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对策
马铃薯栽培增产技术措施
![马铃薯栽培增产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7d483e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2.png)
马铃薯栽培增产技术措施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对于农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并保证质量,农业技术专家们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增产技术措施。
以下是有关马铃薯栽培增产技术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选址选址是栽培马铃薯的第一步,选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一般来讲,平缓、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力较高的土地是马铃薯的适宜区域。
二、肥料施用肥料施用是马铃薯高产的关键。
在土地质量和准备水平较好的地区,可以提前用有机肥和化肥施诸土壤中。
例如,可在栽培前3-5天,在田间施用40-100公斤/亩的磷肥,然后铺上2-3厘米厚的有机肥,并覆盖有粘土1-2厘米的灰尘来促进马铃薯的生长。
三、预防病虫害马铃薯是易感染病虫害的作物之一,所以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
首先,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农药防治,并注意及时清除病虫害。
其次,要加强地面管理措施,及时修剪、松土、防止荒草生长,为马铃薯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适量浇水适量的浇水也是马铃薯高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马铃薯生长和发育的不同阶段,浇水的方式有所不同。
在整个生育期,应保持土壤地下水位在25-30厘米以内,并及时清除积水,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
五、追肥追肥是增产的重要手段。
一般在马铃薯枝梢显现至花鸟期间,可以加入适量的碳、氮、钾等营养元素,促进马铃薯根系增长,改善土壤的结构和保护环境。
六、推广新品种农作物品种的选择也直接影响到其产量和质量。
近年来,我国研制出了多种高产、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农民可以参考本地的实际情况选种适合自己种植的新品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七、科学管理科学管理也是马铃薯产量提高的必要手段。
如及时除草、清理残茬、病虫害生物多样化、科学管理农民的技术水平和育种方法,都可以达到增加产量和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以上是有关马铃薯栽培增产技术措施的详细介绍。
农业生产实践表明,合理使用上述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升农业发展的水平。
马铃薯优质高产实施方案
![马铃薯优质高产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3057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a.png)
马铃薯优质高产实施方案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被广泛种植和食用。
为了实现马铃薯的优质高产,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良种选育、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实施方案。
一、土壤改良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肥力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首先要进行土壤改良。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翻耕深松:通过翻耕深松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3. 施用石灰:石灰可以中和土壤酸性,改善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
二、良种选育良种选育是实现马铃薯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抗病虫、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品种进行种植。
同时,要加强对良种的培育和推广,提高马铃薯的整体品质和产量。
三、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应根据土壤肥力和马铃薯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养分。
同时,可以采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进行有机肥化肥结合,提高施肥效果,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四、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以下措施:1.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马铃薯品种进行种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合理轮作:合理进行农作物轮作,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
3. 定期喷洒农药:定期喷洒合适的农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五、水分管理马铃薯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因此要加强水分管理,保证马铃薯的生长需水。
可以采取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马铃薯优质高产实施方案包括土壤改良、良种选育、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才能实现马铃薯的优质高产,满足人们对马铃薯的需求。
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实用技巧
![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实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dcc309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f.png)
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实用技巧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物作物之一,对全球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提高马铃薯产量是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实用技巧,帮助您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1. 合理选择种薯种薯的选择是决定产量的关键。
首先,选择无病害、无虫害的健康种薯,以确保良好的生长。
其次,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以提高产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此外,优先选择适应高海拔或寒冷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以提高生长适应性和产量。
2. 合理施肥马铃薯是一种营养需求较高的作物,因此合理的施肥对于提高产量非常重要。
在土壤准备阶段,应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综合分析,调配合适的有机肥和化肥。
在生长期间,及时补充缺失的营养元素,并进行定期的追肥。
同时,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引起肥料浪费和土壤污染。
3. 适时浇灌适时的浇水是确保马铃薯生长和发育的关键。
在生长初期,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块茎的形成。
在块茎膨大期,加强浇水,保持土壤湿度稳定,有利于增加块茎的体积和重量。
然而,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以免造成土壤湿度过高,引发病害的发生。
4. 防治病虫害马铃薯易受多种病虫害侵扰,如晚疫病、早疫病、马铃薯蚜虫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案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加强病虫害监测,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杀虫剂、病害防治剂等,以控制害虫和病菌的发生,确保马铃薯的健康生长。
