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苏教版九年级下文言文练习
苏教版语文文言文中考复习练习题
苏教版语文文言文中考复习练习题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九年级的同学想要进一步提高文言文的成绩,不妨多做习题。
下面小编整理的苏教版语文文言文中考复习练习题,同学们不妨看看。
苏教版语文文言文中考复习练习题第一部分阅读《河中石兽》,完成第11~14题。
(12分)河中石兽纪昀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人教版教材)1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2分)(1)遂反溯流逆上矣。
( )(2) 可据理臆断欤?(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①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 ②棹数小舟,曳铁钯( )③湮于沙上( ) ④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尔辈不能究物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
14.请简要概括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
苏教版语文文言文中考复习练习题第二部分阅读《黔之驴》,完成第11~14题。
(12分)黔之驴柳宗元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初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初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镎?,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以千里称也称:扬名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C.才美不外见见:通“现”D.策之不以其道策:鞭子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而伯乐不常有{广起, 夺而杀之B.虽有千里之能{以君之力C.策之不以其道{成,将以攻宋D.骈死于槽枥之间{每自比于管仲、乐毅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1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B.第2、3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分)译文:(2)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分)译文:吕蒙字子明, 汝南富陂人也。
少南渡, 依姊夫邓当。
当为孙策将, 数讨山越。
蒙年十五六, 窃随当击贼, 当顾见大惊, 呵叱不能禁止。
归以告蒙母, 母恚欲罚之, 蒙曰:“不探虎穴, 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 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 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 不可以故意待也, 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 蒙问肃曰:“君受重任, 与关羽为邻, 将何计略, 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宜。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全部文言文练习28套试卷--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全部文言文练习28套试卷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1「目标.兴趣」一、公元前684年, 齐国向鲁国发动了一场以强凌弱的战争。
在鲁国生死存亡之际, 曹刿挺身而出, 凭着其深远的见识, 从容的风度, 为弱小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 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战例?请列举:。
二、《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传说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积累.运用」三、你能给带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吗?曹刿()又何间()焉肉食者鄙()fú()敢专也小惠未biàn()玉帛()败绩()小信未fú()下视其辙()登shì()而望之遂()逐齐师夫()战, 勇气也望其旗mǐ()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牺牲玉帛:。
小大之狱:。
作出牺牲:。
越狱逃跑:。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忠之属也:。
以情动人:。
忠于人民:。
「感悟.探究」五、理清课文思路, 阅读文段, 探究下列问题。
十年春, 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解释带点的词。
⑴、又何间焉:。
⑵、肉食者谋之:。
⑶、肉食者鄙:。
⑷、小惠未徧:。
⑸、小信未孚:。
⑹、神弗福也:。
2、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
3、从曹刿与同乡的对话, 可看出曹刿怎样的品质?我的理解:。
4、4、鲁庄公认为战前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用愿文回答)。
5、对于鲁庄公战前的三方面的准备, 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用原文回答)。
6、为什么说“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我的理解:。
苏教版九下文言文复习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九下文言文复习练习及答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九 下陈涉世家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然后注音并解释。
1、发闾左适戍渔阳 ______通_______, 音:_______, 义:__________2、为天下唱 ______通_______, 音:_______, 义:__________3、固以怪之矣 ______通_______, 音:_______, 义:__________4、身被坚执锐 ______通_______, 音:_______, 义: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各组词中的加点字或指出其用法: 1.等 等.死,死国可乎( ) 公等.遇雨( ) 2.次 皆次.当行( )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 3.会 会.天大雨( ) 皆来会.计事( ) 4、行 行.收兵( ) 皆次当行.) 5、书 乃丹书.帛曰( ) 得鱼腹中书.( ) 6、亡 今亡.亦死( ) 大亡.其财( ) 7、发 发.闾左适戍渔阳( ) 野芳发.而幽香( ) 8、故 广故.数言欲亡( ) 以数谏故.( ) 9、数 广故数.言欲亡( ) 以数.谏故( ) 10、之 辍耕之.垄上( ) 怅恨久之.( )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 11、以 扶苏以.数谏故( ) 祭以.尉首( ) 不以.物喜(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四、解释下列各活用词: 1、此教我先威.众耳 威:形容词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2、丹书帛曰 丹: 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_______ 4、夜篝.