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温仪企业技术标准规范

合集下载

红外测温仪技术要求

红外测温仪技术要求

红外测温仪技术要求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安全须知 (2)第三章:特性 (3)第四章:技术指标 (4)第五章:操作使用方法 (7)第六章:注意事项 (16)第七章:故障诊断 (16)第一章:概述DM300红外测温仪(以下简称“测温仪”)可以通过测量目标表面所辐射的红外能量来确定表面温度。

DM300红外测温仪采用超低功耗智能设计。

超低功耗设计确保产品能够更长时间的工作,为用户减少频繁更换电池及工作时欠电的烦恼。

智能设计帮助用户更方便测试、更快捷捕捉到被测物体的真实值,同时仪表能够智能选择电池或USB连接供电。

第二章:安全须知警告警告说明对用户可能造成危害状况的动作。

为避免触电或人身伤害,请遵循以下指南:➢请勿将激光直接对准眼睛或间接反射的表面上。

➢在使用测温仪之前,请检查机箱。

如果测温仪已经损坏,请勿使用。

查看是否有损坏或缺少塑胶件。

➢出现电池指示符“”时应尽快更换电池。

➢若测温仪工作失常,请勿使用。

仪表的保护措施可能已遭破坏。

若有疑问,应把测温仪送去维修。

➢切勿在爆炸性的气体、蒸汽或灰尘附近使用测温仪。

➢为了避免灼伤危险,请记住反射率高的物体通常会使温度测量值低于物体的实际温度。

➢如果未按照本手册规定的方式使用本设备,设备提供的保护可能会遭到破坏。

小心为避免损坏测温仪或被测设备,请保护它们免于下列伤害:➢来自包括电焊机、电感应加热器等的EMF(电磁场)。

➢静电。

➢热冲击(由较大或突然的环境温度变化所造成–使用前等待30分钟使测温仪稳定)。

➢不要让测温仪一直开着或靠近高温物体。

测温仪上和手册中的各种符号和安全标志。

(如图1所示)符号解释危害风险。

重要信息。

查看手册。

警告。

激光。

电池低电压警告图1 符号和安全标志第三章:特性测温仪组成部件如图 2所示。

其特性如下:1.单点激光瞄准。

2.智能USB供电。

3.二级白色背光显示屏(USB连接时,仪表自动开启此功能)。

4.当前温度加上 MIN(最小值)、MAX(最大值)、DIF(温差)、AVG(平均)温度显示屏。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技术规范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技术规范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技术规范篇一:电气车间红外测温仪使用规定电气车间红外测温规定为全面掌握高低压母线、电缆接线、各发配电柜、电抗器等电气设备发热状况,通过发热状况判断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隐患及异常,确保电气设备可靠运行,特制定红外成像测温规定。

1、应该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的配电室有:四个单元厂房高低压配电室、网控楼10KV配电室、所用变室、电抗器室、公用变室、循环水变室、化水配电室、供热站变室、加压站变室、综合水泵房配电室。

2、测量部位主要有:电抗器本体、电抗器出线封闭母线槽盒、各高低压开关柜外壳,各高低压配电室封闭母线槽盒。

3、测量时间:每周三前夜班接班后第一次巡检(16:00—17:00)4、测量人员:电气车间管理人员(运行技术员)及运行值班员5、巡检路线:一单元高低压配电四单元高低压配电室综合水泵房配电室循环泵变配电室供热站变加压站变6、测量位置:使用红外测温仪按照巡检路线在各配电室依次对各变压器、开关盘柜后壳、封闭母线、电抗器及较大负荷配电开关等部位进行温度测量。

7、进行红外测温需在红外测温记录本上做好详细记录,并由测温人员进行签字。

8、在使用红外检测出设备存在缺陷后,要及时汇报车间,车间根据缺陷处理程序对设备缺陷进行处理,并在处理过后加强针对性监视。

9、红外测温仪使用后应交回车间保管并做好使用记录。

电气车间2015年9月30日篇二:红外规范定稿华东电网500kV输变电设备红外检测现场应用规范(试行)1 总则本规范规定了电气设备红外检测和诊断工作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要求及过热缺陷的判别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华东电网所属的500kV输变电设备的红外检测工作。

华东电网所属各电力公司、供电企业以及相关发电企业范围内的输变电设备红外检测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电压等级中具有电流、电压致热效应或其他致热效应的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刀闸、互感器、套管、电力电容器、避雷器、电力电缆、母线、导线、绝缘子串、组合电器、低压电器及二次回路等。

