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完整版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完整版)]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c436dd5a8102d277a22f95.png)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完整版)]风险评价分级管控作业管理制度 1.目的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3.职责3.1总经理职责3.1.1总经理是“两个体系”建设第一负责人;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风险评价分级管控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
3.1.2成立“两个体系”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组织、人员职责;3.1.3要求各级组织成立本部门“两个体系”创建机构;3.1.4审核、签发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3.1.5对“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金支持;3.1.6定期召开会议、组织检查“两个体系”创建进度;3.1.7定期开会研究“两个体系”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解决;3.1.8组织相关人员对重大风险进行审核;3.1.9组织重大隐患治理。
3.2 安环部职责3.2.1安环部负责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组织风险评价小组,确定较大及重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
3.2.2协助总经理检查、部署、落实“两个体系”开展工作;3.2.3负责具体制定、修订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3.2.4负责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3.2.5负责确定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评估、分级方法的确定;3.2.6负责指导、培训各基层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3.2.7负责考核“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3.2.8负责“两个体系”有关资料、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3.2.9负责各部门风险类型、管控措施、管控分级上报资料的审核、反馈;3.2.10定期向“两个体系”领导小组汇报创建情况;3.2.11汇总较大以上风险,对公司较大以上危险点定制风险告知牌;3.2.12负责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的完善;3.2.13负责重大隐患治理方案的制定;3.2.14及时完成“两个体系”领导小组部署的其他工作。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4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减少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对公司经济利益和形象的影响,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外来人员,包括供应商、承包商等。
第三条安全风险是指由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可能对公司经营活动和员工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或威胁的潜在因素。
第四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根据安全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将安全风险分为不同级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五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目的是减少安全风险的发生和影响,保障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第六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原则是风险管理的全员参与、科学决策、统一管理、综合预防、源头治理。
第七条公司设立安全风险管控委员会,负责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工作。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第八条安全风险分级的依据是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
第九条安全风险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重大风险、较重风险、一般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
第十条具体的安全风险分级标准由安全风险管控委员会制定,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宣传和培训。
第三章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第十一条根据安全风险的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第十二条对于重大风险和较重风险,采取以下管控措施:(一)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并组织培训。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系统,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标准。
(三)采用先进的安全设备和技术措施,加强安全防护。
(四)加强监督和检查,定期进行安全巡查。
(五)建立健全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
(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十三条对于一般风险,采取以下管控措施:(一)制定基本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
(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
(三)配置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设施。
(四)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规范执行。
(五)建立安全应急预案。
第十四条对于较低风险和低风险,采取以下管控措施:(一)制定基本的安全操作规程。
(二)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三)配置必要的安全设备。
(四)加强自查和自检。
202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本(3篇)

202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组织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的分级管控,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并保护组织的利益和资产安全。
本制度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组织内部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物理安全等。
第三条定义1. 安全风险:指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一种潜在的威胁,可能对组织的利益和资产造成损害的事件或情况。
2. 分级管控:根据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控程度,将安全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控。
3. 资产:指组织拥有、控制或使用的有价值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财务资产、信息资产、人力资产等。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第四条分级依据1. 根据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控程度,将安全风险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等级。
2. A级安全风险:指对组织的关键资产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重大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等。
3. B级安全风险:指对组织的一般资产和利益造成一定损害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泄露、系统异常等。
4. C级安全风险:指对组织的非关键资产和利益造成较小损害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低级安全事件、设备故障等。
第五条分级原则1. 安全风险分级原则:安全风险分级应综合考虑风险的潜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可能性和可控程度等因素。
2. 分级一致原则:同类安全风险在不同业务领域应保持分级一致,避免形成风险盲区或重复控制。
第三章安全风险管控第六条 A级安全风险管控1. 对于A级安全风险,组织应制定相应的紧急应对方案,并组织实施。
2. 组织应优先保障关键资产的安全,采取足够的措施确保关键资产不受到威胁。
3. 组织应定期评估A级安全风险的可控程度,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控。
第七条 B级安全风险管控1. 对于B级安全风险,组织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控程度进行管控。
2. 组织应加强对一般资产的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密、备份、灾备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范本(4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单位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单位整体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第三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是指通过对单位安全风险进行分级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管,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工作制度,确保单位整体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的管控和控制。
第四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应当遵循科学性、合理性、预防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和措施。
第五条所有在本单位工作的人员,都应当遵守本工作制度的规定,积极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共同维护单位的安全稳定。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流程第六条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包括以下工作流程:分级识别、风险评估、控制措施制定与实施、监管与改进。
第七条分级识别是指对单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确定各个风险等级。
分级识别的具体步骤包括:1. 召开分级识别工作会议,明确分工和责任;2. 制定分级识别的标准和方法,明确识别的目标和范围;3. 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进行具体的分级识别工作;4. 形成安全风险分级识别报告,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核。
第八条风险评估是指对各个安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
