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习题集及答案

环境工程习题集及答案

环境工程习题集及答案
题一
问题:描述环境工程的定义和目标。

答案:环境工程是研究和解决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
与改善方法的工程学科。

其主要目标包括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题二
问题:列举环境工程所涉及的几个领域。

答案:环境工程涉及的领域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
土壤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管理、环境风险评估等。

题三
问题:简述环境工程师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答案:环境工程师负责设计、建设和运营环境保护设施,开展
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参与环境政策制定,进
行环境技术研究等。

题四
问题:环境影响评价(EIA)是什么?简要描述其目的和流程。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或计划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判断
和减轻项目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其主要流程包括项目调查和论证、
环境影响预测、环境评价报告编制、公众参与和决策、环境管理及
监督等。

题五
问题:介绍目前常用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答案:目前常用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包括物理治理技术(如过滤、吸附、沉淀等)、化学治理技术(如氧化、还原、中和等)、生物治理技术(如生物降解、生物滤池等)、能源利用技术(如废物能源化利用)等。

题六
问题:解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答案: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前提下,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其能够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发展。

其原则包括综合性原则、预防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公平原则等。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I 篇 习题解答 第一章 绪论1 . 1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

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1.2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1.3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1.4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 )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 )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1.5 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前言环境工程学是现代工程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控制、废弃物处理和环境监测等方面。

学习环境工程学知识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

本文将提供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部分课后练习题及其答案,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环境工程学的知识。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1 题目什么是环境工程学?其主要任务是什么?1.1 答案环境工程学是研究环境保护、资源清洁利用和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科学技术。

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清洁利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设计、建设和经营环保和资源清洁利用的工程系统,开展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

1.2 题目什么是环境污染和其分类?1.2 答案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在环境中超出一定浓度或某些物质在环境中存在时间过长,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现象。

根据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可将环境污染分为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第二章2.1 题目解释污染源、排放量、排放浓度和环境质量标准的概念。

2.1 答案污染源是指产生和排放有害物质的自然、人为活动或设施,如工厂、交通工具、矿山等。

排放量是指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总量。

排放浓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制定的限制和控制污染物在环境媒介中浓度或总量的标准。

2.2 题目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

2.2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开、透明、科学、客观、以人为本、以风险管理为导向。

其中,公开、透明是指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和结果应该向公众公开;科学、客观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应依据科学、客观、可靠的依据开展;以人为本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应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应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确保环境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总结本文为学习环境工程学的人们提供了一些环境工程学的基础知识点和对应的练习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1.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CO :ppm 20.3643.44281000.43=⨯⨯-。

2.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解:1)ρ(g/m 3N)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N)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3.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85.5% H :11.3% O :2.0% N :0.2% S :1.0%,试计算:1)燃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2)干烟气中SO 2的浓度和CO 2的最大浓度;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 燃油含: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C 855 71.25 71.25H113-2.5 55.25 27.625S 10 0.3125 0.3125 H 2O 22.5 1.25 0 N 元素忽略。

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次习题答案1-1、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水的自然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太阳能的作用下,通过蒸发或蒸腾作用形成水汽,上升到空气中凝结为云,在大气环流-风的推动下运移到各处。

在适当的条件下又以雪、雨等形式降落下来。

这些降落下来的水分,在陆地分成两路流动:一路在地表形成径流,汇入江河湖泊;另一路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称为地下渗流。

这两路水互相交流转换,最后注入海洋,与此同时,一部分又以蒸发或蒸腾的方式进入大气。

这种循环称为水的自然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指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要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而经过使用后水被排放出来,最终又流入天然水体,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一个局部的循环体系。

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有效利用,危害人群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质:指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

