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合集下载

二上:《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

二上:《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巩固长度单位的知识,包括米、厘米、毫米。

2. 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单位换算。

3.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初步认识,包括角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

4.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对时间概念的认识,包括时、分、秒的换算和计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长度单位的知识、角的初步认识、时间概念的复习。

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角的分类和表示方法、时间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尺子、角模型、钟表、计时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发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思考,如“什么东西,有一米长,没有脚,却能量?”2. 复习长度单位:引导学生回顾米、厘米、毫米的定义和换算关系,学生互相测量身体部位的长度,并进行单位换算。

3. 角的初步认识:介绍角的定义,通过实物演示和模型展示,让学生观察和体验角的特点,学生尝试画出不同类型的角。

4. 认识时间:复习时、分、秒的换算关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钟表和计时器,进行时间的计算和转换。

五、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尺子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下来。

2. 学生画出三个不同类型的角,并标明其度数。

3. 学生完成一道时间计算的练习题,如“如果一个钟表上的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请问秒针指向几?”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估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时间概念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如测量长度、画角、计算时间等,以评价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对他们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时间概念的掌握情况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3.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4. 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八、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长度单位的主题活动,如制作一个长度单位换算表,让学生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学习和实践。

二上:《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

二上:《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

教案:《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 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角。

3. 学生能够巩固对时间的认识,能够正确读取和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2. 角的初步认识3. 认识时间的复习教学步骤:第一节: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长度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对长度的理解,教师总结并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长度单位的使用场景和换算关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三、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2. 教师选取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第二节:角的初步认识四、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角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对角的初步理解,教师总结并介绍不同类型的角。

五、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角的特点和名称。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角的识别和绘制活动,巩固对角的理解。

六、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角的理解。

2. 教师选取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第三节:认识时间的复习七、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时钟,引导学生复习对时间的认识。

2. 学生分享对时间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强调正确读取和使用时间的重要性。

八、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复习小时的划分和分钟的计算。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时间的读取和计算活动,巩固对时间的理解。

九、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时间的理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回顾和巩固之前学习的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

教材通过不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和角的特征,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

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而有的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和巩固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

2.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

2.如何运用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练习题,包括长度单位和角的图片、卡片等。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展示。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情境,引入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主题。

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动物比赛长度和角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长度单位和角的图片或实物,让他们观察和描述。

同时,简要回顾之前学习的长度单位和角的特征和定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长度单位和角的图片或实物进行操作。

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

例如,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不同的角度,或者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4.巩固(10分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总复习,主要复习第18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加减法运算、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物体分类、数字书写、数学思维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第18单元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第18单元的知识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本节课的总复习内容。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解释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根据复习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突出重点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3 + 17 =45 28 =46 + 54 37 =1元 5角3元 2角书本的长度:_____厘米桌子的长度:_____厘米锐角:_____直角:_____钝角:_____2. 答案:(1)运算过程和答案:23 + 17 = 4045 28 = 1746 + 54 37 = 63(2)人民币表示:1元 5角 = 1.5元3元 2角 = 3.2元(3)长度测量结果:书本的长度:20厘米桌子的长度:120厘米(4)角的分类:锐角:30°直角:90°钝角:12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总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了第18单元的知识点,学生在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中积极思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024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教案3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2024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教案3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第102页第5、第6题)1.使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行估算和测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使学生学会在几何图形中发现角和直角,并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3.让学生体验成功,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认识米和厘米,理解“1米=100厘米”;会用工具画角。

难点:结合实际理解认识长度单位和角,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和估算。

三角尺、尺子。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与测量有关的知识,想想是什么呢?生1:长度的测量。

生2:角的认识。

师:对,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简单地测量实物的长度。

认识了角,能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帮助我们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同学们到底掌握了多少,有信心吗?(课前布置作业:找出你家里大约长1米、1厘米的物体,指给爸爸妈妈看,并说说米和厘米是怎样换算的。

你家里的物体有角吗?哪些角是直角?指给爸爸妈妈看)【设计意图:在了解、调查中再次复习长度单位,建立直观表象,为抽象的理解奠定基础。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因为在学校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所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与家长合作,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1.小组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的作业你们做了吗?现在在小组里把与爸爸妈妈交流的情况,说给其他同学听听,然后小组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在全班汇报。

小组汇报时,要在小组长的安排下,一个一个地说。

教师巡视,多听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怎样说的。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米、1厘米,家中哪里有角。