红外测温仪校准规程

红外测温仪校准规程

红外测温仪校准规程
红外测温仪的校准规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确保红外测温仪和校准设备处于
稳定的环境温度下,并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2.选择校准源:使用标准的黑体辐射源或其他
已知温度的物体作为校准源。

黑体辐射源是一种能够产生已知温度辐射的设备,常用于校准红外测温仪。

3.进行校准:将红外测温仪对准校准源,并测
量其温度。

记录测量结果。

4.比较和调整:将测量结果与校准源的已知温
度进行比较。

如果存在偏差,可以根据红外测温仪的调整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测量结果接近校准源的温度。

5.重复测量:进行多次测量和比较,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

6.记录和报告:记录校准过程和结果,并根据需要生成校准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校准规程可能因红外测温仪的型号、品牌和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校准时,应参考相应的使用说明书和校准指南,或咨询专业的计量机构或技术人员,以确保正确和有效的校准。

此外,定期的校准和维护可以提高红外测温仪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疗器械产品红外体温计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红外体温计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红外体温计技术要求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 型号规格及组成HC-T 210 1.2 规格型号划分说明HC - T 2101.3 产品组成HC-T 210红外体温计主要是由采集单元、显示单元、供电电路、测量电路和塑料壳体组成。

软件版本为V1.00。

1.4 产品功能非接触式高精确度测量;自动数据保持及自动关机;自动选择量程,分辩力为0.1 ℃;带背光的LCD 显示;超温提示;低电量提示。

2 性能指标 2.1 正常工作条件2.1.1 环境温度:16℃~35℃; 2.1.2 相对湿度:≤85%;2.1.3 大气压力:70kPa ~106kPa ; 2.1.4 电源电压:DC9V 碱性电池(6F22) 2.2 温度显示范围温度显示范围为35.0℃~42.0℃。

2.3 最大允许误差2.3.1 规定的温度显示范围内最大允许误差本产品在35.0℃~42.0℃的温度显示范围内,最大允许误差±0.2℃; 2.3.2最大允许临床重复性临床重复性不超过±0.3℃; 2.4 抗跌落性产品型号前缀公司缩写规格产品型号T 代表:temperature本产品在正常使用时从垂直距离为1m高处以三次不同起始姿态自由跌落到一个硬质表面上后应符合2.3.1的要求。

2.5模式本产品具有“体温”和“体表”两种模式,模式可切换。

“体表”模式具有手动修正功能。

2.6指示单元2.6.1分辨力本产品显示分辨力为0.1℃。

2.6.2显示本产品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高度应至少为4mm。

2.6.3提示功能a)自检模式:本产品在正常开机后应进入自检模式,开机显示“HC”。

b)温度显示范围提示:当温度<35.0℃时出现提示“LO”;当温度>42℃时出现提”HI”。

c)测量状态提示:液晶显示屏上面显示“SCAN”,表示正在测量。

液晶显示屏上面显示“HOLD”,表示测量结果锁定。

d)超温度提示功能:当测量温度超过预设的超温提示值(38℃)时,测量状态下蜂鸣器连续发出“Bi, Bi”提示音。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目录1. 范围 (3)2. 引用标准 (3)3.基本要求 (3)4. 功能要求 (4)5. 技术参数 (4)6. 其它要求 (5)7. 验收与培训 (6)8. 售后服务 (6)9.供货范围 (7)1. 范围1.1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桂林供电局红外测温仪的订货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1.2 需求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 供方应获得ISO9000(GB/T 19000)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必须已经生产过30台以上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的设备,并在相同或更恶劣的使用条件下持续使用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

提供的产品应有省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2. 引用标准GB 2900电工名词术语EN 61000-6-2: 2005通用抗扰度标准(第2部分):工业环境IEC 60-2:1994高电压试验技术GB/T 16927-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EN 50082-2: 1992散射标准(居民、商业、轻工业环境)IEC 1000电磁兼容性GB 4793-1984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GB/T 2423.8-199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3.基本要求3.1 仪器的铭牌应标明制造厂家、型号、仪器名称、出厂编号等。

