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的知识点(1)
医学药物化学知识点
医学药物化学知识点医学药物化学是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药物的化学性质、结构和作用机制。
掌握药物化学知识可以帮助医学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和药物治疗的原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学药物化学知识点。
1. 药物分类药物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进行分类。
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常见的药物类别包括:酸类药物、碱类药物、酯类药物、醚类药物等。
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常见的药物类别包括:镇痛药、抗生素、抗癌药物、抗高血压药等。
不同类别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进而决定了其临床应用的范围和效果。
2.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是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物的吸收和分布取决于其化学性质,如溶解度、脂溶性等。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则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肾脏,通过代谢和排泄,药物从体内被清除出去,其作用逐渐消失。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为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3.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的是药物与靶标(如受体、酶等)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靶标来产生治疗效果。
例如,抗生素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合成或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杀灭细菌;抗癌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助于解释其临床应用的效果,以及预测可能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4. 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与期望治疗效果无关的不良反应。
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副作用,主要与其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有关。
例如,抗生素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抗高血压药物可能引起低血压等。
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时,其中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发生的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5. 药物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化学是指对药物进行分析和检测的一门学科。
药物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药物的成分、含量和纯度等。
常见的药物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大二药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二药物化学知识点总结导言随着人类对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药物化学作为一门研究从药物分子结构到药效学的重要学科逐渐受到重视。
在大二阶段,学生开始进入药物化学的学习,了解药物的结构、合成、作用机制等知识。
本文将对大二药物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和应用。
一、药物化学基础知识1. 药物的定义和分类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根据药物的用途可以分为抗生素、抗癌药物、激素类药物、镇痛药物等。
根据药物的来源可以分为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草药等。
2. 药物分子结构药物分子结构的关键部分包括骨架、官能团和它们在药效作用上的作用。
药物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性质和作用特点,通过对药物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其活性部位、药效作用机制等信息。
3. 药物合成药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合成和生物合成。
有机合成是指通过有机反应将原料物质转化为目标药物,天然产物合成则是利用天然产物结构进行改造合成新的药物,生物合成是利用微生物或酶进行合成。
4. 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品质的重要环节,包括对原辅料的质量控制、合成过程的控制和对成品药的检验等。
药物的质量控制涉及到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如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光谱分析等。
二、药物的药效学1.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分子与生物体内的靶点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分子对接、受体激活、酶抑制等方式来实现,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对于指导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2.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了解药代动力学有助于预测药物在体内的活性、毒性和药效持续时间,从而指导用药方案的设计。
3. 药物的毒性药物的毒性是指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了解药物的毒性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药物的安全范围、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同时也有助于药物的研发和设计。
4. 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的临床应用是指将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实践,包括用药途径、剂量选择、用药时间和药物联合应用等。
化学中的药物化学基础知识点
化学中的药物化学基础知识点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物质的性质、结构、合成及其在生物体内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是药物研发与生产的基础。
在化学中的药物化学中,有一些基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个药物化学中的基础知识点。
1. 药物与化学反应药物在体内产生作用往往是通过参与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药物分子可以与体内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如与受体结合、与酶催化反应等,从而实现产生药理作用。
因此,理解药物与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对于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设计新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结构与活性关系药物的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药物分子结构进行修饰和优化,可以改变药物的生物活性、选择性和药代动力学等一系列药理特征。
