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资料整理汇总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资料整理汇总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资料整理汇总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技术与应用第一篇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包括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1994年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994定义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2005年定义:(由莫伦达等人起草的AECT 协会文件)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2005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3.根据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4.AECT ’1994定义的结构:研究形态 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5.“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它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

6.以美国为代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视觉教育阶段 20世纪初-30年代(2)视听教育阶段30-50年代(3)视听传播阶段50-60年代(4)教育技术阶段70年代至今7.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详细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一章:教育技术的定义:①1977年A E C T对教育技术的涵义做出了新的阐述,增加了系统方法的内涵,认为教育技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与技术方法。

②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③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教育技术的内涵:(一)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二)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第一,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使教育信息处理简单、统一、可靠。

第二,教育信息载体多媒体化,并实现信息载体具有集成性,信息应用具有互动性。

第三,信息传输网络化,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是学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更便于促进远程异地协商合作。

第四,教学过程智能化,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智能指导、智能代理,更可以使界面智能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1.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2.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二章三种学习理论观点及代表人物:(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以人类的可观察的行为作为主要的观测元素,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的获得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和联想,而强化则是促进这种联结的重要手段。

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外部环境的作用,强调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强化”的必要性。

在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中,对教育技术具有影响的主要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学说。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真正形成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V.N e i s s e r)1967年发表的《认知心理学》为标志。

认知学派认为,学习并非是一连串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人根据自身已有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归纳

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归纳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1.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5点)①作为学习检测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设计、追踪监察和评价反思。

②作为媒体,承载和传递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

③作为信息工具,帮助学习者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并设计成新的信息。

④作为社群工具,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社群成员的交流互动。

2.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和价值(角色和功能p4)信息工具(获取资源/探究知识,支持在建构中学习);情境工具(创设情境,支持在做中学);交流工具(支持协作学习);认知工具(支持高阶学习,发展高阶思维);评价工具(记录学习过程,展示学习作品,促进反思);效能工具(提高学习效率,支持知识的建构)3.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4.教育技术的AECT’05定义:教育技术室通过创设、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5.05定义与94定义的区别(4点)①05定义采用的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育技术),而在94定义采用的是b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教学技术)。

②05定义主要包括3个范畴:创设、利用、管理,其中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一个职能:创设。

