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史(自己整理的课堂笔记)
园林史笔记总结
中国园林的最早形式中国园林的兴建,是从奴隶经济相当发达的商殷时期开始, 当畋猎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为了重温过去的生活方式,畋猎成为当时脱离生产的贵族们的一种礼仪化、娱乐化的行事。
园林的最初形式的囿,其主要内容是畋猎和游乐。
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
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
⏹先秦时期的园林,已有了组成风景的设施:穿沼凿池,土山筑台,自然山水的造园风格初现霓端;⏹另外此时的园林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囿了:构亭营桥,植花树木,园林的组成要素已具备。
⏹秦汉园林之特点⏹(1)秦汉的苑是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苑是继承了囿的狩猎传统,但主要内容已不仅是供狩猎,而是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并布置众多建筑群形成临朝、居住、游览等多功能结合的园林形式;同时汉代宫苑建设在雄伟豪壮的气魄中表现出完善的风貌,它在风景艺术设施上有了很大进步,对以后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秦汉不仅有成熟的帝王宫苑,而且已经有了私人性质的私家园林。
当时的皇家禁苑与私家园林的内容、形式,以及造园手法等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只是规模大小有所不同,造园的气派亦十分宏大,包罗万象,尽量显示豪华富有。
⏹(3)汉代在造园技术上有了很大发展,营造工程浩大,宏伟的宫室建筑等等建造技术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技术,挖池筑山,修渠筑堤,引水注池等山池之景的创作。
汉代的造山虽以土山为主,但已开始有叠石之作,造山追求似真山之佳,并为以后构筑假山石洞奠定了基础。
⏹(4)汉代势力所及四面八方从各地搜集来大量树木,从关于上林苑中树木的记载来看,草木名称多达两千余种,数量确实惊人,在苑中栽植技术,从《三辅皇图》中得知,驰道种植松树,汉长安城内槐、榆大片栽植,宫中植树柳、竹、梨、梧桐、女贞、葡萄等,沟边植杨树,墓地植柏树,庭院池中种荷花,池边种柳树,“太液芙蓉末央柳”说明汉时已注意风景点上的植物配植。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特点⏹魏晋南北朝历时369年的动乱时期,思想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中国山水园林艺术已形成独特的创作思想和方法,升华到较高的水平;在开发自然美的规律,创造环境美的技巧及陶冶人的个性美等方面均很大进步。
中国园林史简要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简要笔记绪论1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园林的萌芽状态(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依赖自然人们为了渡过各种困难,群居形成原始聚落人对自然经常处于感性适应的状态,呈现为亲和的关系原始社会后期,进入原始农业的公社,聚落附近出现种植场地,房前屋后有了果木蔬圃,客观上接近了园林的雏形1第二阶段——园林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而臻于旺盛的过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背景经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政治:产生了国家组织和阶级分化,出现了大小城市和镇集人对自然界已经有了了解,能够自觉地加以开发人对自然处于理性适应状态,仍保持着亲和的关系2第三阶段——工业革命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社会)背景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和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人们从大自然获得更丰富的物质资源无计划、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早先的亲和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的关系3第四阶段——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人们追求休闲旅游活动,开始意识到对自然掠夺所导致的恶果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回归到亲和的关系生态学建立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理论,并逐步向社会科学延伸2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自然背景和人为背景自然背景(大地山川的中灵毓秀)1.多山、多河、湖2.植物种类多,“园林之母”3.地形、气候多样人文背景(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1.中央集权2.儒释道3.天人合一4.寄情山水5.崇尚隐逸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可分为1.人工山水园2.天然山水园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主要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还包括衙署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会馆园林、茶楼酒肆的附属园林等(数量不多,内容类似私家园林),此外还有公共园林4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生长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时期、成熟后期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涵蕴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1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1物质因素(1)囿囿起源于狩猎,囿除主要为王室提供祭祀、丧纪所用的牺牲、供应宫廷宴会的野味,但囿也有“游”的功能,具备园林的雏形性质。
中国古典园林史_重点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_重点笔记中国古典园林史题集一、绪论部分园林概念: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殖,从而构成一个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P3) 造园的四项主要工作(或四个主要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相对应园林的四要素:山、水、植被、建筑。
(P4) 据此可将园林分为两种基本形式: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
《古兰经》天园中的四条河:水河、乳河、酒河、蜜河。
形成了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形式。
(P4)F.L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
其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面积348ha.霍华德的《明日之田园城市》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
(P6)现代园林之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古典园林表现于四个方面: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山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所——社会效益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P6)中国古典园林分类: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按隶属关系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P7)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个类型。
(P7)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居多,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为“城市山林”宋后作为城市私家园林的代称。
(P238)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园林史(自己整理及课堂笔记)
园林史一、中国古典园林史1.广义园林:在一定X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配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2.世界园林史发展的四个阶段:原始文明阶段——以生产为目的的果木蔬圃农业文明阶段——统治阶级的乐园,XX及神话的物化场所工业文明阶段——公共、开放、专业化,城市园林化信息文明阶段——生态园林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以基址选择划分&以隶属关系划分)(1)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建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X围之内。
(2)天然山水园:利用天然山水局部进行改造或完全将天然山水苑围作为建园基址(1)皇家园林:隶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有,古籍称:苑、苑囿、宫苑、御园、御苑。
(2)私家园林:民间的官僚、贵族、缙绅所私有。
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
(3)寺观园林: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
其他园林:衙署、祠堂、书院、会馆、公共。
4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美与建筑美融糅;诗画情趣;意境的蕴涵。
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一、起源:1园林雏形(1)囿——狩猎、栽培、圈养(2)台——通神、望天。
