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摘要:本文对技术创新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之间的关联和区分进行了浅显的讲解,同时简单分析了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阐明了技术创新是当下中国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一定的措施以待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技术创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中国经济发展
1.技术创新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之间的关联和区分
1.1技术创新
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全面认识技术创新就是要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
时下,“技术创新”一词大量充斥于各种媒体,在媒体的鼓动下,举国下几乎无人不谈技术创新,宣传的威力之大令人咋舌。然而。绝大多数文章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些混乱的认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如下两种极端观点。
一种是把技术创新看作纯粹的技术行为,把技术进步作为技术创新的目标。这种观点突出地表现为将技术创新等同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而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要求,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并不需要考虑或较少考虑。实质上,技术创新在这里被等同于技术的开发,技术的进步。
另一种观点,将技术创新看作是纯粹的经济行为,关注技术的应用,即面向价值转化与实现的应用创新。如有的文章认为技术创新的本质只是一种经济行为,技术创新能只能相对于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存在,如果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就不会发生或很难进行下去。相对于上一种观点而言,这一观点弥补了上一观点之不足,强调了技术开发中市场的导向作用,强调了技术开发成果在市场中的成功,这无疑从理论上抓住了技术创新过程
中的关键部分——技术的应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一种理论方式的突破——从过去只重视技术开发本身到重视技术开发成果的市场成功。这一突破,对实践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促进技术开发行为的市场取向,将使技术开发的成果具有更多的转化可能性,技术开发成果限于文章、样品的尴尬局面也将被打破,经济的增长具有了更可靠的技术保证。
对技术创新的全新理解是: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它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这两大环节。这样理解的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技术的商业应用和创新产品的市场成功,在这一点上,与第二种观点一致。然而,这一观点并不仅仅关注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导向,它也关注技术开发本身。由此可以看到,从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与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来理解技术创新,在理论上吸取了上述两种观点之精华,这一理解应成为实践指导。
1.2科学发现
科学活动中对未知事物或规律的揭示,主要包括事实的发现和理论的提出。作出科学发现是一切科学活动的直接目标,重要事实或理论的发现也是科学进步的主要标志。这两类发现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例如,19世纪末以来,电子、X射线、放射性等发现促成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理论的建立,而后者又推动了各种基本粒子的发现,为粒子物理学的诞生作好了准备。重大的科学发现,特别是重大理论的提出,往往构成某一学科甚至整个科学的革命。科学理论的发现是创造思维的结果,它往往求助于直觉、想象力的作用,这就必然要涉及科学家的文化素养、心理结构甚至性格特征等复杂的个人因素,有时还往往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这并不意味科学发现毫无规律性可循。科学史上有大量所谓“同时发现”的记载,说明任何发现归根结柢都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实践和科学自身需要的产物,特别是事实的发现往往直接受到社会生产水平和仪器装置制造技术的制约。因此,科学发现在科学发展的总进程中是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它具有自己的“逻辑”,有人还明确地称之为
科学发现的逻辑。这种“逻辑”有别于单纯从事实归纳出理论或者从理论演绎出事实的形式逻辑。
1.3 技术发明
技术发明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制作的新工艺、新方法。机器设备、仪表装备和各种消费用品以及有关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和检测控制方法的创新和改造,均属于发明。
技术发明不同于科学发现,发明主要是创造出过去没有的事物,发现主要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属性。技术发明是新颖的技术成果,不是单纯仿制已有的器物或重复前人已提出的方案和措施。一项技术成果,如果在已有技术体系中能找到在原理、结构和功能上同一的东西,则不能叫做发明。技术发明不仅要提供前所未有的东西,而且要提供比以往技术更为先进的东西,即在原理、结构特别是功能效益上优于现有技术。发明总是既有继承又有创造,在一般情况下大都有先进性。技术发明必须是有应用价值的创新,它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新颖的和先进的实用性。发明方案既要反映外部事物的属性、结构和规律,又体现自身的需要。发明者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前,已在观念中按功能要求预构所设计的对象,并在发明过程中不断地按优化的功能目标来完善其方案。
1.4 关联和区别
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它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这两大环节。所以从这个对技术创新的全面理解上可以比较清晰找到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科学发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技术发明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这里的自然规律即为科学发现活动,所以科学发现为技术发明奠定理论基础,而技术发明仅仅只能为技术创新的技术支持,而技术创新还面临的市场效益的问题。
2.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持续增长的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弱.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其中就包括: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围每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1架空客飞机。还有一种说法,中国驶往美国和日本的轮船都是满载,而返回的时却是空空荡荡。最近,不少媒体都在关注这样一条消息:中国每年生产的鞋已经突破100亿双,在全球148亿双总产量中,中国鞋已经占到近70%。相当于给全世界人民每年一双半鞋还有富余。对于全球消费者而言,中困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一些海外舆论也认为,如果没有中国产品,欧美等司家的普通民众,常开支会大大增加,因此,生活水准会大大降低。但这些廉价的百亿规模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应有的财富。有如此垄断地位的产量,中国鞋业却一点一点丧失定价权。因此,必须创造民族品牌,只有规模而没有品牌显然就缺乏竞争力。权威报告显示,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有待加强,目前,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很低,我国为8%,发达国家为40%。我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装备.80%的石油化制造装备、95%的医疗装备等大型装备依赖进口。原始创新能力较弱。国际科学论文产出仅占世界的4.38%,论文被引用数仅排在世界第20位。在87.8万人的的研发队伍中,从事基础研究的仅有7.9万人。企业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入比为l:0.078,日本和韩国为1:5-1:8。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低端手工制品的生产以及对外销售,消耗大量的人力以及资源,而自主研发品牌稀缺,高新技术产业薄弱,而如今世界经济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应向依靠高新技术产业转变,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则是需要技术创新的推行,所以我国要大力培养本土自主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