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ath技术
康复治疗学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的操作技巧
01
02
03
姿势控制
通过调整患者的姿势,控 制异常运动模式,促进正 常运动模式的形成。
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保持肌肉正常长度和张 力的基础上,进行关节的 被动和主动活动,以恢复 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肌力训练
通过抗阻训练和等长收缩 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 力,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
05
Bobath技术的未来发展
Bobath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1 2
引入现代科技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 Bobath技术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提高治疗效果。
深入研究神经生理机制
深入探讨Bobath技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机制,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
拓展应用范围
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需求,拓展Bobath技术的 应用范围,提高其在康复治疗领域的适应性和有 效性。
姿势控制理论关注于保持身体平衡和 姿势稳定,通过调整肌肉活动和感觉 输入,改善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
02
Bobath技术的应用范围
Bobath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Bobath技术主要应用于中枢神 经系统损伤的康复,如脑卒中、 脑外伤等。
通过Bobath技术的运用,可以 帮助患者改善肌肉张力、平衡 能力、协调性和步行能力等方 面的问题。
Bobath技术的操作方法
Bobath技术的操作流程
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运动功能 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 Bobath技术治疗方案。
实施治疗
按照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 Bobath技术操作,包括姿势控 制、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 练等。治疗效
《Bobath技术》课件

Bobath技术的评估与治疗
评估部分
运动评估、平衡评估和功能评估,帮助康复师了解 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对象的现状。
治疗部分
介绍蹄状核生理机制、配合锻炼和特殊技术,通过 神经可塑性理论促进患者康复。
Bobath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1
儿童脑瘫康复
Bobath技术在婴儿和幼儿的脑瘫康复中应用广泛,可以改善运动和日常生活技能, 促进儿童社交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作用
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适用于各种年龄段和各种疾 病的患者,以及预防康复后 的余症。
Bobath技术的基本原理
1
神经可塑性理论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适当的外部刺激,引起大脑生理和解剖变化,从而改善功能。
2
运动控制理论
运动是大脑、神经系统和肢体肌肉之间密切相互作的过程中,大脑需要收集反馈信息,进行交换、处理、判断和制定适当反应,保证身 体随时始终保持平衡。
2 Bobath技术未来的发展
随着世界不断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Bobath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例如在评估技 术和康复技术上的创新。
结束语
Bobath技术是神经康复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恢 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Bobath技术将走向更完 善和更广泛的应用。
2
脑卒中康复
Bobath技术在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治疗和预防方面发挥良好作用,如肌肉痉挛、 平衡和协调障碍等。
3
外伤康复
Bobath技术可缓解外伤后存在的肌肉损伤、疼痛和运动障碍,提高康复效果。
结论与展望
