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毒理学1 (1)
浙大885环境学考点背诵——第七章 生态毒理学
第八章环境污染生态效应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及转化一、环境污染物质的迁移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后的迁移,取决于污染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及环境条件,概括起来,有以下途径:1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被水生生物吸收或经微生物作用后被水生生物吸收。
吸收方式有食物链上各营养级直接吸收和食物链逐级传递富集,有的经陆生生物,人食用后逐步富集。
循着这一食物链系统受污染物作用的生物的尸体,肢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被返回水体进行再循环,有的则沉淀在江河、湖泊、海洋的底泥中。
2 、污染物进入水体,由水体灌溉土壤或直接进入土壤,再由陆生生物吸收进入生物体或是由植物吸收后依食物链逐级传递至食物链中顶级动物和人。
然后被污染生物由微生物分解又回到土壤、水、大气或沉积层。
3 、废气进入大气后被生物呼吸、吸附或沉降到土壤,水中再依 1 、 2 途径循环。
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排入环境的污染物质由于介质的影响及污染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也将有所不同。
(一)生物性转化1 .生物体的积累、富集。
相当一部分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即被一些生物直接吸收,在生物体内积累起来。
有的则通过不同营养级的传递、运移使顶级生物的污染物富集达到严重程度,可使人体发生严重的疾病。
2 .生物作用。
有的物质进入环境后因生物的作用而发生物质形态、性质的变化。
3 .生物吸收、代谢、吸附作用。
相当多的污染物都能被生物吸收。
这些物质进入生物体内在各种酶系参与下发生氧化、还原、水解、络合等反应。
有的毒物经过这些过程转化成无毒物质,有的毒性反而增强。
(二)化学转化1 .中和置换反应。
污染物进入生态系在水溶液中稀释,溶解后多呈离子态,所以很容易和环境中酸、碱性物质起中和置换反应。
2 .氧化还原作用。
有的物质排入环境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光化学反应。
许多农药化合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在太阳光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异构化、水解、置换、分解、氧化等作用。
(三)物理变化毒物或污染物质在环境中可以发生渗透、凝聚、蒸发、吸附、稀释、扩散、沉降及放射性蜕变等一个或若干个物理变化。
生态毒理学——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
生态毒理学——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污染物指的是那些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而使环境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和生物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和数量的物质。
这些物质的存在不仅会危害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还会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于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生态毒理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生态毒理学的概念与意义生态毒理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转化、传递、积累和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的学科。
生态毒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质、生物和环境条件等,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包括环境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
深入研究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与影响,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生态毒理学的研究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环保政策、开展环保行动提供参考。
二、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转化与传递环境中大量的污染物会在自然条件下分布、转化、迁移、转化和积累,形成复杂的环境污染过程。
其中,生态系统是污染物转移和积累的重要环节。
(一)污染物在生物体中的积累当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后,会进入各种生物体中,并经过食物链传递。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沉积并积累,成为了生物体组织中的有毒物质,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富集。