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已经将其融入创设、利用、管理中。

③05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

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

④05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

倾向于认为教育技术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领域中其他过程或资源的根本所在。

6.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其应用及研究将走向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通信技术学等多种学科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②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开始从重视技术应用过渡为重视技术的设计与效果检验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2版)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2版)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2版)•目录:•第一篇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第1章教育技术概述•学习目标•1.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1.1教育技术的定义•1.1.2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1.2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1.2.1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2.2AECT定义的发展•1.2.3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2.4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3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素质•1.3.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1.3.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小结•习题•综合实践活动•第2章学与教的理论•学习目标•2.1行为主义理论•2.1.1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2.1.2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2.2认知主义理论•2.2.1苛勒的顿悟说•2.2.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2.2.3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2.2.4认知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2.3建构主义理论•2.3.1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2.3.2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2.3.3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小结•习题•综合实践活动•第3章视听与传播理论•学习目标•3.1视听教育理论•3.1.1视感知规律•3.1.2听感知规律•3.1.3经验之塔理论•3.2传播理论•3.2.1传播的概念和类型•3.2.2传播模式•3.2.3教育传播•小结•习题•综合实践活动••第二篇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第4章视听媒体辅助教学•学习目标•4.1教育传播媒体•4.1.1基本概念•4.1.2功能与特性•4.2视听教学媒体•4.2.1视觉媒体•4.2.2听觉媒体•4.2.3视听媒体•4.3视听教学媒体的应用•4.3.1应用方式•4.3.2教材制作•小结•习题•综合实践活动•第5章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习目标•5.1概述•5.1.1计算机的教育应用•5.1.2多媒体课件•5.2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5.2.1分类框架•5.2.2主要模式•5.3多媒体课件的开发•5.3.1课件开发步骤•5.3.2素材采集与加工•5.3.3素材集成及其工具•5.4概念图及其应用•5.4.1基本概念•5.4.2概念图的制作•5.4.3概念图的教学意义•5.5新技术的教育应用•5.5.1虚拟现实技术•5.5.2人工智能技术•小结•习题•综合实践活动•第6章Internet教育资源利用•学习目标•6.1Internet教育资源•6.1.1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6.1.2网络教育资源的分类•6.2网络信息检索•6.2.1信息检索工具•6.2.2信息检索策略•6.3网上交流与文件下载•6.3.1网上交流•6.3.2文件下载•6.4基于Internet的资源型学习•6.4.1概念与特点•6.4.2实施过程•6.4.3WebQuest•小结•习题•综合实践活动•第7章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目标•7.1远程教育概述•7.1.1远程教育的概念与特征•7.1.2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类型•7.2网络课程与学习环境•7.2.1网络课程及其特点•7.2.2网络教学的实施•7.2.3虚拟学习环境•7.3现代远程教育与中小学教育•7.3.1现代远程教育与教师•7.3.2现代远程教育与学生•7.3.3现代远程教育与家校联系•小结•习题•综合实践活动•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学习目标•8.1校园网络•8.1.1校园网络的结构•8.1.2校园网络的功能•8.1.3小学校园网络实例•8.1.4Internet的接入方式•8.2多媒体教室•8.2.1功能与设计•8.2.2系统构成•8.3网络机房•8.3.1基本构成与布局•8.3.2数字语音教室•8.3.3人机工程原理的应用•8.4微格教室•8.4.1微格教学系统•8.4.2微格教学的实施•小结•习题•综合实践活动••第三篇教学过程设计与评价•第9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9.1教学设计概述•9.1.1概念与特征•9.1.2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9.1.3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9.2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9.2.1前期分析•9.2.2教学目标的阐明•9.2.3教学策略的制定•9.2.4方案编写与成果评价•9.3教学设计方案实例•9.3.1“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9.3.2“溶液的酸碱度和pH”教学设计•小结•习题•综合实践活动•第10章教学评价•学习目标•10.1教学评价概述•10.1.1基本概念•10.1.2教学评价的类型•10.1.3教学评价的发展•10.2教学评价技术•10.2.1课堂观察•10.2.2调查•10.2.3测验•10.2.4档案袋评价•10.3教学评价实践•10.3.1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10.3.2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10.4教育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10.4.1工艺学记录•10.4.2学习反应信息分析•10.4.3电子档案袋•10.4.4数据处理软件•10.4.5评价研究工具•小结•习题•综合实践活动•本书图表索引•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总结提要

现代教育技术总结提要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总结以下为本学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知识点总结参考,考核内容以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老师在课堂中讲授的知识为主,为方便同学们复习,现将主要的知识点加以总结,总结的内容也是课程考核内容的主要参考依据。

考核的题型将从以下题型中选择,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教学设计、综合应用题等等。

题型中的考核内容将围绕或含在总结的知识点中,并有灵活变化。

模块1 认识教育技术1.教育技术的概念2.AECT05教育技术定义3.AECT94教育技术定义4.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5.教育技术的作用6.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基石的变革7.教育技术带来的影响有哪些?8.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的几个重要价值指向9.根据我国中小学教育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师的基本信息素养有哪些?教师利用技术处理课程和资源的知识和能力是什么?利用技术支持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力是什么?10. 21世纪的核心技能有哪些?模块2体验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的概念2.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3.斯金纳的程序教学设计原则4.认知主义与行为主义对“学”的理解有何不同?5.认知主义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7.在多媒体学习模型中多媒体学习的七大原则是什么?8.具体媒体呈现准则包括哪些方面?文字类信息的呈现准则是什么?9.学习者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10.如何制定教学策略?11.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有哪些?12.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13.在教学设计中对方法和媒体的评价有哪些?模块3创建个人信息化教学资源中心1.按资源主要使用对象分类,教育信息资源的类型有哪些?2.按资源的组织形式分类,教育信息资源的类型有哪些?3.三类网络教育资源是什么?4.教育资源的特点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5.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教学资源下载?6.举例说明,如何管理个人信息化教学资源?7. 举例说明,如何绘制思维导图?模块4 采集与制作多媒体素材1.什么叫素材?什么叫多媒体素材?2.多媒体素材的类型有哪些?3.常见的文本素材文件类型有哪些?4.什么是图形、图像素材?5.图形、图像素常见的文件类型有哪些?6.音频素材常见的文件类型有哪些?7.动画素材常见的文件类型有哪些?8.视频素材常见的文件类型有哪些?9.常见的获取文本素材的方法有哪些?10.常见的获取图形、图像素材的方法有哪些?11.常见的获取音频素材的方法有哪些?12.常见的获取动画素材的方法有哪些?13.常见的获取视频素材的方法有哪些?模块5 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1.多媒体课件的概念2.多媒体课件的特点3.多媒体课件的作用4.按使用对象来分,多媒体课件的类型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5.按内容与作用分,多媒体课件的类型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6.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有哪些?分别是什么?7.什么是几何画板?8.任举一门课程中的一节内容,进行其课件的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1.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应用科技手段来促进教学和学习过程的工具和方法。

