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5雷雨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共56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共5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c34a7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9.png)
台 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 词 话、独白、旁白、内白(在后
台说话)、潜台词等等。
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
舞 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
台
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 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
说 间、地点、人物、布景的,
明
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 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
从30年前周朴园对过去侍萍的始乱终 弃,可以看出过去的侍萍是善良软弱 的。那么面对如今阴险狡诈,冷酷无 情的周朴园时,侍萍又展现出怎样的 性格特征呢?
现在:
控诉罪行,蔑视金钱,憎恨丑恶—— 清醒,自尊,坚强
鲁侍萍
旧中国劳动妇女的代表。她善良、勤劳、 正直但备受欺辱和压迫。却始终保持了自己 的刚毅,顽强。有尊严、不甘心而又不得不 屈服于命运的下层劳动人民。
——曹禺
周朴园与侍萍相认后,围绕着一张支票,周、 鲁二人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试分析两位 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动。
从与侍萍相认前后态度的转变,结合人物 对话可以看出周朴园怎样的人物形象?
周朴园对过去的侍萍:
始乱终弃——自私残忍
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 “于心不忍”地供起“遗 照”来“纪念”——虚伪
周朴园对面前的侍萍: 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 决绝——阴险狡猾,冷酷无 情
周朴园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
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的 性格有着多个侧面:在没有 触及他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 他有着温情和良知的一面; 当触及他的根本利益时,他 自私虚伪和残忍冷酷的一面 就占了上风。
第一场: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
第1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 (相遇述旧怨)(认出前)
第2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 (相认生新恨)(认出后)
【新教材】5《雷雨》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新教材】5《雷雨》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b8eb7f2a300a6c30d229fd0.png)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它借助 _文__学___、 _音__乐___、 _舞__蹈___、 __美__术__ 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 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戏剧常识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戏剧常识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 素,称为“戏曲”;现代戏剧则是话剧、歌剧、舞 剧等的总称,主要指话剧。
戏剧鉴赏的基石 ——语言
戏剧是语言的艺术,展示冲突、刻画人物都 离不开戏剧语言,它是戏剧的基础构件,理解戏 剧语言在剧中的作用,对把握全剧至关重要。
戏剧语言的种类
戏剧语言的种类
· 人物语言
戏剧语言的种类
· 人物语言 · 舞台说明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曹禺谈《雷雨》之三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 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狡猾。是一个 人格卑下的伪君子,一个没有任何仁义道德的反动 资本家。甚至到了一个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 坏人的程度。
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 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
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 愚蠢,有时坚强有力,有 十分脆弱。
周朴园的表现
周朴园
第一层次:恐慌查问 第二层次:冷嘲热讽; 第三层次:劝慰安抚; 第四层次;采取措施。
(支票、辞退)
鲁侍萍 悲愤 怨愤
被软化 维护尊严
揣摩潜台词
周朴园: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 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 鲁侍萍:不过是什么? 周朴园:他很大了。 鲁侍萍:(追忆)他大概是二十八了吧?我记得他比 大海只大一岁。 周朴园: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5.《雷雨》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5.《雷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079c5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05.png)
⑥ 慢慢地,慢慢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hù
pū
⑦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⑧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
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6 雷雨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 动,蝉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 下来,逃走了。
一只蜘蛛从网上c垂huí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 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 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
上的叶子(
),蝉(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
只蜘蛛从网上(
哗,哗,哗,雨下起来。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 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慢慢地,慢慢地,雷声小了,雨声 也小了。
hù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
pū
迎面扑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 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 的水满了, 青蛙也叫起来了。
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⑥ 慢慢地,慢慢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