富集现象中,毒性物质从食物链的下层生物通过捕食被积累到食物链的高层生物中,这种过程被称为生物放大。
(二)水体中污染物的传递水体是大量污染物的传递和积累的重要载体。
污染物可以通过水生物体、水沉积物、水中微生物等途径进入水中并进行迁移和积累。
水体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水生生物进入陆地生态系统。
例如,鸟类食用各种水生生物,这些水生生物可能含有有机污染物,鸟类摄入含有污染物的水生生物后,这些污染物得以积累在鸟体内,从而对鸟类产生毒性影响。
(三)土壤中污染物的转化与传递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污染物吸收器。
污染物可以通过大气气溶胶、降雨、尾气排放和地下水污染的方式进入土壤中。
在土壤中,污染物可以通过吸附、蒸腾、渗漏和挥发等途径进行迁移和转移。
生态毒理学报告_1 实验一
实验一绿豆种子和根伸长的急性毒理实验一、实验目标1.掌握急性毒性实验的方法。
2.了解重金属Cu对绿豆种子发芽率以及根伸长抑制作用,浓度-效应关系及其相应种子发芽和根伸长受抑制程度。
3.掌握种子发芽率和根伸长的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重金属离子Cu污染对绿豆种子发芽和根伸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种子发芽和根伸长抑制程度,测和以及浓度-效应关系。
污染物对植物种子的萌发和根、芽生长的影响被认为是直观有效的生态毒理效应指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灭菌玻璃珠、蒸馏水、滤纸、培养皿、绿豆种子。
四、实验步骤1.根据预实验结果,确定重金属铜浓度范围,按几何级数间隔设定6间隔(包括空白对照),分别为0mg/L,50 mg/L ,100 mg/L ,200 mg/L ,400 mg/L。
2.在直径12cm的玻璃培养皿中培养。
3.将10mL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加入培养皿中,然后分别加入上述浓度梯度的硫酸铜溶液,再将种子用蒸馏水反复冲净,整齐排列在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10粒,使硫酸铜溶液浸湿种子,对照种子用蒸馏水培养,盖好培养皿盖,在恒温培养箱进行发芽,温度为25°C,暗处培养48h,不同处理设置3个重复,对照种子发芽率>65%,根长度2cm时结束实验。
五、注意事项1.种子初生根的长度达0.5cm作为发芽的标准。
2.种子应大小一致,饱满度、等级相同,实验植物种子含水量低于10%,在5℃条件下保存,实验所用玻璃器皿和基质应清洁,无污染。
3.种子放置时应保持种子胚根末端和生长方向成一条直线。
4.伸长的测量应从下胚轴与根之间的过渡点开始。
六、实验结果处理(1)数据记录发芽率:发芽率来说对照组的发芽率低于其他组,铜溶液对绿豆种子的发芽率没有较大影响。
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各组人为操作差距较大,或者是种子的处理条件不太统一。
根部伸长:由下面步骤得出结论。
图一:绿豆种子发芽率和铜溶液浓度—反应关系曲线(2)关系曲线表二:绿豆种子根部伸长抑制率和铜浓度关系表浓度0 25 50 100 200 400 抑制率0-0.410 -0.271 0.304 0.276 0.543根据表二可得绿豆种子根部伸长的浓度—反应曲线(图二)图二:绿豆种子根部伸长抑制率—反应关系曲线图三:绿豆种子根部伸长的抑制率和铜溶液浓度的对数的关系(3)IC10和 IC50IC10=89.94IC50=347.53七、实验思考题问:分析Cu对种子发芽率和根伸长的生态毒理效应。
生态毒理学1 (1)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毒物与毒理学第二节环境毒物与生态毒理效应第三节生态毒理学的基本框架第四节生态毒理学的研究意义与展望第一节毒物与毒理学一、毒物及其分类毒物:一般是指与生命体或生命组织发生相互作用能引起生物受到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死亡的物质;或者说,毒物是指那些以相对较小的剂量就能导致生物受害或严重的细胞功能损伤以及生态系统产生不良效应的物质。
可从衣食住行来举例说明食盐和酒(量的问题)毒物分类通常采用的一些方法分类范畴物理状态气体、液体、固体、尘用途农药、溶剂、添加剂化学结构芳香胺类、脂肪族类、乙二醇一般作用大气污染物、慢性毒物、工业毒品效应致癌物质、致突变物质、致畸物质目标器官神经毒素、肝毒素、肾毒素作用机制刺激剂、抑制剂、阻碍剂毒作用潜力轻度、中度、超毒性物质标签需要氧化剂、酸、爆炸物质一般分类塑料、有机化学品、重金属二毒理学及其发展(一)古代毒理学毒理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字“toxikon”《淮南子》、《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等公元前1500年,一个系列的8本埃及纸草文“书籍”(800多个医药和毒药处方)一股来说,公元9~15世纪的中世纪.有关毒理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教条和经验,而不是实验证据16世纪德国医生Paracelsus(1493—1541),把毒理学的研究带到了—个新的高度,强调实验的作用。
二)现代毒理学的开端和发展意大利内科医生Ramazzini(1633-1714) 《工人的疾病》意大利内科医生Fontana(1720-1853)进一步发展了靶器官毒性概念。
西班牙医生Orfila(1787-1853)被认为是现代毒理学的奠基人,他是系统利用实验动物的第一个科学家,并发展了在组织和体液中鉴定毒物的化学分析方法。