因此,掌握药物分子结构与药效关系的研究方法和原则,对于药物的设计和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3. 药物代谢与代谢产物药物在体内经历一系列化学变化,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药物的代谢是指药物经过体内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
药物代谢的研究对于了解药物的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个体差异等具有重要意义。
4. 药物合成与制备药物合成是研究如何通过有机合成化学方法得到药物分子的过程。
合成方法的选择和优化对于提高药物的产率、纯度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的制备也涉及到药物的提取、纯化和制剂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对于药物研发和生产至关重要。
5. 药物分析与质量控制药物分析是研究药物化学成分和性质的一门学科。
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手段。
药物分析方法的选择和验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物质的性质、结构、合成及其在生物体内作用机制的重要学科。
药物与化学反应、药物结构与活性关系、药物代谢与代谢产物、药物合成与制备以及药物分析与质量控制等都是药物化学中的基础知识点。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可以为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药品化学知识点总结
药品化学知识点总结一、药品化学的基本概念1. 药品化学的定义药品化学是通过研究药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来揭示药物分子的构造与功能之间的联系,为新药物的设计、合成和性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科。
2. 药物的结构特征药物的结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生物活性、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特性。
药物分子通常由多个功能团组成,这些功能团可以与生物分子(如蛋白质、酶)发生特定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药理效应。
3. 药物的性质药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溶解度、分配系数、晶体型态等;化学性质包括药物的稳定性、水解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二、药品化学的基础知识1.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是药品化学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碳氢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机理和合成方法。
药物化学家需要掌握有机化学中的结构分析、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手性化合物的立体化学等知识。
2. 药物代谢学药物在生物体内会发生代谢作用,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酰化等反应。
药物代谢学研究了这些代谢反应的类型、代谢产物的结构与活性以及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等内容。
3. 药物分析学药物分析学是对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学科,常用的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
药物分析学不仅可以用于药物质量控制,还可以用于药物代谢产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三、药品化学的研究内容1. 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药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药物化学家需要通过对不同结构的药物进行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从而揭示药物分子的构造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2. 药物的合成方法药物的合成方法是药品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多种有机合成反应和技术,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酰化反应等。
药物化学家需要根据药物的结构特征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合成产率和纯度。
3. 药物的结构改造与药效优化药物的结构改造和药效优化是药品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对已有药物结构进行改造,可以获得新的构效关系,从而设计出更有效的药物分子。
药物化学专业知识点总结
药物化学专业知识点总结一、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药物是指能够在生物体内起特定药理活性,并能够预防、治疗、诊断和改善疾病的化合物。
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其合成途径的科学。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其生物活性和药理效应,药物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其药代动力学特征。
2. 药物的合成研究:药物的合成方法研究是药物化学的核心内容。
合成药物的目标是简捷、经济且高产率,具有可控性和可重复性。
3. 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是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的交叉领域。
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靶分子的结合、生物途径的调控等。
二、药物分类根据药品的疗效、化学结构和用途,药物可以分为很多类。
根据药物的用途,药物可以分为:1. 治疗药物:用于治疗疾病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抗癌药、抗感染剂等。
2. 预防药物:用于预防疾病的化合物,如疫苗、预防性抗生素等。
3. 诊断用药:用于帮助诊断疾病的化合物,如放射性核素、造影剂等。
4. 应急药品:用于急救和紧急情况下的药物,如止血剂、解热镇痛药等。
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可以分为:1. 有机化合物药物:由有机化合物合成的药物,包括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合物。
2. 无机化合物药物:由无机化合物合成的药物,如氧化铁、氧化亚铁等。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可以分为:1. 靶向药物:通过作用于特定的生物靶标来发挥药理效应的药物。
2. 非靶向药物:通过影响生物系统其他组成部分的功能来发挥药理效应的药物。
三、药物合成药物的合成方法是药物化学的核心内容。
药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1. 有机合成:有机合成是药物合成的基础,包括常见的反应类型如亲核-亲电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
2. 天然产物全合成:大部分天然药物都具有复杂的结构,需要进行全合成来得到纯品,这对有机合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合成方法研究:随着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发展,药物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合成方法,用于合成更加复杂的分子。
药物化学知识点
根据2022年药学349大纲要求编写药物化学考察要点(1)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主要理化性质、结构类型、临床应用;(2)化学药物的制备方法;(3)典型化学药物的构-效关系、作用机理、体内代谢、发展过程;(4)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实验部分:阿司匹林、扑热息痛、苯乐来、磺胺醋酰钠、羟甲香豆素的合成、分离精制。
