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对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潜在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精)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默认分类2007-01-03 18:16:01 阅读973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促进:一、传统文化是塑造当今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
虽然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是向内的,注重心性修养,但这种观念是解释社会与人的关系的一个归依。
可以在具体的观念上,吸收西方的向外的思想,加强精神的释放性,但就文化体系的构成而言,传统文化仍应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
如何使传统文化现代化,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一个基础。
二、传统文化以内治外,通过人的心性来规范外部社会,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与此相应,它的特殊功用体现在,传统文化具有一整套特殊的思维方法和理论。
这些非常全面,思想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它们与现代的科学文化观念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三、传统文化还有一个现实的功用,是对当代生活礼仪、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和调节。
西方的东西在中国根本不适用,中国重视现世/现世的人情,因此用传统文化来规范和打造新型的社会规范、礼仪,是很现成也能够产生好的成效的事情。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
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
阻碍:旧的社会制度可以被消灭,但旧时代的许多东西会以文化形式沿袭下来,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大主流落后习惯,目前仍在我们的社会和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专制习惯,二是经济上的轻利习惯,三是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四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五是做人上的谦忍习惯。
中国目前仍然受着这五大传统习惯的拖累,这五大传统文化习惯与中国的现代化及所要建设的现代制度是格格不入的,他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中国要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国家,就必须搬掉这五块绊脚石!专制习惯有多种表现,现代中国深受这一习惯的损害和耽搁!最严重的就是那场文化大革命...专制传统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一大障碍,第二大障碍是轻利的文化传统,孔子那句经典教导已经成为了国人内心的价值观,“君子取义,小人取利”这使国人总不耻和羞于谈利,一谈利就联想到惟利是图的卑鄙小人,所以时刻不忘君子地说,“先小人,后君子”由于轻利我们过去经历了长期的艰苦朴素的煎熬,由于轻利,我们的国有企业的利益激励机制一直不到位,这严重地阻碍了国企的发展...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三大障碍是从封建时代沿袭下来的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目前中国的官本位问题很严重...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四大障碍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这也是中国的一大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任人唯亲,造成了我国的人力资源不能按才能优化配置,结果严重损害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第五项中国现代化的障碍是国民做人上的谦忍习惯,谦忍是国人的性格习惯,是传统文化塑造的。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发展的作用
以杨振宁的实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发展的作用(转)《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杨振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所做的报告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方才对我的介绍有一点点需要更正的地方:我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已经退休了,我现在是北京清华大学的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
我的题目是《《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以下几十分钟要讨论许多观念:精简、比类、天人合一,联想,取象,汉语汉字之形成,归纳等。
这么多观念很短时间不能讲得清楚,主要讨论的集中于三点。
(附图一)第一《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也是我所以对于《易经》发生了兴趣。
第二《易经》是汉语成为单音语言的原因之一。
第三《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审美观念。
我是研究物理学的,没有研究过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语音学、美学、哲学等等。
可是对于中国文化的成因,我近年来发生了兴趣,所以大胆的今天在这个场合跟大家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易经》大家知道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一个文献,据说是夏朝已经有了最早的《易经》叫连山,商朝有了比较晚一点的归藏,都失传了。
我们现在所看见的《易经》是西周时候的周易。
所以《易经》的孕育前后至少经过一千多年,这个结论我想是大家可以同意的。
《易经》里面64卦开始是乾卦和坤卦。
如果问《易经》是怎么形成的,以下这个说法大家似乎可以接受:最早中国发展了占卜,因为要对占卜作系统性了解就发展了卦符,所有64卦都有卦符。
乾就是六个连线,坤是六个断线。
有了符以后还得有名与字。
卦名有音,有音还不够,就有一个字。
这前后发展的次序我不是研究考古学的,不过我想这个次序很可能多少是对的。
可是我们知道孕育《易经》的年代也正是汉语汉字开始形成的年代,是中华文化孕生的年代。
这些卦是“象”,这是周易里面自己讲的,是浓缩了的观念,以卦符卦名将天、地、人的变迁分类为“象”。
上面这几句话可以说是用今天的语言来描述到底《易经》的精神是什么:浓缩化、分类化、抽象化、精简化、符号化是《易经》的精神。
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和哲学思想。
而现代科技作为一种新兴力量,其对世界的颠覆和改变无可置疑。
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本文将着眼于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一、中华传统文化对科学研究的推动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科学研究的启示。
例如,中华文化中提倡“天人合一”、“以天地之道养人”的思想,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这种哲学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研究自然现象,开发自然资源。
此外,中华文化中还有许多精深的医药学知识,如“望、闻、问、切”、“虚实、寒热、表里”。