1930年实验毒理学的第一本杂志<<Archives of Toxicology>>创刊,同年在美国成立了NIH 1937年引起急性肾衰竭和死亡的“磺胺事件”,促使了美国FDA的成立(Food and Drug Admistration ),1955年,美国人Lehman和他的同事共同出版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化学物的安全性评价》通过了许多新的法规,创办了许多新的杂志,成立了国际毒理学协会(1965)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农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化学工业, 环境污染严重,发生公害事件基础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和生态学取得的进展,促进了毒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1章-生态毒理学绪论
生态毒理学
大气生态毒理学 水生生态毒理学 陆生生态毒理学
植物生态毒理学 动物生态毒理学 微生物生态毒理学 分子生态毒理学
25
环境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的区别
区别 点
主要 研究 内容
实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
主要 任务
学科 归属
环境毒理学
生态毒理学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生态系统健康的胁迫
基于动物实验的观察结果 进行推论或对病人进行实
(2) 水环境毒物 重金属和有机物,前者包括危害较小但人体必 需的微量元素和危害较大的累积性毒物;后者 包括石油化工产品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质(如 石油、杀虫剂、除草剂、农药、多环芳烃 等),其中许多物质具有致癌作用。
8
(3) 土壤环境毒物 包括了自然界几乎所有存在的物质,其中以 重金属、石油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其他工业化学品、富营养的废弃物、放射性 核素和致病生物等为主。
(5)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分 子水平的生态毒理学研究成为可能,尤其在西 方发达国家,由于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 在逐渐下降,随着环境暴露浓度的降低,寻找 新的生物标志物成为迫切的任务。
24
3. 生态毒理学分支学科
理论生态毒理学 实验生态毒理学 应用生态毒理学
工业生态毒理学 农业生态毒理学 矿区生态毒理学 城镇生态毒理学
粉尘
伤害眼睛,视程减少,慢性气管炎、幼儿气喘病和尘肺,死亡 率增加,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
光化学烟雾 眼睛红痛,视力减弱,头疼、胸痛、全身疼痛。麻痹,肺水肿, 严重的在1h内死亡
18
三、生态毒理学的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1. 学科定义与内涵
人体健康 核心论
个体生态毒 性为中心
生态毒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西大学
第一章测试1.生态毒理学是研究有毒有害因子,特别是环境污染物对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与防护的科学。
A:错B:对答案:B2.生态毒理学与环境毒理学是同一个学科。
A:对B:错答案:B3.生态毒理学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A:错B:对答案:B4.1848年英国生物学家对桦尺蛾发生的工业黑化现象的报道是环境污染对动物种群影响的最早报道。
A:对B:错答案:A5.生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野外生物B:植物C:家禽D:家畜答案:A6.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前必须进行()。
A:环境生物监测B:生态风险评价C:环境化学监测D:生物标志物筛选答案:B7.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生态效应的一种试验方法是()。
A:分子毒理学试验B:整体毒性试验C:微宇宙生态系统毒性试验D:离体毒性试验答案:C8.生态毒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属于生物范畴是()。
A:动物B:微生物C:植物D:环境污染物答案:ABC9.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评估或研究环境污染物()。
A:生物体的吸收水平B:在环境中的浓度C:对机体损伤的机制D:物理性质答案:ABC10.从学科知识结构来看,生态毒理学分支学科可分为()。
A:应用生态毒理学B:理论生态毒理学C:生态系统生态毒理学D:实验生态毒理学答案:ABD第二章测试1.进入体内的环境污染物在不同生物酶的催化下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而发生结构和性质改变并形成其衍生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A:对B:错答案:A2.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统称为环境污染物的第二相反应。
A:对B:错答案:B3.内剂量是指吸收进入体内的外源化学物的数量。
A:错B:对答案:B4.半数致死剂量是指群体中有50个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
A:错B:对答案:A5.结合反应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是()。
A:谷胱甘肽结合B:硫酸结合C:乙酰结合D:葡萄糖醛酸结合答案:D6.被动转运主要包括简单扩散和()。
A:易化扩散B:主动转运C:滤过作用D:特殊转运答案:C7.根据外源化学物存在的状况,可把剂量进一步分为外剂量、内剂量和()。
生态毒理学2009复习