1 Bobath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适用广泛、康复效果显著。缺点:治疗周期需要较长、需要高质量的操作技能。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第一篇:Bobath技术简介Bobath技术,又称为NDT(神经发展治疗),是一种用来治疗运动和姿态障碍的康复技术。
该技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和Karel Bobath夫妇创立,主要针对儿童麻痹、脑瘫等病症的康复治疗。
Bobath技术主要通过改善患者神经肌肉系统的控制能力,提高他们的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该技术旨在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动作和姿势控制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Bobath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临床神经肌肉评估。
该步骤旨在了解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反应和运动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以便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
2. 提高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通过练习运动、平衡和协调等活动,帮助患者改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进而恢复运动和姿势控制能力。
3. 促进患者参与社会生活。
帮助患者掌握日常生活基本活动如洗漱、穿衣、吃饭等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总的来说,Bobath技术是一项帮助患者从神经肌肉障碍中恢复的综合性技术,对于治疗脑瘫、中风、多发性硬化症等病症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
第二篇:Bobath技术的训练方法Bobath技术是一种通过康复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技术,该技术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训练。
该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通过不断反复练习,帮助患者提高肢体的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
2. 感觉训练。
针对患者神经系统中的感觉问题,在治疗中加入感觉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对身体的感觉和协调能力。
3. 动作训练。
让患者通过实际动作练习来恢复肢体的运动和姿势控制能力,例如坐立、站立、行走等活动。
4. 姿势控制训练。
这种训练旨在通过改变患者的姿势,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并逐渐恢复正常的肌肉功能。
5. 家庭训练。
康复治疗结束后,患者也需要在家中继续认真地练习,巩固治疗效果。
Bobath培训师需要对每个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方案,调整训练强度和效果,确保康复训练的效果。
BOBATH神经发育技术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48
体位摆放 1
▪ 仰卧位
▪ 患侧肩关节前伸,上 肢伸直、外旋、稍抬 高,并将患侧上肢放 在体旁的枕头上,掌 心向上,手指分开。 骨盆前挺,大腿稍内 收并内旋,膝关节稍 弯曲,下面垫一支持 枕
2024/10/31
人民卫生出版社
49
体位摆放2
▪ 健侧卧位 ▪ 患侧上肢前伸,肘关
节伸展,腕、指关节 伸展放在胸前软枕上。 患侧下肢半屈曲向前 置于枕上。健侧肢体 自然放置。为防止躯 干稳定性差而出现向 后倾倒,可在患者身 后放置软枕,维持侧 卧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47
弛缓期的康复训练
▪ 偏瘫患者的弛缓期一般可持续几天、 几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主要表现为 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不能进行自 主性的运动
▪ Bobath疗法强调在此期应及早进行良 好体位的摆放,有助于预防或减轻痉 挛,抑制日后痉挛模式的出现,维持 关节活动度并防止关节出现挛缩
2024/10/31
25
刺激固有感受器 体表感受器 1
▪ 关节负重
▪ 是一种利用体位使重力通过关节, 刺激本体感受器使关节周围肌肉产 生共同收缩来提高关节稳定性的方 法
2024/10/31
人民卫生出版社
26
刺激固有感受器
体表感受器2
▪ 位置反应
▪ 指肢体反应性的 短暂的保持某种 体位的能力,是 肢体的重量刺激 引发出的正常姿 势反应
疗。尤其要注意患儿是如何代偿运 动功能不足的
2024/10/31
人民卫生出版社
46
脑卒中偏瘫的治疗
▪ 弛缓期,以加强高级姿势反应和患 侧肢体的负重训练来刺激运动功能 的恢复
▪ 痉挛期,主要应用反射抑制性模式 来抗痉挛以缓解肢体的肌张力