风险评估的具体步骤包括:1. 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和影响;2. 确定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3.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的等级和相应的管控措施;4. 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核。
第九条控制措施制定与实施是指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进行实施。
控制措施制定与实施的具体步骤包括:1. 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防范措施;2. 制定措施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3. 进行措施的培训和宣传,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4. 监督和检查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5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1. 制度目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科学分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和员工。
3. 分级标准:安全风险将根据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和发生的概率进行分级。
分级标准如下:- 高风险:可能对企业的人员生命安全、资产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 中风险:可能对企业的人员生命安全、资产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造成一定影响的风险;- 低风险:可能对企业的人员生命安全、资产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造成较小影响的风险。
4. 管控措施:根据安全风险的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高风险: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及时排除或减轻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并持续监测和评估风险;- 中风险:制定详细的管控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定期检查和修订控制措施;- 低风险:制定基本的管控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改进;5. 责任分工:- 企业高层领导负责对高风险进行决策和指导;- 各部门负责根据风险分级制定相关的管控措施,并监督执行;- 员工应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定,积极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6. 监督和评估:企业应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7. 培训和宣传:企业应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8. 处罚措施:对违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员工,将按照企业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9. 修订和解释:本制度的修订和解释权归企业高层领导层所有,并通过内部通知方式进行公布和解释。
以上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执行。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2)是指公司或组织为了保障安全、防范风险而建立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来最大程度地降低或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优秀4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优秀4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篇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实现安全生产地目标和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地通知》(鲁政办字〔20xx〕36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地通知》(鲁安发201616号)、聊城市安委会《关于印发地通知》(聊安委办发〔20xx〕16号)、临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地通知》(临政办字〔20xx〕17号)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地思想,实现对风险地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别修订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地区别,本制度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地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地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地物地危险状态、人地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地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地发生;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地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地损失地组合,它是通过评估手段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
第三条各部门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地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
第四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和报告。
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
第五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地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号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
(完整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完整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完整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目的为全面落实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有效受控,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或降低安全风险,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
三、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执行);《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2018年1月1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修订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起执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0;《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__-2009。
四、术语和定义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五、机构设置1.企业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在公司和项目部分别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全面负责。
2.公司建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体系建设和运行领导机构,副组长为分管生产副总经理、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成员包括监审部负责人、技术总工、水电负责人、机械管理负责人、安全科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人事部负责人、各项目部负责人等组成。
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
日常办事机构设置在安全科。
3.项目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土建/水电施工员、机械员、资料员、班组长等人组成。
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五篇)

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的活动场所,包括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3.1危害。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危害识别。
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
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
4.职责:4.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公司成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____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4.2确保本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____公司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安全风险分布等级、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绘制风险分级管控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生产、安全、设备、电器、化验的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____级管控管表格。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____、批准公司的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文件。
5.2评价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采用相应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5.3风险评价等级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主要设备损坏的。
较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
一般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低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
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5.4安全风险评估5.5风险控制企业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风险管理,保障公司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和外来人员,在公司内进行工作和活动时,必须遵守。
第三条安全风险分级指在公司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风险进行分级处理。
第四条安全风险的管控包括风险的预防、监控、应急响应和事故处理等措施。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第五条安全风险经过评估后,分为以下五个等级:(一)特别重大风险: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极大,后果极其严重,需立即采取措施予以防范。