5. 合理管理土壤马铃薯是一种要求土壤疏松、肥沃的作物。
因此,合理管理土壤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定期翻耕土壤,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
配合使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同时,避免连作,合理轮作,有助于土壤的恢复和病虫害的防治。
6. 控制杂草杂草是马铃薯的主要竞争者之一,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
及时进行除草工作,保持田间干净整洁,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
可采用物理除草、化学除草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除草措施。
7. 合理收获和储存在马铃薯块茎成熟后,及时进行收获。
马铃薯高产攻关实施方案
![马铃薯高产攻关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c42b7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f.png)
马铃薯高产攻关实施方案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农作物中占据着重要
的地位。
然而,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有限和环境的恶化,马铃薯的高产攻关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实施高产攻关计划。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
在种植马铃薯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
条件的马铃薯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选用适宜的品种,才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获得更高的产量。
其次,合理施肥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关键。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土壤
肥力状况和马铃薯生长的不同阶段,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以保证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需要。
另外,科学的田间管理也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重要环节。
包括合理的密植、及
时的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都能够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合理的灌溉措施也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关键。
在干旱地区,合理的灌溉
措施能够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提高产量。
最后,及时的收获和储藏也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只有在适当
的时间进行收获,并采取科学的储藏方法,才能够保证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马铃薯高产攻关实施方案需要从品种选择、施肥、田间管理、灌溉、收获和储藏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措施。
只有全面实施这些方案,才能够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
希望各地农业部门和种植户能够重视马铃薯高产攻关实施方案,共同努力,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a7f423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1.png)
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具有高产、适应性强等优点。
然而,在栽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如土壤适应性差、病虫害较多等问题。
因此,如何进行高产高效的栽培已成为马铃薯种植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总结了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以供参考。
一、合理选择栽培基地和种植期1.选择富含有机质、富足的土壤,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无孔虫和病菌。
避免在肥力相对较低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区种植,这些因素会导致马铃薯生长不佳或发病率高。
在栽培前可通过土壤检测、病虫害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2.种植期的选择应基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的季节进行栽培,这会促进病虫害的生长和发展。
春季和秋季气温较为适宜,是栽培的较好时间。
二、科学管理种薯1.对种薯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可以有效避免病害的传播和侵染。
2.选用品种适宜的大小和品质的种薯,减少种薯病害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3.储存和运输种薯、掌握种植技术,提高种薯的萌芽率和成活率,避免种植时出现缺苗、断壮等现象。
三、合理的土壤处理和施肥管理1.进行充分的耕作、翻松和整地,使土壤松软、透气,有利于马铃薯根系的伸展和吸收营养。
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根据土壤情况和马铃薯生长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施肥方式。
在生长初期,以有机肥和速效肥为主,以提供充足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有利于马铃薯的快速生长。
生长中后期可以适当增加磷和钾肥的供应,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1.通过病虫害调查和分析,选择适宜的防治措施。
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方式,结合物理防治和综合防治进行施策。
2.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时机。
对于一些病虫害易发生的薯田,可以在种植前进行预防性喷药和施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五、优化高标准的管理和采收收获1.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引入农业科技和管理手段,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2.采用节水型和节本型管理理念,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和耗费,提高种植效益。
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农艺措施
![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农艺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27bea0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d.png)
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农艺措施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
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对于确保粮食供应、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农艺措施,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一、良好的地块选择和土壤管理1.选择适宜的地块:马铃薯喜欢生长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上。
在选择地块时,应优先考虑土壤质量和水分状况。
2.土壤改良:通过施肥、翻耕和添加有机物质等方法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合理的施肥方案能够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促进马铃薯的生长。
