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摘要: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数学;发散思维;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
发散性思维是指在研究、解决问题时沿着各种方向,采取不同途径去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适时提出问题,诱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沿着不同的途径展开思考,得出尽可能多的解答方案,再从各种不同的解答方案中选出最佳答案并悟出规律性认识。在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时要因材施教,对于那些掌握基础知识尚有困难的学生应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基础知识和进行基本训练上,不必也不应该强求他们随着优秀学生去做那些力所不及的发散性练习题;而对于优秀学生,应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启发诱导他们去探讨。
一、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的思维惰性是制约发散思维发展的克星,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极其重要的一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如果在教学中能求新、求变,实行开放式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探求新的方法和知识,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探索多种解法,培养发散性思维。学生经过探索易于找到多种解法,这样既学习了新知识,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继续探索打下基础。发散思维必须以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为基础。只有在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熟悉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变通性和独特性。实践是思维的源泉,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通过思维得到的认识,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利用“障碍性引入”、“冲突性引入”、“问题性引入”、“趣味性引入”等,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寻。
二、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教师精心选择具体材料,创设问题情境,用心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
小学生在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定向,也就是说由于学生的思维定势往往影
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正逆向思维的对比训练,将有利于学生不囿于已有的思维定势。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学科特点,注意求异性的培养,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把学生的思维解放出来,使之敢于独立思考,冲破传统模式,标新立异,既发展了智力,也克服了高分低能,真正做到裴斯泰洛齐说的:“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
三、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而又细致地考虑问题。具有广阔思维的人,不仅能考虑问题的整体,还能考虑问题的细节;不但能考虑问题本身,而且能考虑与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所以,思维的广阔性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良好思维品质。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四、训练思维的联想性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联想也是一种高级的创造性思维形式,它可以属于合情推理的范畴。联想属于发散性的思维,联想在数学中作用甚大,利用它可以发现解题思路,利用它可以发现新原理、新公式。数学的学习,就必须要求学生思维有整体数量关系与空间形体的结构,而这个结构越完整,越能认识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统一。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广阔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广度,而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深度。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中,教师大多用“一对多”的训练方法。实际上是教师提出已知条件,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理解想象,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它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和不同联系认识条件。教师应该加以引导,这样训练效果更加理想,启发了学生的联想,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的训练。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每个人都有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孕育着无限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董宪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教学与管理》,2004年06期.46.
2.肖艳平.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j].《湖南教育》,2004年02期.35.
3.韩春霞.《发散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青海教育》,1998年09期. 4
4.
4.谷亦兵.《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训练》[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5年01期.
5.李芸. 《小学数学发散思维培养举隅》.[n].《张掖日报》, 2005年
6.王飞.《小学数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