火 篝: 名词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 5、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 名词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 6、皆指目..陈胜 指目:名词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 8、被坚.执锐.坚:形容词作名词,_______________锐,形容词作名词,______________ 9、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 13、狐鸣..呼曰 狐鸣,动词作状语, ___________________14、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五、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卒中往往..语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 2、楚人怜.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之久曰:"苟富贵,毋相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陈胜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当斩。
九年级语文下册 备战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素材 苏教版
备战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
1.《出师表》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
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刘禅(姓名)的一篇表文。
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刘备(姓名)。
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全文的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cú)疲弊()不懈()陛下()恢弘(hóng)忠谏()菲薄(fěi)(bó)陟(zhì)臧否(zāng)(pǐ) 攸(yōu)费祎()以遗(wèi)陛下裨补(bì)猥(wěi)自枉(wǎng)屈夙(sù)庶(shù)竭驽(nǔ)钝咎(jiù)咨诹(zī)(zōu)昭(zhāo)遗诏(zhào)三.重点语句翻译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素材 苏教版
备战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一.课文内容。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圣听,以光.先帝遗..,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德,恢弘..,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以遗.陛下:愚以为宫..先帝简拔..,志虑.忠纯,是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众议举.宠为督:愚..,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也。
..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也。
先帝在时,每与..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也,愿陛下..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
后值倾覆..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题(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扶苏以数谏故B陈胜、吴广乃谋日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项燕为楚将楚人怜之C贤能为之用D二世杀之.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发闾左谪戍渔阳闾左:(2)度已失期度:(3)会天大雨会:(4)宜多应者宜:2.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必然性:(二)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练习。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行道之人弗受(《孟子》)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更假设役,复假设赋(《捕蛇者说》)D.缺乏为外人道也以咨讯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E.遂与外人间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答:和1.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局部,哪一项不正确?口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
初三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专题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初三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专题练习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备战中考学习材料■整理:单培虎文言文知识专题及训练一、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文言文的各个方面把握都是建立在读懂幕≈希虼艘皇且嘌难晕牡脑亩劣锔校钊缪в⒂镆谎N夜且桓鲇凶庞凭美返奈拿鞴殴颐堑淖嫦雀颐橇粝铝撕棋奈幕灞Γ蠖飨倒杂诠糯幕扇肮盼裼谩钡奶取N颐茄拔难晕模褪且莆辗椒ǎ坛泄糯奈幕挪N夜糯行矶嘤判愕氖费Ъ液臀难Ъ遥切戳舜罅康淖髌罚诟鞣矫嬗薪细叩募壑担亩琳庑┳髌房梢约し⑽颐堑陌楦校缢未奶煜榈摹叭松怨潘匏溃羧〉ば恼蘸骨唷!甭接蔚摹敖┪怨麓宀蛔园В兴嘉痔ā!钡仁渲两翊小9湃诵醋魇笔欠浅=簿磕逼季郑路记傻摹N醋骺梢运凳桥恍牧ぱ值壕陀小巴魄谩钡牡涔手怠R虼耍湃擞行┢虏唤隹梢允刮颐鞘艿轿难а眨叶晕颐堑男醋饕不嵊邪镏摹R虼耍颐遣坏拔难晕模一挂Ш梦难晕模拍芗坛泄糯奈幕挪嬲龅健肮盼裼谩薄?二、什么是文言文?你喜欢学习文言文吗?为什么?知道什么是语言哲学?语言哲学就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因此一定要首先把握好语言系统,你说呢?文言文是我们的祖先用的书面语言。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是个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就语言的基本形式来说,它们是一致的,就语言的变化说,它们又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要掌握古今汉语的这种差异,具备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三、如何阅读学习文言文呢?(一)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也就是说,读文言文要弄清楚每个字的词义,每句话的语意。
这是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的读书经验。
他曾说,读书须是仔细,逐字逐句,要见着落。
前边的没有学会,决不急于求后边的。
对于刚开始学习文言文的同学来说,第一步若迈得不踏实,以后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难以提高。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比较起来,它们有哪些不同呢?简单说来,1、在句法和词义上有很大的不同。
