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土质土力学03土的物理性质
环刀
3 土的物理性质
(3)饱和密度(重度)
sat
m Vv w s V
ma(0) mw m ms
sat sat g
A w W S
体积
Va Vw
Vv
V
Vs
volume
质量 mass
3 土的物理性质
(4)干密度(重度)
ms V
ma(0) mw m ms
d
A a W S
d sat
当土在天然状态下为干燥时,测得的密
度为干密度,饱和时(土处于地下水位 面附近及以下)为饱和密度。
3 土的物理性质
(6) 土的有效重度(浮重度) 当土浸没在水中时,其颗粒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土体所受的 重力应扣除浮力。计算地下水位以下土层的自重应力时应当 考虑浮力的影响,此时采用有效重度计算。 有效重度是扣除浮力以后的颗粒所受重力与土的总体积之比, 用’表示,有效重度又称为浮重度(浮容重)。有效重度 除于重力加速度称为土的有效密度(浮密度),用’表示。 计算式为: m s g Vs w ' sat w V ms Vs w ' sat w sat 1
V
土的有效重度的影响因素与土的密度相同。
3 土的物理性质
2.土的含水性 土的含水性是指土的含水情况,说 明土的干湿程度。 可用土中含水的质量来表示,也可 用水充填孔隙的程度表示。
3 土的物理性质
(1) 土的天然含 水量(含水率)
ma(0) mw
mw 100% ms
用百分数表示 实测指标(烘干 法)
3 土的物理性质
土的工程性质主要指土的物理性质
市政科普1——土的物理性质
sat ms w Vv V
质量
体积
sat sat g
sat w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天然密度 干密度 饱和密度
§1.4 土的物理状态 一. 物理性质指标
Air
各种密度重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m V sat ms d V ms w Vv sat V
粗 中
20 5
砂粒
细 粗 中 细 极细
粉粒 粘粒 胶粒 mm 0.05 0.005 0.002
2
0.5 0.25
1. 表 格 法 表 示 的 粒 组 划 分
粒组名称
漂石、块石颗粒 卵石、碎石颗粒 粗 圆砾、角砾 颗粒 中 细 粗 砂粒
粒径范围/ mm
>200 200~20 20~10 10~5 5 ~2 2~0.5
土的含水率
§1.4 土的物理状态 一. 物理性质指标
定义: 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 用百分数表示 表达式:
m m ms w(%) w ms ms
ma=0
Air Water Soil
Va Vw
m
mw ms
Vv V
Vs
质量
体积
注意: 其实是含水比, 可达到或超过100%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4 土的物理状态 一. 物理性质指标
Air
表示土中密度和重度的指标
ms m w m V Vs Vw Va
单位: kg/m3 或 g/cm3 m
ma=0 mw ms
Va
g 单位: kN/m3
Water
Soil
Vw
Vs
Vv V
小结土壤知识点总结
小结土壤知识点总结一、土壤的形成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地质、气候、植被、陆地利用和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在土壤形成的过程中,岩石会受到风化、侵蚀和分解的作用,生成土壤颗粒。
同时,有机质的积累和生物活动也会对土壤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如砂质土壤、粘土壤、壤土等。
二、土壤的物理特性1. 土壤的质地土壤的质地是指土壤中各种颗粒的数量和比例。
一般来说,砂质土壤通透性较好,排水性较强;粘土壤含有较多的粘粒,保水性较好,但通透性差;壤土则是砂和粘的混合物,具有较好的通透性和保水性。
2. 土壤的结构土壤的结构指的是土壤颗粒之间的排列方式和相互连接的程度。
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助于土壤的通气、排水和根系的生长。
土壤结构分为状结构、粒结构和块状结构等。
3. 土壤的孔隙度土壤的孔隙度是指土壤中的空气和水所占的比例。
孔隙度的大小对土壤的透气性、排水性和水分存留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4. 土壤的密度土壤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土壤中所含的颗粒的重量。
密度大小对土壤的排水性、保水性和通气性有一定的影响。
5. 土壤的色泽土壤的色泽反映了土壤中有机质、氧化铁和其他矿物质的含量。
不同颜色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性,如黑色的土壤含有较多的有机质,红色的土壤含有氧化铁等。
三、土壤的化学特性1. 土壤的酸碱性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的生长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酸性土壤会对植物的养分吸收和根系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而碱性土壤则会影响土壤中元素的溶解和养分的供应。
2. 土壤的养分土壤中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必需元素,这些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土壤的养分含量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和产量。
3. 土壤的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质是由植物和动物残体、粪便等有机物质分解而成。
