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环境下工业工程创新技术
信息环境下工业工程内涵及其本质功能的研究
![信息环境下工业工程内涵及其本质功能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0b181c90c22590102029dbe.png)
得 以实现 。工业 工程是 管理 科学 中共性 和规律性 的 东西 , 它 本身也 是不 断创新 和发展 的 。 2 但 从 0世纪
初 的工作研究 开 始 , 不断形 成物 流工 程 、 人机 程 、
企业 的竞 争力 。 简单 地说 ,工业 _ 是解 决管理 问 T程
题 的一 门_ T程技 术 ,其本 质功 能是 改善与 创新 。信
科学技 术不 能够 直接转 化为 生产力 而起作 用 ,
它必 须通过 管理 手段 和管理 创新 的有力 支持才 能够
人力 、物 料 、资金 、设备 、信 息等组 成 的集成 系统
进行 规划 、设 计 、改善 的学科 。它 以进行产 业 问题 的诊 断与 改善 ,协 助产业 面对外 部环 境 的调适 ,以 低成 本 、高效益 的方式 来 达成企 业 目标 ,进 而提 升
摘
要 :工业工程是解决 管理问题的一 门工程技 术 ,是提高军工企业 竞争能力 的一个关键 因素。随着信息经济
时代的到来 ,它 的内涵不断的丰富 ,其本质 功能是改善与创新 。通过对其 内涵与本质 的研究 及对 国外先进 国家 管理创新模式 的分析 ,结 合我 国军工企业 的现状 ,考虑新经济 时代技术的作用 ,应将信 息技术与工业工程相结
合 ,采用“ 设计一改善—信息化” 复合型 的管理创新模式 ,改造我国军工企业的管理现状 。 关键词 :工业工程 ;信息 ;管理 ;改善 ; 创新
中 图 分 类 号 :F 0 46 文 献 标 志码 :A
提 高军 工企业 的竞 争能力 ,是 装备 委托方 和装 备代理 方共 同关 心 的问题 。这是 因为装 备代 理方 只
Vb . 3 No4 12 . J 12 0 u. 0 8
工业工程在数字化工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工程在数字化工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668ea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6.png)
工业工程在数字化工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工业工程是一门与制造业息息相关的学科,它以科学化的方法和技术来改进生产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工厂则是指通过采用数字技术和信息系统,实现生产过程全面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工厂。
工业工程与数字化工厂的结合,可以为制造企业提供更高效、更灵活和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工业工程在数字化工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一、数字化工厂建设的背景与挑战随着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工厂建设成为了制造业的新趋势。
传统的工厂生产模式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生产线布局不合理、制造流程不流畅、供应链协调困难等。
而数字化工厂的建设可以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工业工程在数字化工厂建设中的应用1. 制造过程优化工业工程通过对生产线进行流程分析和优化,识别并解决生产中的瓶颈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数字化工厂可以通过传感器、机器视觉和自动化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自动化控制,使制造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
2. 物料管理和供应链优化工业工程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和建模技术,对物料需求进行预测和规划,优化仓库管理和物流配送,实现供需的精确匹配和库存的最优控制。
数字化工厂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云平台,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提高供应链的可视化和响应速度,从而降低库存成本和交付时间。
3.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工业工程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传统的生产过程智能化和自动化。
数字化工厂可以通过机器人技术,实现柔性制造和柔性装配,减少人力投入和人为瓶颈的产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工业工程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仿真技术,优化工作站的布局和人机协作,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环境。
4. 质量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工业工程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技术,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改进,实现零缺陷生产和稳定质量。
IE工业工程改善七大手法
![IE工业工程改善七大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5d77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3.png)
IE工业工程改善七大手法概述IE工业工程是指以科学方法为基础,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对人、机、料、法、环境进行综合优化的一门工程学科。
IE工业工程改善七大手法是指在IE工业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七种改善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七大手法。
1. 横向流程优化横向流程优化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不同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瓶颈和浪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流程。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物料和资源浪费,同时还能提升产品质量。
横向流程优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流程分析:对生产流程进行细致的分析,了解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所需资源。
- 瓶颈分析:找出流程中的瓶颈环节,即造成生产效率降低和浪费的主要原因。
- 流程改善:通过重新设计流程或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解决瓶颈环节问题,从而提升整体流程效率。
2. 垂直流程优化垂直流程优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整个生产线上下游环节进行优化,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协同。
垂直流程优化的关键是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合理协调,以确保每个环节对上下游环节的要求和交接点的协调。
垂直流程优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信息流优化:通过引入信息化系统或升级现有系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从而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 协调改善:通过改善沟通和协作机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延误和误解,提高协同效率。
- 质量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强调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
3. 设备改善设备改善是指通过技术改进和设备优化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设备改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技术创新: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 设备维护:建立定期维护和保养计划,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 能源节约:优化设备的能源使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物料管理物料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传统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的区别
![传统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16a326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f.png)