一、绪论药物:药物是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包括天然药物(植物药、抗生素、生化药物)、合成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等。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
二、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新化学实体:NCE(new chemical entities)NCE是指在以前的文献中没有报道过的化合物,是指在新药研究早期阶段研究发明的,经临床试验可能会转化为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分子。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是指在选择和确定了治疗靶标后,获得与所选择的靶标能相互作用的具有确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即对先导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修饰和改造,通过优化主要是提高化合物的活性和选择性,降低毒性,建立构效关系,理解分子的作用模式,评估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确定候选药物。
先导化合物:先导化合物简称先导物,又称原型物,具有所期望的生物或药理活性,但会存在一些其他所不合适的性质,如较高毒性,其他生物活性、较差的溶解度或药物代谢的问题。
生物电子等排体:生物电子等排体是由化学电子等排体演化而来。
是指那些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能产生相似的或相反的(拮抗)的生物活性的分子或基团。
生物电子等排体是具有相似的分子性状和体积、相似的电荷分布,并由此表现出相似的物理性质(如疏水性),对同一靶标产生相似或拮抗的生物活性的分子或基团。
药学必背知识点
药学必背知识点一、药物化学部分。
1. 药物结构与命名。
- 常见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例如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结构为苯环连接一个羧基和一个乙酰氧基。
其命名遵循化学命名法,根据结构中的官能团和取代基来命名。
- 药物的通用名、商品名和化学名的区别。
通用名是全世界通用的名称,如布洛芬;商品名是制药企业为其产品所取的名称,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通用名药物可能有不同的商品名;化学名则准确描述药物的化学结构。
2. 药物的理化性质。
- 酸碱性:如巴比妥类药物具有弱酸性,可与碱成盐,其盐类易溶于水,这一性质在药物的制剂、鉴别和含量测定中有重要意义。
- 溶解性:像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在油脂性环境中易溶解吸收;而维生素C为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
溶解性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 稳定性:某些药物容易受光、热、空气等因素影响而分解变质。
例如硝酸甘油在光照和高温下易分解,所以要遮光、低温保存。
3. 药物的代谢。
-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
代谢反应分为相Ⅰ反应(氧化、还原、水解等)和相Ⅱ反应(结合反应)。
- 例如,苯巴比妥经肝脏代谢,相Ⅰ反应中的氧化反应使其结构发生变化,然后进行相Ⅱ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水溶性更高的代谢产物,从而易于排出体外。
二、药理学部分。
1. 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 药物作用的靶点:包括受体(如β -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后可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等效应)、酶(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该酶可使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的浓度升高,产生拟胆碱作用)、离子通道(如钙通道阻滞剂可阻断心肌细胞上的钙通道,降低心肌收缩力)等。
- 药物的量 - 效关系:包括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最大效应(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药理效应)、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效价强度越大)等概念。
2. 药物的不良反应。
- 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例如,阿托品在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时,可同时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等副作用,这是由于其对唾液腺和瞳孔括约肌等也有作用。
药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药化知识点归纳总结1. 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药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根据其作用机制,药物可以分为激动剂、抑制剂和拮抗剂。
激动剂是指能够增强生物体功能的药物,如肾上腺素;抑制剂是指能够抑制生物体功能的药物,如抗生素;拮抗剂是指能够与激动剂结合,阻止激动剂产生效应的药物,如拮抗剂。
2. 药物的合成药物的合成是药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药物的合成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天然物提取和生物合成等方式进行。
化学合成是指通过有机合成化学方法,将单体有机化合物合成为所需的药物分子。
天然物提取是指从天然植物、动物中提取有活性成分的物质,如从植物中提取阿司匹林。
生物合成是指利用生物学方法,通过酶或微生物等生物体合成所需的药物。
3. 药物的结构活性关系药物的结构活性关系是指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与其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药物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药物分子的作用机制,从而指导药物的设计与开发。
药物分子结构活性关系的研究主要包括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和分子模拟。
4. 药物代谢药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的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通常主要发生在肝脏中。
代谢过程可以改变药物的药理活性、毒性和药代动力学等特性。
了解药物的代谢特性,对于合理用药和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5. 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科学。
了解药物动力学,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用药,并优化药物的治疗效果。
药物动力学主要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量化描述和研究。
6. 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毒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毒性效应以及其机制的科学。
了解药物毒理学对于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毒性有重要意义。
药物毒理学主要包括毒性效应的研究、毒性作用的机制研究以及毒物的作用途径和毒性评价等内容。
总之,药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药物的合成、结构活性关系、药代动力学和药物毒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药物化学知识点(1)
药物化学知识点(1)一、是非判断题:(10题,10分)二、单选题(25小题,50分)三、填空题(10空10分)四、简答题(20分)五、写出下列药物的化学结构或名称,指出其结构类型并说明其临床主要用途(2题,10分)第一章绪论(单选)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药物的功能(A)预防脑血栓(B)避孕(C)缓解胃痛(D)去除脸上皱纹(E)碱化尿液,避免乙酰磺胺在尿中结晶4、下列哪一项不是药物化学的任务(A)为合理利用已知的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知识技术。