它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的教育技术主要是投影、录音等传统媒体的运用,随着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逐渐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2.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进行个体化的教学设计。

-互动学习:通过引入互动媒体、交互式软件等工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效果。

-问题解决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和任务导向性。

-跨学科学习:通过融汇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工具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记忆力。

-在学习辅助中的应用: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等可以提供公开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学习环境,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助合作。

-在教研活动中的应用: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估、课程设计和教学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师的专业能力。

4.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移动学习: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更加便捷。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和情景模拟,提高学习的真实感和有效性。

-大数据分析:通过教育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行为进行深入理解,个性化教学更加精准。

5.教育技术的挑战和问题:-数字鸿沟: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的差异,造成了数字鸿沟的存在,一些地区和学生无法充分享受到教育技术带来的好处。

-隐私和安全问题:随着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的保护。

-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教师在教育技术的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不足,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专业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一、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二、教学软件与课件三、软件新思想——积件四、超文本、虚拟仿真及其他几个概念一、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自从1959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从而宣告人类开始进入计算机教育应用时代以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曾有过三次大的演变: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CAI课件设计中,人们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不再把学习看作是,对外部刺激被动地作出的适应性反应;而是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作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意义建构的概念: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由于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2)意义建构的四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课件1、什么是课件: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定型情节的、模式化的、封闭的、整体的教学软件(课件)。

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

课件的基本模式有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

无论哪种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概论教育技术:(AECT1994年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包含以下内涵:一个目标,为了促进学习;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一个理论领域。

教育技术的主要实践领域:1.视听媒体传播教学:是在传统的学习教育班级授课制基础上形成的,以学校与教师为中心,以视听媒体辅助传播教学信息和集体化教学为核心特征的教学系统。

2.个别化教学:是建立在程序教学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习者个别需求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系统。

3.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

4.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①可以为教育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②有助于促进教与学的改革第二章教学媒体媒体:媒体(Media)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媒体是指各种信息的载体或传递信息的工具、中介。

广义的媒体概念包括人体器官本身在内的(自然媒体)的工具、媒介。

教育(学)媒体:是指在教育教学情景中所使用的承载教育(学)信息和传递教育(学)信息的所有工具、中介。

教学媒体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将教学媒体等同于教育技术。

媒体的类型: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结合媒体交互媒体谈及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不得不提及科拉克和考兹玛。

集体化教学源于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他主张直观教学、主张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总结

模块一:认识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内涵:定义:1994年AECT概念: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2、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3、研究内容是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国内: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概念: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

特征:第一,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

第二,教育信息载体多媒体化。

第三,信息传输网络化。

第四,教学过程智能化。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学习内容: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媒体使用技术、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技术要求: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名称:三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接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现代教育理论主要代表:1.程序教学理论、2.发现教学法、3.掌握学习模式、4.讲解式教学、5.范例教学模式传播的模式:1.香农—韦弗模式、2.拉斯韦尔的”5W”模式、3.贝罗模式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1.整体性原理、2.反馈原理、3.有序原理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资源_和_学习过程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___理论__和__实践__。

【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首要作用体现在,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教育技术是一个涉及到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以改进和优化学习为最终目的的综合性学科。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1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对象是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资源。