有机质对土壤的保水、供养养分、促进微生物生长和改善土壤结构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土壤的生物特性1. 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3、土的物理性质)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换算公式(续)
例题:
一块原状土样,经试验测得土的天然密度ρ=1.67t/m3, 含水量ω=12.9%,土粒相对密度ds=2.67。求孔隙比e、孔 隙率n和饱和度Sr。 (1) e
d s (1 ) w
2.67(1 0.129) 1 1 0.805 1.67
(2)三个基本物理指标
①土的天然密度ρ 定义:土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单位为g/cm3或 t/m3),即: m V
测定方法:采用“环刀法”测定。用一个圆环刀(刀刃向 下) 放臵于削平的原状土样面上,垂直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 口为止,削去两端余土,使与环刀口面齐平,称出环刀内土 的质量,求得它与环刀容积之比值即为土的密度。 天然状态下土的密度变化范围很大,一般为ρ=1.6~ 2.2g/cm3。 规范中一般使用“重度”,单位kN/m3。
IL可以用来表示粘性土
所处的软硬状态;
IL不能反映原状土的结
构状态;
用IL判断扰动土的软硬
状态是合适的。原状
土要比扰动土坚硬。
(3)粘性土的灵敏度和触变性
灵敏度St:用来衡量粘性土结构性对强度的影响的指标。
qu St qu
1.0<St≤2.0 低灵敏 2.0<St≤4.0 中等灵敏 St>4.0 高灵敏
(2)三个基本物理指标(续)
③土粒相对密度(比重)ds 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的质量之比,称 为土粒相对密度(又称为比重),即:
式中:ρs-土粒密度(g/cm3); ρw1-纯水在4℃时的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等于 lg/cm3或1t/m3。 土粒相对密度可在实验室采用“比重瓶法”测定。土的 比 重值变化不大,其经验值为:砂土2.65~2.69、粉土2.70~ 2.71、粉质粘土2.72~2.73、粘土2.74~2.76;有机质土 2.4~2.5、泥炭土1.5~1.8。(详见教材表2.5)
第二章土的工程性质及分类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二章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土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水理性质、工程性质。
土是由固体颗粒、水和空气组成的三相体系。
由于三相比例的不同,决定了土的物理性质(轻重、疏密、干湿、软硬)。
土的物理性质又决定了土的力学性质,因此土的物理性质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特性之一。
本章主要介绍土的组成及土的结构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无粘性土的密实度粘性土的物理特性土的渗透性及渗流土的动力特性地基(岩)土的工程分类2.1概述土是风化的产物,是由固体颗粒、水和空气组成的三相体系,下面看三相组成示意图。
在外力作用下,土体并不显示为一般固体的特性,也不表现为一般液体的特性,因此,在研究土的工程性质时,既有别于固体力学,也有别于液体力学。
2.2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2.2.1 土的组成一、土的固体颗粒土的固体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矿物成分及其组成情况,是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
2.2.1.1土的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2.2.1.2土粒粒组自然界中存在的土,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的。
土粒的粒径由粗到细逐渐变化时,土的性质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例如,土的性质随着粒径的变细,可由无粘性变化到有粘性。
因此可以将土中各种不同粒径的土粒,按适当的粒径范围,分为若干组,各个粒组,随着分界尺寸的不同而呈现一定质的变化,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
目前我国常用的土粒粒组划分方法,按照界限粒径的大小,将土粒分为六个组:漂石(块石)(>200)、卵石(碎石)(200~60)、圆砾(角砾)(60~2)砂粒(2~0.075)、粉粒(0.075~0.005)和粘粒<0.005(注漂石、卵石、圆砾是一定磨圆形状、圆形或亚圆形)土中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如何来分析土中的颗粒级配情况,通常用筛分法与水分法两种。
土的工程性质_4章_土的物理性质
评价:(1)优点:理论上完善; :(1 优点:理论上完善; 评价:( 缺点:实际上难以操作。 (2)缺点:实际上难以操作。
3.影响孔隙性的因素 . 不同类型的土,由于其粒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排列、土层埋 藏条件及沉积历史的不同,孔隙性有显著差异。 粗粒土颗粒较粗大,颗粒间孔隙较大,孔隙的体积受颗粒的组 成(颗粒的大小和均一程度)、颗粒的形状及排列待征的影响。 不均较土,由于部分孔隙被细小颗粒充填,所以孔隙比均粒土 小,孔隙体积也小于均粒土;土的矿物成分决定土的形状和光 滑程度,从而影响土的孔隙性。 应该指出,土中颗粒间不仅存在孔隙,而且还发育着各种不同 的裂隙,土中的裂隙大部分是次生的,最常见的裂隙,如胀缩 裂隙、卸荷裂隙、土体变形(如滑坡)裂隙、黄土中的垂直裂隙 以及致密粘土中的网纹裂隙等。实际上,裂隙和孔隙往往是同 时存在的,可以将裂隙看作是线性孔隙。裂隙的存在使土产生 各向异性,裂隙往往是控制土体工程性质(如渗透性、热学性、 抗剪性等)的决定因素。