这些知识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现代中医、药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对科学家的精神也有所影响。
中华文化中强调尊师重道、勤学好问、严谨治学、宽以待人等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对于科学家的研究素养和人格品质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
还有中华文化中所倡导的“致良知”、“求真务实”等精神,能够引领科学家追求真理、埋头苦干。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传统文化还可以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
例如,中华文化中的书画、诗词、音乐等艺术形式,在现代科技中也有所运用,如数字艺术、漫画、游戏等。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带给人们视听上的享受,同时也可以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中华文化也成为了网络文化的一部分。
网络上涌现出许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如古风音乐、武侠小说等。
这些文艺作品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引领当代文化创新,拓展艺术表达的方式和渠道。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科技发展中的局限然而,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局限。
因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方法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
例如,中华文化中推崇的“从我做起、铁打的营盘、良药苦口疗伤快、勇者无惧”的训诫思想,虽然能够培养人们的品格和信念,但却不能很好地应对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指导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价值观念。
虽然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科学与技术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而不是去征服和破坏自然。
这一观念在现代科学与技术中体现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中庸”思想的倡导,对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强调平衡和稳定,认为事物应该保持适度的状态,而不是过度偏向某一极端。
在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中,也需要遵循“中庸”的原则。
例如,在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中,我们需要权衡利弊,避免过度干涉自然的发展,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爱”和“和谐”的价值观念,对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而“和谐”则强调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共处。
在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中,也需要注重人的尊严和社会的和谐。
例如,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考虑人的权益和道德伦理,避免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理念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睦、国家治理和世界和平。
在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中,我们也需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家庭的和谐发展、国家的良好治理和世界的和平共处。
这样才能实现科学与技术的真正价值,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肯定了儒家文化在不同时期,对中国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之源,希望之光。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科学的发展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
正确地、辩证地分析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字:传统文化,科学发展在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下,打开中国5000年的漫长画卷,华夏文明光华夺目,博大厚重。
中国,是一个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
中国文明的强大,体现在从军事到文化等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的方方面面。
在传统文化上,从诸子百家,到秦腔汉赋;从敦煌飞天,到唐诗宋词;从元曲杂谈,到明清小说。
真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一幅幅辉煌画卷,展现了悠久的中华文化,散发着东方情韵和魅力。
中华文化璀璨绚丽,不仅有精美的文学作品,更有儒、释、道三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人类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和信息宝库。
时至今日,遍布全世界的孔子学院仍然彰显着中国文化强大的影响力。
在科学技术上,中国也曾有着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学技术从春秋战国开始萌芽,到秦汉时已经非常发达,直到15世纪的明代中叶以前,都领先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各国。
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曾让西方人羡慕不已,其中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一直是国人的骄傲。
马克思也曾经评价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
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启示与影响
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启示与影响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逐渐减少,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科技创新中。
然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瑰宝,仍然对现代科技创新产生着深远的启示与影响。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启示与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关键要素。
一、拥抱自然与创新理念的转变传统文化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这种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对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现代科技创新需要遵循自然规律,从自然中获取灵感,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传统文化强调“道法自然”,提醒我们要放下人为的偏见,尊重自然,从自然界中汲取养分,以寻求创新的突破。
二、追求完美与精益求精的持续动力传统文化对完美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科技创新起到了关键的影响。