* 化合物的结构特性与其生物活性之间存在的定量关系,被称为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s)。因此可以用这种关系,由结构参数来推测活性参数
* QSARs在环境独立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预测水生生态中毒物的分布、生物有效浓度和毒效方面非常有效,而且对那些很少进行生物降解的亲脂性化合物,非常成功。
* 两相分配——Freundlich方程
CA=KCB1/n logCA=logk+1/nlogCB
K是分配系数,n是非线性常数,CA和CB分别为物质在A相和B相中的浓度。
部分情况下或大部分化合物在低浓度下n=1, 即:CA=KCB K=CA/CB
分配系数可以通过实验获得,关键是达到平衡,化合物稳定,无吸收现象。
* 半衰期Half-life
半衰期是化合物降解转化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
由于:ln(C0/Ct)=kt,所以:t=ln(C0/Ct)/k
故: t1/2 =ln(2/1)/k= ln2/k=常数
在特定环境的特定降解过程中,不同化合物具有其固定的半衰期。但环境中实测数据常变异较大,主要因为受环境酸度、温度、有效的水和氧、以及其他一些因子变异的影响。
四、生物有效性Bioavailability
* 是指环境中的化合物能否被生物吸收的性能。
* 分布进入环境相的化合物都可以被环境相中的生物接触,但只有部分化合物被生物吸收。
* 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必须考虑毒物的生物有效性,因为这样才能获得进入靶标位点的浓度,而不是进入环境相中的浓度。
五、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 (QSARs)
第一章生态毒理学绪论ppt课件
23
日本米糠油事件
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区 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
• 对后代的影响 ——米糠油事件,女性育龄患者的孩子,头
胎多为流产、畸形(黑体婴、鬼齿)、行 为异常、智力不足
日本的水俣病—甲基汞中毒
《入浴的智子》
日本的骨痛病—铬中毒
2.生态毒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复杂性
1.阐明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
Paracelsus(1493-1548,瑞士) 化学品低剂量时可以治疗疾病,
但高剂量时就变成了毒物。
1567年,《矿工肺尘病和矿工的其他疾病》发表 ---- 开创职业毒理学研究
暴露剂量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大 死亡
疾病
暴 露
失代偿状态
亚临床变化
剂 量
代偿状态
生理学反应
可逆状态
体内环境污染物负荷增加 小
污染规模和影响区域的扩大
污染物种类增多、流域或跨国界污染、全球性环境影响
效应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急性毒性、慢性毒性、食物链转移、 “三致”作用 多种生物同时受累
稀释模式
飞返模式
公害病 放射线(核素暴露)等
15
2. 毒理学的历史沿革
经典毒理学
生态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
• 古代:利用动物毒汁或植物提取物用于狩猎、战争或行刺 。
人口问题 产业规模扩大 资源过度开发 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公害病
生态系统破坏
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资源保护
3
核污染、生化和化学武器
4
海洋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成海洋 生态噩梦
5
海湾战争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环境脆弱带
被代替几率大,竞争程度高 可恢复原状机会小
生态毒理学 第一章 环境和有毒物质.
物理因素 环 境 因 素
气候条件 光照时间 活动时间 温度 气压 季节和昼夜节律
生长密度
社会心理
心理压力
物种
敏感度 构造 吸收代谢能力
分布\排泄作用
生 物 因
性别
内分泌状态
生殖角色与行为 成熟度
素
年龄
器官功能退化
对幼年个体的发育毒性
健康状况 疾病\病菌的感染等
拮抗作用
交互作用
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
毒
溶解性
主要的环境毒物
金属与 类金属
铝砷镉 铬铜铅汞 镍硒锌
有机化 合物物
氯代烃、多 环芳烃、二 恶英
有机化合物 PAH PCB PBB CFC TCP PCP CHCL3
(POPs)
二垩英 有机磷杀虫剂 芳香族除草剂
致癌致畸致突变 环境激素效应
有毒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效应 的基本原理
★ 环境毒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原理 ★环境毒物的结构-活性相关原理 ★毒物作用的多层次效应原理 ★毒物生态动力学原理 ★环境毒物的生态适应性原理 ★复合污染物的联合效应理论
第一章 环境和有毒物质
主要内容
环境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与分类
有毒物质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与 分类
有毒物质的结构、性质与效应的基 本原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把 环境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 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 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城市和乡村 等。”