3.合理的轮作制度:马铃薯不宜长期连作,轮作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持土壤的健康状态。
适当安排轮作作物,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二、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1.适时适量的播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确定最佳的播种时期。
同时,控制好每亩播种量,保证种薯之间的间距适宜。
2.科学的施肥方案: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马铃薯的生长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满足马铃薯各个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3.合理的浇水管理:马铃薯对水分需求较高,在生长期尤其是开花期和膨大期要加强浇水管理。
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三、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常见的马铃薯病害包括晚疫病、早疫病、炭疽病等。
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合理轮作、合理密度控制等,有助于提高产量。
2.虫害防治:常见的马铃薯虫害有马铃薯蛾、蚜虫等。
通过黄板诱捕、埋土灭卵等方法进行有效的虫害控制,减少产量损失。
四、适时的采收和储存管理1.适时采收:根据马铃薯的生长周期和地区气候条件,合理选择采收时间。
过早或过晚的采收都会影响产量和质量。
2.科学储存:采用适当的储存设施和管理方法,确保马铃薯在储存期间不受病虫害的侵害。
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延长马铃薯的储存寿命。
结语:通过采取上述农艺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马铃薯优化提质方案
![马铃薯优化提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1b68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a.png)
马铃薯优化提质方案1. 简介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然而,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马铃薯可能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品质下降。
因此,优化马铃薯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提高品质,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提出一种马铃薯优化提质方案,以改善马铃薯的品质。
2. 方案概述该马铃薯优化提质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土壤管理 - 品种选择 - 种植技术 - 管理措施 - 采收和储存3. 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管理对马铃薯的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土壤管理措施: - 保持土壤湿润:马铃薯对水分要求较高,保持适当的土壤湿润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 密度调控:适当调整种植密度可以避免马铃薯过度竞争,保证养分充足。
- 施肥控制:合理施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品质。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确定合适的施肥方案。
4. 品种选择合理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马铃薯品种对提高品质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点注意事项: - 适应性: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品质。
- 营养价值:选择富含营养和口感好的品种,可以增加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
5. 种植技术科学的种植技术对马铃薯的品质影响显著。
以下是一些种植技术的建议: - 种薯处理:在种植前对马铃薯进行处理,如浸泡、热处理等,可以消除病毒和真菌,提高种薯质量。
- 植株管理:合理控制植株的生长,包括修剪不必要的枝叶、控制植株高度等,可以促进块茎发育,提高品质。
- 病虫害防治:采取适当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灌溉时控制水分等,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品质。
6. 管理措施在马铃薯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帮助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环境控制: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避免对马铃薯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 病虫害监测:定期检查马铃薯田地,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保证品质。
- 过程控制:控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提高品质。
马铃薯作物的高产高效技术分析
![马铃薯作物的高产高效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10979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2.png)
马铃薯作物的高产高效技术分析
一、土壤肥力管理
1. 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提高土壤肥力,降低施肥成本;
2. 土壤改良:翻耕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二、种植技术
1. 优质种苗的选育:选用优质种苗进行种植,保证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2. 适时适量的灌溉:保证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水分,提高产量;
3. 合理密度的种植:保证植株间的距离,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4. 土壤病虫害的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保证马铃薯的健康生长。
三、科学管理
1. 种植制度的优化:采用轮作种植制度,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保证马铃薯的产量;
2. 合理采收管理:采收时注意及时去除地上部分,保证地下部分的完整,提高产量。
四、科技支持
1. 制造马铃薯生长的适宜条件:利用大棚等技术手段,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2. 科技培训: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五、市场营销
1. 发挥农业产业化合作社的作用:通过合作社的方式,进行市场营销,提高马铃薯的销售价格;
2. 发展深加工产业:通过深加工产业,将马铃薯加工成多种产品,提高马铃薯的附加值。
要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效率,需要从土壤肥力管理、种植技术、科学管理、科技支持和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综合提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可以通过不断摸索和努力,改善马铃薯的种植技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效率。
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的15个种植管理技巧,每个都很重要
![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的15个种植管理技巧,每个都很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362e8321f61fb7360a4c65bb.png)
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的15个种植管理技巧,每个都很重要马铃薯,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土豆(东北、河北等地区的叫法)、洋芋或洋山芋(江苏、浙江、湖南、湖北以及西北等地的叫法)、地蛋或山药蛋(山东、华北等地区的叫法),马铃薯是咱们农民朋友种植比较广泛的一种农作物。
