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之战略
中国制造2025总体战略分三步走的内容
中国制造2025总体战略分三步走的内容
中国制造2025总体战略的内容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是从2015年到2020年,重点发展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以及新材料等领域。
目标是提高制造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第二步是从2020年到2025年,重点培育一批世界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企业。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集成电路等前沿技术和产业,提升产业链的上游,增加附加值,并加强国内市场的需求引领作用。
第三步是从2025年到2035年,努力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
在此阶段,中国将推动产业创新和升级,提高制造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
通过这三步走的战略,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
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中国制造2025计划解析(深度版)
中国制造2025计划解析(深度版)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使中国的制造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背景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
然而,中国的制造业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低端产品过剩、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
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通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2. 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绿色制造: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倡导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环保理念,推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4.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
5. 市场开放: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合作,推动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外资投资和技术引进。
影响与挑战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将对中国制造业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然而,该计划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结论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
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制造等举措,中国制造业有望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提升整体竞争力。
然而,实施该计划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中国制造2025全文计划(细节版)
中国制造2025全文计划(细节版)目标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主要内容1. 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 加强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建设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产业结构优化-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 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3.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提倡绿色制造,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制造业。
4. 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 加强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 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
- 鼓励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型企业和创业者。
5. 国际合作与开放-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 参与全球价值链,提高国际分工水平。
- 推动贸易自由化,促进国内外市场对接。
实施机制1.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导向的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 加强政策支持,提供财税优惠和创新创业扶持。
3. 增加研发投入,优化科技创新体系。
4. 完善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和公平竞争。
5. 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及时纠正问题和调整方向。
实施路径1. 制定实施规划和时间表,明确目标和任务。
2.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统一协调机制。
3.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社会支持度。
4.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5. 持续评估调整,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
成效评估1. 经济指标:提高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2. 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3. 环境效益: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人才培养: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5. 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地位。
中国制造2025详细行动计划
中国制造2025详细行动计划引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本行动计划详细阐述了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指导。
一、核心目标1.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2. 提高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推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
3. 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
二、战略任务1. 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先进制造业。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
3. 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企业成本。
4. 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
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三、重点工程1.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2. 关键领域突破。
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施重点攻关项目。
3. 智能制造工程。
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4. 绿色制造。
推广绿色设计、绿色工艺和绿色产品,提高制造业绿色化水平。
5. 质量品牌建设。
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培育,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6. 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强制造业人才培养,引进国际顶尖人才,提高人才素质。
四、政策支持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设立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制造业。
2. 优化税收政策。
降低制造业税收负担,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3. 加强金融服务。
提高金融机构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
2025计划是什么内容
2025计划是什么内容
2025计划,是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旨在推动中
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
该计划旨在通过信息化、智能化、
绿色化等手段,加快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
核心竞争力,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
首先,2025计划致力于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已经
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2025计划将加大对智能制造技术的研
发和应用力度,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其次,2025计划着眼于推动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
环境保护已
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绿色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5计划将推动制造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2025计划还致力于推动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
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
2025计
划将鼓励中国制造企业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总而言之,2025计划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和国际化发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
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5计划的实施将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实现由大国制造向强国制造的华丽转身。
中国制造2025整体战略目标
中国制造2025整体战略目标(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中国制造 2025 的战略目标概述二、中国制造 2025 的具体战略目标1.第一个十年规划2.第二个十年规划3.第三个十年规划三、中国制造 2025 的实施路径四、中国制造 2025 的重要意义正文中国制造 2025 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其目标是在2025 年将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这一计划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并通过分步实施,以实现我国制造业的智能转型和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
中国制造 2025 的战略目标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 2015 年至 2020 年,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基本实现工业化,巩固制造业大国地位,大幅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第二个阶段是在 2020 年至2035 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个阶段是在 2035 年至 2045 年,在建国一百周年时,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为实现这些战略目标,中国制造 2025 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其中包括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发展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中小微企业等。
中国制造 2025 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这一计划将有助于我国制造业实现智能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
同时,通过推动创新和创业,这一计划还将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总之,中国制造 2025 是我国为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
中国制造2025目标
中国制造2025目标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提出的一项旨在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战略。
该战略旨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中国的制造业从低端、低附加值向高端、高附加值转变,加快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做到“质量优先、效益优先、创新驱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等措施,推动制造业向创新驱动转变。
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技术创新的转化和应用。
2. 加强工业基础能力建设: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加强生产加工能力等措施,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包括加强产业链条的协同,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3. 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等,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4. 推进智能制造:通过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实现智能化、自动化。
