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附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e91b7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1.png)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诗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陶冶、教化着一代代中国人,塑造着我们的语言、思维和价值观。
通过《诗经》进行的教化,称为“诗教”。
在“诗教”传统的奠立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便是孔子。
孔子特别重视《诗》的作用,他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乌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孔子的意思是,学习《诗经》会对青年人产生多方面的帮助:诗“可以兴”,《诗经》中的作品可以使人精神振奋,激发正能量;诗也“可以观”,展现出不同时代的人物事迹、政治好坏、风俗美丑,有助于青年人了解时代,了解社会;诗还“可以群”,有助于人际交往,增进沟通;诗又“可以怨①”,委婉地表达不同意见,温和地抒发负面情绪,起到安抚心灵、调和矛盾的作用。
这四条,后来被归纳为“兴观群怨”,一直沿用至今,它不仅适用于《诗经》本身,也适用于它之后的诗歌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的文艺创作,道出了优秀作品积极的社会功能。
(摘编自张毅《孔子这样建立“诗教”》)材料二《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怨”只是四个作用里的一个,而且是末一个。
《诗·大序》并举“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没有侧重或倾向哪一种“音”。
《汉书·艺文志》中说“诗言志”,也不偏不倚:“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
”司马迁也许是最早不两面兼顾的人。
《报任少卿书》和《太史公自序》历数古来的大著作,指出诗三百有的是坐了牢写的,有的是贬了官写的,有的是落了难写的:一句话,都是倒霉人的产物。
他总结说“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还补充一句“此人皆意有所都结”。
作《诗》者都是伤心不得忠之士,诗歌也“大抵”是“发愤”的悲鸣或怒喊了。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b88f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3.png)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在动物世界里有没有相应的解毒办法呢?当然有。
学会挑选食物,是对抗植物毒素的有效做法。
只要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长颈鹿并不会在一棵树上吃太久,很快它们就会移动到下一棵金合欢树。
因为,如果只吃一棵金合欢树的叶子,很容易引起中毒。
因为金合欢会“通风报信”。
金合欢含有特殊的化学武器——单宁。
在通常情况下,树叶中的单宁含量并不高,毕竟合成单宁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长颈鹿在啃食树叶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这些乙烯被金合欢感应到,接着金合欢就会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
过量的单宁会影响到长颈鹿的消化系统,降低它们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
说到挑选食物,还有一个出名的例子,那就是在澳洲的桉树林中生活的动物,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个动物就是树袋熊(考拉)。
桉树叶子是考拉的主要食物,但是并非是棵桉树,考拉都会吃。
在澳大利亚分布着约300种桉树,但是考拉仅仅热衷于吃其中的三种桉树的叶子,分别是小帽桉、细叶桉和赤桉。
考拉如此挑选食物是有原因的。
桉树可以说是将化学防御这件事玩到极致的植物之一。
中国南方大片的桉树林根本不需要喷洒农药控制虫害,因为几乎没有动物能够解除桉树的防御武器。
桉树叶片中含有大量的桉叶油,桉叶油中的主要成分桉叶素有着特别的刺激性气味。
虽然稀释过后的桉叶油也可以作为香精添加到人类的食品当中,但在高剂量下,桉叶油仍然有毒。
对于食草动物而言,桉树叶是种“只可远观”的能源宝库。
但是,桉树毕竟是桉树,即便是桉叶油含量稍低,但是终归是有中毒风险的。
为了应对这种高毒性低热量的食物,考拉的应对策略就是少吃多消化。
一只成年考拉每天最多会吃下约400克的桉树叶。
考拉会细嚼慢咽,考拉的进餐时间通常为4~6小时。
考拉吃下去的桉树叶,进入胃肠道之后,其中活跃的微生物不仅能将叶片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考拉可以吸收的营养,更可以分解其中的毒素,避免中毒。
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10815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d.png)
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24年高二9月起点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青年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群体,青年的思想动态也直接映射出社会的前沿思潮。
从改革之初的迷茫,到满怀对高物质生活、高社会地位的向往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再到对职场的厌倦、对竞争的排斥,到今天寻找化解时代困境的途径,追求世俗眼光之外的人生价值,这一过程展示出青年正走向创新与变革,也从单纯的抱怨走向了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
从表面上看,这是青年在面对激烈社会变迁时的应对策略;更深层次地分析,这些变化展现了中国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青年集体情绪的形成与其面临的社会挑战有直接联系。
虽然在一些时期内,青年的集体情绪中出现了“躺平”“佛系”等逃避心理,还出现了精神内耗的加重、“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等不良现象。
但纵观整个发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为实践。
其实,“佛系”与“躺平”更多是一种自我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精神内耗”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在应对社会压力、寻求自我实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突破困境限制的坚韧品质。
当今的青年正在尝试平衡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既希望实现物质生活的提升,也很看重个人实现、事业和理想。