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就是要搞清楚这种变化,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别。
例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古代汉语常用的是“丢失”,“逃跑”等意思,现代汉语常用的是“死”的意思,而且跟“死”字结合,构成并列式合成词“死亡”。
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习题精选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习题精选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精选一、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11-14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下面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通风换气B.政通人和C.通宵达旦D.博古通今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缘:()②俨然:()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3分)①渔人甚异之:②林尽水源: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4.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3分)答: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部分,完成1—4题。
(13分)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选出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分)A.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每年)B.非天质之卑(低下)C.生以乡人子谒余(接见)D.言和而色夷(平和)答[]2.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3分).今诸生学于太学无冻馁之患A B .其一犬坐于前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流辈甚称其贤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C D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答[]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中考文言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中考文言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一)【课标要求】①、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②、背诵优秀诗文80篇。
【知识概要】①、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识别通假字;②、句式:把省略句中省略的词语补充起来,把颠倒的词序转换过来;③、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文章中心。
④、从文体特点上辨别不同类型(记叙类、非记叙类)的文言文,进行分析、整体感知。
【中考指津】文言文阅读考查范围以教材篇目为主,重点考查我们能否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而不是对零碎的词法、句法等知识的记忆程度。
常见的考点有:①把握文言虚词;②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辨识通假字;③翻译文言语句;④整体感知文章或段落的内在联系与内容;⑤朗读、背诵的基本能力;⑥问题探究能力。
常见的考查方式是阅读答题,一般有5~6个小题,前1~4题以理解、运用为主,后1~2题为拓展延伸或综合性实践类题目,如评析类、生活互联类、策划创意类等。
【典例借鉴】例题(2004年青海省湟中县实验区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题。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中考总复习:苏教版九级下文言文练习.doc
2010年中考总复习:苏教版九年级下文言文练习-翻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翻译: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耗尽了。
7.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发现他们的车痕混乱,望见他们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齐军。
二.《邹忌讽齐王纳谏》1.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ch o)形貌昳丽(y )朝服衣冠(zhāo)(guān)孰视之(sh )窥镜自视(kuī)谤讥于市朝(b ng)(ch o)期年之后(jī)邹忌(zōu)间(ji n)进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齐王纳谏(采纳接受)孰视之(同熟仔细) 何能及君(比得上)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期年之后(满一年) 皆朝于齐(朝见) 与徐公孰美(谁)时时而间进(不时,有时候)(间或偶而)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能谤讥于市朝(指责别人的过错)(讽刺)3.通假字: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4.解释下列词语(1)词类活用①邹忌修八尺有余(形容词作名词,长,这里指身高)②朝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名词用作动词,穿戴)③私我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④王之蔽甚矣(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或:(受)蒙蔽)⑤闻寡人之耳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⑥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⑦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用作状语,当面)(2)古今异义词①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③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④能谤讥于市朝古义:指责,劝谏今义:诽谤,讥讽⑤窥镜而自视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⑥暮寝而思之古义:躺而不睡今义:睡觉地方⑦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委婉劝说今义:讽刺译:所以说,管理百姓(限制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苏教版语文文言文中考复习练习题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第11~14题。
(12分)河中石兽纪昀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人教版教材)1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2分)(1)遂反溯流逆上矣。