适时地让其他同学补充。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巩固认识长度单位,复习角,认识角的特征,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形象】3.解决问题。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哪些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宽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师:我们量线段、画线段时应该注意什么呢?生:不管是量线段还是画线段,都要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总复习米和厘米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并能估计和测量长度,会画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直角、锐角、钝角。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动重点:会量画线段。

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能够正确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1.教具准备:PPT课件2.学具准备:直尺、皮尺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学生用皮尺互相为同桌测量身高,记录下来,并交流讨论测量的方法。

提问:米和厘米是什么关系?角是怎么画的?直角又应该怎么画?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全班订正。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米和厘米,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知识。

二、旧知复习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1)用手臂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食指宽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①学生比画。

②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板书:1米=100厘米)2米=()厘米400厘米=()米3米=()厘米700厘米=()米(3)完成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

(4)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2.量、画线段。

(1)看教材第105页的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指名回答。

(2)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们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3.角和直角(1)复习角及各部分名称(2)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3)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师: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师:怎样画一个直角?生:用三角尺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角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长度单位是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而角则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元素,对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长度单位的认识、长度的测量以及角的初步认识。

在长度单位部分,学生需要掌握厘米、米和千米等长度单位,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在角的初步认识部分,学生需要了解角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长度和角度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长度单位和角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够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物体。

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定义,掌握角的基本分类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际测量,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角的定义和分类。

2.教学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角的性质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测量工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长度单位和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3.角的认识: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4.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五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知识,但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到复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统计的方法。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教学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游戏道具等。

3.教学场地:安排宽敞的教室,以便进行游戏等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知识点,引导学生逐一复习。

3.操练(15分钟)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如:人民币换算游戏、长度单位竞赛等。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总复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3)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量、画线段。

难点:认识角和直角,会画角。

教学准备:学生尺、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二、探究1.引导学生复习米和厘米。

(1)感知1米和1厘米和长度。

①请同学们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②使学生明确1米和1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

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③练一练。

完成教材第102页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师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0题,引导学生量画线段。

①请同学回忆一下什么叫做线段。

②指名读题,估计两条线段分别大约有多长,再动手量一量,验证估计的对不对。

③请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指名同学板演,然后集体订正,老师说明画线段的方法。

2.引导学生复习角与直角、锐角和钝角。

(1)引导学生复习角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出示:提问: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填一填)上面的哪个角是直角?学生交流汇报,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小组内交流讨论,组织汇报,师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1题,引导学生复习画角。

①学生独立画角,学生在画角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画出锐角、直角、钝角,了解学生是否认识锐角、直角、钝角。

②了解学生画角情况后,全班订正,共同回忆画角的方法。

三、练习1.完成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五”第9(1)题。

2.完成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五”第9(2)题。

小结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二上:《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

二上:《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

二上:《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巩固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认识时间的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2. 角的初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3. 认识时间:时、分、秒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认识时间的复习与巩固。

2.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 运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长度单位:让学生回顾米、厘米、毫米的意义和换算关系,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3. 角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复习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并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感知各种角的特点。

4. 认识时间:让学生复习时、分、秒的意义和换算关系,并结合实际情境进行练习。

5. 解决问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评价:对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问题解决评价: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课程标准》教材2. 教具:长度单位模型、角模型、时间模型3. 教学素材:故事案例、实际问题、图片和实物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八、教学进度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复习长度单位:10分钟3. 角的初步认识:10分钟4. 认识时间:10分钟5. 解决问题:15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优化。

3.角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角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角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角,了解角的含义。

2. 学习比较角的大小。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 学会正确比较角的大小。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形成角的正确概念。

2.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初步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认识角- 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共同特征。

-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含义,总结出角的定义。

-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角的含义。

3. 学习比较角的大小-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 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判断角的大小,学会正确比较角的大小。

-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巩固练习- 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强化重点。

5. 总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角的初步认识。

- 强调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角,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其中的角,并尝试比较它们的大小。

七、板书设计1.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定义-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2. 比较角的大小- 观察法- 比较法八、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回顾和巩固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

教材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和角的度量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但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和角的度量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和巩固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

2.提高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角的度量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和角的度量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学生对一些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和角的度量方法。

2.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交流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长度单位和角的图片和实物。

2.准备练习题和活动材料。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一系列的长度单位和角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测量和记录长度和角的大小。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一些巩固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一些拓展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6.小结(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

二上:《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

二上:《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巩固长度单位的知识,包括米、厘米、毫米。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估算。

3.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初步概念,包括锐角、直角、钝角。

4.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复习和巩固认识时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的复习: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回顾和巩固米、厘米、毫米这三种长度单位。

