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送元二使安西【精华本】

合集下载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通并理解诗句意思2、结合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王维和元二之间的深厚友谊3、掌握学习古诗的五步法4、有感情地诵读这一首诗教学重难点:1、掌握学习古诗的五步法2、体会王维和元二之间的深厚友谊教学过程:一、由曲入诗.1、师:课前请大家欣赏《阳关三叠》,请孩子们仔细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觉。

2、放曲。

3、过渡语: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根据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维写的这首送别诗谱曲而成的,齐读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4、读准了直接过渡,没读准诗示范。

为什么这样停顿呢?请看:二、学习古诗.(一)解诗题.1、释义:元二:诗人的朋友元常,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叫元二。

使:出使。

安西:地名,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也是元二此行的目的地。

2、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一下诗题的含义(1-2人回答):王维送元二出使到安西去任职(齐读)。

3、相机引导:也就是说这是一首送别诗。

4、极书: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解诗题。

(二)知诗人1、师:诗人王维,你了解吗?生答(评:看来孩子们准备的非常充分)。

2、师:老师在课前也搜集了王维的资料,请孩子们读一读。

PPT:王维:唐代诗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师:读完后有的同学脸上露出羡慕的神情,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来欣赏一下王维的作品吧!4、师:有的同学边欣赏边“哇,”你觉得王维是一位怎样的人?生1:多才多艺.生2:才华横溢.5、极书学法: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诗人王维,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知诗人。

(三)读诗文.1、师:王维除了是位多才多艺,才华横溢的人,他还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与元二的故事。

2、师:首先请孩子们自由地读两遍这首诗,要求把字音读准确(生自由读)。

3、抽2生读:(1)一中等生,正音:其中有个多音字“朝”,意为“早晨”时候读“zhao”,“舍”意为“房子”的时候读四声。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2《送元二使安西》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2《送元二使安西》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精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能让人回味无穷。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二)初步诗歌,感知诗题1.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多少呢?(学生交流,教师简要介绍王维)2.解题。

请同学读读诗题,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怎样理解“使”?预设: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名叫元二的人出使安西。

“使”是出使的意思。

3.请大家自由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要求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同时注意诗句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1. 刚才我们从题目中已经知道,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

那么王维又是在哪儿送、什么时候送的呢?预设:送别地点是渭城,时间是早上。

2.能把时间和地点说得更具体一些吗?你是从诗的哪几句知道的?预设: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得知是清晨在旅店送别。

3.我们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那么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呢?预设: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柳树被雨水洗得翠绿欲滴。

4.多么美的渭城啊!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

他是怎么送别友人的呢?预设:从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可知是为友人设宴送别。

5.读了后两句,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在酒席上,他们除了喝酒,还会干什么?王维会说些什么?预设:离别在即,千言万语都浓缩于酒中,把别愁、祝福融为一杯杯美酒,明为劝酒,实为诉离愁。

(四)总结全诗,拓展延伸是啊,他们是多么舍不得分开啊!看,喝完酒后,王维牵着马儿,送了一程又一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2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2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2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掌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讲解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使学生领略到我国古典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内容1.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的背景介绍。

2.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的全文诵读。

3.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的逐句讲解。

4.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的意境分析。

5.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的韵律和节奏讲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背诵《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掌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学难点:古诗的意境分析和韵律节奏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的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解古诗的背景,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诵读:学生跟随课件,齐声诵读《送元二使安西》。

3. 讲解: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分析诗句的意境。

4. 分析:讲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使学生掌握古诗的韵律感。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6. 背诵:学生背诵《送元二使安西》,检查背诵效果。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1. 《送元二使安西》的全文。

2. 古诗的背景介绍。

3. 古诗的意境分析。

4. 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讲解。

七、作业设计1. 背诵《送元二使安西》。

2. 模仿《送元二使安西》的风格,创作一首古诗。

3. 搜集并阅读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比较其风格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较高,但在理解古诗的意境和韵律节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古诗意境的讲解,以及通过诵读和模仿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