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

水质标准:国家或政府部门正式颁布的统一规定。

如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水体自净:在污染物参与水体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过程中,经过一些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污染物质被分离或分解,水体基本上或完全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1-3、Lmg L mg /4.15025010001000)3622.543998.54(/8.22825010001000)3426.543998.54(=⨯⨯-==⨯⨯-=挥发性固悬浮固体1-6、 1-7、 1-9、Lmmol P T HCOLmmol CO P CO OH TP Lmmol T Lmmol P /8.340.1260.62][/40.1][,2][20][2/1/60.6100010001.060.6/40.11001000100.040.132323=⨯-=-====-<=⨯⨯==⨯⨯=---总碱度酚酞碱度Lmmol P T HCOLmmol CO P CO OH TP Lmmol T Lmmol P /2.320.0260.32][/20.0][,2][20][2/1/60.310010001.060.3/20.01001000100.020.032323=⨯-=-====-<=⨯⨯==⨯⨯=---总碱度酚酞碱度)(/10588.5/050.160.265.32/1)(/26056.146.560.2/60.22/12/1,/60.22/1,/20.5][][244.206.565.3)(/365/65.31001000025.060.14/20.5][,0][,0][/20.510010001.0)20.50(/0333233323CaCO L mg L mmol S CaCO L mg L mmol S S L mmol S L mmol HCO CO S CaCO L mg L mmol Lmmol T HCO CO OH Lmmol T L mmol P ===-=-===⨯===<==+==⨯===⨯⨯=====-=⨯⨯+==----度总硬度非碳酸盐硬度度碳酸盐硬度总硬度度总硬度总碱度酚酞碱度1-13、1-15、1-19水体自净:在污染物参与水体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过程中,经过一些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污染物质被分离或分解,水体基本上或完全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是如何表示?它们在环境工程中有什么用途?
答:悬浮固体:如果对水样进行可滤操作,滤渣(包括悬浮物质和另一部分胶体
物质)经烘干后的质量就是悬浮固体量,也称“总不可滤残渣”。
结果以 mg/L 计。
可沉固体:是指 1L 水样在一锥形玻璃筒内静置 1h 所沉下的悬浮物质数量,
其结果以 mg/L 计。

货 浑浊度:是指水中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将蒸馏水中
1 cm
= 0.002
1
10 6 cm
=500 S/cm=50 mS/m
第 3 页 共 72 页
环境工程学
(3)
1
10
1 5
cm
=
0.1
1
10 6
cm
=10 S/cm=1 mS/m
(4)
10
1
10 6
cm
=0.1 S/0.01 mS/m
(5)
18.3
1
10 6 cm
1 2500
cm
=
1 0.0025
10
6
=400μS/cm
料 TDS(进水)=(0.55~0.70)γ=0.625×400=250 mg/L
1-6 取某水样 100ml,加酚酞指示剂,用 0.100 0 mol/L HCl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资 盐酸溶液 1.40 ml。另取此水样 100 ml,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此盐酸溶液滴定 习 至终点用去 6.60 ml。试计算此水样的总碱度及各致碱阴离子的含量(结果以 :学 mmol/L 计)。
号 答:酚酞碱度 P= 1.40 0.1000 1000 =1.40mmol/L
100
众 总碱度

上交大《环境工程学》习题集及部分答案

上交大《环境工程学》习题集及部分答案

《环境工程学》习题集第一篇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一、名词解释题1.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泥龄:即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是指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工程上是指反应系统内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微生物量的比值。

4.好氧硝化:在好氧条件下,将NH:转化成N0^和NO;的过程。

5.反硝化:在无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将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6.污泥投配率:日投入污泥与池容积比重。

7.土地处理:在人工调控下,微生物,土地,植物形成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处理方法。

8.折点加氯:折点加氯法是一种化学除氮的方法,在含疑氮的水中加氯时,Cl2÷H2O.∙HOC1+H++CΓNH;+HOCl.∙NH2Cl+H++H2ONH;+IHOCl=NHCl2+H++IH2O2NH;+3HOCl,,MT+5H++3CΓ+3H2O加氯曲线中出现两个折点,加氯脱氯时采用的加氯量应以折点相应的加氯量为准,通过适当控制,可完全去除水中氯气。

9.氧垂曲线:在水体受到污染后的自净过程中,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可随着水中耗氧有机物降解耗氧和大气中复氧双重因素变化,反映水中溶解氧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被称为氧垂曲线。

10.混凝和澄清:由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架桥作用和网捕作用产生的微粒凝结现象-----凝聚和絮凝总称为混凝。

