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编修
家谱编修工作总结
![家谱编修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c86d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a.png)
家谱编修工作总结
家谱编修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对家族历史的深入了解,还需要对编修技巧和方法的熟练掌握。
在进行家谱编修工作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家谱编修工作需要对家族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
这包括对家族成员的生平、职业、居住地点等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还需要对家族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有所了解。
只有对家族历史有着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准确地进行编修工作。
其次,家谱编修工作需要对编修技巧和方法有着熟练的掌握。
在进行家谱编修时,我们需要运用各种编修工具和软件,进行信息的整理、排版和编辑。
同时,我们还需要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知识,对家族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只有掌握了编修技巧和方法,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家谱编修工作。
最后,家谱编修工作需要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我们需要对家谱编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总结,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经验。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工作中的不足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编修水平和工作质量。
总的来说,家谱编修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工作,它需要我们对家族历史有着深入的了解,对编修技巧和方法有着熟练的掌握,同时需要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家谱编修工作,为家族历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家谱编修实践心得体会
![家谱编修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0e9bbe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b.png)
家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文化和血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家谱编修工作。
我有幸参与了家族家谱的编修工作,深感这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收获的任务。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谈谈家谱编修的心得体会。
一、家谱编修的意义家谱编修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首先,家谱是家族历史的载体,它记录了家族成员的出生、婚丧嫁娶、迁徙、迁徙等重要事件,有助于传承家族文化。
其次,家谱有助于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增强家族凝聚力。
最后,家谱对于研究我国历史、民俗、人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家谱编修的实践过程1. 收集资料家谱编修的第一步是收集资料。
这包括查阅家族成员的出生证明、婚姻证明、死亡证明等官方文件,以及家族长辈的口述历史、家传文献等。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资料的详实程度对家谱编修的重要性。
2. 整理资料收集到资料后,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
这包括对资料的分类、归档、核实等。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历史资料中的错误,及时进行了纠正。
同时,我还对一些模糊不清的资料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3. 编写家谱编写家谱是家谱编修的核心环节。
在编写过程中,我遵循了以下原则:(1)尊重历史: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不随意编造和夸大。
(2)严谨治学:对资料进行核实,确保家谱内容的准确性。
(3)突出重点:重点介绍家族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展现家族特色。
(4)图文并茂:在文字描述的基础上,配以家族成员的照片、族谱等图片,增强可读性。
4. 审核与修改家谱编写完成后,需要经过家族成员的审核。
在审核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遗漏和错误,及时进行了修改。
此外,我还请教了家族长辈,对一些难以确定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核实。
5. 印制与分发家谱编写、审核、修改完成后,进行印制和分发。
在印制过程中,我注重了家谱的装帧和排版,力求使其美观大方。
分发家谱时,我亲自送到每位家族成员手中,让他们感受到家族的温暖。
三、家谱编修的心得体会1. 增强了对家族历史的了解通过参与家谱编修,我对家族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修谱不是随便修: 家谱宗谱编修的用字规则
![修谱不是随便修: 家谱宗谱编修的用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c97e81cb6294dd88d0d26bc8.png)
修谱不是随便修:家谱、宗谱编修的用字规则一、名、字、号1、名:宗谱中一般都有名(即谱名,宗谱的字辈通过谱名来体现)。
现在修谱,一般不再搞谱名,名字即为谱名。
旧时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只呼其字而不叫其名,即所谓避讳,直呼其名是对这个人的不尊重。
2、字:即平时称呼。
如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平时见面只呼其为“孟德”、“玄德”,而不叫其曹操,刘备,就是避讳,表示尊重。
现代人很少用字。
3、号:号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旧谱中的号一般是年长者或有一定功名的人出于一种成就感,或出于某种因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
所以不能把几岁孩子的小名称为号,那是对号的一种误解。
说明:古人有姓、名、字、号,字通常由长辈来命名,男子可在成年后由父亲取字。
今修谱时,如族内形成共识按字辈定新录入成员的谱名,拟将原名书为“一名××”或“字××”。
同时,不能把旧谱中的名随意去掉,也不能把旧谱中名、字随意调换。
如有曾用名,可用“又名××”加以弥补。
二、配、娶、继配、聘4、配:宗谱中的配是男子结婚的专用词,配即元配。
即对方为未婚,也称处子,书“配某地某姓某公女”。
5、娶:娶则指对方为再婚女子,也称醮妇。
书“娶某地某姓某公女”。
6、继配:继配指前任妻子已死亡或离异,又与后任妻子结婚。
再配为处子则书“继配某地某姓某公女”;再配为醮妇则书“续娶某地某姓某公女”。
7、聘:聘指男子定亲,双方夫妻关系已经确立,但未完婚。
旧社会对定亲非常重视,一旦定亲,女方即为夫家人。
故有“未婚卒,葬某地”之记载。
说明:在配和娶两字并用于一宗谱时,配和娶用词含义是有区别的,一字之差,意义不一样。
所以不要随便把旧谱的配改为娶,个别宗谱只写娶而不写配,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另外,现在修谱,一般不写聘,而以结婚为准,年近五十未结婚者,可写“未娶”。
三、适、字、未字、待字8、适:该女子已出嫁结婚书“适”。