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赶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

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所描绘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3.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五、教学过程一.师生对诗导入,营造诗意氛围。

同学们,古诗词中经常有“人生自古伤离别”“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样的诗句,送别是古诗词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学过的送别佳句也有很多,你们还记得吗?来让老师来考考你们我读“海内存知己,”——生:天涯若比邻“又送王孙去,”——生:萋萋满别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生:不及汪伦送我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生:唯见长江天际流。

孩子们的记忆力可真好呀?从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了古人那份浓浓的友情。

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饱含萋萋满别情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理解题意,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

师:谁想来读一读?(指3 名读三种不同的读法)诗题是古诗的眼睛,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他是一首送别诗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分辨“朝、舍”的读音及含义。

2.理解诗词大意并想象画面。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并背诵、默写。

4.能抓住“更尽”体会诗人情感。

5.会用结合注释的方式学习古诗。

6.初步感悟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大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情感。

课前准备:送别诗的积累。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上课之前,送给大家一首诗。

Ppt出示,学生齐读:《离歌》这就走了从此天各一方会怀念吗即便天色将晚栀子花开心头总会有些感怀离歌声声梦里依然轻轻吟唱师:多么美的诗,多么浓的情!要不了多久,你们也要毕业了,在离别之际,你会怎样和同学们告别呢?一张合影,一首抒情诗,或者一本纪念册?让我们走进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看看王维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题。

1、(ppt播放课件)齐读读题,你从诗歌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2、师:元二是个人,他名元常,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人称“元二”。

3、师:“使”在这里是出使,就是受朝廷之命去某个地方做官。

“安西”呢,指的是什么?快在书上找一找。

XXX,你来告诉大家,“安西”是什么意思。

对了,我们可以借助注释来学习古诗。

4、所以题目的意思就是——送元二出使安西。

谁送元二?王维。

那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搜集的有关王维和这首诗的资料?指名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他和元二是好朋友。

三、再读古诗,读通诗句。

1、师:了解了诗题,让我们走进古诗,看看王维是怎样送别元二的。

请大家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遇到读不准和不流利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其他孩子评价。

3、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4、师:古诗的特点可谓言简意丰。

这首诗,短短28个字里蕴藏了丰富的含义。

现在,请你想想,这首诗大致是什么意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1、能分辨“朝、舍”的读音及含义。

2、理解诗词大意并想象画面,能抓住“更尽”体会诗人情感。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并背诵、默写。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大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 2020年3月31日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提到背古诗,我想大家一定是跃跃欲试,因为大家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古诗词,其实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比如看注释,看插图,抓住关键字,借助工具书。

发挥自己的想象等等。

这节课我们还是用之前大家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解诗题,知诗人。

1、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题目,想一想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师:从“送”字知道了这是一首送别诗。

送的是元二,元二是作者的友人叫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称元二。

使是出使的意思。

安西是个地名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车县。

那么现在题目的意思我们就明白了,是王维送好朋友元二出使安西。

2、了解诗人。

王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善画人物、丛竹、山水,今存诗400余首。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苏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音乐也很精通,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其中以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成就最高。

三、读古诗。

1、强调多音字的读音。

(1)师:我们对诗人有了一定的了解,清楚了题目的意思,这就完成了学习古诗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在读古诗以前,老师要强调这几个字的读音。

大家看这几个划横线的字。

“朝”这个字,它有两个读音,一个是zhāo,还有一个是ch áo,当它读的zhāo时候,它的意思是“早晨”的意思,读cháo的时候意思是“向着,对着,朝向”的意思,那么“朝雨”我们应该读zhāo,意思是“早晨的雨”。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停顿准确的朗读古诗;2、扫清字词障碍,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3、充分感受作者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动人友情,结合生活实际,感受高年级学生即将告别母校的伤感与未来更加美好的希望。