“集体情绪”是社会情绪的一种形式,是指同一世代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相同的历史事件、社会结构、政策引导后,形成共同的、持续的、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心理反应,尤其是对个人发展、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的情绪表达。
它与群体情绪的不同之处在于:群体情绪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时间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e0cd4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5.png)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2024—2025学年上期10月考试高2023级语文科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远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论语·雍也》中,我们能看到传世文献中最早关于“儒”的讲法。
孔子告诫子夏:“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君子求义,小人重利。
孔子告诫子夏,做“儒”就要做成有君子品格的儒,以义为尚。
可见这里的“儒”应该是表示一种职业身份。
君子、小人是对从业者道德水平的评价。
那么儒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呢?《说文解字》中讲:“儒,柔也。
术士之称。
从人,需声。
”许慎认为“儒”是术士。
所谓术士是指法术之士,和鬼神相结交,类似于巫婆、神汉、萨满、道士、和尚等。
事实上“儒”字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我们能看到的原始的儒字。
甲骨文中的儒字,“亦”,从大从水,大指人,人身上有水。
金文中的儒字,“”,水在人上,水变成了雨字,演变成“需”,可以理解为沐浴濡身的样子。
沐浴濡身为什么和儒有关系呢?沐浴濡身是敬鬼祭神的重要仪式,在与鬼神等结交前必须斋戒沐浴以示尊重。
《礼记·儒行》中“儒有澡身而浴德”,《孟子·离娄》中也讲“斋戒沐浴则可以事上帝”。
所以“儒”作为职业主要的任务是为人襄礼,祭祖事神,办理丧事。
孔子三十岁,以知礼而闻名,曾经从事这种工作。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帮助别人办理丧事,从未吃饱过。
有人去世,作为襄礼的儒却大吃大喝,是无德的表现,孔子显然不会如此,并且他于当日不再唱歌。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52d51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7.png)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27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复辟.(pì)恫.吓(hè)着.(zhuó)人送还谬种流传能曲能伸B.给.(jǐ)养诨.(hún)名曲学阿.(ē)世互相厮拼背景离乡C.包扎.(zā)炮.(páo)制呱.(guā)呱坠地翻然觉醒毕恭毕敬D.摒.(bìng)弃骨殖.(shi)书声琅琅(láng)决无妥协共克时艰..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米考伯太太告诉我,“她娘家的人”认定,米考伯先生可以_破产债务人法,请求释放。
②例如,老古·冯·居利希在自己的枯燥的材料汇集中的确____了能够说明无数政治事实的大量材料,可是他的著作又有谁读过呢!③今天,要____“三害”,要把它们从兰考土地上像瘟神一样驱走,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价。
④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____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
⑤诚然,霍布斯看出了现今的人们对自然的____所作的种种解释的缺点,然而从他自己所作的解释中得出的结论就可看出,他的解释的着眼点也是错误的。
⑥革命导师们____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____,亲自作出了用实践去检验一切理论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论的光辉榜样。
A.援用搜集制服制定权力既……又B.使用搜集制伏制订权力既……又C.援用收集制伏制定权利不仅……而且D.使用制服制订权利收集不仅……而且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
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
②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身临其境....的。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02f69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f.png)
丽水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题卷(2024.6)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3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4.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写诗、作画、谱曲、跳舞、开演唱会、当主持人……近年来,人工智能(AI)持续介入文艺创作活动,在丰富文艺创作手段和文艺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文艺观念、艺术形态等产生巨大影响。
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虽然带来了清新的文艺风景,但人工智能文艺的未来依然道阻且长。
人工智能依赖海量数据,基于特定算法,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与程序进行创作。
人工智能文艺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创作”,其对于人类文艺作品的模仿高度依赖数据库,数据库收集的样本越是全面丰富,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模仿和创作。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创作出诗歌、书法、油画、音乐等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但跟人类作品相比,它们创作的所谓作品要稚嫩得多。
以人工智能比较“擅长”的诗歌创作为例,如果我们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朦胧模糊、似是而非、意指不明、所指不清、解释多样、歧义纷出、缺乏个性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