传统文化鼓励人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追求,使自己作品的水平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这种精神传承至今,在科技创新领域中也起到督促人们不断改进的作用。
在面对科技创新的挑战时,我们要时刻保持追求完美的心态,并且精益求精地进行推进。
三、尊重传统与开放创新的融合传统文化注重传承和创新的平衡,有着尊重传统和开放创新的双重精神。
传统文化的理念与现代科技的创新结合,可以产生非常有益的化学反应。
传统文化教导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前人的智慧,但同时也鼓励我们保持开放的思维,接纳新事物,敢于创新。
这种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对于现代科技创新至关重要。
四、注重人文关怀和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强调人文关怀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现代科技创新也有着重要启示。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效益和技术上的突破,更应该关注人类的福祉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文化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的互助合作等价值观念,提醒现代社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注重人的尊严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具有深远的启示和影响。
在现代科技创新中,我们应该拥抱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坚持追求完美和精益求精的动力,不断提高创新水平;尊重传统,但同时也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实现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注重人文关怀和可持续发展,将科技创新的目标放在人类福祉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上。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文化的发展与积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
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的封建性、专制性、宗法性和保守性也制约着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创新。
另一方面,它又对科技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本文从解析传统文化入手,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及阻碍因素,指出了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挑战。
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着新的科学、新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产生和发展起着有益的导向作用,中国的科技发展也势必在未来的时代取得成功。
关键词:传统文化科技制约推动影响1.概述1.1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人民创造的一切。
传统,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世代相传相继。
所谓“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而广义的文化是指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形成较稳定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精神的表现,称为民族魂或民族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世代相传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文化、艺术、制度等等,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创造的文化的综合,它代表和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心灵和智慧。
由于它具有被社会所接受的认同性和稳定性,它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又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
1.2科学技术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
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
科学技术一词,包含着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科学技术不是孤立和封闭的,它与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篇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
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
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
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
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
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
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
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
“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
“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
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影响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近代以前流传数千年的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儒释道合一的文化体系 ,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一切, 既包括物质文化 ,也包括精神文化及一“人化”的事物。
一般意义而言 ,科学是指在近代欧洲出现的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机构组织。
科学既是一种知识体系 ,又是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与产生自欧洲的近代科学没有源流关系, 而且与西方科学可以说是格格不入,阻碍科学的发展 ; 然而 , 随着时代的变迁 , 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启迪作用。
因此, 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为科学发展难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方法选择。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积极影响1、中国传统文化是开放的、追求完善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儒家文化是其核心内容,历史上的汉唐和两宋都是儒学一统天下的朝代。