4.0 概述
土的物理性质实际是研究土中三相物质在质量 与体积间的相互比例关系,以及固、 与体积间的相互比例关系,以及固、液两相相 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前者称为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前者称为土的基本物理性质,主要研究土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的密实程度及土的干湿状况; 的密实程度及土的干湿状况; 后者反映固、液两相的相互作用, 后者反映固、液两相的相互作用,亦称为 土的水理性质,主要研究土的稠度与塑性、 土的水理性质,主要研究土的稠度与塑性、 土的膨胀性与收缩性、 土的膨胀性与收缩性、土的透水性和毛细 性等。 性等。
工程地质(六章完整版) 第六章 土的工程性质
工程特性:
1. 高含水量、高塑性,硬塑或可塑状态。
2. 孔隙比大、低密度、孔隙饱水。
3. 压缩性低、强度高、地基承载力高。 4. 浸水后膨胀量小,但失水后收缩剧烈。
黄土(loessal soil):
是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沉积物。
分布: 我国西北及华北地区,面积约63万km2。
特征:以粉粒为主,富含碳酸钙,肉眼 可见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常呈现 直立的天然边坡。
第二节 土的野外鉴别 一、土的工程分类 1、按堆积年代分 2、按地质成因分 3、按有机质含量分 4、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分 二、野外鉴别 1、碎、卵石土 2、砂土 3、粘性土、粉土 4、新近堆积土 5、土的主要成因类型鉴定
残积土(residual soil):
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而 残留于原地的碎屑物质所 组成的土体,它处于岩石 风化壳的上部。 其粒度成分和矿物成分受 气候和母岩岩性的控制。 其发育情况还和地形有关。
湿陷起始压力:开始出现明显湿陷的压力。
盐渍土(saline soil): 土中易溶盐含量>0.5% . 分布: 滨海型、冲积平原型、内陆型
盐渍土类型:
1. 氯盐型:具强烈的吸湿性导致土有 很大的塑性和压缩性。 2. 硫酸盐型:结晶时体积膨胀,失水 干燥时体积缩小,周期性松胀变化 使土的结构破坏。
湖积土( limnetic soil ):
湖边沉积物是湖浪冲蚀湖岸形成的碎屑物质 在湖边沉积而形成的。近岸带沉积的多是粗 颗粒的卵石、圆砾和砂土,远岸带则是细颗 粒的砂土和粘性土。
湖心沉积物是由河流携带的细小悬浮颗粒到 达湖心后沉积形成,主要是粘土和淤泥,常 夹有细砂、粉砂薄层,土的压缩性高,强度 低。 沼泽土主要由半腐烂的植物残体-泥炭组成, 含水量极高,承载力极低,不宜作天然地基。
土质学
V 土的饱和度(Sr) S 100% V
w r v
砂土的含水状况:Sr≤50% 稍湿的;50%≤Sr≤80% 很湿 的;Sr>80% 饱和的。
土的孔隙率(n)和孔隙比(e) V V 淤泥质粘性土的e=1.0~1.5, n 100%, e 而淤泥的e>1.5。 V V
v
v
s
常用的物理性质指标之间的换算公式
土的工程分类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地基土分为:岩石(五级); 碎石土; 砂土; 粉土; 粘性土(三种); 人工填土(三种)。
第四节: 中国特殊土的主要工程性质
特殊土有淤泥类软土、膨胀土、红粘土、黄土、 冻土、分散性粘土、膨润土等。
一、淤泥类软土
淤泥类土:在静水或水流缓慢的环境中的沉积,并 有微生物的参与,含有较多的有机质的疏松软弱的 粘性土。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 淤泥质土、淤泥;工程上将淤泥类土称作软土。
在离山较远的地带,洪积土的颗粒较细、成分均匀、厚 度较大,一般也是良好的天然地基。
洪积土一般发育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四、冲积土
冲积土是由河流的流
水作用将碎屑物质搬运到
河谷中坡降平缓的地段堆 积而成的。它发育于河谷 内及山区外的冲积平原中。 根据河流冲积物的形成条 件分为
河床相、河漫滩相、 牛轭湖相及河口三 角洲相。
五、湖泊沉积物
湖泊沉积物分为湖边沉积物和湖心沉积物。 湖边沉积物近岸带多是粗颗粒的卵石、圆砾和砂土,远
岸带沉积物则差些。
湖心沉积物是由河流和湖流携带的细小悬浮颗粒到达湖
心沉积形成的,主要是粘土和淤泥,常夹有细砂、粉砂等, 土的压缩性高,强度很低。
沼泽土主要由半腐烂的植物残体—泥炭组成的,泥炭的
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第一节 土的物理性质土是土粒(固体相),水(液体相)和空气(气体相)三者所组成的;土的物理性质就是研究三相的质量与体积间的相互比例关系以及固、液两相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性质。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必须通过试验测定的,如含水量,密度和土粒比重;另一类是可以根据试验测定的指标换算的;如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等。
一、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土的三相图(见教材P62图)(一)土粒密度(particle density)土粒密度是指固体颗粒的质量m s 与其体积Vs 之比;即土粒的单位体积质量:ss s V m =ρ g/cm 3 土粒密度仅与组成土粒的矿物密度有关,而与土的孔隙大小和含水多少无关。