红外线体温计产品技术要求好康电子

红外线体温计产品技术要求好康电子

2. 性能指标2.1 外观与结构2.1.1 外形应端正,表面应光洁,无明显划痕、裂纹、锋棱、毛刺及污渍。

2.1.2 按键操作应可靠、灵活,结构件应无松动现象。

2.1.3 文字标记应清晰、牢固、准确。

2.1.4 按键的颜色不得使用红色和黄色。

2.1.5 应有电池装入方法的标志。

2.2 温度显示范围及分辨率温度显示范围为:32.0~42.9℃;分辨率为0.1℃注:由于测量仪器的偏差,温度显示上下限范围允许有±0.3℃的偏差。

2.3 最大允许误差2.3.1 规定的温度显示范围内最大允许误差在35.0℃~42.0℃范围内时允差应为±0.2℃。

2.3.2 规定的温度显示范围外最大允许误差在32.0℃~34.9℃或42.1℃~42.9℃时,允差应为±0.3℃。

2.3.3 变化环境条件下最大允许误差变化环境条件下,体温计不具备符合最大允许误差要求的能力,应停止提供温度读数。

2.4 抗跌落性体温计在正常使用时从垂直距离为1m高处以三次不同起始姿态自由跌落到一个硬质表面上后应符合2.3.1的要求。

2.5 提示功能2.5.1 低温和超温提示功能当测量温度低于或高于显示范围最大显示范围限度时,按GB/T 21417.1-2008《医用红外线体温计》第一部分:耳腔式超出显示范围限度有提示2.5.2 单位转换功能具有“℃”和“℉”转换功能的体温计,应能正确进行单位的转换,显示过程中,不应有缺笔划现象。

2.5.3 测量完成提示功能当温度值不再变化,显示屏上的“℃”和“℉”应停止闪烁,并应出现提示音,表示温度示值已稳定,应能自动锁定数值,且应只能由操作人员手动复位才能清除原数据。

2.5.4 发烧提示功能当测量温度高于37.5℃时,体温计应有发烧提示功能。

2.5.5 低电压提示功能当电压值低于d.c 2.6V±0.1V时,体温计应出现低电压提示符号2.5.6 模式体温计的测量模式分为以下两种a) 额温模式b) 校准模式2.5.7 显示体温计显示屏上的数值高度至少为4mm,或通过视觉上的放大效果来达到。

红外体温计企业技术标准规范

红外体温计企业技术标准规范
WT 系列红外体温计的测量误差范围≤±0.3℃(0.3℉)。 4.2.4 供电电源
3V,两节 AAA 电池。(仪表正常工作时,仪表显示器右上角将显示电池电压符号,当电量指示条全 部消失时,表示应更换电池)
4.3 性能要求 4.3.1 最大允许误差
体温计的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 GB/T 21416 的规定。 4.3.2 分辨力
Q/HTY Q/HTY 009-2018
企业标准
Q/HTY 009-2018
红外体温计
2018-09-10 发布
2018-10-10 实施
发布
Q/HTY 009-2018
前言
本产品现无相关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为了规范本公司红外体温计的设计、生产、检验及销售, 特制定本企业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 本标准由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8年09月10日。 。
量人体额头温度而设计的非接触式额温型红外体温计。按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粉红色和浅紫色。
3.2 型号 WT —
产品类别代号 产品代号 3.3 测温范围: WT3651/WT3652的人体测温范围为:32℃~43℃(89.6℉~109.4℉);
4 技术要求
4.1 使用条件: a)环境温度:0℃~40℃; b)环境相对湿度:≤85%;
Q/HTY 009-2018
红外体温计
1 范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标准规定了红外体温计的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 输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手持式红外体温计(以下简称“体温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红外测温管理标准

红外测温管理标准

红外测温管理标准红外测温管理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公司红外测温管理的职责、管理内容和要求、报告与记录、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XX公司红外测温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870—2005 工业检测型红外热像仪DL/T 644—2008 电气设备带电红外诊断应用规范GB/T 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共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3.1温升 temperature rise被测设备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参照体表面温度之差。

3.2温差 temperature difference不同被测设备或同一被测设备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差。

3.3相对温差 relative temperature difference两个对应测点之间的温差与其中较热点的温升之比的百分数。

相对温差δt 可用下式求出:δt=(τ 1 -τ 2 )/τ 1 ×100%=(T 1 -T 2 )/(T 1 -T 0 )×100%式中:τ 1 和T 1 ——发热点的温升和温度;τ 2 和T 2 ——正常相对应点的温升和温度;T 0 ——环境参照体的温度。