(二)重大风险: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后果严重,需及时采取措施予以防范。
(三)较大风险: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后果较为严重,需进行监控及定期风险评估。
(四)一般风险: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后果可控,需进行常规巡查和管理。
(五)较低风险: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较小威胁,后果轻微,需进行事故记录和统计。
第六条安全风险分级应由风险评估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并记录在风险评估报告中。
第七条安全风险分级应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人员分布、设备状况等因素进行评估。
第三章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第八条特别重大风险的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立即启动预警系统,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应急处理。
(二)采取紧急停产措施,暂停相关生产经营活动,有关人员暂时撤离。
(三)及时报警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置。
(四)进行必要的事故后续处理和善后工作。
第九条重大风险的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加强设备维护和巡检,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员工能够从容应对突发事件。
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4篇)

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确保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公司员工和相关合作方,公司各级领导必须认真履行安全风险防范的职责,全员参与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第三条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核心目标是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理和控制各类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及员工的安全。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第四条公司将安全风险分为四个级别:特大型、重大型、较大型和一般型,根据风险的大小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
第五条特大型安全风险指那些具有极高风险且一旦发生将造成重大损失的事故,如严重火灾、爆炸等。
第六条重大型安全风险指那些具有较高风险且一旦发生将对公司正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如严重事故、安全隐患等。
第七条较大型安全风险指那些具有一定风险且一旦发生将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的事故,如一般事故、环境污染等。
第八条一般型安全风险指那些具有较小风险且一般不会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明显影响的事故,如个别事故、设备故障等。
第三章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第九条针对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公司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以减少风险的发生和扩大。
第十条特大型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确保重要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能,定期组织检查和维修;2. 建立完善的紧急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3. 强化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4.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及时报告和处理重大危险源。
第十一条重大型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落实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工作部门;2. 日常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3. 加强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安全意识;4. 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研究解决重大安全问题。
第十二条较大型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执法检查;2. 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3. 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4.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本(4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单位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保障人员和资产的安全,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工作场所和人员。
第三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应当根据风险大小、对象特征确定安全风险分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做到科学、合理、全面。
第四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核心任务是:识别和评估安全风险,制定防范和控制策略,建立和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第五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应当与法律法规和标准相适应,做到合法、规范、科学。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原则第六条安全风险分级原则包括风险防范原则、风险控制原则和风险应急原则。
第七条风险防范原则是指在工作场所内部和外部采取必要的技术、管理和人为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第八条风险控制原则是指在风险发生后,通过事故预防、事故控制和事故应急等措施,尽量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第九条风险应急原则是指在风险发生后,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和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第十条安全风险分级原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根据风险等级严格执行,确保风险的及时识别和合理处理。
第三章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程序第十一条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程序应当包括安全风险识别、安全风险评估、管控策略制定和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四个基本环节。
第十二条安全风险识别是指明确本单位所面临的各类安全风险,并进行初步分类。
1. 安全风险识别应当通过权威资料、调查、观察和专家咨询等方式进行,确保准确、全面。
2. 安全风险识别应当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管理因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
第十三条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已经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细化评估和定级,确定风险等级。
1. 安全风险评估应当针对每一类已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确保科学、准确。
2. 安全风险评估应当考虑风险影响范围、风险可能性和风险严重程度等因素。
第十四条管控策略制定是指根据安全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模版(3篇)

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与依据1. 目的为了保障公司的安全与稳定运营,建立科学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减少和预防各类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保护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 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2)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3)公司的安全生产控制标准和要求;(4)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个部门、员工以及与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其他机构、个人。
三、主要内容和要求1. 安全风险分级(1)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将安全风险分为不同级别,包括一级、二级、三级以及四级风险。
(2)每一级别的风险,都要明确对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的可控范围内。
(3)根据风险等级的变化情况,随时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2. 风险评估与预警(1)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制度,对公司的各项业务和活动进行风险评估,明确风险等级。
(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和发布风险预警信息。
(3)定期进行故障、事故和应急事件的分析和研判,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
3. 管控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职责划分、工作流程等,确保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规范和高效。
(2)制定各级别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人员、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确保各项风险都能得到有效的管控。
(3)加强对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力度,建立评价和考核制度,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纠正和改进。
4. 应急预案和演练(1)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根据不同风险等级的情况,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和措施。
