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解析大全

合集下载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标点符号又称“符号”,是文字书写中用以分隔、标记语句、词语之间的关系的符号,它和字母、汉字一样,也具有独立的语义。

标点符号共分为10种:逗号、顿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连字符。

一、逗号。

逗号通常用作语句与语句之间、短语与短语之间或分句中各成分之间的界线,表示不同程度的停顿。

1. 用以分隔独立的表语或状语。

如:他,敬重其父,尊重其师。

2. 用以分隔两个句子。

如:他毕业了,但是还没有找到工作。

3. 用以衔接一些有关列举的栏目或词语。

如:他有一双大眼睛、一个小鼻子、一张圆脸。

4. 用以表达并列的意思或不同的说法实际上是互相对等的。

如:请相信我,无论你怎么想,我都会支持你。

二、顿号。

在一个句子中,顿号表示中断、分隔不相关的意思,通常用于表示非正式或强调时。

它以两个点来取代标点,中间不留空格。

1. 用于引号前后两个句子时意为“也”。

如:他一言不发,她也不敢开口。

2. 用于两个有关联的对等短语间,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仍存在,但是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

如:有钱的人能吃得好,没钱的人:只能吃得勉强。

3. 用于概括性的论证或分析文章中,表示本句要分析或调查哪个方面,句子后面提供关于该方面的详细信息。

如:职业性格是事业精英面临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具体表现为什么样的性格。

)三、句号。

它是由半句号加上句号构成的(“。

”),是书写中用以表示句子结束的重要记号,常用来标示陈述性句子的结束、声明性句子的结尾、叙述语句的结束、感情句的结束、也常用于书面的结束。

四、问号。

用于询问句中,表示句子的结尾,由两个半号组成,表示它是一个问句。

如:你放假了吗?五、感叹号。

由一个叹号(!)构成,用于表示说话者的惊讶、怨恨或惊艳。

如:他竟然站了起来!六、分号。

由一个点号加一个半号组成,用于表示对句子的一部分的强调,本质上,分号后的句子可以独立成句。

如:你去超市买菜吧;反正那里有很多菜。

七、冒号。

用于列举性句子、表述性句子或条件句子中,中间用一个两个点表示。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1.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最全标点符号用法,附例句、解析!

最全标点符号用法,附例句、解析!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1.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5.今天星期三。

6.昨天晴天。

7.随手关门。

这三个例句乍看上去都不像是个完整的句子,不符合我们平常认识的“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构句模式,但仔细一想,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它们是句子的特殊形式,所以都使用句号。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用不用句号,关键不是看语言的长短,而是要看语言有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有的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词就构成了一个句子。

例如:8.走。

9.没有。

有的虽然由多个词构成,但并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按句子结构的要求,它只是句子的一个部件(又叫成分),那就不能算一个句子。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侯老师说标点符号的使用,一直是困扰小学生、初中生的一大难点,趁着期末考之前,让我们再次重温一下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吧~毕竟考试的时候,多提一分都是好的嘛~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1.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标点符号的运用规则解析

标点符号的运用规则解析

标点符号的运用规则解析标点符号在书写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和解析句子的意思。

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能够使文章更加清晰、准确,避免歧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解析:句号(。

)句号是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

在文章中,每个句子通常以句号结尾。

句子结尾的句号应该是全角句号(。

)。

逗号(,)逗号是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它的使用非常灵活。

逗号的主要作用是分隔并列成分,例如分隔名词、短语、从句等等。

此外,逗号还可以用于举例、列举、插入语等语境中。

问号(?)问号是用于表示疑问句的标点符号。

在句子的末尾使用问号可以表达疑问或者询问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问号时应该注意语气和句子结构,确保语法正确。

感叹号(!)感叹号是表示感叹或者强调语气的标点符号。

在句子的末尾使用感叹号可以表达兴奋、惊喜、怒气等强烈情感。

感叹号的使用需要注意适度,过多的感叹号可能会造成文本的紧张和夸张。

冒号(:)冒号是用于引出解释、解答、列举、总结、例证等的标点符号。

在使用冒号时,需要注意后面的内容应该是解释或者引出的内容。

分号(;)分号用于分隔较长的句子成分,使文章结构清晰。

分号也可用于并列句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分隔。

以上是标点符号的运用规则解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够使文章更有条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提高写作的质量。

在书写过程中,准确运用标点符号,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语文标点符号常见错误例析