一、高产马铃薯的播种管理技巧1、土壤要深耕马铃薯的产量主要是来自地下茎块形成的多少与重量,而疏松通透的根际土壤环境可以让马铃薯结得更多、薯块长得更大,还能为马铃薯生长发育提供较好的保温、保肥、保水、保墒条件。
因此,在马铃薯播种前整地时,咱们农民朋友不仅要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的地块种植,而且还要把准备种马铃薯的地块进行深耕,土壤深耕的深度掌握在25-30公分左右即可。
2、薯种要精选薯种的质量水平,不仅会直接影响到马铃薯的发芽出苗率、苗株长势,而且还间接影响着马铃薯后期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马铃薯选种时,咱们农民朋友就要尽量选择抗病抗逆能力强、薯块发育饱满充实、薯面鲜亮光滑、个头大小均匀且没有任何伤损、病虫害、受潮霉变的薯块做种,结合晒种要把那些病、虫、霉、烂、瘪、冻害、畸形的薯种以及薯皮龟裂、芽眼坏死、脐部发黑、薯形不规整的不良薯种及时分捡出来或剔除掉。
3、薯种大小不一,要注意巧切、巧用上面农技小背篓已经给大家强调过:薯种的质量,决定马铃薯的苗情苗势和后期产量。
很多朋友也许会反驳说,薯种有啥好讲的,不就是挑薯种、切薯种嘛!其实不然,马铃薯播种前的薯种处理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而且你要敢简单弄种,马铃薯就敢在后期给你减产!咱们在种植马铃薯时,难免会遇到薯种大的大、小的小的情况,除此之外,我们在处理薯种时还要以“节省薯种用量、降低种植成本、促进苗齐苗壮”为根本,这就需要咱们巧妙做好薯种的处理,总的来说就是“大种巧切块、小种可直播,薯种切块宜大不宜小”。
根据试验表明:芽块大的薯种比芽块小的薯种产量更高(大块薯种能够为发芽出苗提供更多的养分),但产量最高的芽块薯种大小是每颗单重在30-40克左右。
高效栽培技术提升马铃薯产量的措施
![高效栽培技术提升马铃薯产量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6fd7d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1.png)
高效栽培技术提升马铃薯产量的措施随着人口增长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提高农作物产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马铃薯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并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农业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和推广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措施,以提升马铃薯的产量。
1. 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适宜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不同品种在生长期、抗病性、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选用具有高产量潜力和适应力强的品种至关重要。
高产量品种不仅能够抵抗病虫害,还能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
科学家们通过选育和改良研究,已经推出了许多高产量和抗病性强的马铃薯品种,农民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
2. 合理的施肥管理马铃薯对养分的需求较高,施肥管理对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充分的土壤检测,并合理调整施肥方案。
一般而言,马铃薯对氮、磷、钾的需求相对较高。
但过量施肥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准确施肥,定期监测土壤养分含量,并调整施肥量。
3. 合理的灌溉管理灌溉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确保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并提高产量。
在灌溉前,需要确保土壤含水量达到适宜的水分状态。
过度灌溉会导致排水不良、土壤贫瘠等问题,而缺水则会影响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因此,农民需要科学制定灌溉计划,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含水量进行灵活调整,确保马铃薯的水分需求得到满足。
4. 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病虫害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民需要定期巡视田地,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以防止病虫害扩散。
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通过合理的轮作措施和病虫害防治,可以降低马铃薯种植面积上的病虫害风险。
5. 优化栽培技术优化栽培技术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重要手段。
合理培土、适时移栽、控制疏花和疏蔓等技术,都能够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马铃薯高产的技术措施
![马铃薯高产的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51bfa2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d.png)
马铃薯高产的技术措施1、增产关键技术措施(1)增产基因育种技术一是扩大基因池,以改变抗病性、抗逆性、性状优良程度的基因搭配(例如抗病毒基因),筛选出高产的品种。
二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育种变异,利用外来基因水平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品质、耐贮性和抗逆性等。
(2)改进栽培技术一是提高田间管理技术,做到科学施肥、抗病灾害、施用生物有机肥料等,提高马铃薯产量。
二是改进栽培技术,例如深耕、浇水、腐熟地、收获等方面的做法,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
(3)利用高新技术提高生长效率例如利用激光扫描仪、机器视觉和增强现实技术,对田间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定点、实时监测,从而提高育种品种的产量和品质。
2、防治病虫害及其他防护技术(1)重视病虫防治技术,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警,迅速采取灭虫、防污等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危害。
(2)采取植保技术和农药投施,以有效减少病虫害或危害,提升马铃薯产量。
(3)实施有机、无公害种植技术,种植过程中避免使用化学肥料、激素或农药来增产,降低施用化学肥料的比例,促进马铃薯的高产。
(4)采用最新的养分精施技术,有效利用氮、磷、钾及其他重要养分,降低浪费、提高利用率,改善土壤质量,为马铃薯提供充足的养分环境,从而提高产量。
3、人工气象技术(1)应用气象自动监测技术,进行气象要素定时监测,并利用气象自动集灌投施系统进行精准灌水投施,以此改善马铃薯的生长、繁殖等气象条件,提高产量。
(2)利用农业气象信息技术,解析大气中的温、湿、云的数据,以及土壤、植物表面温度数据等,针对马铃薯孵化环境进行定制化气象服务,提出最优马铃薯种植方式,以便达到节水省用的双赢效果。
4、多种生物侵害控制技术(1)根据马铃薯种植环境,利用天然防治来杀灭作物害虫,提高马铃薯抗病性。
(2)利用诱导剂等调控技术,释放气态诱导剂,激活农作物本身的抗病能力,有效杀灭马铃薯害虫。
(3)开发天然成分抗性、无公害特性强的新型农药,可以实现精准施药,做到安全有效,以达到防控害虫的目的。
马铃薯整改措施
![马铃薯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0b0a6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1.png)
马铃薯整改措施引言马铃薯是全世界重要的食用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然而,近年来马铃薯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种植技术不足、病虫害防控不力等。
为了提高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水平,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整改措施的内容,包括种植技术改进、病虫害防控、品种改良和市场推广等方面。
一、种植技术改进种植技术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改进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1.土壤改良:马铃薯对土壤要求较高,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和土壤pH值,以及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持水性。