应用领域:课堂教学;远程教学;自主学习;在职人员培训领域2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传播理论、视听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学习领域:(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①桑代克的试误说,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联合主义学习理论。

②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①布鲁纳的结构---发现说。

②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①皮亚洁学说的基本理论观点传播理论:(1)拉斯韦尔传播模式(5W模式)(Who—教师或其他信息源, Says What-教学内容,In Which Channel-教学媒体,To Whom-教学对象,With What Effect-教学效果);(2)香农-韦弗传播模式(3)斯拉姆模式视听教育理论:戴尔的“经验之塔”:直接(做的)经验,替代(观察)经验,抽象经验3教学媒体分类及特征。

教学媒体的分类主要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传统教学媒体是指语言、文字、印刷材料、图片、黑板、模型和实物现代教学媒体又分为了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和交互媒体教学媒体的基本特征(1)表现力(2)重现力(3)传播力(4)参与性(5)可控性4、投影器、展示台、扫描仪的操作步骤及其功能键的作用。

投影器:利用“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作用:投影器能提供静止画面、便于书写投影光学放大媒体。

操作步骤:(1)检查:使用前检查电源是否符合要求,将支撑杆拾起至锁定状态。

(2)调整距离:反射镜打开至适当角度,打开电源,调整投影器与银屏距离,尽量使每个学生看得清楚。

(3)调节投影方向:调节平面反射镜的倾斜度或使反射镜与放映镜头仪器绕垂直轴来改变投射方向,适应银屏的位置;(4)强弱灯光的选择:开机后根据放映环境选择打开强光或弱光开关。

一般弱光供电能延长灯泡哦的使用寿命,在感到亮度不够时可选择强光。

(5)调节影响聚焦:将投影胶片放置在投影器玻璃在舞台面上,调节调焦旋钮,是放映镜头上下移动,直至图像聚焦清晰为止。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吐血整理版本)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吐血整理版本)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归纳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第二节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两大类。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教育技术。

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

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

视听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视听传播阶段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三节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

下面是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第五节一、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1、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其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强化,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对行为的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重点版整理)汇总-共8页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重点版整理)汇总-共8页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宋海涛)第一章1. 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两大类;狭义上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传播技术和系统技术。

2.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下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研究对象)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明确地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

3.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教育技术。

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现代教育技术突出“现代”二字,一是迎合现代社会的现代意义;二是指代新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意义。

4.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a.视觉教育阶段b.视听教育阶段c.视听传播阶段d.教育技术阶段。

5. 视觉教育:是利用视觉教材(如图片、实物、模型)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的教育。

6. 视听教学:指的是依据教育理论,运用多种媒体,充分发挥视听感官的功能,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具体而言,视听教学是指运用照片、图表、模型、电视、电影等视听手段进行教学、教育活动,以及直接由视听觉获得知识的教学活动。

如参观、旅行、表演、展览、实验、实习等。

7. 1972年,AECT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定名为教育技术,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

8. 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a.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从四个方面给与支持:硬件和技术、模式和方法、教学资源、文化和思维)b.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c.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9.教育部于2019年12月25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的目的是追求教育最优化。

标准:效率、效果(质量)、效益:教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途径:①选择和排列最优的教育目标;②选择和使用最优教育效果的测度;③选择和采用最优的教学活动;④选择最优的环境条件。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S–R理论):(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巴甫洛夫首先发现条件反射机理(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而最终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直到最后成功(桑代克)。

(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斯金纳)4、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内容、影响5点)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按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1),做的经验:直接的有目的经验设计的经验演戏的经验(2),观察的经验:观摩示范见习旅行参观展览电视和电影广播、录音、照片、幻灯(3),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语言符号。

①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抽象。

抽象程度≠重要程度②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③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④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教学更为具体,便于理解抽象。

⑤视听媒体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①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层次上,利用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发挥自身的经验、能力和信念,接收和感受信息,构建更新、更高的知识层次。

②提倡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③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媒体教学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6、话筒:声信号——机械能——电信号扬声器:电信号——机械能——声信号7、啸叫: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传送至话筒,使扩音机放大后的音量过大而产生的噪声。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3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3章