实际上是土中各种矿物密度的加权平均值。
砂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5 g/cm 3左右粉质砂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8g/cm 3粉质粘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8~2.72g/cm 3粘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7-~2.75g/cm 3土粒密度是实测指标。
(二)土的密度(soil density)土的密度是指土的总质量m 与总体积V 之比,也即为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其中:V=Vs+Vv; m=m s +m w按孔隙中充水程度不同,有天然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之分。
1.天然密度(湿密度)(density)天然状态下土的密度称天然密度,以下式表示:vs w s V V m m V m ++==ρ g/cm3 土的密度取决于土粒的密度,孔隙体积的大小和孔隙中水的质量多少,它综合反映了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砂土一般是1.4 g/cm3粉质砂土及粉质粘土1.4 g/cm3粘土为1.4 g/cm3泥炭沼泽土:1.4 g/cm3土的密度可在室内及野外现场直接测定。
室内一般采用“环刀法”测定,称得环刀内土样质量,求得环刀容积;两者之比值。
2.干密度(dry density )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称干密度;是指土单位体积中土粒的重量,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值。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液限wl
强结合水膜最大
出现相当数量自由水
§2.3 黏性土的物理特性
测定塑限的方法: 搓滚法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 测定液限的方法:
碟式仪法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塑限-5秒入土2mm时的含水率 17mm液限- 5秒入土17mm时的含水率
圆锥体入土深度与含水量的关系
§2.3 黏性土的物理特性
§2.3 黏性土的物理特性
密实度 稠度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三相间的比例关系)
表 示
土的物理状态
粗粒土的松密程度
影响
粘性土的软硬状态
力学特性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2.3 黏性土的物理特性 粘性土最主要的物理状态特征与含水量有关
粘性土 含水量
较硬 变软 流动
§2.3 黏性土的物理特性
粘性土的状态转变过程
粘性16土~2:0k2N.7/2m~32.76 粉 土:2.70~2.71 砂类13土~1:8k2N.6/5m~32.69
1280~%23~k6N0/%m3
d
e
sdd11(sd1s(1ewew1)w1w)
w
e
dds
(1
d (1w)ww)
1
V Vs Vw Va
天然容重 g
干密度:土被烘干时的密度,
d ms / V
干容重: d dg
饱和密度:土被饱和时的密度,
sat
ms
wVv V
饱和容重:sat satg
浮容重: sat w
表示土体密度和容重的指标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Vs= ms / ρs=96.43 /2.7=35.7cm3 Vv=V-Vs=60-35.7=24.3cm3 按式(1-10),于是 e= Vv / Vs=24.3 /35.7=0.68 (4)按式(1-11) n= Vv / V=24.3 /60=40.5% (5)根据ρw的定义 Vw = mw /ρw=11.57 /1=11.57cm3 于是按式(1-12) St= Vw / Vv=11.57 /24.3=48%
土力学
一、名词解释土力学:利用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及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工程性状的应用科学。
基础: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一般应埋入地下一定的深度,进入较好的地层。
土的颗粒级配: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
土的结构:指土颗粒或集合体的大小和形状、表面特征、排列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特征。
包括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凝结构。
土的触变性:黏性土结构遭到破坏,强度降低,但随时间发展土体强度恢复的胶体化学性质。
相对密度: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的质量之比,称为土粒的相对密度。
固结度: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历经时间t 的固结沉降量ct s 与其最终沉降量c s之比。
临塑荷载:指地基土中将要而尚未出现塑性变形区时的基地压力。
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最优含水量: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下使土最容易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实度时的含水量。