巯基易与金属离子生成巯醇 盐,脂溶性增高,渗透力增 强,比醇更易于渗入生物组 织而产生毒害效应。最易与 带双键的化合物进行加成作 用,因此其具很高的生物活 性
生态毒理学:第一章环境毒物与生态毒理效应
fine particl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1)易进
对健在康空的气危中害悬极浮大的。时间更长易入道。进深;入部(血呼2液)吸;
(3)易吸
附其他毒物。
空气污染带来的生态问题
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
间接危害
产生温室效应 (Greenhouse effect)
臭氧层空洞(Ozone depletion)
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 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
inhalabal particulates IP
可吸入颗粒物 Dp≤10um
particulate matter PM10
能进入人体呼吸道 ,且能长期漂浮于
空气中, 也称飘尘(suspended dusts)。
细粒子 Dp≤2.5um
蒸发加大,改变降水量及降水 分布格局,降水极端事件增加
蒸发增强
第一个因全球变暖 而将要消失的国家
大气污染:大气接纳有害污染物质的量超过大气的自净 能力,污染物浓度增高,甚至超出大气卫生标准的 要求,对居民的身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甚至是潜在 的影响和危害,这种大气质量恶化的状态称为大气 污染。
大气的正常组成
0.93% 20.93%
0.03%
78.10%
0.01%
氮 氧 氩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大气结构
颗粒污染物
大气颗粒物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形态。固体颗粒中较小 的有碳黑、碘化银、燃烧颗粒等,较大的有水泥粉尘 、土尘、铸造尘和煤尘等。液体颗粒物主要有雨滴、 雾和硫酸雾等。
粒径是颗粒物的最重要的性质。它反映了颗粒物来源 的本质,并可影响光散射性质和气候效应。
1. 粉尘 (dust) 2. 烟 (fume) 3. 飞灰 (fly ash) 4. 黑烟 (smoke) 5. 雾 (fog) 6. 煤烟尘 (soot) 7. 总悬浮微粒 (TSP)
生态毒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1.3.毒性作用及其分类
化学毒物的毒性作用可根据其特点、发生的时间和部位, 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2.局部与全身作用(local effect and systemic effect)
局部作用:发生在化学毒物与机体直接接触部位处的损伤 作用。
全身作用:化学毒物吸收入血后,经分布过程达到体内其 他器官所引起的毒效应。多数引起全身作用的化学毒物并 非引起所有组织器官的损害,其作用点往往只限于一个或 几个组织器官,这样的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target organ) 。
毒物
毒物存在的 可吸
收的
剂型和剂量 毒物
吸收、分布 代谢、排出
活性物质的 有效剂量
靶器官中与
出现
受体相互作用
毒物作用的三个时相
效应
2
1.2.毒性(toxicity)任何一种化合物进入机体, 只要达到一定剂量,均能对健康产生有害作用。影 响毒性的因素:剂量是影响化学毒物毒性的关键因 素。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 ⑴与机体接触数量是决定因素。 ⑵与机体接触的方式、途径。 ⑶接触时间、速率和频率 ⑷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1.毒物及其分类
农用化学品 工业化学品 化工产品 药物及医用化学品 食品添加剂 日用化学品 各种环境污染物 生物霉菌毒素 化学致癌物 军事毒物等
1
1.1.毒物(toxicant)及其分类
毒物发生效应取决于机体吸收后分布全身,最后在靶
器官中达到一定剂量与该器官相互作用后,才出现毒
性效应。常将这一过程划分为三个时相: 接触相(exposure phase) 毒物动力相(toxicologytic phase) 毒效相(toxic effect phase)
3
生态毒理学:绪论
(2)毒物分类系统:
1.Discorides分类系统:是否有毒或有疗效; 2.Orfila分类系统:早期按动物、植物或矿物起源分; 3.常用的其他分类方法:按物理状态、用途、化学结构、
目标器官等。
Ⅰ、按毒物的毒性作用分类:
(1)腐蚀毒。指对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如强酸、强 碱及酚类等:
(2)实质毒。吸收后引进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毒物。如砷、汞重金 属毒.
内源性毒物(endotoxin)是指在动物体内形成的毒物,主要 是机体内代谢产物。它们在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由 于自体解毒机制或排泄作用而不会发生显示有害作用。
外源性化学物:侧重于生物个体,外界物质对生物个体产生 的危害。
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进入环境,使环境正常组成和性质发 生改变,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物质,侧重于环境、生态 系统。
毒物魅影: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有毒物质 作者:(英)约翰·亭布瑞 译者:庄胜雄 ( 2007年03月 )
➢食盐是毒物吗? ➢酒是毒物吗? ➢水是毒物吗? ➢氧气是毒物吗?