神经促通疗法之Bobath技术

则重新选择新 的功能障碍
如果没有改善
则进一步进行干预并 探讨该功能障碍与其 他功能障碍的关系
基本观念(脑卒中)
❖异常的肌张力可以通过抑制与促进的手法得到调整 ❖运动感觉对脑卒中恢复起重要作用 ❖现代Bobath观念
基本技术及操作
❖关键点的控制 ❖促进姿势反射 ❖刺激固有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
最普遍及最有效的康复治疗技术之一。PS:IBITA
理论基础(现代)
❖系统论(新的运动模式理论) ❖神经、肌肉可塑性 ❖中枢性姿势控制与运动控制
临床推理(假设演绎法)
明确功能限制
假设困难的原因
观察和分析现 在的功能障碍
明确最重要 的功能障碍
对最重要的功能障 碍通过专门的干预 手段进行检测
评估功能障碍和活 动的水平并于预期 效果相比较
关键点的控制
关键点的控制 治疗师通过操作患者身体的某些部 位,以达到抑制痉挛和异常姿势反射、促进正常姿势 反射的目的。中部:头部、躯干、胸骨中下段;近端: 肩部、骨盆;远端:上肢的拇指、下肢的拇趾。PS: 头部、胸椎、肩胛及上肢、躯干、下肢及骨盆。
促进姿势反射
① 促进调正反应 ② 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应 ③ 促进平衡反应
神经促通疗法之 Bobath技术
应用(脑卒中)
简介
Bobath
理论基础(现代)
技术及操作(脑卒中)
基本观念(脑卒中)
临床推理
简介
Bobath技术是由英国的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 和她的 丈夫精神学家Karel Bobath 在20世纪40年代共同创立的,最 初源于Berta 与Karel Bobath 的临床经验及当时的“运动发育 控制理论”模型,主要是通过抑制不正常的姿势、病理反射 或异常运动,尽可能诱发正常运动,达到提高患者日常生 活活动能力,是一种治疗小儿脑瘫和成人脑卒中后偏瘫的
Bobath技术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理论 第三节 临床应用
第一节 概述
一、 简介 二、 基本概念 三、 基本操作方法
简介
Bobath 夫妇 1940 年代 中枢损伤后的运动表现 单关节运动与功能性活动 痉挛/肌张力增高 代偿与恢复潜力
基本概念
让患者意识到,所有的治疗都是他日常 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一系列的锻炼 而已。
Bobath 方法强调运动感觉的重要性, 运动感觉可通过后天的反复学习、训练 而获得,为了掌握运动感觉,需要进行 无数次的活动。
(2)在功能活动中控制痉挛
喂饭或游戏时的坐姿
手足徐动型
1.治疗原则 2.治疗性活动
(1)通过使四肢或躯干(在直立情况下) 负重
(2)给予合适的支撑 (3)鼓励中线位活动
(1)通过使四肢或躯干(在直立情 况下)负重
患儿一旦可以用肘部支撑 体重,
就有可能用有两个把手的 杯子自己喝水
转头迈步,会增加患儿身体 的不对称
第二节 基本理论
对脑瘫的认识
对脑卒中的认识
对脑瘫的认识
1.运动发育的未成熟性 2.运动发育的异常性
通过控制骨盆及踝关节的关键点使患儿保持良好的站姿
对脑卒中的认识
1.异常的肌张力可以通过抑制与促进的 手法得到调
2.运动感觉对脑卒中恢复起重要作用
第三节 临床应用
治疗脑瘫儿童 治疗脑卒中患者
治疗脑瘫儿童
(一)痉挛型 (二)手足徐动型 (三)共济失调型 (四)软瘫型 (五)混合型
痉挛型
1.治疗原则 2.治疗性活动
(1)通过姿势或体位抑止痉挛 (2)在功能活动中控制痉挛 (3)体验运动的正常感觉
《Bobath技术》课件

总结和展望
Bobath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改善运动和功能障碍。未 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的康复技术,以提升治疗效果。
《Bobath技术》PPT课件
本PPT课件介绍Bobath技术,包括定义、原理、应用领域、优点、训练方法、 案例分享以及总结和展望。
什么是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改善运动和功能障碍。它通过改 变肌肉张力、重建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以及提高运动控制来促进康复。
Bobath技术的原理
3
康复训练
通过定向练习、功能性训练和重复训练来促进恢复。
Bobath技术的案例分享
中风患者康复
通过Bobath技术,中风患者恢复了 日常生活中的各项功能能力。
脑瘫儿童康复
使用Bobath技术帮助脑瘫儿童提高 姿势控制和运动协调。
脊髓损伤复
通过Bobath技术,脊髓损伤患者恢 复了行走和平衡能力。
Bobath技术基于神经可塑性原理,通过创造适当的环境和应用正确的刺激, 促进大脑重新组织和修复受损的神经回路。
Bobath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
中风康复
帮助中风患者恢复肢体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脑瘫病患
帮助脑瘫儿童改善姿势控制、平衡以及运动协调。
脊髓损伤
促进脊髓损伤患者恢复行走、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Bobath技术的优点
1 个性化
2 综合性
3 促进自主性
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独特的 康复计划。
