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6.25 江城子密州出猎(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课件新人教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课件新人教版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 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 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 一种文体。
议论文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也称“引论、本论、结 论”)的思路来结构全文。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活动一:
速读课文,标注字音、积累美词。
难读字音:
• 旁骛( wù ) 承蜩(tiáo) 衔着( xián) 佝偻( ɡōu)( lóu ) 骈进( pián) 亵渎(xiè )( dú )
事实论据——举例论证方法
• 1、引用孔子的话,举“饱食终日,无所用 心”之人和“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 惠”之人两种人的事例
• 2、举百丈禅师不吃饭不做事的故事 • 通过举例论证,举了两类无业游民的事例和
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事例,论 证了“有业是很有必要的”这个论点,从而 使论证更具体、更有有说服力。
背景资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 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 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 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 有很强的针对性。
资料卡片——演讲(议论文)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 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 理的活动。
主要手段——态势语言(演) 有声语言(讲)
资料卡片——议论文(演讲)
论据: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 论据: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材料)。 为论点服务。
•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 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 说服力的论据。 包括:
• 1.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具体事例。 • 2.确凿的统计数据。 • 3.历史上可靠的、典型的史实。 • 4.亲身经历等。
第二课时
深入阅读,精段研读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词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词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

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词在晚唐受
社会风气的感染,渐渐背离了题材广泛、风格多 样的特色,走上了剪翠裁红、调脂弄粉的歧途, 专在女人的容貌、服饰和姿态上下功夫。 晚唐词人温庭筠的作品代表着这种创作倾向。 在温庭筠死后半个世纪,五代西蜀的赵承祚收集 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等十八家词五百 首编成《花间集》。此派尊温庭筠为鼻祖,以韦 庄成就最高,写闺情,写离别相思,风格绮丽, 在当时颇有影响。其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
李”;词与韦庄齐名,称“温韦”。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
读了这首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内容或情感
此词描写了一位因心爱的人 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 活状况和内心情感,给人一 种淡淡的忧愁。
《望江南》
温庭筠
说说词的大意 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就独 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凭栏 眺望。 大江之上,千帆驶过,但 哪一条船都不是我所思念 的人的归舟,斜阳夕晖脉 脉无言,江水悠悠不尽。 看看那当年同爱人分手的 白频洲,不由得愁肠寸断。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 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 五代渐趋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词也称曲、曲子词、乐府、诗余,又因句子 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 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 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满江 红》、《蝶恋花》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 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 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 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 上阙和下阙。
梳洗罢,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共23张PPT)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共23张PPT)

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 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 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 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 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本诗运用了哪些典故,有何作用?
“闻笛赋”的典故——晋代向秀的《思旧 赋》。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被司马昭杀害的 朋友嵇康、吕安而写的。诗人用这个典故, 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 友的怀念。
诗歌中的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蕴 着诗人的感情。
意境:
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 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 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 面。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 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 的艺术境界。
学生活动: “在 意象中感受到一个 的
刘禹锡
• 少年得志、中年颠簸、晚年安逸 • 21岁中进士;王叔文“有宰相之才” • 永贞革新 • 被贬朗州《秋词》 • 815年被召回京《乌衣巷》 • 被贬连州、夔州、和州《陋室铭》 • 中年“刘柳”:“以柳易播” • 晚年“刘白”:《刘白唱和集》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风、霜、烟:哀怨、惆怅、凄苦、苍凉 • 落花(落红、残红):青春易逝、人生无常 • 松:坚贞高洁 • 梅: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 菊:坚贞高洁 • 萍:惆怅和哀愁 •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 草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盛衰兴亡 • 杜鹃(子规):凄凉哀伤 • 鸿雁、青鸟:相思相爱、离愁、孤寂 • 舟:离情别绪、思乡、愁苦
“烂柯人”的典故——相传晋代王质进山砍 柴,遇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来观看。棋还 没终局,他手中斧子的柄已经烂掉。回到村 里,发现与他同年代的人都去世了。比喻自 己长期贬谪在外,回到家乡,人事全非。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课件:记叙文段落作用专题(共30张PPT)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课件:记叙文段落作用专题(共30张PPT)
训练一: 《清洁》王晓莉 问:第15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联系文中的内
容进行简要的分析。(3分)
【方法指导】:答这样的题,首先明
确题干要求分析的是“中间段”。其 次从结构和内容、情感等方面分析作 用。
示例:2016年一模语文卷记叙文
9.分析第四段的作用。
【解析】这是文章段落作用题,可从“内容、 结构、情感”三个方面入手,有时也会有“语 言”上的赏析点。而“内容”和“情感”往往会放 在一起答。
【开头段】:1.开篇点题,统领全文;2. 照应标题;3.引出下文或主要人物的活动, 或为下文作铺垫;4.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 5.设置伏笔,照应后文;6.渲染气氛,烘托 人物性格,奠定全文感情基调;7.开篇点明 主旨;8.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训练四:
《她的名字叫外婆》
1.阅读2—5段,请简要概括外婆的生平经历。(4 分)
中考第二轮复习:
记叙文段落作用专题
一、感受鄂尔多斯中考语文卷中 的“ 段落作用”题
2015年第7(2)题:说说【甲】文结尾的作用。 (2分)
——结尾段作用题
2011年第19(5)题:试分析选文中1和15两段的 妙处。(2分)
——开头段、结尾段作用题
2010年第16题:2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1分)
2. 说说文中第4段加点词“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 夕祸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分)
3.文中第6段划线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写出了人 物怎样的特征?(3分)
4.第7段没有实际的内容,能否删去?简要分析其 原因。(3分)
明确答案
勾画筛 选的意
识!
1.(1)小时候快乐读书;(2)结婚生子后 温馨幸福;(3)32岁时丈夫去世扛起一家 人生计重担;(4)子女成家生子后开始照 顾孙子辈。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课件:记叙文总复习(共29张PPT)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课件:记叙文总复习(共29张PPT)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 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注意:有些文章中有双线,如《藤野先生》 明线:我与先生的交往,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 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回祖国对藤野先生 的怀念。
暗线:“我”的爱国思想.
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 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 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 索。
记叙文阅读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
•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 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 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 方式的一种文体。
“以事感人,以情动 人”。
一、理清情节 二、读出主旨 三、读出细节(词、句子) 四、读出心得
记叙文
•考点一:

故事情节
什么事//理清故事情节//梳理文章思路
请概括文中几件事。 (用横线勾画,标清序号。)
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 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三)表现手法:衬托、烘托、 照应、讽刺、象征、对比、联想、 想象等。
( 四)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 对比、首尾呼应、设置悬念等。
(五)语言特点:
•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表达 了……
的情感。
(二)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1)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 描写、肖像描写和神态描写。(2)侧面描写
描写的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 抒情的作用:抒发了…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 文章的中心。 议论的作用:点明文章…中心。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52凝聚价值追求(共26张PPT)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52凝聚价值追求(共26张PPT)
1.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P61 2.为什么坚定文化自信?P61—62
3.怎样坚定文化自信?P62
凝聚价值追求
鲁迅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 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 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 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的脊梁是什么?请用具体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
自主学习P67—69,思考:
1.民族精神的内涵 2.民族精神的作用
共 历史典故或名言警句
同 反对台独、“定于一、尚
感 同一、一天下”

礼之用,和为贵
民族Leabharlann 愚公移山精 自古男儿当自强;
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 核心
十三届一次会议 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小组讨论:为什么说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 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一个人如果没有脊梁,就不会站立行走
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脊梁,则只能屈服 在别人的脚下,匍匐前进。
自然灾害
外敌入侵
民族精神
自主学习P68,思考: 民族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具体表现
井冈山精神
小组讨论:
说一说我们怎样向女排队员学习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中华传统美德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 说一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爱国,永远时髦的价值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 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思考: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长征精神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31生活在民主国家(共31张PPT)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31生活在民主国家(共31张PPT)
◎文革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个人崇 拜的束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 家领导体制,在农村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民族工作,颁行了《民族区域自 治法》; ◎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依法治国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 ◎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 级自由化。
民 主
建党初期
(1921——1927) 中共二大:现阶段的任务是民主革命,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

民主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这是一
革 命
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
个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采 取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广泛吸收群众参加根据地的政权

建设、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
期 追 求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创建三三制政权模式、实行普 遍、直接、平等的民主选举, 对“民主共和国”理论进行了 较为深入的探讨