11.生化反应速度:生化反应中单位时间里底物的减少量,最终产物的增加量或细胞的增加量。

12.AB法:由以吸附作用为主的A段和以生物降解作用为主的B段组成的污水处理工艺。

13.A/A/O法:在原来A/0工艺的基础上,嵌入一个缺氧池,并将好氧池中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中,达到反硝化脱氮的目的,这样厌氧-缺氧-好氧相串联的系统能同时除磷脱氮,简称A2ZO法。

14.污泥容积指数(SVI):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过30min静置沉淀后,每千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积。

(完整版)《环境工程学》试卷、习题集及答案(三篇)

(完整版)《环境工程学》试卷、习题集及答案(三篇)

《环境工程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COD;2. 厌氧生物处理法;3. 泥龄;4. 好氧硝化;5. A/A/O法;6. 反电晕;7. 二次扬尘;8. 电场荷电;9. FGD;10. SCR法。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BOD是化学性水质指标之一,其含义是()。

A 溶解氧;B 化学需氧量;C 生化需氧量。

2.废水处理方法很多,其中混凝沉淀法可去除废水中的()。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A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 不溶性有机物;C悬浮物质。

3.废水二级处理技术属于()。

A 生物方法;B 化学方法;C物理方法。

4.A2/O法产生的污泥量比活性污泥法()。

A 多;B 少;C 一样。

5.下列哪种技术属于废水三级处理技术()?A 臭氧氧化;B 气浮;C 好氧悬浮处理技术。

6.脱硫技术很多,跳汰选煤脱硫技术属于()。

A 炉前脱硫技术;B 炉内脱硫技术;C 炉后脱硫技术。

7.电除尘器最适宜捕集的粉尘是()。

A 低比电阻粉尘;B 中比电阻粉尘;C 高比电阻粉尘。

8.常被用来作为高效除尘器的前级预除尘器的是()。

A 机械力除尘器;B 电除尘器;C 过滤式除尘器。

9.既能捕集颗粒污染物,又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的除尘器是()。

A 机械力除尘器;B 电除尘器;C 湿式除尘器。

10.SCR法烟气脱硝的主要机理是()。

A 催化转化;B 化学吸收;C 化学吸附。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MLSS,MLVSS,SVI,SBR分别为、、、。

2.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为、、、。

3.SCR法烟气脱硝机理分为、、、。

4.影响湿法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1.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CO :ppm 20.3643.44281000.43=⨯⨯-。

2.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解:1)ρ(g/m 3N)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N)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3.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85.5% H :11.3% O :2.0% N :0.2% S :1.0%,试计算:1)燃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2)干烟气中SO 2的浓度和CO 2的最大浓度;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 燃油含: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C 855 71.25 71.25H113-2.5 55.25 27.625S 10 0.3125 0.3125 H 2O 22.5 1.25 0 N 元素忽略。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I 篇 习题解答 第一章 绪论1 . 1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

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1.2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1.3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1.4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 )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 )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1.5 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环境工程施工课程题目答案

环境工程施工课程题目答案

环境工程施工课程题目答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环境工程施工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让学生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环境工程施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具备解决环境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了解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掌握环保工程施工的相关法规规定。

2. 环境影响评价- 学习环境影响评价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流程。

3.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 掌握城市固废处理的技术和方法,了解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原则,学习固废处理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4. 污水处理工程- 学习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掌握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5. 大气污染防治- 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学习大气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技术,掌握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6. 土壤污染治理- 学习土壤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方法,了解土壤修复的技术和原则,掌握土壤污染治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7. 环境工程施工管理- 掌握环境工程施工的项目管理技能,了解施工现场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学习环境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和成本管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理论课程的授课和实践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真正掌握环境工程施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验等多种形式。

四、课程评估课程评估主要包括课堂表现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和期末考试评估三部分。

课堂表现评估主要包括参与讨论、作业完成情况和出勤情况等方面;实践操作评估主要包括实验报告、实际操作技能和项目管理能力的评估;期末考试评估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教材主要参考教材包括《环境工程施工学》、《环境工程案例分析》、《环境工程施工管理》,辅助教材包括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环境工程施工技术手册等。