二、教学重点1、准确、流利、停顿准确的朗读古诗;2、扫清字词障碍,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3、充分感受作者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动人友情。

三、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感受高年级学生即将告别母校的伤感与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愿景。

四、教学过程(一)朗诵导入,感受诗境1、教师配乐朗诵古诗《送元二使安西》2、师:听,这首古琴曲,名叫《阳关三叠》,在唐代广为流传。

曲中的惜别之情,拨动人心,流传千古。

这首曲子正是由王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

(二)诗歌背景,渐入诗境师:王维,字摩颉。

出生于当时的名门望族:河东王氏。

他年少时就写得一首好诗,精通书画,擅长音律。

有一天,王维的朋友元家行二——元二奉命要出使边疆,王维难掩心中伤感,提笔写下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三)诗句解析,明朗诗境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好友就要离别,王维本该在繁华的长安城中设宴为好友践行,可此时的他,不舍友人,一送再送,从长安送到渭城,足见其情深义厚。

“渭城”位于长安西北,唐朝时从长安往西去的人多在此送别。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好友即将踏上路途,清晨下起的蒙蒙细雨,让平日尘土飞扬的大道,因雨水的浸润变得平实好走。

这里的“浥”,是一个形声字,左边三点水是形旁,右边是声旁读“邑”,是湿润沾湿的意思。

这恰到好处的一场雨就像是王维在送别好友时的特意安排,于是他望着远处洁净如新的大道,心里不禁感慨:元兄,看哪,朝雨已为你洗净前路的坎坷,你定当会有个光明坦荡的未来。

与好友的告别正是盛春之际,如此繁盛的春景在王维的眼中独留“青青柳色”吗?不是的,事实上,此时的王维并不是真正在描绘他眼前的春景。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二班3.授课时间:2023年3月20日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1. 语言能力:通过诵读和解读《送元二使安西》,提升学生对古文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2. 文化意识:使学生了解唐代边塞诗的特点和背景,认识古代使节的职责与使命,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文化内涵。

3. 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古诗词。

4. 审美鉴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美感体验。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层次:六年级二班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古诗文,对古文的语法和词汇有一定的了解。

大部分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学习态度积极,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然而,部分学生对古文的阅读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边塞诗和描写使节的诗篇,对唐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能够分析和表达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然而,部分学生在解读古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古文阅读能力。

3. 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他们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复习课堂内容。

然而,部分学生存在拖延作业和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4.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老师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

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部编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设计——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案+反思)

部编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设计——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案+反思)

2.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词语的情味,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3.感受诗人与好友的深情厚谊;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咀嚼和体悟重点字词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

有一首曲子叫<<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这首曲子是后人根据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创作的。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理解诗意。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2.引导学生读准“朝”“舍”“更”的读音。

3.引导学生理解“浥”“更尽”等字、词的意思。

三、细读古诗,感悟诗情1.渭城这里的景色怎样,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2.指导感情朗读。

3.体会“柳”的寓意:一个柳字,你能读懂诗人的情吗?带着这种情怀,再来读诗句。

4.拓展关于“酒”的诗句,理解“酒”中蕴涵的情。

话练习:相聚的日子,他们曾————————5.这是一杯怎样的酒?6.有感情朗读。

四、互文理解,感情升华。

1.拓展:“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寒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从这首诗中体会什么?对比想象安西与渭城的不同。

2.结合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体会别后的思念。

3.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学生背诵课前搜集的其它送别诗。

[教学板书]2.送元二使安西雨蒙蒙柳青青酒浓浓情绵绵依依惜别[教学反思]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

它是送别诗的典范。

我在教学时先播放歌曲《送别》,并以抽背的形式让学生背学校举行“我爱记诗词”时背过的送别诗,未成曲调先有情,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到“送别”的氛围中。