它们跟人类创作的朦胧诗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基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情感抒发,而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作品,生成机制和程序则完全不同,它缺乏基于社会实践的情感基础,实质是围绕关键词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所进行的字词组合,这反映出人工智能文艺自身固有的局限。
人工智能在各文艺门类中的发展并不均衡,在某些模仿性和规律性较强的领域(如舞蹈艺术)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更富独创性、更复杂的文艺领域(如长篇小说),人工智能显然还没有值得称道的优秀作品。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04c92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f.png)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许多开车的人经常听到导航提示“您已进入绿波路段”,继而就会在遇到一个绿灯后,享有“一路绿灯”的幸运。
那么,畅享“一路绿灯”仅仅是靠运气吗?“绿波”交通,是一种交通信号控制策略,旨在通过调整一系列交叉口上的交通信号灯,使主干道上的车流依次到达前方各交叉口时均会遇上绿灯,尽量避免车辆在交叉口停歇,从而提高平均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一个路口遇到的是绿灯,就可能会“一路绿灯”。
实现绿波的路段称为“绿波带”。
绿波带的设置要综合考虑道路条件、流量、时间段等因素,绿波带的实现需要依赖先进的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和交通流量预测技术。
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当规定好路段的车速后,交通管理部门操控信号控制机,根据路段距离,对车流经过的各路口绿灯起始时间做相应的调整,确保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正好遇到绿灯,从司机的视觉角度看绿灯就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行。
换言之,这一段路上信号灯变换是有关联的,变化时间都做了调整,车从第一个路口出发,以规定的车速行驶到达每个路口都会是绿灯。
合理的绿波带设置,可以增强路段与路段之间的联动性,提升整个区域的通行效率。
驾驶者想体验在绿波带上一路绿灯的畅快,需要保证驾驶的速度与绿波车速相符合。
绿波车速是指车辆在畅通无阻的情况下,能够连续绿灯通过绿波带上一系列路口的速度。
数据显示,绿波车速通常设置在每小时30到50公里之间。
具体的绿波车速需要根据道路结构、车流量、行车速度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设定,以保证交通安全和顺畅通行。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会在红绿灯路口设立显示绿波车速的标志牌,来提醒驾驶员按照绿波车速行驶,让车辆一路绿灯地通行,从而提高通行效率。
在绿波带上按照设计好的绿波车速行驶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受实时路况的影响,车辆有时很难按照设计的速度行驶。
如路边乱停车、行人乱穿马路等,都会对车辆正常行驶造成一定干扰,迫使车辆改变原来的行车速度,破坏绿波效果。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名校高二语文(上)10月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名校高二语文(上)10月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31637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f.png)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名校高二语文(上)10月检测试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教化性的权力虽则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
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力。
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很少新的问题,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
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完全由传统所规定下的社会生活,这社会可以说是没有政治的,有的只是教化。
事实上固然并没有这种社会,但是乡土社会却是靠近这种标准的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管束着。
教化权力的扩大到成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假定个稳定的文化。
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的保证。
我们如果就个别问题求个别应付时,不免“活到老,学到老”,因为每一段生活所遇着的问题都是不同的。
文化像是一张生活谱,我们可以按着问题去查照。
所以在这种社会里没有我们现在所谓成年的界限。
凡是比自己年长的,他必定先发生过我现在发生的问题,他也就可以是我的“师”了。
三人行,必有可以教给我怎样去应付问题的人。
而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出则悌”,逢着年长的人都得恭敬,顺服于这种权力。
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
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
在我们亲属称谓中,长幼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则,我们分出兄和弟、姊和妹、伯和叔,在许多别的民族并不这样分法。
我记得老师史禄国先生曾提示过我:这种长幼分划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有时可以掩盖世代原则。
亲属原则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长幼原则的重要也表示了教化权力的重要。
文化不稳定,传统的办法并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时,教化权力必然跟着缩小,缩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而且更限于很短的一个时间。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8b1ee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00.png)
雅礼集团2024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
诚然,霍布斯看出了现今的人们对自然的权利所作的种种解释的缺点,然而从他自己所作的解释中得出的结论就可看出,他的解释的着眼点也是错误的。