主 价 值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 主专政》、第一届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确定了实现政治民主与社 会民主的目标,并在组织 原则方面体现出党内民主 的精神。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十六条 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五十九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 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中考语文复习课件:培优六论据(共36张PPT)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中考语文复习课件:培优六论据(共36张PPT)
• 偿还的代价是39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 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给世界留 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 (1) 请你用简洁的饿语句开阔这两段文字所写的 内容。
• (2) 这一论据为什么没有用概括性的语句叙述, 而要写得如此详细呢?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 没有对托勒密天动学说的否定,又哪来哥 白尼地动学说的产生?
注意论据的排列次序
• 在一篇议论文中,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往往 不止一个,这变要考虑一个顺序问题。谁先谁 后,要遵照一定的规律,或从古到今,或由主 到次、或从小到大、或由浅到深、或先正后反 等等。像例1中的五个事实论据就是按照从古 到今的顺序排列的,井然有序;而例4的三个 论据变缺乏严密性,画成部分线是按照时间顺 序排列的,但后面的“哥白尼、爱因斯坦和伽 俐略”三个名字没有与之相对应,正确的顺序 应该是:哥白尼、伽俐略和爱因斯坦。
要分析直接和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 观点。
一、正确辨别论据的类型
• 论据主要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指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 事例、史实或统计数字等。道理论 据指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真理, 名人言论、格言俗语、自然科学中 的原理、定理公式等。
• 例1、我们民族有讲正气的传统。纵观古今, 横看天下,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正义 战胜邪恶的历史,就是一首气壮山河的正 气歌。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苍穹中,屈原、 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 雄的名字璨若繁星,无不是我们民族的正 气之魂。正因为有了这种正气,我们民族 才一次次经受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得到延 续和发展。请问:从论据类型来看,上文 属于 事实 论据。
概括论据并阐述详尽叙述的理由
• 例6: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谈骨气》 一文中的三个事例论据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本站所有
梁小斌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那是十多年前, 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 后来, 我的钥匙丢了。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本站所有
北岛《 回答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题解——变奏曲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 ①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 用语相同或相近,具有同样的韵律 ②诗的上、下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 化,使上下两节诗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本站所有
朗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你找出诗句中出现的一些意象。这 些意象可以分成几类?各自象征什么?
意境:一种是光明与美好的,一种是寒冷 和残酷的。 光明和美好的意境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 理想世界; 寒冷和残酷的意境是诗人所厌弃和憎恶的 现实社会,但也是诗人所无法逃避的。
新世纪教朗读,品味内涵
仔细品读,体会一、二两节诗在 结构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本站所有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本站所有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本站所有

婷《双
星星变奏曲
江河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 京人。 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发表处女 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 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 期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本站所有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土地的誓言(共19张PPT)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土地的誓言(共19张PPT)

理解“土地”意象
《说文解字》释:“土,地之吐生物 者也。”土能生万物,地能载山川。土地 是人类生存的必需,是人的生命之源,人 对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依赖与崇拜,并由 此产生出恋土情结,即乡土文化。安土重 迁,叶落归根,故土难离体现了乡土不仅 是人生存之所,埋骨之地,更是家国情怀 的寄托。
再读文本,吟咏誓言
短短3个多月,日军就侵占了我国东北全境,广袤肥沃 的东北大地沦于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一时民生凋蔽,四 野荒芜,内心撕裂般的疼痛成了那段时日的唯一记忆。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流 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端木蕻良怀着难以遏制 的思乡之情,用自己的灵魂之笔写下了《土地的誓言》。
仿写训练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了无数的脚印。在那 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 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请模仿以上文段,保留第一句,按“在那……” 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句,叙写自己成长的足迹。
摘录文中的写景句和抒情句,组合成一首
优美的散文诗
例:
致土地 当我躺在温暖土地时 当我仰望闪烁星星时 当我手握湿润泥土时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幽远的车铃,
我想起 红布似的高粱, 金黄的豆粒, 黑色的土地,
晴天里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 的大道上跑着,
狐仙姑深夜的谰语,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6-25江城子密州出猎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6-25江城子密州出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
小结: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 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 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 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 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 识,尘满面,鬓如霜。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 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 ,
释放后被贬谪黄州时所作。词生动、传神 地描画了( 孤鸿 ) 的形象,它孤傲、自 甘寂寞,正反应了作者( 幽愤寂苦 )的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
处:夜,短松冈。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 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 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 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这是苏轼为吊唁原配妻子王弗而写
这首《江城子 密州出 猎》,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 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 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 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 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 不断袭扰边疆.作为爱国心切、 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 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 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 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 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 月中,祭常山归来,与同僚猎 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课件:记叙文赏析题(共29张PPT)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课件:记叙文赏析题(共29张PPT)