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囿中主要建筑物。
(3)园圃园——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圃——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2风景式的发展方向的确立天宫崇拜山岳灵石灵水灵物崇拜天人合一思想君子必得思想意识形态因素(对自然的尊敬与喜爱)神仙思想二、主要园林实例1、殷周:贵族园林——皇家园林前身殷纣王“沙丘苑台”周文王“灵囿、灵台、灵沼”2、东周:台囿结合,以台为重(1)楚国章花台a又名“章华宫”主体建筑章华台,四台相连,俗称“三休台”b宫苑“高台榭”的典型c山环水抱:人工开凿大型水体(2)吴国姑苏台:a位于阖阊(今苏州)一带b因山成台,联台为宫c 内有“海灵馆”、“馆娃阁”、“春宵宫”、“天池”等宫观池馆d观赏太湖e夫差、勾践、西施——响廊裥。
造园史课堂笔记(国外篇)
第二部分:外国古典园林史第一章:古代的造园第二章:中世纪欧洲的造园和伊斯兰造园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造园第四章:17、18世纪的法国造园第五章:18、19世纪的英国造园第六章:日本造园第一章古代的造园一、古埃及的造园埃及是西方文化最早的发源地,由于埃及气候温热干燥,因而非常重视树荫,并建立起来灌溉系统,有实用意义的树木园、葡萄园、蔬菜园等。
到公元前十六世纪演变为贵族们享乐审美的私园。
埃及(公元前3500年前) 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公元前2560年)胡夫建金字塔;埃及的造园在特殊的气候风土条件下独树一帜: – 1.府邸庭院– 2.法老的庭院– 3.法老的神苑– 4.埃及墓园(陵园)1.府邸庭院埃及的庭院如今已荡然无存,但通过一些墓穴中的壁画可以对其情景略知一二:–两岸沙漠地带十分珍视树木的荫凉,因而埃及人热忠与植树造林,但他们的种植园一般具有树木园,葡萄园,蔬菜园等实用性功能;又间有的美的享乐与宗教意义;2.法老的庭院法老的庭院一般为方形,四周有高墙, 入口处建着埃及塔门,高墙之内成排种植庭院树: –庭院树:埃及榕,枣椰子树,棕榈,洋槐树,梧桐等;–果树有:无花果,葡萄,石榴等;–花卉:蔷薇,矢车菊,罂粟, 等;另园中还有水池,种植水生植物如芦苇,养着水鸟鱼类;池旁还有亭式造物.3.法老的神苑•法老们崇敬诸神,大兴土木建造神庙,并在其四周设置神苑,通过树木,葡萄藤架等组成圣林,来创造出神苑气氛.–树木有:洋槐林荫树,来香树..等)阿尔辛比勒神庙•拉迈赛斯二世大神庙:建于公元前1301年~公元前1235年4.埃及墓园中的葬礼墓园壁画中常有陵园的描述,园中有水池,枣椰子树,埃及榕树等.二、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悬空园是尼布甲雷撒为王妃建的…空中花园‟.庭院遗构已毁坏,其规模与构造, 只能从历史学家的记载略见一斑:•远远望去,这座森林覆盖的小山耸立在巴比伦平原上,仿佛高悬于空,故而得名.•该园由金字塔形的数层露台组成,露台由沥青粘结砖块砌成厚墙支撑,外有拱廊,内有大小不等的房间,洞室,浴室;•露台四周的平地堆成丘,种着各类树木,使得远远望去,这座森林覆盖的小山耸立在巴比伦平原上.四、希腊的造园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中国古典园林史》笔记(特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人类聚居的部落。
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
于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国家地域范围、一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里记载的“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纯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
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文字记载的“囿”、“圃”。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知识点:
1. 起源: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囿”,最初是供帝王贵族狩猎和游乐的场所。
2. 发展阶段:历经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3. 主要类型: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等。
4. 设计理念:强调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以小见大等理念,注重景观的意境和韵味。
5. 造园手法:运用借景、对景、框景、障景等手法,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6. 园林要素:包括山水、植物、建筑、小品等,其中山水是园林的主体。
7. 典型代表:皇家园林有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寺庙园林有灵隐寺、普陀寺、寒山寺等。
8. 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对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中国古典园林史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
园林历史相关知识点总结
园林历史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园林的发展1. 古代园林的起源园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3000年的夏代时期。
在古代,园林主要是供君王贵族们休憩和游玩的场所,受到了很高的重视。
2. 古代园林的风格古代园林的风格主要有汉代的汉园风格、唐代的唐园风格、宋代的宋园风格等。
每个时期的园林风格都有着独特的特点,汉园强调山水景色,唐园则注重花木树艺,宋园则更加注重景物的神韵和意境。
3. 古代园林的代表作古代园林的代表作有很多,比如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瘦西湖等。
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景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二、近现代园林的发展1. 近现代园林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园林艺术也发生了一些变革。
近现代的园林注重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近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近现代园林设计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强调园林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同时,近现代园林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
3. 近现代园林的代表作近现代园林的代表作有着很多,比如上海的静安雕塑公园、杭州的西湖景区、北京的颐和园等。
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景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新典范。
三、园林的文化内涵1. 园林的文化内涵园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仅仅是自然风景的展示场所,更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园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风貌和风俗习惯,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
2. 园林的意境与艺术价值园林以自然山水为基础,通过建筑、栽培等手段营造出优美的景观。
在这些景观中,蕴含了丰富的意境和艺术价值,是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
3. 园林的社会功能园林不仅仅是供人游览的场所,更是社会文化交流和活动的场所。
在园林中,人们可以进行休闲娱乐、聚会交往、文化展演等各种活动,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园林的发展与未来趋势1. 园林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得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特征彼此各异得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得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与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与自然保护区园林得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得起源此时期得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与现代城市公共园林得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得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得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得选择与开发方式得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得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与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就是中国古典园林得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得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与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得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与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得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得宅园,建制在皇城与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得风景优美得地方,或者远离都城得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得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得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得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课堂笔记