《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计算过程全

《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计算过程全
物质)经烘干后的质量就是悬浮固体量,也称“总不可滤残渣”。 结果以 mg/L 计。 可沉固体:是指 1L 水样在一锥形玻璃筒内静置 1h 所沉下的悬浮物质数量, 其结果以 mg/L 计。
浑浊度:是指水中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将蒸馏水中 含有 1mg/L 的 SiO2 称为 1 个浑浊度单位或 1 度。由此测得的浑浊 度称为杰克逊浊度单位(JTU)。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3)固体废弃物控制及噪声、振动与其他公害防治工程; (4)清洁生产、污染预防与全过程污染控制工程; (5)环境规划、管理和环境系统工程; (6)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章 水质与水体自净
1-1 名词解释 答:水的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种。
水的自然循环:是指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 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 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
1-9 有一水样取 100 ml 用 0.100 0 mol/L HCl 溶液测定其碱度,加入酚酞指示剂 后,水样无色。再加甲基橙作指示剂,消耗盐酸溶液量 5.20 ml,另取此水样 100 ml 用 0.025 0 mol/L 的 EDTA 溶液测其硬度,用去 14.60 ml。试求此水样的总硬 度、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结果以 mmol/L、度和 CaCO3 的 mg/L 计)。
第 1 页 共 72 页
环境工程学
们得以健康、舒适地生存与发展的学科。 0-5 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环境工程学有着两方面的任务:既要保护环境,使其免受和消除人类活动
对它的有害影响;又要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免受不利的环境因素的损害。 0-6 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Word版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Word版
功率:10马力=7.4569kW
比热容:2Btu/(lb·℉)= 8.3736×103J/(kg·K)
3kcal/(kg·℃)=1.25604×104J/(kg·K)
流量:2.5L/s=9m3/h
表面张力:70dyn/cm=0.07N/m
5 kgf/m=49.03325N/m
2.4 密度有时可以表示成温度的线性函数,如
V1=V0·P0T1/ P1T0
=22.4L×298K/273K
=24.45L
所以O3浓度可以表示为
0.08×10-6mol×48g/mol×(24.45L)-1=157.05μg/m3
(2)由题,在所给条件下,1mol空气的体积为
V1=V0·P0T1/ P1T0
=22.4L×1.013×105Pa×288K/(0.83×105Pa×273K)
1.4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则由质量衡算,得

5×100mg/L-(5+50) m3/s -10×106×0.25× m3/s=0
解之得
=5.96mg/L
2.8某河流的流量为3.0m3/s,有一条流量为0.05m3/s的小溪汇入该河流。为研究河水与小溪水的混合状况,在溪水中加入示踪剂。假设仪器检测示踪剂的浓度下限为1.0mg/L。为了使河水和溪水完全混合后的示踪剂可以检出,溪水中示踪剂的最低浓度是多少?需加入示踪剂的质量流量是多少?假设原河水和小溪中不含示踪剂。

环境工程学课后答案

环境工程学课后答案

环境工程学课后答案绪论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0-1名词解释: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均概括为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生产、生活)原因,往原先处于正常状况的环境中附加了物质、能量或生物体,其数量或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变差,并对人或其它生物的健康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物质产生了有害影响的现象。

污染物质: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即为污染物质。

公害:由人为原因引起化学污染物滋事而产生的突发事件通常称为公害。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的和改善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0-2试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一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即指的是人类的环境。

人类与其环境之间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立统一体。

人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同时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于环境,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反过来,污染了的或受损害的环境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不利影响。

0-3试讨论我国的环境和污染问题0-4什么是环境工程学?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怎样?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脱胎于土木工程、卫生工程、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等母系学科,又融入了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0-5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措施。

因此,它有着两方面的任务:既要保护环境,使其免受和消除人类活动对它的有害影响;又要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免受不利的环境因素损害。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解析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解析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解析作业一问题一什么是环境工程学?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解析环境工程学是一门横跨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涉及环境的保护、治理和改善。

其主要内容包括:1.大气污染控制;2.水质污染控制;3.垃圾污染控制;4.土壤污染控制;5.环境监测与管理。

问题二请解释下列环境工程学术语:1.PM2.52.COD3.BOD54.Fenton反应解析1.PM2.5,即细颗粒物,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它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空气中PM2.5的浓度通常用μg/m3(微克每立方米)表示。