语文标点符号常见错误例析

1、《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

”【解析】序言不用书名号;教科书名称用书名号,但课程名称不用书名号。

《标点符号用法》中对书名号是这样定义的: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实际使用中,电影名、电视剧名以及歌曲、乐曲、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作品的名称可用书名号;书名或篇名的简称或合称,也可用书名号。

二、误用逗号2、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

解析:“他就以鬼神为饵”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这是大层次之间的停顿。

3、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解析:“一方面……一方面”连接的是两个并列的分句,所以应把“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三、误用顿号4、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解析:“制冷、解冻”属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是并列分句,因此,后两个顿号应改为逗号,以区分不同的层次。

5、有些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产品、管理水平落后,面临的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承担的风险往往要大于获得的效益。

解析:顿号使用有误。

“规模小”与“技术、产品、管理水平”之间不构成并列关系,应将“规模小”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6、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

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解析:本句是陈述—件事实,并不是在提出疑问,所以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7、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解析:虽有疑问词,但没有疑问语气。

标点符号常见用法及举例

标点符号常见用法及举例
例句:辽宁官员谈“死虎事件”中不能上山救虎三点原因:其一是经验不足;其二是没有专业捕兽队伍;其三是捕兽枪支不够。
解析:“三点原因”之间没有逗号,并且停顿较小,不能用分号,应用逗号。
7、分句间没有逗号不能直接用分号
解析: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气呵成,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句: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D
解析:句中贾岛的两句诗是完整的,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引文不完整或是一个成分时句末点号不能内用
01
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成为作用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但是,要注意问号和感叹号仍保留在后引号内。
02
例句: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03
解析:“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只是句中的宾语部分,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一般来说,前面用了冒号,便是提示下面的引文是独立成句的。
例句:昨天开校会,校长宣布:学校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岗位工资制,二是岗位聘任制。
解析:“宣布”后面有冒号,“措施”后面又有冒号。在同一个句子中使用了两个冒号,致使句子脉络不清,两个冒号有一个应改为逗号。
14、冒号中再不能用冒号
短暂停顿不能用冒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同位语中间只需短暂停顿,可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想使用标点符号,只应使用破折号来表示短暂停顿。
解析:“森林、田野、山峦、河流、湖泊……等”是一组并列列举,省略号就表示“等”,所以省略号和“等”保留其一。
16、省略号后不能用“等等”
A
引文独立成句时句末点号不能外用
B
如果引文独立成句,句子就应该保留引文的句末标点符号,即句末点号放在引号的里面。

常考标点符号解析

常考标点符号解析

常考标点符号解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口诀1. 问号第一,注意问题的选择,在整句的末尾使用疑问句。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指的是问,每一句的末尾都用疑问句。

第四,毫无疑问,声明的语气不用问。

2. 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 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 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 冒号提示下面用冒号,上面用风险概括。

6. 引号引用的语言不独立,标点符号在引号之外。

引用的语言可以是独立的,标点符号在引号中。

标点符号使用解析1. 问号(1)注意先选问句,在整句末尾用问句。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区别选择问与连续问的办法有两个:1⃣️ 在句子中是否有或能否加关联词“是……,还是……”。

凡是分句间有关联词“是……,还是……”的,或者能加上“是……,还是……”的是选择问,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不能加的则是连续问,每个问题都应加问号。

2⃣️ 采用拟答的方法,看问句需要几个答案,如只用一个答案的是选择问,如需要多个答案的是连续问。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一个答案,选择疑问句。

)b.你今天早上几点起床?吃饭了吗?(两个回答,两个问好)(2)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3)第三注意指的是问句,问句用在每句话尾。

(具体问题,每个问题末尾打个问号。

)如果连续几个问题没有标明选择的关系,而是分开提问,那么有多少个问题,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4)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注意谓语动词是否带疑问语气。

标点符号知识点总结8篇

标点符号知识点总结8篇

标点符号知识点总结8篇第1篇示例: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意思,让文字更加通顺清晰。

在使用标点符号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以确保文字的表达准确无误。

下面是关于标点符号的一些知识点总结:一、句号(。

)句号是表明一个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一般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末尾。

