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新批评讲解..共40页
英美新批评
新批评的先驱与奠基者
新批评的先驱人物是英国意象派批评家休姆,其重要论 文是《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其中为新批评定下了思 想倾向的基调。 新批评的奠基者首推艾略特和瑞恰兹 瑞查兹的语义分析学理论可为概括为三个方面。 1以现代心理学为基础的“冲动平衡论”。 2根据语言的用途,把人类的语言分作两种,即科学的语言 与文学语言。 3语境对于把握一个词汇的真正含义十分重要。
新批评的主要观点
1)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谬见”理论。(新批评的 极端化) 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概念:其一是 意图谬误。其二是感受谬误。 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视对作者意图的探究为谬误,其 锋芒所向直指实证主义或浪漫主义文学批评。同时他 们认为以读者情感波动弧度的大小评判作品的优劣, 是一种感受谬误。在作家——作品——读者共同建构 的艺术有机过程中,新批评毫不犹豫地斩断了两端千 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批评是一种地道的 作品本体论
2悖论和反讽 布鲁克斯对反讽作了最详备的解释。他把反讽定义为 “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语境能使一句 话的含混意颠倒,这就是反讽。诗歌中的所有语词都 得受到语境的约束,它们的意义都受到语境的影响, 因而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反讽。 反讽可以表现在语言技巧上,如故意把话说轻,但听 者却知其分量。反讽也可以表现在整个作品结构之中。 而悖论作为一种修辞格,原指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 实的陈述,在布鲁克斯看来,诗人要表达真理只能使 用悖论语言。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非个人化
1个人生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 2作家和传统的关系问题。 3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一个艺术家如何才能把个 人的情感和经验转化为非个人的、艺术的情感 和经验。即表现非个人的情感和途径是借用 “客观关联物”。
英美新批评 外国文学教案 ppt
5. 隐喻。隐喻是比喻中的一种,也是新批评诗歌 隐喻。隐喻是比喻中的一种,
分析中的又一重要概念。在此, 分析中的又一重要概念。在此,它已不只是修辞 学上的术语,而成为诗歌的一种基本要素。 学上的术语,而成为诗歌的一种基本要素。诗歌 应该是其字典意义与延伸意义的平衡, 应该是其字典意义与延伸意义的平衡,字面意思 与隐喻意义这两种因素要同时存在并处于张力的 状态。若过分偏重于字典意义,诗便少了诗味, 状态。若过分偏重于字典意义,诗便少了诗味, 过分偏重于隐喻意义,又常造成晦涩难懂。 过分偏重于隐喻意义,又常造成晦涩难懂。只有 在两者的相互约束、相互限制中, 在两者的相互约束、相互限制中,使隐喻意义在 尽可能理解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尽可能理解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使字面意思在尽 可能暗示的范围内保持其意义的一致性, 可能暗示的范围内保持其意义的一致性,才能使 诗内涵丰富而又耐人寻味。 诗内涵丰富而又耐人寻味。
新批评理论专注于语义的研究,提出了一 新批评理论专注于语义的研究,
系列新概念、新范畴,为西方文学批评指 系列新概念、新范畴, 明了方向。 明了方向。 新批评也试图把赏析式的批评纳入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 轨道,把文学批评总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轨道,把文学批评总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新批评理论的评价
象牙塔里的智力游戏 文学批评的标准问题 不必承担任何政治风险 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野 没有重视文学的社会性、经验性和文化性 没有重视文学的社会性、 说出文学“是什么”,但没说出“为什 说出文学“是什么” 但没说出“
语境理论。语境理论是新批评语义分析的 语境理论。
核心理论,也是理解新批评方法的前提。 核心理论,也是理解新批评方法的前提。 语境指的是某个词、 语境指的是某个词、句或段与它们的上下 文的关系,正是这种上下文确定了该词、 文的关系,正是这种上下文确定了该词、 句或段的意义。在此基础上, 句或段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瑞恰兹进一 步扩展了语境的范围。 步扩展了语境的范围。一是当时写作时的 话语语境, 话语语境,二是指文本中的词语所体现的 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的名称” “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的名称”,这 里词语蕴含了历史的积淀, 里词语蕴含了历史的积淀,一个词可能暗 含着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 含着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某种强烈的 情感。语境构成了一个意义交互的语义场。 情感。语境构成了一个意义交互的语义场。