综合运用不同治疗手段,包 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 业治疗。
帮助患者重新获得独立生活 的能力。
Bobath技术的训练方法
1
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史、现状和康复目标。
bobath技术3篇

bobath技术第一篇:bobath技术简介Bobath技术也称为NDT(神经发育治疗)技术,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重建神经系统的运动控制功能。
该技术以三位神经科学家Bobath夫妇的名字命名,他们是首先提出并使用该技术的人。
Bobath技术可以改善运动功能和姿势控制,以及改善个体的独立性和社交交往能力。
Bobath技术依据神经发育及其失调的原则,利用理解神经发育的知识和神经损伤的影响来进行治疗。
该技术鼓励个体去发现身体本身的动作方法,以提高他们的控制和协调。
由于其非常适用于提高大脑和身体之间的协调,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脑卒中、小儿麻痹和脑性瘫痪等疾病。
Bobath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使治疗师贴近个体,考虑个体的个体差异和个体的感知,以便在处理身体控制方面与个体建立有效的沟通。
Bobath治疗师的目标是通过与个体的沟通,使个体在恰当的时间内使用具有后备功能的运动模式,并在关节稳定不动的情况下构建和调整适当的运动模式。
Bobath技术主要包括平衡性、手、躯干、坐位以及站立等方面的治疗。
第二篇:Bobath技术的治疗原则Bobath技术是建立在神经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医学学科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治疗方法,主要为处理中央神经系统和运动机能方面的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Bobath技术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治疗原则:1.基于神经系统发育的原则:Bobath技术基于神经系统发育的原则进行运动和活动治疗,例如引导运动模式的建立和完善。
2.处理身体控制方面的个体化治疗:Bobath治疗师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化特点,尤其是对感知方面的重视。
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的身体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
3.处理身体控制方面的环境适应治疗:Bobath技术不仅处理身体控制方面的问题,也关注环境适应的问题。
Bobath治疗师利用环境适应的方法,让每个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4.处理身体控制方面的协作治疗:Bobath技术强调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患者本身各个部分的协作关系。
Bobath技术

作的最佳状态,正常运动中各肌群活动的协调不需要 有意识注意的参与。
(2)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运动协调性异常表现: 低效、无功能的肢体运动。
• 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躯干干和肢体肌肉肉兴奋的时间选择、 顺序排列列以及协调性遭到破坏。因肌肉肉控制障碍所导 致的运动模式和协调性异常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 典型的表现。
应构成了了第二二道防线。
• 各种姿势反应正常与否有赖于躯干干、骨骨盆及肩胛带肌 的控制能力力力,有赖于身身体重心心在各个方方向转移和负重 的能力力力。在正常的运动过程中,各种姿势调整和反应 自自发地出现而而不受层层控制。
• 偏瘫患者的姿势控制系统受到破坏,丧失了了姿势控制 力力力。调正反应、平衡反应以及肌群对姿势变化的自自主 调整等各种保护性反应均丧失。
• 对Brunnstrom技术提出了了否定,认为Brunnstrom疗 法既强化了了异常的反射活动又又加重了了偏瘫侧肢体的痉 挛程度。
Bobath疗法的基本观点:
• Bobath强调所有脑卒中患者的偏瘫侧肢体都具有重获 正常的运动模式和实用用功能的潜力力力,因此重新获得偏 瘫侧躯干干和肢体的正常运动模式应是偏瘫患者康复治 疗目目标。
• 患者被控制在一一种固定的、刻板的、静止止的异常姿势 模式之中,表现为不能向侧方方移动肢体,不能向各方方 向进行行行躯干干运动和重心心转移;
• 由于患侧运动控制能力力力下降,躯干干、肩胛带及下肢呈 现不对称姿势;
• 坐位或站立时,由于躯干干肌活动异常而而无法维持姿势 的稳定性;
• 不能利利用用患侧上肢进行行行功能活动或保持身身体平衡,使 患者在功能活动中过多地依赖其健侧,或使用用手手杖和 适应性辅助具以代偿其平衡功能障碍。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Bobath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康复治疗的综合疗法。