2. 角的初步认识:通过实物和图形,介绍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类。

3. 认识时间的复习:通过钟表和计时器,让学生复习和巩固认识小时、分钟和秒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长度单位和角的概念。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增强合作意识。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谜语,引发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角的兴趣。

2. 复习长度单位:教师展示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米、厘米、毫米这三种长度单位。

3. 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教师展示实物和图形,介绍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类。

4. 复习认识时间:教师展示钟表和计时器,让学生复习和巩固认识小时、分钟和秒的能力。

5.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解答。

6. 总结和布置作业: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情况。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长度单位尺子、角的模型、钟表模型、计时器、练习题纸张等。

2. 教学环境:教室桌椅摆放整齐,学生能清晰看到教具和黑板。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估算,理解角的初步概念,以及认识时间的能力。

角的初步认识整理复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整理复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复习认识角,进一步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并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能用正确的方法画角。

2、在复习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结合具体情景复习认识角,进一步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并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能用正确的方法画角。

2、在复习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了角的认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有关角的知识。

(板书课题:角)师:那什么是角呢?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板书(一个顶点,两条边)二、折一折师:对于角,同学们都有一定认识了。

我们先来动手来折一折角。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圆片或不规则形状的纸折一个角。

用直尺、彩笔描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生活动折角。

出示展示要求:1.请你从角的各部分名称、角的名字、如何判断角三方面介绍你折的角。

2.把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在黑板上。

生1: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边指边说)我折的是直角,用三角尺的直角来判断,点对点,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也重合,所以是直角。

生2: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边指边说)我折的是钝角,用三角尺的直角来判断,点对点,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三角尺直角边的外侧,所以是钝角。

因为钝角比直角大,所以排在直角的后面。

生3: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边指边说)我折的是锐角,用三角尺的直角来判断,点对点,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三角尺直角边的里侧,所以是锐角。

因为锐角比直角小,所以排在直角的前面。

生4: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边指边说)我折的是直角,用三角尺的直角来判断,点对点,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也重合,所以是直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复习教案

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复习是强化和巩固记忆、防止遗忘的主要途径,是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的手段。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长度单位及角的初步认识。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及学情实际,本节课的复习主要结合教材习题有序地进行。

1.复习长度单位的知识时,首先结合教材习题引导学生复习长度单位,然后通过举例、示范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 1 厘米和 1 米的长度表象,最后通过猜测、测量线段的长度,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及对线段的含义的理解和掌握。

2.复习角的知识时,有效地利用教材呈现的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情境图进行复习,使学生对角的含义、角的分类、画角等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一支铅笔学生准备尺子练习本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1.复习“长度单位”的知识。

(1)复习厘米、米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课件出示: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②师:举例说明1厘米、1米各有多长。

预设生1:食指宽约1 厘米。

生2:小明高约1 米。

③复习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1米=100厘米)(2)复习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出示一支铅笔)师:如何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生:把尺子的刻度0 对准铅笔的一端,将铅笔紧靠尺子放置,看铅笔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对着刻度几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复习“线段”的知识。

(1)复习线段的含义。

师:什么样的线叫线段?生: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线。

(2)复习线段的测量方法。

①课件出示:先估计下面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实际长多少厘米,填在括号里②估计、测量、汇报。

预设生1:估计上面的线段长3厘米,实际长4厘米。

生2:估计下面的线段长7厘米,实际长8厘米。

(3)复习线段的画法。

①师:怎样画规定长度的线段?生: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沿着尺子,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刻度几的地方。

②操作: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学生自主画线段)3.复习“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2.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3.认识角的概念;4.进行角的初步认识与运用。

二、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教学课件;3.课堂练习题;4.彩色画板、尺子、直角三角尺等教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长度单位的认识1.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的长度物体(如铅笔、书桌、教室等),让学生感受不同长度单位的概念;2.概念讲解:介绍厘米、分米、米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3.练习与检测: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的认识。

第二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1.复习:回顾厘米、分米、米的概念;2.换算讲解:教授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如厘米和分米的换算等;3.练习与检测:设计相关换算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第三课时:角的初步认识1.引入:通过展示不同角度的图形,让学生感受角的概念;2.角的基本概念:介绍角的概念、角的顶点、边等基本概念;3.角度的度量:教授角度的度量方法,让学生了解角度的度量方式。