9、字:旧时女子通常在出嫁前才由父母或婆家取字。
家谱修编倡议书(5篇)
![家谱修编倡议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57a2d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2.png)
家谱修编建议书(5篇)家谱修编建议书篇1各位宗亲:盖我孙氏家族,自凤阳定远县遇仙公以来,到凉州公定居常州以来,孙氏家族为常州大族,自一九四六年修谱至今约六十八年,因各种缘由,未能续修,有违祖训,二十五年须一续,当今太平盛世,孙氏原裔,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我们肩负着因宗统族,续修家谱的使命。
国家建史籍,地区修方志,家族续谱牒。
这是繁华盛世意识形态的自然表达,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明支柱,是炎黄子孙最优良的文化传统,家谱即家族档案,是立家之本。
它是一户家族进展的文明史,它记录着家族的繁衍脉络和生命血统的连续,它联系着每一户家族成员的根基。
从微观上,家谱标志着一户家族进展的文明程度及社会影响,反映其家族综合实力和家族成员的总体素养,从宏观上,家谱可透视出社会变迁的痕迹与历史人文变革等相关信息,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们续谱一句《孙氏家谱》的条例,结合当今时代的潮流,热忱诚邀我孙氏族亲,举族同心,完成修谱任务,面对现实,困难重重。
首先族亲对续谱的存在极大差异,其次,没有了祠堂的经济后盾。
其三、由于坂上、灵台、塘洋、居地分散,还有迁徙远走,时间跨度大,还须立传作赞等,事项繁琐,因此续修家谱是一项艰辛,细致浩繁冗杂的文字工程。
面对现实,续修家谱就要全部宗亲、统一熟悉、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大方解囊、踊跃参加、热忱帮助、由衷支持,在全族宗亲的共同努力下,肯定能把《孙子家谱》续修起来,修好撰就成册,以慰先祖,告知后裔。
最终,祝一脉宗亲,与世促进,兴盛兴旺,永世兴盛!家谱修编建议书篇2敬重的各位宗亲:为弘扬中华姓氏文化,秉承先祖精神,让张氏后裔勿忘吾祖。
特建议培建三溪口张氏祠堂!宗祠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
宗祠不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宗族组织开展活动的地方,更是宣扬姓氏文化的重要场所。
兴盛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那么宗庙残颓,香火断绝。
族谱编修的现实意义
![族谱编修的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665361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3.png)
族谱编修的现实意义族谱是一种历史记载,我国古代就有族谱的记载。
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家谱,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历史文化背景、丰厚的传统文化和家族之间的联系,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宝藏。
编修家谱更像一种研究,是收集历史文化信息、发挥家族整体力量的重要方法。
编辑家谱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可以让人们深入了解自己的家庭祖先,了解自己所处社会环境的历史,这样可以增强人们对于家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家谱编纂不仅可以让我们熟悉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而且也可以增强家族凝聚力,扩大家族间的社会联系网,这样才能促进家族整体文化发展,保护好传统文化的珍贵宝藏,历史和传统文化是不可替代的。
家谱编纂可以帮助家庭制定发展方向,在家族的传承中,编辑家谱可以起到一定的顺畅传承作用,从而获得家族发展的积极影响,这将有助于家族走向成功,家族传承时代文化。
家谱编纂更具有实际意义,可以为民族提供积极的文化社会环境,这样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为民族的起源编纂出一部完美的史书,将文化传承变成一种传统,将文化传承永久保存起来,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精神。
以往的家谱编修往往是一家家的长辈们手工制作,把家族历史记载下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家谱制作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家庭内部,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出现,专门从事家谱编修,其工作可以分为调查资料、编修内容、精美装订等几个步骤,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家族历史,也可以更好地保存历史文化,不断发展家族文化发展。
家谱编修的现实意义在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一家的家谱就是一个民族的追溯,可以帮助家人熟悉了解自己的历史,深入了解家族文化,增强对于家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家族文化的发展,使历史传承永久保存,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为人类文明事业做出贡献。
家谱修编倡议书4篇
![家谱修编倡议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86eaf131b765ce0408141a.png)
家谱修编倡议书4篇我们知道,编修家谱并不单单是指编写这个过程,还包括其他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那么如何写好倡议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倡议书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家谱修编倡议书篇1各位宗亲:盖我孙氏家族,自凤阳定远县遇仙公以来,到凉州公定居常州以来,孙氏家族为常州大族,自一九四六年修谱至今约六十八年,因各种原因,未能续修,有违祖训,二十五年须一续,当今太平盛世,孙氏原裔,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我们肩负着因宗统族,续修家谱的使命。
国家建史籍,地区修方志,家族续谱牒。
这是繁华盛世意识形态的自然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明支柱,是炎黄子孙最优良的文化传统,家谱即家族档案,是立家之本。
它是一户家族发展的文明史,它记录着家族的繁衍脉络和生命血统的延续,它联系着每一户家族成员的根基。
从微观上,家谱标志着一户家族发展的文明程度及社会影响,反映其家族综合实力和家族成员的总体素质,从宏观上,家谱可透视出社会变迁的痕迹与历史人文变革等相关信息,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们续谱一句《孙氏家谱》的条例,结合当今时代的潮流,热情诚邀我孙氏族亲,举族同心,完成修谱任务,面对现实,困难重重。
首先族亲对续谱的存在极大差异,其次,没有了祠堂的经济后盾。
其三、由于坂上、灵台、塘洋、居地分散,还有迁徙远走,时间跨度大,还须立传作赞等,事项繁琐,因此续修家谱是一项艰辛,细致浩繁复杂的文字工程。
面对现实,续修家谱就要所有宗亲、统一认识、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慷慨解囊、踊跃参与、热情协助、由衷支持,在全族宗亲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孙子家谱》续修起来,修好撰就成册,以慰先祖,告知后裔。
最后,祝一脉宗亲,与世促进,兴旺发达,永世昌盛!家谱修编倡议书篇2尊敬的各位宗亲:为弘扬中华姓氏文化,秉承先祖精神,让张氏后裔勿忘吾祖。
特倡议培建三溪口张氏祠堂!宗祠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
宗祠不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宗族组织开展活动的地方,更是宣传姓氏文化的重要场所。
编修家谱倡议书
![编修家谱倡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a51ef75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5.png)