它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和卡雷尔·博巴斯(Berta and Karel Bobath)夫妇开创并发展起来。
Bobath技术主要用于儿童和成人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尤其是中风患者。
下面将详细介绍Bobath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Bobath技术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促进运动控制的回复与再学习来改善患者的日常功能。
它强调神经可塑性,即神经系统对于身体姿势、感觉和运动的适应能力。
因此,通过刺激和训练,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再塑造,改善患者的功能。
Bobath技术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物理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密切合作。
治疗的第一步是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功能障碍,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物理治疗师将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
在Bobath技术中,重要的一点是重建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
物理治疗师通过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如触觉刺激、关节牵引和平衡训练等,来改善患者的肌肉控制和姿势控制能力。
治疗师还会利用适当的辅助设备,如支架、平板等,来帮助患者恢复站立和行走的能力。
除了运动控制的改善,Bobath技术还注重患者的感觉和认知训练。
治疗师通过不同的刺激和训练,如触觉、视觉和听觉刺激,来提高患者的感觉和认知能力。
这些训练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
Bobath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患者实现独立、功能性的生活。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和进展情况,不断调整治疗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除了医疗团队的协助外,患者和他们的家属也需要积极参与治疗,保持乐观的态度。
Bobath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中风、脑损伤、脑瘫、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Bobath技术不仅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功能,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交参与度。
需要注意的是,Bobath技术并非适用于所有康复患者。
bobath技术的基本概念

Bobath 技术是一种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由英国物理治疗师 Berta Bobath 和她的丈夫 Karel Bobath 于 20 世纪 40 年代创立。
Bobath 技术的基本概念是通过特定的运动模式和姿势控制来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调整患者的身体姿势和运动模式,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
Bobath 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估: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功能,确定需要治疗的问题。
2. 运动模式:帮助患者学习正常的运动模式,例如翻身、坐起、站立等。
3. 姿势控制:帮助患者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姿势,以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
4. 肌肉松弛:通过特定的手法和运动,帮助患者放松紧张的肌肉,以改善运动功能。
5. 日常生活活动:帮助患者学习如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例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Bobath 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例如脑卒中、脑损伤、脊髓损伤等。
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Bobath 技术需要由专业的治疗师进行操作,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一、概述(一)定义:Bobath技术是指通过抑制不正常的姿势,病理性反射或异常运动模式,尽可能诱发正常运动,达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是神经发育技术方式之一。
