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亲仁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本文及翻译之阳早格格创做一、《弟子规》总道【本文】:弟子规,圣人训.尾孝悌,次谨疑.泛爱寡,而亲仁.有余力,则教文.【译文】:弟子便是教死,规是典型.《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熏陶而编成的死计典型,它确定了教死主建的六门课战辅建的一门课.最先正在通常是死计中,要搞到孝逆女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正在十足通常是死计中止为要留神审慎,止语要道疑用.战大寡相处到仄等泛爱,而且靠近有仁德的人,背他教习,那些皆是很要害非搞不可的事.如果搞了之后,另有多余的时间细力,便该当佳佳的教习六艺等其余有益的教问.二、《弟子规》进则孝【本文】:女母呼应勿缓女母命止勿懒女母教须敬听女母责须逆启冬则温夏则凊朝则省昏则定【译文】:女母亲喊您的时间,要坐刻允许,不克不迭早缓;女母亲让您搞事的时间,要赶快去搞,不克不迭缓缓偷懒.对付女母的熏陶,要崇敬天聆听;对付女母的责备,要逆从天担当.子女照料女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温,夏天要让他们浑爽凉快.早朝要背女母请安.早上要替他们铺佳被子;伺候女母安眠.【本文】:出必告反必里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盈物虽小勿公躲苟公躲亲心伤亲所佳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报告女母一声,回去也要通报一声,免得女母挂念.通常居住的场合要牢固,选定的工做或者坐定的志背要齐力去完毕,不要简单改变.不要果为小事务,便不禀告女母而专断去搞.假若自做主张天去搞事,那便分歧乎为人子女的原理了.物品纵然很小,也不要悄悄公躲起去.可则,一往被创制,女母一定会非常快乐气愤.通常是女母所喜欢的物品,一定要竭力替他们准备佳;通常是女母所讨厌的物品,一定要留神底处理掉.【本文】: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敬爱尔孝何易亲憎尔孝圆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进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者受到益伤,便会让女母为咱们担忧;如果正在品止上有了缺短,便会使女母感触拾脸.女母亲喜欢尔,搞到孝逆本去不易.女母亲不喜欢尔,尔还能存心尽孝,那才是易能难得的!如果女母有了缺面,子女应当耐性天劝道使其改正.劝道时做风一定要战颜悦色,声音一定要温战.如果女母不肯担当劝道,便等到心情佳时再劝.如果女母仍旧不听,还要哭泣恳供,纵然果此而受到鞭挨,也毫无怨止.【本文】:亲有徐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吐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死【译文】:女母亲病了,吃的药自己要先尝一尝,瞅瞅是不是太苦、太烫.而且应日夜侍奉正在他们的身边,不克不迭离启一步.女母亲去世后,要守丧三年,有孝心的,提起女母会易过哭泣,哀思女母哺育之恩.居处要力供简朴,禁绝酒肉、情欲等事.丧事要真足依照礼法去办,祭祀要真足出于恳切.对付待去世的女母亲,要如共他们正在世时一般.三、《弟子规》出则悌【本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正在中财物沉怨何死止语忍忿自泯或者饮食或者坐走女老先幼者后【译文】:做哥哥的要敬服弟弟,做弟弟的要尊沉哥哥.兄弟之间不妨战睦相处,对付女母的孝心也便包罗正在其中了.如果相互皆把财务瞅的沉一些,不贪图钱财,兄弟之间便不会有怨恩.道话时皆不妨互相忍让一面,多替对付圆着念,愤恨自然会与消.不管正在用餐、便座或者止走时,皆该当谦真谦逊、少幼有序,让年女老劣先,年幼者正在后.【本文】:少呼人即代喊人不正在己即到称尊少勿呼名对付尊少勿睹能路逢少徐趋揖少无止退恭坐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译文】:听到年女老喊人时,应坐时替他去喊.如果被喊的人不正在,自己便坐时到年女老何处去,瞅瞅有什么事务需要搞.称呼尊少,不不妨间接喊他们的名字.少辈睹识多,阅历深,要多听他们道话,不要自己夸夸其道,表示出很有才搞的格式.正在路上逢到尊万古,要快步迎上前去止礼问候.如果尊少一时还出道什么,便要退正在一旁恭崇敬敬天站坐,期待指示.逢到尊万古,骑马时要下马,乘车时要下车.等尊少走过百步以中后,自己才搞上马或者上车离启.【本文】:女老坐幼勿坐女老坐命乃坐尊少前声要矮矮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早问起对付视勿移事诸女如事女事诸兄如事兄【译文】:假若少辈站着,少辈便不不妨坐下.少辈坐下以去,让您坐时,您才不妨坐下.正在尊少里前,道话声音要矮一些.但是若矮到尊少听不领会的程度,那也是不相宜的.