编修家谱倡议书背景家谱是记录家族世代相传的宝贵资料,是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家谱的编修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
家庭成员分散、信息不对称、时间成本等问题,使得家谱的编修工作变得困难和耗时。
为了保护和传承家族文化,我们呼吁全体家族成员共同参与编修家谱的工作。
目标1.保护家族文化:通过编修家谱,可以记录和传承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2.追溯家族渊源: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代相传,通过研究家谱可以追溯家族的渊源和血脉。
3.加强家族凝聚力:家谱是家族成员之间联系和沟通的纽带,编修家谱可以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
行动计划1. 宣传和动员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和动员家族成员参与编修家谱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家族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倡议书和动员口号;•在家族聚会、庆典等场合宣传编修家谱的重要性;•发送电子邮件、打电话等方式向家族成员传达信息。
2. 收集资料收集和整理家族成员的个人信息和家族历史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家族成员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家族成员的职业、教育背景、成就等;•家族历史的事件、传统、文化等。
3. 组织编修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和协调编修家谱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定编修家谱的流程和标准;•分配家谱编修任务给不同的家族成员;•提供家族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平台。
4. 审核和修订对编修好的家谱进行审核和修订,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发布和传播将编修好的家谱进行出版和传播,包括但不限于:•制作电子版和纸质版的家谱;•将家谱上传到家族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上;•举办家谱展览、讲座等活动,向公众传播家族文化。
预期收益•保护家族文化:编修家谱可以帮助保护家族的历史和文化,防止其逐渐丧失。
•追溯家族渊源:通过家谱,可以追溯家族的渊源,了解家族的起源和发展。
•加强家族凝聚力:编修家谱可以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提升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传承家族文化:将编修好的家谱传承给后代,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家族的文化。
完整的家谱编修流程
![完整的家谱编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7521d0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40.png)
完整的家谱编修流程 ⼀、成⽴“修谱机构”及确定“修谱主持⼈” 凡⼀个家族准备新修或续修家谱,⾸要的⼯作就是成⽴编修团队。
“编修团队”通常称为“修谱委员会”、“编纂委员会”或“某⽒谱局”。
其次,就是要确定“修谱主持⼈”,由“修谱主持⼈”全⾯负责,并组织有关⼈员开展修谱⼯作。
⼆、“登记⼊谱”的准备⼯作 “登记⼊谱”是决定修家谱之后要开展的⼀项⼗分重要的⼯作,以九亲⽂化的修谱⼯作要求为例,主要流程有以下⼏个⽅⾯: 1、前期沟通(确定凡例+⽬录提纲+录⼊登记表+倡议书) ①凡例⼜称谱例,主要阐明族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纂修原则相当于家谱的“注意事项”,⽽常⽤的体例如九亲云谱中的体例则包括欧式、苏式、新欧苏结合式、宝塔式、牒记式共计50余种。
不同的体例展⽰重点与样式均各有特⾊,需修谱宗亲按需求挑选确认。
▲九亲云谱体例-传统苏式 ▲九亲云谱体例-新苏式 ▲九亲云谱体例-新吊线式 ▲九亲云谱独创体例-新欧苏结合式 ▲九亲云谱体例-表格式 ▲九亲云谱体例-宝塔式 ②⽬录提纲 提及提纲,这⾥要说到⼀本谱书的主要内容。
⼀本完整的谱书应包含了名称、谱序、谱例、谱论和⽬录、恩纶录等诸多内容。
③录⼊登记表:家族成员录⼊登记表是专门设计、统⼀印刷⽽成的与《家谱》配套使⽤的专⽤底稿纸。
修谱委员会将登记表分发⾄家族宗亲,与《家谱》使⽤的稿纸配套使⽤,将每⼀房⼈、每个家庭的成员全部进⾏填表登记。
九亲⼊谱登记表 ④倡议书:这⾥由宗亲修谱机构下发⾄本族所有宗亲,先描绘本族历史及现状,阐述家谱的重要性后再引导家族成员参与修谱、续谱。
倡议书 2、资料搜集整理(核对资料+对应提纲+影印原稿备份) 3、寄送备份资料(资料交接表) 将资料交接表以及内部资料寄送⾄宗亲家族 4、三审三校 这⾥包含了谱头及⼈丁信息核对,三校谱书勘误表。
在这个环节中,每⼀次校对都会出⼀本样书,但许多资质不达标的修谱公司会在这⼀环节偷⼯减料或者⼲脆不做,造成事后许多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必要错误,费时费⼒。
家谱的编辑方法
![家谱的编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3717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6.png)
家谱的编辑方法
编辑家谱可以帮助您记录和组织家族的历史和血统信息。
以下是一些编辑家谱的方法:
1. 收集信息:收集家族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结婚日期、逝世日期等基本信息。
您可以与家人交流,查阅文档、照片和其他资料,以获得更多信息。
2. 确定家族关系: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确定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建立一个家谱图表,使用符号和线条来表示亲属关系,如直系血亲、堂兄弟姐妹、姑叔舅姨等。
3. 使用家谱软件或工具:可以利用家谱软件或在线家谱工具来创建和编辑家谱。
这些工具提供了预设的家谱模板,方便您输入和整理信息。
4. 记录重要事件:除了基本信息外,您可以记录一些特殊的家族事件,如移民、教育成就、职业发展、荣誉等。
这些信息可以为家族历史增添色彩和故事。
5. 照片和文档归档:收集家族照片和文档,将它们与对应的家族成员信息联系起来。
可以数字化这些物品,并创建一个相册或存储库,以便日后查阅和分享。
6. 保持更新和分享:定期更新您的家谱,并与家人分享最新的信息。
可以通过家庭聚会、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或家族网站与亲人共享家族历史。
编辑家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收集、整理和更新信息。
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家族并与亲人保持联系。
略谈家谱编修的传统与家谱的功能意义
![略谈家谱编修的传统与家谱的功能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8eff7e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0.png)
略谈家谱编修的传统与家谱的功能意义家谱是一种记录家族历史和族谱的重要文化载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谱编修作为一项传统的社会活动,不仅承载着家族成员的尊崇之情,也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
首先,家谱编修是一种传承家族历史文化的方式。
家谱作为一种记录家族历史的文化遗产,是族谱宗法观念的具体体现。
通过编修家谱,可以完整地记录家族的起源、发展、成就和分支情况,使后代能够了解自己的亲属关系和家族历史,增强家族成员的归属感和历史责任感。
家谱编修在传承家族历史文化方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家族文化能够不断传承下去。
其次,家谱编修是一种弘扬家族精神和价值观的途径。
家谱中记录了家族的血脉关系和重要事迹,使后代能够看到家族的成就和先辈们的奋斗,从而感受到家族的精神风貌。