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课堂笔记圆明园的毁灭一、圆明园的历史沿革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是我国历史上一座规模宏大、综合艺术价值极高的皇家园林。
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也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一。
圆明园建成后,历经多次扩建和加固,最终形成了以“泰山石像海”为中心的规划布局,成为我国古典园林的杰作之一。
二、圆明园的毁灭然而,圆明园在近代史上经历了一场浩劫,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段伤心史。
在期间,英法联军入侵我国,最终攻入了北京。
在这次战争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数以万计的珍贵艺术品被洗劫一空,最终导致了圆明园的毁灭。
这次毁灭不仅是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一场巨大损失,更是对我国人民心灵的一次严重创伤。
三、圆明园毁灭的影响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一次文化损失,更是一次对我国自尊心的伤害。
在这次毁灭之后,我国人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软弱和无能,也加深了我国人对西方列强的不满和愤慨。
这次毁灭也成为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觉醒的标志,激励了我国人民不断努力,捍卫自己的文化传统,并推动了我国的文化复兴运动。
四、对圆明园毁灭的个人理解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我深感悲痛和愤慨。
作为我国人,我对我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有着深厚的感情,圆明园作为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其毁灭无疑是对我国人民的一次严重侮辱。
然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也意识到了我国在近代史上的软弱和无能,对此我感到无比愤慨。
我国自强不息,文化复兴,才是唯一的出路。
五、总结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严重灾难,它不仅对我国古代文化和历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更是对我国人民自尊心的一次严重伤害。
然而,圆明园的毁灭也激励了我国人民不断进步,推动了我国的文化复兴运动,为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教训,也是一个警示,它告诉我们,文化自信和自强不息才是中华民族的出路。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一场巨大损失。
其中蕴含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考研园林史知识点总结
考研园林史知识点总结一、园林史的起源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发展,早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规划和建设园林。
在古代中国,园林建筑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诸如《寒山诗序》中的西园、汉代的汉园、唐代的隋园、宋代的别墅诸如汤显祖的秋瑾草堂及宋代的政府园林等等。
二、古代园林的特点古代园林在功能和形式上都有着很多共同的特点。
其功能主要是供人们休闲娱乐,同时也可以用作举办宴会、演出等社交活动。
古代园林的形式大多是模仿自然景观,强调“以假乱真”的手法,比如山水、亭台、廊桥等景观元素在古代园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三、近代园林的兴起近代园林的兴起主要是指18世纪以后,欧洲园艺在设计中逐渐融入了更多的工程科技和自然科学,晚年也加入了自然主义原则在中规划园林。
莱茵河畔的维尔茨堡等园林见证了这一时期的风格和规划的变化。
四、现代园林的发展20世纪以后,园林设计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地得到了发展和创新。
随着园林建筑的发展,园林规划设计的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人權型园林建設已成为发展方向,现在的园林更加关注可持续性发展,生态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
五、园林史的研究方法园林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史料调查、文献研究,园林考古、古代园林遗址的调查与研究、园林建筑历史的调查与研究、园林艺术设计史的研究等。
总结一下上面的园林史知识,可以看到园林史的发展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包括原始的园林、古代园林、近代园林和现代园林。
对园林史的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园林学的发展历程,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继承园林文化遗产。
园林史是园林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的研究对于我们的知识观点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通过对园林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园林规划的理念与思想,为园林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经验。
中国古典园林史全书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全书笔记
第一章:历史渊源
中国古典园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早的园林可追溯至中国古
代的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在古代,园林被视为人工构筑的山水之间的微缩世界,在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和谐统一。
古代园林常常由建筑、植物园、水池、石头、假山等元素构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第二章: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追求自然”、“守护水源”、“排景辞物”、“布
局对称”、“借景造境”等。
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园林主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
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园林美学的追求和对宇宙之美的探索。
第三章:代表性古典园林作品
中国古典园林有许多代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颐和园、拙政园、留园、潭
柘寺等。
这些园林作品不仅在建筑设计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传统,而且在植物配置、景观布局、文化内涵等方面也展现了深厚的古代艺术精髓。
第四章: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技艺和设计理念逐渐得到
传承和发展。
现代园林设计师们在借鉴古典园林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古代园林的精神和美学延续至今,为当代人们营造出更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底蕴,是中国园林建筑史上的重要篇章。
通过对古典园林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启迪,为当代园林设计和建筑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
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一: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圆明园是清代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
-圆明园建于清朝康熙时期,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圆明园占地面积广阔,园内有众多建筑、湖泊和花木,景色优美。
课堂笔记二: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元素,体现了清代皇家园林的特点。
-园内的建筑分为宫殿、庙宇、园亭等不同类型。
-建筑风格注重对称、曲线和空间感的运用,给人以宏伟壮丽的感觉。
课堂笔记三:圆明园的文化意义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和建筑的精华。
-园内的雕塑、壁画、石刻等艺术作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辉煌。
-圆明园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融合了中西方的艺术和建筑风格。
课堂笔记四:保护圆明园的意义
-圆明园在历史上曾多次被侵占和破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保护圆明园可以保留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记忆。
-保护圆明园可以提高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以上是我在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学习的有关圆明园的笔记。
希望对你有帮助!
1。
环境设计中外园林史笔记
环境设计中外园林史笔记一、中国园林史。
(一)先秦时期。
- 园林起源。
- 中国园林的起源与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最初的园林形式是“囿”,是供帝王狩猎游乐的场所。
例如商纣王的沙丘苑台,它具有一定的规模,里面有天然的植被和鸟兽。
- 除了“囿”,还有“台”,它既是登高望远、观天象、通神明的地方,也是一种军事防御设施。