目录一、工业工程的概念.............................................. - 1 -二、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 1 -三、基础IE与现代IE的关联...................................... - 3 -3.1、几个相同............................................... - 3 -3.2、几个区别............................................... - 3 -四、现代工业工程技术与方法...................................... - 4 -4.1、现代工业工程环境的新变化............................... - 4 -4.2、现代工业工程创新体系-新理念............................ - 4 -4.3、现代工业工程创新体系-新特征............................ - 5 -4.4、现代工业工程先进在制造系统............................. - 5 -4.5、现代工业工程创新体系-系统层............................ - 6 -五、现代工业工程发展趋势........................................ - 7 -5.1、新的工业工程思想与信息技术紧密融合..................... - 7 -5.2、现代工业工程应用日趋复杂化............................. - 8 -5.3、生产方式的精益化和敏捷化............................... - 8 -5.4、深度探索现代企业系统的人本化........................... - 8 -5.5、工业工程研究手段不断涌现............................... - 8 -一、工业工程的概念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
工业工程 改善方法
![工业工程 改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1b39e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b.png)
工业工程改善方法一、概述工业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学科,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并优化整个生产系统。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工业工程采用了一系列改善方法。
本文将介绍这些改善方法,包括流程优化、设备改进、作业标准化、提升员工技能、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环境与安全、信息化与自动化等方面。
二、流程优化流程优化是工业工程中最重要的改善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流程优化包括流程图分析、时间研究、动作研究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发现生产流程中的瓶颈和浪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三、设备改进设备改进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对设备进行改进,可以提高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设备改进包括设备改造、设备更新和设备选型等。
四、作业标准化作业标准化是实现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作业过程进行标准化,可以消除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作业标准化包括制定标准作业流程、标准操作规范等。
五、提升员工技能提升员工技能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六、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工业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流程,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减少不合格品和退货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
七、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工业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减少库存成本等。
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计划、库存管理等。
八、环境与安全环境与安全是工业工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可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和安全标准,减少对环境和员工健康的影响。
工业工程中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工业工程中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https://img.taocdn.com/s3/m/20b7c4e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c.png)
工业工程中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过去几十年来,全球制造业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趋势,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成为当今工业界的热门话题。
工业工程作为一门关注如何优化生产过程的学科,也在适应这一变革。
本文将探讨工业工程中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并探讨其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数字化转型是指将传统的生产和运营流程通过数字技术进行改造和升级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应用一些新的软件和工具,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价值链中,并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智能化决策。
这种方式使企业能够更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从而优化生产过程、增加生产力,并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数字化转型中,工业工程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可以利用各种分析工具和技术,对生产线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他们可以了解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工业工程师可以应用物联网技术,将机器、设备和员工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
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也催生了智能制造的概念。
智能制造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将工厂的生产过程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
例如,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智能制造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故障检测和预测维护,减少生产停机时间。
智能制造还可以通过自动化和协作机器人技术,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生产效率。
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对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它们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和减少浪费,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智能制造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
其次,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还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
自动化和协作机器人的使用可以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并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此外,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使工人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识,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空间。
国际经济环境下工业工程的研究与实践
![国际经济环境下工业工程的研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8facd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b.png)
国际经济环境下工业工程的研究与实践工业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致力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已经在国际经济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工业工程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国际经济环境的角度出发,探讨工业工程在研究与实践中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业工程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工业工程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全球产业链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合适的生产资源和市场,工业工程的任务不仅是提高自身生产效率,更要考虑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各环节,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工业工程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