(B)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
(C)确定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D)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先进的工艺和方法。
(E)探索新药的途径和方法。
6、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中药和西药B.各种剂型的西药C.不同制剂的药进入人体内的过程D.化学原料药(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药物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发现与发明新药(B)合成化学药物(C)阐明药物的化学性质(D)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E)剂型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2、已发现的药物的作用靶点包括:(A)受体(B)细胞核(C)酶(D)离子通道(E)核酸5、下列属于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的是()。
A.寻找和发现先导化合物,并创制新药B.改造现有药物以获得更有效药物C.研究化学药物的合成原理和路线第二章(教材第十三章)新药设计与开发新化学实体(NCE)。
NCE是指在以前的文献中没有报道过,并能以安全、有效的方式治疗疾病的新化合物。
第一节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药物构效关系(SAR)是指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
影响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因素:药物分子因素(药物的化学结构及由结构所决定的理化性质):溶解度、分配系数、电离度、电子等排、官能团间距和立体化学等脂水分配系数P:药物的亲脂性和亲水性的相对大小P=CO/CW易于穿过血脑屏障的适宜的分配系数logP在2左右。
由Handeron公式得出的经验规律1)胃中pH为1~1.5,故多数弱酸性药物(pKa3~7.5)在胃中以分子态存在,易于吸收。
药物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药物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1 绪论细目要点要求1.药物化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掌握2.药物化学的任务———掌握3.药物的名称通用名和化学名掌握一、药物化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连接化学与生命科学使其融合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合成工艺、构效关系、体内代谢、作用机制以及寻找新药的途径与方法。
(二)药物化学的任务1.为有效利用现有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2.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先进、经济的方法和工艺;3.为创制新药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三)药物名称国际非专有药名(INN)INN是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研究时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由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药物的正式名称并推荐使用的名称。
该名称不能取得任何知识产权的保护,任何该产品的生产者都可使用,也是文献、教材及资料中以及在药品说明书中标明的有效成分的名称。
中国药品通用名称通用名是中国药品命名的依据,是中文的INN。
简单有机化合物可用其化学名称。
化学名(1)英文化学名(2)中文化学名如:阿司匹林,中文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商品名生产厂家为了保护自己利益,在通用名不能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利用商品名来保护自己并努力提高产品的声誉。
商品名可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举例: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泰诺、百服宁ParacetamolN–(4-羟基苯基)乙酰胺通用名中文的INN商品名国际非专有药名化学名2 麻醉药细目要点要求局部麻醉药(1)局部麻醉药分类、构效关系掌握(2)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结构特点、性质和用途熟练掌握(3)盐酸丁卡因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麻醉药按作用部位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受到可逆性抑制;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阻滞神经冲动的传导。
一、全身麻醉药(一)全身麻醉药的分类全身麻醉药根据给药途径可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非吸入性麻醉药,即静脉麻醉药。
药物化学总结知识点
药物化学总结知识点一、药物分类药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照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用途等进行分类。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药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别,包括生物碱类、脂质类、激素类、抗生素类等。
不同类别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因此也具有不同的药效特点和药物代谢规律。
按照作用机制分类,药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别,包括激动剂、拮抗剂、酶抑制剂、受体激动剂等。
不同类别的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和药效特点。
按照用途分类,药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别,包括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病毒药、镇痛药等。
不同类别的药物用途不同,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疾病治疗。
二、药物结构药物的化学结构是决定药物性质和药效特点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化学结构决定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等方面的特点。
药物的化学结构通常由苯环、环硫醚、环醚、环氧、酮、醛、羟基等基团组成,这些基团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化学结构。
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了药物的药理活性、代谢规律、不良反应等特点。
三、药物合成药物合成是药物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药物合成方法和合成技术的学科。
药物合成方法包括有机合成、天然产物提取和改良、化学修饰等多种方法。
有机合成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方法,通过合成化学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
天然产物提取和改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发现方法,通过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药理活性的分子,并进行化学改良以达到更好的药效特点。
化学修饰是一种有效的药物合成方法,通过对已有化合物进行结构改良以得到具有更好药效特点的新药物。
四、药效机制药物的药效机制是药物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相关生物化学过程的学科。