(2)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对应急演练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5. 安全教育和培训(1)建立全员安全意识教育体系,对公司的所有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模版(五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模版为全面辨识、管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部门、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我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____机构(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组长:常务副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组职责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常务副组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成员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段长负责人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6、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综合辨识程序1、年度辨识评估每年由厂长亲自____,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抽调各系统技术人员和专家,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我厂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2、月度辨识评估每月由各车间主任牵头____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一次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并于当日下午各车间____本系统骨干精英,召开本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会,结合本系统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以及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进行一次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
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经典完整版)

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为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
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XX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XXX市监函【2021】242号)4.术语和定义4.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4.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4.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5.职责4.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4.1.1公司应成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验室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组长: xxx副组长:xxx成员: xxx、xxx4.1.2负责制定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
4.1.3安全办负责指导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公司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工作。
4.1.4检测公司应确保公司参与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开展检测室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检测室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应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安全员负责编制检测室的危害/风险记录。
6.危险源的辨识6.1目前我公司实验室主要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检测过程多发生诸多化学反应,检测过程涉及许多化学试剂。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6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____安全生产法》、《____省安全生产条例》、《____绥芬河市委、市____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____》,为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实现零事故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立疾控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管控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工作,成立本单位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安全负责人,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管控本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管控实施1、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认真开展管控工作,按要求召开安全会议,将安全工作任务层层落实,有专人负责;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方案;定期开展安全演习;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整改。
2、要制定本单位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并认真实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2)工作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任务为了保障企业的安全,提升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旨在对企业内部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分级和管控,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的员工、财产和社会公众的安全。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所有岗位的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按照本工作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
第三条基本原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执行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2. 预防为主原则:主动预防安全风险,防患于未然;3. 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安全风险的大小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管理;4. 全员参与原则: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5. 法律法规遵守原则: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规定履行安全管理责任;6. 管理科学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第二章安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第四条安全风险的识别1. 安全风险的识别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基础。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5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建设方针,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保障安全建设,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双鹰公司内部为保障安全建设自主____开展的,对建设、管理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超前辨识、分析、分级评估、管理控制的活动。
本制度不包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由中介机构承担的各类安全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制定适用于双鹰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____管理第四条组长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总体____、协调。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____制订老鹰岩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考核标准,定期协调____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对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各业务职能部门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本—1—专业范围内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工作的____协调、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
第五条副组长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____机构,明确各级评估责任,____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____程序、方式方法、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等内容。
单位分管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负责,具体____实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副总工程师及业务科室负责实施专业范围内的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区队负责实施现场开工条件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班组负责实施重点工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岗位人员负责实施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评估管理。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模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车间、岗位及生产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实施分级管控,确保风险可控。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公司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第五条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风险分级管控目标和要求;(二)组织编制风险分级管控计划,分解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任务;(三)负责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四)协调各部门、车间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车间职责:(一)负责本部门、车间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组织实施;(二)制定本部门、车间风险分级管控计划,明确风险分级管控目标和要求;(三)组织对本部门、车间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级;(四)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落实到位;(五)定期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自查自纠。