通过施加有机肥料和改善土壤排水条件等措施,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2.种植密度优化: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当的种植密度进行种植。
3.水肥一体化管理:马铃薯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较高,需要合理管理水肥供应。
采用温室喷灌、滴灌等现代化灌溉技术,结合施肥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
4.栽培管理规范化:包括及时翻耕、畦整、杂草防控、定期病虫害监测等。
通过规范的栽培管理,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病虫害防控病虫害是马铃薯种植中常见的问题,对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
因此,加强病虫害防控是马铃薯整改的重要内容。
1.病虫害监测:定期对马铃薯田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了解发生情况和防治策略。
可以通过搭建监测网络、培训农民等方式加强监测工作。
2.防病虫害技术:采用合理的防治技术,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根据具体病虫害的特点和发生程度,选择适宜的防治措施。
3.品种抗病虫害选育:通过品种选育改良,培育出抗病虫害的马铃薯品种。
可以通过传统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方法,提高品种的抗病虫害性。
4.存储病虫害管理:针对马铃薯的后期储存病虫害问题,加强储存环境控制,使用合适的储藏技术,提高储藏质量和延长储藏期限。
三、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提高马铃薯产业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改良品种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和适应不同环境条件。
山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
![山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4191dd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8.png)
山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山区农业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马铃薯的生产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马铃薯在山区的优质高产技术,本文将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
品种选择是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基础。
山区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需要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要注意选择早熟、高产、品质好的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土壤管理是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关键。
山区土壤通常呈酸性或盐碱性,因此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可以通过石灰石的施用来调节土壤酸碱度,同时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料来提高土壤肥力。
要做好田间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湿润。
施肥技术对于马铃薯的优质高产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山区马铃薯生产中,应注意合理施肥,防止缺肥或过肥。
一般来说,马铃薯对氮肥、磷肥和钾肥的需求较高,但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进行科学配置,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在施肥时要注意分次施肥、间隔施肥,以供给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养分需求。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马铃薯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
山区常见的马铃薯病虫害有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病毒病等。
要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可以采用轮作、合理间作、病虫害耐抗品种等综合措施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山区马铃薯的优质高产技术在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只有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实施技术措施,才能够在山区实现马铃薯的优质高产,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8a78c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a.png)
加强市场开拓
拓展销售渠道
01
开拓国内外市场,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提高马铃薯产品的
市场占有率。
加强品牌建设
02
通过品牌建设,提高马铃薯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
竞争力。
加强市场信息交流
03
加强马铃薯市场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指导生产和销
售。
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马铃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 保产品质量安全。
。
生产管理
销售渠道
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 病虫害防治,实施测土配方 施肥,提高马铃薯品质和产
量。
建立线上线下销售网络,拓 展国内外市场,与多家食品 加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案例二:某公司马铃薯产品开发策略
产品种类
该公司开发了马铃薯全粉、马铃薯淀 粉、马铃薯薯条等多种产品,满足不 同客户需求。
研发创新
推广标准化生产
推广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产品质量的一 致性。
加强产后处理
加强马铃薯产后处理,提高产品的加工价值和附加值,满足市场 需求。
04
马铃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 战与机遇
面临的挑战
生产成本高
市场波动大
马铃薯生产过程中,肥料、农药、人工等 成本较高,导致马铃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影响了马铃薯产业的盈利能力。
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马铃薯加 工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 效率。
市场拓展
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开展线上促 销活动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 场占有率。
产业链整合
向上游种植领域延伸,建立自己的马 铃薯种植基地,确保原料供应稳定和 品质可控。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改进马铃薯品质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改进马铃薯品质](https://img.taocdn.com/s3/m/86c43d4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c.png)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改进马铃薯品质马铃薯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工业原料之一,在全球农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传统栽培技术的限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业专家们一直致力于发展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以改进马铃薯品质。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以采用的栽培技术,以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