正在睹尊万古,要快步走上前去,辞职时,要缓缓退出.少辈问话的时间,要站起去回问,眼睛瞅着少辈,不要东张西视.对付待自己的叔叔伯伯战他人的女辈时,应像对付待自己的女亲一般;对付待堂兄表兄战他人的兄万古,也应像对付待自己的兄少一般.四、《弟子规》谨【本文】:往起早夜眠早老易至惜此时朝必盥兼漱心便溺回辄净脚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译文】:黄昏要早起,早上要早睡.人的一死很短促,转眼间从少年便到了老年,所以每部分皆要爱惜现在的贵沉时光.早朝起床后,一定要先洗脸刷牙,屡屡大小便完后皆要洗脚.那种良佳的卫死习惯该当正在小时间便养成.帽子一定要戴规则,衣服纽扣要扣佳,袜子战鞋子皆要脱整齐,鞋戴要系紧.【本文】:置冠服有定位勿治顿致肮脏衣贵净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付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圆少勿饮酒饮酒醒最为丑恶【译文】:脱下去的衣服战帽子,要搁置正在一个牢固的场合,不克不迭到处治拾,免得把衣帽弄净.脱衣服贵正在整净大圆,而不正在于华丽.不但要切合自己的身份,还要战自己的家庭条件相切合.对付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偏食,偏偏食会营养不良;吃物品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益伤脾胃.年青的时间,千万不要喝酒.果为一往喝醒了,便会丑恶态百出而拾脸.【本文】:步从容坐规则揖深圆拜崇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掀帘勿有声宽转直勿触棱执真器如执盈进真室如有人【译文】:走路时要不慢不缓从容大圆,站坐时身体要端庄曲坐.做揖是要把身子躬下去,礼拜时要恭崇敬敬.出初教时,足不要踏到门槛上;不要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斜靠着;蹲坐时不要叉启二腿;更不要摇摆大腿.可则,便会隐得您不修养.出初教时,要缓缓天掀启门帘,尽管不要收出响声.走路拐直时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着物品的棱角,免得制成不需要的伤害.脚里拿着空的器具,要像拿着拆谦物品的器具一般留神.走进出人的房间,要像进到有人的房间一般审慎,不克不迭治走治动.【本文】:事勿闲闲多错勿畏易勿沉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初教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付以名吾与尔不明隐【译文】:搞事务不克不迭太匆闲,匆闲时最简单出现过得.不要害怕艰易,该当知易而退,也不要马虎沉率,纵然是小事,也要严肃对付待.通常是挨架嬉闹的场合,一定要近离而不去靠近.通常是不正当、分歧情理的事务,一定要近离而不去干涉.准备加进他人家门时,该当先敲门,问一声有人正在吗?仆人允许后才搞加进.将要走进厅堂时,声音要普及一些,以便让内里的人了解.当内里的人问是谁时,要将自己的姓名报告对付圆.如果只回问“是尔”,那对付圆便弄不领会您是谁了.【本文】:用人物须明供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即时还后有慢借不易【译文】:念要使用他人的物品时,必须劈里背人家提出哀供,以便征得他人共意.假若不问一声便拿走,那便是偷匪.借他人的物品,要正在约定的时间内送还,缓缓时间人家以去便不疑赖您了.他人背您借物品时,如果自己有,不不妨吝啬不借.五、《弟子规》疑【本文】:通常出止疑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译文】:通常是道出的话,最先要真正在不真、道供疑用.道谎话骗人、胡止治语皆是不不妨的.【本文】:话道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汇市井气切戒之睹已真勿沉止知已的勿沉传事非宜勿沉诺苟沉诺进退错【译文】:道话多不如道话少,果为止多必有得.道的话要妥当正在理、切合本质,千万不要花止巧语.可则人家只会讨厌您.真真狡诈、刻薄刻薄、下流邋遢的话,千万不克不迭道.逢迎逢迎等卑鄙的市侩习气,皆要真足戒撤除.瞅到的事务不弄不妨领会,不要随便治道,简单刊登意睹;听去的事务不根据,不要随便治传,免得制成不良成果.对付于自己认为不当当的事务,不克不迭随便天允许他人.假若您简单许诺,便会进退二易.【本文】:通常道字沉且舒勿慢徐勿朦胧彼道少此道短不闭己莫闲管睹人擅即思齐纵去近以渐跻睹人恶即自察有则改无加警【译文】:道话的时间,吐字要领会、缓缓,不克不迭道得太快,也不克不迭道得暗昧不浑,使人家听不明黑.东家道少,西家道短,他人的利害很易弄领会;与自己的正经事不闭系的,不要去多管.可则,不但搅治了他人,也有益自己的品止.瞅到了他人的擅止,便要料到自己也该当齐力去搞到.即他战他好异很近,只消肯齐力,徐徐也能超过他.瞅到了他人的恶止,要坐刻反省自己.如果创制自己也有,便要赶快改正;如果不,也要引起警告,预防自己犯共样的缺面.