自汉武帝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一项国策,儒学从此处于独尊的地位,直至今日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华儿女。
汉唐两宋社会气势格局宏大、场面壮阔,在当时的世界中,中国处在发展的前列,是最文明,最繁荣发达的国家,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汉唐和两宋是儒学兴盛的朝代,同时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黄金时代,登上了当时世界科技的巅峰。
对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四大发明,都是在这个儒学兴盛的朝代发明、完善的。
汉代中外直接交往还只限于中亚、印度,最远的是班超副使甘英到达波斯湾。
隋唐时,中国与中近东、印度、日本、南阳群岛的联系大大加强,商人使臣来往不绝。
满载货物的商船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扬帆航驶,大队的骆驼、马匹奔驰在丝绸古道之上。
汉武拓疆的盛世,唐宗宋祖的辉煌,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吸引许多国外的学者来华。
此外,连最难同化的上百名犹太人也迁徙而来,融入京都生活。
国外的服饰、习俗、饮食、语言、艺术、科学、历法、数学、医药、宗教等均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碰撞交融。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影响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影响[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自强不息与永攀高峰的精神、“重人伦”思想对现代科技创新起到积极正面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中庸之道”、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又是与现代科技创新文化要求格格不入的。
应通过机制建构与“文化形塑”,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科技创新创新文化科技创新是基于创新主体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而进行的一项合逻辑与合价值的实践活动。
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它潜移默化地对科技创新发挥着作用。
这种作用涉及到从观念、方法、价值等等各个方面。
一方面,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促进性的,亦可能是消极的、阻碍性的。
另一方面,脱离实际的文化背景进行科技创新,或对科技创新进行理解与评价,既是不可能亦是毫无意义的。
本文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影响。
本文所指“中国文化”指的是中国传统精神形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等;还近代以前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释道合一的文化体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是都是基于“重人伦”这一核心展开的。
即“重人伦”这一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基本准则,进而影响到科技创新活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重人伦”的思想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而言只有积极影响,而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可在“重人伦”思想那里找到根源。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有益于科技创新活动。
这种凝聚力表现为文化心里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而当代的科技创新,尤其是高科技创新,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
这需要各领域、各层级的科技创新主体共同协作完成。
创新主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创新主体有着共同的目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是与当代科技创新的趋势相适应的。
道家文化传统对中国科学的影响
道家文化传统对中国科学的影响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文化对中国的文学艺术、道德、宗教、政治与科学技术等发展都产生过持久的积极影响。
本文主要从道家的自然观、人生观、认识观、政治观、道德观、养生观的角度来分析道家文化对中国科学的积极影响;再从“道”、“无为”、“去知”的角度来分析道家文化对中国科学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道家;文化;科学一、道家文化与科学概述道家文化笼统地说就是老庄对自然、人生与社会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
它最根本的特征是崇尚自然,认为一切社会和人生现象都是自然的写照和体现,它要求人类按照自然规律行事,通过人的内在的自然本性与能力的发挥,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凸现人的价值。
它与儒家文化一隐一显,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灵魂,因而,它对国民性格的形成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无疑是源远流长,当然,它对民族科学发展的影响也将是全面而又深刻的。
所谓的科学,就是人类探求客观物质世界的结构及其运动与变化规律而进行的一种特殊认识与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理性的批判、分析、综合等一系列的逻辑过程,以及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的过程,来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构成一定的理论体系。
科学的本质特征是尊重事实,实事求实,不迷信权威;科学的基本要求是尊重不同的意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科学的灵魂在于不断探索,不断创造。
科学作为人类的一项创造性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它是在既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它必然要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
二、道家文化对中国科学的积极影响1、“先天地生”“道法自然”的科学信仰近代科学之所以没能在曾经有着光辉灿烂的古文明的中国诞生,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因为古代中国传统的自然观认为山川可以为神,草木也可以成精,这就不仅把整个大自然视为具有神性,而且把具体的自然物也视为神明,于是他们就认为对大自然或某些自然物的探索和研究,就会冒犯或亵渎神灵。
正是这种与科学探索精神相违背的信条严重地妨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诞生。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精选多篇)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精选多篇)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教育的影响摘要:人类对科学的追求一直延续至今,而中国曾经的文明的辉煌不再,让人不得不思考。
本文从科学发展的文化视角来分析它发展,以历史为线索,对科学的教育进行考察,以思考其发展规律。
从中发现科学教育的真谛。
关键词:中国文化;科学;科学教育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间为从上古时期至19世纪后半叶。
中国文化有着古老的历史和强大的生命力,在四大文明中是唯一一个没有断裂过的文化。