பைடு நூலகம்
心理趋合:
人们的想象力会填充实际在画面中并没有见到的空间
画面均衡:
是人们对画面稳定感的一种形式感觉
视觉重心:
画面的“重量”的中心。有右撇现象
视觉心理与构图
构图是把对象及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组织、选择和安排,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构图元素包括线条、色彩、明暗、节奏等。 视觉心理对构图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共同经验原理 教师与学生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 要使学生了解一件事物,教师必须用学生经验范围内能够理解的比喻,引导他们进入新的知识领域。教育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 共同经验模型 抽象层次原理 传播的内容必须在学生能明白的抽象范围上进行,并且要在这个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下移动; 既要说出抽象要点,又要用具体事物来支持;讲了熟悉的具体事物,又要分析、综合、推理、演绎得出抽象的概念。
视觉符号
02
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所谓抽象化就是这种符号已经没有实在事物的形态,不再含有对意义的视觉暗示。
言语符号
抽象的经验
“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住上升,则越趋于抽象。
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但若把具体经验看得过重,则是很危险的。
拉斯威尔“五W”传播模式 要素: Who?(谁?) Say what?(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从什么途径?) To whom?(对谁?) 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 缺陷: 忽略了“反馈”的要素 忽略了反馈过程的研究 没有重视“为什么”或动机的研究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

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放、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推动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技术的名称演变经历四个阶段: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含义:术涉及与学习活动相关的每一个环节,是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以改进和优化人们的学习为最终目的的综合性学科)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主要内容: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2.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媒体使用技术3.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技术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思想一般包括对自由和对自治的信念,认为人类有能力克服遗传、个人历史和环境的限制而做出有意义的个人选择,强调个体重要性以及特殊的人类需要。

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旨在阐明学习如何发生、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揭示学习过程依据心理、生理机制和规律而形成的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桑代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了联结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2.斯金纳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调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刺激——反映——强化”的学习模式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苛勒的顿悟说“接竹竿实验”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理论3,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学习不应只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能主动积极的构造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学复习资料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学复习资料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学复习资料整理第⼀章概论第⼀节什么是教育技术⼀定义及内涵教育技术的定义1、AECT94:“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设计、开发、利⽤、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就是运⽤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设计、开发、利⽤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以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法,探求提⾼教学效果的技术⼿段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法。

2、AECT2005’: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2、教育技术的⽬的是追求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设计领域(⼆)开发领域(三)利⽤领域(四)管理领域(五)评价领域第⼆节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概念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到教育领域,应⽤到教育的各个层⾯,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和利⽤,在教育领域实现信息社会所特有的重要组织和管理⽅式的系列过程。

⼆、信息化教育概念是指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

三、教育信息化的特点1、教材多媒化2、资源全球化3、教学个性化4、学习⾃主化5、任务合作化6、环境虚拟化7、管理⾃动化第三节信息素养⼀、概念⼈们在解决问题时利⽤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保罗?车可斯基,1974)信息素养是⼈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的能⼒”。

(美国图书馆协会,1992)有能⼒通过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评估及使⽤信息”(克⾥斯汀娜?杜尔,1992)桑新民教授认为:第⼀层次:驾驭信息的能⼒①⾼效获取信息的能⼒;②熟练、批判性的评价信息的能⼒;③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④运⽤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信息的能⼒;第⼆层次:运⽤信息技术的⾼效学习与交流能⼒⑤将以上⼀整套驾驭信息的能⼒转化为⾃主、⾼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第三层次:信息时代公民的⼈格教养⑥培养和提⾼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现代教育技术整理资料(浙师大)

现代教育技术整理资料(浙师大)

一、简述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实际谈谈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1、主要观点:(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2)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3)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2、对教育技术的影响有:(1)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A、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解决,让学生自己发现完成整个任务所要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项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b、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必要使知识组成严格的直线型层级关系,因为知识是由围绕着关键概念的网络结构所组成的。