既然这位作者是根据他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的论点就应该这样来表述:我们在自然状态中对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的关心,是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他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这个状态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适合于人类的。
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些欲望乃是社会造成的,而且,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
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
说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强壮的,与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
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无拘无束,不依赖他人的话,他早就是很强壮的了。
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他们从对恶事的无知中得到的益处,比别人从对美德的认识中得到的益处多得多。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0081a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0.png)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2024.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个作家如何选择和书写细节?首先必须准确。
美国诗人庞德说过:“写作的道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表达在根本上是否准确。
”我读许多小说,时间一长,会忘掉情节,甚至是主人公的名字,但能清晰地记得其中的一些细节。
我常常折服于优秀作家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扎实表达,他们目光如炬,不耍花招,像技艺高超的渔夫,一叉下去就是一条鱼,鱼身上水淋淋的,散发出腥气,鱼还在挣扎,但已经被捕获了。
许多人描写细节喜欢用大量的形容词和花哨的比喻,看上去很美,让人感觉作者有才华,却华而不实,词不达意,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也有人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我们翻开许多杂志一眼就能看到,这样的细节准确但无聊、无神。
好作家不这样写细节,他们描述的细节往往是真实的细节,生活中确实存在,还能打动你。
一般作家就捕捉不到,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看上去不够美,也不够感人。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小说的现场感才更强,让读者感觉写什么都像是真的。
这类细节,是优秀小说的基础,使小说具有了真实性。
好作家描述的细节除了来源于真实生活,还有一种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呈现。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写的内容都是假的,《不存在的骑士》中的骑士没有身体;《树上的男爵》中的男爵永远待在树上不下来;《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子爵被打成两半活了下来,一半代表善良,一半代表邪恶。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附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6d6cb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4.png)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泉州市高中教学质量监测2024.01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对革命年代提出和实行的革命人道主义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革命人道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提出的口号,并在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把作为伦理原则的革命人道主义同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拿我们的军队来说,人民军队的军民关系、官兵关系亲如一家,团结友爱,世所仅见。
对俘虏也不虐待,愿意留的欢迎,愿意回家的发放路费。
这一切都是由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革命本质决定的。
同时,也体现了革命人道主义的伦理。
这种人道主义精神,不仅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比起革命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在新的基础上又扩大了范围和丰富了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理所当然地要求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发展,并为在全社会的广大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
这种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从伦理方面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对绝大多数人民的权利、利益、人格的尊重和关心,体现出绝大多数人民对共同利益的共同关心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尊重、友爱和关心。
尤其是在一方人民遭到重大灾害的时候,社会主义祖国、人民军队和全国人民的关爱,会立即凝聚成为紧急救援的举国行动。
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的救灾斗争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灾无情,人间有爱”。
全国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视灾区群众为亲人,视支援灾区为己任,出现了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艰险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汇聚成了全民族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
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b76be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9.png)