3.4环境温度参照体 reference body of ambient temperature用来采集环境温度的物体。

它不一定具有当时的真实环境温度,但具有与被检测设备相似的物理属性,并与被检测设备处于相似的环境之中。

3.5一般检测 normal measurement对检测的环境要求比较低,适用红外仪器对电气设备进行大面积扫描检测。

3.6精确检测 precise measurement主要用于检测电压致热型和部分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内部缺陷,以便对设备的故障进行精确判断。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办法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办法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办法概述红外测温仪是一种应用于无接触非接感温度测量领域的仪器设备,它可以通过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热辐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温度读数进行显示。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办法旨在为使用红外测温仪的人员提供一些关于其技术规范的指导,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技术规范测量范围和精度红外测温仪的测量范围和精度应当清晰明确,使用者在进行测量时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红外测温仪。

测量范围和精度应该在产品的技术规格书上明确标注,并且在测量的过程中应该符合生产商给出的规范要求。

环境适应性红外测温仪应当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正常工作。

例如:在高海拔地区、高温环境下,仪器能够保持对温度信号的敏感性,准确地测量温度并展示结果。

此外,红外测温仪的防水、防尘能力也是使用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测量距离在使用红外测温仪进行测量时,应尽可能确保所选择的测量距离在可控范围之内,测量的距离和角度应符合生产商规范中的要求。

校准和灵敏度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红外测温仪应当有定期的校准计划。

校准过程应按照生产商提供的规范进行执行,并确保仪器输出正确且稳定。

此外,使用者还应当定期检查红外测温仪的灵敏度,并对其进行频繁检查和过检,以确保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兼容性和易用性红外测温仪应当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易用性。

其设计应当考虑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和人机交互的接口。

在使用过程中,应当能够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仪器的参数,具备更多的可编程功能,使得仪器可以适应更多的使用需求。

电池寿命和电源管理红外测温仪的电池寿命和电源管理应得到充分的考虑。

使用者应当在正确的情况下使用正确的电池,并按照生产商给出的电池寿命规范来进行维护。

如需替换电池,应当使用可靠的电池供应商提供的电池。

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维护要求,生产商应当提供详细的电源管理规范, 并提供适当的电池充电装置或缆线适配器。

总结本文主要针对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进行了讨论和简要介绍。

红外测温仪 执行标准

红外测温仪 执行标准

红外测温仪执行标准红外测温仪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辐射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食品安全等领域。

为了确保红外测温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执行标准,以规范其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对红外测温仪执行标准进行介绍和解读。

首先,红外测温仪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响应时间、环境温度影响、外部电磁场影响、外观质量、安全性能等。

这些标准旨在保证红外测温仪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够准确、稳定地测量目标物体的温度,从而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其次,针对红外测温仪的测量范围,执行标准规定了其最低和最高测量温度范围,以及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范围。

这有助于用户正确选择和使用红外测温仪,避免因测量范围不匹配而导致的测量误差。

此外,测量精度是衡量红外测温仪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执行标准对于不同类型的红外测温仪,规定了其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测量精度要求,以及对于特定应用场景下的精度要求。

这有助于用户在使用红外测温仪时,对其测量结果有清晰的认识和评估。

另外,响应时间也是红外测温仪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执行标准对于红外测温仪的响应时间进行了规定,以确保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温度测量,满足快速测量的需求。

此外,环境温度影响和外部电磁场影响也是执行标准需要考虑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红外测温仪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执行标准对于红外测温仪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进行了规定,以及对于外部电磁场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测试和评定。

此外,外观质量和安全性能也是执行标准需要关注的方面。

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红外测温仪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而安全性能则关系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因此,执行标准对于红外测温仪的外观质量和安全性能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综上所述,红外测温仪执行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的要求和测试内容,旨在保证红外测温仪在不同工作条件下能够准确、稳定地进行温度测量,从而满足各行业的需求。

制定和执行这些标准对于提高红外测温仪的质量和性能,保障用户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红外诊断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手段,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设备的温度变化、热工状态、电器设备的故障等信息,为设备运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规范,包括应用范围、诊断流程、红外热像仪的选择和操作要求等内容。

一、应用范围1. 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设备和管道:包括炉窑、锅炉、热交换器、分馏塔、反应器、储罐、管道等。

2. 电气设备:包括低压开关柜、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

3. 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其他设备和系统。

二、诊断流程1. 设备准备:准备红外热像仪、测温仪、挂绳等必要设备和工具。

2.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确保被测设备带电、运行正常,还应进行安全措施,如佩戴隔热手套和防护面罩等。

3. 测量位置的选择: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可能的故障形式,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进行测量。