➢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从广义 上讲,世界上没有绝对有毒和绝对无毒的物质。
➢ 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氧和水,如果超过正常需要进入体 内,如纯氧输入过多或输液过量过快时,即会发生氧中 毒或水中毒。
微生物毒素
细菌毒素 真菌毒素 霉菌毒素
内毒素(endotoxin) 外毒素(exotoxin)
动物毒素
蛇毒:海蛇、蝰蛇、眼睛蛇、响尾蛇 爬虫类:毒蜥蜴 两栖类:青蛙、蟾蜍和蝾螈 鱼类:鲀毒鱼类、胆毒鱼类、卵毒鱼类
肉毒鱼类 海洋生物:大约有4万种 昆虫:蜈蚣、蝎子、蜘蛛、蜜蜂、蚂蚁等
通过叮咬或刺蛰释放的动物毒素叫毒液(venom)
《生态毒理学》课件
03
生态毒理学研究方法
野外研究
野外研究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对生物进行直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以评估污 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野外研究通常包括对污染物的监测、生物种群和群落的调查以及生态效应 的评估。
野外研究能够提供更接近自然条件下的数据,但实验控制难度较大,且容 易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实验室研究
实验室研究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 下,模拟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无机毒物是指不含碳元素的化 合物,常见的无机毒物包括重 金属、硫化物、氮化物等。
天然毒物
天然毒物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 有毒物质,如生物碱、植物毒 素等。
合成毒物
合成毒物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方 法制备的有毒物质,如农药、
除草剂等。
毒物暴露途径与剂量
01
02
03
暴露途径
生态毒理学中的暴露途径 主要包括吸入、食入、皮 肤接触等。
跨学科合作
生态毒理学需要与生物学、化学、环 境科学等多个学科进行交叉合作,跨 学科合作难度大。
伦理与法规
生态毒理学实验涉及伦理和法规问题 ,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
多学科交叉融合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数据获 取和处理效率,深入挖掘生态毒理学规律 。
加强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 叉融合,推动生态毒理学研究深入发展。
实验技术创新
生态毒理学应用拓展
开发新的实验技术与方法,提高实验效率 和准确性,降低实验成本。
将生态毒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环境保护、 生态修复等领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毒理学研究
总结词
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
详细描述
该研究通过实验室模拟和实地调查,评估了 某河流中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研 究发现,重金属会对水生生物的生理机能产 生负面影响,如降低繁殖率、生长速度和免 疫力等,严重时可导致生物死亡。
环境化学_第四章 污染物的生态毒理
一、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5) 胞吞和胞饮 少数物质与膜上某种蛋白质具有特殊的亲和力, 少数物质与膜上某种蛋白质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当其 与膜接触后,可改变这部分膜的表面张力, 与膜接触后,可改变这部分膜的表面张力,引起膜的外包 或内陷而被包围进入膜内,固体物质的这一转运称为胞吞, 或内陷而被包围进入膜内,固体物质的这一转运称为胞吞, 液体物质的这一转运称为胞饮。 液体物质的这一转运称为胞饮。
dQ ∆C ∆C = − DA dt ∆x ∆x − − − 膜厚度; ∆C − − − 膜两侧物质浓度梯度; A − − − 扩散面积; D − − − 扩散系数;
一、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水分配系数越大, 脂/水分配系数越大,分子越小,不容易离解的分子,扩 水分配系数越大 分子越小,不容易离解的分子, 散系数越大。被动扩散不需要耗能,不需要载体参与, 散系数越大。被动扩散不需要耗能,不需要载体参与, 没有 特异性选择、竞争性抑制及饱和现象。 特异性选择、竞争性抑制及饱和现象。
一、生物富集
影响生物富集因子的因素: 影响生物富集因子的因素: 污染物质因素:脂溶性、可降解性、(结构) 污染物质因素:脂溶性、可降解性、(结构) 、(结构 生物因素:生物种类、大小、性别、器官、 生物因素:生物种类、大小、性别、器官、发育阶段 环境因素:温度、盐度、硬度、 、氧含量、 环境因素:温度、盐度、硬度、pH、氧含量、光照
内容
生物富集、 第三节 生物富集、放大与积累
一、生物富集 二、 生物放大 三、生物积累
一、生物富集
Bioconcentration 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 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中蓄积 是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 某种元素或难降解性物质, 某种元素或难降解性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 元素 境中的浓度的现象。生物富集常用生物富集系数(生物浓缩系 境中的浓度的现象。生物富集常用生物富集系数 生物浓缩系 数、生物富集因子)表示: 表示: 生物富集因子 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毒物与毒理学第二节环境毒物与生态毒理效应第三节生态毒理学的基本框架第四节生态毒理学的研究意义与展望第一节毒物与毒理学一、毒物及其分类毒物:一般是指与生命体或生命组织发生相互作用能引起生物受到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死亡的物质;或者说,毒物是指那些以相对较小的剂量就能导致生物受害或严重的细胞功能损伤以及生态系统产生不良效应的物质。
可从衣食住行来举例说明食盐和酒(量的问题)毒物分类通常采用的一些方法分类范畴物理状态气体、液体、固体、尘用途农药、溶剂、添加剂化学结构芳香胺类、脂肪族类、乙二醇一般作用大气污染物、慢性毒物、工业毒品效应致癌物质、致突变物质、致畸物质目标器官神经毒素、肝毒素、肾毒素作用机制刺激剂、抑制剂、阻碍剂毒作用潜力轻度、中度、超毒性物质标签需要氧化剂、酸、爆炸物质一般分类塑料、有机化学品、重金属二毒理学及其发展(一)古代毒理学毒理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字“toxikon”《淮南子》、《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等公元前1500年,一个系列的8本埃及纸草文“书籍”(800多个医药和毒药处方)一股来说,公元9~15世纪的中世纪.有关毒理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教条和经验,而不是实验证据16世纪德国医生Paracelsus(1493—1541),把毒理学的研究带到了—个新的高度,强调实验的作用。