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1语言文字作为人类思维的外化形式,也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原来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但在信息时代,它更与信息工具融为一体,形成了人机对话,在社会发展中无所不在,而且直接被感受到、观察到,这时它便无可否认地具有了影响全民和全局的战略意义。
当计算机中的海量信息冲击着人们生活的时候,人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越来越深,必然会滋长数据和技术万能论。
但是,理解、交流、分辨、思考,是网络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做的事,而解决这些问题,不是首先应当从人的语言和思维素养问题着手吗?只要想到了这一点,语文教育与语言文字战略的交集便跃然纸上。
语文教育与语言文字战略实施的交集是由语文课程的特质决定的。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那么我们的现状是怎样的呢?互联网的普及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悄然而至,但我们对基础教育语文课程适应信息时代的推进,相对滞后了二十几年。
这二十几年,信息技术打破了经验性的知识传递,而信息时代需要的不是死的知识点,而是懂得解决问题的时候如何寻求有用的知识,并能够从网络上的海量知识中分辨出哪些是真学问,哪些是伪科学。
这二十几年,当信息社会要求人们具有创新能力时,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首要问题。
会“想”,对发展语言能力来说是最重要的。
语言是人的思维工具,也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而人如果不能积累和丰富自己母语的词汇,也就必然带来思想的贫乏;如果不能有逻辑地运用母语去表达,也就证明思维的混乱。
但是当今语文课训练的不是创造性思维以及探究真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是应对考题、制造高分的熟练程度。
这二十几年,在语言文字与信息技术渐渐融为一体的过程中,中国的信息走向了全球。
但是信息技术可以国际化,自然语言却没有全球标准——语言文字有着强烈的民族性. 汉语属于以音节为单位的词根语,汉字相应地成为“表意-音节”文字,在运用取之域外的信息技术时,汉语、汉字的特点绝不能被忽略。
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d2590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7.png)
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在许多文明的历史中,早期记忆与当代记忆之间出现了“浮动缺口”,在艺术史上表现为经典艺术史因排除民间艺术而形成的历史书写缺口。
在中国艺术发展进程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文化记忆缺口的存在。
先秦的诗乐舞等艺术虽有雅郑之分,但都具有仪式性、民间性的群落文化性质。
体现精英文化创造性的经典艺术从汉代开始发展,经历唐宋元诸朝代的繁荣,在明代达到经典化的高峰。
明代中期文学批评中乃至唐宋派等诸流派的繁荣与纷争,都是以秦汉唐宋的艺术经典为标准和指归而展开的,民间文艺似乎在精英文化的发展繁荣中没落了。
然而就在这种经典艺术观达到繁荣顶峰的明代后期,个人和民间艺术趣味却又以推崇“性灵”的方式出现,形成了“复古派”与“性灵派”之争。
这种论争呈现出中国艺术发展史中的“浮动缺口”现象--民间艺术在经典艺术及其观念发展的过程中消隐了,而在性灵派的艺术主张和趣味中又浮现了出来。
复古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梦阳在晚年也看到了这个“缺口”的历史意义,他惊叹“今真诗乃在民间”,意味着一直被文人视为粗鄙不文的民间艺术并非已经消亡,在经典繁荣的“今”日以其“真”而仍然具有生命力。
历史缺口的发现意味着不同于经典的另外一种艺术史--作为“天地自然之音”的民间艺术史的显现。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研究中国艺术思想史的同时注意到了经典艺术和民间艺术两类不同文化传统的美学特征。
他在《人间词话》中研究的是“词”这类经典的文人创作,在元曲研究中则深入探讨了具有典型民间艺术特征的元杂剧。
可以说,他的研究视野沟通了中国艺术史的“缺口”。
他在谈到元杂剧时,毫不客气地批评“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顾也”,显然视之为稚拙朴陋的民间作品;然而同时又誉其为“一代之绝作”“中国最自然之文学”。
高二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b11c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09.png)
高二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暗然失色B. 崭露头角殚精竭虑C. 一愁莫展一诺千金D. 风声鹤唳风华正茂2.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蹴而就,从不拖泥带水。
B. 面对困难,他总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C. 他总是一意孤行,不听别人的意见。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老当益壮。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
D. 我们一定要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如水,照亮了大地。
C. 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
D. 他总是那么勤奋,那么认真,那么专注。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难道不勤奋吗?C. 我们难道不应该尊重他人吗?D. 他难道没有努力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内心的满足。
B.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因为只有努力,才能实现梦想。
C.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乐观?因为他懂得生活的真谛。
D. 我们怎样才能成功?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学问真是博大精深。
B.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C.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华秋实,夏长冬藏。
B. 他既聪明又勤奋。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含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b1dc7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a.png)