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人力成本,工业工程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为企业提供最优的生产配套方案,从而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标。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工业工程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工程研究正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为工业工程提供了新的研究和实践手段,使得工业工程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工业工程研究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支持。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找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
三、工业工程研究的发展方向在国际经济环境下,工业工程的研究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环境,工业工程研究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首先,工业工程需要关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工程有可能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提高生产过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其次,工业工程还应关注环境友好型生产的研究。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工业工程研究需要注重生产过程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工业工程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工业工程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af4677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d.png)
工业工程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生产都越来越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制造业中,智能制造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而在实现智能制造的过程中,工业工程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工业工程技术的定义、智能制造的概述、工业工程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四个方面来探讨工业工程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一、工业工程技术的定义工业工程技术是研究如何设计、改进和维护各种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质量来完成企业一切产品的生产、销售、管理、研究等活动的技术体系。
其面对的领域包括制造、服务、物流等多个领域。
它旨在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系统化的、全面的、经济的生产方法和管理理念。
二、智能制造的概述智能制造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技术手段,实现生产系统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制造及售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它包括智能制造战略、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产品等多个方面。
它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质量,实现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工业工程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1.生产管理系统的优化生产管理系统是指为实现生产计划的编制、监控和控制而设计和构建的一套系统。
在智能制造中,能够整合设备、工人、工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并且能够将其与计划、物流相结合,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生产管理。
工业工程技术可以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2.制造物流系统的优化制造物流系统是指为实现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资和信息的流动和控制而设计和构建的一套系统。
在智能制造中,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反馈和调整,能够使其更加高效、智能、无疑地进行流程管理。
而工业工程技术在制造物流系统的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有效的进行生产过程的监控与管理,提高生产物流的效率,以及减少垃圾和延误的出现。
3.制造过程控制系统的优化制造过程控制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工厂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细分步骤,实现对制造过程进行监控、预警和改善。
图像识别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图像识别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0ba5ce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0.png)
图像识别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识别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在工业工程领域,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图像识别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一、概述工业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设立、设备、安排、管理和改善生产系统的学科。
而图像识别技术则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解析和理解的技术,能够从图像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和特征。
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对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监控、质量检测和故障诊断,极大地提高了工业工程的效率和效益。
二、图像识别技术在生产线监控中的应用生产线监控是工业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对生产线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生产线上的异常情况,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而图像识别技术在生产线监控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生产线上产品的自动检测和分类,从而有效地捕捉异常情况,提前预警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电子产品生产线上,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对产品的外观和尺寸进行自动检测。
在生产线上,通过安装摄像头和图像识别系统,可以对产品进行快速扫描和分析,判断产品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并自动将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和拣选。
这种自动化监控和检测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人工检查的成本和错误率。
三、图像识别技术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质量检测是工业工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可以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
而传统的质量检测方式往往需要人工参与,耗时耗力且容易出错。
而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自动检测和评估。
在汽车制造领域,图像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外观缺陷的检测。
通过在生产线上安装多个摄像头,对汽车外观进行连续采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识别出生产缺陷,如划痕、涂装不均匀等。
同时,图像识别技术还可以对汽车零部件的装配情况进行检测,保证每个零部件的正确装配和固定。
这样一来,不仅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线的质量控制能力,同时也节省了人工检测的成本和时间。
工业工程(IE)的分类
![工业工程(IE)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5144a0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7c.png)
工业工程(IE)的分类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工业工程的分类,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一、传统的工业工程(IE)传统的工业工程(IE)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制造工业。