5. 建设绿色制造体系:通过推动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推动制造业向绿色、
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在2035年前建成制造强国,到2050年成为制造业强国。
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不仅可以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还可以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就业增长等,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2025计划
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变,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这一计划的提出,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首先,中国制造2025计划明确了制定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
通过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转变,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
其次,中国制造2025计划强调了创新驱动发展。
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等,以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中国制造2025计划还强调了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绿色制造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强环保技术研发、推动清洁生产、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等,以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中国制造2025计划还强调了开放合作和国际化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需要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
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开放合作和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强国际技术交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等,以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指导纲领,对于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转变,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制造业将继续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计划,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由大变强的发展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目标是将“中国制造”打造成创新驱动、品质升级、绿色发展、面向全球的高端制造,以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那么,《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呢?本文将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品质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详细解读。
一、技术创新目标1.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实现自主创新。
2.强化标准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加速技术转化和推广: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4.推进国际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加速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二、产业结构升级目标1.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加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
2.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优化:完善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效率,优化供应链结构。
4.增强产业链融合和协同创新能力:加强产业链融合和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三、品质提升目标1.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优化设计、制造和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促进品牌建设和营销: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提升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加强质量监测和监管:加强质量监测和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智能制造目标1.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制造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2.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上下游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
中国制造2025计划内容
中国制造2025计划内容中国制造2025计划。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变,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由大国制造向强国制造的跨越。
该计划于2015年5月发布,被视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动力。
首先,中国制造2025计划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在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产学研合作等。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迈进。
其次,中国制造2025计划强调了绿色制造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绿色制造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等。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环保水平,推动中国制造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再次,中国制造2025计划强调了服务化制造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服务化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服务化制造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支持,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定制化、柔性化生产等。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差异化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动力,将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变,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由大国制造向强国制造的跨越。
我们相信,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引领下,中国制造业一定能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与发展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作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中国制造2025战略被视为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蓝图。
本文将从实施和发展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现状和未来。
一、实施方面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自2015年提出以来,经过多年实践的国家战略。
为了实现该战略的落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区。
例如: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市借助地方政府的支持,积极发展智能制造产业。
其次,政府引导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例如,国有企业比亚迪建立了一个由九大工程研发中心和90多家附属企业组成的技术创新平台,并把80%的利润用于研发。
再次,政府支持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制造业的竞争。
例如,中国建筑集团承揽了印度的达赖耶建筑工程等大型工程,同时,建立国际化的营销网络,用设有语音、视频功能的高科技产品完成“云招标”,获得了海外客户的赞誉。
二、发展方面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赋予了制造业更多的宏观发展的机遇。
未来,中国制造企业有着多个发展的方向:1、技术创新。
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
在智能制造方面,中国与国际市场同步发展。
例如,北汽集团首款量产车将在2020年正式上市,成为国内最智能的SUV汽车。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智能制造将破解制造业的劳动力短缺等难题。
2、高端制造。
过去,中国制造业以低成本的加工制造打入国际市场,低端的品质不可避免。
未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介入,激烈的竞争对手已经要求制造业不仅扩大市场覆盖面,而且要提升产品的品质和配套服务。
例如,在高端智能机器人领域,通过拓展技术应用,中国企业已能与国际领先机构展开竞争。
3、转型升级。
转型是中国制造企业面对全球化竞争的关键。
如今,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下,制造业正向高质量的转型。
例如,阿里云联手国机数据,研发人工智能系统,将算法和工业场景深度结合,开创制造业装备的智能、自动化和柔性化的新标准。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创新驱动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来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并分析其实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中国制造2025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二、优化产业结构中国制造2025旨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兴产业,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
三、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四、加强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要求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队伍。
通过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思维。
同时,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五、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2025着重强调绿色制造的发展。
通过推动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措施,实现中国制造业的绿色转型。
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六、推动国际化发展中国制造2025还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市场拓展,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
通过加强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总结: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涵盖了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国际化发展等方面。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意义
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意义1. 概述我国制造2025战略作为我国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性,以及该战略对我国制造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2. 我国制造2025的背景和意义我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传统的我国制造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产能过剩、低附加值、环境污染等问题。
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旨在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手段,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3. 我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我国制造2025战略对我国制造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和投入,我国制造业将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我国制造2025还将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化进程,推动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另外,我国制造2025还将为我国制造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创新动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4. 我国制造2025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制造2025不仅对我国制造业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我国制造2025将促进全球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动,推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组和升级,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5. 结论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我国制造业和全球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把握全球经济的发展动向,为我国制造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还需要政府、企业、产学研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以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一步,也是我国向世界经济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中国制造2025》明确9 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 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 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 项战略任