教学中根据诗歌特点,先从情“这是一杯怎样的酒”到景“哪些景物让诗人的愁绪更浓”再回到情“朋友要去塞外荒漠,难舍难分”。

大胆地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以“以讲代读”的魅力,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送元二使安西》,了解作者王维及写作背景,掌握诗中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珍惜朋友情谊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唐朝时期,王维送别好友元二出使安西,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送元二使安西》。

2. 诗歌结构:四句诗,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字。

3. 诗歌内容:描绘了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背诵诗歌,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意象,理解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背景、作者简介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王维及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诗歌韵律。

3. 讲解:逐句讲解诗意,分析诗歌意象,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

4.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背诵:学生自主背诵诗歌,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送元二使安西》2. 作者:王维3. 朝代:唐朝4. 诗歌内容: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七、作业设计1. 背诵《送元二使安西》。

2.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分析和理解,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部编版六年级(下)送元二使安西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六年级(下)送元二使安西教案完整版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1、理解古代当时诗人的创作的社会背景。
2、理解重难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对友人的真挚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1、学生的想象空间有限,逻辑思维较弱,有些词语理解困难。
2、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古代当时作者创作的社会背景。
3、学生难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景交融创作的思想感情。
4、学习古文古诗的方法有一定困难。
教学方法
1、视频演示法,学生通过视觉录音更直观清晰准确读准诗句的读音。
2、教师通过讲解和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和所表达情感。
3、延伸思维法:发散拓展学生思维,延伸课外知识,让学生巩固课题之余并注重横向思考。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导入诗词背景:古琴曲《阳关三叠》创作来源,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④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
⑤教师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
⑥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根据屏幕提示背诵第1自然段)
(6)学习体会第2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运用理解第1自然段的方法,理解第2自然段。
②引导学生交流重点语句。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弄清什么叫“前后照应”。
(2)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②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③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④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王维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送元二使安西》的历史背景。

2. 诗歌结构:分析诗歌的韵律、对仗、平仄等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结构。

3. 诗意解析:详细讲解诗句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韵律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已学的古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2. 诗歌背景介绍:讲解诗人王维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送元二使安西》的历史背景。

3. 诗歌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韵律、对仗、平仄等特点,掌握古诗的基本结构。

4. 诗意解析:详细讲解诗句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6.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情感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8.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古诗词。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送元二使安西》2. 诗人:王维3. 诗歌结构:四句、绝句4. 诗意解析:离别、友情、壮志5. 诗歌鉴赏: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七、作业设计1. 背诵并默写《送元二使安西》。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送元二使安西》,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提高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赴安西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

2. 诗歌结构:诗歌共八句,分为四联,每联两句,平仄对仗,韵律和谐。

3. 诗歌意境:诗人以描绘边塞风光为背景,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送别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2. 朗读诗歌: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诗句: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4.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从诗歌的结构、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提高鉴赏能力。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送元二使安西》2. 诗歌背景:唐代诗人王维送别友人赴安西3. 诗歌结构:四联八句,平仄对仗,韵律和谐4. 诗歌意境:描绘边塞风光,表达友情和忠诚七、作业设计1. 背诵并默写《送元二使安西》。

2. 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关于送别场景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作业,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

六年级下册语文《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课型分析】《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

这首诗既不刻画酒席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本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教学理念】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节课我通过对诗中一“雨”一“柳”一杯“酒”意象的还原和再创设,在吟诵唱背的多元引读方式中开放性地学古诗,其间渗透“折柳送别”“中华酒文化”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通过一首带一类“送别诗”的拓展学习来体现“组块式教学”,穿插音乐、图片、情感渗透,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穿越时空,对话诗人,披文入情。

【教学目标】1.会写“舍”字,明确“朝”“舍”“更”三个多音字的读音及含义,理解“使”“朝雨”“更”“故人”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当堂熟读成诵。

3.感受王维和元二真挚的友情,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入情入境地吟诵古诗。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王维和元二这一对故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层进式引读法。