句号的使用要注意避免重复添加,一般情况下一个句子只需一个句号即可。

二、逗号(,)逗号用来分隔句子中的成分,使句子更加通顺和清晰。

逗号通常用于列举、连接主句与从句、分隔并排词语等情况。

三、叹号(!)叹号用来表示强烈的感情或强调某种情绪,一般用于感叹句的结尾。

在书面语中,叹号一般不宜过多使用,以免破坏文本整体的逻辑结构。

四、问号(?)问号用来表示疑问句的结束,表明说话者提出了一个问题。

在书面语中,问号的使用要遵循语法规则,保证句子的结构完整。

六、引号(‘’、“”)引号用于引述他人的话语或文字,表示某种特殊含义。

在使用引号时,要注意区分直引号和书名号,保证表达准确。

七、括号(()、[]、{})括号用于注释、补充说明或表示范围,在书面语中常用于插入更多信息或解释。

括号的使用要简洁清晰,不要过多干扰文本的阅读。

八、冒号(:)冒号用来引出例证、解释、说明或总结,表明后面内容的延伸或进一步解释。

在使用冒号时要注意语境,使句子结构更加严谨。

九、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表示断续、转折或强调,在句子中起到衔接词语或说明内容的作用。

破折号的使用要符合语法规则,清晰明了。

十、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或暗示,常用于文章或对话中断、思考或补充内容。

省略号的使用要注意避免过度,以保证文章的连贯性。

第2篇示例: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意思,增强语句的力度和节奏。

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可以提高写作的质量,还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所表达的内容。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关于标点符号的知识点吧。

专题04标点符号及作用(解析版)

专题04标点符号及作用(解析版)

专题04 标点符号及作用一、标点符号的分类1.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点号可分为句中点号和句末点号2.标号: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

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二、标点符号的书写规范1、七种点号书写时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右边偏下,占一格。

2、引号、括号、书名号都用在文字前后,占一格。

这三种标号的前半边不可以出现在一行结尾;后半边不能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省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

可以出现于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于一行的结尾,但不能拆散使用。

4、间隔号和连接号放在被间隔和被连接的文字中间,书写时占一格,处于格中部。

连接号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格,而在公路、铁路等交通部门标识运行起讫点时,占两格。

5、着重号和专名号都放在文字的下边,不单独占格。

省略号、破折号、引号的作用考查的频率特别高。

在语言表达中,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它们的作用、所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这三种标点有时在表达中能起到语言所达不到的作用,因此要重点掌握。

三、标点符号的用法顿号、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妈妈买了茄子、黄瓜、韭菜等蔬菜。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

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

冒号:①表示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

②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

①老师说:“你是一个好孩子。

”②笔盒里有许多学习用品: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尺、圆规等。

问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

①你作业做完了吗?②你怎能不按时交作业呢?感叹号!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

①啊!真漂亮啊!②请不要在公共场所抽烟!①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歌曲等的名称。

①《草原》选自老舍先生的《内蒙风光》。

书名号《》< >②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

中文常用标点符号大全及用法详解

中文常用标点符号大全及用法详解

中文常用标点符号大全及用法详解中文常用标点符号大全及用法详解名称符号用法说明举例句号。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网上城市是由全国3000余座城市构建的城市主题论坛社区。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都是互相支持的。

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能源是发展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不批判唯心论,就不能发展唯物论;不批判形而上学,就不能发展唯物辩证法。

冒号:用以提示下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正确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

问号用在问句之后。

是谁创造了人类是我们劳动群众。

感情号①!1.表示强烈的感情。

2.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战无不胜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万岁!引号②“”‘’╗╚┐└1.表示引用的部分。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说:“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他们当中许多人是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学生。

3.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这伙政治骗子恬不知耻地自封为“理论家”。

括号③()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这篇小说环境描写十分出色,它的描写(无论是野外,或是室内)处处与故事的发展扣得很紧。

省略号④……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这个县办工厂现在可以生产车床、电机、变压器、水泵、电线……上百种产品。

破折号⑤——1.表示底下是解释、说明的部分,有括号的作用。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2.表示意思的递进。

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3.表示意思的转折。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连接号⑥—1.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的起止。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北京—上海”直达快车2.表示相关的人亚洲—太平洋地区或事物的联系。

标点符号用法解析

标点符号用法解析

标点符号用法解析1.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A. 昨天我去了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