二)现代毒理学的开端和发展意大利内科医生Ramazzini(1633-1714) 《工人的疾病》意大利内科医生Fontana(1720-1853)进一步发展了靶器官毒性概念。
西班牙医生Orfila(1787-1853)被认为是现代毒理学的奠基人,他是系统利用实验动物的第一个科学家,并发展了在组织和体液中鉴定毒物的化学分析方法。
1930年实验毒理学的第一本杂志<<Archives of Toxicology>>创刊,同年在美国成立了NIH 1937年引起急性肾衰竭和死亡的“磺胺事件”,促使了美国FDA的成立(Food and Drug Admistration ),1955年,美国人Lehman和他的同事共同出版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化学物的安全性评价》通过了许多新的法规,创办了许多新的杂志,成立了国际毒理学协会(1965)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农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化学工业, 环境污染严重,发生公害事件基础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和生态学取得的进展,促进了毒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化学分析技术与仪器的研制,为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识别和测定提供了灵敏的手段和方法,其至使在极低浓度条件下一些毒物的检出也成为可能,从而大大加速了现代毒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环境毒物与生态毒理效应一、环境污染与环境毒物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城镇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局部地区持续的战争,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似乎以化学品的环境污染更为突出。
据报道,在全球水平上目前大约有10万种合成化学品释放进入环境而成为环境毒物,并且以每年1000种新的化合物产生的速度在增加。
由于在制造和运输过程中的事故性泄露和不合理使用,加剧了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暴露与危害。
(一)大气污染与大气毒物大气的典型组成成分氮(78.084) 氧(20.946) 氩(0.934)水汽(0.25)二氧化碳(0.032) 氖(0.0018) 氦(0.00052) 甲烷(0.0002) 氪(0.0001) 氢(0.00005) 氙(0.000008) 臭氧(0.000001) 其他(0.001421)在干洁的空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当大气环境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可能对某些生物或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成为大气毒物。
当大气中这些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即为大气污染。
污染原因:主要是工业燃料、生活废气、汽车尾气和核爆炸。
大气毒物:二氧化氮及其反应产物、二氧化硫及其反应产物、臭氧、颗粒物质、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及其反应产物等。
酸雨问题一直是至今尚未从根本上解决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对淡水.陆地生态系统都有明显的毒理效应。
(二)水体污染与水环境毒物所谓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具有不良生态效应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安全、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是指环境毒物或污染杂质为化学物品而造成的水体污染.根据具体污染杂质可细分为6种类型:①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等无机毒物;②重金属,主要有汞、镉、铬、铅、砷和铝;③各种有机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等有机毒物;④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还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需氧有机污染物质,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进行分解,需要大量氧气;⑤生活与工业污水中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和磷,这些物质称为水体植物营养性污染物;⑥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以海洋采油和油轮事故污染最甚。
物理性污染:①悬浮物质污染,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塑料等②热污染,主要来自各种工业过程的冷却水;③放射性污染,主要由于原子能工业的发展、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立等。
生物性污染:细菌性污染、真菌毒素污染、病毒性污染、某些寄生虫病传播。
大约有10万种以上的化学品得到应用,并不同程度地进人水中而成为水环境毒物,依据它们在环境中的持久性、毒性和生物积累放大的能力,被认为尤其有害的化学品(为第1类污染物质)主要有:①有机卤化合物;②有机磷化合物;③有机锡化台物;④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物质;⑤汞及其化合物;⑥镉及其化合物;⑦持久性矿物油和烃类化合物;⑧漂浮或以悬浮液形式存在的持久性合成物质、以及干扰水的使用功能的持久性合成物质。
第II类污染物质,主要包括:①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涉及锑、砷、钡、铍、硼、铬、铜、铅、铝、镍、铊、硒、银、锡、钛、铀、钒和锌等;②在第I类污染物中列出之外的杀虫剂及其衍生物;③对地下水色味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易于导致某些物质的形成或本身的出现使得水不适宜于人类饮用的物质;④硅的有毒或持久性有机化合物;⑤磷的无机化合物和元素磷;⑥非持久性矿物油和石油烃;⑦氰化物和氟化物;⑧对氧平衡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尤其是氨、亚硝酸盐等。