【学习方法】吟诵唱背、移情体验。

【教学准备】地图、音乐、图片等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一、离歌导入情境渲染1.师播放音乐(李叔同《送别》):上课前,请大家先听一首歌,用心听,听听这首歌适合在什么场合唱?揭“送别诗”含义:没错,这首歌其实是由一首送别诗谱写的,在送别之际写的诗,就叫做送别诗。

今天,我们也来吟诵一首送别诗。

2.(书写课题生书空)强调“使”字不要丢掉上面的横。

【设计意图:诗缘情而发。

开课之初通过音乐的渲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离别忧伤的氛围中,自然地进入送别题材的古诗意境中。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2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进入诗歌描绘的情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感悟,体会古诗的意境,品味古诗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朋友深深的友情,感悟朋友间依依不舍的情怀。

二、教学内容《送元二使安西》是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朋友元二出使安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和祝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古诗的语言,感悟古诗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丝绸之路的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解读课题(1)提问:课题中的“使”是什么意思?(出使)(2)简介安西:安西,是唐朝时期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新疆地区。

当时,安西是唐朝的边疆重镇,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3. 知识迁移(1)提问:你们还学过哪些描写送别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2)引导学生回顾这些古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4. 朗读感悟(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体会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4)学生齐读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

5. 理解诗意(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学生交流诗句的意思,教师点评并总结。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6. 品味语言(1)提问:这首诗中,哪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完整版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完整版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商水县胡吉镇中心小学韩莲花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大钊在被审时的表现以及被害后全家人的悲痛,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一写法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因现在的农村学生对革命年代的人和事比较模糊,所以在本课要注重学生对李大钊同志为革而牺牲的精神的体会!教学重点难点:1、研读描写事件中人物言行的语句,体会人物高贵的品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并掌握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活动:一、导入:回忆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革命者——李大钊。

在他被害的十六年后,他的女儿在深切的怀念中回忆了父亲被害时发生的一些事,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借助这些回忆,去感觉这位伟大的革命者不屈的信念。

回顾学过的内容:1、作者重点回忆了父亲被害时的哪几个方面的事?(重点回忆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这四个方面的一些事。

)2、让学生重述父亲“被捕前”和“被捕时”的情景,并体会人物精神。

被捕前:父亲每天都起早贪黑地为革命事业奔波,在局势十分危急的时刻,他的朋友和母亲都劝他离开北京,但他仍然留在北京坚持工作。

从中体会到了父亲忠于革命,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被捕时:父亲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毫不畏惧,依然保持着他惯有的严峻态度。

从中体会到父亲作为一个革命者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

3、说说在已学的这两个部分“被捕前”和“被捕时”,我们主要是从父亲的哪些描写中来体会父亲的精神。

被捕前: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精神。

(1)“不要了就烧点,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被捕时:从人物的神态中体会人物的品格。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古诗词诵读单元《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古诗词诵读单元《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2.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唐代历史、文化和外交的书籍或文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送元二使安西》的历史背景。
(二)技能拓展
1.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创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关于友谊或别离的古诗词。
2.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拓展
1.讨论《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不舍。
板书设计:
1.唐朝、王维、安西都护府、丝绸之路。
2.诗句、意象、情感。
3.朗读、背诵、韵律、节奏。
2.古诗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送元二使安西》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学生需要了解并理解。
解决办法:
1.针对重点,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和讲解,帮助学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古诗词。
2.对于难点,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的语法和句式特点,以及介绍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巩固理解。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友谊经历,让学生体会友谊的美好和重要性。
(四)跨学科拓展
1.结合地理学科,让学生了解安西都护府的位置和作用,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
2.结合历史学科,让学生了解唐朝与西域的关系,以及古代外交的重要性。
(五)课后自主学习与探究
1.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如查找其他古诗词、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等。
-朗读练习:让学生反复朗读《送元二使安西》,体会诗句的韵律和节奏,提高朗读技巧。
-诗句解析:分组讨论诗句的含义,每组选取一句进行详细解析,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诗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创意写作:以《送元二使安西》为灵感,让学生创作自己的古诗词,锻炼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