4. 红外热像仪的设置:根据被测设备的表面特性、环境条件等,合理设置红外热像仪的参数和测量模式。

5. 测量和记录数据:使用红外热像仪对被测设备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应数据。

6. 分析和评估数据: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设备的热工状态和可能的故障。

7. 制定维修方案:根据测量数据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红外热像仪的选择和操作要求1. 热像仪的选择:选择具有合适的像素分辨率、测温范围、热灵敏度等性能指标的热像仪,以满足具体应用的要求。

2. 操作要求:a. 红外热像仪应在标准温度环境下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b. 操作人员应熟悉红外热像仪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c. 在测量前,应对热像仪进行预热,并检查其是否正常工作。

d. 在测量中,操作人员应稳定握持热像仪,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e. 在测量结束后,应对热像仪进行适当的清洁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举例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红外诊断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警。

红外测温仪执行标准

红外测温仪执行标准

红外测温仪执行标准红外测温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目标表面温度的仪器,它通过接收目标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来实现测温。

由于其快速、无接触、非破坏性的特点,红外测温仪在工业生产、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障红外测温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下面将对红外测温仪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红外测温仪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测温范围、测温精度、测温响应时间、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外观和结构要求等。

在测温范围方面,执行标准规定了红外测温仪的最低和最高测温范围,以确保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测温需求。

测温精度是衡量红外测温仪性能的重要指标,执行标准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以保证测温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测温响应时间、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外观和结构要求等方面的执行标准也都是为了保证红外测温仪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红外测温仪的执行标准还包括了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执行标准规定了红外测温仪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产品检验等方面的要求。

企业应严格按照执行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另外,红外测温仪的执行标准还包括了对产品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的要求。

执行标准规定了红外测温仪应在产品上标注清晰的产品标识,包装应符合运输和储存的要求,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总的来说,红外测温仪的执行标准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稳定可靠,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安全。

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红外测温仪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生产企业能严格按照执行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为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总之,红外测温仪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

希望相关企业能严格按照执行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为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红外检测技术规范(2004)

红外检测技术规范(2004)

红外检测技术规范(2004)1. 引言红外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物体发射、反射、透射红外辐射的原理,利用红外探测器对目标进行无损检测、诊断和识别的技术。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红外检测技术在军事、航天、航空、电力、医疗、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规范红外检测技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提高红外检测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制定本规范。

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红外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包括红外热像仪、红外相机、红外测温仪、红外光谱仪等。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 158351995 红外热像仪通用技术条件GB/T 67222002 红外相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19382002 红外测温仪通用技术条件GB/T 138241992 红外光谱仪通用技术条件4. 术语和定义4.1 红外检测技术:利用红外探测器对目标进行无损检测、诊断和识别的技术。

4.2 红外热像仪:通过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将其转换为热像图,显示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设备。

4.3 红外相机:通过接收物体反射或透射的红外辐射,将其转换为可见图像,显示物体表面特征的设备。

4.4 红外测温仪:通过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设备。

4.5 红外光谱仪:通过分析物体发射、反射或透射的红外辐射光谱,获取物体化学成分、结构等信息的设备。

5. 技术要求5.1 红外热像仪5.1.1 系统性能红外热像仪的系统性能应符合GB/T 158351995的规定。

5.1.2 分辨率红外热像仪的分辨率应不低于320×256,且在标准视场角下,空间分辨率应不大于0.1mrad。

5.1.3 灵敏度红外热像仪的灵敏度应满足以下要求:a) 在标准视场角下,对黑体目标的检测限应不大于0.1℃;b) 在非标准视场角下,对黑体目标的检测限应不大于0.2℃。

红外线体温计产品技术要求

红外线体温计产品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红外体温计〔耳温〕2021-07-01公布2021-07-01实施东莞市福达康实业.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红外体温计〔耳温〕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1.1 产品名称:红外体温计〔耳温〕; 型号:FT-F52。

结构与组成红外体温计由红外传感器、蓝牙模块、电路组件、操作按键、塑胶外壳、探头爱护盖〔假设有〕组成。

其结构见以下图。

图1 红外体温计〔耳温〕结构图1.3 型号与标记方法设计序号〔以英文子母和数字表示〕产品代号2.性能要求2.1 正常工作条件a〕环境温度:16℃—40℃〔℉~104℉〕;b〕相对湿度:≤85%;c〕大气压力:700hPa-1060hPa;d〕内部直流电源d.c.3v 具有+5%、-10%的相对误差。