下面是工业工程(IE)部门人员的功能:二、现代工业工程现代工业工程,除包括传统的工业工程技术外,尚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和战后若干年中所发展新技术;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观念、新方法相继出现,对工业工程的不断冲击和挑战,现就将现代工业工程技术中影响较大的几项技术分别说明如下:1、工作研究工作研究可定义为:为有组织的群体中的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指明工作活动的内容。
其目的是为了设计出满足组织及其技术要求和满足员工生理及个人需求的工作结构。
2、统计学的广泛应用美国的格兰脱(Eugene L·Grant)教授在1954年时间研究中总结出了一种辅助用马蹄表时间研究的统计技巧,名为工作抽查(Work Sampling)。
3、作业研究及科学管理1950年由英国的卜拉开德教授(Professor P·M·S·Bracket)所领导的一个混合小组,他们着眼于在全系统整体建立数学模式,用计量方法代替定性方法,名为作业研究(Operations Research)。
并于当年出版了作业研究季刊。
4、电子计算机的影响计算机的设计制造据称是由美国本本薛文尼亚大学的毛池莱博士(Dr·John W·Gauchely)及艾可泰博士(Dr·J·Presper Echerat)所完成的,并于1946年在美国陆军的阿波狄恩试验基地首次使用。
随之计算机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工程。
模拟(Simulation);计划与时程安排;电脑管理的制造方法;工作衡量(Work Measurement);集成制造(CIM)。
5、全系统观念及系统设计工业工程(IE)是关于人、机、物等整体系统的设计、改善与装置的一门科学,在处理问题时不可能脱离现实环境而超然独立的结论,其关键在于系统本身具有相互联系及相互影响的作用。
工业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工业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d3960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0.png)
工业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引言: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涉及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工业工程作为一门综合应用学科,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工业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其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一、工业工程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工业工程具有优化生产过程的能力,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实现。
首先,工业工程可以通过改进生产线布局和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其次,工业工程可以引入先进的自动化和信息技术,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最后,工业工程还可以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库存和物流成本。
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二、工业工程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业工程在能源管理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工业工程可以通过优化设备布局、改进能源使用途径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方法,实现能源效益的提高。
例如,通过引入能源回收技术,将废弃热能再利用,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工业工程还可以通过引入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能源消耗的监控和调控,避免能源的过度浪费。
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降低了能源成本和环境污染的风险,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工业工程在社会责任中的应用工业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社会责任。
工业工程通过优化工作环境和提高员工福利,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工业工程可以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健康水平。
其次,工业工程还可以优化员工的工作安排和时间利用,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最后,工业工程还可以通过提供员工培训和技能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
这些应用不仅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还提升了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
结论:工业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了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风险,还通过能源管理和社会责任的应用,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新工科”背景下非电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电工学”课程为例
![“新工科”背景下非电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电工学”课程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a001e6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3.png)
2021年1月刊0 引言“电工学”课程是高校为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通过该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程技术打下基础。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在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背景下,“电工学”课程已成为理、工、农、医等学科本科生素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工科”代表新的产业或行业发展方向,指正在形成的或将要形成的新的工程学科[1]。
在“新工科”建设中,一方面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并加强建设、提升质量;另一方面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与创新,探索符合工程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新培养模式[2]。
为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提出了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创新工程教育教学组织模式等要求[3]。
在“新工科”建设中,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018年8月,教育部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打造“金课”,在第11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教育的微观问题,解决的却是战略大问题[4]。
在“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达到“金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创新和改革,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新工科”背景下非电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电工学”课程为例张 健,李焕洲,唐彰国(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摘要】“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工程教育,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工学”课程是工科非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影响重大。
本文介绍了“新工科”背景下的“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并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工科;电工学;教学改革;评价【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065(2021)01-0038-05收稿日期:2020-1-1作者简介:张健(1975—),女,四川宜宾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网络安全;李焕洲(1974—),男,四川阆中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唐彰国(1978—),男,广西桂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工业工程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工业工程常用的方法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031102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3.png)
工业工程常用的方法和技术1. 生产线优化技术。
2. 设备布局设计方法。
3. 作业分析和作业设计技术。
4. 时间研究和运动学分析。
