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学》思考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学》思考题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谁写的?写于那一年?
答:《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由恩格斯发表的稿本,写于1888年。

2、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是怎样阐述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区别?
答: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是从以下5个方面阐述了辩证唯物伦的认识论和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区别。

(1)、从客观理解上谈两者的区别,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这就是说在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看来,进入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范围的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与人的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它不仅仅是我们认识的对象,而且是我们实践的对象,而旧的唯物论的认识论则把人的实践活动从客体中排除出去,它仅仅把事物当作人的认识对象,而不是实践的对象。

(2)、从对认识过程的理解上来谈两者的区别,马克思说:“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这就是说在辩证唯物论看来,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能动的反应过程,而在旧唯物论的认识看来,认识只是主体对客体的消极的直观反应。

(3)、从对实践的理解上看两者的区别,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省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这就是说在辩证唯物论看来,实践是人们有目的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客观物质活动,而在旧唯物主义看来实践只是一种理论活动,或如犹太人经商牟利活动。

(4)从对检验认知的真理性的标准上来谈两者的区别,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的哲学问题........”这就是说在辩证唯物论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旧唯物论的认识论则把实践排除于真理之外。

(5)从对认识目的的理解上来谈两者的区别,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就是说在辩唯物论看来,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而旧唯物论主义看来,认识论只是解释世界或说明世界。

3、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的?
答: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一开头就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实质,他说:”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接着他批评了普列汉诺夫对这个问题不够重视,并列举说明这一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然后列宁指出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含义及其统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

他说:
”对立面的同一,就是承认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

要认识在世界一切过程“自己运动”、自生发展中和蓬勃生活,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

发展史对立面的“斗争。

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列宁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运动的动力和源泉,提供了理解,质量互变,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的钥匙,并强调指出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焦点。

4、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阐述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答: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从一般与个别的对立的统一中阐述了两者的辩证关系,他说:”个别就是一般,就是说,对立面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

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

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

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任何个别经过千万次的转化而与另一类的个别相联系,如此等等。

“就是说个别和一般既是对立的又是同一的,个别不等于一般,一般也不等于个别,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个别中包含着一般,一般中体现着个别。

5、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揭示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
答:从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

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认识的根源。

6、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的“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两种任务”指的是什么?
答: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7、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是怎样论述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答: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之片面的认识。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直觉、表象三种形式,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直接认识,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现象的联系外部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认识的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承认这一点就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理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是感性认识得到巩固,才能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承认这一点就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物论错误。

第二次飞跃是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意义更加伟大。

第一,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才能实现精神变物质,毛泽东指出:
“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这就是说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认识才能得到检验和证明,毛泽东指出:“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

要完全的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在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与实践,看他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这就是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可能是正确的有可能是不正确的,而正确与否,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证实。

第三,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检验认识的过程,也是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毛泽东指出:“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践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这就是说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正确的认识得到了肯定,错误的认识得到了纠正和否定,不完全的认识得到了补充和完善,这样就使认识愈来愈完善,愈来愈有真理性。

两次飞跃的思想具有重大的思想意义;第一,认识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第二,为我们防止和克服好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提供了方法论。

第三,为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8、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是怎样论述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意义的?
答:三个方面,首先对矛盾的特殊性下了定义,说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其次从五个方面揭示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的各个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个方面,其意义有三,第一,坚持这一原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

第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

第三,反对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的有力武器。

9、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是怎样叙述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意义的?
答: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其意义说明,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是提供了科学事务总的方向,所以我们要承认矛盾正视矛盾。

10、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精力解决它就能把事情办好,对吗?
答:不对。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包含许多矛盾,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其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置的矛盾叫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处理的好与坏影响这主要矛盾的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抓关键、抓中心工作的同时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做好其他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是对
的,但是抓主要矛盾和解决矛盾,并不是忽视对次要矛盾的解决,必须适当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把事情办好,因此,认为
“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精力解决它就能把事情办好”,这种说法不对。

11、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对吗?
答:不对。

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是随着起变化,因此,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说法是不对的。

12、对抗是矛盾斗争的普遍形式,对吗?
答:不对。

因为矛盾是普遍的,但其斗争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按其性质可分为对抗和非对抗两种形式,因此,对抗是矛盾争斗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他的一切形式。

因此。

认为“对抗是矛盾斗争的普遍形式”的说法是不对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