2.COD,即化学需氧量,是指需要一定条件下,废水中有机物氧化所需的化学剂量,是衡量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3.BOD5,即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废水中有机物生物降解所需的氧气量。

它是衡量废水中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4.Fenton反应,是一种利用Fe2+和H2O2生成自由基的反应。

它在环境治理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废水和污泥处理中的有机物氧化、去除重金属等。

作业二问题一请解释环境监测中的ISO标准,及其作用。

解析ISO标准全称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是设立全球标准的国际组织。

在环境监测中,ISO标准被广泛使用,主要作用包括:1.在环境监测领域制定和推广标准,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和可比性。

2.为全球企业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提供支持和保障。

3.应用ISO标准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和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问题二请解释环境合规性,及其重要性。

解析环境合规性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经营过程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和其他环境管理要求的规定进行操作和监管。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它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人身、财产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它可以提高企业或组织的形象和信誉度,增强社会对企业或组织的信任感。

环境工程学作业习题

环境工程学作业习题

环境工程学作业一:(14题)1、名词解释: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是指某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2、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固体废弃物控制及噪音、振动与其他公害防治工程;(4)清洁生产、污染预防与全过程污染控制工程;(5)环境规划、管理和环境系统工程;(6)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3、名词解释:COD、BOD化学需氧量(COD) :是指在高温、有催化剂以及强酸环境等条件下,强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氧的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生化需氧量(BOD) :是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4、高锰酸钾耗氧量、化学需氧量有何区别高锰酸钾耗氧量,习惯上称为耗氧量,测定快速,但不代表水中有机物质的全部总量。

一般来说,在测定条件下水中不含氮的有机物质易被高锰酸钾氧化,而含氮的有机物就较难分解。

因此,耗氧量适用于测定天然水或含容易被氧化的有机物的一般废水,而成分复杂的有机工业废水则常测定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钾耗氧量,习惯上称为化学需氧量,是水样在强酸性条件下,加热回流2h(有时还加入催化剂),使有机物质与重铬酸钾充分作用被氧化的情况下测定的。

它能将水中绝大多数的有机物氧化,但对于苯、甲苯等芳烃类化合物则较难氧化。

严格说来,化学需氧量也包括了水中存在的无机性还原物质。

通常因废水中有机物的数量大大多于无机还原物质的量,一般用化学需氧量代表废水中有机物质的总量。

5、名词解释:水体自净水体自净:是指水体在一定程度下能自身调节和降低污染的能力。

6、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拥挤沉淀与压缩沉淀各有什么特点自由沉淀: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呈离散状态,其形状、尺寸、质量均不改变,下沉速度不受干扰。

絮凝沉淀:沉降过程中各颗粒之间相互粘结,其尺寸、质量会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沉速亦随深度而增加。

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环境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在学习环境工程学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它涉及到水、土壤和空气等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环境监测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废物处理方法。

常见的废物处理方法包括:焚烧、填埋、堆肥、物理处理(如筛分、磁选、气浮等)、化学处理(如中和、沉淀、氧化等)和生物处理(如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等)等。

3. 什么是水污染?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水污染物。

水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有害物质或病原微生物超过一定限度,导致水质下降,不适宜人类或生态系统使用的现象。

常见的水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如铅、汞、铬等)、有机物(如农药、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等)、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等。

4. 请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步骤。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评估某个项目或计划对环境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其步骤包括:确定评价范围和目标、收集环境基础数据、评估环境影响、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和决策等。

5. 请简述大气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的成因主要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燃煤和石油燃烧、挥发性有机物等。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管理、推广清洁能源、控制工业和交通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法规和政策的制定等。

6. 请简述环境风险评估的步骤和意义。

环境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

其意义在于评估特定活动或场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环境工程二版课后答案

环境工程二版课后答案

第I 篇 习题解答第一章 绪论1.1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

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1.2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1.3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环境工程学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1.4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完整版)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完整版)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完整版)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2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1.3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1.4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1.5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1.6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主要作用原理是什么解:从技术原理上看,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隔离技术”、“分离技术”和“转化技术”三大类。