高二语文考试(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23年12月5日是第十个“世界土壤日”。
土壤本身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可为土壤生物提供多样的生存环境。
你知道吗?我们平时不怎么留心观察的土壤是会呼吸的,它会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挖开土壤,会发现里面有大量植物根系,以及蚯蚓、蚂蚁等动物。
除了能看到的,还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比如数量众多的真菌、细菌等微生物。
这些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被称为“土壤生物”。
多样的土壤生物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构建成一张食物网。
土壤生物要生存,就需要进行新陈代谢。
它们通过地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土壤呼吸。
严格意义上讲,土壤呼吸指未被扰动的土壤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所有代谢作用。
土壤呼吸的生物过程包括植物根系的呼吸、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和土壤动物的呼吸。
土壤呼吸是土壤生物活跃程度的表征,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示。
土壤呼吸通常与地上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也存在季节的变化。
如果通气不畅,例如淹水,就会影响到土壤呼吸。
受污染的土壤中,生物活动受到抑制甚至伤害,土壤呼吸也会降低。
和人一样,土壤生物也需要食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它们的食物一方面来自植物死亡后的凋落物,另一方面来自其他土壤生物的排泄物或其他土壤生物死亡后的残体。
土壤生物“吃”与“被吃”的过程一方面构成食物网,令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了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把生物代谢的残余物(如植物的凋落物、土壤动物的排泄物、微生物死亡后的残体等)分解,释放出养分,供植物生长所需。
因此土壤生物是土壤肥力的重要保障,土壤呼吸也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046e6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b.png)
深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填涂考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共17分)人类在进化的蒙昧时期,就已经具有一种才能,这种才能,因为没有更恰当的名字,我姑且叫它为数觉。
由于人有了这种才能,当在一个小的集合里边,增加或者减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尽管他未曾直接知道增减,他也能够辨认到其中有所变化。
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
计数似乎是很晚以后才有的一种收获,由后文可以知道,它牵涉到一种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就我们所知,计数是一种人类独具的特性;另一方面,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
至少,有权威的关于动物行为的观测家持有这种主张,而且有很多实例支持这种理论。
例如,许多种鸟类是具有这种数觉的。
鸟巢里若是有四个卵,那么可以安然拿去一个;但是如果拿掉两个,这鸟通常就要逃走了。
鸟会用某种奇怪的方法来辨别二和三。
但是这种才能不仅限于鸟类。
实际上,我们所知道的最惊人的例子要算叫作“独居蜂”的昆虫。
这种母蜂在每个巢里下一个卵,并且在巢里面预先储藏了一批活的尺蠖,作为幼虫孵化后的食料。
使人吃惊的是,各类独居蜂每巢里所放的尺蠖数目都是一定的。
由于蜂类行为的规律化,而且这种行为和它的生命的基本机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上述例子不如下面的例子来得更加令人信服。
这里所举的鸟的行为,似乎已经处于自觉的边缘了。
有个田主决心要打死一只在他庄园的望楼里筑巢的乌鸦。
他试了好多次想惊动它,始终没有成功:因为人一走近,乌鸦就离开了巢,飞开了。
它栖在远远的树上守着,等到人离开了望楼,才肯飞回巢去。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8bfa2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6.png)
广西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评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
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
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
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
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
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
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
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
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
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
韩非认为,君主的任务主要是把握原则、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亲,不仅忙不过来,也做不好,而更严重的是,它将极大地妨碍和打击臣下百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以,君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里的无为,都具有相当积极的含义,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
同样,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9fd94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6.png)
海淀区2023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8分。
1.(2分)D2. (2分)A3. (2分)C4. (2分)D5.(4分)答案示例一:①本文重点说明了当代中国拱桥提出和运用了无支架施工,新的混凝土浇筑等技术;主要使用钢铁混凝土等优质材料进行修建。
使拱桥建设获得了巨大发展。
(2分)②本文先写中国古代石拱桥建设获得巨大成就,以此突出当代中国拱桥在继承上的发展。