家谱所展示的忠诚、孝顺、勤劳、正直等美德成为后代学习的榜样,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家族道德观念和家族精神,促进家族成员的和谐与团结。
第三,家谱编修是一种维护家族权益和财产的手段。
家谱中不仅记录了家族的繁衍,还包括家族的财产、土地、产权等信息。
这些信息的准确记录和严格管理,对于家族成员的权益保护至关重要。
家谱编修可以保证家族财产的无偿传承和遗产分配的公平合理,防止家族内部的纠纷和矛盾,维护家族成员间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家族财产的长久保持和传承。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族观念的转变,家谱编修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存意识逐渐减弱,很多家庭对家谱编修缺乏兴趣和动力。
另一方面,由于人口流动、婚姻习俗的变迁以及家族结构的多样化等因素,家谱编修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困难。
因此,对于家谱编修活动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总之,家谱编修作为一项传统的社会活动,不仅承载着家族成员的尊崇之情,也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
它是传承家族历史文化、弘扬家族精神和价值观、维护家族权益和财产、促进社会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方式。
家谱编修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和继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推广,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和家族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族谱家谱修编原则
![族谱家谱修编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6cf1e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e.png)
族谱家谱修编原则摘要:1.族谱家谱的重要性2.现代重修编纂编辑续修传统宗谱族谱家谱的五大原则3.族谱家谱编制的规范和内容4.中国家谱编修的7 大原则、6 大步骤、21 项内容5.国家修族谱的情况正文:族谱家谱是中华民族三大历史文献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它不仅记录了一个家族的血缘关系,还展现了家族的发展历程和家族成员的成就,对于传承家族文化和弘扬家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修编族谱家谱是一项富有意义的工作。
现代重修编纂编辑续修传统宗谱族谱家谱应当遵循的五大原则包括:1.以史为据,述而不论:修谱应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客观记录家族的事实,避免主观评价。
2.详近略远,薄古厚今:重点记录近现代的家族历史,对于古代的历史则可以选择性记录。
3.回避敏感,秘而不宣:对于一些敏感或涉及隐私的内容,应当回避或者保密。
4.生不立传,人不求全:对于在世或已故的家族成员,应当尊重其个人隐私,不在族谱中过多暴露。
5.弘扬正义,抵制淫邪:修谱应当弘扬家族的正义精神,抵制不良风气。
在修编族谱家谱时,还需要遵循一定的编制规范,包括谱名、世系、血缘关系、家族事迹、家族人物、谱牒、谱录等内容。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24 项:谱名、世系、血缘关系、家族事迹、家族人物、谱牒、谱录、世谱、世家、世典、宗谱、支谱、房谱、祖谱、故谱、合谱、谱传、真谱、私谱、本书、族系、族讲、石谱、系谱等。
中国家谱编修的7 大原则、6 大步骤、21 项内容则更为详细地介绍了修谱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立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凝聚血亲、传世珍藏等目的,以及编修家谱的7 大原则、6 大步骤、21 项内容,为修谱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修族谱的情况并不常见,因为国家修族谱往往会涉及到政治因素和历史真相的问题。
比如唐朝修族谱,可能会为了给君主找祖宗而往上追溯到李广、李耳等名人,甚至可能会编造一些历史故事。
家谱编修范例
![家谱编修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7279eee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3.png)
家谱编修范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家谱编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记录了一个家庭的历史、传承和血脉。
通过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的祖辈是谁,来自哪里,以及他们的职业、性格、生活经历等信息。
家谱编修不仅可以帮助家族成员了解自己的根源,还可以促进家族之间的联系和团结。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份关于家谱编修的范例。
家谱编修范例:第一章:家族起源家族始祖为李氏,其生于明朝嘉靖年间,原籍河北省。
李氏初名李四,后改名李大。
他聪慧勤奋,十岁能识字,十五岁便通经史之学。
嘉靖三十年,李大考中秀才,受封为乡试状元,后赴京城考取了进士。
他官拜翰林院编修,为当时朝廷的重要官员之一。
李大生有三子,分别为李一、李二、李三。
他们分别承父业,做了文官、武将和商人。
李大一系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名垂青史。
李氏家族自始祖李大之后,逐渐发展壮大,分成了几个大的分支。
以李氏家族在京城的分支为主要分支。
这支分支的人口众多,代代都有人在京城做官,成为朝廷的要员。
还有一支分支在河南开封,主要以商业为主,经营着一家大型商会,发展迅速。
李氏家族还在湖南岳阳和浙江杭州等地设立了分支,代代传承家族文化,为当地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氏家族在历史上有许多成就。
最为著名的是李氏家族在清朝乾隆年间的辉煌时期。
当时,李氏家族中有一位李府君,是当时乾隆皇帝的心腹大臣,奉命整顿朝政,使得社会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善。
李氏家族还有许多人在文学、艺术、军事等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成为当时社会上的风云人物。
李氏家族有着悠久的传统,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家和万事兴”。
家族成员们自古以来都注重家庭和睦,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李氏家族还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代代相传家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使得家族更加团结和谐。
虽然李氏家族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但是家族成员们却没有停止前行的步伐。
他们继续传承家族文化,秉承着“家和万事兴”的传统,努力拼搏,为家族发展做出贡献。
他们也注重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为家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完整的家谱编修流程
![完整的家谱编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1ef6d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2.png)
完整的家谱编修流程家谱编修流程是对家族历史、家族成员关系等进行整理、记录和保存的工作,在今天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完整的家谱编修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搜集资料:搜集家族成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婚姻情况、职业等。