界限含水量:粘性土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
液性指数:表征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分界含水量之间相对关系的指标。
塑性指数:液限与塑限之差定义为塑性指数。
基底附加压力:引起地基沉降的那部分压力。
地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天然地基:未经人工处理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
人工地基:若地基软弱、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称为人工地基。
桩侧摩阻力: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材料将发生弹性压缩变形,桩与桩侧土体发生相对位移,桩侧土对桩身产生的向上摩阻力。
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不足以抵抗竖向荷载,一部分竖向荷载传递到桩底,桩底持力层将产生压缩变形,桩底土对桩端产生的阻力。
桩的负摩阻力:桩土之间相对位移的方向决定了桩侧摩阻力的方向,当桩周土层相对于桩侧向下位移时,桩侧摩阻力方向向下,称为负摩阻力。
土的固结:土的压缩随时间增长的过程,主要指孔隙水压力消散,有效应力增长的过程。
任务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微团粒 微团粒 微团粒
团 粒 结 构
(2)块状结构 结构体呈不规则形状,长、宽、高大 致相近,边面不明显,内部较紧实,俗称“ 坷垃”。 在有机质含量较低或黏重的土壤中, 由于土壤过干、过湿耕作,易在表层 形成块状结构;另外由于受到土体的 压力,在心土、底土中也会出现。 (3)核状结构 外形与块状结构体相似,但棱角、边、 面比较明显,内部紧实坚硬,泡水不散, 俗称“蒜瓣土”,多出现在黏土而缺乏 有机质的心土和底土层中。
孔隙类型 当量孔径 土壤水吸 力 通气孔隙 >0.02mm <15kPa 毛管孔隙 0.02~0.002mm 15~150kPa 无效孔隙(非活性孔隙) <0.002mm >150kPa
此孔隙内水分受 此孔隙起通 毛管力影响,能够 此孔隙内水分移动困 主要作用 气透水作用, 移动,可被植物吸 难,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常被空气占据 收利用,起到保水 ,空气及根系不能进入 蓄水作用
土壤孔隙性
3.土壤孔隙性与植物生长
生产实践表明,适宜于植物生长 发育的耕作层土壤孔隙状况为: (1)总孔隙度为50%~56%,通气 孔隙度在10%以上,如能达到15%~20% 更好 (2)对于含有机质多而结构好 的耕作层土壤容重宜在1.1~ 1.3g/cm3 之间;水田土壤的容重(称为 浸水容重)宜在0.5~0.6g/cm3之间。
土壤耕性
(3)土壤塑性
土壤塑性指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以被塑造成任 意形状,并且在干燥或者外力解除后仍能保持所获 得形状的能力。 干燥的土壤不具有塑性。
影响土壤塑性的因素:土壤 质地、有机质含水量、交换 性阳离子组成、含盐量等。 塑性强的土壤耕性往往不好
土壤耕性
(4)土壤胀缩性
土壤胀缩性是指土壤含水量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或者在含有水分情况下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的土壤体 积变化 影响胀缩性的主要因素: 土壤质地、黏土矿物类型、 有机质含量、交换性阳离子 种类及土壤结构等。一般具 有胀缩性的土壤均是黏重而 贫瘠的土壤
土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本章学习要点:学习三相比例关系的计算(三相草图、三个基本物理实验、九个常用三相比例指标>、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水理性质指标和力学性质指标等内容,要求记住三相指标的定义式,熟练掌握三相指标的换算。
学习粗粒土和细粒土压实特性与压实机理,击实实验与击实功对压实曲线的影响的压实特性在分层压实处理地基中的应用意义。
第一节土的物理性质土是土粒<固体相),水<液体相)和空气<气体相)三者所组成的;土的物理性质就是研究三相的质量与体积间的相互比例关系以及固、液两相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性质。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必须通过实验测定的,如含水量,密度和土粒比重;另一类是可以根据实验测定的指标换算的;如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等。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土的三相图<见教材P62图)一、土粒密度(particle density>土粒密度是指固体颗粒的质量m s与其体积Vs之比;即土粒的单位体积质量:g/cm3土粒密度仅与组成土粒的矿物密度有关,而与土的孔隙大小和含水多少无关。
实际上是土中各种矿物密度的加权平均值。
砂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5 g/cm3左右粉质砂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8g/cm3粉质粘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8~2.72g/cm3粘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7-~2.75g/cm3土粒密度是实测指标。