B. 昨天我去了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

C. 昨天我去了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

D. 昨天我去了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

2.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来表示并列关系?A. 苹果和香蕉都是水果。

B. 苹果和香蕉都是水果。

C. 苹果和香蕉都是水果。

D. 苹果和香蕉都是水果。

3.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来表示选择关系?A. 我喜欢红色或者蓝色。

B. 我喜欢红色或蓝色。

C. 我喜欢红色,或者蓝色。

D. 我喜欢红色,或蓝色。

4.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来表示转折关系?A. 他很聪明,但是不努力。

B. 他很聪明,但,不努力。

C. 他很聪明,但不努力。

D. 他很聪明,但,不努力。

5.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来表示因果关系?A. 因为下雨,所以我没去公园。

B. 因为下雨,所以我没去公园。

C. 因为下雨,所以我没去公园。

D. 因为下雨,所以我没去公园。

6.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来表示列举关系?A. 我喜欢苹果、香蕉、橙子和葡萄。

B. 我喜欢苹果、香蕉、橙子,葡萄。

C. 我喜欢苹果、香蕉、橙子、葡萄。

D. 我喜欢苹果、香蕉、橙子、葡萄。

7.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来表示总结关系?A. 虽然他学习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

B. 虽然他学习努力,但成绩一直不理想。

C. 虽然他学习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

D. 虽然他学习努力,但成绩一直不理想。

8.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来表示条件关系?A.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

B.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

C.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

D.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

9.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来表示假设关系?A. 如果我有钱,我就去旅游。

标点符号用法详解

标点符号用法详解

书名号的使用
表示书名、篇名(文章、规章制度等)、报刊、歌曲、电影剧作等。电视节目、 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书名号内还有书名号时,外用双书名号, 内用单书名号。
例8 :《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 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解析:该句根据需要使用了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符合书面语的使用习惯, 但后面的问号使用错误,应改为句号,因为句中虽然有疑问词“如何”,但它 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个部分(这里充当了宾语),句末不能用问号。)
冒号使用常见差错: 1. 冒号套用。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 如: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 教育。(第一个冒号应改作逗号)
也还有另一种观点:当作品涉及某些阴暗现象的时候,有的同志会说: “你写的现象虽然是真实的,但要考虑文艺的党性原则。”(第一个冒号应 改为句号。)
5. 冒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如: 他们加强了施工现场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甚至每一个工点的安
全管理。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即没查出 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深刻认识事故苗头的后果不放过, 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中间的冒号应改作逗号,或者保留冒号去 掉“即”字)
例5: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 坚强了。”
解析:句中的“突然长大了,坚强了”是部分引用,仅作为句子的一部分 (充当了宾语),故句末句号要移到引号的外面。
括号的使用
句内括号:注释句中的某些词语,紧贴在被注释或说明的词或句子后面。 如所注词语后面有标点,要标在括号的后面;括号内的语句之间可加标 点,但末尾不用标点(出于表达需要,可加问号、感叹号),直接用括 号收住。 例: (1)这间办公室一共有五台电脑(包括笔记本电脑)供老师使用。 (2)这份快递现在就寄出去(快递员下班了,怎么寄?)是不太可能的! (3)“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把葫芦形容得晶莹可人(不管是山楂还 是荸荠)。 (解析:括号中的“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是注释前面的“葫芦”一词, 应该紧跟在“葫芦”之后。)

标点符号大全解释

标点符号大全解释

标点符号大全解释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文章中起到分隔、连接、修饰和强调的作用。

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可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还可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本文将对常见的标点符号进行全面解释,帮助您更好地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1. 句号(.)。

句号是标点符号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束。

在文章中,句号通常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结尾。

句号的使用要简洁明了,避免出现过长的句子,以免影响读者的理解。

2. 逗号(,)。

逗号是用来分隔句子中的成分,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

逗号通常用于列举、连接并列成分、分隔主谓宾等情况。

在使用逗号时,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造成句子结构混乱。

3. 问号(?)。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它通常出现在以疑问词开头的句子或直接疑问句的结尾。

在使用问号时,要注意句子的语气和语调,以便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

4. 感叹号(!)。

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句的结束,它通常出现在表示强烈情感的句子结尾。

在使用感叹号时,要注意句子的情感色彩,避免过度使用,以免影响读者的情感体验。

5. 冒号(:)。

冒号用于引出例证、解释、总结、引语等,它能够使句子更加连贯和丰富。

在使用冒号时,要注意不要滥用,以免造成句子结构松散。

6. 分号(;)。

分号用于连接两个意义相近的句子,使句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使用分号时,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无关的句子连接。

7. 破折号(—)。

破折号用于表示插入语、解释、补充说明等,它能够使句子更加丰富和生动。

在使用破折号时,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语气,避免使用过多,以免影响句子的整体效果。

