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与不公之命运抗争——《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不公之命运抗争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跳读语段,感受作者对地下森林旺盛生命力的描写以及地下森林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品读表达之美。
2.体会作者对地下森林坚韧顽强、无私奉献、沉着谦逊、执著追求生命等品质的赞美之情。
3.学习地下森林的品质,获得生活的启迪,培养面对不公平待遇时积极乐观,坚强不屈,执着追求的生活态度。
重点目标:目标1和2.
难点目标:品读表达之美。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预习:读熟课文,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跳读感知
(一)引课:直接引课,并提出学习目标:悟情理,品表达。
(二)揣摩2个词语,“地下森林”和“断想”
1.地下森林。
它为什么叫做地下森林呢?请找出原文来回答,并朗读,思考,该带着什么样的情感、语气来读。这种情感在课文中是以哪些表达技巧来表达的。
明确:19段,赞美之情,主要用“柞木苍郁,松树成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蔚为壮观”等四字词语表达,好处在于读来朗朗上口,富有形象感,情感充沛。(板书:四字词语)
22段,主要用拟人修辞,“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等描写树木的颜色的偏正性短语来表达,好处是读来节奏整齐,上口,又活泼跳跃,欢乐愉悦,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偏正短语)
2.“断想”
“断想”,什么意思呢?作者刚刚看见地下森林的瞬间,她生发的感想是什么呢?在哪一段?如何朗读?
明确:“断想”的意思是片段感想。作者第一瞬间生发的感想在第2段,是关于地下森林的来历的疑问,以及对地下森林感到“不公平”的愤懑之情。主要用3个疑问句,直抒胸臆来表达。好处是引入
思考,引起读者情感共鸣,并为下文描写地下森林作出铺垫。(板书:疑问)
二、跳读,感受“不公平”
(一)第一环节:感受“不公平!”
1.哪些语句是在写地下森林的不公平的呢?找出相关语句段,并概括,朗读,体会。
通过学生自学,诵读,展示,明确课文从以下方面来写“不公平”:(1)环境之不公平恶劣——死寂荒凉,毫无生机
明确:3、4、5、6、7、8、9段写出环境之不公平,表达上主要使用了四字词,叠词,短句,对称句等词语和句式,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死寂荒凉,毫无生机的恶劣环境,朗读时声音低沉,缓慢,读出惨烈之景、悲壮之情。(板书:叠字叠词、对称句式)
(2)阳光之不公平偏心——吝啬徘徊,从不待见
明确:10、11、12段写出阳光之不公平,采用排比,拟人,对比,反问等修辞,对称句句式,对阳光偏心的愤懑之情跃然纸上。(板书:反问、多种修辞)
(3)时间之不公平漫长——千年万年,无人问津
明确:17、19段采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突出峡谷荒芜死寂时间之长,从而突出阳光对于地下森林的不公平,读出环境之残酷,惨烈,沉重。读出阳光之偏见,愤激。读出时间之漫长,语音缓慢,低沉。
三个过程之后,板书:不公平!突出感叹号。
(二)第二环节:感受“不公平?”
文章中的文字真的就全部是在写地下森林的命运之不公的吗?请找出相关语句来析读。板书:不公平?突出问号。
明确:14段,15段,16段用拟人修辞,动作描写写出大风、山泉、植物种子们的理解相助。19、20段写出时间终归的公平,创造出了生命奇迹。朗读时声调比前面要上扬一些,节奏要欢快一点。
(三)第三环节:感受“不,公平”(品读地下森林的品质以及时代精神)
1.师设问过渡:请注意刚才找的这些体现公平的地方,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理解、明白、心心相通”,是大风、山泉、植物们对峡谷的怜悯吗?不是,是他们被峡谷的心思和精神品质所“感动”,才可能用“理解明白”等词语,就像你们如果不强烈的表达出某种意
愿,谁会说“我理解你们了”呢?那么,在峡谷和地下森林身上,有哪些美好的品质感动了他们呢?
明确:16段、26段,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
2.师设问过渡:他们为什么不屈服呢?渴望生命,热爱生命。
明确:绝不屈服,顽强执着,渴求生命,热爱生命,无私奉献,沉着谦逊。地下森林在看似上天对他极为不公平的时候,正是拥有了以上最珍贵的品质,才得以从无到有,由弱到盛,最终向世界证明了自己伟大的存在。即使面对所谓的不公平的命运的时候,谁才是命运的主宰者呢?自己,对,就是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是自己的救世主!”(屏显这句话,并有感情朗读。)由此看来,命运是公平的。(板书,不,公平!突出逗号和感叹号。)只要信念不倒,坚持不懈,一定会赢来生机蓬勃的充满奇迹的“地下森林”,地下森林如此,国家社会也如此。(出示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本文发表于1980年,正是文革结束时期,我们国家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劫,这不正像极了火山爆发以后的峡谷吗?也经历了极大的破坏甚至毁灭,但作者坚信,中华民族历经浩劫而大难不死,重获新生而百废待兴,这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顽强不屈的魂之所系啊!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像峡谷一样孕育出灿利的生命奇迹,事实的确如此,现如今,我们已经傲视群雄,虽然仍有诸多障碍,但我们已经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强音!那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是不是也受益匪浅呢?我们一起来大声朗读最后一段,聆听作者发出的呼告。
三、拓展延伸,直面“不公平”
1.那这样的“黑暗”,在你身上有过吗?当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和地下森林相比,还算“黑暗”吗?学完课文,你该如何来面对“黑暗”呢?朗读警句,并创作一句格言送给自己。
附格言:
苦难显才华,好运隐天资。(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虽然世界多苦难,但是苦难总是能战胜的。(美国作家海伦·凯勒)
每场悲剧都会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来。(美国作家斯蒂芬斯)
自己甘愿受辱的人,受侮辱也活该。(英国作家科福德)
送给自己的“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