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教师极力地传授,学生却只能处于被动地接受。引用陶行知先生一句话:“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广大教师应与时俱进,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作为教学出发点,搞好教学设计,科学地指导课堂教学行为。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1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1.1活用教参,精研教材

现成的教参、教案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教学思路,并节约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可它在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让教师形成依赖思想。而且,如果完全按照已有的教参、教案组织教学,还会违背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原则,因为死的教参、教案不可能全面适用于每个班的学生。事实证明,许多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都源自教师针对学生特点所进行的独特而新颖的教学设计。因此,教师要在充分考虑本班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暂时脱离教参,潜心研读教材,拟定出自己的教学设计,之后再参考已有的教参、教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1.2整体策划,板块设计

一堂完整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总是由许多细小的环节组

成。环节之间,还不乏有精心设计的过渡语和问题。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会将写好的教案放在眼前“照案宣科”,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地组织教学,这难免会出现教师“漏案”现象。为了防止此现象的发生,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用了“整体策划,板块设计”的方案。该方案的意思是,教师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按照新课程理念构建“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几大板块组织教学。如在设计《再见了,亲人》一文教学时,笔者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分成了这样几个板块:一是初读课文,围绕课题弄清“再见了,亲人”是谁对谁说的以及“亲人”指的是哪些人两个问题;二是再读课文,围绕“亲人”之间都做了哪些事,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是抓住重点词如“雪中送炭”、“噩耗”、“同归于尽”,重点句如“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您为我们付出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以及重点段落( 课文最后三段 ) 进行深入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达到情感升华的目的;四是进行课堂延伸,让学生看图,想象并说出朝鲜人民在分别之时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话。通过这种划分,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明晰,很少出现“漏案”现象,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自主教学的课堂设计

2.1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学

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首先,教师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

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得到体现。师生之间定能产生丰富的情感交流。通过情感上交流,学生能够变得勇于发言、乐于发言,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这种体验和参与会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实践;最后,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学生提供必需的材料,让学生凭借这些材料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2.2调控内容,自主选择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笔者在设计西师版三年级教材《三峡情》一文教案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引发了作者的思乡情?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答案,一是风景美,二是生活美。针对这两种不同的答案,教师要灵活处理,学生愿意回答什么就学什么。又如,在设计《再见了,亲人》一文教案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学生不大可能按照教师预设的那样进行回答,他一定是清楚什么,喜欢什么,就回答什么,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去引导学生给出怎样的答案,让其自由选择就是了。

2.3精心设计导入,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和自我探索

在教学活动中要精心选择引入课题的材料,教师为学生提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要学生通过观察,搜集信息,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采用讲故事导人,达到“有趣、生动、引起注意的目的”。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按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不是硬牵着学生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必须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基础上的。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自由地思考,使学生在体验和创新过程中学习。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2.4倡导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在当今社会,是否具有协作精神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利于合作的素材,营造合作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口述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平均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内,由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优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学习活动,明确活动的目的,选择探究的策略。让其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会互相碰撞,互相启发,遇到的问题基

本可以得到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给予必要的点拨。3总结

总之,广大小学语文老师需要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内涵,深入挖掘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指导、参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意识,提高学习成绩;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及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地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最终实现学生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建民.论基于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及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2]潘家林.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 小学),2010,( 1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