13.第十二章 英美新批评文论(课堂PPT)
英美新批评文论
1
概述
一、英美新批评 (一)英美新批评,也被称为“本体论批
评”“文本批评”“客观主义批评”等, 是20世纪20年代肇始于英国、30年代至60 年代兴盛于美国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流派。 (二)它将文学批评的重点由时代和作者转 向作品,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倡导对文本的形式结构和意义进行细读, 推崇“科学化的”解读和客观主义批评。
9
一、非个性与客观对应物
(四)评价 艾略特的“有机整体观”和诗歌创作的非
个性化理论,要求文学研究重点关注文学作品内 部过程而非作者意图和读者反应,重视对文本客 观性、语言复杂化和情感结构的研究,摒弃了实 证主义和印象主义的主观批评,这种批评观成为 新批评的“细读”“本体论”等理论的支3
二、情感语言与实用批评
(三)细读
1、细读是指对作品词语进行封闭的、细致的阅 读和分析,它要求批评者排除和作品无关的杂 念,对作品文本进行客观谨慎的阅读与考察。
2、瑞恰慈认为所有的好诗都要求细读,它鼓励 要恰到好处地注意它的字面意义,这要靠读者 的鉴赏力来发现。
3、细读方法是瑞恰慈在剑桥大学进行的文学教 学实验的成果和总结。隐去诗人名字让学生阅 读。
14
二、情感语言与实用批评
(四)文学语言的四种意义
瑞恰慈指出应该运用细读方法对文学语言的 四种意义进行辨析。这四种意义分别是:
1、字面意义,是指作者运用语言所谈到的事物, 实际发读者感受和思考的契机;
2、情感意义,是作者对自己所谈到事物的情感态 度。
3、语气,是作者对于读者的态度,它往往能反映 初作者对于自己和读者之间关系的看法;
3、浪漫主义文论主张作者决定论,认为了解作者 的身世和性情是理解作品的前提。
英美新批评
• 对隐喻的运用就暗示了在一般主题方面有 一个间接表达的原则。而对于具体的意像 和陈述,就暗示了有机联系的原则。就是 说,诗歌不是一些美丽的或“有诗意的” 意像的集合。诗的美在于整株植物上鲜花 盛开,需要茎,叶和看不见的根。
• 了解诗歌的各个部分是相互有机地联系在 一起,并且间接地与诗歌的主题相联系, 我们就要认识到语境的重要性。语境赋予 具体的词语,意想或陈述以意义。“不管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 瑞恰慈祥在《科学与诗》中,认为科学是 一种陈述,而诗歌则是一种”次陈述“。 与陈述相比,诗歌的作用是让我们更好地 感受事物。
斯蒂文森在《伦理与语言》一书中,强调区分开一个 词的意义及起含义。在这种区别的某一具体实例中,我们可以 使用符号学家所称的”语言学规则“,使一个词能获得稳定的 反应。 ”athlete“这个词的一个意义可以指对运动感兴趣的人, 但其含义但不一定个子高的男性。语言学规则是:”运动员必 须对运动感兴趣,但不一定个子高“。这些是我们所称的词语 的描写功能。 词语的第二个单独的主要功能,即情感功能。斯蒂 文森建议可以使用次从属性的情感意义这一术语来指称一种情 感 “意义” ,而“这种情感意义取决与符号的认知含义”。具 有相同描写意义的词据说有很不同的情感意义“意义”。例如 “license(放任)”“liberty(自由)”他认为在某些上下文中 有相同的描写意义,却具有完全相反的情感意义。最后,他认 为有些词语没有描写意义,却有明确的情感“意义”:这些就 是各类感叹词。
• 印象主义: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饿颓废 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它认为现 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 真的,美的,是的目的在暗示”另一个世 界“。诗的象征是沟通两个世界的媒介。 它重主观表现而轻客观描写;重艺术想象 而轻现实再现。强调有物质实感的形象, 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的方式来表 现。(《简明文学知识词典》西北师范学 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
语义细读之英美新批评 PPT
桑塔格《反对阐释》对 新批评的批评
• “文学的魅力和文化价值,从来并不认为 在于意义的复杂性——至少不是那种需要 严格阐释的‘意义’,而在于直觉的接受, 无需煞费苦心地分析,善于接受的读者就 能领会其要旨。” • “如果文学既需要被欣赏又需要被阐释, 如果在阅读和欣赏文学时,阐释已经无形 地存在,那么文学的纯粹性和自足性一开 始就受到损害。” • 指出新批评自相矛盾。 • 中国式的误读就在于忽略了新批评的科学 主义倾向。
• 瑞恰兹先后6次到中国,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任教,讲授“英文”、“西洋小说”、“文学 批评”、“诗歌”、“戏剧”等课程。 • 燕卜荪 1937 ~ 1940 年在西南联大、 1947 ~ 1952 在北大任教,王佐良、李赋宁、杨周翰、赵瑞 蕻等人都曾受教于燕卜荪。
燕卜荪在西南联大的故居
英美新批评为20世纪文学研究 提供了系列的重要概念和范畴