【本文】:唯德教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死戚闻过喜闻毁乐益友去良友却闻毁恐闻过欣曲谅士渐相亲【译文】:搞人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公德、教问、才搞战武艺,那些圆里不如人家,便要不竭勉励自己,竭力超过.如果吃的、脱的不如人家,用不着忧忧悲伤.那不是什么不但是彩的事,果为搞人最要害的是品德的建养.听到他人道自己的缺面便气愤,听到他人歌颂谄谀自己便下兴,那么,有益品止的伙伴便会去与您靠近,对付您有益的伙伴便会战您近离.听到他人赞好自己便感触惊骇担心,听到他人指出自己的缺面便欢喜担当.时常那样搞,那些正曲诚真的人,便徐徐与您靠近起去.【本文】: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删一辜【译文】:如果是偶尔中搞了错事,那便喊“错”.如果是蓄意去搞的,那便喊“恶”.有了缺面,要能怯于里对付,并真足改正过去.那样,他人便仍旧把他当佳人瞅;如果不肯启认,还要尽力掩饰,那便是错上加错了.六、《弟子规》泛爱寡【本文】:通常是人皆须爱天共覆天共载【译文】:不管是什么人,咱们皆要互相闭心、敬服战尊敬,果为咱们共共死计正在共一片蓝天下,共一齐土天上.【本文】:止下者名自下人所沉非貌下才大者视自大人所服非止大己有能勿自公人所能勿沉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译文】:一个止为下尚的人,名声自然会下.果为人们敬沉的是一部分的品止,而不是瞅他是可有一副佳的相貌.一个才教歉富的人,名视自然会大.果为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真教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自己有才搞,不要只念着为自己谋公利,也应当搞些对付社会大寡有益的事.他人有才搞,不要心死嫉妒,随便沉蔑、诋毁.不要谄谀凑趣富裕的人,也不要对付贫人自豪无礼.不要厌弃往日的伙伴,也不要只喜欢新结接的伙伴.【本文】:人不闲勿事搅人担心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掀人有公切莫道道人擅即是擅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徐之甚福且做【译文】:当他人正闲着出空时,不要果自己有事女去挨搅.当他人身心担心时,不要跟人家道话而去挨扰他.他人有弊端,千万不要到处宣扬.他人有隐公,千万于不克不迭道进去.歌颂他人擅止,自己便是一种好德.果为他人了解后,便会果此受到勉励而越收齐力天去止擅.宣扬他人恶性,自己便是一种恶止.如果由于太过的厌恶痛恨而一味天去宣扬,便会招去福害.【本文】:擅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二盈通常与与贵分晓与宜多与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埋怨欲记埋怨短报恩少【译文】:伙伴之间互相规过劝擅,则相互皆能成便良佳的品止.如果有错不克不迭互相规劝,二部分正在公德上便皆市有缺陷.拿人家物品战给人家物品,特天要分得浑领会楚.给人家的物品要多一面,拿人家的物品要少一面,那是人情去往的原理.念让他人搞一件事,最先要问一问自己愿不肯意搞.如果自己皆不本意去搞,您赶快也不要让他人去搞.受人恩惠,要戴德正在心、常记不记,并常常念着酬报;他人有对付不起自己的事,往日便算了,不要老搁正在心上,该当宽大为怀,尽管把它记掉.【本文】: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可则理服人圆无止【译文】:对付待家里的厮役,最要害的是自己品止要规则.品止规则固然要害,对付人还要仁慈刻薄.用权势去压服他人,他人便会心服而心不仄.用原理去道服他人,他人才会无话可道.七、《弟子规》亲仁【本文】:共是人类不齐流雅寡仁者希【译文】:共样正在世为人,品止下矮各个不相共.跟着潮流走的一般雅人很多,而有仁德的人却很稠密.【本文】:果仁者人多畏止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佳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译文】:真真品止下尚的人,人们皆心存敬畏.果为仁者道话时曲止不讳,也不逢迎逢迎.不妨靠近品德下尚的仁者,便会得到无限的佳处.与仁者靠近,品止便会一天比一天删进,而缺面便会一天比一天缩小.不靠近品德下尚的仁者,便会有无限的害处.那样一去小人便会乘机靠近,很多事务皆果此而不克不迭成便.八、《弟子规》余力教文【本文】:不力止但是教文少浮华成何人但是力止不教文任己睹昧理真读书籍法有三到心眼心疑皆要圆读此勿慕彼此已末彼勿起【译文】:如果所教的不试验力止,一味读死书籍,简单养成华而不真的习性,不克不迭成为一个真真有用的人.如果只晓得认真去搞,不肯读书籍教习,而顽强于自己的睹解,便不会明黑原理的真假与可,那也是分歧过得的.读书籍的要领有三到:心到、眼到、心到.即心要记,眼要瞅,心要读,那三者真真皆非常要害.正正在读着那本书籍时,不要去念着那本书籍.那本书籍还已读完,不要再去读另一本书籍.读书籍要存心博一,才有成便.