( )(2) 可据理臆断欤?(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①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 ②棹数小舟,曳铁钯( )③湮于沙上( ) ④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尔辈不能究物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
14.请简要概括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
阅读《黔之驴》,完成第11~14题。
(12分)黔之驴柳宗元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苏教版教材)1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苏教版中考九下古文复习题及答案
中考复习九下古文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19-22题。
〔11分〕[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 齐欲伐魏。
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①者,天下之疾犬也。
东郭逡②者,海内之狡兔也。
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③,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④,各死其处。
田父⑤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⑥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齐王惧,谢⑦将休士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注释]①韩子卢:犬的名字。
②东郭逡:兔的名字。
③环山者三:绕着山跑了三圈。
④罢:同“疲〞,与前面的“极〞和“废〞意思相同。
⑤田父:农夫。
⑥以顿:以同“已〞;顿:困顿、疲弊。
⑦谢:辞谢、辞退。
19.解释以下加点字的意思。
〔2分〕①臣之妻私.臣〔〕②面刺.寡人之过者〔〕③时时而间.进〔〕④期年..之后〔〕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21.甲乙两文都是写劝谏的,其劝谏的目的有什么不同?〔4分〕22.同是劝谏,邹忌和淳于髡在使用的劝谏方法上有何异同?从劝谏的效果看,二者又有何差异?〔3分〕二、阅读下边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21—26题。
(16分)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考总复习·九(下)文言文练习一.《曹刿论战》(一)给加点字注音。
1.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3.小惠未徧.()4.牺牲玉帛.()5.弗.敢加也()6.小信未孚.()7.曹刿.()8.夫.战,勇气也()9.遂.逐齐师()10.辙乱旗靡.()(二)解释加点的字。
1.又何间.焉( )2.虽.不能察()3.辙乱旗靡.( )4.神弗福.也()5.肉食者鄙.( )6.小大之狱.()7.小信未孚.( )8.必以情.()9.弗敢加.也( )10.公将鼓.之()11.小惠未徧.()12.遂逐.齐师()13.牺牲..玉帛( )14.公问其故.()15.一鼓作.气( )16.彼竭我盈.()17.再.而衰()18.惧有伏.焉()19.既.克()20.公将驰.之()(三)翻译句子: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翻译: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翻译:4.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翻译: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翻译:7.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二.《邹忌讽齐王纳谏》1.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孰.视之()窥.镜自视()谤.讥于市朝.()()期.年之后()邹.忌()间.()进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皆以.美于徐公()形貌昳.丽.()齐王纳.谏()孰.视之()何能及.君()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期年..之后()皆朝.于齐()与徐公孰.美()时时..而间.进()()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3.通假字:孰视之()4.解释下列词语(1)词类活用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朝服..衣冠()()③私.我也()④王之蔽.甚矣()⑤闻.寡人之耳者()⑥吾妻之美.我者()⑦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古今异义词①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今义: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今义:③明日..,徐公来古义:今义:④能谤讥..于市朝古义:今义:⑤窥.镜而自视古义:今义:⑥暮寝.而思之古义:今义:⑦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今义:(5)一词多义者: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上:①受上赏()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下:①乃下令()②受下赏()若: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②门庭若市()朝:①朝服衣冠()②能谤讥于市朝()③皆朝于齐()④于是入朝见威王()之:①齐国之美丽者也()②暮寝而思之()③孰视之()④吾妻之美我者()于:①欲有求于我也()②皆以美于徐公()③能谤讥于市朝()④皆朝于齐()孰:①孰视之()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诚: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②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方:①今齐地方千里()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善:①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②择其善者而从之()③京中有善口技者()④王曰:“善。
”()间:①奉命于危险之间()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5.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②臣之妻私臣③今齐地方千里④上书谏寡人者6.重点语句翻译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译: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⑦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译:三.《<孟子>三章》(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解释一词多义:道:会天大雨,道不通()得道者多助()伐无道,诛暴秦()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池非不深也()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则有去国怀乡()2.解释加点词:(1)环而..攻之而不胜()()(2)夫.环而攻之()(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兵革..非不坚利也()(5)委.而去.之(放弃)()(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3.翻译下面句子:(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入则无法家拂士。