• 新批评创造的一些理论概念,在今天已经成为现代文学 批评的通用术语,如“反讽”、“复义”、“语象”、 “构架”、“肌质”、“张力”、“文本”等等。 • 概念和术语往往是思维轨迹及其理论节点的显示;是对 研究对象的发现、建构,也是对其特性和特征的概括。 • 新批评创造的理论术语能够流传下来,被其他学派认可, 说明新批评的思路和概括对理解和解释文学是有价值的
英美“新批评”发展概况
• 第一时段: 1915年~ 1930年,新批评的发轫期。提出 与语言和语义研究有关的各种文学见解,集中阐述了 新批评的理论基础。 • 第二时段: 1930年~ 1945年,新批评的形成发展期。 在文学研究上形成了新批评特有的“问题意识”和相 对近似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确立了在文学研究上 的主导地位。 • 第三时段: 1945年~ 1957年,是新批评的鼎盛时代; 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新批评的影响逐渐衰落。
英美新批评讲解课件
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关注作品的艺术手法和技巧,以分 析作品的形式要素为主。
形式主义批评的特点
注重作品的形式创新和艺术实验,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反对传统的文学史和文学评论方法。
形式主义批评的应用
适用于分析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 的形式特征和艺术创新。
与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关系
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
强调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形式,新批评则更注重文本的语义和修辞。
新批评观点
文本是意义的载体,其意义是通过语言的特殊使用产生的,而非仅仅是形式或结构的产 物。
与读者反应批评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读者反应批评
强调读者的主观反应和解读,后现代主义则 质疑文本的确定性和作者的权威性。
随着文学形式的多样化,传统文学批评方法难以满足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需求,英美 新批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重视文本独立性
英美新批评强调文本的独立性和自足性,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应该通过文本自身 的语言和结构来解读。
主要观点与理论
文本中心论
英美新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独立自足的客 体,其意义和价值不依赖于作者、读者或
英美新批评讲解
目 录
• 英美新批评简介 • 文学作品分析方法 • 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与技巧 • 英美新批评与其他文学批评流派的关系 • 英美新批评的局限性与评价 • 英美新批评的未来发展
01
英美新批评简介
起源与背景
20世纪初期
英美新批评起源于20世纪初期,是当时文学批评界的一个重要流派。
受到传统文学批评的挑战
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
01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词汇、句子的意义和关系进行分析
英美新批评
Thomas Stearns Eliot
b.文学作品的结构分析: 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的命题及反浪漫主义倾向。 兰色姆的“构架——肌质”理论。 布鲁克斯等的有机结构论。 c.细读法: 新批评作为一种批评实践。 单篇分析。 语义分析的传统。 实证主义。 d.修辞批评: 布鲁克斯、韦姆萨特等人对隐喻、反讽等修 辞格的研究。复义理论。
约翰· 克罗· 兰色姆(John Crowe Ransom,1888— 1974),20世纪著名文艺 批评家,诗人,文学理论 “新批评”派领军人物,生 前曾长期担任美国梵德比尔 大学文学教授。
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 1888-1965)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和文 艺评论家。有诗集《普鲁弗洛克及其 它观察到的事物》、《诗选》、《四 个四重奏》等。代表作为长诗《荒原》 他的最主要的文学批评文章有《传统 与个人才能》(1917)、《批评 的功能》1923《诗歌的用诗和批 评的用诗》(1930),
三、兰色姆: (1888-1974)美国评论家,诗人。 生于南方的田纳西州。新批评理论的中坚人物。
2.本体论批评: 什么是本体论?(ontology) 本体论批评的含义: a.面对文本。 兰色姆所开列的非本体论批评 (1)批评家阅读文学作品以后的个人感受的记录; (2)作品主要内容的归纳和解释, (3)历史研究,指对一般文学背景、作者生平、作品所涉及的作 者自身的那些内容以及文献书目的校订考证等; (4)语文学研究,如外来语、罕用词语、典故等的研究; (5)道德研究 (6)其它特殊研究,如哈代小说中的地名研究等。 b.文学的深层本体(神秘的存在、本原世界) 从艾略特到兰色姆。