(二)目的: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运动。
(三)途径:1.维持正常姿势控制;2.抑制异常病理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3.控制痉挛。
(四)特点:1.遵循人体发育规律,制定的针对运动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特别是关键点的控制是此技术的核心;利用各种反射促进或抑制肌肉张力和平衡反应,增强运动功能;3.采用感觉刺激帮助肌张力的调整。
(五)原则:1.关键点的选择与施用;2.应用反射性抑制模式控制肢体的张力。
二、Bobath治疗技术(一)控制关键点1.定义:该手法指治疗师用手法控制患者的身体,改变其运动模式质量(阻止患者的异常肌张力和异常运动模式,激活或引入正常的运动模式)的方法。
2.作用(1)使身体建立并保持正常的对线关系;(2)减轻或消除异常肌张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3)对患侧躯干和肢体肌群进行正常模式的再教育;(4)促使脑卒中患者出现主动的运动模式。
3.手法(1)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治疗师所期望易化的运动模式选择关键点。
(2)近端关键点/远端关键点(3)弛缓阶段(急性期)关键点的选择 (3)恢复阶段关键点的选择(二) Bobath抑制技术1.定义:抑制技术是手法和各种运动模式相结合用以降低肌张力和阻断异常运动模式的治疗技术。
2.分类:抑制技术包括静止性抑制手法(反射抑制性姿势)和动态手法(反射抑制运动模式)3.手法:(1)纠正异常对线关系具体方法—患者取坐位,治疗师采用近端控制点一手置于胸骨,另一手置于与肩胛骨下角平行的棘突上,利用双手的合力下压,上提同时令患者挺胸坐直。
( 2)抑制痉挛导致痉挛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很多,抑制痉挛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3)阻止(或破坏)异常运动模式在正常运动模式出现前必须对异常运动模式进行抑制。
bobath技术常用的基本技术

bobath技术常用的基本技术Bobath技术,又称为NDT(神经发展治疗),是一种常用于儿童和成人的康复技术。
它的目标是通过改善运动控制和姿势控制,提高患者的功能能力和生活质量。
Bobath技术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和她的丈夫Karel Bobath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他们针对脑性瘫痪患者的特殊需求,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
Bobath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患者的姿势和运动控制,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组织和恢复功能。
它强调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即大脑和脊髓可以通过适当的刺激和训练来重新组织和恢复功能。
因此,Bobath技术的关键在于提供恰当的刺激,以激发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在Bobath技术中,常用的基本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 感觉刺激:通过触摸、按摩、振动等手段,刺激患者的感觉系统,以增强他们对身体位置、运动和触觉的感知能力。
这有助于改善他们的运动控制和姿势调整能力。
2. 运动训练:通过引导患者进行特定的运动,帮助他们改善肌肉张力、平衡和协调能力。
运动训练可以包括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抗阻运动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3. 姿势控制:通过调整患者的姿势,帮助他们改善重心平衡和姿势控制能力。
常用的姿势控制手段包括床位调整、垫子和枕头的运用等,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和适当的挑战。
4. 功能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动作,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日常生活技能。
功能训练可以包括各种动作,如坐立、转身、爬行、行走等,以及手部和上肢的功能训练。
5. 环境适应:通过调整环境条件,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治疗环境。
环境适应可以包括调整光线、音乐和温度等,以及提供适当的工具和辅助设备,帮助患者更好地参与治疗和日常生活活动。