第四课时:角度的应用1.角度的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角的应用;2.角的简单应用题:设计简单的角度问题,让学生进行角度计算的训练;3.总结与复习: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角度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2.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何,是否能积极参与?3.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加强训练?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长度单位和角度的知识;2.设计一些有趣的角度计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角度,增强对角度的理解。

以上是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的详细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相关教学。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9 总复习第3课时 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9 总复习第3课时 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精品教案

第3课时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102页第5、6题,第104页练习二十五的第9、10、1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验证。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和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重点难点】1.认识米和厘米,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

2.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情景导入】学生自学看书。

小组讨论:长度单位和角的认识这两个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梳理。

长度单位角的认识米---厘米---线段1米=100厘米【进行新课】知识点1 复习米和厘米(1)出示下题: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1米=()厘米。

(2)让学生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3)让学生举出教室内或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大约是1米,哪些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

(课桌的边长大约是1米,数学课本厚大约是1厘米等。

)(4)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5)出示以下两条线段,(请学生打开课本第105页,见课本第10题中的两条线段),提问:“先估计课本中的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指名同学回答。

让学生量一量这两条线段的长是几厘米?并把结果填在课本的括号里。

提问:第一条线段比第二条线段短几厘米?(6)练习:在下面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①一枝铅笔长约10()②旗杆高约8()③毛巾长约60()④衣柜高约20()知识点2 复习线段和画线段(1)提问:我们见过哪些图形上有线段?(2)完成以下题目:下面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3)让学生画线段。

①画出4厘米长的一条线段。

②画出比10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画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画线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量一量,量出下面指定线段的长度,并指定学生说说测量的方法。

③画一画:(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a.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c.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

①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②学生展示作业并进行评析。

(2)角的分类。

①课件出示下面的三个角。

②指定学生说出各个角的名称,并说说你的判断方法。

③在下面给定的边上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钝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3)及时巩固。

①看一看:下面的各个图形哪几个是角?分别是什么角?哪几个不是角?为什么?
答:第一个图形和第三图形分别是锐角和钝角,第二个图形和第四个图形不是角。

②画一画:从这个角的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

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先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9 总复习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9 总复习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9 总复习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对二年级上册数学前三单元的总复习,主要包括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认识时间三个部分。

教学内容以巩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通过练习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2. 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角,了解角的性质和分类;3. 培养学生认识时间的能力,能够准确读取时间;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2. 角的初步认识,尤其是角的分类和性质;3. 认识时间,特别是分钟和小时的转换。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量角器、时钟模型;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三单元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复习的兴趣;2. 复习长度单位:讲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进行单位换算练习,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掌握;3. 复习角的初步认识:讲解角的概念、性质和分类,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角;4. 复习认识时间:讲解时间的概念,进行时钟模型操作,使学生能够准确读取时间;5. 综合练习:设计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单位换算、测量比较;2. 角的初步认识:概念、性质、分类;3. 认识时间:时间概念、时钟模型操作。

作业设计:1. 长度单位换算练习;2. 角的分类和性质练习;3. 认识时间练习,包括分钟和小时的转换。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前三单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了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认识时间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
米和厘米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并能估计和测量长度,会画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直角、锐角、钝角。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动
重点:会量画线段。

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能够正确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1.教具准备:PPT课件
2.学具准备:直尺、皮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学生用皮尺互相为同桌测量身高,记录下来,并交流讨论测量的方法。

提问:米和厘米是什么关系?角是怎么画的?直角又应该怎么画?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全班订正。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米和厘米,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知识。

二、旧知复习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1)用手臂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食指宽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①学生比画。

②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板书:1米=100厘米)
2米=()厘米400厘米=()米
3米=()厘米700厘米=()米
(3)完成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

(4)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2.量、画线段。

(1)看教材第105页的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回答。

(2)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们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3.角和直角
(1)复习角及各部分名称
(2)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3)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师: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师:怎样画一个直角?
生:用三角尺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第(1)题:用三角尺量一量,指名说说图形中有几个角和几个直角。

第(2)题:请同学们画一画,然后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三、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1题。

独立画角,画完后在小组内交流是怎样画的,在学生画的时候,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辅导。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又有什么新的收获没有?
五、作业设计
敬请选用《智慧花朵》相关习题。

六、教学板书
米和厘米角的初步认识
1米=100厘米
角:一个顶点,两条边。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新颖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彩、现实、有挑战性的数学世界,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合作交流,甚至出题“考”老师,从而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成功感。

在课堂上,教师始终起着组织、引导的作用,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欣赏的手势和眼神,都能让学生体验到老师的鼓励和关爱。

这节课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米和厘米的关系,进一步掌握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

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