四、布鲁克斯:(1906-1994)耶鲁大学教授。 1.关于反讽: 古希腊:以似而是或似是而非的方式交谈,对 话双方所处的位置。柏位图对话集中的苏格拉底。 19世纪:克尔凯戈尔《反讽的概念》:“ 在 更高的意义上,反讽不是指向这个或那个具体存 在,而是指向某个时间或情状下的整个现实…… 它不是这个或那个现象,而是经验的事例整体。” 新批评理论家 : 艾略特认为玄学诗是理趣与反讽。 燕朴逊复义7型中的后两种类型。
英美新批评PPT课件
• “对艺术技法的研究无疑属于批评……高明
的批评家不会满足于堆砌一个个零散的技 法,因为这些技法预示着更大的问题。批 评家思考的是为什么诗要通过技法来竭力 和散文相区别,它所表达的同时也是散文 无法表达的东西是什么”。
a
10
6.5布鲁克斯的“细读法”
时窗外啼鸟的声音把我从双重的梦中唤醒了,而我的眼中还闪烁
着那不可逼视、翠绿的光,耳边还缭绕着那动人的吟唱。
•
做梦总有个来由吧。是什么时候、什么回忆、什么所想,使
我做了这么一个翠绿的梦?我想不出来了。
a
8
6.3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 1、文学家的位置
针对浪漫主义对个人的过分突出和现代派
对传统的一味否定,认为诗人必须具备历史感
•
(7)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
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
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
(8)“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的呆住了。
•
(9)“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
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
吗?
•
(10)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一遍地唱
• 诗歌语言的特征是悖论
• 悖论把“已经黯淡的熟悉世界放在了新
的光线之下”
• 反讽:语境的外部压力加上语言内部自身的
压力,使诗歌在新的层面上达到了动态的平 衡。
• 悖论”是指“表面荒谬实际真实”的陈述,
“反讽”则指“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之间相
互对立”;即“悖论似是而非,反讽是口是 心非”。
a
英美新批评讲解..共42页文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孔子
《英美新批评》课件
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应用与发展
全球化语境为英美新批评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新批评理论在分析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时,能够提供一种跨 文化和跨语言的批评视角,促进文学的国际交流和理解。
新批评理论在全球化语境下,将更加注重比较文学的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揭示文学的普遍性和 差异性,推动文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对文学批评的贡献与影响
英美新批评对文学批评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注重文本细读和作品内在结构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强 调对文本的独立性和自足性,推动了文学批评从外部研究转向内部研究。
比较诗学研究
新批评注重比较诗学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中的诗学思想和理论,揭示诗学的共性和 差异,推动诗学的交流和发展。
05 英美新批评的局限与挑战
CHAPTER
对形式主义的过度强调
要点一
总结词
过度关注文本的形式和结构,忽视作品的社会、历史和文 化背景。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英美新批评派过于强调文本的形式和结构,将文学作品视 为独立的、自足的艺术品,忽视了作品所处的社会、历史 和文化背景对作品的影响。这种倾向导致了对文本的孤立 解读,限制了对作品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特点
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具有自身的价值 和意义。同时,它也注重对文本的语言、结构、意象等方面的细致分析,以揭示文本的深层含义和艺 术价值。
英美新批评的发展历程
起源
英美新批评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 主要代表人物有I.A.理查兹、T.S.艾略特等。
彼岸花英美新批评课件
于处理的世界,而是那复杂难解的本原世界,诗歌通过唤起 我们的感觉和记忆,使人在恬淡的心境中,了解本体世界。 诗歌表达的是本体世界的知识,诗的特异性就在这里。比如 玄学诗就是这种诗。
本体批评,就是通过分析诗本体,去感受思考世界的本体。
三、兰色姆的本体批评理论
那么如何进行本体批评呢?