在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国一直在自我调节,像一个生物缓慢地改变平衡,或像一个温度自动调节器——的确,控制论概念很可能应用于一个具有经过各种气候的考验的稳定过程的文明国家。
它似乎装有自动导向器、一套甚至由重大发现和发明引起的所有动荡之后能返回到原状的反馈机构。
”梁漱溟先生将中国传统文化归结为缺乏集团生活、伦理本位、以道德代宗教、无阶级、无革命、早熟等十几个;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四项基本观念,即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和以和为贵。
(一)天人合一从哲学史、文化史等的大量资料看,“天人合一”基本上是一条最高的道德准则,而非一个科学命题或宗教的教条。
“这种伦理性天人关系传统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科学精神的缺乏可能有一种密切的关系。
因为当人们以伦理眼光来观察自然的话,就不可能赋予自然以西方人那样的本体地位,并有一种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客观地认识自然的动机,当然更谈不上自然知识的积累和进步。
”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们对自然的一些认识性成果也不是用来进一步地探索自然的奥秘。
如指南针用于看风水,火药用于制造烟花爆竹等。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从观念上阻塞了发展自然科学的道路。
(二)伦理精神从伦理性的“天人合一”思想出发,使得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负载着、贯通着一种浓烈的伦理精神,而不是科学精神或宗教精神。
伦理本位的文化精神是直接导致了重义轻利的社会价值取向,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所以历史上中国人在基本的价值观上强调义先于利,义贵于利,义高于利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科学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科学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璀璨的科技成就,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经验,轻视科学实验、理论思考,没有超出实用的目标或提高到思辨和原理的阶段,其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通过吸取和消化现代科学精神、科学规范、科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继续彰显其积极作用,有力推动中国科技的历史腾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标签:传统文化;近代科学;关系;发展中国古代的许多科技成就,如四大发明,对东西方社会及整个人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其中无不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在接受外来文化挑战的同时,与之又不断地融合,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不过从明代中期开始,中国的科技逐渐走向下滑。
作为科学技术生长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进行反思。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科学的区别近代科学探求自然规律的方式跟中国传统文化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1][2]。
其一,跟传统中国文化一样,近代科学采用归纳法求得这些规律。
其二,近代科学另外有一套思维的方式,是用逻辑的方法来推演的,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所没有的。
传统中国文化怎样进行归纳呢?那就是思考。
比如有名的王阳明“格”竹子:坐在那儿,看着竹子,脑子不断思考,希望能够了解到这个竹子的“理”是什么。
这跟西方的近代科学精神是不一样的。
近代科学的精神,是要把归纳法跟推演法结合起来,为研究基本的现象,你需要做一些实验。
从这些现象和实验中,在一个很广但很浅的领域里提炼出一些规律性东西。
这些规律性理论跟这些现象之间的关系,又是归纳的,又是推演的。
因此,传统中国文化跟近代科学从精神上最主要的分别就在于:传统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是以思考来归纳天人之一切为理,但缺少了推演和实验。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科学的益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创造的文化的综合,它反映和代表了我们祖先的思想和智慧[3][4]。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摘要:灿烂的中华文明,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智慧,对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近代以来我们的科学就开始落后于欧洲各国,因此如何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思想,变得至关重要。
我们在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同时应吸收外国先进的文化思想并摒弃中外文化中的腐朽的东西,从而推动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继承,发展Abstract: Splendid Chinese civilization condenses with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hinese national wisdom,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greatly .While, our scientific began to fall behind Europesince the modern times. Therefore, how to inherit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ow to introduce advanced foreign culture thought becomes very important. We should not only carry forward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absorb foreign advanced cultural thought and discard the decadent things of sino-foreign culture so tha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herit, development我国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它的古代文明灿烂辉煌。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学院研究生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2011级学号20112009姓名郭琳璞二○一二年壹月声明尊敬的老师:本人声明此文章没有抄袭。
郭琳璞2012年1月5日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摘要: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和部门中,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对整个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我们也应该看到,从汉唐到宋元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当16-17实际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产生并大踏步前进的时候,中国却落后了。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中国科学技术的辉煌与没落,并从中总结经验。