一、确保土壤质量马铃薯生长的土壤质量对于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优质的土壤应具备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并提供丰富的养分。
应首先进行土壤分析,了解土壤的pH值、质地和养分状况。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运用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如施加有机肥料、调整土壤pH值,并加入适当的微量元素,以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求。
二、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对于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
马铃薯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高,因此在马铃薯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根据其营养需求特点进行合理施肥。
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测试,并结合马铃薯的品种和生长周期,制定科学施肥方案,确保马铃薯获得充足的营养供应。
三、合理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
合理的田间管理包括选用适宜的品种、适时播种、浅耕深播、及时除草等措施。
除草要求及时彻底,以减少对马铃薯生长的竞争,保证其充分利用光能和营养物质。
此外,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以避免害虫和病菌对马铃薯的危害。
四、适宜的灌溉管理马铃薯适宜的灌溉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至关重要。
由于马铃薯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控制。
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制定灌溉方案,并避免出现过浇、欠浇等灌溉问题,以确保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从而对品质和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病虫害的及时防治是保障马铃薯品质的重要措施。
采用综合防治策略,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并定期进行监测,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提高马铃薯品质的实用技巧
![提高马铃薯品质的实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d1e474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1c.png)
提高马铃薯品质的实用技巧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作物之一,它富含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如何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却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您提高马铃薯的品质。
一、选择适合的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品质的第一步。
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在生长周期、抗病性和产量等方面存在差异。
确保选择适宜的品种可以提高马铃薯的耐受力和适应力。
二、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马铃薯品质的关键。
马铃薯对养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氮、磷和钾等主要养分。
适量施肥可以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但是过量的施肥会导致生长过旺,影响品质。
建议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施肥方案,确保马铃薯能够得到适量的养分。
三、科学管理水分科学管理水分是提高马铃薯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过少的水分会导致马铃薯发育不良,影响品质。
而过多的水分则容易引发病害。
在种植期间,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条件合理浇水,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
此外,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也十分重要,如滴灌或喷灌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
四、病虫害防控病虫害是影响马铃薯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害虫如马铃薯蚜虫、甲虫和蓟马等,以及病原菌如晚疫病、疫病和立枯病等,都会对马铃薯的生长和品质造成影响。
采取科学的防控行动是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关键。
例如合理轮作、间套种植、合理使用农药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五、适时收获和储存适时收获是保证马铃薯品质的重要环节。
收获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品质。
一般情况下,马铃薯生长到植株顶端枯萎后即可进行收获。
收获后的储存也十分重要,马铃薯对储存条件和环境较为敏感。
建议储存环境保持在10-1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80%-90%左右,并定期检查和清理储存设施,及时处理腐烂或发芽的马铃薯。
六、使用合适的烹饪方法最后,提高马铃薯品质也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烹饪方法。
不同品种的马铃薯适合不同的烹饪方式,如炖、煮、炸、蒸等。
正确的烹饪方法可以保持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提高土豆产量的关键要素
![提高土豆产量的关键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6acb56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7.png)
提高土豆产量的关键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土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土豆产量却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提高土豆产量,我们需要探索并了解土豆生长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从土壤质量、水分管理、种植品种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提高土豆产量的关键要素。
一、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影响土豆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土壤质量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土豆的健康生长。
为了提高土壤质量,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适时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确保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达到适宜的水平。
2.有机物添加:定期添加适量的有机物,如腐熟的堆肥或有机肥料,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
3.轮作休闲:合理轮作作物,避免反复种植同一种作物,从而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发生。
二、水分管理水分是土豆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适宜的水分管理可以提高土豆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一些水分管理的关键要素:1.合理灌溉:根据土壤湿度和降水情况,合理安排灌溉,避免土壤过于干旱或过湿。
2.保持土壤墒情:通过覆盖物、灌溉方式等措施,保持土壤墒情,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