5. 供应链管理和优化。
6. 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技术。
7. 作业指导和培训技术。
8. 设备维护和预防性维护方法。
9. 物料处理和物流优化技术。
10. 动态规划和调度算法。
11. 运筹学和线性规划技术。
12. 装配工艺设计方法。
13. 工艺流程优化技术。
14. 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15. 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技术。
16. 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技术。
17. 信息系统集成和数据分析方法。
18. 生产计划和排程技术。
19. 效率评估和改善方法。
20. 开放式创新和跨界合作技术。
21. 材料利用和资源循环技术。
22. 工作流程重组和再造方法。
23. 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技术。
24. 变革管理和项目管理方法。
25. 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
26. 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技术。
27. 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技术。
28. 自动识别和追踪技术。
29. 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方法。
30. 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技术。
31. 人机工程学和界面设计技术。
32. 实验设计和优化方法。
33. 工时管理和劳动力规划技术。
34. 联动控制和智能监控技术。
35. 效率标准和绩效评估方法。
36. 连续改进和质量管理技术。
37. 原材料采购和供应管理技术。
38. 自动化生产和机器人应用技术。
39. 信息采集和实时监测技术。
40. 品质策划和产品设计技术。
41. 微观经济和宏观规划方法。
42.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工艺图纸技术。
43. 软件集成和定制开发技术。
44. 供应商协调和供应链协同技术。
45. 工业分析和市场预测方法。
46. 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技术。
47. 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技术。
48. 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方法。
49. 土地利用和厂区规划技术。
50. 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方法。
工程管理新技术范文
![工程管理新技术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2a3ef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9.png)
工程管理新技术范文伴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随着而来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类企业纷纷绞尽脑汁,提高自身的水平,以在竞争中占据更好的位置,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在不断的竞争当中,一些新技术也开始融入了并且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之中。
这些新技术大多数都是伴随着相关领域的科技和技术进步,而产生并最终得到应用的,笔者总结如下:1.1网络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技术而言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大大降低整个管理的成本,还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以及更好地进行安全保障等等。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一个涉及内容非常繁多而且复杂的工作,如此繁多而复杂的工作,按照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付出甚至是浪费,还会造成一些由于工程量过于繁杂而难以避免产生的误差和失误。
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这些错误的产生,同时还可以真正的将工程管理做到信息化、网络化、无纸化、电子化,不但降低了成本,还大大提高了效率。
1.2节能管理技术在现代工程管理中,如果想要更好的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必须将节能管理技术融入其中。
这样才能做到好的技术有好的管理,最终能够得到好的应用。
节能管理技术,就是要求在整个现代工程管理的整体运营当中,需要做到对于节能材料,节能技术等方面科学的、完整的规划,这一规划不但要参考材料和成本本身的最佳优化利用,更要将人员配置、总体布局加入其中。
节能管理技术,这是一个近年来新兴起的词汇,简言之就是在整个工程建筑中,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够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这也是与我国和谐社会的大方向、大政策以及人类发展的整体方向一脉相承的。
但是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仅仅是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远远不够的,如同节能灯可以有效的节约用电,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的话反而会造成更加巨大的浪费。
1.3现代工业工程技术工业工程技术即IE技术,是指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用以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如何使生产要素组成生产力更高和更有效运行的系统。
信息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39537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8.png)
信息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工业工程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支撑,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还改善了生产环境和质量管理。
本文将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几个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
一、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共享、流程整合和资源调配,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优化。
在工业工程中,ERP系统将各个部门、工序的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效协同。
例如,每一个工序的生产情况可以通过ERP系统实时监控,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避免了生产延误。
另外,ERP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未来的生产需求,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减少库存和生产成本。
因此,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在工业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嵌入式传感器和通信技术,使得物理设备能够互相连接和交换数据的网络系统。
在工业工程中,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远程监控。
通过将传感器安装在生产设备上,可以实时监测其运行状态、产量以及机器的维护情况。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物联网系统可以自动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
此外,物联网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供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性能评估,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和设备配置。
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来实现数据分析和决策,以提高工业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在工业工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生产计划、质量检测、故障预测等方面。
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市场需求,人工智能可以生成最佳的生产计划,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在质量检测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和模式匹配技术,自动识别产品的缺陷和异常,提高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
工业工程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工业工程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3a2c7ef647d27284b7351eb.png)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是目前我国相关企业在对于工业工程的应用中,最为普遍与严重的问题。当前,虽然我国有关工业工程的相关企业在蓬勃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外有关工业工程技术应用的相关企业发展更为迅速,其发展势头更为迅猛。因此,在当前工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变化中,就逐渐出现了借鉴国外企业发展技术的普遍情况。