(2)困于心衡于虑。
(3)曾益其所不能。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所以动.心忍.性()() 而后作.()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空乏..其身()舜发.于畎亩之中()人恒过.()3.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4.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三)《鱼我所欲也》1.注音:所恶.()一箪.食()一豆羹.()蹴.()苟.得()不屑.()2.解释加点的词语:(1)二者不可得兼.()(2)死亦我所恶.()(3)故患.有所不辟也()(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5)贤者能勿丧.耳()(6)呼尔.而与.之()()(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是亦不可以已乎()(9)此之谓失其本心..()(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解释下列多义词:(1)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种于我何加焉()(3)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4)而: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5)得: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①乡为生死而不受。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5.翻译下列句子: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译:⑶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⑷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⑸万种于我何加焉?译:四.《愚公移山》1.加点字注音: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荷担者()一厝雍南()始龀()箕畚运于渤海()()京城氏之孀妻()无陇断焉()2.通假字:(1)指通豫南:通,意思是(2)始一反焉:通,意思是(3)甚矣,汝之不惠:通,意思是(4)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意思是(5)一厝朔东:通,意思是3.重点字词解释。
(1)方.七百里:(2)年且.九十:(3)河阳.之北:(4)惩.山北之塞.:(5)出入之迂.:(6)吾与汝毕..力平险:(7)达于汉阴.:(8)杂.然相许.:(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10)且焉置...土石:(1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12)始龀.:(13)寒暑易.节:(14)其.如土石何:(1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16)虽.我之死:(17)子子孙孙无穷匮..:(18)何苦.而不平:4.一词多义(1)方:方七百里()方欲行()而尝极东方()(2)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3)曾: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4)固:汝心之固()固以怪之矣()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5.重点句子翻译。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2)甚矣,汝之不惠。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5)河曲智叟亡以应。
(6)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7)告之于帝,帝感其诚。
五.《出师表》(一)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二)古今异义:1.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今义:2.存亡之秋.也。
古义:今义: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今义:4.由是感激..。
古义:今义:5.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今义:6.晓畅..军事。
古义:今义:7.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古义:今义:8.猥.自枉屈。
古义:今义:9.后值倾覆..。
古义:今义:10.庶.竭驽钝。
古义:今义:11.临表涕.零。
古义:今义:(三)一词多义遗: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深追先帝遗诏。
()论: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②每与臣论此事。
()任: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道: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 分:①今天下三分。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行:①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能: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先帝称之曰能。
()言:①进尽忠言。
()②不知所言。
()为: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四)词类活用1.不宜妄自菲薄..。
()2.此皆良实..。
()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4.优劣..得所。
()5.北.定中原。
()6.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五)翻译句子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2.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翻译:3.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翻译: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翻译:6.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翻译:2010年中考总复习·九(下)文言文练习一.《曹刿论战》(一)给加点字注音。
1.又何间.焉(jiàn )2.肉食者鄙.(bǐ)3.小惠未徧.(biàn )4.牺牲玉帛.(bó)5.弗.敢加也(fú)6.小信未孚.(fú)7.曹刿.(guì)8.夫.战,勇气也(fú)9.遂.逐齐师(suì)10.辙乱旗靡.(mǐ)(二)解释加点的字。
1.又何间.焉(参与)2.虽.不能察(即使)3.辙乱旗靡.(倒下)4.神弗福.也(赐福、保佑)5.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6.小大之狱.(案件)7.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8.必以情.(实情) 9.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10.公将鼓.之(击鼓)11.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12.遂逐.齐师(追击)13.牺牲..玉帛(祭祀用的猪牛羊等)14.公问其故.(原因、缘故)15.一鼓作.气(振作)16.彼竭我盈.(充满、士气正旺盛) 17.再.而衰(第二次)18.惧有伏.焉(埋伏)19.既.克(已经)20.公将驰.之(驱车(追赶))(三)翻译句子: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