同时还可以其他相关的资料,如出生证明、结婚证书、照片等。
第二步,整理资料: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按照时间和世系进行排序。
可以使用电脑软件或者手工绘制图表来清晰地表达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核对信息:核对每位成员的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果有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可以通过与家族成员进行沟通来进行补充和纠正。
第四步,填写家谱:在核对无误后,可以使用电脑软件或者手工填写家谱。
可以根据家族的要求和习惯,选择不同的样式和格式来展示家族成员的信息。
第五步,修订家谱:家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成员会不断增加或者减少。
因此,定期修订家谱是必要的。
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对家谱进行更新,或者在家族重大事件(如重大婚丧嫁娶)发生时进行修订。
第六步,保存家谱:家谱的保存非常重要,为了防止丢失或损坏,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进行保存,如制作纸质家谱册、扫描保存电子版家谱、将电子版上传至云端存储等。
同时,家谱也可以进行多处备份,以防止意外发生。
第七步,传承家谱:家谱编修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记录和整理,更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因此,合适的传承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家族大会、家族网站、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传承,让更多的家族成员了解和参与家谱编修的工作。
在家谱编修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需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尤其是在编修家族早期的历史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难题,如记录缺失、亲戚关系复杂等。
此时可以请教专业的家谱编修人员,或者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其次,在搜集过程中需要尊重家族成员的意愿和隐私,有些信息可能是私密的或者敏感的,需要斟酌地进行处理。
最后,家谱编修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工作,需要耐心、细心和专注。
编修家谱的一般步骤
![编修家谱的一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18bf71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7.png)
编修家谱的一般步骤编修家谱是一个繁琐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深入研究和收集家族历史的相关信息。
下面是编修家谱的一般步骤:1.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首先,需要搜集家族的文献资料、照片、文件、书信和其他能提供家族历史信息的材料。
收集到的信息需要进行归档整理,并分门别类,以便进行后续的研究和使用。
2.确定家谱的结构:在家谱编修之前,需要确定家谱的结构和形式。
家谱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辈分排列或以地理位置为基准来组织。
确定好家谱的结构可以为后续的研究和编修工作提供指导。
3.进行家族历史研究:在家谱编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家族历史的深入研究。
这包括对家族成员的背景、职业、住址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
还可以根据家族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结婚日期等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查找和核实。
4.制定编修计划:在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进行初步研究后,需要制定编修家谱的计划。
这包括确定家谱的范围和内容,制定时间表和任务分工,确保编修工作的有序进行。
5.编写家谱: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研究结果,可以开始编写家谱。
家谱中应包含家族成员的姓名、配偶、子女、出生日期、结婚日期、职业、住址等基本信息。
家谱可以按照家族的辈分进行组织,或者按照时间进行排列。
6.核实和补充信息:编写家谱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信息的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核实,并补充相应的信息。
可以通过查找家族文献、调查亲戚和查阅公共记录等方式进行核实。
7.制作家谱图表:在编写完成家谱后,可以考虑制作家谱图表。
家谱图表可以以树状结构展示家族的辈分关系,既美观又易于查看。
可以使用家谱制作软件来制作家谱图表,也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设计和制作。
8.保存和传承家谱:完成家谱的编修和制作后,需要进行保存和传承。
可以将家谱制作成书籍、文件或数字格式进行保存,以确保其长期保存和传承。
同时,可以将家谱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了解家族的历史和传统。
总之,编修家谱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收集信息。
关于家谱编修的知识
![关于家谱编修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72712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8.png)
关于家谱编修的知识
家谱编修是指对家族的血缘关系、家族历史和家族文化进行系统整理和记录的工作。
它是一项重要的家族发展建设工程,有助于维系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传承和弘扬家族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念。
家谱编修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收集资料:家谱编修的第一步是收集家族成员的姓名、籍贯、出生日期、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同时还应该了解家族的历史背景、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等,可以通过家族成员的口述、老照片、家书、历史档案等途径进行资料的搜集。
2. 整理分类: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家族数据库。
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段、世系、地区等进行分类,使得信息更加清晰明了。
3. 编纂修订:在完成整理分类后,需要对家谱进行编纂和修订。
编写家谱的核心内容包括每个家族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籍贯、职业等基本信息,还可以加入一些别名、故事、轶事等丰富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编写家谱时要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4. 设计出版:家谱编修完成后,可以进行设计和出版。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形式,如绘制成册、制作电子版等。
值得一提的是,家谱编修不仅仅是一项个人或家族的事务,它
还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通过家谱编修,可以加深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了解,同时还可以帮助保存和传承家族的文化和历史。