关键词:科技思维;封建制度;传统观念;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最闪亮的地方当属四大发明。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文明并改变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的技术成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火药发明之后,首先被应用在军事上,火药武器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火药的研究和大规模生产,火药在武器上的应用是武器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使火药在战争中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力。
指南针是把人类无法感知的地磁信息转化为视觉可见的空间形式的一项伟大发明,它为航海业的发展贡献了划时代的力量,为远洋航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造纸术是一次文字载体的革命,为人类的文化传播、思想交流和科学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信息贮存和传递手段。
印刷术开创了书籍的历史新纪元,而毕升的活字印刷术更是一次技术上的重大革命,当这项技术传播到欧洲之后,根本改变了其社会文化环境,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中国的四大发明一直以深远的意义影响着世界的科技,在文学、战争和航海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至今享有特殊的荣誉。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在天学、数学和医学方面的许多成就远远领先于西方,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在天象记录方面的连续性、完备性和准确性,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媲美。
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Science&TechnologyReview2007Vol.25No.15(SumNo.237)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学术聚焦・编者按:中国科协第1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2007年7月12-14日在北京召开。
本期沙龙主题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沙龙文集将于8月底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本刊记者摘录了与会学者的主要论点,以飨读者。
宋长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本期沙龙探讨的主要内容是,地域文化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一种文化类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文化也是个人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为此,本次沙龙以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不同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途径。
一个国家的实力分为两类,一个是硬实力,一个是软实力。
硬实力是指支配性的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而科技力量是硬实力中的核心因素。
软实力包括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
在诸多软势力中,文化是软实力最核心的因素,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一个民族整体对同一事物的感受差异,都与文化相关。
例如制度执行的严谨程度,就与国家和区域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上个世纪末,世界各国对发展科技的政策和战略各有千秋。
美国提出要在所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日本提出要“科技创新立国”;欧盟欲使其科技力量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俄罗斯则是要加强国家调控、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韩国先后制定了“科学技术革新五年计划”和“2025年科学技术长期发展计划”;印度也制定“科技政策实施战略”。
中国政府实施的是科教兴国战略,制定中长期规划,近年来对科技的投入比例在飞速增长,缘为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
谈到文化的基本概念,首先应该明确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种意识,还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政治,我把文化定义为是一种意识。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单元的人对同样事物的感受是不同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结果也是不同的。
试论重术轻学传统对我国科学发展的影响
试论“重术轻学”传统对我国科学发展的影响带应用意味的道理只是术,算不得是学。
凡是中国的学问大半是术非学,或说学术不分。
——粱漱溟詹克明一、一个迫切值得检讨的“第零科学问题”据学者统计,按一般情况,立国30年就会出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平均数是35年。
新中国建市已近47年了,至今仍无迹象。
原因何在?应该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定基本上是公正的。
虽说世上没有绝对的公正,但历来在科学上作出开创性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基本上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绝谈不上是意识形态歧视。
至今苏联得到过16项诺贝尔奖,东欧的波兰和捷克也都得过了。
也不是因为我们国力太弱。
自1978年起,中国经济每年都有超过9%的增长,已出现了现代科学的“本土化”。
我们已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科学家、教授和工程师。
据报道,直接参加科学技术工作的约为2000万人。
相比之下,得了14项诺贝尔奖的瑞士总人口才650万人。
中国已自行研制成功了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火箭、卫星、核电站、正负电子对撞机、超大型计算机……国力不算太弱了。
相比之下,国力并不算强盛的阿根廷都得了5项诺贝尔奖。
也不是由于古文明、大河文化的没落。
古罗马的意大利得了11项。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的故乡——埃及也得了。
尼罗河文化、恒河文化、印度河文化……都得到了。
也不是因为地理因素的不利。
与我们同处亚洲的几个重要国家差不多都得到了。
日本得了6项。
文明古国、同样的家底贫穷、同样的人口众多的印度,也得了3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连那个人口、国土、经济实力、综合国力都远远逊于我国的巴基斯坦都得了一项。
我国的科学家并不笨,甚至可以说相当优秀。
短短30几年在境外就出了4位诺贝尔奖得主,这就是个明证。
为什么在境内47年都没有得到呢?作为一种历史责任,我们应当认真检讨其中的得失。
对一位中国科学家来说,新中国建立47年都未能获得诺贝尔奖,这种精神压力也是很大的。