hù
pū
⑦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⑧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
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圈出作者描写了 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满天的 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 叶子
),(
闪电(),ຫໍສະໝຸດ 声()。树 )。)。一 )。
高中语文必修下 5 《雷雨(节选)》(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下 5 《雷雨(节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f8292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6.png)
问 题 探 究
【思考1】梳理矛盾冲突,理解标题内涵 2.以上四种矛盾冲突集中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何作用? 明确 ①《雷雨》的内容、情节安排,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 才能。作者把四个矛盾冲突集中地放在周公馆的客厅里,时间只从 当天中午延至午夜,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了戏剧冲突。 ②作者将众多的人物、矛盾组合在一起,使得剧本结构紧凑集中, 矛盾冲突尖锐激烈,能够深深地吸引住读者和观众。
了解话剧
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话剧在中国是一种年轻的戏剧 样式,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文明戏。五四运动后欧洲戏剧开始传 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真新剧”或“白话剧”。 1928年由戏剧家洪深提议定名“话剧”。著名的话剧有《雷雨》《日出》《屈 原》《茶馆》等。
问 题 探 究
【思考1】梳理矛盾冲突,理解标题内涵 3.剧本以“雷雨”为题,具有怎样的深刻含义? 明确 ①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 的发生都集中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 ②“雷雨”具有象征意义,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也深刻地反 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问 题 探 究
【思考3】品味作品潜台词,鉴赏表达效果 1.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 题,体会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 (4)“周朴园: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 明确 对鲁大海说,就数你闹得凶,小心我收拾你;同时告诉侍萍, 他不想也不会认这个儿子。
问 题 探 究
强硬、老谋深算
鲁大海揭露他的发家史。
冷酷无情、丧失人性、唯利是图
总体概括
周朴园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年轻时留过洋,是一家煤矿的董事长。节选部分主要刻画 了他虚伪、自私、冷酷、强硬、老谋深算的性格特征。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bf890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3.png)
繁 漪(35) (继)母子+情人
夫 妻
周朴园(55)
周 冲(17) 周 萍(28)
主情
主
主
+ +
仆人
仆
仆
鲁侍萍(47) 鲁大海(27) 情
夫
四 凤(18) 人
妻
鲁 贵(48)
(继)父子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
矛盾焦点: 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 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
【析形象】
分析人物的形象:周朴园
是一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是坏人的坏人。 ——曹禺
对鲁侍萍始乱终弃, 大年三十从家中赶走
有意淹死二千多小工, 发昧心才
对鲁侍萍由“爱”到 “赶”到“怀念”到 “凶狠”
冷酷、残酷、自私 残酷、奸诈 虚伪、冷酷、自私
周朴园
周朴园是一个有封建地主转 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酷、冷酷、 自私、贪婪、虚伪、狡猾。是一 个伪君子,一个没有任何仁义道 德的反动资本家。
分析人物的形象 : 鲁大海
鲁大海
一个觉醒了的工人,罢工 工人的代表。他是觉醒、敢于 反抗、英勇、刚强、经验不足、 鲁莽的工人阶级形象。
小结
夫妻相见不相认反相恨, 父子相见不相亲反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亲反相怨, 兄弟相见不相识反相仇。
总结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 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 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的 展开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 揭露了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和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 没落的内幕。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雷雨(节选)》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雷雨(节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6c1ee0a32d7375a5178021.png)
《雷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雷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的第5课,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
单元教学目标是了解戏剧常识,解读戏剧作品。
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欣赏文本能力,所以学习本课应主要是欣赏话剧剧本,把握主要矛盾冲突,品味个性化语言。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生存的悲剧)。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以象征手法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在把握矛盾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朴园语言的品读,探究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悲剧意识,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背景知识1、现代戏剧(话剧)以演员的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
欧洲各国通称戏剧(英文drama)。
1907年在东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同年在上海成立的春阳社、1909年天津南开学校剧团等所演的“新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发端的标志。
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真新剧或白话剧,1928年由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
话剧的特点: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是便于演员表演剧情和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直观性。