它是一项长期而需要持续努力的工作,需要家族成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家谱编修指南
![家谱编修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567da0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2.png)
家谱编修指南
家谱编修指南
家谱编修指南一、搜集资料
1.收集祖先的姓名、籍贯、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
2.查找历史文献,了解祖先的事迹和家族传承。
3.寻找老照片或手绘画像,以便制作家谱。
二、整理资料
1.将搜集到的资料按时间顺序排列,并分类整理。
2.对于缺失或不完整的信息,可以通过询问长辈或亲戚来补充。
三、确定格式
1.选择适合自己家族特点和风格的样式和版式。
2.考虑使用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四、撰写内容
1.在首页介绍家族起源及重要人物简介。
2.按时间顺序记录每位祖先的生平经历及成就,并注明相关图片或图表。
3.加入有关宗教信仰、习俗传统等方面内容,以展示家族文化底蕴。
五、校对修改
1.反复核对各项数据是否准确无误,并进行必要修改与调整。
2.请多位亲友协助审阅并提出意见建议。
六、印刷发行
1.选用高品质纸张进行印刷,注意字体大小与颜色搭配。
2.制定发行计划并通知所有有关人员。
七、保存档案
将原始材料存放在干燥通风处,并备份电子文件以备不时之需。
略谈家谱编修的传统与家谱的功能意义
![略谈家谱编修的传统与家谱的功能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bf7e2712e3f5727a5e962fa.png)
家谱,是记述姓氏家族起源、迁徙、繁衍、发展的历史文献。
它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它和地方志、历史书,构成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三大根脉。
一、家谱编修的传统中国的家谱编修,和中国的文明发生基本同时。
这里无法叙尽5000年家谱编修的文化传统,只能择要略述其厓略。
其一,源远流长。
我国的家谱编修,经历了八个时期。
自母系氏族社会至商代是家谱的萌生期。
它的标志是口传家谱和结绳家谱。
《帝王世纪》《山海经》等典籍,记载了文字产生以前的家族世系。
这些家谱,首先是通过世代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都保留了“丗系事迹,口传相述”的习俗。
我国的满族保留有用绳打结记事的方法,用来记载本家族历代家族成员的情况,这是结绳家谱的遗存。
商代出现了甲骨家谱和青铜家谱,有一片甲骨家谱记述了兒氏家族的一十一代世系。
周代至汉代是家谱的诞生期。
周王朝建立了由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及嫡长子继承制。
为了“奠世系,辨昭穆”,周朝和各诸侯国都设立专门史官负责所有贵族家谱的记载与管理。
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还曾担任过记述与管理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谱系的三闾大夫。
周代谱系著作的代表作是《世本》。
它标志着中国家谱的正式诞生。
经秦汉过渡而至魏晋南北朝是家谱的勃发期。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由官方为世家大族修谱。
家谱成为了选官、通婚、减免赋税的依据。
经隋朝过渡进入唐代是家谱的兴盛期。
为了树立李氏关陇贵族的最高地位,改变过往衡量族姓的标准,从李世民开始三修族谱。
如太宗时的《氏族志》,高宗时的《姓氏录》,中宗时的《大唐姓族系录》。
刘禹锡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当时新旧士族势力变化的真实写照。
宋代并延伸到元代是家谱的变革转型期。
此时,官修公谱废绝,私修家谱兴盛。
修谱宗旨大变,欧苏五世图法确立,内容更加丰富与完善,续修风气形成。
明代是家谱的完善期。
此时家谱的体例、内容更加完善。
统治者以孝治天下重视修谱,以朱熹三纲五常伦理思想为宗旨。
编修家谱的合同6篇
![编修家谱的合同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529de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f.png)
编修家谱的合同6篇篇1甲方(委托方):[甲方名称或家族名称]乙方(受托方):[乙方名称或公司/团队名称]鉴于甲方家族历史源远流长,家族成员为追溯先辈足迹、传承家族文化,决定委托乙方进行家谱的编纂工作。
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确保家谱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合同协议:一、合同目的乙方接受甲方委托,负责甲方家族家谱的编纂工作,旨在整理、记录家族历史与文化,为后世子孙留下珍贵史料。
二、工作内容与范围1. 收集、整理家族历史资料、文献资料及相关信息。
2. 对家族成员进行访谈调研,收集口述历史。
3. 编写家谱文本,包括家族起源、历代人物传记、家族事迹等。
4. 设计家谱版式、封面及内页样式。
5. 印制家谱成品,包括但不限于纸质版与电子版。
6. 为甲方提供必要的家族历史咨询服务。
三、工作时间与进度安排1. 合同签订后XX个工作日内,乙方完成初步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
2. 乙方在合同签订后的XX个月内完成初稿编写工作。
3. 初稿完成后提交甲方审核,并根据甲方反馈意见进行修改。
4. 修改完成后进行印刷准备工作,并在XX个月内完成印制工作。
5. 如有特殊情况或工作量变动较大时,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四、费用与支付方式1. 甲方应支付乙方服务费用总计人民币[金额]元整。
2. 签订合同时,甲方支付总金额的XX%作为预付款。
3. 家谱初稿完成后,甲方支付剩余款项。
4. 如因甲方原因中止合作,预付款不予退还;如因乙方原因中止合作,乙方应退还预付款并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五、版权与保密条款1. 乙方对在编纂过程中获知的甲方家族内部信息承担保密义务。
2. 编纂完成的家谱版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享有署名权。
3. 家谱的发行、传播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六、质量保障与修改服务1. 乙方保证家谱内容真实、客观、准确,符合历史事实。
2. 初稿完成后,乙方提供一次免费修改服务。
若甲方提出重大修改需求时,双方协商解决。
编修家谱的合同
![编修家谱的合同](https://img.taocdn.com/s3/m/590aea8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e.png)
编修家谱的合同《家谱编修合同》甲方(编修方):乙方(委托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基础上,就家谱编修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合同:一、家谱编修内容1. 甲方负责收集乙方家族成员的基本信息、历史资料和家族传说等。
2. 甲方负责整理、编排家谱,确保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3. 甲方应尊重乙方家族成员的个人隐私,对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进行保密处理。
二、家谱编修期限1. 甲方应在合同签订后3个月内完成家谱的初步编修。
2. 乙方应在甲方完成初步编修后1个月内提出修改意见,甲方根据乙方意见进行修改。
3. 家谱最终完成时间以双方协商确定为准。
三、家谱编修费用1. 甲方收费标准为每户家谱人民币XX元。
2. 乙方应按照甲方收费标准支付家谱编修费用。
3. 甲方应提供正规发票。
四、知识产权1. 甲方对家谱编修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享有知识产权。
2. 未经甲方书面授权,乙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发表甲方家谱编修成果。
五、保密条款1. 双方应对家谱编修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保密,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2. 双方因履行合同所获悉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应予以严格保密。