8. 引号(‘’、“”)。

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语或表示特殊含义,它能够使句子更加明确和鲜明。

在使用引号时,要注意引述的内容和语气,避免使用错误或不当的引号。

9. 括号(()、[]、{})。

括号用于表示插入语、解释、补充说明等,它能够使句子更加丰富和灵活。

在使用括号时,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避免使用过多,以免影响句子的整体效果。

各个标点符号的用法总结

各个标点符号的用法总结

各个标点符号的用法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表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正确使用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连贯,起到规范语言表达的作用。

在汉语中,标点符号有许多种类,每种标点符号都有其独特的用法。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1. 逗号(,):逗号是一个常用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于分割句子中的成分,使句子更加清晰。

逗号一般用于列举、连接并列成分、分割长句等情况。

例如:“春天的风吹得树叶欢笑,花儿摇曳生姿。

”2. 句号(。

):句号是表示一个完整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一个句子的终结。

在文章中,句号一般只在句子的末尾使用。

例如:“今天天气晴,春暖花开。

”3. 问号(?):问号是用于表示疑问句的标点符号,表示提出疑问或疑惑。

在句子末尾使用问号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例如:“你知道今天是几号吗?”4. 感叹号(!):感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情绪,并表示句子的结束。

感叹号一般表示惊讶、愤怒、赞美等情绪。

例如:“你太棒了!”5. 冒号(:):冒号表示引出紧接其后的内容,一般用于列举、解释、引用等情况。

在句子末尾使用冒号表示引出内容的结束。

例如:“他们有三个要求:专心、努力、坚持。

”6. 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独立但有关联的句子,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分号也可以用于分割长句。

例如:“她喜欢学习;他热爱运动。

”7. 括号(()):括号用于将插入语或裸露的部分括起来,起到解释、补充、说明的作用。

括号可以是圆括号、方括号、花括号等不同形式。

例如:“我明天(星期日)没有空。

”8. 引号(""):引号用于引用别人的言论或附加说明,起到引用和强调的作用。

在汉语中,一般使用中文引号“”或者英文引号""。

例如:“她说:“我很快乐。

””9. 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连接两个有关联的成分,表示对前面内容的解释、强调或补充。

破折号也可以表示对话中的换发。

例如:“我对你说—你真的很重要。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 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一句话完整结束。

逗号(,)是小点带尾巴,用于句内停顿。

顿号(、)像个芝麻点,用于并列词语中间。

分号(;)是两点拖条尾,用于并列分句中间。

冒号(:)是小小的两个圆点,用于表示要说的话后面。

问号(?)像耳朵一样,用于表示问句结束。

叹号(!)像个小炸弹,用于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像小蝌蚪,用于内嵌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得牢。

省略号(……)是六个点,用于表示意思还没有完整表达。

破折号(——)是短横线,用于表示解说或话题转换。

书名号(《》)两头尖,用于书、刊名称放在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用于注解文字放在里面。

研究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能熟练掌握。

二、用法简表名称符号用法说明句号①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举例: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举例:他叫什么名字?叹号。

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举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逗号。

用于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需要停顿的情况。

举例: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需要停顿的情况。

举例: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

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需要停顿的情况。

举例: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书名号《》用于书、刊名称放在中间。

举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圆括号()用于注解文字放在里面。

举例:这位演员(1980年出生)在影视圈中非常活跃。

研究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并不难,多看多练才能熟练掌握。

外文图书展销会将于10月20日至11月10日举行,时间为上午8时至下午4时,地点位于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主办单位为XXX。

这是一个展示外文图书的好机会,大家可以前往参观。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其中,“有物”指的是要有内容,“有序”则是要有条理。