话剧在它每一次展现的过程中,演员都是要直接面对观众的,(与影视不同)演员要通过自己的现场的表演,亲自把话剧一次一次的展现给观众。
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战线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
第5课《雷雨(节选)》(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5课《雷雨(节选)》(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620c42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d.png)
预习检查
《雷雨》是一出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是30年代 的优秀话剧之一,在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 品。 ——巴金
它以1923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比较真实地 描写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深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的 家庭悲剧,预示着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场 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动不可避免地即将发生
现当代剧作家。祖籍湖北潜江市,生于天津。1925 年开始演戏。现代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 大师”,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他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 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
余秋雨:“曹禺作为一位戏剧大师,不仅是中 国话剧艺术的奠基者,而且是20世纪世界话剧艺术 发展的一个杰出代表。”
事件集中:周家内部及与鲁家的矛盾冲突(爱情冲突、阶级冲突)
叁 研读课文
分析戏剧冲突,把握作品主题
分析戏剧冲突,把握作品主题
思考1:尝试梳理出课文中出现的四组矛盾冲突,并加以分类概括。
①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爱情冲突; ②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父子冲突; ③周萍与鲁大海之间的兄弟冲突; ④鲁侍萍与周萍之间的母子冲突。
和自尊。
分析情节,把握形象
思考3:简要分析鲁大海的形象,说说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
①在同周朴园的斗争中可以看出,鲁大海是一个觉醒了的工人,他代表广大工人群体面 对面地同周朴园谈判、斗争。他义正辞严地拆穿周朴园软硬兼施镇压工人罢工的阴谋, 揭露他制造事故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以发横财的罪恶史。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 他对资本家有着清醒、透彻的认识,资本家的威胁、讹诈、利诱等卑鄙手段在他面前毫 无作用。他义无反顾地在反抗斗争的道路上前进着。 ②鲁大海的斗争也明显地表现出经验不足的特点,从他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的鲁莽和幼 稚,但他毕竟表现出了工人阶级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表现出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到 底的决心。他的出现,使剧作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让整个悲剧透出一线光明。
5《雷雨(节选)》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5《雷雨(节选)》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773cfe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9.png)
作者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剧作家。湖北潜江人,出生于天津。 1922 年入南开中学,后加入“南开新剧团”。1928 年考入南开大学政治系,后转入清华大 学西洋文学系。在此期间,
曹禺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特别喜欢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人的作品,为 其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3 年写出《雷雨》,后经巴金推荐得以发表。其 后,他又写了《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本,并改编了巴金的小说《家》, 这些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写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揭露了封 建大家庭的腐朽、污浊,和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
1、周朴园认出侍萍前,侍萍诉说过去的矛盾,揭露周朴园的伪善。 2、周朴园认出侍萍后,写周朴园态度的变化,揭露他的虚伪冷酷。
第二部分: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相见。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 的矛盾冲突,表现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揭露周朴 园贪婪、冷酷的资本家的本性,反映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 抗。
先用缓和的语调极力要稳住她,接着 又想用感情软化她,当这招奏效后便露出 资本家的本性,想用金钱收买人心借此掩 盖自己的罪恶,急于赶走侍萍,免得夜长 梦多威胁到自己的生活。
讨论:
周朴园还爱侍萍吗?他对侍萍的怀 念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假意?难道这三 十年的纪念仅仅是一场表演?请说明你 的理由。
三十年来,周朴园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
潜台词分析(一)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 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潜台词分析(二)
他就是你矿上 的工人鲁大海。
周朴园 那个小孩呢? 鲁侍萍 也活着。也活着。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风的妈,老爷。 周朴园 哦。
【核心素养目标】5《雷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核心素养目标】5《雷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6d714b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9.png)
【核心素养目标】5《雷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剧本特点,熟悉剧情与人物关系。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人物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戏剧冲突,体会剧中的悲剧意识。
文化传承与启示:结合时代背景,思考戏剧反映的现实。
教学重难点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剧本特点,熟悉剧情与人物关系。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人物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戏剧冲突,体会剧中的悲剧意识。
文化传承与启示:结合时代背景,思考戏剧反映的现实。
