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批判意识 好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鲁迅作品的批判意识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 2009级谭启霞

指导老师郝明工

摘要:鲁迅作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和革命家,其人生使命就在于唤醒麻木、沉睡的中国人。面对各种苦难的处境,他既剖析自己也剖析别人,形成了独有的批判意识。本文主要从鲁迅所处的境遇,面对这种境遇所表现出来的孤独和绝望,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批判和抗争意识来简单分析这种批判意识的形成及表现,进而剖析他抗争与创造的精神,独立自强的自我,承受苦痛的能力和拯救世界的大爱。

关键词:鲁迅;绝望;批判意识

Abstract: Lu Xun;Despair;Critical consciousness

Key words: Lu Xun as the Chinese great writer and revolutionary, whose mission in life is to awaken the sleeping numbness, chinese. The face of suffering situation, he not only analyse their analysis of others, formed a unique critical consciousnes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Lu Xun's situation, in the face of this situation has shown the loneliness and despair, and thus criticism and struggle consciousness to simple analysis on 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is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then analyzes his fighting spirit and creative, independent self, suffering and the ability to save the world's great love.

古今中外对鲁迅作品进行研究的作品不胜枚举,如张梦阳的《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王乾坤的《鲁迅的生命哲学》,美国威廉.莱尔的《鲁迅的现实观》,原野昌一郎的长文《中国新兴文艺与“鲁迅”》,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数只注重鲁迅思想的变迁,或者只注重别人对鲁迅的评价,而并非鲁迅自己的思想,亦或是只关照他为中国人寻找出路过程中的艰辛和他作品对新文化成长的主要影响,而基于其众多作品,从作品内容挖掘其为民请命的斗争过

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批判意识是比较欠缺的,本文将基于此而展开论述。

鲁迅生命中所经历的恐惧、复仇、反抗、憎恶、冲突等和他那颗爱国爱民的炽热之心使其作品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意识——批判意识,这一点首先就与他在作品中描写自身境遇,且常把它比着“墙”和“荒原”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命曾然是可贵的,可一旦进入“社会场”,就成了被漠视、被迫害的对象。人的命运便也变得无从选择:一面被吃,一面吃人。鲁迅在他的《狂人日记》里则清楚地表现了这么一种境遇。一方面狂人自己被残暴、阴险的家族人所吃,同时也发现自己在无意间吃了自己妹子的几块肉。吃人世界的批判者自身也是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吃人者”。对于狂人和“吃人”世界的每一个生存者来说,每个人自身也无可奈何地成为“罪人”。即便是狂人,也不过是一个无法决定自身的历史性的微不足道的创造物。据《狂人日记》的写作时间来看,这篇小说无疑就是自己对当时的世态和自身生活的寄寓。

在鲁迅生活的境遇里他常常以“碰壁”为喻。这“壁”便是在鲁迅作品里经常出现的一个物象——“墙”。这一堵堵“墙”包含的象征意义概括起来可以总结出三种意思:一、“墙”将世界分为“里”和“外”两个部分,在某个程度上来说,两者互不沟通,互不关怀,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如《故乡》里的作者与闰土之间产生的“厚障壁”。少年时代两人一起玩,有着最纯真的伙伴关系,可当中年时,他见到“我”却毕恭毕敬地叫“我”老爷。造成前后变化的便是封建等级制度这一堵“墙”。在现实生活中,1927年鲁迅与其弟周作人决裂,就是最好的佐证。二、代表造成某种围困状态的残酷的现实,并且这种现实却时常又不见其具体而实在的形影,然而孤凉冷寂感无处不在。如《“碰壁”之后》中说的“鬼打墙”,《在酒楼上》中无任何大风大浪却颓丧的吕纬甫以及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所经历的“漏题事件”和“幻灯片事件”,都很真切说明了他所受到的生活中阴暗而晦涩的现实的围攻和迫害。三、代表找不到出路的现实中的物象,从而给人造成的绝望。如《<呐喊>自序》里的著名象征物“铁屋子”,

代表的便是当时无法冲破的社会的黑暗现实。另外,鲁迅还说过他身上带有“鬼气”①,时常使自己不得脱身,这也不得不说是萦绕在他心里的一种绝望和幽愤。然而即便是绝望和愤概,却始终得不到消除,于是便产生了一种释愤似的批判。

鲁迅作品中的“墙”这一的物象,同样也是他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必然性的阻力发起的“以头撞墙”的冲锋,即使他预见到自己的斗争或许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是没有结局的呐喊和斗争,但他更相信斗争本身包含着远比结局丰富和深刻得多的意义。

关于鲁迅的境遇的另一种状态可以说是“荒原”的,既正如他所说的自己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的“无从措手”,“无从把握”的失助感。他在自己的作品《<呐喊>自序》里说:“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②一方面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经常会衍生出“高丘”、“旷野”、“沙漠”等一些荒芜的意象群,另一方面鲁迅毕生奋斗、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拯救国人“颓丧”的灵魂。这期间他呐喊过,但到最后还是彷徨。正因为“荒原”,才对中国封建社会“缄默”和“吃人”的精神本质的认识更加清晰和心有余而力不足。荒原上站着的是“个人”,鲁迅把这种自觉和不自觉的人的对立强调到这种尖锐的地步,不是他看不起群众而是他看到呐喊之后他们仍然沉睡。对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状态,也使得鲁迅的一生都内心空旷如荒原。

“墙”与“荒原”多次出现在鲁迅的生活和作品中,“这种体验和感受还表现为对于‘墙’和‘荒原’的‘复仇’情绪和行动上,但是这种‘复仇’情绪和行动往往并不能打破和扰乱‘墙’和‘荒原’的坚固和沉寂,倒强化了内心的孤独和苦闷”。③在鲁迅人生的境遇里,“墙”使人从敌意的对象中反观自己,“荒原”使人从空无的平面中直接感知存在。即便是那可以关住人的“铁屋子”,也是一个封闭了的、让人窒息的“荒原”,即便是空旷的“荒原”也只是一间禁锢了人呐喊和斗争的“铁屋子”。在鲁迅看来,这一切都是险恶的,所以他便选择与之

①鲁迅.并非闲话.鲁迅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3

②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