统编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统编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统编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

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王维用十分简单的行为实现了情绪的外化,既保留了精致的场景,又避免了过分直白。

教学目标:1.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送元二使安西》。

2.通过借助注解、想象画面、结合资料等方法,诵读诗句,感悟体会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借助注解、想象画面、结合资料等方法,诵读诗句,感悟体会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送别诗”文化,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从《诗经》算起,诗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然而,诗歌的黄金时代是在唐代,盛世豪迈,诗人慷慨,从唐高宗时期开始,诗就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唐朝涌现了一大批伟大的诗人,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你知道诗佛是谁吗?(王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

板块一:韵律之美1.解诗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诗题"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注释说诗题的意思。

2.知诗人学生交流诗人王维的资料,课件出示王维的简介。

3.初读古诗学好古诗的一大法宝就是读。

老师这里归纳了三点。

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准节奏;三读,读出韵味。

按照这样的方法,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诗。

读准古诗中的多音字:反馈正音:"朝〃、〃舍〃、"泡〃、〃更尽〃的读音。

4.边朗读边试着画节奏,总结七言诗歌划节奏的规律:2-2-3o5.读出音韵字音读准了,相信诗句也读通顺了,指名读古诗。

同学们把诗读得很流利。

如果能读出节奏和韵味就更棒了。

古诗TS讲究押韵,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韵脚,(生交流:"尘、新、人"),韵脚可适当读重些长些。

学生自由练读。

师生合作读,读好停顿和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宝库。

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二、初步诗歌,感知诗题。

1.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多少呢?(学生交流)
(教师简要介绍王维)
2.解题。

请同学读读诗题,说说: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怎样理解“使”?(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名叫元二的人出使安西;“使”是出使的意思。

)
王维知道老朋友要去安西,特地从长安赶来送他。

多么深厚的友谊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诗题。

3.请大家自由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要求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同时注意诗句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刚才我们从题目中已经知道,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

那么王维又是在哪儿送?什么时候送呢?(送别地点:渭城;时间:早上。

)
2.能把时间和地点说得更具体一些吗?你是从诗的哪几句知道的?(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得知是清晨在旅店送别。

)
3.我们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那么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柳树被雨水洗得翠绿欲滴。

)
4.多么美的渭城啊!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

他又是怎么送别友人的呢?(从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可知是为友人设宴送别。

)
5.读了后两句,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在酒席上,他们除了喝酒,还会干什么?王维会说些什么?(离别在即,千言万语都浓缩于酒中,把别愁、祝福融为一杯杯美酒,明为劝酒,实为诉离愁。

)
(1)他们只喝了一杯吗?你从哪里能看出来?为什么要一杯接一杯地喝?(从“劝君更尽一杯酒”得知不止喝了一杯,一杯接一杯地喝是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

)
(2)创设情境,读出诗情。

①指导读(引读)、再指名读。

②如果你是王维,你还会说什么呢?
③如果你是元二,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3)总结升华。

①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再看看窗外,小雨还在下着,杨柳依依,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能不伤别离!(师引读后两句)
③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

(师引读,齐读后两句)
就这么说呀,喝呀,喝呀,说呀,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这哪还是一杯酒,这分明就是情——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四、课堂小结
是啊,他们是多么舍不得分开啊!看,喝完酒后,王维牵着马儿,送了一程又一程。

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此刻,元二就要起程了。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被这份真挚的友情打动呢?背诵这首诗并细细体会。

送元二使安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情深义重
本次课程中,我边朗读边让学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初读古诗后,就让学生想象在春天看到的景色,朝雨、柳树、旅馆……想象渭城的景色,与后面将去往安西的凄凉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我通过让学生想象他们二人分别时说的话,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对真挚友情的向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