- 思想基础。
- 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对园林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儒家倡导“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将山水与人的品德相联系,这种思想影响了后来园林中山水的象征意义。
-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提倡人们顺应自然,这种思想为中国园林追求自然之美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秦汉时期。
- 皇家园林。
- 上林苑:是秦汉时期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它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里面有众多的宫室建筑,如阿房宫。
园林内还开凿了许多池沼,像昆明池,用于训练水军,同时也具有观赏功能。
- 特点:规模大,功能多样,既有游憩娱乐功能,又有军事训练、生产等功能;园林内山水景观丰富,建筑分布较为疏朗,以自然山水为骨架。
- 私家园林。
- 开始兴起,多为贵族、官僚所建。
这些私家园林受皇家园林影响较大,但规模相对较小。
例如梁孝王的兔园,园内有山有水,建筑精美,还有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 园林发展的背景。
- 社会动荡不安,但思想文化却十分活跃。
玄学兴起,士大夫阶层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寄情山水成为一种风尚。
- 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为园林艺术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和艺术借鉴。
- 园林类型与特点。
- 皇家园林:规模不如秦汉时期宏大,但更加注重园林的精致性。
如北魏洛阳的华林园,园内的山水布局更加巧妙,建筑与山水的结合更加紧密。
- 私家园林:大量涌现,成为这个时期园林发展的主流。
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发展迅速,如谢灵运的始宁墅。
这些私家园林追求自然山水意境,造园手法更加细腻,注重对自然山水的模仿和提炼,以小见大,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的山水意境。
四年级课堂笔记巜颐和园
四年级课堂笔记巜颐和园
摘要:
1.颐和园的简介
2.颐和园的历史
3.颐和园的主要景点
4.颐和园的现状和保护
正文:
颐和园,位于我国北京市,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它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
颐和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 年),当时乾隆皇帝为了庆祝自己60 寿辰,下令在原来清漪园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在清朝时期,颐和园是皇家的休闲养生之地,也是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
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包括万寿山、昆明湖、长廊、乐寿堂、玉澜堂等。
其中,万寿山是颐和园的主体山,山上建有多个建筑,如佛香阁、智慧海等。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体水域,湖中有一座名为玉澜岛的小岛,岛上有玉澜堂和乐寿堂等建筑。
长廊是颐和园的一大特色,全长728 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然而,颐和园在历史上也曾饱受磨难。
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颐和园被英法联军洗劫,大量文物被掠走。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颐和园再次受到严重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颐和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修复,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座向世人展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魅力的博物馆。
总的来说,颐和园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园之一,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
科学价值都不容小觑。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9课苏州园林课堂笔记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9课苏州园林课堂笔记1.课文大意:本课是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19课,讲的是苏州园林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誉为"园中之园"。
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布局而闻名于世。
课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介绍,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艺术和文化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2.重点词汇与短语总结:(1)园林(yuánlín):园林是指具有独特设计的,通过人工营造的美化环境的一种建筑艺术。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之一。
(2)私家(sījiā):私家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与个人或家庭相关的。
(3)雕刻(diāokè):雕刻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制作方式,通过刻划、雕琢等手法来表现出美感和艺术品位。
(4)假山(jiǎshān):假山是一种人工制品,通过积土、石头等材料模拟山岳地貌的一种园林景观。
(5)皇家(huángjiā):皇家是指与皇帝或皇室相关的,代表最高品质和地位。
(6)观赏(guānshǎng):观赏是指欣赏和鉴赏美景或艺术作品的行为。
(7)尽可能(jǐnkěnéng):尽可能是指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去做某件事情。
(8)照应(zhàoying):照应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照顾和配合。
(9)建筑(jiànzhù):建筑是指人类为了居住、工作和其他活动而进行建造的设施和结构。
(10)形状(xíngzhuàng):形状是指物体的外部特征和外形。
3.重要知识点总结:(1)苏州园林的特点:苏州园林以精致、雅致、和谐而著称,它的设计注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遵循“小微见大”、“虚实结合”和“变幻有致”的原则。
苏州园林取材丰富,石刻雕饰精美,水景较多,假山层次分明,建筑风格独特,给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觉。
(2)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苏州园林的兴盛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经过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时代达到巅峰。
(完整word版)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笔记
(上编)中国园林文化寻踪一自然崇拜与中国皇家宫苑的胎生1天和日月的崇拜2山岳灵石和昆仑神话3灵水和蓬莱仙岛4动物植物的崇拜二中国园林的雏形1中国园林之根—囿台2文王之囿---中国最古之公园三”天下裂”时的文化重组1崇台峻基,开苑囿之间春秋战国时期的园囿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1重视利用水景2游乐方式的变化,开后世”舟游式园林”之法门重视精神上的享受和文化上的陶冶,显示社会文化的进步3主体景致以人工池塘,馆阁楼台为主,园林完成了从由从自然生态到人工模拟的转变4园林摆脱了生息的物欲需求,注意人工景点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春秋时期的楼台都建于风景优美的地方)2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主体木构架建筑体系萌芽很早,商代已经出现颇具规模的崇楼伟阁,周代出现庞大的建筑群3原创性文化的崛起和隐士的价值取向春秋战国时中华原创性文化崛起的时代,隐士呈现了两种主要的价值取向:1因看不惯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以隐居为目的不问政事,其中也有三类人:1认为避人不如避世,明哲保身缺乏社会责任感2如伯夷,叔齐,都是信守正统反对变革3以周庄为代表,抨击社会创造文化代表文化道义和社会良心属于抱志守道者。
2另一种人是以隐为手段达到出仕的目的。
姜上为代表为了择贤君而达其志。
春秋战国时期隐士具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为独立的人格。
秦汉宫苑一秦汉宫苑——营造的思想原则是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1天宫与人间天堂秦汉园林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离宫别馆与自然山水环境相结合,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2人造的蓬莱仙境秦始皇将神话中的蓬莱仙境建进了园林,引渭水入池筑为蓬,瀛。
中国园林以人工堆山的造园手法开始于此时。
汉武帝大规模派人寻找蓬莱仙岛,始终没有找到,便将成为仙人的梦想在地上的园林中实现,自然主义地力求其体积的庞大与形式的逼真。
汉武帝集其成的“一池三岛”布局纳入了园林的整体布局之中,从而成为中国人造景观的滥觞,和皇家园囿中创作宫苑池山的一种传统模式,称为秦汉典范。
园林史笔记
︱删
︱
ˉ剧 ˉ司
〓 ˉ 遘
苴 虫
︱ ︱ ﹂ ︱
〓 ˉ 愚
︱
〓 冖 L
赫
剿 爿
〓 〓 叫 蚓
⒈ ﹂ 川 ︱
〓 圜
ˉ
型
ˉ
〓 屮 丶
⒈ ˉ
〓 £ d
〓 〓 ∞ ” 巛
喇
﹂
.
㈠ 擦
︱
﹂ ˉ
川 ˉ ˉ ˉ 丨 ˉ 丨
﹂ ˉ ˉ ˉ ˉ ˉ ˉ ˉ 丨 ︱ ︱ ︱ l l ︱
⒈ 1 ︱
‘
' 一
( .
︑ . '
ˉ ˉ ˉ ˉ ˉ l
L
_
﹂ ﹂ ︱
囝
韶
酬
邑 堋 引
悬 冖 型 τ
瞀·
ˉ
.