标点符号解析大全

标点符号解析大全

标点符号(de)用法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两大类.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和顿号.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着重号等.一、七种点号1、句号注意:问句作宾语,句末用句号,不用问号.例:①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2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但全句所要表达(de)意思却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则句末不能用问号,而要用句号.⑴问句作主语,句末用逗号,不用问号.例:①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②哪里是稻田③用铝合金,还是用钛合金,领导还没定下来.④什么时候动身,从哪儿上车,我都打听好了.⑶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对这样(de)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⑷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3、感叹号注意.⑴倒装式(de)感叹句,感叹号放在句末. ①冲啊,同志们②太精彩了,这场比赛⑵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 如: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⑶语气强烈(de)祈使句或反问句末尾用感叹号. ①你给我出去②我哪里比得上他呀4、顿号注意:表示句中并列(de)词语或短语间较小(de)停顿,停顿比逗号小.①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②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de)四边形.③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了.⑴表概数(de)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de)地方必须有顿号.①他三十六七岁②距这里二三里③今天做值日(de)是四、五组④这次比赛7、8班进入了决赛.⑵约定俗成(de)并列词语中间不用顿号.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⑶连词不与顿号同时使用.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或”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①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①原子弹、氢弹(de)爆炸,人造卫星(de)发射,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de)展达到新(de)水平.②上海(de)越剧、沪剧、淮剧、安徽(de)黄梅戏,河南(de)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⑸语气词后不用顿号.并列(de)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①我们(de)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⑹并列(de)书名号、引号之间不用顿号,因为书名号已经将各个词语明显分开,再使用顿号显得繁冗.①中国古典四大名着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② 虽然许多中国人还不了解“股票”“股市”“交易所”这些名词,但是国外冒险家和巨商们早就开始追求股票带来(de)丰厚利润了.5、逗号注意:逗号表示句子内部(de)一般性停顿,停顿比顿号稍长.⑴和选择问句和倒装问句中间(de)停顿,都要用逗号.①“怎么了,你②多美啊,济南(de)冬天③你想去打篮球,还是想去踢足球⑵独立语(de)后面,要用逗号.如:据说,最美(de)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⑶并列(de)几个分句之间,要用逗号,不能用顿号.例:今年春季,这个省(de)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⑷并列(de)谓语、并列(de)补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例:①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②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③萝卜切得纤细,均匀.⑸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例:市一中学(de)校长、主任,第三中学(de)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6、分号注意.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de)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⑴并列分号前后至少要有一个逗号.①他(de)神色,还是那么(de)安详;他(de)举止,还是那么凝重.②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汉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⑵如果并列分句前后没有逗号,直接用逗号表示并列,不必用分号.①成才(de)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②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⑶并列复句中,大并套小并,大并分,小并逗,最小并顿.①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②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培添了财富;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de)爱国精神.7、冒号注意⑴表示提示下文或解释说明.①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②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de)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⑵表示总括上文.③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de)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de)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de).④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de)灿烂春光.⑶“某某说”在引文前面,用冒号;“某某说”在引文中间,用逗号;“某某说”在引文后面,用句号.①老师说:“李白是唐代(de)大诗人,中学课本有不少李白(de)诗.”②“李白是唐代(de)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de)诗.”③“李白是唐代(de)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de)诗.”老师说.⑷同一句话不能连用两个冒号.错例: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把其中一个冒号改为逗号.)⑸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错例:①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句中冒号或去掉或改为破折号.)错例:②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冒号只管到“作业到深夜”,冒号应改为逗号.)⑹转述(de)话不能用冒号.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二、九种标号.1、引号注意.⑴表直接引用,表特殊意义,表特殊称谓,表强调突出,表讽刺否定,表特定名称.①“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②更有两位虎头虎脑(de)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de)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合闺女一般.③老根据地人民做(de)鞋是“量天尺”.④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⑤这样(de)“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⑥“3·15”维护消费者权益日、“9·11”事件、“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⑵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例: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⑶若引文前有冒号,那么具有独立性,引号内有句末点号.(点号在引号内)①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de)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⑷引文如果没有独立性,只作为其他语言(de)一部分,引号内不能带点号.①我们搞联合,要以鲁迅先生说(de)“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de)目(de)为必要条件(de)”这句话作为原则.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de)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de)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de)原则.引文后有停顿,则点号在引号外;③黑格尔曾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de)一个必然(de)环节”,这是很有见解(de).④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⑤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de)马,正如有(de)评论家所说(de)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引文不停顿,则引号后不用点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de)行动写照.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de)名句,反映当时严酷(de)社会现实.⑸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里面用单引号.①他站起来:“老师,‘有条不紊’(de)‘紊’是什么意思”②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2、括号注意.行文中注释性(de)文字,用括号标明.括号内(de)内容一般不读出来.⑴句内括号,注释或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括号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①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在我国(de)发现,是对古人类学(de)一个重大贡献.②写文章应力求“句无余字,篇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③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刘勰语)(de)标准,就都需要提炼.⑵句外括号,注释或说明整个句子(de),括号放在整句话(de)句末标点之后.①地上本没有路,走(de)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3、破折号注意⑴表解释说明;表意思(de)递进;表意思(de)转折;表语言中断、延长.①他(de)那双大头皮鞋真是“空前绝后”——前面露出脚趾头,后面露出脚后跟.②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de)新衣服.③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de)呼唤:周——总——理——⑵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不能与“即”“就是”“有”“叫”等解释说明性(de)词语同时用.错例:生长在人际罕至(de)雪线以上(de)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de)妇科良药.(或去掉破折号,或去掉“即”)4、省略号注意.⑴表文中省略(de)部分;表话语(de)断断续续;表话未说完.①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②“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③喜儿:(急切地)爹,你……⑵省略号在句末,其后没有必要再使用句末点号,也不能与“等、等等”并用.错例: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de)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应删去句中(de)省略号或“等”)5、书名号注意.⑴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课本名,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书(de)标题,文化产品(电影、戏剧、绘画、歌曲、舞蹈、摄影、相声、雕塑、邮票等)(de)题目,等,用书名号标示.①今天我新学了一首歌曲月亮之上. ②今天(de)人民日报送来得挺早(de).③这学期开设微积分课,需要买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de)微积分.⑵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专栏名、专题名、板块名、丛书、单位等不能滥用书名号.①该报“人民子弟兵”专栏,副刊“笔会”,中央电视台“体育沙龙”,北京文艺台“周末三人谈”专题节目.②李咏主持(de)“幸运52”自播出以来,深受广大电视观众(de)喜爱.⑶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例:读〈雷雨〉有感⑷书名号之间不必顿号.错例:“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句中(de)顿号应去掉)6、着重号.标在字词(de)下面.例:选出下列各项拼音不完全...正确(de)一项.7、间隔号.①这就是令世人震惊(de)“一二·九”事件. ②共产主义(de)倡导是卡尔·马克思.③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8、连接号.表连接相关(de)时间、人、事、物、数字等,占一个字位置,标在字(de)中间.①我国己经建国55年了(1949—2004). ②这是一辆北京—上海(de)直达列车.9、专名号.标在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用名(de)下面.①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②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de)作品.。