六、违约责任1. 任何一方违反合同规定,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七、争议解决1. 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2. 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其他约定1.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2.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编修家谱的合同3篇
![编修家谱的合同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f8873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2.png)
编修家谱的合同3篇篇1甲方(委托方):[甲方名称或家族名称]乙方(承接方):[乙方名称或编纂机构名称]鉴于甲方家族历史悠久,传统优秀,为了传承家族文化,弘扬家族精神,特委托乙方承担家族家谱的编纂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的基础上,就本次家谱编修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合同目的乙方接受甲方委托,负责编制和出版甲方家族的家谱,旨在传承家族历史与文化,弘扬家族优良传统。
二、合同范围及内容本次家谱编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家谱篇章结构设计、家族成员信息采集与整理、家族历史与事迹编撰、图文资料整理与排版等。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家谱的篇章结构设计,符合传统家谱规范。
2. 收集、整理家族成员信息,包括生平、功绩、后代等。
3. 编写家族历史沿革、重要事件及家族文化等。
4. 收集并整理家族图片、文献等资料。
5. 家谱的排版、印刷及出版等后续工作。
三、合同期限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至家谱编纂完成并交付甲方之日止,预计合同期限为[具体期限]个月。
如遇特殊情况需顺延的,应取得甲方的书面同意。
四、费用及支付方式1. 本次家谱编修的报酬为人民币[具体金额](大写:[金额汉字大写])。
此费用包括家谱的策划、编写、排版、印刷等费用。
2. 支付方式:合同签订后XX日内,甲方支付乙方总费用的XX%作为启动资金;家谱初稿完成后,支付XX%;家谱正式出版后XX日内支付剩余款项。
五、权利义务1. 甲方有权对家谱内容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家谱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乙方有义务接受甲方的合理修改意见。
2. 乙方有权获得合同约定报酬,并保证家谱的质量和按时完成。
若因乙方原因导致家谱编纂延期或质量不符合要求,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
3. 乙方应妥善保管甲方提供的所有资料,未经甲方同意不得擅自泄露或用于其他用途。
4. 家谱版权归甲方所有,乙方有义务保护甲方的知识产权。
六、违约责任如甲乙双方中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的任何条款,均应承担违约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谱编修【之一】——序言盛世修谱,家谱族谱作为与国家史志、地方史志并称为重要历史载体,编修的意义极为重大:一、寻根、留本。
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
”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
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了你从哪里来。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上几十年,但总要静静地离开人世,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死了,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换言而之,你的孩子也就是失去了根本。
过去和现在,有很多人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打碑,一者表示后人的孝心,二者是不忘先人,但它又能保藏多外?世代变迁,人为的损坏,年代长久日月的风化,也就失去了树碑的作用。
而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着不是修谱的作用吗?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修谱,意义重大,一者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者你如果真的断线,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一周记载下来,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永远知道你们是他们的先祖,将来和他们一起流芳千古。
二、清缘、备查。
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
”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望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祖人。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比如,你要知道本族来由、远祖世系,可查本族由来。
你要知道老、新派别,可查老新语录。
你想给自己的子女取个好名字,你想了解本族先人在各个历史朝代的功绩和对社会的贡献,一套谱书在手,家族情况都有。
三、增知、育人。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
”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不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谱书中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本族后人的言行。
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不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
她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四、血肉联情。
俗话说:“亲不亲,故乡情。
”“多个朋友多条路。
”在大流通的社会中,在国际一体化世代,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
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这是今后人子孙必行之路,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
一个人走在外,路人(路上随意向隅的人)不如乡人(自己家乡的人),乡人怎与血肉之情相比。
经济开发中的往来,生死祸福的降临,人与人之间自然也非常必要相互提携、帮助,有了谱书,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相见恨晚,血肉亲情一定更好、更深厚。
五、承前启后。
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先人,二是下对后辈,先人千心万苦创业,育人,为本族、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对后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们留点什么?是金钱?房屋?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美如玉。
”先人只能留给后人知识,精神财富,思想财富,留给他们祖宗的品德,儿孙们才有生财之道,才能发迹万贯,这些都溶聚在我们的谱书之中,只有把这些留给他们,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
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