四、工业工程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工程的不断发展进步,其已经开始从生产制造业向外发展,逐渐过渡到服务业、农业和各种公共事业中。
1.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未来工业工程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不单单再局限于生产设计和工作研究,将形成一个全面的企业发展计划系统,注重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现在国际上已经有人开始提出了全面工业工程的概念,使工业工程摆脱仅在制造也起作用的局限。在不久的将来,工业工程将逐渐产业化,跳出制造业的局限,开始向建筑、农业、服务业、行政公共事业发展,比如在教育、饭店、医院等都开始推广应用工业工程技术。
2.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未来工业工程的信息化程度将越来越高。从工业工程现状来看,其信息化程度已经显著的表现出来,很多企业利用各种信息系统结合工业工程进行管理,比如各种CAD、CAPP、AM、CIMS、FMS等技术的应用。这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最基础的信息化,今后的工业工程将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先进的网络化制造,形成全新的自动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魏一鸣;徐伟宣;傅继良;工业工程的过去、现在与未来[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翟立新;我国工业工程高等教育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工业工程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已经有近百年,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工业工程是一项发展较为缓慢的学科。另外,工业工程简称IE,并且工业工程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划分为两个专业性技术类别,即传统的工业工程与现代的工业工程。那么顾名思义,传统的工业工程就是早期发展中的工业工程技术,它主要是通过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生产计划与行程安排等手段,以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为主要目标,来逐步提高生产率,以及提升整体劳动效率。同理而言,现代的工业工程技术就是指在现代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大潮流中应运而生的专业性技术。
浅析现代制造技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浅析现代制造技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4ab6cd7ad51f01dc281f1d9.png)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析现代制造技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摘要:现代制造技术是以现代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企业所面临的严峻生存环境为背景而发展起来的。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变化的产品变批量企业无法沿用传统的制造技术和制造模式去面对上述严峻生存环境的挑战。
制造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总和国力。
从国际范围来看,制造也遵循着“劳动密集、设备密集、信息密集、知识密集”的轨迹,正在经历着从信息化集成走向知识集成的新的发展阶段,对市场的响应时间将成为21世纪制造也赢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
对我国制造业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关键词:制造,技术,装备,发展,影响一、现代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一门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一下七个方面:1、信息化、数字化制造技术2、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3、柔性自动化技术4、现代集成制造技术5、网络化制造技术6、智能制造技术7、可持续发展制造技术二、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制造是国民经济产业主体和物质基础。
“十五”以来,我国加大了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和大宗产品订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攻关,实现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掌握了一批先进的重大成套设备的核心技术。
如葛洲坝170MW水电站机组(其轴流式水轮机的转轮直径为11.3m);300MW秦山核电站成套设备;人造卫星;神州5号、6号、7号载人飞船;国产先进CPU;曙光级、巨型计算机等,无一不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
我国制造业以为全球制造和供应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有阶段性差距。
工业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工业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191511e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2.png)
工业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工业工程是一门涉及生产与运营管理、系统优化和质量控制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工业工程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工业工程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面临着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诸多挑战。
工业工程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随着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工业工程专业将有更多的机会为制造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其次,跨行业应用也是工业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理念是优化系统和流程,这一概念在不同行业和领域都有广泛的适用性。
例如,在物流行业,优化物流流程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在医疗行业,优化医院运营流程可以提高患者就诊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因此,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不同行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流程优化和效益提升的解决方案。
再次,工业工程在服务行业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服务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工业工程专业可以借鉴制造业流程优化的经验,结合服务行业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餐饮业中,通过优化服务流程,降低等待时间、提高点餐准确率,可以提升顾客满意度;在银行业中,通过优化排队系统、设计高效的办理流程,可以提高客户服务速度和效率。
可以预见,随着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工业工程专业将在该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工业工程专业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自身的技能。
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为工业工程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这些新技术,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专业领域的交叉学科合作,利用各专业的优势,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工业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工业工程在发展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工程在发展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e2f7f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b.png)
工业工程在发展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研究1.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当前工业界的热点话题。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通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实现产品生产的高效、精准和可持续发展。