(1分)③“中国拱桥的当代发展”这一题目统领本文内容,符合实用文简洁、朴实、易懂,实用性强的特点。
(1分)答案示例二:①本文重点说明了中国工程师提出和运用了无支架施工,新的混凝土浇筑等技术;主要使用钢铁混凝土等优质材料修建拱桥。
使拱桥的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
(2分)②本文先写中国古代对世界拱桥建造的巨大贡献,再写中国今天在拱桥建造技术、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巨大贡献。
(1分)③“中国拱桥——享誉世界的‘金字招牌’”这一题目统领本文内容,准确且形象,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1分)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19分。
6.(2分)B7. (2分)C8. (2分)A9.(4分)参考答案:①听到岩洞的水声,懂得了高官显位给人带来的不过是身外之物,恬淡宁静的生活才是人的内心需求。
②游览岩洞深处,却随众返回而没有看到泉流山石的胜境, 在感到可惜时流露出做事不应因随众心理而丢失自己初心的体悟(或做事不应因随众而失去更好机遇的体悟)。
③记述游览山水经历不应采纳怪诞、流俗之说,而应体现自己的真实经历及感受。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10.(8分)(1)倒;差错(每空1分)(2)答案示例:材料③中孔子评价禹“其德不爽,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可见禹品德高尚,仁爱诚信,这体现了孔子“政者,正也”“子欲善而民善矣”中所表现的为政以德、德化民众的政治观。
材料③中孔子评价禹“亹亹穆穆,为纲为纪”“左准绳,右规矩”,可见禹举止端庄,勤勉不倦,以规矩纲法来约束自己,并成为万民的榜样,这体现了孔子“子帅以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即君主应该以身作则成为万民表率的政治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A、蹩.进(bié)拗.开(ăo)搭赸.(shàn)瘐.毙(yǔ)B、竦.然(sǒng)惙.然(duō)打烊.(yáng)咂.摸(zā)C、敕.造(cì)惫.懒(bèi)偏裨.(pí)倏.忽(shū)D、神龛.(kān)罪愆.(yăn)玉醅.(pēi)饿殍.(pi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对恃影碟机心心相印不可思议B、就犯纪传体成群结队寸草春晖C、琢磨掉书袋顾名思义无上光荣D、装潢骈体文免为其难怦然心动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麓山寺里有几棵大樟树,枝繁叶茂的,树干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它们的有好几百岁了。
②我们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运动场地明显不够,体育组的老师认为,采取分年级轮流做室外课间操的措施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
③尽管有的地方“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实际,弄得劳民伤财,没有使群众受益,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年龄未尝不仅/反而B、年纪未免不但/而且C、年龄未免不仅/反而D、年纪未尝不但/而且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惠普网络中国高层换帅尘埃落定....,11月15日,新任中国区总经理岑德智首次在惠普“网络优势,尽数呈现”的媒体见面会上露面。
B、他总是不够自信,明明有实力参加这次演讲比赛,却一直怀瑾握瑜....,又一次地放弃了机会。
C、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12名院士就江苏高考错题发声明:错题应予纠正。
”我感到很奇怪,一道高考考题难道需要院士才能评判对错?这真是有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
D、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弘扬民族精神十分重要。
如果把国家的发展比喻为打仗的话,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场战争的武器装备,如果把社会的进步比喻为人的成长的话,弘扬民族精神就是人的脊梁骨。
B、曹操用人不求全责备,他的“求贤令”说:“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承认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缺点,用人则取长补短。
C、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化、一个现代人必需的品格。
不遵守规则,你失掉的是信誉。
没有这样一种品格,你将无法在社会中生存。
D、每亩产量847公斤,创立了“超级杂交水稻”晚稻亩产量最高纪录,这一结果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空前绝后。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狄得罗坚持了反映论的思想,他认为:人的概念“只有和外界的东西联系起来才坚实可靠。
”B、“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
“你不知道我多爱你。
——还有你,我的儿!”C、保护热带雨林有多重要?要想知道答案,屏住呼吸试试!D、《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编者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人(现在江苏省沛县)。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7—10题。
以往我们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主要是在黄河、长江流域。
所以当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重见天日的时候,其内涵之丰富,发展水平之高,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
它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不是一元的,相反,它是多元化一体的,辽河流域同样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位于辽宁西部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红山文化遗址,其中心位置有一座女神庙,在女神庙发现的泥塑像残块中,人物像最多。
她们的形体有大有小,年龄有老有少,或张臂伸手,或曲肘握拳,组成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女神像群。
这些形象有的可能象征当时社会上的权势者,有的或许就是受到崇敬的祖先。
如果说,秦始皇兵马俑是封建社会的第一个艺术高峰,那么,牛河梁女神群像可以看作我国文明黎明时期的艺术高峰。
尤为让人振奋的,便是“金字塔”式大型红山文化建筑遗址的发现。
这座金字塔建筑的范围大约有近万平方米,结构为夯土石砌圆形台阶式,规模宏大,基部直径100余米,残存高度20余米,顶部堆积大量坩锅片,中央夯土内埋有骨架。