3.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水溶性肥料,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效率。
三、种植品种种植品种是影响土豆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选择合适的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耐性。
以下是一些选择种植品种的关键要素:1.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能够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2.适应性强的品种: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生长环境。
3.高产优质品种:选择高产优质的品种,有利于提高土豆的产量和市场竞争力。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土豆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能够减少病虫害对土豆产量的损害。
以下是一些病虫害防治的关键要素:1.病虫害监测:定期对土豆田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后续的防治提供依据。
土豆栽培技术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策略
![土豆栽培技术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64410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c.png)
土豆栽培技术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策略随着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土豆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许多国家都是主要农作物之一。
如何提高土豆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农民和农业科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土豆栽培技术,旨在帮助农民们提高土豆的产量和品质。
一、土壤准备土壤是土豆生长的基础,适宜的土壤条件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土壤准备阶段,农民应该进行以下工作:1.土壤测试:农民可以通过土壤测试来了解土壤的性质和养分含量,从而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措施。
2.有机物添加:有机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水分,农民可以添加腐熟的堆肥或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3.除草和松土:在种植土豆之前,农民应该除草并进行松土,以减少杂草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竞争,并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二、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提高土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农民在选择土豆品种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1.抗病性:不同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不同,农民应该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以减少病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适应性:土豆的适应性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和土壤条件等,农民应该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品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3.口感和外观:不同品种的土豆口感和外观差异较大,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消费者的喜好选择适宜的品种,以提高土豆的市场竞争力。
三、种植管理良好的种植管理措施对土豆的产量和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管理策略:1.适时种植:土豆喜欢凉爽的气候,农民应该在气温适宜的时候进行土豆的种植,避免高温和寒冷对土豆生长的不利影响。
2.适当密植:适当的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但过密的种植会导致竞争,影响土豆的生长发育,农民应该根据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
3.合理施肥:施肥是提高土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民应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土豆生长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控制施肥量和次数,避免过度施肥对土壤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及时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对土豆产量和品质有严重影响,农民应该定期巡视田间,及时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或采用生物防治等。
马铃薯生产工作意见
![马铃薯生产工作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6cdb0c0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6.png)
马铃薯生产工作意见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其生产工作意见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马铃薯生产工作意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加强种子管理种子是马铃薯生产的关键,因此加强种子管理尤为重要。
加强种子来源的监管,保障种子的品质和安全;加强种子的保存和保管,防止品种混杂和病毒的传播;加强品种保护,鼓励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提高马铃薯品种的纯度和抗性,使其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
二、加强土壤管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因此加强土壤管理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加强土壤肥力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土壤的性质和肥力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根据土壤性质和作物需求确定施肥时间、数量和方式;加强土壤保护,防止土壤流失和污染,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的使用,保持土壤生态平衡。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防止病害扩散和严重危害作物;推广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四、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保障马铃薯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包括及时疏芽、整地、松土、覆膜、灌溉、排水等一系列工作。
加强田间环境的管理,保持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加强植物的营养管理,及时除草、修剪、采收和处理农产品。
五、创新科技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工具也逐渐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引进和培育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品种,推广智能化农机和无人机等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六、强化市场规划市场规划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收益的关键,对于马铃薯生产也同样适用。
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选择,提高马铃薯的销售和收益。