纂修族谱意义如此重大,古时祖先将其高度概括为“敬宗收族”。
“敬宗”当然是尊敬祖宗,“收族”,除有不遗漏每一个族人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全体族人之中形成一股向心力,团结全体族人,使大家处于同一价值观念之下。
家谱编修的时间间隔,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族谱宜三十年一修。
修谱,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修好一次族谱,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组织,二、经费,三、编辑,四、制作。
下面,分别从上述四个方面加一叙述,但愿对大家能有一点点启发。
需要指出的是,我觉得现在缺少一部修谱专论,特别是结合新时代现实的可具操作性的专论。
再者,近年来,我接触了不少新修的族谱,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也使我感觉到有必要写一篇专论,以期规范。
当然其中也借鉴了一些来自互联网的资料,但可以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完善,所以,欢迎大家参与评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家谱编修实务【之二】——组织(上)组织,实际上是组织者和组织实施的统称,通俗地说,就是由谁来倡议修谱,谁来组织修谱,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证修谱能顺利完成。
解放前,组织修谱的是家族。
为着说明家族的概念,我在这里要多费一点篇幅讲讲家族。
家族是一个泛指,也同时特指这个家族的权力机关,或曰宗族,或曰祠堂。
这个权力机关不一个是一个常设机构,它也许是一个议事机构,以祠堂作为议事地点(办公地点),由族长召集,各房份代表和知名人士参加的一个非常设议事机构。
家族一般都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
固定资产一般是田产、林产、塘产和房产。
而流动资金的来源则是固定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如田租、房租)以及族人的捐献。
所以,家族是有一定经济来源和收入的。
它的支出主要是办公费用(维持宗族祠堂的正常运转)、祭祀、修谱、资助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子弟上学等等。
家族的职责是处理和协调全族之内的宗族事务,族长的权威是很高的。
家族的权力很大,有时甚至兼具司法机关的一些职能,对族人的不良行为有处置权,最严厉的甚至可以处其死刑,如沉潭、火焚、窖闭等都是很严厉和残酷的。
行政司法机关对此亦不干预,因为家族的这些行为维护的是封建的等级制和伦理道德,而这些伦理道德在当时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它对维护社会稳定,提倡中华民族传统文明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家族所奉行的毕竟是封建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它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岐视妇女,从根本上维护妇女对男人的从属性质。
对于这些,无论政治家还是文学家早有足够的评论,我则不必多言。
修谱一般有倡修。
倡修者或为族长,更多的是在政治、经济上有一定发言权的杰出人士,也有对宗族事务非常热心的人。
既有人倡议,家族就开始组织:不外是召开各房份代表会议,筹措经费,确定编辑班子,印刷班子等等,然后是调查、编辑、汇总、成稿、印刷。
谱成之后,一般都要大摆宴席进行庆祝,全族人参加,称之“做谱酒”。
应该指出的是,旧时修一次谱,花费是非常巨大的,有些家族就是因为修了一次谱而倾尽族产,甚至举债。
上面说的是往事。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反对宗族主义,也为着社会安定,更因为意识形态的根本性变化,宗族和修谱一直是被政府严禁的,不但不能修谱,旧的家谱还在抄、烧之列。
很多人为保存一部家谱,费的心思,担的风险已非现在的年轻人可以想象。
重起修谱风潮是台湾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政策之后,台湾人回来后,很重视家谱,也从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这就使修谱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政府在政治上的不断开明,学术界以族谱作为研究资料等因素,亦造成了政府对修谱“不提倡,不反对”的局面,于是,各族修谱之风潮骤起,这一时间,在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达到顶峰。
家谱编修实务【之三】——组织(下)新的时代必然有新的特点,现在,宗族已无实存的机构,那么如何组织修谱呢?依然得有倡修。
每一件事的缘起总得有热心的人提议。
我粗略作了一个总结,现在的倡修者,首先是宗族事务的热心者居多,其次是本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然后是经济较富裕和在政界有一定影响力的族人。
既然已经有人倡议,召开筹备会议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参加筹备会议的人员一定要具有代表性,首先是各房各份要有代表,其次是各地要有代表,再次是注意吸收各届的知名人士,尤以政、经为重。
筹备会议要产生的成果应该是二项:第一,统一思想,确定族谱一定要修;第二,成立纂修族谱委员会(理事会),选举负责人。
这个委员会(理事会)就是此次修谱的组织者。
委员会(理事会)的负责人,或曰主任,或曰理事长,举足轻重,他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辈份高,说话比较有影响。
这里一般有二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这位长者本身工作能力就比较强,那么,由他负责班子的工作是很适宜的。
还有一种情况,这位长者虽然辈份高,全族人也很尊敬他,也非得选他为主任(理事长)不可,但他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知识水平似乎不能胜任这个工作,这个时候可以考虑选举一位工作能力很强的执行主任(理事长),由他来做实际工作,这样,既照顾到了情绪,工作也有人抓了。
修谱班子确定了以后,必然是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会议事了。
主要的任务有以下几项:第一,确定以主编为首的编辑班子;第二,筹措经费,并确定开支范围和标准;第三,组织协调普查工作;第四,组织审查族谱草稿;第五,印刷;第六,发谱,并组织庆祝活动。
在日常组织管理之中,组织者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如经费不足,如寻根不顺利,如有族人不愿意参加修谱……凡此种种,需要组织者以热心、细心、耐心和高超的工作艺术,良好的协调能力去解决。
在修谱的组织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二件事:首先是筹款,因为这是修谱的基础和最重要的保证,这一点,我会在下一部分有详细论述;其次是协调,因为修谱委员会(理事会)的成员来自不同地区,各自的地位、身份、能力、性格、审美观、文化程度、热情等各个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全族的应修人员认识水平也不一,这需要负责人首先要团结、协调好修谱班子,然后依靠全体族人,以自身的热情带动整个班子和全体族人的热情,修谱才会善始善终。
修谱的最终成果是编纂出族谱。
所以,组织者最关注的莫过于编辑,为此,组织者要尽全力支持和配合编辑的工作,尊重编辑,不干涉他们的工作,尽量为编辑们特别是主编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家谱编修实务【之四】——经费收支之所以先说开支,是因为大家要清楚修一次谱大概要花多少钱,据此来做一个预算,从而为筹措经费提供依据。
经费问题含有三重意思:经费的筹措、经费的开支、经费的管理。
一、经费开支。
修谱当然要花钱,开支的范围大致有以下几项:1、印刷费。
主要是印刷族谱的费用,这是修谱中最大的一项开支。
2、办公费。
包括修谱委员会(理事会)日常开支、打印费、宣传费、通讯费、水电费等。
3、差旅费。
主要是外调人员赴外调查族人基本情况和编辑出外查询资料所发生的费用。
4、伙食费。
主要是倡议修谱、集中议事和发谱、祭祖时聚餐的开支。
5、人员工资。
这项开支可有可无,主要是看大家议事时怎样决定,如果大家认为为修谱是对宗族尽爱心,无需报酬,这项费用即可不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