标点符号大全解释用法

标点符号大全解释用法

标点符号大全解释用法
标点符号大全:解释用法
一、标点符号
1、句号(。


句号是一种用来标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常用于结束陈述句,以及提问句和感叹句之后。

2、问号(?)
问号是一种用来表示疑问的标点符号,常用于提问句之后,以表示句子为疑问。

3、叹号(!)
叹号是一种用来表示惊讶、激动、厌恶等情绪的标点符号,常用于感叹句之后,以表示句子为感叹。

4、逗号(,)
逗号是一种用来分隔句子的标点符号,可以用来分隔并列的成分,也可以用来分隔句子中的部分成分。

5、冒号(:)
冒号是一种用来说明下文内容的标点符号,可以用来引出下文的解释、补充或例证。

6、分号(;)
分号是一种用来分隔句子的标点符号,可以把并列的句子分开,也可以用来分隔复杂成分。

7、引号(“”)
引号是一种用来标示引用语句的标点符号,可以用来引用某人的话或某段文字,使其与原句区分开来。

8、括号(())
括号是一种用来插入补充内容的标点符号,可以用来插入句子中的附加说明,也可以用来包围句子中的部分成分。

二、书写注意事项
1、标点符号应当与句子中的字体保持一致;
2、在标点符号的后面不要加空格,在标点符号的前面可以加一个空格;
3、标点符号的前后应当有一定的距离,不要让标点符号挨的太近;
4、在标点符号中,小括号和中括号要正确使用;
5、在书写双引号时,开始的时候要用“,结束的时候要用”。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名称符号用法说明举例句号①。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②;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两大类。

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和顿号。

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着重号等。

一、七种点号1、句号注意:问句作宾语,句末用句号,不用问号。

2、问号注意。

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但全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却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则句末不能用问号,而要用句号。

⑴问句作主语,句末用逗号,不用问号。

②哪里是稻田什么时候动身,从哪儿上车,我都打听好了。

②我想知道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⑶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⑷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3、感叹号注意。

⑴倒装式的感叹句,感叹号放在句末。

①冲啊,同志们!②太精彩了,这场比赛!⑵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

如: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⑶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或反问句末尾用感叹号。

①你给我出去!②我哪里比得上他呀!4、顿号注意:表示句中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间较小的停顿,停顿比逗号小。

①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②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③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了。

⑴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①他三十六七岁②距这里二三里③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④这次比赛7、8班进入了决赛。

⑵约定俗成的并列词语中间不用顿号。

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⑶连词不与顿号同时使用。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或”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①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①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展达到新的水平。