同时,加强品牌营销和宣传,提高马铃薯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农技】马铃薯高产技术十种改进措施
![【农技】马铃薯高产技术十种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cdfcf2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5.png)
【农技】马铃薯高产技术十种改进措施【农技】马铃薯高产技术十种改进措施2016-10-29微农事一、改常规品种为优质脱毒品种选用优质、优良脱毒或新品种,以增加产量、增强抗性,提高效益。
如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鲁引一号、荷兰七号、津引八号、荷兰十五、早大白、东农303、郑薯5号、郑薯6号等。
二、改湿催芽为干催芽,薯芽分级栽植,培育壮芽出苗齐传统使用的湿催芽法催芽,种块易染病坏烂,芽细弱,干催芽培育的芽粗壮,腐烂少,根系发达。
其方法是:芽块切好后,晾晒1d,待伤口愈合后,温床底放一层麦秸,上面铺塑料纺织袋,袋上放种块10厘米厚,种块上盖麻袋,麻袋上撒一层木屑或麦糠,上覆农膜。
床温保持15℃~20℃,15~20天后芽长至0.15厘米时,扒出晾芽2天,进行薯芽分组挑选,分组栽植,确保一播全苗。
三、改常规露地栽培为多层膜栽培常规露地栽培,成熟晚,产量低,商品率差,效益不好。
采用单层地膜覆盖或小拱棚加地膜三层覆盖栽培马铃薯,提早成熟,商品率高,售价好,又可增加复种指数。
露地栽培一般5月中下旬上市,单层地膜覆盖4月下旬上市。
四、改无机肥为主为有机无机配合并重,改常规施肥为全量、平衡施肥有机肥具有养分全、肥性稳、肥效长等特点,并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肥蓄水能力;单独施用无机肥,养分单一,并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
要做到土地用养结合,必须要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以有机肥为主。
马铃薯为需钾作物,要重视施钾,因此要“有机、N、P、K、微肥”平衡施用,例如预计每亩产马铃薯块茎2500~3000千克,则每亩需施优质有机肥5000千克以上,三元复合肥(15~15~15)100千克(或磷酸二铵30千克、尿素30千克、硫酸钾30千克),硫酸锌1千克,硼砂0.15千克,中后期还要进行叶面施肥,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五、改公式法栽培为良种良法配套栽培不同品种有不同个性,只有根据不同品种的个性和特点,采用相应的栽培措施,也就是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发挥其品种生产潜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鲁引一号晚疫病较重,栽培时要重点防治晚疫病、克新一号、克新三号为中晚熟品种,密度要小,以每亩4000株左右为宜,克新四号、鲁引一号、东农303、早大白等早熟品种,密度以每亩4500株左右为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提高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研究对策
摘要:马铃薯性喜凉,其生育特性与怀仁气候特点十分吻合,在怀仁县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是继玉米、谷黍之外又一大农作物。
但近几年来,由于品种老化、退化严重、栽培技术落后,农民投入相对不足等因素,马铃薯单产与品质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与改善。
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总结出一套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马铃薯;产量品质
1 标准品种
1.1 选用良种,用脱毒种薯做播种材料
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其品质的重要环节。
在具备了优良的农业技术条件下,因地制宜地选用良种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靠自家留种或购买外地薯做种薯的形式,用脱毒种薯做播种材料。
由于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各地对品种亦有不同的要求。
针对本县气候特点,应选择早熟品种克新一号或中晩熟品种大白花、小白花晋薯7号等品种为好。
脱毒种薯一般能增产30-50%,有的甚至能成倍增长,表现出抗逆性强、耐干旱、不退化、结薯大而整齐、产量高的优点。
1.2 用小整薯播种
选择核桃大小2-4cm,50g左右皮色细嫩、薯形规整的小整薯做种不仅能够发挥顶端生长优势,使植株生长健壮,抗旱能力增强,而
且还可以防止环腐病、病毒病等病的传播。
1.3 催芽晒种
催芽晒种的作用主要是促使薯块尽快通过休眠,淘汰病毒薯块,提早成熟,躲过或减轻晚疫病的危害,具体做法是:
播种前40天将小整薯从窖内取出,放在室温条件下催芽,一般要求室内温度15-20℃,通风透光效果好,堆放2-3层,催芽晒种10天左右,即可催出芽长0.3-0.5cm的短壮芽。
轻拿轻放,上下翻动一次,再晒种7-10天即可播种。
播种前在种薯上喷一次块茎膨大素,播种时注意别损伤催好的短壮芽,种芽下种接触湿润土壤就能迅速生长发育。
此法能提高土壤早春的利用率,达到植株生长健壮、早结薯、结大薯的目的。
2 规范种植
2.1 合理轮作
马铃薯为茄科一年生草本块茎植物,为了更经济地利用土地和有效地预防病虫害,对马铃薯进行合理地调配茬口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借土壤和残株传播的病虫及杂草,通过轮作换茬可以减轻危害。
茄科和块茎作物由于与马铃薯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种类及感染的病毒相同,均不宜与马铃薯轮作,适于马铃薯的前作,一般以禾谷类作物,谷子、麦类、玉米较好,其次为高粱、大豆,菜地种植马铃薯以大葱、大蒜、芹菜作前茬较好。
2.2 深耕整地
深耕是马铃薯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旱地马铃薯,深耕有利于蓄水保墒,增加土壤活土层,而且还能够为马铃薯根系生长和块茎膨大创造一个上虚下实,肥水充足的良好环境条件。
2.3 适时播种
一般在我县,晩霜前20-30天,气温稳定在5-7℃,5月上旬即是马铃薯的适宜播种时期,但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适当将马铃薯的正常播种期向后推10-15天,可以避免马铃薯块茎膨大期恰好赶上夏季高温不利的影响,使其开花期和块茎膨大期正好和当地7、8月份雨季相吻合,实现水、肥、光、温、气等因素的综合效应,达到薯块大,产量高的目的。
2.4 地膜覆盖
具体方法:采取1m为一带的种植模式,直播的采取犁沟,人工点种的方法;起垄播一般要求垄高20cm,垄面宽60cm垄与垄之间的距离为40cm,每垄种植马铃薯2行,然后覆膜。
采取起垄种植方式,可以使土层深厚,浇水方便,有利于多结薯,结大薯,产量较高。
3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就是按照产量要求来确定施肥量。
首先通过测定土壤中氮、磷、钾含量指标,然后根据产量要求每生产50kg马铃薯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0.3kg、磷(p2o5)0.1kg、钾(k2o)0.75kg来计算肥料的施用量。
肥源充足时可结合耕翻整地全面施肥;肥力较少时应集中做种肥施用,氮、磷配合使用效果更为明显。
为获得高产,在施用基肥、种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追肥,追肥以早追为好,一般在开花前施用,花期可喷施铜或铜硼混合剂,开花后原则上不追氮肥。
4 科学管理
4.1 中耕培土
当马铃薯芽顶膜时要破膜放苗,并用土压严孔洞,以防跑墒。
幼苗长到10cm左右时,进行第一次深中耕,以深松浅培为主;孕蕾到开化初期进行第二次中耕,既要使土壤疏松,又要加厚培土层,消灭杂草,提高地温,进而提高细菌对肥料的影响;在盛花期后进行第三次中耕培土,防病防虫。
4.2 防治病虫害
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有:
环腐病采用脱毒抗病小整薯播种。
播种前在室内晾种5-6天,剔除病薯、烂薯,然后用50mg/kg的硫酸铜浸泡种薯10分钟。
播种时,每666.7m2穴施或沟施25kg过磷酸钙。
岀苗后结合中耕和植株开化后期的除杂去劣,拔除病株。
生产上除选用抗病耐病种薯外,还应通过施足底肥,高垄栽培,小水沟灌,降低地温等措施为马铃薯结薯创造冷凉环境,必要时于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
晚疫病由于晚疫病的病菌主要在薯块中越冬,因此选用无病抗病
种薯是杜绝病害来源的重要措施;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普力克水剂700倍液喷雾。
也可用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多菌灵可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
5 防止早衰
适时收获在植株生长后期为了防止脱肥早衰,可每隔7天喷一次磷酸二氢钾,共喷2次。
收获时期根据块茎用途、气候特点、市场需要等灵活掌握。
作蔬菜栽培时可于8月上中旬收获;做为冬贮食用者可适当晚收,于9月中下旬收获;秋雨多年份提早收获,确保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