而工业工程作为一门关注提高生产系统效率和优化决策的学科,其应用在智能制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工业工程在发展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2. 工艺优化与改进工业工程旨在提高生产系统的效率和生产质量,而工艺优化与改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应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对制造过程进行全面分析,识别并削减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工业工程师可以借助模拟仿真技术,在生产线上模拟不同工艺方案,找到最优的工艺参数和工作流程,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最大化效益。
3. 生产线布局与优化在智能制造中,生产线的布局和优化是实现高效生产的关键。
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可以对生产线的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从而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
例如,可以通过利用物流仿真软件来模拟和评估不同的工厂布局方案,找到最佳的原材料和物流流程,提高生产线的运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4. 供应链管理与优化供应链管理在智能制造中的地位越发重要。
借助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对供应链进行全面的优化和管理,实现高效物料流动和成本控制。
工业工程师可以运用供应链网络优化技术,分析和优化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确保物料的及时供应和效益最大化。
5. 质量控制与改进质量控制是工业工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智能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应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建立起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合格率的提高。
例如,可以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6. 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智能制造要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而工业工程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和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信息环境下工业工程的创新技术
摘要:论述了工业工程的内涵,以及其基本职能——创新的重要意义。
总结了信息环境下管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创新技术的特点。
关键词:工业工程;创新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已经从“知识经济”转向“创新经济”,称之为“创新力经济”。
有效利用人力与资本并鼓励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全因素生产力”。
在历次科技革命的高新技术发明的前提下,信息与信息之间、经营与管理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发生着交融互促的效应,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应运而生,为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必要的技术与理念的前提。
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工业工程将人、信息、物料、设备、过程和能源集成到产品、服务或项目的整个寿命期内,把获利性、效率、适应性、响应能力、质量同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贯穿整个寿命期做为目标。
工业工程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围绕提高作业效率为重要内容的传统工业工程阶段;与运筹学相结合进行更系统和精确设计的独立活动阶段;以系统工程为新的支柱,形成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分析和设计的系统科学体系阶段;目前可以认为是工业工程应用各种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和范围的新的发展阶
段。
工业工程在其发展和应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职能。
一、工业工程的内涵
工业工程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
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鉴定、预测和评价。
工业工程不仅用于生产事业,还可用于服务业、金融业等领域。
由其广阔的应用范围可以看出它的内涵相当广泛。
工业工程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多,研究方法多样,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工程学中的分析、规划、设计等理论,另外与运筹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工业工程是一个过程。
它是一个不断改进,追求创新的过程。
坚信“改善无止境”——“there is always a better way!”。
工业工程强调人的因素,它将影响人的因素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追求人——机——环境关系的最佳、最和谐状态。
工业工程是集成系统的整体优化,将系统中的各要素孤立考虑和仅仅将各要素简单相加都是不合适的,它追求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的集成系统的整体效益,要产生1+1>2的效果。
二、创新是工业工程的本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
通过对系统的分析评价、完善改造以达到促进系统不断创新的目标,是工业工程的功能之一。
这里的
创新主要包括产品改进、工艺改进、设施改进、系统组织改进、工作方式改进、技术创新的激励与组织、新产品新技术的工作开发等。
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以人为主体的工作系统,它的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做每件事,总有一个最好的办法”。
从其内涵可看出,改善是实现工业工程任务和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工业工程的永恒目标,是工业工程的灵魂,而改善的结果是创新。
工业工程是一门对以人为主体的工作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
管理的综合技术,其工作过程是一个集体努力和综合创造的过程。
如果把它理解为管理,它需要不断探索改进管理系统与工作程序以提高效率。
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除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外,就是创造性技术。
随着发明学、创造工程、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先后提出了一百多种创造技术和方法,其中1个不忘(不忘动作经济原则)、4大原则(取消、合并、重排、简化)、5个方面(操作、运输、贮存、检验、等待)、6大提问技术(目的、方法、人物、时间、地点、原因),这些都是改进与创新工作必不可少的关键。
由此可见,工业工程需要高度的改善改造性,改善创新是工业工程的本质功能。
三、工业工程的创新技术的特点
信息环境下工业工程的创新技术可以概括为:针对知识资源无形性,使用价值的间接性、共享性、增值性等特征,并有利于实现集约发展的管理方法与技巧。
它的研究应用具有以下特点:
(1)集群性。
把市场需求和技术供给、把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有机结合起来,取得全方位的改善效益。
(2)虚拟性。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典型产物就是虚拟就是与信息紧密挂钩的高智能性知识密集型产品和产业。
创新技术的虚拟化具有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素质。
(3)融合性。
创新技术应当是多元、合作与共享的集合。
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享,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改善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忽布和资源重组,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形成双赢或多赢的管理运作。
(4)模糊性。
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使创新的来源无处不在,没有明确的边界。
四、小结
工业工程是解决各生产要素达到有效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过程中各种复杂矛盾的创造性方法。
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研究领域,凡是有利于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评价以及有利于提高效益的方法,都被及时纳入了工业工程的研究和应用范畴,其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在信息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为一种社会主题。
而工业工程从一诞生起就强调不断改进与创新,工业工程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考察分析问题、寻求对策的实践中,永无止境地改革、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应洛.工业工程手册[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9.3-24.
[2]易树平,郭伏.基础工业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