{
ˉ
一
墓 葺 鹫 詈 暑 翳 罾 戆 暑詈暑 司
蓦 曼 亠 暴
︱︱
邓丶
︱︱
凵Φ董
︱︱
︱︱
迓0 吵
飞L 川
蹙︱
黥︱
g氦
撼
辱
暑畏
鬣勐
露景
司瓒
︱
ˉ叫
·
≡〓
引繁 廪
哥
谶 豸
晷曷
帛d
詈
暹
晷
售
蓄
堪
月
瘼
囝
︱ 曷≡ . 黯鱼
疆礴 晷馨 蔷寻 遢墨 量邋 麽暴 蔷富 月叠 晷曩 磊黜
l△
︱
L · ¨ˉ 趔 ∏ 爿 一 渊 月
' . 鲫ˉ 焖
' ︑
︱ 〓
ˉ
凵 _
ˉ
_
ˉ
△~ 引~ ˉ
古典园林史重点笔记
古典园林史重点整理笔记1.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封建帝王都梦想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2.计成:明代的造园家;着有园冶一书;我国造园学的重要着作3.样式雷:样式雷是清代二百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清代宫廷建筑设计和预算分别由样房和算房承担;样房是由雷姓世袭;称为样式雷 ;其祖雷发达是木工;所存建筑设计模型称为烫样;图纸称画样..4.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园手段是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5.中国四大名园的古典园林是指:拙政园、留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6.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园林是指圆明园7.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_魏晋南北朝__开始兴起;到_唐代__有了较大的发展..8.北宋文学家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是记录北宋园林面貌的重要文献9.考工关于城市营建的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10.无锡寄畅园较多地保存着明末的布局面貌;集中而典型地体现了大造园家的回归现实主义的造园思想11.明中后期;江南出现了一批造园专家;如计成、康熙时的、周秉忠等;他们原是文人;擅长绘画;又参与造园设计与施工12.计成所着园冶一书中有“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的说法;来说明园林意匠的重要性13.三山五园的基本组成“三山五园”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三山是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是: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和清漪园颐和园14.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活动;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15.大内御苑:建在首都的宫城或皇城以内;供皇帝日常游憩临幸的地方..行宫御苑:建在都城远郊、近郊风景优美的地带;供皇帝偶尔游憩或短期居住的地方..离宫御苑:建在远离京城的风景地带;供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16.花石纲:宋徽宗时期运输东南花石船只的编组..17.别业:指在风景区或在郊外建造的以家宅为主体的园林18.阁与楼:园林中供登高远望、游憩赏景的高层建筑;一般认为重层的屋为楼;有墙和窗的重亭为阁..19.隐逸:一种历史文化积淀;一种与仕宦相对应的概念与行为;是中古古代士人保持人格独立的一种处事方式..20. 榭:一般指有平台跳出水面观赏风景的建筑轩:建在高旷地带而环境幽静的小屋;园林中多作游人休息、观景的场所舫:又称旱船、不系舟;是一种建在水边的船型建筑;前半部分多是三面临水;使人有虽在建筑中;却又犹如置身舟楫之感..石像生:陵墓前安设的用玉或石等雕刻而成的人或动物的形象;主要用来显示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也有驱除、镇墓的含义..华表:又称桓表;一种圆柱形的标志性建筑物;常立于宫殿、宗庙、城垣、陵墓前;柱身常刻有花纹;柱顶有方石和立兽..富有深厚的汉族传统文化内涵;散发出汉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二、简答题1.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占有极大的优越..把人和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美好的景色启发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就形成了以神州大地潜在不同的山川为本原;形成以山水为景观的造园风格..这种园林以表现自然竟趣为目的;排斥规则;对称;力避人为造作气氛..与轴线对称;几何图形;分行列队;显示人的力量的欧洲园林大相径庭2.中国清代皇家园林的特征①规模很大;是包含有起居、宴集、骑射、观剧、祀祖、召见大臣、处理政务、举行朝会的多种用途的综合体..清代帝苑的布置一般都有两大部分;一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②清代苑囿造景通常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每区再布置各种不同趣味的景点..③帝王苑囿的建筑布局与形式除宫室部分较规整严谨外;其它多较活泼;随意布局;建筑式样多变;与地形结合紧密;建筑体量比较小巧素雅;常不用斗拱;但同私家园林相比;又显得堂皇壮丽..苑中的中心建筑;为了与空间相称;体量尺度都很高大..④帝王苑囿主要依靠堆土来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起伏;再适当点缀山石;形成真山与假山相结合的方式..⑤花木配置多做群植或成林布置;不似私家以单株欣赏为主论述时应结合实例进行分析3.结合典型实例分析中国清代皇家园林的特征..答题纲要:1. 规模浩大、面积广阔、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山、水、建筑、花木和书画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叠山、理水、建筑营造、植物配置、书画楹联等也就成为造园的主要工作..私家园林讲究小中见大;而皇家园林则注重移天缩地;虽然都是在人工上做文章;但私家园林的“巧”;就远不能与皇家园林的“豪”相比了..古代帝王苑囿规模都很大..秦汉时期的上林苑;方圆达数百里;周长三百余里;“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规模之大;为中国历代皇家园林所不及..如:清代的清漪园占地近300公顷..2. 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多姿多彩..江南私家园林始终为皇家园林提供着取之不尽的艺术营养..明代中叶以来;北方园林就开始刻意模拟江南私园的造园手法了;至清代此风更甚;特别是康乾时期达到了顶峰..他一手促成了北方和南方、皇家和私家园林的大融汇..从皇家园林中既可看到南方小巧园林风格;如杭州苏堤六桥、苏州狮子林、镇江宝塔等景色;也可看见少数民族风格的塔、屋宇结构等雄风;如北海的藏式白塔;甚至还有吸收欧洲文艺复兴时的“西洋景”;如圆明园..3. 功能齐全..皇家园林中集处理政务、寿贺、看戏、居住、园游、祈祷以及观赏、狩猎于一体;甚至有的还设“市肆”;以便买卖4.清代皇家园林的造园指导思想;或者说常用手法如何手法:苑囿;又更具自然山水改造而成;因此各国都巧于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形成各自特色..清代苑囿理景的指导思想是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再不止各种不同趣味的风景点和园中园;如静明园有32景;避暑山庄有康熙时的36景和乾隆时的36景;圆明园有40景;每景都有点景的提名..实际上;这种方法采自西湖10景等江南名胜风景区的理景办法..所以祖国各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优美风景;是清苑囿造景的创作源泉..5.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一、园林布局:主题多样、隔而不塞、欲扬先抑、曲折萦回、尺度得当、余意不尽、远借邻借..