第三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七条风险识别:(一)各部门、车间应全面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包括生产过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等方面;(二)风险识别应覆盖公司所有活动场所,包括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第八条风险评估:(一)根据风险识别结果,采用定量或定性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二)评估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第四章风险控制与分级第九条风险控制:(一)针对不同等级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二)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应制定专项控制措施,并落实到位;(三)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应采取常规控制措施。
第十条风险分级:(一)根据风险等级,将风险分为四个等级;(二)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由公司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管控;(三)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由各部门、车间负责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风险管理,预防和控制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风险的识别、评估、分级和管控工作。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
第四条企业应遵循合法合规、预防为主、风险控制、诚实守信的原则。
第二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五条企业应定期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类风险。
第六条企业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
第七条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优先管控的风险。
第三章风险分级与管控第八条企业应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将风险分为不同等级,实施分级管控。
第九条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管控职责。
第十条企业应加强对高风险区域和关键环节的管控,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第四章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与监督第十一条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结果,制定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企业应加强对风险管控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第十三条企业应定期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十四条违反本制度的,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违规行为涉及金额较大的,应报告企业领导,并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七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所有。
(完整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完整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前言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稳定,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特制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本制度是指导企业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计划,明确风险分级管控责任,规范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的重要文件。
二、制定目的1. 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 明确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3. 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4. 规范风险评估和管控的程序和方法,确保全面细致的风险管控工作;5. 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保障,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岗位。
四、主要内容1. 风险分级标准(1)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和安全风险的等级,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2)高风险: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大额财产损失的风险;(3)中风险: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或小额财产损失的风险;(4)低风险:可能导致事故现象发生,但不会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的风险。
2. 风险评估方法(1)定性评估: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初步判断,并确定其可能导致的后果;(2)定量评估:通过使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对生产活动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具体数值化的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
3. 风险管控措施(1)高风险:立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认真制定风险管控方案,明确责任主体,迅速整改,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2)中风险:及时制定相应的管控计划,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风险不会升级;(3)低风险:建立保障措施,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升级。
4. 风险监测和反馈(1)定期组织风险评估,监控风险的演变过程,随时调整管控措施;(2)及时了解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管控和管理,保障公司员工、财产、信息的安全,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在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是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相关制度相衔接,共同形成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管理体系。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框架,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了解并遵守。
第五条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负责制定和解释本制度,并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和宣传工作。
第六条公司各部门应按照本制度要求,合理评估和管控安全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风险得以降低或消除。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七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全面、科学、预防和综合治理。
第八条全面原则是指对公司的各个层面和领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不能遗漏任何一方面。
第九条科学原则是指制定和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需要依据科学的方法和原理进行,对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评估和分级。
第十条预防原则是指借助预防手段和措施,避免事故和问题的发生,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
第十一条综合治理原则是指安全风险会涉及多个方面和环节,需要综合思考和综合治理,不能单一侧重。
第三章安全风险的评估和分级第十二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标准体系,对公司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级。
第十三条安全风险评估应考虑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
第十四条安全风险分级应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级别,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第十五条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第四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第十六条公司应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得以降低或消除。
第十七条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巡检、设立警示标识、落实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培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作业管理制度1.目的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3.职责3.1总经理职责3.1.1总经理是“两个体系”建设第一负责人;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风险评价分级管控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
3.1.2成立“两个体系”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组织、人员职责;3.1.3要求各级组织成立本部门“两个体系”创建机构;3.1.4审核、签发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3.1.5对“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金支持;3.1.6定期召开会议、组织检查“两个体系”创建进度;3.1.7定期开会研究“两个体系”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解决;3.1.8组织相关人员对重大风险进行审核;3.1.9组织重大隐患治理。
3.2 安环部职责3.2.1安环部负责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组织风险评价小组,确定较大及重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
3.2.2协助总经理检查、部署、落实“两个体系”开展工作;3.2.3负责具体制定、修订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3.2.4负责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3.2.5负责确定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评估、分级方法的确定;3.2.6负责指导、培训各基层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3.2.7负责考核“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3.2.8负责“两个体系”有关资料、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3.2.9负责各部门风险类型、管控措施、管控分级上报资料的审核、反馈;3.2.10定期向“两个体系”领导小组汇报创建情况;3.2.11汇总较大以上风险,对公司较大以上危险点定制风险告知牌;3.2.12负责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的完善;3.2.13负责重大隐患治理方案的制定;3.2.14及时完成“两个体系”领导小组部署的其他工作。