二、土的密度(soil density>土的密度是指土的总质量m与总体积V之比,也即为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其中:V=Vs+Vv。
m=m s+m w按孔隙中充水程度不同,有天然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之分。
1.天然密度<湿密度)(density>天然状态下土的密度称天然密度,以下式表示:g/cm3土的密度取决于土粒的密度,孔隙体积的大小和孔隙中水的质量多少,它综合反映了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砂土一般是1.4 g/cm3粉质砂土及粉质粘土1.4 g/cm3粘土为1.4 g/cm3泥炭沼泽土:1.4 g/cm3土的密度可在室内及野外现场直接测定。
土的基本特性及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
土的基本特性及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土的基本特性、本构关系以及强度理论,以增进对土壤力学行为的理解,并为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土作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介质,其力学特性对于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土的基本特性、建立合理的本构关系以及探索强度理论,对于预防地质灾害、优化工程设计、提高施工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土的基本特性进行概述,包括土的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力学性质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土的本构关系,即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包括弹性、弹塑性和塑性等方面。
通过对土的本构关系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土的力学行为,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还将重点介绍土的强度理论,包括土的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等方面。
土的强度理论是土力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评估土的承载能力、预测土的变形和破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土的强度理论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工程实践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系统介绍土的基本特性、本构关系以及强度理论,以期为提高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做出贡献。
二、土的基本特性土是一种由固体颗粒、液体水和气体组成的三相体,其特性受到这些组成部分的性质、相对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土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其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环境特性。
物质组成:土主要由固体颗粒(如砂粒、粘土粒等)、水和气体组成。
固体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分布决定了土的粒度特征和结构特性。
物理性质:土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含水率、孔隙率、饱和度等。
这些性质对于理解土的力学行为和环境响应至关重要。
例如,密度反映了土体的紧实程度,含水率则影响了土的塑性和流动性。
力学性质:土的力学性质是指在外部荷载作用下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特性。
土的力学性质受到其物质组成、物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工程地质学_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
ma(0) mw
A W S
Va Vw
Vv
V
ms
Vs
土的三相图 Three phase diagram
一、土的质量和重量
1、土粒的比重 (specific gravity) 土的固体颗粒的重 m 量与其相同体积的 4℃纯水的重量之 比。
ma( 0) mw
A W S
孔隙率/孔隙度范围:粘性土和粉土:(30~60);砂土: (25~45)
3、砂土的相对密度Dr(relative density)
最紧密
天然
最松散
emin
d max
e
d
e增大
emax
d min
emax e Dr emax emin
d max ( d d min ) d ( d max d min )
液流状态
粘流状态
自由溶液
自由溶液
自由溶液
扩散层重叠
扩散层重叠 自由溶液
粘塑状态
稠塑状态
扩散层重叠 扩散层重叠 扩散层重叠
扩散层重叠 扩散层重叠 浓缩扩散层 及气体
半固体状态 固定层及浓 气体(扩散 缩扩散层 层开始浓缩) 气体
固体状态 固定层重叠 气体(扩散 层很浓) 气体
Mitchell,1976:不管水的结构情况和粒间力如何,塑限是 当土内表现出塑性性能时的含水范围的下限。 也就是说,在塑限之上,土的变形可以没有体积变化或产 生裂纹,以及将保持它的已有的变形形状。
(2)砂质黏土则位 于区域(2) (3)含较多粉土和有 机质的则位于(3)的 范围之内 (2) (3)