隔离技术是将污染物或者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防止污染近一步扩大。

分离技术是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它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作业1.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SO2:m 3,NO2:m 3,CO :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CO :ppm 20.3643.44281000.43=⨯⨯-。

2.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解:1)ρ(g/m 3N)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N)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600×24×10-3kg=891kg3.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 H :% O :% N :% S :%,试计算:1)燃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2)干烟气中SO 2的浓度和CO 2的最大浓度;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 燃油含: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C 855H113-S 10 H 2O 0 N 元素忽略。

1)理论需氧量 ++=kg设干空气O 2:N 2体积比为1:,则理论空气量×=kg 重油。

即×1000=kg 重油。

烟气组成为,H 2O +=,,×=。

理论烟气量 +++=kg 重油。

即×1000=11.27 m 3N /kg 重油。

2)干烟气量为-=kg 重油。

SO 2百分比浓度为%07.0%10049.4463125.0=⨯,空气燃烧时CO 2存在最大浓度%96.15%10049.44625.71=⨯。

3)过剩空气为10%时,所需空气量为×=11.68m 3N /kg 重油,产生烟气量为+×=12.33 m 3N /kg 重油。

4. 普通煤的元素分析如下:%;灰分%;%;%;水分%;%。

(含N 量不计) 1)计算燃煤1kg 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和SO 2在烟气中的浓度(以体积分数计); 2)假定烟尘的排放因子为80%,计算烟气中灰分的浓度(以mg/m 3表示);3)假定用硫化床燃烧技术加石灰石脱硫。

石灰石中含Ca35%。

当Ca/S 为(摩尔比)时,计算燃煤1t 需加石灰石的量。

解:相对于碳元素作如下计算:%(质量) mol/100g 煤 mol/mol 碳 C 1 H S O灰分 3.306g/mol 碳 水分 1.644g/mol 碳 故煤的组成为,燃料的摩尔质量(包括灰分和水分)为molC g /26.18475.5100=。

燃烧方程式为222222013.0010.0584.078.3010.0292.0)78.3(nN SO O H CO N O n O S CH +++→++n=1+4+-2= 1)理论空气量kg m kg m /74.6/104.22100026.18)78.31(1495.1333=⨯⨯⨯+⨯-;SO 2在湿烟气中的浓度为%174.0%10018644.11495.178.3010.0292.01010.0=⨯+⨯+++2)产生灰分的量为kg g /8.144%8010010001.18=⨯⨯烟气量(1+++×+18)×1000/××10-3=6.826m 3/kg灰分浓度为310826.68.144⨯mg/m 3=×104mg/m33)需石灰石kg 21.103%35407.100.32%7.11000=⨯⨯⨯/t 煤5.干烟道气的组成为:CO 211%(体积),O 28%,CO2%,SO 2120×10-6(体积分数),颗粒物30.0g/m 3(在测定状态下),烟道气流流量在700mmHg 和443K 条件下为5663.37m 3/min ,水气含量8%(体积)。

试计算:1)过量空气百分比;2)SO 2的排放浓度(3/m g μ);3)在标准状态下(1atm 和273K ),干烟道体积;4)在标准状态下颗粒物的浓度。

解:1)N 2%=1-11%-8%-2%-%=%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46 (2-11) 空气过剩%5.50%100)25.08(99.78264.025.08=⨯⨯--⨯⨯-2)在测定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mol L P T T V P V /46.39322.1337002734434.22101325221112=⨯⨯⨯⨯=⋅=; 取1m 3烟气进行计算,则SO 2120×10-6m 3,排放浓度为63312010(18%)640.179/39.4610g m --⨯⨯-⨯=⨯。

3)322.45663.37(18%)2957/min 39.46N m ⨯⨯-=。

4)3/85.5222.439.460.03Nm g =⨯。

第二次作业1. 已知某粉尘粒径分布数据(见下表),1)判断该粉尘的粒径分布是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2)如果符合,求其几何标准差、质量中位直径、个数中位直径、算数平均直径及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

50=m μ、d 15。

9=m μ。

85.1501.84==d d gσ。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29(5-24)m NMD NMD MMD g μσ31.3ln 3ln ln 2=⇒+=;P129(5-26)m d NMD d L g Lμσ00.4ln 21ln ln 2=⇒+=;P129(5-29)m d NMD d sv g sv μσ53.8ln 25ln ln 2=⇒+=。