药效机制的研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药物的分布和排泄等方面。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是药物发挥药理活性的重要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激活作用、抑制作用等。
药物的代谢是药物在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甲基化等反应。
药学药物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梳理
药学药物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梳理药学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科目之一,它主要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和特点,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
下面将针对药学药物化学的复习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复习。
一、药物的分类和命名1. 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药物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化学分类、药理分类、体外药代动力学分类等。
2. 药物的命名:药物的命名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通用名称、化学名称、商品名等。
不同的命名方法对应不同的目的,例如通用名称更方便人们记忆和使用,而化学名称更能准确描述药物的化学结构。
二、药物的理化性质1. 药物的溶解度: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对其吸收和分布等药动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药物的溶解度有助于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和调节药物剂量。
2. 药物的酸碱性:药物的酸碱性决定了其在不同 pH 环境下的电离状态,进而影响其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
酸碱度的了解有助于合理使用药物和预防药物相互作用。
3. 药物的稳定性:药物在制剂中以及在体内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发生分解、氧化、光敏性等反应,从而降低药物的药效。
了解药物的稳定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保存条件和制剂。
三、药物合成和结构特点1. 药物的合成方法:药物的合成包括多种有机合成反应和技术,例如酯化、醚化、红ox反应等。
了解药物的合成方法有助于理解其合成途径和制备工艺。
2. 药物结构特点:药物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与靶点的结合方式和作用机制。
例如,苯环结构的药物通常具有良好的亲脂性,可以通过脂溶性跨过生物膜进入细胞内。
四、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1. 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和其他组织中。
药物代谢的主要作用是降解药物、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改变药物的活性。
2. 药物动力学: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属于药物动力学范畴。
了解药物动力学有助于合理使用药物和预测药物的副作用。
西药化学入门知识点总结
西药化学入门知识点总结一、药物化学基础知识1. 药物的定义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或者诊断疾病、症状或者症候的化合物。
2.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按照化学结构、作用机制、临床用途等。
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药物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比如有机化合物、天然产物、生物制品等。
3. 药物分子的结构药物分子的结构通常由原子和化学键组成。
原子根据其不同的能级可以形成不同的化学键,比如共价键、离子键、氢键等。
药物分子的结构对其生物活性和物化性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4. 药物的物化性质药物的物化性质包括其溶解性、融点、沸点、分配系数等。
这些性质对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其药效和毒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5. 药物的药效作用药物的药效作用是指药物在体内产生的治疗效果。
药物的药效作用通常通过药物的作用机制来实现,比如激活或抑制特定的受体、酶或者通道等。
6. 药物的毒性药物的毒性是指药物在体内产生的不良效应,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过敏反应等。
药物的毒性通常与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作用密切相关。
二、药物的合成与分析1. 药物的合成药物的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原料、中间体或者底物转化为目标化合物的过程。
药物的合成通常包括合成路径的设计、反应条件的优化、纯度检验等环节。
2. 药物的分析药物的分析是指通过化学技术和仪器对药物样品的成分、纯度、结构和性质进行检测和鉴定的过程。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
3. 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和监测程序来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药典规定。
质量控制包括原料药的采购、生产过程的监控、成品的检验等环节。
4. 药物的结构修饰药物的结构修饰是指通过化学手段改变药物的化学结构,从而改变其生物活性、物化性质和药代动力学等。
结构修饰通常可以提高药物的药效、降低毒性、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等。
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1. 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药物化学初中知识点总结
药物化学初中知识点总结一、药物的化学结构1. 药物的化学命名法药物的命名通常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N)或化学名称,如青霉素、氯霉素等。
药物名称的命名法主要包括通用名(Generic Name)和专利名(Trade Name)两种方式。
通用名是指使用该药物的国际通用名称,不受国际专利保护,而专利名是指专利所有者对药物起的商标名称。
2. 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其生物活性、代谢和毒性等特性。
药物的化学结构通常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天然产物两大类。
有机化合物药物的结构多为脂溶性化合物,有多个官能团,包括羟基、羧基、氨基等。
而天然产物药物则大多数为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如阿司匹林、头孢菌素等。
药物的结构通常由药物的分子式、结构式、功能团等组成。
3. 药物的化学性质药物的化学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两方面。
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外观、溶解性、熔点、沸点等,而化学反应性主要包括药物的成分分解、氧化、还原、酸碱性等。
二、药物的合成方法1.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指通过有机合成反应,以简单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合成目标药物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合成方法包括酯化、还原、酰化、羟基化、氨基化等。
2. 半合成法半合成法是指通过天然产物或天然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过一定的化学修饰或功能团互换等反应得到目标药物的合成方法。
常见的半合成法包括甲基化、酰基化、氧化、还原等。
3. 天然产物提取法天然产物提取法是指直接从天然植物、动物中提取含有活性成分的原料,然后通过化学或生物技术手段进行提取纯化得到目标药物的方法。