教学过程导入,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周朴园,爱上了女仆梅侍萍,并且有了两个儿子。
后来,为了和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周家在大年三十晚上赶走了侍萍,还让她带走了病得奄奄一息的次子。
侍萍走头无路,投河自尽,幸而被救,但从此流落他乡。
后来,侍萍嫁给鲁贵,又生下了女儿四凤。
这天,侍萍从乡下来看望女儿,却发现女儿做工的周家主人,就是周朴园……戏剧介绍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红色娘子军》)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三块钱国币》)、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 、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 、喜剧(如《威尼斯商人》) 、正剧(如《白毛女》)。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5、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新教材】5、雷雨课件——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
![【新教材】5、雷雨课件——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162f025b9f3f90f77c61b57.png)
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
另外,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的某种轻信和谅解。
周朴园:那你走错屋子了。 课文是其第二幕第一部分。
看课文,理清人物
现在,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侍萍的出现会破坏他的形象,威胁他的名誉、地位。
客厅里总是摆放着侍萍的大照片; 繁 漪(35)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复述第二场情节:
• 由鲁大海闯进周公馆,将矛盾冲突推进到 一个新阶段。剧本由周鲁交涉写起,而后 周朴园开除鲁大海、鲁大海揭露周朴园, 引发兄弟反目成仇,周萍欧打大海,侍萍 怒斥周萍,满怀悲愤地和周大海离开了周 公馆。
周朴园
鲁侍萍
亲人之间的冲突
周朴园
鲁大海
阶级冲突
戏剧冲突
思考:本场戏有那几对矛盾冲突?出场人物间
2、戏剧冲突比生活矛 盾 更强烈 、 更典型 、 更集中 ,
更富于戏剧性,戏剧冲突主要 表现为 剧中人物性格冲突 。
作者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 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1933年在《文学季 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此后又接 连创作了《日出》(1935年)《原野》(1937年), 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1940年创作 了《北京人》,并且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成功地改 编了话剧《家》。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 剧院院长,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为历史剧《胆剑篇》 (1961年)和《王昭君》(1978年)
各种巧合的违反伦常的性爱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继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他身上既有浓厚的封建伦理道德的陈腐气息,又有资产阶级思想价值观念的鲜明烙印,将二者贯穿和统一在一起的,是其自私、残忍
第5课雷雨(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5课雷雨(高中语文必修下)](https://img.taocdn.com/s3/m/3236d57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7.png)
《雷雨》是四幕话剧,写于1932年,一经诞生,就引 起轰动,震惊剧坛,至今长演不衰。课文是其第二幕第一 部分。
《雷雨》写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大家庭 的统治者、灾难的制造者、痛苦不幸的播种者。其妻繁漪感 到被压抑的苦闷,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 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婢女四凤。出于嫉妒,繁漪通知四 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为他 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
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正在 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 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 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 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风终于知 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
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 的儿子周冲为救四风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 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狂了,倔强的 鲁大海出走。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这一 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 故事的背景,情节都是和雷雨有关,以象征手法告 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 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反映了酝酿着一场 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幕和场:一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 的段落。一场,戏剧中较小的段落,每场表演故事的一个片断。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 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 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
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课件54张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课件54张](https://img.taocdn.com/s3/m/503d747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5.png)
爱恨情仇
第二场:斗争: 周朴园—劳—资—冲—突——鲁大海
阶级矛盾
第一场: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 矛盾焦点: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
对过去的侍萍 对“死去”的侍萍 对面前的侍萍
始乱终弃
于心不忍、供起遗照来 纪念
凶相毕露、软硬兼施、 彻底决绝
周朴园性格与形象小结
自私
虚伪
封 建
阴险 资
本
狡诈 家
冷酷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 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 忍、冷酷、自私、贪婪、虚 伪、狡猾。是一个人格卑下 的伪君子,一个没有任何仁 义道德的反动资本家。
周朴园是一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是坏人的坏人。
——曹 禺
通过鲁大海与周朴园的斗争,你认识了怎样的鲁大海?