我们应该从文化特点和科学政策方面进行反思,特别是那些关系到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方面的政策。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崛起的有益导向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崛起的有益导向摘要:近代西方文明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但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西方科学与文明的发展目前出现了瓶颈问题,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着一种新的科学、新的文明,而它们的核心思想与东方科学和文明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可以产生有益的导向作用,未来的世纪必定会成为中国科技复兴的时代。
关键词:传统文化整体和谐有机论兼容并蓄复兴一、近代西方科技的弊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产生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科技的进步使西方社会进入大工业时代,然而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向社会进行全面渗透,另一方面在帮助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产生异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科技在给西方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将西方社会引入了黑暗的沼泽。
许多严重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类:道德沦丧、环境污染、资源危机。
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向东方世界寻求解决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恰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李约瑟认为不应把传统的中国科学视为现代科学的一个失败的原型,他认为中国科学在世界新科学的过程中具有更崇高的地位:中国科学传统将为科学的未来发展开辟道路,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道德上的问题,都可以从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伟大的传统道德精神中得到解答,将西方世界从它陷入的机械唯物论和唯科学主义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传统文化价值观概括起来主要有整体和谐思想、有机论思想、兼容并蓄思想。
1.整体和谐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许多相反相成的子系统的复杂体系,中国各派哲学家的价值学说分为儒墨法道四家,他们内部的不同学派都持有和谐思想的价值观,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合力,造就了中华民族文明崇尚和谐的特质。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关系的观点非常鲜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第三十四卷 总202期 自 然 辩 证 法 通 讯 Vol.34, Sum No.2022 0 1 2 第6期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 ATURE No.6, 2012〔收稿日期〕2012年5月30日〔作者简介〕王 娜(1983-)女,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
e-mail: wangna19830628@王 前(1950-)男,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科技思想史。
e-mail:wangqiandut@传统观念对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潜在影响王 娜 王 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摘 要:西方科学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潜在制约,表现为“经世致用”对科学精神的过滤、“格物致知”助推“唯科学主义”的产生、“直观体验”导致“伪科学”的浮现和“科举制”对科学教育应试化的影响。
理解和反思传统观念对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潜在影响,是保证现代科学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传统观念 科学文化 经世致用〔中图分类号〕N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0-0763(2012)06-0027-04美国学者李克特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是传统文化知识的一种生长物”。
〔1〕当科学作为一件“舶来品”时,就必须面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挑战和质疑,并在与其激烈的碰撞、融合中得以发展。
“西学东渐”以来,源于西方文明的近代科学传入中国,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变化,但近代科学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遭遇来自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冲击,这些冲击成为改变科学文化发展趋向的各种“分力”。
其中传统观念对科学文化的影响最为隐蔽和深远,并导致了科学文化发展模式的改变。
这种影响至今依然存在,而且更需要在现代科学文化背景上加以反思。
一、“经世致用”对科学精神的“过滤”从明末清初开始,来自西方的传教士便开始在中国传播科学知识。
他们的初衷是宣扬基督教教义,使更多的中国人信奉上帝,而传播科学知识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可是较之前者,科学知识却在中国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由此拉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船坚炮利”打开了天朝的大门,以近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热兵器取代虔诚的传教士,成为“西学”的象征。
很多爱国人士深知科学技术的落后会导致国家衰落,唯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救国民于水火,因而他们积极兴办洋务学堂,传授西方的科学知识,希望用科学富国强民,这是一种实用优先的考虑。
张之洞等人“中体西用”的科学文化观,一开始就把“西学”置于“用”的位置上。
近代西方科学在当时的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一方面是国情使然,另一方面也与中国重视实用价值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强调器物的“经世致用”。
如果生产技术和器物不能实用特别是发展国计民生,那便是“奇技淫巧”,必须坚决予以抵制。
明清时期“实学”思潮兴起,一方面体现了批判当时“空谈心性”的学术取向,另一方面代表着“经世致用”观念的回归。
实学思潮的出现恰好为“西学东渐”提供了文化支撑。
徐光启说:“泰西诸君子,以茂德上才,利宾于国。
其始至也,人人共异之,乃骤与之言,久与之处,无不意消而中悦服者。
其实心、实用、实学,诚信于士大夫也。
”〔2〕鸦片战争之后,针对西方列强依靠先进科学技术侵略中国的现状,魏源等人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对实用技术的关注依然被置于首位。
“经世致用”观念带来的这种具有一定功利色彩的“拿来”精神,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当时科学知识匮乏的燃眉之急,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开创具有重要的启蒙价值。
可是,一旦将科学作为具体的手段来满足实际需要,学习和研究科学本身就难以成为目的,而与之相伴而生的科学精神也就难免被舍弃。
换言之,由于在“拿来”西方科学的时候往往只取其“致用”之处,科学精神就被“过滤”掉了。
“经世致用”观念就是屏蔽科学精神的“过滤”之网。