兰色姆提出了“架构—肌质”理论。他用房子进行了比喻: 诗的构架犹如房子的结构,诗的肌质犹如房子的装修。因此,诗歌的架 构是对现实不可缺少的陈述,肌质则是那些与架构无关的细节部分。 “诗歌中能用散文转述的部分是架构,不能转述的部分是肌质”。 要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肌质,而不是构架,才符合本体批评要求。因为诗 的本质和精华,以及表现世界本体的能力,都在肌质,而不在构架。
3.语义分析学与非个人化理论的联系:
正是因为把文学看成非个性的、具有客观标准的独立的象征有机体,才能 对文学做语义分析,也只有进行语义分析才能探索象征意义的含义。
№3 形成期的新批评理论
人们最早用”新批评派'来指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聚集在美国南部范德比尔 特大学的一帮年轻批评家。为首的是该大学的教师兼诗人兰色姆,以及他的学生 泰特、沃伦和布鲁克斯。 1930年瑞恰慈的学生燕卜逊出版了发挥老师文学语言特征思想的《含混的 七种类型》。
一首好诗就是用技巧建立 起来的连贯细节,要对这 样的诗进行评价,自然要 对诗本身进行细读。
所谓细读,不是拿放大镜去读 而是要充分阅读和深入研究, 从细节着手,特别要注意那些 别人不太注意的细节,细心揣 摩,仔细推敲诗歌的语言和结 构,发现和破解那些用隐喻、含混、 象征、悖论、反讽等修辞手法所形成 的单个或整体意象的深层含义。
№1新批评理论产生的背景
20 世纪初,批判现实主 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 等等批评理论霸占理论论 坛时日已久,理论疲劳已 现,因而需要新鲜的理论 观点产生。此外,文学领 域已经产生了新的文学, 比如现代主义文学,这些 原有的理论已不再适宜来 批评新的文学。
第二章 英美新批评
韦勒克 沃伦
美国学者雷纳·韦勒克则 新批评学派的理论总结 者,他和沃伦于1943年 出版了《文学理论》一 书,这部著作代表了新 批评学派在理论发展鼎 盛期的最高成就,曾一 度作为美国大学文科教 材。
(四)衰退期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新批评学派的理
论影响开始日渐衰微。 首先是它的理论发展内部不断暴露出了理论
上的缺陷。 其次是随着存在主义、现象学、解构主义、
文化研究等20世纪西方新的文化思潮的兴起, 新批评学派的理论发展逐渐与当代西方社会 的历史文化现实相去甚远。
最后,在批评方法上,新批评学派过分强调 “文本细读”的方法也招致了方法论狭窄和 缺乏开阔的社会学诗学视野的责难,而在 “细读法”的理论原则下的一系列批评概念 和范畴也招致了美国文论界的批评。
在他1917年所著的《传统 与个人才能》中提出来的, 是他的文论思想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传统与个人 才能》中,艾略特说:
传统是一个具有广阔意义的东西。传统不能继承。 假若你需要它,你必须通过艰苦劳动来获得它。 首先,它包括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包括一 种感觉,即不仅感觉到过去的过去性,而目也感 觉到它的现在性。这种历史意识迫使一个人写作 时不仅对他自己一代了如指掌,而且感觉到从荷 马开始的全部欧洲文学,以及在这个大范围中他 自己国家的全部文学,构成一个同时存在的整体, 组成一个同时存在的体系。
反复阅读和细致阅读。
第三节 艾略特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Thomas Stearns Eliot, 1888—1965),美国著 名诗人、评论家、剧作家、 文学理论家,英美新批评 学派的理论先驱和奠基人。
13.第十二章 英美新批评文论(课堂PPT)
英美新批评文论
1
概述
一、英美新批评 (一)英美新批评,也被称为“本体论批
评”“文本批评”“客观主义批评”等, 是20世纪20年代肇始于英国、30年代至60 年代兴盛于美国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流派。 (二)它将文学批评的重点由时代和作者转 向作品,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倡导对文本的形式结构和意义进行细读, 推崇“科学化的”解读和客观主义批评。
3、此外,艾略特的有机整体观还指作品的整体性 以及作品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有机性。
6
一、非个性与客观对应物
(二)非个性化理论
1、艾略特既摒弃浪漫主义夸大诗人主观性的 做法,又反对古典主义“照相式”的单纯模仿 外界事物、片面强调客观性的方法,有意要改 变英国诗歌理性与感性相脱离的局面。
2、他指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 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就是说, 应该把诗人放在文学史这个整体和文学传统之 中加以考察,判断诗人的作品有无价值就要看 它是否符合过去的标准,而并非是否具有个性。
一、本体论批评
(二)“构架-肌质”理论 1、所谓“构架”,是指逻辑意义,如房子的 梁和四壁的墙。是诗篇结构或者逻辑核心。 2、所谓“肌质”,是诗的本体论部分,如房 子四壁的墙皮上的装饰和点缀,这是诗的本质 与精华,是诗之所以为诗的部分。 3、构架与肌质的关系是对立的,或更确切的 说,兰色姆认为两者的关系是互相干扰的。
17
三、含混
(四)赫伯特的《朝圣》:
穿过矮林,我走向欲望(passion)的荒野。 就是那有人称为沼泽的高地的地方: 它是一片荒芜,有时却很富饶。 就在这儿我全部的财产被掠夺, 只剩下一枚美丽的金币(angel), 那是一位朋友系在我身上。