二、水面处理:水面可形成园中的“空”与“虚”;和其他实景形成对比;水面处理有聚分之别;小园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小池则宜用浅岸..三、叠山置石:可看、可游、可居..塑造丘壑、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用石得当..四、建筑营造:江南园林的建筑特点是:活泼、玲珑、空透、典雅;私家园林建筑以厅堂为主;漏窗式样繁多;千变万化;多由工匠创作;屋顶翼角起翘有两种做法:一为嫩戗发戗;一为水戗发戗..室外铺地利用砖瓦废料铺成各种图案;形式多样;丰富多彩6. 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①把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每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又互相贯通;联为整体..园中空间与景物布置主次分明;不宜均匀分布..大小空间疏密相间;构成有节奏的变化..②水面的处理方面..池的大小有主次之别;水面处理有聚分不同..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③假山是园景中的重要因素;叠石造山是为了创造山林景色..体形高大的山林;一方面可以在山上建亭阁;眺望园林;俯望全园;达到扩大空间感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阻隔视线;增加园中宁静的气氛..④建筑处理方面;建筑物在我国古代园林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山池是园景的骨干;欣赏山池风景的位置;则常在建筑物内;同时建筑又是与山;池;花木共同的构成园景..所以它即是观察对象;又是风景观赏点..⑤植物在私家园林中以单株为主观赏;园林以老树为难得;略有几株;能使园林显的苍古深郁7.结合实例分析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和造园手法私家园林是为了满足地主官僚、富商的生活享乐而建造的;常常为宅地的扩大与延伸;是可居、可游、可观的城市山林;一般都不大..其造园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有自己的特点;但又相互贯通;联为整体..②水处理方面:池有大小主次之别;水面处理也有聚分的不同;池岸不宜僵直;也不能太高;吃面桥梁常以梁式桥为主;平面曲折..③假山是园景中的重要因素;通常有土山、土多石少、石多土少、石山四种;明代以后私家园林多用后两种..④建筑处理方面:建筑布局常因地制宜;灵活随机;建筑类型丰富厅堂、轩、馆、楼、台、阁、榭、廊、舫等;建筑造型一般都轻巧淡雅、玲珑活泼;细部装饰精致灵巧;色彩调和;建筑空间常开敞流通..⑤花木在私家园林中以单株欣赏为主;较大的空间也成林栽种8.试述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造园特色私家园林一般为"宅加园"型;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面积都不大..在有限的空间里;人工创造有山有水;曲折迂回;景物多变的环境;既要满足各项功能要求;又要富于自然意境..基本原则和手法:1 把全园分为若干景区..①变单一为多样;变单调为丰富..②提供一个持续的欣赏过程..③形成疏密相间的对比效果..其每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又互相贯通;联为整体.2 塑造自然山水的形象..①叠山..②理水;聚分得体..③选用水生植物..3 处理人工建筑与自然风致的矛盾..①采用隔绝式;如留园的五峰仙馆..②尺度处理得宜;一般用小尺度建筑..③虚化界面;例如将墙体表现为"爬墙虎"..4 巧妙处理园林建筑空间..①私家园林的空间追求境界;意境..5 运用扩大空间的手法..①化整为零..②度处理..③凹凸处理..9.中国明清江南私园特征..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2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3园以景胜;景因园异;4山贵有脉;水贵有源; 5 动中观静;静中有动; 6 隔而不断;通而不露;7 诗情画意;情景交融10.结合实例分析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异同..1.平面格局:江南园林多建于市井内;空间狭小;常以内向布局在有限的空间中构置景观;使之随影随势;曲折蜿蜒且不拘一格;与园中的叠山池水;花木桥廊巧妙结合;小中见大;达到“虽有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2.建筑形体:江南园林建筑从外观造型;立面形式到细部装饰处理;远比北方的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其建筑空间既满足生活居住需求;又作为感情生发和延续场所;布置按“风水风骨;量体裁衣;烘云托日”去提高自然山水的艺术感染..诸如虚心高节的修竹;疏影横斜的梅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等植物;均为烘托主题和寄托情感而设..3.尺度空间:江南园林空间开阔通透;内外相互穿插渗透;景中套景;层次变化十分丰富..4.建筑色彩:江南园林淡雅朴素;几乎所有建筑色彩都以白粉墙、青灰瓦、深棕色或深绿的木构装修组成;与北方形成鲜明对比..这与地方气候密切相关;灰瓦白墙配以周围的山水绿化;给人以清新幽雅;凉爽宁静的感觉;在心理上减弱了酷热导致的不适..其一;北方园林以宫廷园林为代表..既然是朝廷修建的园林;那么;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诸方面都是倾国而为之..并且;宫廷园林必然讲究帝王气派;雄伟高大、金碧辉煌;主体突出;强调中心..所有的宫廷园林都占地较广;平面布局严谨;壮阔粗旷;厚重沉稳..其二;北方园林受南方影响..清代康熙帝、乾隆帝南巡;喜好南方园林;把南方工匠招到京城造园..北方人也自觉地学习南方园林..京城的园林实际上是全国园林的集锦;集全国名园之大成..如:圆明园仿照了杭州的“断桥残雪”、“柳浪闻鸳”、“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曲院风荷”;圆明园还仿照了苏州的“狮子林”..其文源阁仿照了宁波的天一阁;四宜书房仿照了海宁安阑园..熙和园仿照了杭州西湖;二者的堤、桥、岛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仿照了嘉兴南湖;小金山仿照了镇江的金山;芝经云堤仿照了杭州苏堤..其三;北方园林有四合院基调..四合院是北方普遍的民居形式;贵族的四合院都是带花园的..北京故宫的御花园;实际上是四合院花园的放大..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花园是研究北方私家花园的活教材11.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区别:1前者以祖国各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优美风景为创作源泉..2服务对象不同..前者以提供皇宫贵族休息;娱乐之处;后者是贵族富商以及官僚地主的生活享乐而建的..3前者在大范围内以堆土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再适当点缀山石;山中叠山;假山与真山相结合;后者以山石造山为主..4前者花木配植规模大而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后者以单株为主..12.概述颐和园的总体布局和组景特点颐和园布局根据使用性质和所在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一、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二、万寿山前山部分;三、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四、昆明湖、南湖和西湖部分;全园总面积四千余亩;水面占四分之三..①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布置了一片密集的宫殿;主要是召见群臣、处理朝政之所及寝宫..