周朴园——真诚的虚伪,虚伪的真诚。
这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 清白,生了两个儿子。……刚生的孩子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 里投河死的。
她的命很苦。……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 在外箱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在学校里伺候 人。 大概她是不愿意的吧?为着她自己的孩子,她嫁过两次。
一、知人论世
1、曹 禺 简 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 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族,从小爱好 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 大学外语系。1933年完成处女作《雷雨》, 于次年公开发表, 震动当时戏剧界。
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笔触,深入挖掘人 物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 作品享誉海内外。代表作有《雷雨》《日 出》《原野》《北京人》。解放后,曹禺 有《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剧作。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教考融合练习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教考融合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b6c41f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6.png)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教考融合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人性”是李健吾戏剧批评的基础。
李健吾在对《雷雨》的批评中说:“什么推动全剧情节发展呢?一个旁边的力量,便是鲁大海的报复观念;一个主要的力量,便是蘩漪的报复观念。
”他认为对蘩漪性格的刻画是这部剧最成功的地方,(),她将所有外来的咽下去并转换成内在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是,也不是,而是一种“热情”,一种可怕到极致的报复热情。
她恫吓周萍:“小心,小心!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然而,周萍心有所爱,。
于是她说:“好,你去吧!小心,现在风暴就要起来了!”此时,暴风雨不仅指自然现象,她心中酝酿着更大的暴风雨。
《雷雨》的结局是李健吾感到遗憾,因为戏的结局不全是她的过失和报复。
李健吾认为人物个性塑造要丰满独特,人物个性是剧情发展的动力,一切都是人物性格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作者强加的。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蘩漪是一个生活在黑暗角落的旧式女子B.一个生活在黑暗角落的旧式女子,她就是蘩漪C.作为旧式女子的蘩漪,生活在黑暗的角落D.蘩漪代表旧式女子,她生活在黑暗的角落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逼迫朝气蓬勃坚韧不拔漠不关心B.压迫春意盎然坚忍不拔视而不见C.压迫朝气蓬勃坚忍不拔漠不关心D.逼迫春意盎然坚韧不拔视而不见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针对性修改。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曹禺写出《雷雨》时才20多岁;这个岁数,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正处在人生朦胧的阶段,而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本身就给他的创作蒙上一层神秘莫测的色彩。
他从来不是冷静的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不幸者”的遭遇,激起他的愤怒,引起他的同情,使他落泪。
高中 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5 雷雨(节选)课件
![高中 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5 雷雨(节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9ebd8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6.png)
“相遇述旧怨”这一层中,周朴园的情态心理有 哪些变化?结合人物语言,填写下表。
认 鲁侍萍
出 鲁 侍 进屋寻找女儿 萍 之 前 的 情 态
周朴园
漫不经心地谈窗子
心理 变化
认
鲁侍萍
周朴园
心理
出
变化
鲁 进屋寻找女儿 漫不经心地谈雨衣窗子
侍 萍 关窗
感到奇怪,认真询问, 气氛紧张
奇怪
之 平淡回答 前 的 无锡口音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戏剧的文学文化常识; 2、了解《雷雨》的故事梗概,理清人物关系; 3、在矛盾冲突中,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 特点; 4、揣摩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文学文化常识:
1、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 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 盾,反映社会生活。
❖ 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常 的爱情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继母繁漪与周 萍私通,同父异母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周冲也在 追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相互为敌,周萍与 鲁大海兄弟之间亦互相仇视。这个悲剧的内幕是侍萍 因繁漪通知她领回四凤而来到周家才被揭露的。
❖ 这些矛盾酝酿、激发,终于在一个的下午趋向高 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 道他们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 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 也开枪自杀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归于毁灭。
以假为主,但又假中有真
王育生《曹禺谈<雷雨>》: 他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因为他 自和侍萍分开后,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个阔家小姐,抑郁而死, 第二次是繁漪,两次婚姻都不甚如意。他对待萍的思恋、怀念,便 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以填 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情、高贵。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a5d44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5.png)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教学内容,选取《雷雨》作为精讲篇目。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四幕悲剧,讲述了周、鲁两家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悲剧命运。