宠大的巨型建筑,仅夯土就达10万立方,还有难以计算的巨石,很难想像当时人们是怎样从远山搬运来的。
以至于一些外国学者实地考察后,惊叹红山文化是可与埃及金字塔、印度河莫亨佐达罗古文化相比的世界性发展。
牛河梁发现的这座金字塔,堪称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最庞大的金字塔。
这里出土的精美的玉雕,同样赢得了世人不断的喝彩。
特别是玉猪龙形饰,作兽首形,体卷曲如环。
整体扁圆、厚重、光洁,体现了红山人独特的玉器制作水平。
从考古资料来看,玉猪龙形饰并非仅在牛河梁遗址中发现。
早在197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三星他拉村红山文化遗址中就出土过一件大型的碧玉龙。
龙体呈C字形,高26厘米。
具有猪首的特征。
过去对龙的形成,学术界根据文献记载说法不一,有蜥蜴说、鳄鱼说、以蛇为主体的多种动物组合说等。
红山文化的玉器,从发现实物看,似乎是猪首蛇身的结合体。
红山文化玉猪龙的发现,才使人们把猪和龙的形成联系在一起。
有专家认为,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等,是当时社会某种等级、权力观念的象征。
从牛河梁女神庙遗址的发现来看,我们能够感觉到燕山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水平即使是与黄河、长江流域相比,也毫不逊色。
这些文物的出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
(节选自《中国地理快读》)7.根据文意,下列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看法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主要是在黄河、长江流域。
B、重见天日的红山文化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不是一元的。
C、文章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尽管不止一处,但共同构成中华文明。
D、文章认为,中华文明就是起源于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
8.下列说法,不属于说明红山文化“发展水平之高”的一项是A、女神像有的可能象征当时社会上的权势者,有的或许就是受到崇敬的祖先。
B、牛河梁女神庙中的泥塑像,人物像最多,且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C、“金字塔”建筑遗址所用巨石,令人很难想像当时人是怎样从远山搬运来的。
D、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精美的玉雕,赢得了世人不断的喝彩。
9.关于红山文化玉猪龙形饰,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玉猪龙形饰,呈环形,根据其质地及大小等,可以分辨出佩戴者当时的社会地位。
B、玉猪龙形饰不是独一无二的,文章介绍说在红山文化遗址以外的内蒙古也发现过。
C、玉猪龙形饰整体扁圆、厚重、光洁,体现出红山人玉器制作水平已经非同一般。
D、玉猪龙形饰的发现,使龙的形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而否定了过去的种种说法。
10.根据文章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牛河梁女神像因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而被看作我国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的又一艺术高峰。
B、红山金字塔可与埃及金字塔、印度河莫亨佐达罗古文化相比,说明红山文化受到了埃及和印度古文明的影响。
C、文章介绍1971年在内蒙古三星他拉村出土的碧玉龙,就是为了说明红山文化中玉猪龙并非个例。
D、从红山文化金字塔的建筑面积、建筑规模和使用的建筑材料看,它就是中国最古老、最庞大的金字塔。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阮湘,北会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
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①,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
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②,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注:①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宋玉有《风赋》,讽楚襄王之骄奢。
楚襄王,即楚顷襄王,楚怀王之子。
宋玉、景差都是襄王侍臣。
兰台宫,遗址在湖北钟祥县东。
②窃会计之余功:窃,偷得,这里有“利用”的意思。
会计,指征收钱谷等事。
余功,功劳之余,即剩余时间。
1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其庐之西南为亭即:就着,凭借B、周瑜、陆逊之所骋骛..骋骛:纵横,活跃C、王披襟当.之当:抵挡,挡住D、将何往而非病.病:忧愁,怨恨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庶人安.得共之沛公安.在C、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D、乌睹其.为快也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3.下面都属于亭子命为“快哉”的原因的一项是①以览观江流之胜②有风飒然而至者③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④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⑤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⑥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⑤⑥D、①③⑤14.下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快哉亭上,既能见到长江美景,又能观赏岸上的山川草木,还可由故城遗迹,缅怀古代英雄,这些都足以让人感到愉快欢乐。
B、写楚襄王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君王富贵者的那种快乐,不是人人都追求得到的,普通人只要得到世俗的快乐就够了。
C、人是否感到快乐,固然与山川形势等外部环境有关,但更在于无论得意还是失意,要内心有自得之乐,要有坦然自适的态度。
D、写张梦得不以谪戍为患,既是对他遭“不遇之变”而自放山水之间的旷达行为的赞许,也是对失意人士的慰藉。
第Ⅱ卷(非选择题 108分)四、(26分)15.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译文:(2)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译文:(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译文:(4)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译文: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