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六: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六: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首先,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要实现制造业迈向制造强国,提升中国制造产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其本质是一项国家战略。
而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需要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具体来说,即需要实现“三步走”的战略,分别是产业升级、产业创新和产业引领。
1. 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制造强国战略中的第一步,主要是依靠技术改造、资源优化、人才引进等手段提升现有产业水平,升级工业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
具体而言,需要通过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快速吸收新兴技术,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资源整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生产资源“互联互通”,实现产业升级和资源流动式发展。
此外,还需要大力引进产业技术人才,推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应用能力。
2. 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是制造强国战略中的第二步,主要是通过打造创新生态圈、推进技术集成、破除创新壁垒等方式实现产业创新,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可实现的实用技术,不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要加强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推进创新资源共享和开放,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协同推进技术成果转化。
同时,还要加大产业投资、鼓励风险投资,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推广成熟的产业创新模式,提高产业创新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3. 产业引领产业引领是制造强国战略中的第三步,主要是通过产业布局调整、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和国际领先技术应用等方式,以制造科技领先和产业聚集区建设为支持,不断扩大和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
具体而言,要引导和培育像华为、阿里巴巴等一批中国品牌,促进国内品牌市场份额扩大,推动产业布局优化迭代,提升产业产值能力。
同时,还要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推进产业全球化发展,实现中国制造“走出去”的目标。
中国制造2025整体战略目标
中国制造2025整体战略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整体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中国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强国。
具体目标包括:
1. 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实现技术的自主可控。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中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力度,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3.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性: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转型,加大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加强制造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人才。
5. 市场开放和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市场开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外资和外国技术,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引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制定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本文档将全面解析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战略、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为深入了解这一战略提供详细参考。
一、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三个主要目标:1. 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制造业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以上,制造业利润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3. 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比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二、战略中国制造2025实施“三步走”战略:1. 第一步(2016-2020年):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 第二步(2021-2025年):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3. 第三步(2026-2035年):制造业创新能力世界领先,质量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结构全面优化。
三、重点领域中国制造2025聚焦十大重点领域: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智能硬件、5G等。
2.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
3. 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航空器、卫星、高端装备等。
4. 新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
5. 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生物技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
6.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7. 电力装备:高效节能变压器、智能电网设备等。
8. 农业机械装备:高效农业机械、智能农业设备等。
9. 环保和节能装备:大气治理设备、水处理设备等。
10. 新能源与节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四、政策措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下政策措施:1. 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最新版)
战略任务和重点 (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稳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
战略任务和重点
(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强化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战略任务和重点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加强关键核心研发。
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强化知识产权运用。
战略任务和重点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
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
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 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 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 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
实到位。
发展形势和环境
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我国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指导思想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
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量增效为 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 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荐智能制造为主攻方 向,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施,确保各项任务落
实到位。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 2025》提出了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2025”之战略
年初,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中纺圆桌论坛上的论述让人印象深刻:中国工业增加值率偏低,测算“十一五”为25.6%,近两年不到23%,而发达国家为35%40%,相差十几个百分点。
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本土回归”、“重振制造业”,德国提出工业4.0新战略,欧盟提出将工业比重由2011年的15.1%提高到2020年的20%。
而我们在谋划工业4.0的同时,也要着力打造工业3.0,甚至不得不补2.0的欠账。
3月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针对产业发展提到了一个新概念: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
即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一份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2014年中发布的报告被广泛援引,“中国的制造成本已上升为美国的九成”。
该报告认为美国近年的制造成本不升反降,主要原因是生产率更高而能源成本更低。
纺织业的成本问题也在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演讲中提及,他日前在中纺联理事会议上表示,2020年预计中国产
业工人月均工资将达1000美元,这对于整个纺织业、特别是细分的成衣业将构成较大挑战。
但纺织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空间巨大,劳动效率提升也仍有空间。
新常态下,李毅中提出要重塑和再造“低成本优势”,即再造建立在技术、产品、管理、生产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上的低成本优势。
怎么做?关键在“降本增效”。
比如通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提高工效,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浙江、广东两省都已提出“机器换人”、“人控机器”;比如产学研用相结合,在“用”上狠下功夫,推进研发成果产业化、商业化。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是60%70%。
研发目的在“用”,特别是移动互联时代,用户参与更有利于加快研发进程,疏通应用渠道。
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
而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以及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必将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随后我们便听到在中纺联理事会议上,王天凯会长对于推动智能转型,加快行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论述。
他提出行业要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互联网+纺织”行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重塑行业增长新动力新优势。
具体而言,“互联网+纺织”体现在:研发设计网络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流程信息化、营销过程电子化。
这四位一体是“纺织互联网”的综合体现,而非单一的营销过程电子化(电子商务)而已。
当下纺织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的关键点,更在于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在于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在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诚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
而纺织业正是这个优势产业的重要一员。
落实“中国制造2025”,对于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纺织业重任在肩,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