本节课将重点分析第一幕和第四幕,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幕: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出场,展现周家家庭矛盾。
2. 第四幕:周萍与四儿重逢,周朴得知真相,众人物命运走向悲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雷雨》的剧情,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对戏剧的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剧情发展,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戏剧中的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雷雨》的话剧片段,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一幕,了解剧情。
3. 人物分析:分析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形象,讨论他们在剧情中的作用。
4. 剧情分析:详细讲解第一幕和第四幕,引导学生关注戏剧中的冲突、高潮和结局。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人物分析的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第四幕中的冲突,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关系图:展现周、鲁两家的复杂关系。
2. 剧情发展脉络:梳理第一幕和第四幕的主要情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剧情,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
答案示例:《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复杂。
周萍忠诚善良,却因家庭压力走向堕落;周朴自私冷酷,对家人无情;鲁妈善良无私,为女儿付出一切;四儿美丽纯真,却陷入情感纠葛。
通过这些人物,曹禺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5《雷雨》(共40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5《雷雨》(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4bef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b.png)
3. 暗示一场家庭与社会变革的到来
读者
2.节选的课文可分两场戏,你认为在哪分最合适?依据是什么?
【提示】 第一场(开头到 “侍萍望着周朴园,一句话也不说。”) 周朴园和侍萍的冲突
资产阶级和底 层劳动人民
第二场(“仆人领大海进。”到结尾) 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冲突
我是个贫穷的主人,但我请 了看戏的宾客升到上帝的座,来 怜悯地俯视着这堆蠕动的生物, 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 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 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 刀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 口。
——曹禺
走进戏剧艺术,感悟悲悯情怀
雷雨
曹禺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故事情节,明确戏剧冲突,初 试话剧演出。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人物形象,探 寻悲剧原因。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悲剧的艺术魅力,唤起“良知 与悲悯”。
戏剧的三要素
1.矛盾冲突 2.人物语言 3.舞台说明
了解作者 曹禺
原名万家宝,中国杰出的现代 话剧剧作家,中国现代戏剧泰斗, 戏剧教育家。
1934年,曹禺话剧处女作《雷 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产 生了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认为是 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代表作有《雷雨》、《日出》、 《原野》、《北京人》等。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他青少年时代在目睹 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后,产生了强烈的 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 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作者在谈到写作意 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 “那个时代,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 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 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又说“写《雷雨》是一 种情感的迫切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激流来 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 社会”。
雷雨课文高中
![雷雨课文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fb9b98a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1.png)
雷雨课文高中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
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谢
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鲁侍萍(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
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鲁侍萍:嗯。
周朴园:(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
鲁侍萍:不知道,老爷。
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侍萍: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周朴园:你的女儿?