以上是Bobath技术常用的基本技术。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治疗师需要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个体化的治疗计划,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并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进。
Bobath技术

出院前只有一天的时间,你怎么办?
What will you do in the one day left?
出院前需要考虑
Checklist before discharge
药物,血压
Stand/transfers
入厕 Toilet 进食 Meals 穿衣 Dressing 日常活动指导
Daily routine advice
转介 Referrals to
康复科Rehabilitation centre
门诊 OPD 社区康复 Community rehab 中风小组 Stroke group
十指交叉握手,患侧拇指在上,此形式的握手又 叫Bobath式握手
促进正常姿势反应
调正反应:
������ 当身体偏离正常姿势时,人体会自发性地 出现恢复正常姿势的动作,即头部位置,头 部对躯干位置,四肢对躯干位置等恢复正常 的一系列反应。 促进翻身、转移及平衡训练。
常用的翻正反应:
(1)发自颈部,作用于躯干。由于头部与躯干
创立者:
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和她的丈夫Karel Bobath
适应症:脑瘫、成人偏瘫等
是20世纪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运用最
广泛的方法之一
Berta Bobath英国物理治疗师
Kare Bobath英国神经病学家
以Bobath概念为主的相关书籍
Bobath 观念的定义
远端关键点:
上肢的拇指������
下肢的足拇趾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也称神经发育技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obath和她的丈夫神经学家Karel Bobath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
Bobath技术主张按照正常的运动发育顺序,利用正常的自发性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来调节肌张力,诱发正常的运动反应,而不是利用联合反应诱导肢体运动。
因为联合运动会妨碍自主的分离运动。
训练由易到难。
先学习基本的姿势与正常运动模式,并逐渐向日常生活中较复杂的功能性和技巧性动作训练过渡。
并强调在治疗训练中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不仅要治疗偏瘫肢体,更要关注心理及健侧情况,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配合治疗,尤其要体会和掌握肢体运动时的感觉,而不是运动时的动作本身。
Bobath技术内容很多,本文介绍其成人偏瘫的治疗部分。
一、卧床阶段的训练1、在此阶段PT师(物理疗法师)和康复护士要相互沟通和配合,PT师必须把病人要练习的动作和需给予的帮助详细地向康复护士说明,使患者学习和掌握的运动方式达到一致化。
1.1正确卧位的保持1.1.1头部和上肢为防止肩胛骨的后撤,取一个比躯干略高的枕头,将伸展的上肢置于枕上。
最好使前臂保持旋后位。
1.1.2骨盆和下肢(A)下肢有屈曲倾向的患者屈曲倾向对康复十分不利,如果形成屈曲挛缩,将会影响其起坐、起立、站立及步行能力。
所以必须早期开始预防。
仰卧位时,为防止病侧骨盆的后坠,应在其下方垫枕,为防止病侧骨下肢的外展、外旋,应在病肢下方垫枕。
如果踝关节明显跖曲或内翻,应在足底放置保持踝关节背曲、外翻位的足托板。
(B)伴有足内翻的伸肌张力高的患者这样的患者虽然有可能站立,但是多发生骨盆后撤、下肢外旋,并且膝关节不易屈曲。
此类患者不应该经常采取仰卧位,而必须学会健侧卧位或病侧卧位。
健侧卧位病侧肩部、上肢充分前伸,肘伸展、下肢取自然的半屈曲位。
病侧卧位病侧肩部尽可能地前伸、上肢外旋,前臂旋后,肘伸展,下肢稍屈曲。
仰卧位时骨盆下方垫枕,为避免出现强烈的伸肌痉挛,应在膝下垫一小块海绵,保持膝关节呈轻度屈曲位。
bobath技术

2.反射性抑制(2)
(2)肢体肌张力增高:屈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 体外旋位,伸肌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内旋位, 上臂屈肌痉挛时,取肢体的对称性伸展(保持 头在中立位,以排除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
躯干、头、肢体的伸肌张力均增高时,使髋屈 曲外展并屈膝即可抑制。
13
2.反射性抑制(3)
(3)出现痉挛:颈、臂及手出现屈曲痉挛时, 可取上臂水平外展或对角线伸展来抑制;躯干 与髋出现痉挛时,可将臂上举过头,以促进躯 干及髋的伸展。
33
脑损伤患者在获得这些基本技巧后,比较容易 达到不同的运动阶段,例如:在掌握中线对称 后,几乎不需要经过特别练习,就可以掌握坐 位技巧。
6
4.重视整体治疗
强调在治疗中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疗,不 仅治疗瘫痪肢体,更重要的是鼓励患者积极参 与治疗,去体会和掌握肢体运动时的感觉,而 不是运动时的动作本身。
放置与保持常一起应用。如:上肢软瘫患者, 取仰卧位,被动将上肢放置在前屈90度、伸肘 的位置上。通过从腕部对肘及肩部反复多次挤 压,让患者保持上肢前屈、伸肘这一位置。