建筑群平面布局严谨;采用对称和封闭的院落组合;属于宫廷格局而无园林气息..②万寿山前山部分:转入前山;顿时豁然开朗..前山中心地段布置排云阁和佛香阁;为全园主体建筑..两侧有若干组院落;临湖傍山一带散置各种游赏用的亭台楼阁;都依山自由布置..③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水面狭长而曲折;林木茂密;环境幽邃;和前山旷朗开阔形成鲜明对比;后湖东去尽端深藏一幽静水院;富于江南园林意趣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规划尺度1. 土地环境生态与资源评估和规划;是景观规划设计师的基本工作..2. 大地景观规划:绿线——蓝线——棕线规划;这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师宏观环境规划的核心工作..其实质是从空间环境保护规划的角度出发;通过绿化绿化;水资源整治保护、大气粉尘治理净化蓝化、土壤保持与改造棕化来保护人类聚集环境..3. 特殊性大尺度工程构筑的景观处理;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重要内容..工业时代产生了许多史无前例的大尺度的景观工程构筑;在宏观的区域范围上影响着人类景观..对此;景观规划设计师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进行规划设计如:高速公路选线、桥梁水坝等大型构筑物、市政管线走廊..4. 风景名胜区与旅游区规划;前者侧重在风景旅游资源保护;后者侧重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二、中观景观规划设计1场地规划:是中观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性内容;是一种对建筑、结构、设施、地形、给排水、绿化等予以时空布局;并使之与周围交通、景观、环境等系统相互协调联系的过程..2城市设计:中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按形态划分为面、线、点..面:城市形象策划、城市美化运动、城市景观风貌设计..线:城市滨河带、城市商业步行街、各类交通道路景观..点:①城市道路交叉口节点规划设计②城市广场设计3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街头小游园、街头绿地、花园、庭院、古典园林、园林景观小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史广义园林: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配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世界园林史发展的四个阶段:原始文明阶段——以生产为目的的果木蔬圃农业文明阶段——统治阶级的乐园,宗教及神话的物化场所工业文明阶段——公共、开放、专业化,城市园林化信息文明阶段——生态园林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以基址选择划分&以隶属关系划分)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建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天然山水园:利用天然山水局部进行改造或完全将天然山水苑围作为建园基址皇家园林:隶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有,古籍称:苑、苑囿、宫苑、御园、御苑。
私家园林:民间的官僚、贵族、缙绅所私有。
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
寺观园林: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
其他园林:衙署、祠堂、书院、会馆、公共。
4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美与建筑美融糅;诗画情趣;意境的蕴涵。
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一、起源:1园林雏形(1)囿——狩猎、栽培、圈养(2)台——通神、望天。
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囿中主要建筑物。
(3)园圃园——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圃——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2风景式的发展方向的确立天宫崇拜山岳灵石园林物态要素:山水、植物、建筑灵水灵物崇拜天人合一思想君子必得思想意识形态因素(对自然的尊敬与喜爱)神仙思想主要园林实例殷周:贵族园林——皇家园林前身殷纣王“沙丘苑台”周文王“灵囿、灵台、灵沼”东周:台囿结合,以台为重楚国章花台a又名“章华宫”主体建筑章华台,四台相连,俗称“三休台”b宫苑“高台榭”的典型c山环水抱:人工开凿大型水体吴国姑苏台:a位于阖阊(今苏州)一带b因山成台,联台为宫c内有“海灵馆”、“馆娃阁”、“春宵宫”、“天池”等宫观池馆d观赏太湖e夫差、勾践、西施——响廊裥。
采香经秦封建帝国建立,开始出现真正意义的皇家园林。
主要宫苑建设:上林苑、宜春苑、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大咸阳规划——体天象地,天人合一*上林苑: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主要建筑群阿房宫(又名阿城,集中美于一身,高台建筑及复道:二层廊道,上层封闭通行,下层开敞。
甬道多种建筑的组合)*兰池宫: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假山,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筑山为蓬莱,开皇园求仙之先河(并未出现一池三山之格局)汉皇家园林:汉武帝皇家造园活动达到空前兴盛局面。
西汉代表性宫苑:上林苑、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
* 上林苑: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a 秦代上林苑基础b 周一百多公里c 山水——自然山水及人工开凿相结合,关中八水贯穿,人工湖泊:昆明池d 动植物丰富e 苑——即园林,“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36处园中园f 宫——12处宫殿群,其中最大为建章宫,宫中“一池三山”g高台h 观——汉代对体量比较大的非宫殿建筑的通称,21观i生产基地& 西汉上林苑综述:天然山水环境;建筑密度低,疏朗随宜;涵盖了几乎全部功能的皇家园林(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生产)建章宫: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一池三山”布局的皇家园林。
太液池一池,蓬莱、方丈、瀛洲三山。
前宫后苑(宫南苑北)私家园林梁孝王梁园(又名东苑、兔园)袁广汉园:“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绵数里”梁冀苑囿: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私家园林三、萌芽期总结1、演进变化极其缓慢,始终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2、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3、园林功能的转化——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游憩、观赏为主4、总体规划粗放宏大,造园活动并未完全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5、形式的意味——一池三山,以象二崤6、仙境意象——昆仑、蓬莱7、自然观——神秘、崇拜、比德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