其中,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逆流萃取等。
三、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构效关系是指药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是药物化学与药理学的重要交叉点。
药物的构效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活性关系结构-活性关系是指药物的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对大量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可以得到活性更高、毒性更小的化合物,从而为药物设计与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药物化学知识点
药物化学知识点药物化学是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以及药物在药理和药代方面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物化学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的学科,它关注药物的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理解药物的作用方式和药物设计的原则。
二、药物的分类药物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而进行分类。
其中,常见的分类法包括:1. 有机化合物药物:这类药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碳原子,并且通常以有机合成的方式制备。
2. 无机化合物药物:这种药物的分子结构中不含碳原子,主要由无机合成方法或提取自天然矿物物质中。
3. 天然药物:这类药物是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等自然界中提取的化合物,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药理活性。
三、药物的结构活性关系药物的结构活性关系是药物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研究者通过改变药物分子中的不同基团或原子的排列,来探索不同结构对于药物活性的影响。
这有助于药物设计师优化药物分子,以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
四、酸碱性质药物分子通常具有酸性或碱性的特性。
药物的酸碱性质对其在人体内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影响。
酸性药物通常在碱性环境中离解得更好,而碱性药物则在酸性环境中表现更好。
药物的酸碱性质也与其与生物体内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有关。
五、代谢和药效活性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对于其药效活性和安全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代谢一般发生在肝脏中,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将药物转化为代谢产物。
药物的代谢过程可以增加、减弱或改变药物的活性。
六、毒性和安全性的评价药物的毒性评价是药物化学研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一系列实验和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评估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为药物设计、开发和临床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七、药物合成和制备药物的化学合成是药物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者通过合成合适的化合物,以改善其疗效、减轻毒性或增加稳定性。
合成药物的方法通常包括有机合成、无机合成和天然产物的提取与改造。
总结:药物化学作为药学领域的重要学科,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以及药物在药理和药代学方面的应用。
药用基础化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基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离子和分子1.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当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时,就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或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在药物化学中,许多药物以离子形式存在,如药物盐。
2. 分子: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稳定结构。
许多药物以分子形式存在,如氨基酸。
二、化合物的分类1. 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许多药物是有机化合物,如阿司匹林。
2. 无机化合物: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虽然药物大多是有机化合物,但有些无机化合物也具有药用价值,如硫酸镁。
三、化学键1. 离子键:通过正负电荷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许多无机盐和药物盐是通过离子键连接在一起的。
2. 共价键:通过原子间的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许多有机化合物和药物都是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的。
3. 非共价键:除了离子键和共价键之外的其他化学键,如氢键、范德华力等。
在药物分子中,非共价键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药物的结构和性质。
四、化学反应1. 合成反应: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在药物化学中,合成反应通常用于制备新药物。
2. 分解反应:化合物分解为其组成部分的反应。
在药物化学中,分解反应可用于研究药物的稳定性和降解产物。
3. 离子交换反应:两种溶液中的离子交换,形成沉淀或溶解。
在药物制剂中,离子交换反应可用于制备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药物盐。
五、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在药物化学中,控制反应速率对于制备药物和研究药物反应动力学至关重要。
六、物质的性质1. 酸碱性:物质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对其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药物的酸碱性可影响其在体内的活性和毒性。
2. 溶解度: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对于药物的制备和给药途径选择至关重要。
药物的溶解度直接影响其溶液浓度和生物利用度。
3. 稳定性: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性对于药物的保存和贮存具有重要影响。
药物的稳定性可受光、热、氧化等多种因素影响。
药物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药物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药物的概念:具有一种以上的药理学活性,并能特异地影响机体生理功能,发挥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药物。
二、药物的分类:1、按药物作用的靶点分类: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如吗啡、甲基苯丙胺、哌替啶、二氢埃托啡、哌醋甲酯、二苯胺、芬太尼等。
②镇痛药:如哌替啶、甲基吗啡、哌醋甲酯、芬太尼等。
③镇静催眠药:如巴比妥类、水合氯醛、氯丙嗪等。
④麻醉止痛药:如芬太尼、二氢埃托啡等。
⑤呼吸系统药物:如普鲁卡因、水合氯醛等。
⑥心血管系统药物:如乙酰胆碱、氯丙嗪等。
⑦平喘药:如沙丁胺醇等。
⑧消化系统药物:如西咪替丁、吗丁啉、奥美拉唑等。
⑨泌尿生殖系统药物:如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吲哚美辛等。