2. 根据对某旋风除尘器的现场测试得到:除尘器进口的气体流量为10000m 3N /h ,含尘浓度为4.2g/ m 3N 。

除尘器出口的气体流量为12000 m 3N /h ,含尘浓度为340mg/ m 3N 。

试计算该除尘器的处理气体流量、漏风率和除尘效率(分别按考虑漏风和不考虑漏风两种情况计算)。

解:气体流量按P141(5-43)s m Q Q Q N N N N/11000)(21321=+=; 漏风率P141(5-44)%20%100100002000%100121=⨯=⨯-=NNN Q Q Q δ;除尘效率:考虑漏风,按P142(5-47)%3.90100002.412000340.0111122=⨯⨯-=-=N N N N Q Q ρρη不考虑漏风,按P143(5-48)%9.912.4340.01112=-=-=N N ρρη 3.对于题2中给出的条件,已知旋风除尘器进口面积为0.24m 2,除尘器阻力系数为,进口气流温度为423K ,气体静压为-490Pa ,试确定该处尘器运行时的压力损失(假定气体成分接近空气)。

解:由气体方程RT MmPV =得L g RT PM V m /832.042331.829)4901001.1(5=⨯⨯-⨯===-ρ s m A Q v /9.17360024.027342310000=⨯⨯==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2(5-45)Pa P13119.172832.08.92=⨯⨯=∆。

4. 有一两级除尘系统,已知系统的流量为2.22m 3/s ,工艺设备产生粉尘量为22.2g/s ,各级除尘效率分别为80%和95%。

试计算该处尘系统的总除尘效率、粉尘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解: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5(5-58)%99%)801%)(951(1)1)(1(121=---=---=ηηηT粉尘浓度为33/10/22.22.22m g m g =,排放浓度10(1-99%)=0.1g/m 3; 排放量×=0.222g/s 。

5. 某燃煤电厂除尘器的进口和出口的烟尘粒径分布数据如下,若除尘器总除尘效率为98%,试绘出分级效率曲线。

解: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4(5-52)ii i g g P121-=η(P=)计算,如下表所示:据此可作出分级效率曲线。

6. 某种粉尘的粒径分布和分级除尘效率数据如下,试确定总除尘效率。

解: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4(5-54)∑==%86.721i i Tg ηη。

7.计算粒径不同的三种飞灰颗粒在空气中的重力沉降速度,以及每种颗粒在30秒钟内的沉降高度。

假定飞灰颗粒为球形,颗粒直径分别为为、40、4000m μ,空气温度为,压力为101325Pa ,飞灰真密度为2310kg/m 3。

解:当空气温度为时53103.2,/912.0-⨯==μρm kg 。

当d p =m μ时,应处在Stokes 区域。

首先进行坎宁汉修正:s m MRTv/2.5321097.28142.35.387314.8883=⨯⨯⨯⨯==-π,m v8104.9499.0-⨯==ρμλ,47.04.0104.9222=⨯⨯==-p d Kn λ。

则61.1)]10.1exp(4.0257.1[1=-++=Kn Kn C ,s m gC d u p p s /1041.11852-⨯==μρ。

当d p =4000m μ时,应处于牛顿区,s m g d u p p s/34.17)(74.1=-=ρρρ。

5002750103.234.17912.0104000Re 56>=⨯⨯⨯⨯==--μρud p p ,假设成立。

当d p =m μ时,忽略坎宁汉修正,s m g d u pp s/088.0182==μρ。

经验证Re p<1,符合Stokes 公式。

考虑到颗粒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就十分接近u s ,因此计算沉降高度时可近似按u s 计算。

d p =m μ h=×10-5×30=×10-4m ;d p =40m μ h=×30=2.64m ; d p =4000m μ h=×30=520.5m 。

8. 试确定某水泥粉尘排放源下风向无水泥沉降的最大距离。

水泥粉尘是从离地面4.5m 高处的旋风除尘器出口垂直排出的,水泥粒径范围为25~500m μ,真密度为1960kg/m 3,风速为1.4m/s ,气温293K ,气压为101325P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