②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⑸语气词后不用顿号。

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①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⑹并列的书名号、引号之间不用顿号,因为书名号已经将各个词语明显分开,再使用顿号显得繁冗。

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②虽然许多中国人还不了解“股票”“股市”“交易所”这些名词,但是国外冒险家和巨商们早就开始追求股票带来的丰厚利润了。

5、逗号注意: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停顿比顿号稍长。

⑴和选择问句和倒装问句中间的停顿,都要用逗号。

①“怎么了,你?②多美啊,济南的冬天!③你想去打篮球,还是想去踢足球?⑵独立语的后面,要用逗号。

如:据说,最美的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

⑶并列的几个分句之间,要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例: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⑷并列的谓语、并列的补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①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②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③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⑸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例:市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6、分号注意。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⑴并列分号前后至少要有一个逗号。

①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②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汉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⑵如果并列分句前后没有逗号,直接用逗号表示并列,不必用分号。

①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②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⑶并列复句中,大并套小并,大并分,小并逗,最小并顿。

①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②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培添了财富;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

7、冒号注意⑴表示提示下文或解释说明。

①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②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⑵表示总括上文。

③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④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⑶“某某说”在引文前面,用冒号;“某某说”在引文中间,用逗号;“某某说”在引文后面,用句号。

①老师说:“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有不少李白的诗。

”②“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③“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老师说。

⑷同一句话不能连用两个冒号。

错例: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把其中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⑸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

错例:①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句中冒号或去掉或改为破折号。

)错例:②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冒号只管到“作业到深夜”,冒号应改为逗号。

)⑹转述的话不能用冒号。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二、九种标号。

1、引号注意。

⑴表直接引用,表特殊意义,表特殊称谓,表强调突出,表讽刺否定,表特定名称。

①“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②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合闺女一般。

③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

④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⑤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⑥“3·15”维护消费者权益日、“9·11”事件、“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⑵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

例: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⑶若引文前有冒号,那么具有独立性,引号内有句末点号。

(点号在引号内)①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⑷引文如果没有独立性,只作为其他语言的一部分,引号内不能带点号。

①我们搞联合,要以鲁迅先生说的“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的为必要条件的”这句话作为原则。

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引文后有停顿,则点号在引号外;③黑格尔曾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④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⑤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引文不停顿,则引号后不用点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反映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

⑸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①他站起来:“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②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2、括号注意。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

括号内的内容一般不读出来。

⑴句内括号,注释或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括号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①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②写文章应力求“句无余字,篇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③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刘勰语)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⑵句外括号,注释或说明整个句子的,括号放在整句话的句末标点之后。

①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篇》)3、破折号注意⑴表解释说明;表意思的递进;表意思的转折;表语言中断、延长。

①他的那双大头皮鞋真是“空前绝后”——前面露出脚趾头,后面露出脚后跟。

②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③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⑵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不能与“即”“就是”“有”“叫”等解释说明性的词语同时用。

错例: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或去掉破折号,或去掉“即”)4、省略号注意。

⑴表文中省略的部分;表话语的断断续续;表话未说完。

①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②“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③喜儿:(急切地)爹,你……⑵省略号在句末,其后没有必要再使用句末点号,也不能与“等、等等”并用。

错例: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应删去句中的省略号或“等”)5、书名号注意。

⑴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课本名,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书的标题,文化产品(电影、戏剧、绘画、歌曲、舞蹈、摄影、相声、雕塑、邮票等)的题目,等,用书名号标示。

①今天我新学了一首歌曲《月亮之上》。

②今天的《人民日报》送来得挺早的。

③这学期开设微积分课,需要买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微积分》。

⑵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专栏名、专题名、板块名、丛书、单位等不能滥用书名号。

①该报“人民子弟兵”专栏,副刊“笔会”,中央电视台“体育沙龙”,北京文艺台“周末三人谈”专题节目。

②李咏主持的“幸运52”自播出以来,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⑶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

例:《读〈雷雨〉有感》⑷书名号之间不必顿号。

错例:“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句中的顿号应去掉)6、着重号。

标在字词的下面。

例:选出下列各项拼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7、间隔号。

①这就是令世人震惊的“一二·九”事件。

②共产主义的倡导是卡尔·马克思。

③《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8、连接号。

表连接相关的时间、人、事、物、数字等,占一个字位置,标在字的中间。

①我国己经建国55年了(1949—2004)。

②这是一辆北京—上海的直达列车。

9、专名号。

标在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用名的下面。

①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②《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