鲁侍萍:四凤是我的女儿。
周朴园:那你走错屋子了。
鲁侍萍:哦。
老爷没有事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一、教学要求: 1、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3、认识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的必然灭亡。
二、教学重难点: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认识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的必然灭亡。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简介相关的知识,学习第一场戏。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及《雷雨》: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
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此期间,曹禺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
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写《雷丽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雷雨》序)继《雷雨》之后,曹禺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
《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成就最高。
解放后,曹禺有《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剧作。
(二)检查预习:1.提问: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列出课文中周、鲁两家人物之间都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在周、鲁两家八个人物之间存在着夫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兄妹和主仆之间的多种关系,这些关系层次交叉,互相牵连,产生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立。
】(三)戏剧常识介绍。
(四)指导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
2、教师范读。
(上课前找好学生,由老师指导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在课堂朗读。
如果遇有善于表演的学生,也可以把课文节选部分搬上舞台。
)(五)讲读课文第一场戏。
1、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分析: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
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
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
(可与《药》等小说的环境描写作比较,以加深理解。
)】2、请一个学生概述第一场的内容。
概述要点:课文第一场戏,主要是通过周朴园和鲁侍萍对三十年前在无锡发生的一件事和一个人的对话,展开情节,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性格的。
分析人物就要抓住这些对话,深入思考人物语言的含义。
这场戏又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周朴园向鲁侍萍问起三十年前无锡发生的一件事。
第二部分:周朴园以为当年的侍萍已经投河死了,但是仍然念念不忘,并打算为她修坟。
第三部分:侍萍没有死,命很苦,周朴园对侍萍的命运却无动于衷。
第四部分:侍萍就在周朴园面前,周朴园冷酷、自私、虚伪的阶级本性充分地暴露出来。
3、提问:周朴园为什么向一个自以为是“下人”问起三十年前的旧事?【分析要点:(1)课文的两段舞台说明: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这一说明文字暗示了她对这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很熟悉,从而引起了周朴园的疑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周朴园“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因而让她“站一站”,并追问她贵姓。
(2)周朴园听出鲁侍萍的无锡口音,而且三十年前就在无锡长大,因而进一步问起三十年前在无锡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3)三十年前的旧事,旧情使周朴园的心情时时不能平静。
周朴园说“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
”“许多”突出了问人之多,“派人”说明事情之重大。
房间的东西是原来的,室内的布置也保持原样,就连穿衣也要“我的旧雨衣”,“旧衬衣”。
在周朴园看到这个“下人”的身影,关窗的习惯动作和听到她那熟悉的无锡口音,使周朴园陷入对往事的沉思,进而向这个“很奇怪”的“底下人”问起了三十年前的旧事。
】4、提问:周朴园在谈到三十年前的侍萍为什么说她是“一个年轻的小姐”,而且还说“很贤慧,也很规矩?”【分析要点:(1)维护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周朴园是某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在家里也“格外显得峻厉”。
三十年前,他对梅妈女儿侍萍的凌辱与他今天的身份、地位不相称。
周朴园认为待萍已经投河死了,因此极力美化侍萍,并且从各方面表示出他对“第一个妻子”的纪念,以掩盖他的丑恶灵魂。
(2)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精神得到自我解脱。
周朴园的妻子繁漪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回式女人”,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蛮劲”’,他对周朴园很不驯服。
周朴园的儿子对他敬而远之,尤其是周萍“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朴园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那曾经被他凌辱的“很贤慧”的侍萍。
】5、提问:鲁待萍为什么要否定三十年前的自己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呢?【分析要点:鲁侍萍这时表面上否定自己,实质上揭露周朴园的隐私。