2.2 外观与结构2.2.1 体温计产品外形应端正,外表应光亮整洁,不得有锋棱、毛刺、破损和变形。

2.2.2 体温计的操纵面板上文字和标志应精确、清楚、牢固。

2.2.3 显示屏上的显示字迹应无乱码、错码和缺笔画现象。

2.2.4 体温计探测器的顶端应平滑、边缘无毛刺。

2.2.5体温计操纵机构应灵敏可靠,紧固件无松动。

2.3 温度测试范围℃℃℉℉)。

.2.4 红外体温计耳温模式的最大同意误差℃℃〔95℉~℉〕温度范围内,最大同意误差±℃℉〕。

℃℃〔95℉~℉〕温度范围外,最大同意误差±℃℉〕。

2.4.3 在变化环境条件下,红外体温计在温度显示范围内最大同意误差应符合4.4.1的要求。

红外体温计在显示范围外不提供读数,显示“HI〞或“LO〞。

2.4.4 红外体温计临床重复性不应超过±℃℉〕。

2.5 抗跌落性体温计在正常使用时从垂直距离为1m高处以三次不同起始姿态自由跌落到一硬质外表上后应符合4.4.1或4.5.2的要求。

假设体温计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在其受到抗跌落性试验后就停止提供温度读数。

2.6 指示单元2.6.1 分辨力℃℉)。

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使用管理制度范文(4篇)

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使用管理制度范文(4篇)

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的正常使用和有效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我司所有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的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是用于测量变电所设备和电气系统的表面温度的仪器设备,主要用于预防火灾和故障的发生。

第四条: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的使用必须遵循安全、准确、规范的原则。

第五条: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的使用和管理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包括采购、验收、定期维护、使用教育培训等。

第六条:所有使用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有效证书方可使用。

第七条:本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采购与验收管理、维护管理、使用管理、故障处理管理等。

第二章:采购与验收管理第八条:对于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的采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投标程序。

第九条:采购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采购计划,并将采购计划报请上级审批。

第十条:采购人员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明确各方的权益和责任义务。

第十一条:对于采购的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必须进行验收,并填写完整的验收记录。

第十二条:验收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对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检测,包括外观、功能、精度等。

第十三条: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的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否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更换或维修。

第三章:维护管理第十四条: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的维护由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包括定期巡检、保养和维修等。

第十五条:定期巡检应按照维护计划进行,对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的外观、电池、存储空间等进行检测和记录。

第十六条:保养包括对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的外观清洁、电池更换、标定等。

第十七条:维修包括对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的功能调整、部件更换、故障排除等。

第十八条:维护人员应定期向上级报告维护情况,并记录在相关台账中。

第十九条:如需更换或修复变电所红外线测温仪,应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包括报备、审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SC021-2019
88系列红外测温仪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
Infrared Thermometer
2019-01-30发布2019-02-28实施
发布
目录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及含义 (1)
4分类及命名 (1)
5 要求 (2)
6 试验方法 (3)
7 检验规则 (5)
8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6)
9 包装、贮存、运输 (6)
前言
本标准代替了Q/HSC008-2013《88系列红外测温仪》。

本标准与Q/HSC008-2013《88系列红外测温仪》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基本要求及性能要求;
本标准由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Q/HSC008-2003。

--------- Q/HSC008-2010。

--------- Q/HSC008-2013。

88系列红外测温仪(工作用辐射温度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具有红外测温功能的仪表,常用专业术语及含义、产品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仪器的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一些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的红外测温仪(工作用辐射温度计)。

本标准不适用于医用临床温度测量仪器及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的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3-2016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T 6587-2012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JJG 856-2015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
3术语及含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黑体 blackbody
在给定温度下,发射和吸收全部有效热辐射的理想的热辐射体(发射率为1)
3.2发射率 ,ε emissivity, ε
在给定温度下,一个物体的辐射亮度与处于相同温度下黑体的相应辐射亮度之比。

3.3[空腔]黑体辐射源blackbody radiation source
用于检定或标准辐射温度计、具有稳定控制的温度和明确的发射率,且热辐射特性接近于黑体的凹形装置。

3.4【平】面辐射源 plate radiation source
用于检定或校准辐射温度计、具有稳定控制的温度和明确的发射率的平表面。

3.5 测量距离 measuring distance
辐射温度计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或距离范围)。

3.6距离系数distance ratio
目标聚焦状态下,测量距离与视场直径之比。

4分类与命名
4.1分类
按分辨力分为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