(三)土壤污染及其环境毒物土壤与人类的关系是生存层次上的关系,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程度、工商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有的甚至是不断缩小的可耕作土壤资源上进行原始的农业化操作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因此,也就不可避免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土壤生产力,而这些局部强烈地球化学行为和人为活动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土壤环境污染。
土壤中存在的环境毒物包括了自然界几乎所有存在的物质,其中以重金属、石油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他工业化学品、富营养的废弃物、放射性核素和致病生物等为主。
污染源:涉及到工业、农业、生活、及其他污染源。
二、环境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大气污染生态毒理效应大气污染主要通过3条基本途径危害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物的生存和发育:1、使生物中毒或枯竭死亡;2、减缓生物的正常发育;3、降低生物对病虫害的抗御能力。
(二)水体污染生态毒理效应石油烃:吸收溶解氧,油膜覆盖于水面,阻止氧气溶解进入水中,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死亡;另一方面,石油烃在降解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最后导致影响海洋组分和生态毒性的各种生态过程十分活跃。
(三)土壤污染生态毒理效应农药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1、使生物相日趋贫乏,群落结构不断简化;2、使生态条件改变,引起生物种群发生变化;3、使生物相不稳定,反馈机制失调。
三、环境污染的人体健康效应(一)大气污染的人体健康效应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下述3条途径侵入人体造成健康危害:①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入人体;②附着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随饮食而进;③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人体。
肺病、心血管病、致癌作用、对眼睛、皮肤的刺激作用、臭味还可引起感官性状的不良反应、降低能见度,减弱太阳辐射强度,破坏绿化,腐蚀建筑物,恶化居民生活环境,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等(二)水体污染的人体健康效应水体污染的人体健康效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如甲基汞中毒(水俣病)、镉中毒(骨痛病)、砷中毒(皮肤癌)、铬中毒、氰化物中毒、农药中毒、多氯联苯中毒等。
②致癌作用。
砷、铬、镍、铍、苯胺、苯并芘和其他多环芳烃、卤代烃。
③发生以水为媒介的各种传染病。
如伤寒、副伤寒、痢疾、肠炎、霍乱、副霍乱等。
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人肠细胞病变孤病毒、腺病毒、呼肠孤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
(三)土壤环境污染的人体健康效应有毒化学物质如重金属以及有机氯农药等,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农业上大量施用的农药和化肥。
进入土壤环境的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休的健康影响大多是间接的,主要是通过农作物、地面水或地下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即首先在作物、食肉动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中,危害人体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
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能传播痢疾、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和非典型肺炎等传染病。
第三节生态毒理学的基本框架一、学科定义与内涵生态毒理学:是研究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各种不良生态因子对生命系统产生毒性效应,以及生命系统反馈解毒与适应进化及其机理与调控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法国学者R.特吕豪于1969年提出生态毒理学的概念。
中国的生态毒理学研究始于70年代中期。
生态毒理学主要研究毒物、环境和机体三者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包括:①毒物到达靶生物前,环境以何种方式影响毒物特性,如毒物在迁移、转化、归宿过程中所发生的特性的变化。
②环境如何影响机体对毒物的反应。
③毒物如何影响环境,如毒物引起饵料生物灭亡等。
生态毒理学分支学科理论生态毒理学,实验生态毒理学,应用生态毒理学;//工业生态毒理学,农业生态毒理学,矿区生态毒理学,城镇生态毒理学;//大气生态毒理学,水生生态毒理学,陆地生态毒理学;//植物生态毒理学,动物生态毒理学,微生物生态毒理学,分子生态毒理学。
二、学科来源及发展生态毒理学是生态学和现代毒理学的交叉科学,是生态学与现代毒理学相互融合的结果,是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
其他许多学科则从3个层次水平上,也对生态毒理学的形成与分支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化学、数学和医学等学科,是生态毒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石;(2)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土壤学、大气科学和水文学等学科,为生态毒理学向广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3)生理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为生态毒理学向深度发展提供了方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