一方面揭露周朴园的伪善的阶级本性,一方面又诉说出多年来郁结在内心深处的悲哀和怨恨。
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跳河死去,难道贤慧吗?可是,为什么她要这么做呢?原来“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
”周公馆的少爷先凌辱,后抛弃,要逼死两条人命。
事实充分揭露了周朴园冷酷、无情的阶级本性。
侍萍悲愤地控诉,戳到周朴园的痛处,使他低下头陷入“苦痛”之中,“汗涔涔地”无言以对。
侍萍的遭遇难道不是周朴园造成的吗?周朴园为掩盖他的罪恶行径,却以“侍萍跟我们有点亲戚”,“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为适辞,也被侍萍用“亲戚?”“用不着了”所揭穿。
其虚伪、自私的本质暴露无遗。
】6、提问:当鲁侍萍告诉周朴园三十年前的侍萍“现在还活着”,“境况很不好”,并且问周朴园“想见一见她么?”“想帮一帮她么产’时,周朴园有什么表现?他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分析要点:(1)表现:“惊愕”——吃惊而发愣。
“忽然立起”——已坐立不安。
“连忙”“不,不,不用。
”——害怕与侍萍见面。
“你先下去吧。
”——毫无要帮助传萍的意思。
(2)周朴园的这些表现和他在前边所表现出来的对侍萍的怀念、关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一言一行都暴露出他的资产阶级本性。
周朴园关心的并不是侍萍,而是他个人的私利,他的社会地位和他在家庭的尊严。
他害怕自己与侍萍的关系再次暴露,害怕别人从这种关系中看到他丑恶的灵魂和虚伪的本质,使他身败名裂。
】7、鲁侍萍认清了周朴园的阶级本性,“望着周朴园,泪要涌出。
”以一件绣着一朵梅花和一个萍字的衬衣,巧妙地亮相;周朴园也认出了眼前这个“下人”就是三十年前被他凌辱和抛弃的侍萍。
面对着侍萍,周朴园又如何表现呢?让学生朗读课文。
(从“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到“可是你——”)【分析要点:(1)态度陡变,“忽然严厉地”责问“你来干什么?”言外之意是“你来是不是要敲诈我?”当鲁侍萍说“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又责问“谁指使你来的?”言外之意是“一定是有人指使你来的,莫非是鲁贵叫你来的吧!”侍萍“悲愤”地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从他的阶级本能出发,“冷冷地”说出“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言外之意是“你认为不公平,找到我这儿来究竟怎么样呢?”(2)当鲁侍萍怀着满腔“怨愤”哭诉周家给她造成的三十多年的苦难时,周朴园唯恐将事情闹大,则又极力淡化事态的发展,一再说“你可以冷静点。
”“你静一静。
把脑子放清醒点。
”“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从前的;日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3)当鲁侍萍说“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时,周朴园则又再施他那虚伪的骗局,想再以那“为着纪念你”,“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等虚假的旧情来软化侍萍。
(4)当鲁侍萍识破周朴园的骗局说“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的时候,周朴园还是怕丑事外露,尤其怕“很不老实的”鲁贵知道,而影响他的荣誉、地位。
因此又提“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言外之意是“找出一个双方面都好的办法了结这件事情。
”“他(鲁贵)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的。
”“他(大海)不会认你做父亲。
”侍萍:“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周朴园却想以金钱来平息侍萍对他怨愤,了结他的罪恶。
最后决定辞退鲁贵和四凤,“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六)小结:周朴园面对被他凌辱的侍萍时的表现,进一步暴露了他冷酷、虚伪、自私的本性。
◎问:通过这一场戏,你认为鲁侍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分析要点: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
她正直、善良,但是在周公馆却备受凌辱和压迫。
大年三十的晚上,被周家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痛不欲生,跳河自杀。
遇救以后,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含着怨愤生活了三十年。
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
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蔑视。
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见见我的萍儿。
”表现出她那纯洁、崇高的母爱。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学习第二场戏。
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二)讲读第二场戏。
1、学生概述第二场戏的内容。
【概述要点:(1)鲁大海代表矿上罢工工人找董事长谈判。
(2)周朴园用金钱收买“没有骨头”的工人代表,破坏罢工,开除了鲁大海。
(3)鲁大海愤怒揭露周朴园镇压工人的血腥罪行。
(4)周萍出手、命人乱打亲兄弟,侍萍挥泪忍恨离周家。
】2、再要求学生于课文中找出使用破折号的语句,并分析归纳破折号的作用。
【讲解归纳:课文共有23处使用了破折号。
(1)哦,——老爷没有事了?(2)你——你贵姓?(3)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4)后来,后来,——你知道么?(5)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6)哦,——那用不着了。
(7)还有一件——(8)哦,你,你,你是——(9)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10)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11)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
不过——(12)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