老师可以从要求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开始教学。

(2)情境化教学。

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各种教学环境,便于学生对新知识意义构建。

(3)重视社会性互动。

通过合作和讨论,使人们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形成完整的对事物的构建。

二、利用视听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的常用方法有哪些?1、视觉媒体:(1)图示讲授法(2)实物实验演示法(3)录音配合教学法2、听觉媒体:(1)提供标准典型的声音示范(2)提供音乐和音响,提高听觉感染力(3)提供个别化学习和自学材料3、视听媒体:(1)主体式教学(2)补充式教学(3)示范式教学(4)个别化教学1 、主体式教学视听媒体应用于教学实践,可在一门课或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手段运用,组织学生利用各种教育电视系统,播放或接收视听教材,按照事先排定的教学时间表,进行教学活动2 、补充式教学老师在课堂讲解中,可适时插入一段视听媒体教材,以补充教师讲解中的一些较难以用其他方式解释清楚的知识重点、难点。

3 、示范式教学视听媒体教材可提供规范标准的行为模式,供学生观摩效仿,如实验操作过程、生产流程、行为动作规范技能等方面,学生可通过接收视听信息,来指导自己的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

二、现代教学理论
1、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机器教学) 原则:
积极反应原则:经常使学生保持积极反应的状态。 小 步 子原则:材料有易到难一步步呈现,每一步之间难 度的增加也非常小。 及时强化原则:学生做出反应后,立即让学生知道其反应 是否正确,即给予立即强化。 自定步调原则: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思维方式、速度来处理 问题而不受他人影响,使学生稳步前进。 低错误率原则:程序教材的编写应尽量减少学生出现错误 反应的可能,以提高学习效率,鼓舞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育技术学的知识体系
教育技术技能: 1.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技能 2.选择、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技能 3.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设计技能 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综合技能 5.应用互联网和制作网页的综合技能 6.教育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的试验与研究技 能
四、教育技术学的知识体系
2004年12月,中国教育部 《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规范(标准)》 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相关评估细则,以及达到 各技能等级的培训课程所需的基本内容。
一、现代学习理论
2、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2)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形式。有两 个先决条件:学生表现出意义学习的心向,即一种在 新知识和已有知识间建立联系的倾向;学习内容能于 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是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过 程。即将学习内容内化。
4) 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二、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欧美国家,“学习”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 我国,“教育”,“教学”只是“教育”的一部
分 【电化教育】: 我国特有的名词,20世纪30年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技术与应用第一篇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包括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1994年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994定义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2005年定义:(由莫伦达等人起草的AECT 协会文件)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2005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3.根据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4.AECT ’1994定义的结构:研究形态 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5.“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它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

6.以美国为代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视觉教育阶段 20世纪初-30年代(2)视听教育阶段30-50年代(3)视听传播阶段50-60年代(4)教育技术阶段70年代至今7.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

(2)1920年,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国光电影公司拍摄无声教育影片《女子体育》《盲童教育》(3)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技术专著《有声电影教育》(陈有松)(4)1936年,我国最早的教育技术刊物《现代教育技术》周刊在上海出版。

(5)1945年,我国最早的教育技术系在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建立。

8.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9.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1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1)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改变教学结构(2)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数字化学习(3)台湾淡江大学徐新逸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融入教学过程,达到对某一学科或课程学习的改善。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1)充实、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1)注重整合的课程特点(2)注重整合的过程(3)注重综合学习(4)注重体验学习(5)提倡协作学习13.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指同一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

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并不忽视或抛弃对传统教学媒体的开发与应用。

14.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第二章学与教的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基本观点:a.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巴普洛夫、华生)b.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c.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斯金纳-程序教学之父)2.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1)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a.积极反应原则(以学生为中心)b.小步子原则c.及时强化原则(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d.自定步调原则(个性化教学方式)e.低错误率原则)(2)程序教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3.认知主义教学理论(1)苛勒的顿悟说:a.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

b.学习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a.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b.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c.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3)加涅的信息加工论(一)信息加工模式(二)信心加工的基本原理:a.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b.人类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c.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d.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4.认知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在以下教学环节加以重视:a.激发学生回忆以前学到的知识和能力 b.使学生对学习有心理准备c.直接提出种种适当的刺激d.反馈的准备5.建构主义理论(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建构出来的) (1)基本观点:a.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b.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c.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于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2)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a.随机通达教学b.抛锚式教学c.支架式教学(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6.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1)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a.自上而下地展开教学过程 b.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2)情境化教学(3)重视社会性互动第三章 视听与传播理论1.视感知规律(1)人眼的视觉特性a .视觉的光谱灵敏度 人眼对波长为555nm 的绿光的灵敏度最高b.视觉范围 人眼的视觉范围是指人眼所能感觉到的亮度变化的范围,它在数值上等于亮度上、下限之比。

