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资料整理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技术与应用
第一篇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包括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1994年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994定义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2005年定义:(由莫伦达等人起草的AECT 协会文件)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2005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3.根据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4.AECT ’1994定义的结构:
研究形态 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
5.“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它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
6.以美国为代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视觉教育阶段 20世纪初-30年代
(2)视听教育阶段30-50年代
(3)视听传播阶段50-60年代
(4)教育技术阶段70年代至今
7.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
(2)1920年,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国光电影公司拍摄无声教育影片《女子体育》《盲童教育》
(3)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技术专著《有声电影教育》(陈有松)
(4)1936年,我国最早的教育技术刊物《现代教育技术》周刊在上海出版。
(5)1945年,我国最早的教育技术系在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建立。
8.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9.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
(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
(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1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1)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改变教学结构
(2)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数字化学习
(3)台湾淡江大学徐新逸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融入教学过程,达到对某一学科或课程学习的改善。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充实、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
(1)注重整合的课程特点
(2)注重整合的过程
(3)注重综合学习
(4)注重体验学习
(5)提倡协作学习
13.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指同一概念。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并不忽视或抛弃对传统教学媒体的开发与应用。
14.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
(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
(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第二章学与教的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基本观点:a.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巴普洛夫、华生)b.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c.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斯金纳-程序教学之父)
2.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1)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a.积极反应原则(以学生为中心)b.小步子原则c.及时强化原则(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d.自定步调原则(个性化教学方式)e.低错误率原则)(2)程序教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3.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1)苛勒的顿悟说:a.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b.学习是顿悟,而不是通过
尝试错误来实现的。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a.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b.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c.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
(3)加涅的信息加工论(一)信息加工模式
(二)信心加工的基本原理:a.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b.人类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c.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d.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4.认知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在以下教学环节加以重视:a.激发学生回忆以前学到的知识和能力 b.使学生对学习有心理准备c.直接提出种种适当的刺激d.反馈的准备
5.建构主义理论(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建构出来的) (1)基本观点:a.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b.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c.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于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2)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a.随机通达教学b.抛锚式教学c.支架式教学(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6.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1)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a.自上而下地展开教学过程 b.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2)情境化教学(3)重视社会性互动
第三章 视听与传播理论
1.视感知规律
(1)人眼的视觉特性
a .视觉的光谱灵敏度 人眼对波长为555nm 的绿光的灵敏度最高
b.视觉范围 人眼的视觉范围是指人眼所能感觉到的亮度变化的范围,它在数值上等于亮度上、下限之比。 c .彩色视觉 用亮度、色调、色饱和度三个特性来描述人眼看到的彩色光(彩色三要素)
d .分辨力 人眼对彩色的分辨力远比对高亮度细节的分辨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