西方科学从发端之日起就与科学精神相伴而生。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们便开始了对宗教教义中的自然观产生了怀疑。
在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在理性的推动下,他们不畏艰险,千方百计地证实自己的猜想。
为了获得真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直面宗教审判,在与宗教权威的斗争中坚持真理,传播科学文化。
科学精神是西方科学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为了真理而不懈拼搏、勇于斗争的精神,是一种面向自由的、摒弃功利、不畏强权的坚定信仰。
胡适指出:“科学的根本精神在于求真理。
人生世间,受环境的逼迫,受习惯的支配,受迷信与成见的束缚。
只有真理可以使你自由。
”〔3〕科学精神不允许把科学视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而是将科学本身作为目的和归宿,可是这种精神却在中国近代“舶来”科学时在很大程度上被过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功用性获益的追求。
曹效业先生说,“如果说西方现代科学的兴起是在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偷取天火的精神下产生的,那么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生与发展,充其量是引进了一批火柴,她最实质的科学精神却遗憾地在中国失落了。
”〔4〕中国重视器物的“致用”传统并无不妥之处,但对于科学而言,过分地强调功能价值就会忽略其中的科学精神和文化。
加之我国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并未经历类似西欧中世纪那样的冲突与对抗,对理性和真理的坚持就往往难以摆脱功利目的的束缚,难免造成科学精神的缺乏。
二、“格物致知”助推“唯科学主义”的产生科学在传入中国之初被称为“格致之学”。
最早以“格致”指涉科学技术的是冯桂芬。
他在《采西学议》中说到,西人的“算学、重学、视学、光学、化学等,皆得格物至理。
”之后,以“格致”指科学成了约定俗成的用法。
郑观应说,“一切皆格物致知,匠心独运,尽泄世上不传之秘。
”〔5〕“格物致知”原出自《大学》中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熹的注释对“格物致知”进行了深入解读:“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6〕“格物致知”要通过对外物的穷理达到内心的澄明,因而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只是手段,内省才是目的。
王夫之将科学实验方法引入到对“格致”的理解中,使“格致”具有某种科学内涵,他在《搔首问》中说:“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
”他能够将“格致”一词的含义与科学实验方法相关联,显然受到当时实学思潮的影响。
随着西方科学思想方法在中国的普及,学者们也顺利成章地认为科学乃“格致之学”。
直到甲午战争之后,学者们才改用“科学”一词。
借助“格致”一词,能够使西方科学更易于被中国传统文化所接纳,有利于科学的发展和传播。
但事实上,“格物致知”与科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从两者的目的来看,“格物致知”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达到内在的道德升华。
所谓“致良知”,正是由“格物”实现内心世界“至善”,因而“格致”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
而对于科学而言,认识真理,把握客观规律才是目的,无论是归纳、演绎,还是猜想、实验,都是为了探索外在世界的奥秘,因而可以说科学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
其次,从两者实践的过程来看,“格物致知”往往以现实中已经认定的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有关意义和价值的知识,而科学方法十分看重对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假说或猜想,并以科学实验验证其是否正确。
另外,较之“格致”,科学方法更看重量化指标的精确和逻辑推演的缜密,也更具批判特征,而“格物致知”侧重定性研究,往往指向道德上的“至善”。
由于“格致”与科学思维方式具有本质上的差异,以“格致”来指代科学会造成概念的混淆,也不利于把握科学的内涵和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中国近现代在接受科学观念过程中出现的“唯科学主义”,正与此相关。
如段治文教授所说,近代中国人力图广泛引进西方科技,但在具体科学研究尚未在中国开展的情况下,科学就被一部分思想家看成一种“道”,一种偶像,形成“科学万能”的唯科学主义。
〔7〕“格致”一词本身带有明显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倾向,而将科学作为“格致”就是将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信仰化,从而放大了科学的功能,也掩盖了科学自身的批判性和可证伪性。
郭颖颐先生认为,“唯科学主义是一种28从传统与遗产中兴起的信仰形式,科学本身的有限原则,在传统与遗产中得到普遍应用,并成为文化设定及该文化的公理。
”〔8〕唯科学主义认为,“科学领域无所不包,科学能够成功应用到人类生活的任何领域”。
〔9〕文化传统的局限性将产生于现代文明的科学推向了万能,唯科学主义者试图将科学原理、原则和方法运用到处理一切事物中。
然而,科学的严密逻辑和精确数据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处理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有机关系的过程中往往要诉诸人文精神,这正是唯科学主义者容易忽视的问题。
三、“直观体验”导致“伪科学”的浮现“直观体验”也称“直觉”,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它重视“体悟”,不依靠逻辑推理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即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直观体验”追求知情意的统一。
在直观体验的过程中,“合情”往往比“合理”更为重要,因而对于“所知”的辨别大多以“情”作为标准,而不是完全依靠理性。
荀子说:“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荀子・天论》),“情”乃是人的天赋秉性。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看重“情”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就使得认识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中掺入许多个人的主观因素,理性分析往往被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甚至被忽视,极端情况下会走向非理性。
另外,“直观体验”十分重视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往往以生活经验作为认识事物的依据,借助类比而非逻辑推理的方法来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这就可能使人墨守成规,不求甚解,迷信权威,导致从众心理。
“直观体验”尽管在发挥人的创造性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一传统思维方式在把握和解释现代科学问题的过程中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
早在五四运动之时,很多文化启蒙者就批判了迷信鬼神的非理性行为对科学发展和传播的危害。
鲁迅先生尖锐地抨击了那些装神弄鬼开口“科学”,闭口“科学”,混淆视听的人,他认为“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
将鬼神思想混入科学中,“弄得是非不分,连科学也带上了妖气”。
〔10〕一方面,“直观体验”的思维方式过多地依赖情感,试图将这种非逻辑的认识方式延伸至科学活动中,造成科学认识的偏差;另一方面,“直观体验”过分看重经验的功能,局限于前人的经验和成果,“不敢为天下先”,缺乏批判精神和勇于挑战权威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