26
(3)轻推
有几种手法: ①压迫性轻推---即挤压关节,用来增加肌张力。 ②抑制性轻推---以诱发由于拮抗肌痉挛产生交互
抑制的无力肌肉收缩。 ③交替性轻推---用方向相反的手法轻推患者,如
18
未抑制时体位及肌痉挛
作业性活动 单用健手磨沙板、搬木块引 起患侧上肢屈曲痉挛,下肢 足跟不着地、膝外旋、外展
抑制痉挛的体位
健手带患手完成各种作业或患侧上 肢支撑位下(同坐位)进行作业、患 侧下肢同坐位要求 双膝部用带子固定防止膝外旋
力量性活动
躯干半桥活动:出现患膝伸 卧位:双手交叉保持上肢伸直上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BITA认证学习班(3w)
• • • • • • • • 评定(ICF) Core控制 感觉、知觉输入 步行训练 肌肉短缩、痉挛、虚弱 手的训练 吞咽训练 肩痛、KP…
Bobath技术 (以前)
1、反射性抑制 2、控制关键点 3、促进姿势反射 4、感觉刺激
5、影响张力性姿势
一、反射抑制性模式
• • • • 1、躯干抗痉挛模式 2、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 3、肩的抗痉挛模式 4、手的抗痉挛模式
二、影响张力性姿势
1、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2、利用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3、利用紧张性迷路反射
4、利用阳性支持反射
5、利用交互性伸肌反射
三、关键点的控制
• • • • • 1、头部关键点的控制 2、躯干关键点的控制 3、肩胛及上肢关键点的控制 4、下肢及骨盆关键点的控制 5、远端关键点的控制
IBITA.国际Bobath指导者会议(2005)
• 1984年在伦敦bobath中心召开了成人中枢神经疾患Bobath治疗指导 者会议。KarelBobath医学博士任大会主席。在此次会议上,指导者 们将该组织命名为“国际bobath治疗指导者协会(IBITA)”。经过 约8年的不断讨论,协会将bobath理论定义为:“bobath理论是为中 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开发的治疗与康复技术,可应用于成人及儿童。 它最初源于Beaa与Karelbobath的临床经验以及当时的运动控制理论 模型。这种整体性治疗技术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今天已经以新的运 动控制和运动学习理论模型为指导。它的理论框架将随着运动科学知 识的更新不断丰富、发展。”2005年,IBITA进一步将定义简化为 “bobath理论是针对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引起的功能、运动和 姿势控制障碍的患者进行逐案评价与治疗的一种问题解决方法。治疗 中通过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互动,以促进技术使其身体功能得到 进一步改善。”IBITA教育委员会在2006年规定学习班的必修教育项 目为“运动控制系统与模式、可塑性的概念、运动学习的原则,人体 功能性的理解与应用。”
• 正常姿势控制需要平衡 • 平衡不一定姿势控制就正常
环境对姿势的影响
如何分析病人的姿势
• • • • 姿势异常的原因? 有哪些异常? 我们能做什么? 先解决什么?
如何纠正病人的姿势
• • • • 分析问题最难 感知觉输入尽可能正确 不断地重复 细节决定成败
核心肌群的功能与属性
核心肌群 多裂肌 腹横肌 腹直肌 腰大肌 腰方肌 腹内斜肌后部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前部
整 局 体 部 性 性
竖脊肌
横突间肌、棘 大腿及臀部肌群 间肌和回旋肌
横膈膜
骨盆底肌
训练方法
徒手肌力训练
平衡软踏 泡沫轴
抗力球
悬吊技术
核心板
普拉提
以Bobath概念为主内侧部
皮肤 运动单位
Ganong第十八版生理学概论
我们每天都在对抗重力
人是如何维持平衡的(姿势控制)
• • • • • • • 前庭觉、视觉、听觉 触觉 本体觉 姿势控制系统 增加支持面 寻找稳定的支撑面 关键控制点(头、髋、膝、踝)
视觉和前庭觉的冲突
支持面和重心的关系
平衡和正常姿势的关系
bobath——姿势控制
Dr. Karel Bobath (1906~1991) & Mrs. Berta Bobath (1907~1991)
Bobath 概念
对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引起的姿势 紧张、运动、机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评价 和解决问题式治疗的方法。 治疗目标是通过姿势控制和改善选择 运动,发挥其最大功能。
四、促进正常姿势反射
•
• •
1、促进翻正反应
2、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应 3、促进平衡反应
五、刺激固有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
• • • • 1、关节负重 2、位置反应 3、保持反应 4、拍打
设计
执行
基底神经节 随 意 运 动 皮 层 联 络 区
运动皮层和
通过传导通路
运动
运动前区
肌梭、肌腱 脊髓小脑
皮层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