成为当时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性而风流自赏* 特点:(1)人性觉醒(2)清谈(玄学、佛学、老庄)(3)名士风尚——饮酒、服食、猖狂、寄情山水(隐逸)* 代表人物“竹林七贤”——阮籍、稽康、刘伶、向秀、阮成、山涛、王戎杨衡之《洛阳伽蓝记》园林发展概况皇家园林:典型代表城市:(1)北方邺城;(2)洛阳;(3)南方建康战国时魏国重要城池(今河北临漳县西)代表作品:铜雀园(铜爵园):a曹魏时建,毗邻于宫城之西,以初具备大内御苑性质b 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三台具备一定的军事战备功能华林园(后赵)石虎所建诸园中规模最大仙都苑(北齐)北齐后主高伟所建,其象征五岳四海的山水格局,是继秦汉仙苑式皇家园林之后的象征手法的发展(2)代表作品:苏林园(华林园)北魏洛阳城(南到北)成熟的中轴线体制:干道——衙署——宫城——御苑北魏魏明帝初建,相当于大内御苑(3)建康即今南京,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华林园乐游园私家园林城市私园(宅园、游憩园):建置在城市里面(1)北方:北魏洛阳张伦宅园,人工山水园;写意写实结合——造园艺术的飞跃;山石大假山——井冈山(2)南方:南齐文惠太子“玄圃”(建康)a名称——昆仑神话b 园址较高;南梁“湘东苑”a 各种建筑类型b 石洞堆叠(二百余步)庄园、别墅建置在野外风景优美地带(1)北方:西晋石崇“金谷园”,石崇的豪华宅第(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具有代表性的地主庄园和游赏性园林相结合。
当时又称“河阳别业”自然山水之美——临河,地形略有起伏汉代遗风的建筑——高层阁楼后世以其喻贵族园林生产和经济功能比重较大金谷晏集——曲水流觞南方: 会稽“谢家庄园”(谢灵运)《山居赋》选址——“十宅项地,堪舆风水”分“南北两居”——北山二园,南方三苑浓郁的文人宅园风格,较多生产、经济成分私家园林特征:规模由大到小造园手法精致化创造方法从单纯写实到写实、写意相结合具备了丰富内涵——老庄、佛道、绘画、诗文私家园林率先逐出了转折时期第一步寺观园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城市寺观园林:不仅举行宗教活动,也是居民公共活动中心洛阳:宝光寺、睛明寺、冲觉寺建康:同泰寺郊野寺观园林:佛家及道家的山中修行促使寺观大都于山水风景优美地带选址,促进了风景名胜区(尤山岳型)的开发东林禅寺——庐山第一佛寺,东晋高僧慧远古鸡鸣寺——位于鸡笼山(南京)4、其他园林:公共园林性质的园林始见于记载亭汉代为驿站建筑,西晋时演变成风景建筑,逐渐为公共园林代称兰亭小结:(1)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摹仿进而至于概括、提炼、抽象化。
开始在如何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方面有所探索。
(2)园林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私家园林集中反映了这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皇家园林纳入都城的总体规划中。
大内御苑居于都城的中轴线上,寺观园林出现,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私家、皇家、寺观三种类型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社会文化1、诗歌:李白、杜甫、王维2绘画:(1)山水花鸟世俗画出现,分花鸟、人物、山水、鞍马、神佛独立画科山水画有了工笔、写意之分(工:李思训,写:吴道子)山水画创作准则:外师造化,内法心源诗画互渗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3建筑木结构→成熟,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4栽培观赏植物栽培专业化园林实例(一)、皇家园林隋唐长安城唐长安(隋大兴)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一百多万,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规划布局最严谨的一座繁荣都城A 宫城、皇城、大城 b 坊里制 c 水利工程 d 宇文恺(祖籍鲜卑)规划设计坊里:居住区坊里制:居住区与产业区隔离隋唐洛阳城A两京制 B 水网密布大内御苑:毗邻皇宫或建置在宫城之内,即皇帝的宅园,供皇帝日常游憩娱乐唐长安城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李至)、南内兴庆宫(李隆基)。
唐城大内三苑:禁苑、东内苑、西内苑(禁苑三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近郊、远郊的风景地带,前者供皇帝游憩或短期驻足之用,后者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长安代表实例:华清宫、九成宫、玉华宫、仙游宫、翠微洛阳代表实例:隋西苑、上阳宫西苑标志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时期的到来,其规划设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造园创作是我国宫苑演变为山水宫苑的转折点。
华清宫A与长安城类似——会昌城、宫廷区、苑林区B宫城布局方整,呈前宫后苑之格局C宫廷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行政、寝宫、寺观;南部为温泉汤池区,有8处汤池供帝、后、妃嫔淋浴唐玄宗时期的一出最为重要的离宫,以长安为蓝本,会昌城为长安外廓城,宫廷区为长安皇城,园林区相当于禁苑,只是方向相反。
九成宫因山就势,建筑顺应自然地形。
宇文恺设计,规划设计能和谐于自然风景,又不失宫廷的皇家气派。
(二)私家园林风格:豪华绮丽,清新雅致士流园林——官僚士大夫经营的园林(中隐)文人园林——乃是士流园林,更侧重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为隐逸者。
广义上乃是“文人化”的园林,而不单单为文人经营或者文人所特有之园林。
类型:1、城市私园: 宅园:规模不大,依附于邸宅建筑,作为园主日常游憩、宴乐、会友、读书的场所。
游憩园:不依附于邸宅,单独建置的城市私家园林。
✿长安居住坊里的宅园或游憩园,唐代人称之为山池院、山亭院多为皇亲和大官僚所建洛阳履到坊宅园长安新昌坊宅园白居易的四处园林庐山草堂渭水之滨的一处别墅园履到坊宅园:整个宅园的布置以水景和竹景为主,并采用划分景区和借景手法,创作园景2 郊野别墅园别墅园:建在郊外山林风景地带的私家园林,供园主人避暑、休养或短期居住之用。
唐代称别业、山庄、庄,规模较小的也称为山亭、水亭、田居、草堂等。
类型:(1)单独建筑在城市近郊风景优美地带(2)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内依附于庄园建置平泉庄洛阳城南三十里,园主人李德裕,园中以怪石奇水取胜浣花溪草堂成都城西,著名诗人杜甫,今称杜甫草堂庐山草堂白居易《草堂记》选址佳——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的庐山巧于因借,就地取材;简朴而书卷气浓;养生之道王维辋川别业(天然的山地园)20处景点: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宫槐陌、临湖亭、南坨、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坨、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
《辋川集》《辋川图》(四)寺观园林及其他园林1、寺观园林(1)寺观越来越多的接纳世俗活动,成为公共交往的中心(2)寺观的建筑制度已趋于完善,包括殿堂、寝膳、客房、园林四部分功能区。
(3)寺观园林肃穆与愉悦更多的融合著名寺院:慈恩寺:寺内大雁塔是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古塔唐代著名僧人玄奘——第一任主持方丈塔高七层雁塔题名以牡丹、荷花盛名普救寺:《西厢记》中两人见面地方2其他衙署园林坊内的岗阜——原,如乐游园公共园林水渠转折处的两岸(以水景为中心)如曲江池街道的绿化小结:1皇家园林“皇家气派”的回归及三个类别的形式2 私家园林,文人园林的兴起,隐与仕的巧妙结合,诗画入园已见端倪3寺观园林进一步世俗化:城市寺观——公共交往场所4公共园林已更多的见于文献记载园林的成熟期——宋一、社会文化:承上启下,1、宗教哲学,儒——宋理学;佛教——禅宗;道教——士大夫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