决具体问题时 会采用所介绍的部分或全部经验
8. 解决下一问题
解决问题的 6 步法
标准化
发现问题,确 1
6
定目标
评估解决 方法
A 5 实施解决方法
P C
分析 问题
2
D 提出潜在的 解决方法
步骤 6:评估解决方法
1. 根据计划检查实际实施时间
2. 评估已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 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 安全性
发现问题 1 6
评估解决 方法
A 5
实施解决 方法
P
D C
选择并规
4
划解决方 法
分析 问题
2
提出潜在 的解决方 法
3
3. 评估是否已产生预期结果,有无不良影响
4. 新方法标准化
5. 建立控制机制,保证持续使用新的标准化的方法,如标准工作程序、审计
3
数据收集方法
为什 么 为什
么
观察
观察现象
访谈
收集来自各方的信息
调查 使用书面访谈形式
实践
亲身实践
研究 研究相关文件
为什 么
为什 么 为什
么
问题根源
流程中最重要的4一步是: 必须投入时间和精力!
步骤 3: 提出潜在的解决方法
针对每项原因提出潜在的解决方法
原因 1 2 3 4 5 6
确定的根源
操作工对部件的加油量变动性 很大
选择并规划
3
解决方法
4
完成报告
解决问题工作单 (也叫质量控制陈述)总结最重要信息,以说明6 步法的每一阶段。
•质量控制陈述以规范方式说明解决问题流程的主要步骤。 • 质量控制陈述也能在工作牌上显示。 • 应随项目进展同步编写。 • 应使用图表照片清楚说明主题和方法。 • 最重要的信息显示在工作单或工作牌上;背景数据保存在活页 夹内。 • 行动计划用于说明目前工作,必须随时更新。 • 使用7种质量控制工具是使相关的信息变得可视化的简单方法。
完成报告样板表
第一步: 确定问题并确立目标 问题:
目标:
第二步: 分析问题 人员
流程
材料 根本原因
设备
第三步: 形成潜在解决方法 原因编号 找到的根本原因
潜在解决方法
1 2 3 4
5 6
第四步: 选择方法并制定实施方案
解决方法
1
2
3
4
5
控制能力
相关性 需要的资源
效益
员工的理解支持
第五步: 方案的实施 第六步: 评估标准方法并标准化
问题解决六步法
6步系统问题解决流程
6步系统问题解决流程和持续改进模式(计划-实施- 检查-行动)是统一一致的
发现问 1
6 题,确 定目标
评估解
决方法
P
A
5
D
实施解决 C 方法
选择并
4
规划解 决方法
分析 问题
2
提出潜 在的解 决方法
3
1 4 计划
5 实施 检查
6 行动
内容 原因 方法
定义问题 分析问题 制定计划
步骤 4B: 行动计划
流程图
制定计 划
启动会 议
调修设备
甘特图
行动
负责人
1 制定实施计划
2 召开启动会议
3 开始机器调修
4
试运行
5
确认部件
6
汇报进展
7 进行必要的修改
8
标准化
试运行
流程图主要用于说明实 施计划中所包括的各个 逻辑步骤
确认部 件
审核结 果
修改
标准化
发现问题 1 6
评估解决 方法
A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