二、药物的分类: 2、按药物作用的机制分类:①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四环素类(四环素)、氯霉素类(氯霉素)、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磺胺类(磺胺甲噁唑)等。
②抗寄生虫药物:包括驱线虫药、杀吸虫药、杀绦虫药、抗滴虫药、杀疟药等。
③解热镇痛药:如水杨酸盐、阿司匹林、消炎痛、非那西丁等。
④抗痛风药:如别嘌呤醇等。
⑤维生素类:如维生素B1、 B12、 B12、烟酸等。
⑥酶抑制剂:如苯巴比妥等。
⑦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等。
⑧降糖药:如格列本脲等。
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等。
⑩镇咳祛痰药:如氯化铵、氨溴索、氢溴酸右美沙芬等。
11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普鲁本辛等。
12泻药:如蓖麻油等。
13中枢兴奋药:如咖啡因等。
14其他药:如金霉素、硫酸亚铁、补骨脂等。
三、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 1、药物剂量:药物的剂量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每日用药一次时,所给予的药量。
不同剂型、不同的疾病以及同一疾病的不同病期,对药物剂量均有不同的要求。
药物化学必备知识点整理
药物化学必备知识点整理
1. 药物分类:药物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作用机制、化学结构、应用
领域等分类。
2. 药理学:药理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和生物效应。
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等。
3. 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的变化,包括药物的代谢途径、代谢产
物的生成等。
4. 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与生物体内的受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效应的过程。
常见的药
物作用机制包括激动剂、拮抗剂、酶抑制剂等。
5. 药物治疗原理:药物治疗原理指的是药物通过作用于特定的疾病靶点或调节特定的
生物过程来治疗疾病。
6. 药物合成与设计:药物化学研究药物的合成方法和结构优化,通过分子修饰来改变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理学特性。
7. 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有害作用和毒性机制,以及如何预防
和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
8. 药物筛选与评价:药物筛选与评价是药物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高通量筛
选技术和各种生物学评价方法,评估药物的活性和选择性。
9.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研究药物在体内和体外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包括药物的浓度测定、纯度分析、稳定性分析等。
10. 药物药代动力学: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在体内的药物浓度和时间的关系。
这些是药物化学中的一些基本知识点,但是药物化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其中还
有很多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
药物化学知识点
药物化学知识点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药物分子结构与活性关系等方面的学科,它是药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药物化学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一、药物的结构与性质药物的分子结构对其药理学性质和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药物分子通常由若干功能基团组成,这些功能基团可以与生物体内的目标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发挥药物治疗作用。
药物的结构可以通过多种化学方法进行表征,如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等。
药物的物理性质(如溶解度、稳定性等)也是药物化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二、药物合成与改良药物化学家通过合成和改良药物分子结构,可以优化药物的药理性质和药代动力学特性。
药物的合成通常包括有机合成和药用化学两个方面。
有机合成是指通过有机反应,将合适的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步骤转化为目标药物分子。
药用化学则是针对合成药物分子的性质进行改良与调整,以改善药物的药效、毒性和药物动力学等特性。
三、化学药物分析化学药物分析是指通过各种分析技术,对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与分析。
药物分析的常用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
这些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药物的纯度、含量以及结构鉴定等关键信息。
四、药物代谢与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是药物在体内转化过程的速度和机制。
了解药物代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药物在体内的转化途径、毒性产物的生成和清除,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重要信息。
五、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药物分子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建立药物分子结构与活动数据之间的定量模型,可以预测和优化药物分子的活性。
这对于药物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分子结构与性质、药物合成与改良、化学药物分析、药物代谢与药物代谢动力学、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等方面的学科。
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药物研发、药物评价和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单选)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药物的功能(A)预防脑血栓(B)避孕(C)缓解胃痛(D)去除脸上皱纹(E)碱化尿液,避免乙酰磺胺在尿中结晶4、下列哪一项不是药物化学的任务(A)为合理利用已知的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知识技术。
(B)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
(C)确定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D)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先进的工艺和方法。
(E)探索新药的途径和方法。
6、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中药和西药B.各种剂型的西药C.不同制剂的药进入人体内的过程D.化学原料药(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药物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发现与发明新药(B)合成化学药物(C)阐明药物的化学性质(D)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E)剂型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2、已发现的药物的作用靶点包括:(A)受体(B)细胞核(C)酶(D)离子通道(E)核酸5、下列属于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的是()。
A.寻找和发现先导化合物,并创制新药B.改造现有药物以获得更有效药物C.研究化学药物的合成原理和路线D.研究化学药物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杂质来源和体内代谢等E.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第二章(教材第十三章)新药设计与开发新化学实体(NCE)。