8.阅读下面两句话,从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表达两方面细细体味“我” 的两次流泪。(3分)
(1)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
(2)我回头看了他俩一眼,硬着头皮走了,我的心像钟摆似的来去, 想起去年父亲来
信问起阿九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 话竟然流泪了。
2015年中考题
赏析题
板块一:语言角度
修辞 用词 句式
试题演练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如《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
运用了 引用 、 比喻 、拟人 的修 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温暖、
柔和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 的 喜爱之情 。
知识卡片一:修辞作用赏析的核心词
归纳梳理 领悟知识
• 判断常用表现手法,体会不同表现手法的作用。:
• (一)对比。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 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 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 冷酷的性格特征。
• 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 • 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 •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
用词 动词 形容词 叠词 拟声词
核心词
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某人或物的情 状或特点
细致、准确地描摹出某人或物的特 点或心理
形式上增强语言的韵律美,内容上 丰富了语言的涵义
让声音再现,让人身临其境的体会
知识卡片三:句式角度赏析的核心词
句式:如骈散句、长短句、对偶句、排比句、 反问句、双重否定句,还有运用关联词语 的句子等等。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课件新人教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课件新人教版

2020/12/3
2
相关知识——词牌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 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 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 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作为有政治抱负的范仲淹,面对荒凉和艰苦,是一种怎样的 感情呢?
2020/12/3
35
解题: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 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 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 意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2020/12/3
5
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
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 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人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作文。温庭筠 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多写闺 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2020/12/3
4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渐趋繁荣, 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词也称曲、曲子词、乐府、诗余,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 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等。词牌规定着 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 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阙和下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就在苏轼写这首词的前几个月,辽 国派大臣萧禧来到京都,要求两国重新划 定边界,胁迫北宋割让一大块土地,面对 辽国的无理要求,北宋大臣束手无策,朝 廷上下乱作一团,后来多亏熟识地理的沈 括不卑不亢地据理力争,才让对方无功而 返。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就是苏轼
品词知味 “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试做 品析。(可选取炼字、修辞、画 面、情感等角度) 例:狂在装备齐全:“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 一身猎装, 气宇轩昂,出猎雄姿,威武豪迈。
狂在阵容庞大:“千骑卷平冈”,一 “卷”字,突显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 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狂在场面热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人们倾城而来,万人空巷,只为观看太守 出猎,声势何等浩大。
25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知识卡片一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宋代文 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散文创作成就突出, 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 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 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 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 称“苏辛”。又工书画,书法上与黄庭 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读他的诗文,你会心胸无限开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 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读他的诗文,你会更加热爱生活—— 水光潋滟(liàn yàn)晴方好,山色空蒙雨 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狂在自比孙郎:“亲射虎,看孙郎”, 运用典故,充实内容,委婉表意。更显东 坡“狂劲”与豪兴。
狂在老当益壮:“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以“老”衬“狂”, 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狂在雄心壮志:“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 和西夏。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 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 志。
这就是苏轼
读他的诗文,你会更加热爱生命——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
他的文字,会让你在面对人生的凄风苦雨时,依然从 容坦荡——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
他的文字,会让你在历经生命的坎坷磨难时,像他那 样,一笑而过—— 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知识卡片二
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 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 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 密州太守。这首词是在密州与 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读词入境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读出气势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 / 卷 ~/ 平冈。为报 / 倾城 / 随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 / 遣冯唐?会挽 / 雕弓 / 如满 月,西北望,射~天狼。
知识卡片三
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 作者自喻。《三国志》记载在一次出行 中,孙权的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 马前打死了老虎。 何日遣冯唐:说的是冯唐曾经为获 罪削职的魏尚向文帝进谏,文帝命冯唐 持符节去云中郡赦免魏尚,复为云中守 。苏轼把自己比作魏尚,希望也有像冯 唐那样的人带来自己被重用的好消息。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 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 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 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 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 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 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 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 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 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 狼星射下来。
贬官密州,他在挽弓劲射中高歌——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被捕下狱,他在泰然自若中排解——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 无晴。” 亲人别离,他在宽慰祝福中怡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朗诵式背读
诵词识人
让我们诵读全词,再次感 受苏轼的狂举豪情! 思考上阕和下阕的感情有 何不同。
知识卡片四
苏轼为官总是勤政爱民,不管他走到哪里, 都心系百姓,为民做实事,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被贬徐州期间,遇上八月的大洪水,当时 他虽为太守,因他被贬在当地是没有指挥权的, 可是他冒着大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军营,命令 全营官兵听候自己的调遣,指挥万人大会战,与 洪水搏斗,最终保住了徐州。后来他离任,徐州 百姓送他出城几十里,哭声一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