国家标准《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中的塑性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第一节 土的物理性质土是土粒(固体相),水(液体相)和空气(气体相)三者所组成的;土的物理性质就是研究三相的质量与体积间的相互比例关系以及固、液两相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性质。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必须通过试验测定的,如含水量,密度和土粒比重;另一类是可以根据试验测定的指标换算的;如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等。
一、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土的三相图(见教材P62图)(一)土粒密度(particle density)土粒密度是指固体颗粒的质量m s 与其体积Vs 之比;即土粒的单位体积质量:ss s V m =ρ g/cm 3 土粒密度仅与组成土粒的矿物密度有关,而与土的孔隙大小和含水多少无关。
实际上是土中各种矿物密度的加权平均值。
砂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5 g/cm 3左右粉质砂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8g/cm 3粉质粘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8~2.72g/cm 3粘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7-~2.75g/cm 3土粒密度是实测指标。
(二)土的密度(soil density)土的密度是指土的总质量m 与总体积V 之比,也即为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其中:V=Vs+Vv; m=m s +m w按孔隙中充水程度不同,有天然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之分。
1.天然密度(湿密度)(density)天然状态下土的密度称天然密度,以下式表示:vs w s V V m m V m ++==ρ g/cm3 土的密度取决于土粒的密度,孔隙体积的大小和孔隙中水的质量多少,它综合反映了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砂土一般是1.4 g/cm3粉质砂土及粉质粘土1.4 g/cm3粘土为1.4 g/cm3泥炭沼泽土:1.4 g/cm3土的密度可在室内及野外现场直接测定。
室内一般采用“环刀法”测定,称得环刀内土样质量,求得环刀容积;两者之比值。
2.干密度(dry density )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称干密度;是指土单位体积中土粒的重量,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值。
Vm s d =ρ g/cm3 干密度反映了土的孔隙生,因而可用以计算土的孔隙率,它往往通过土的密度及含水率计算得来,但也可以实测。
土的干密度一般常在1.4~1.7 g/cm3在工程上常把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紧密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3.饱和密度(saturatio density )土的孔隙完全被水充满时的密度称为饱和密度。
即,土的孔隙中全部充满液态水时的单位体积质量,可用下式表示:VV m w v s sat ρρ+= g/cm3 式中:w ρ :水的密度(工程计算中可取1 g/cm3)土的饱和密度的常见值为1.8~2.30 g/cm3此外:(1)浮密度土的浮密度是土单位体积中土粒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差,即ρ’=(m s -v s ρw )/V 或w sat ρρρ-='由此可见:同一种土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它的各种密度在数值上有如下关系: 'ρρρρρ>>>>d sat s(2)容重:单位体积的重量(三)土的含水性土的含水性指土中含水情况,说明土的干湿程度。
1.含水率(含水量)土的含水量定义为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即%100%100⨯-=⨯=ss s w m m m m m w 土的含水率也可用土的密度与干密度计算得到:%100⨯-=ss w ρρρ 室内测定:一般用“洪干法”,先称小块原状土样的湿土质量,然后置于烘箱内维持100~105摄氏度烘至恒重,再称干土质量,湿、干土质量之差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就是土的含水量。
天然状态下土的含水率称土的天然含水率。
一般砂土天然含水率都不超过40%,以10~30%最为常见;一般粘土大多在10~80%之间,常见值20~50%。
土的孔隙全部被普通液态水充满时的含水率称饱和含水率%100⨯=sw v sat m V w ρ w ρ水的密度,又称饱和水容度。
饱和含水率又称饱和水密度,它既反映了水中孔隙充满普通液态水时的含水特性,又反映了孔隙的大小。
土的含水率又可分为体积含水率与引用体积含水率:体积含水率n w :为土中水的体积与体积之比。
%100⨯=VV n w w 引用体积含水率e w :为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100⨯=VV e w w 2.饱和度(degree of saturation )定义为:土中孔隙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即:%100⨯=vw r v v s 或天然含水率与饱和含水率之比: %100⨯=sat r w w s 饱和度愈大,表明土中孔隙中充水愈多,它在0~100%;干燥时Sr=0。