18
《英美新批评》PPT课件
编辑课件ppt
21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英美性批评
总结:新批评派强调文学研究应该立足 于作品,应让作品说话,应该分析研究 作品的内在结构,而不是从作品以外的 其它因素出发。没有对文学本体的感受 和分析,就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在 这一点上,无论新批评派、俄国形式主 义、法国结构主义,这些理论的存在说 明这种追求文本艺术性的行为是有其存 在价值的。对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化都 作出了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英美诗人兼批评家T·S艾略特 英国文学理论家兼诗人 瑞恰慈
编辑课件ppt
7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英美诗人兼批评家T·S艾略特
非个性化论(impersonality) 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 艺术家丧失个性的过程。每个艺术家只有在传统中 才有意义,他将随着传统延伸只过去,充满在现在, 拓展至未来,从而既具有暂时性又包含了永久性。 每一个艺术家都应尽可能的了解传统,参与传统, 以自己毕生的精力和生命去发展传统。放弃自己以 归宿更有价值的东西,牺牲自己以不断的前进,消 灭自己的个性以发展传统,是文学事业得以永存。 但是,个性在传统中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是积 极的、活跃的因素。“非个性”论并不是指诗人无 个性,而是说明诗人在创造作品时,应把自己的感 情、个性进行艺术加工,使个人的东西熔铸为超乎 个人之上的艺术作品。这就是“非个性”论的主要 内容。
维姆萨特韦勒克比过渡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新批评发展第一阶段英美诗人兼批评家ts艾略特英国文学理论家兼诗人过渡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英美诗人兼批评家ts艾略特非个性化论impersonality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艺术家丧失个性的过程
英美新批评
英美“新批评”理论梳理-精品文档资料
英美“新批评”理论梳理-精品文档资料英美“新批评”理论梳理一、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文学特异性,诗歌真理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科学化和系统化冲动的形式主义文论流派,“新批评”的理论家们从一开始就试图在为文学寻求自身的独特定位,找出使“诗”之所以为“诗”的“文学特异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得出其文学原理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论。
十八世纪末以来“泛科学主义”的流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严谨的实验科学方法来验证分析,“真实性”是科学的终极旨归,但却恰恰和文学背道而驰。
因此,“新批评”的“诗辩”最终落实到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之上,或换言之,文学与其他活动有什么区别?对此,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具有独立的生命”,是自足的超然于现实世界的,他们彻底切断了文学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瑞洽慈认为只要文学作品能够让我们产生前后一致的情感反应,它就是“真”的,而无关作品和现实的关系,这也明显的体现出他的读者反应心理学的印记。
只是他的观点却又回到了唯美主义的老路上,他的“非指称性伪叙述”论自然也遭到新批评派全体的一致批评。
在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上,新批评派的观点要复杂得多,也深刻得多。
他们反对唯美主义者简单的割裂;他们也反对瑞洽慈的“前后一致的可接受性就是真”的观点,因为两者的观点都会使科学独享“真理”的尊荣。
新批评派诸家都反复强调:诗歌传达的知识“从根本上或本体上是特殊的知识”,并且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完美的知识”。
新批评的“诗歌真理观”是其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在这一点上新批评内部也出现了分歧。
兰色姆认为科学把握世界的一般性,所得到的只是世界的“骨架”;但“诗”是具象的来把握世界,是一种具体真理,是世界的“肌质”。
只是兰色姆的观点虽然颇有创见,却也有失之片面之嫌。
不少新批评家们在此基础上结合艾略特的“感觉性融合”论,认识到诗歌的真理性在于两者的融合,让新批评的诗歌真理观有了辩证法的印记。
可以说,新批评对诗歌真理的坚持是意味深长的,他们是想通过这种方法让文学在实证科学思想泛滥的时代中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并进而与科学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