c .彩色视觉 用亮度、色调、色饱和度三个特性来描述人眼看到的彩色光(彩色三要素)d .分辨力 人眼对彩色的分辨力远比对高亮度细节的分辨力低e.视觉惰性人眼视觉惰性的残留时间一般约为0.1s(2)人的视觉心理a.心理趋合是指利用人们的想象力去填充实际在画面中并没有见到的空间。

b.画面均衡是指人们对画面表现主题的一种形式感觉,是产生画面稳定感的因素。

c.视觉重心人们习惯于从左边向右边观察画面,把注意力停留和集中在右边的物体上,这就是视觉的右撇现象。

d.视觉节奏是指把画面中特征相近的物体和构图要素加以归类、结合,以各种形式不断重复,形成视觉上的“节拍”,取得和谐的效果。

(3)视觉心理与构图 a.线条 b.色彩 c.明暗(对比度)2、听感知规律(1)人对声音的感知有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主观听感要素。

与声波的声压、频率和频谱成分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区别。

a.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

主要取决于声音的声压或声强大小。

b.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

主要取决于声音的频率。

c.音色是人耳对声源发生特色的感受。

(2)人耳的非线性效应a.人耳的掩蔽效应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同时存在时,其中的一个声音在听觉上会掩盖另一个声音,这种现象称为掩蔽效应。

b.鸡尾酒会效应人耳对掩蔽声有相当的容忍能力。

即对周围噪音的容忍能力。

c.颤音效应人耳同时听到两频率相近的纯音时,会产生差频似的颤音感,这是构成配乐的生理心理基础。

如唱歌和声d.哈斯效应当内容相同的两个音相继到达人耳时,仅当第二个音延迟时间达到35ms~50ms后,才会感受到有延迟音出现,即哈斯效应。

即声音的延迟效应。

(混响和立体声的心理学基础)(3)人耳的声音定位机理a.双耳效应人耳主要是靠双耳效应来进行声音定位的。

b.耳廓效应人耳的轮廓结构比较复杂。

耳廓效应对声音定位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对频率较高的声音。

可以精确定位。

基本观点: 4、传播理论:(1)传播:广义指大自然中一切信息的传送或交换。

包括职务、动物、机器、人所进行的信息传播;狭义指人所进行的传播。

分为人的内在传播(或称自我传播)和人与人的传播。

(2)传播的类型 : 人际传播植物的传播 组织传播传 动物的传播 人对人的传播 大众传播播 人的传播 教育传播机器的传播 人的内在传播 网络传播传播模式一、拉斯威尔模式 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5个问题:who 谁say what 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 从什么途径 to whom 对谁with what effect 取得什么效果 5W 模式缺陷:忽略了“反馈”的要素,没有重视“为什么”或动机的研究问题。

二、香农-韦弗传播模式抽象的经验 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1.“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而经验,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

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3.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

5.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译码信宿干扰反馈三、贝罗传播模式(s-m-c-r模式即教师-课业-手段-学生)1、信源和编码者:传播技术态度知识社会系统文化2、受传者与译码者在传播过程中,1与2可以相互转变3、信息:包括符号(语言文字图像音乐)内容(信息的成分与结构)处理通道(视听触嗅味)四、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提出课堂教学系统六维空间结构模式影响课堂教学的六大因素是B——教学系统怎样施教L——用什么教材施教M——用什么教学媒体施教P——对谁施教S——在什么情况(环境)下施教Z——为什么(目的)施教第四章教育传播要素:1、教育者2、教育信息3、受教育者4、媒体和通道5、传播环境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1、自学传播2、个别传播3、课堂传播4、远程传播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

六个阶段:1.确定教育传播信息,教育传播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传送的教育信息,传送什么信息,要依据教育目的和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

2.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选择教育传播媒体去呈现要传送的信息,是指就是编码的过程。

3.通道传送,在该阶段,教育传播通道通过教育媒体传送出信号,也称施教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