孔隙全部为水充填时,Sr=100%。
工程上Sr 作为砂土湿度划分的标准。
Sr < 50% 稍湿的Sr = 50~80% 很湿的Sr > 80% 饱和的工程研究中,一般将Sr 大于95%的天然粘性土视为完全饱和土;而砂土Sr 大于80%时就认为已达到饱和了。
(四)土的孔隙性孔隙性指土中孔隙的大小,数量、形状、性质以及连通情况。
1.孔隙率(porosity )与孔隙比(void ratio)孔隙率(n ):是土的孔隙体积与土体积之比,或单位体积土中孔隙的体积,以百分数表示,即:%100⨯=VV n v 孔隙比:定义为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以小数表示,即:sv V V e = 孔隙比和孔隙率(度)都是用以表示孔隙体积含量的概念。
两者有如下关系: e e n +=1或n n e -=1 土的孔隙比或孔隙度都可用来表示同一种土的松,密程度。
它随土形成过程中所受的压力、粒径级配和颗粒排列的状况而变化。
一般说:粗粒土的孔隙度小,细粒土的孔隙度大。
孔隙比e 是个重要的物理性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天然土层的密实程度。
一般e<0.6的土是密实的低压缩性土;e>1.0的土是疏松的无压缩性土饱和含水率是用质量比率来反映土的孔隙性结构指标的,它与孔隙率和孔隙比,有如下关系: wd sat w n ρρ∙= ws sat w e ρρ∙= 2.砂土的相对密度对于砂土,孔隙比有最大值与最小值,即最松散状态和最紧密状态的孔隙比。
min e :一般采用“振击法”测定;max e :一般用“松砂器法”测定。
砂土的松密程度还可以用相对密度来评价:ninr e e e e D --=max max 式中:max e :最大孔隙比。
min e :最小孔隙比。
e :天然孔隙比。
砂土按相对密度分类:33.00≤<Dr 疏松的66.033.0≤<Dr 中密的166.0≤<Dr 密实的通常砂土的相对密度的实用表达式为:()()dd d d d d Dr ρρρρρρmin max max min --= 因为最大或最小干密度可直接求得。
Dr 在工程上常应用于:(1)评价砂土地基的允许承载力;(2)评价地震区砂体液化;(3)评价砂土的强度稳定性。
例题:某天然砂层,密度为1.47g/cm3,含水量13%,由试验求得该砂土的最小干密度为1.20g/cm3;最大干密度为1.66 g/cm3;问该砂层处于哪种状态?解:已知:47.1=ρ %13=wg /c m 320.1min =d ρ g/cm366.1max =d ρ 由公式:w +=1ρρ 得g/cm330.1=d ρ()()()()28.030.120.166.166.120.130.1min max max min =⨯-⨯-=--=d d d d d d Dr ρρρρρρ 33.028.0<=r D该砂层处于疏松状态。
(五)基本物理性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1、孔隙比与孔隙率的关系设土体内土粒体积Vs =1,则孔隙体积e V v =,土体体积e V V V v s +=+=1,于是,由ee V V n v +==1或n n e -=1 2、干密度与湿密度和含水量的关系设土体体积V=1,则土体内土粒质量d s m ρ=,水的质量:d w w m ρ= 于是由:()w Vm m V m d w s +=+==1ρρ w d +=1ρρ3、孔隙比与比重和干密度的关系设土体内土粒体积1=Vs ,则孔隙体积e V v =,土粒质量s s m ρ=,于是:由Vm s =ρ得: e s d +=1ρρ 1-=ds e ρρ 1-=d w s G e ρρ4、饱和度与含水量,比重和孔隙比的关系设土体内土粒体积Vs=1,则孔隙体积e V v =,土粒质量s s m ρ=,孔隙水质量s w w m ρ=孔隙水体积:w sw w V ρρ= 由:v w r V V S =得ewG e w e w S s w s w sr ===ρρρρ 当%100=r S 时,土饱和,则:s m G w e =式中:m w ——饱和含水量,s G :土粒比重。
常见的物理性质指标及互相关系换算公式见教材P69 表5-5例题:某原状土样,经试验测得天然密度3/67.1cm g =ρ含水量w=12。
9%,土粒比重Gs=2.67,求孔隙比e ,孔隙度n 和饱和度Sr 。
解:绘三相草图(1)设土的体积V=1.0cm3根据密度定义得:g V m 67.1167.1=⨯==ρ(2)根据含水量定义得:s s w m wm m 129.0==从三相图可知:s w a m m m m ++=∵0=a mm m m s w =+,即67.1129.0=+s s m m ∴g m g m w s 19.048.167.118.1129.167.1=-===(3)根据土粒比重定义:土粒的质量与同体积纯蒸馏水在4摄氏度时质量之比,即()ws w s s s V m G ρρρ==度4 ∵67.2=s G 1=w ρ ∴3554.067.248.13/67.2167.2cm m V cm g s ss s ====⨯=ρρ(4)3190.00.1190.0cm m V w ww ===ρ (5)从三相可知31cm V V V V S w a =++=或3256.0190.0554.011cm V V V s w a =--=--=∴446.0554.01=-=-=s v V V V(6)根据孔隙比定义:sv V V e =得 805.0554.019.0256.0=+=+=s w a V V V e (7)根据孔隙度定义:V V n v =得 %6.44446.0119.0256.0==+=-=V V V n w a 或%6.44446.0805.01805.01==+=+=e e n (8)根据饱和度定义:vw r V V S =得 %6.42426.019.0256.019.0==+=+=w a w r V V V S例题.薄壁取样器采取的土样,测出其体积V 与重量分别为38.4cm3和67.21g ,把土样放入烘箱烘干,并在烘箱内冷却到室温后,测得重量为49.3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