NCE是指在以前的文献中没有报道过,并能以安全、有效的方式治疗疾病的新化合物。
第一节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药物构效关系(SAR)是指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
影响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因素:药物分子因素(药物的化学结构及由结构所决定的理化性质):溶解度、分配系数、电离度、电子等排、官能团间距和立体化学等脂水分配系数P:药物的亲脂性和亲水性的相对大小P=C O/C W易于穿过血脑屏障的适宜的分配系数log P在2左右。
由Handerson公式得出的经验规律1)胃中pH为1~1.5,故多数弱酸性药物(pKa3 ~ 7.5)在胃中以分子态存在,易于吸收。
如阿司匹林(pKa 3.5)为弱酸,在胃中99%以分子态存在,故在胃中吸收;2)肠道pH为7~8,故多数弱碱性药物(pKa7.5 ~ 10)在肠道吸收。
如可待因(pKa 8.0),胃中多以离子态存在而不吸收,只在肠道吸收;大多数药物通过与受体或酶的相互作用而发挥药理作用,药物结构上细微的改变将会影响药效,这种药物称为结构特异性药物。
(二).影响药物与受体作用的因素♋立体因素i.光学异构ii.几何异构iii.构象异构♋药物结构中的各官能团因素♋药物分子的电荷分布因素药效构象不一定是药物的优势构象,药物与受体间作用力可以补偿由优势构象转为药效构象时分子内能的增加所需的能量,即维持药效构象所需的能量。
药物分子中引入烃基,可改变溶解度、解离度、分配系数,还可增加空间位阻,从而增加稳定性。
卤素是一强吸电子基团,可影响分子间的电荷分布、脂溶性(如:苯环上每引入一个-X,P 增加4-20倍)及药物作用时间。
引入羟基可增加与受体的结合力;或可形成氢键,增加水溶性,改变生物活性。
醚类化合物由于醚中的氧原子有孤对电子,能吸引质子,具有亲水性,碳原子具有亲脂性,使醚类化合物在脂-水交界处定向排布,易于通过生物膜。
磺酸基的引入,使化合物的水溶性和解离度增加,不易通过生物膜,导致生物活性减弱,毒性降低。
羧酸成酯可增大脂溶性,易被吸收。
脂类化合物进入人体内后,易在体内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有时利用这一性质,将羧酸制成酯的前药,降低药物的酸性,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简称先导物,又称原型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电子等排体(Isostere) :简单地讲,具有相等价电子的原子或基团相为电子等排体。
凡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又能产生相似或相反生物活性的基团或分子都称为“生物电子等排体”。
生物电子等排可分为经典电子等排和非经典电子等排。
前药(Prodrug)是有生物活性的原药与某种化学基团、片段或分子通过共价键经暂时性键合而成的新化学实体,其本身无活性或活性低于原药,在体内适当的时刻和部位经过水解反应裂解掉暂时的转运基团,复生成原药。
软药是一类本身具有治疗效果或生物活性的化学实体,在体内起作用后,经预料的和可控制的代谢作用,转变成无活性和无毒性的化合物。
定量构效关系(QSAR)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A)具有相同基本结构的药物,它们的药理作用不一定相同(B)最合适的脂水分配系数,可使药物有最大活性(C)适度增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活性会有所提高(D)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是影响药物活性的因素之一(E)镇静催眠药的lgP值越大,活性越强•药物的解离度与生物活性有什么样的关系(A)增加解离度,离子浓度上升,活性增强(B)增加解离度,离子浓度下降,活性增强(C)增加解离度,不利吸收,活性下降(D)增加解离度,有利吸收,活性增强(E)合适的解离度,有最大活性lgP用来表示哪一个结构参数(A)化合物的疏水参数(B)取代基的电性参数(C)取代基的立体参数(D)指示变量(E)取代基的疏水参数•下列叙述中哪条是不正确的()A 脂溶性越大的药物,生物活性越大B 完全离子化的化合物在胃肠道难以吸收C 羟基与受体以氢键相结合,当其酰化成酯后活性多降低D 化合物与受体间相互结合时的构象称为药效构象E 旋光异构体的生物活性有时存在很大的差别•可使药物的亲水性增加的基团是()A 硫原子B 羟基C 酯基D 脂环E 卤素•1.以下对前药的描述正确的是()A.本身具有生物活性,在体内经可控制的代谢作用后转为无活性和无毒性化合物的药物B.在体内不能被代谢,直接从胆汁或者肾脏排泄的药物C.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较小,在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活性物质而产生药理作用的化合物D.在生物体中发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E.又称为先导化合物•2.以下基团不属于生物电子等排体的是()A.-Cl -CH3 B.-S- -CH=CH- C.-H -O-D.-N= -CH= E.-NH2-OH•3.抗代谢抗肿瘤药物氟尿嘧啶的设计应用了以下哪种方法()A.药物潜伏化B.生物电子等排原理C.软药D.前药原理E.硬药•5.要减少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措施?()A.引入增加脂溶性的基团B.引入季铵基团C.降低药物解离度D.提高药物脂水分配系数E.进行成酰胺修饰•6.将氟奋乃静制成氟奋乃静癸酸酯目的是()A.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B.延长药物作用时间C.改善药物的组织选择性D.提高药物的稳定性E.提高药物的活性•7. 下列哪一项不能用药物的化学修饰方法来解决(A)提高药物的选择性(B)提高药物的稳定性(C)改善药物的吸收(D)改变药物的药理作用(E)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10. 先导化合物就是:A、首先获得的化合物B、结构不明确的化合物C、结构明确,活性待明确的化合物D、结构明确且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A.成盐修饰B.成酯修饰C.成酰胺修饰D.开环修饰E.成环修饰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容易被吸收(B)弱碱性药物在肠道中容易被吸收(C)离子状态的药物容易透过生物膜(D)口服药物的吸收情况与解离度无关(E)口服药物的吸收情况与所处的介质的pH有关•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药效A 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B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方式C 药物的解离度D 药物的电子云密度分布E 药物的立体结构•具有以下官能团的化合物可以进行成酯结构修饰()A.羟基B.羧基C.氨基D.醛基E.酰亚胺第三章(教材第十四章)药物代谢反应药物的代谢通常分为两相:第Ⅰ相(phase Ⅰ)生物转化和第Ⅱ相(phase Ⅱ)生物转化。
第Ⅰ相主要是官能团化反应,在酶的催化下对药物分子的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羟化等反应,在药物分子中引入或使药物分子暴露出极性基团,如羟基、羧基、巯基和氨基等。
第Ⅱ相又称为结合反应,将第Ⅰ相中药物产生的极性基团与体内的内源性成分,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或谷胱甘肽,经共价键结合,生成极性大、易溶于水和易排出体外的结合物。
第一节官能团化反应含芳环药物的氧化代谢是以生成酚的代谢产物为主,一般遵照芳环亲电取代反应的原理,供电子取代基能使反应容易进行,生成酚羟基的位置在取代基的对位或邻位。
如果药物分子中含有两个芳环时,一般只有一个芳环发生氧化代谢。
若两个芳环上取代基不同时,一般是电子云较丰富的芳环易被氧化。
烯烃的氧化代谢与芳环类似,也生成环氧化物中间体。
但该中间体的反应性较小,进一步水解代谢生成反式二醇化合物。
和sp2碳原子相邻碳原子的氧化:当烷基碳原子和sp2碳原子相邻时,如羰基的 碳原子、苄位碳原子及烯丙位的碳原子,由于受到sp2碳原子的作用,使其活化反应性增强,在CYP450酶系的催化下,易发生氧化生成羟基化合物。
烷烃化合物除了ω-和ω-1氧化外,还会在有支链的碳原子上发生氧化,主要生成羟基化合物。
含有胺基的药物的体内代谢方式复杂,产物较多,主要以N-脱烃基,N-氧化,N-羟化和脱氨基等途径代谢。
第二节结合反应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是药物代谢中最常见的反应。
芳伯胺药物在代谢时大都被乙酰化结合。
●甲基化结合反应对一些内源性的活性物质的灭活起着重大的作用。
●药物分子中的含氮、氧、硫的基团都能进行甲基化反应,反应大多需在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甲基化转移酶催化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