3.3车间职责3.3.1协助分管经理,检查、部署、落实本车间“两个体系”开展工作;3.3.2负责确定本车间“两个体系”创建人员名单;3.3.3负责培训本车间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3.3.4负责考核本车间“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3.3.5负责本车间“两个体系”有关资料: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风险评级和分级等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3.3.6负责本车间风险类型、管控措施、管控分级的审核;3.3.7定期向“两个体系”领导小组汇报本车间创建情况;3.3.8负责汇总本车间较大以上风险,在较大以上危险点张贴风险告知牌;3.3.9负责本车间存在的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的完善、管控;3.3.10参与本车间重大隐患治理方案的制定。
3.3.11具体指导本车间各班组风险管控的开展;3.3.12及时完成“两个体系”领导小组部署的其他工作。
各部门、分子公司、班组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并实施控制。
3.4班组职责3.4.1协助分公司领导,检查、部署、落实本班组“两个体系”开展工作;3.4.2负责确定本班组“两个体系”创建人员名单;3.4.3负责培训本班组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3.4.4负责考核本班组“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3.4.5负责本班组“两个体系”有关资料: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风险评级和分级等表格、台账、清单的识别、汇总、审核、反馈;3.4.6负责本班组风险点各危险源的分解,确定各作业活动的作业步骤、设备设施的检查内容和标准以及风险类型、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分级的具体编制;3.4.7定期向本分公司汇报本班组“两个体系”创建情况;3.4.8负责汇总本班组较大以上风险;3.4.9对本班组、岗位存在的重大风险提出管控措施的完善建议;3.4.10参与本班组、岗位重大隐患治理方案的制定;3.4.11及时完成车间部署的其他工作。
4.工作程序4.1总则4.1.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依据:—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3-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 2971-2017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公司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及技术规范。
4.1.2危险因素的分级原则危险因素按以下原则进行分类:I级: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II级:近期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III级:将来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IV级: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
4.2 风险评价的组织和管理4.2.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在安全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4.2.2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电气、仪表、维修等特种作业人员、员工代表等人员组成。
各部门应成立由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评价小组在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同时应鼓励其他员工参与危害和影响的确定。
4.2.3公司应通过各种途径使风险评价工作小组成员接受必要的培训,使其具备熟悉工艺技术、安全健康管理知识、法律法规要求知识、常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和技巧能力。
4.3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4.4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应考虑4.4.1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4.4.2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a.正常状态指正常生产时状态B.异常状态指生产活动中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下的危险因素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的状态c.紧急状态指生产活动中出现意外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状态4.4.3危险源辨识实施——依据GB/T 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
——辨识危险源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
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
4.5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方法4.5.1 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危害识别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预先危害性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等,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附录5。
4.5.2 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活动或操作性质;——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危害分析的目的;——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潜在风险度大小;——现有人力资源、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是否符合法规或合同要求。
4.5.3 各部门应首先制定安全检查表(SCL)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对工作活动、工艺操作等采用工作危害性分析(JHA)。
各单位也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其他的识别方法。
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附录5。
4.5.4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步骤按岗位划分作业活动作业活动的划分可以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地理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划分,或者将以上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划分。
如:开车、停车、设备检修、突然断电、断水、机泵跳闸、正常操作、物料搬运、药剂配制、取样分析、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储罐内部清洗作业、吊装、动火、承包商现场作业等。
作业活动清单见下表识别设备设施的危害可按下列顺序:厂址:地质、地形、周围环境、气象条件等;厂区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危险设施布置、安全距离等;建构筑物;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装置、化工、机械、电气、特种设备等;作业场所: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工时制度、女工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管理设施、急救设施、辅助设施等。
识别危害之前可先列出拟分析的设备设施清单,见下表4.6 识别危害根源和性质4.6.1 在进行危害识别时要考虑以下问题:——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谁(什么)会受到危害——伤害怎样发生4.6.2 评估人员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包括:1)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错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2)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3)环境缺陷: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环境与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4)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管理。
4.6.3 在进行危害识别时,要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1)火灾和爆炸;2)冲击和撞击;3)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4)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5)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适宜度、重复性工作等);6)设备的腐蚀、缺陷;7)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8)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
4.6.4 危害识别应考虑由于过去或将来的运作、产品或服务可能造成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影响,包括以往生产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丢失、废弃与处理活动等。
同时也应考虑异常(包括启动、关闭、维修、停机、工程开始/结束及其他非预期运行的情况)以及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泄漏、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紧急疏散、人员伤亡或重大环境污染)。
4.7 评价风险和影响评价小组应对所识别的危害事故、事件加以科学评价,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程度,具体步骤包括:4.7.1 决定所识别的危害及影响发生的后果有多严重,重点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伤亡程度、经济损失、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持续时间以及对本公司形象的影响(参考附录1),如同时涉及到两个方面,以高分为准;4.7.2 评价发生危害事故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重点考虑危害发生的条件(比如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发生)、现场有否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品、应急措施、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员工培训)、事件或事故一旦发生,是否发现或察觉,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参考附录2);4.7.3 评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