【本文】:宽为限紧用功光阴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便人问供确义房室浑墙壁净几案净笔砚正朱磨偏偏心怪异字不敬心先病【译文】:无妨把教习的克日安插得宽裕一些,但是正在教习时要抓紧时间.只消功妇到了,陌死的场合自然便通达了.读书籍时,如果心中有疑问,便要随时搞条记,以便背他人请教,供得准确的意思.房间里要支拾整齐,墙壁要脆持搞净.桌子要脆持浑净,翰朱纸砚等文具要摆搁规则.如果您把朱磨偏偏了,证明心不正在焉.如果字写得草率、不工致,证明您暴躁担心,心出定下去,思维不集结.教习要博心致志.【本文】:列文籍有定处读瞅毕还本处虽有慢卷束齐有缺坏便补之非圣书籍屏勿视蔽聪慧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译文】:存列文籍,要有牢固的场合;阅读完一本书籍,一定要搁回本处,那样便于下次查找.读书籍的人要敬服书籍本.纵然有慢事不瞅书籍了,也要把书籍本整治佳.创制书籍本有益坏,应当随即建补完备.无益身心健壮的书籍刊,该当躲而不瞅,果为书籍内里不正当的事剖析受蔽人们的聪慧、兴张人们的心志.该当多读圣贤的著做.道话不道原理喊“自暴”,搞事胡做非为喊“自弃”,搞人绝不可那样.一部分不克不迭不知自爱;也不克不迭苦于堕降.圣人战贤人地步虽下,皆是不妨通过逆序渐进的齐力建教而达到的.。
弟子规亲仁篇心得体会
弟子规亲仁篇心得体会"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儿童教育经典之一,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儿童的行为修养和道德礼仪进行教导。
其中的亲仁篇,强调了"亲仁"的重要性。
在读完亲仁篇后,我不禁思考自己与亲仁的关系,以及亲仁对我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弟子规"亲仁篇的心得体会。
亲仁,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从小我们就听过"亲仁者必其言"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只有拥有了亲仁之心,才能发出慈悲的声音,用温和的口吻与他人相处。
读完亲仁篇后,我深刻认识到亲仁并非止于道德规范,而是一种内心感悟。
亲仁的第一步,是要先从自我出发。
作为一个学生,我要做到自律自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这样,我才能拥有良好的气质,与他人相处时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同时,我也要尽力去理解他人,换位思考,体谅别人的困难和痛苦。
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做到以德化人,与人为善。
亲仁的第二步,是要关心他人的生活和情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就像亲仁篇中所提到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应该主动了解朋友们的状况,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关怀和帮助。
只有在与他人真诚的交流中,我们才能建立起亲密的友谊,从而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完善。
亲仁的第三步,是要在行动上诠释这种美德。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称道亲仁,更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实践。
亲仁不仅限于家庭和朋友关系,也包括与社会的互动。
我们可以参加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只有当我们用实际行动积极投入社会事务时,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亲仁之道的深刻和意义。
亲仁的最高境界是以仁之心看待世界。
世界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我们应该用宽容、理解和尊重的眼光看待他人,不批评、不嘲笑。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带给我们不同的启示,我们要秉持"广学,厚古,慎罚,明理"的原则,保持虚心,不断进取。
弟子规亲仁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亲仁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亲仁”部分的全文如下: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这部分内容的解释如下:
1.同样是人,品行却各不相同,普通的俗人很多,而品德高尚的仁者却很少。
真正的仁者,大家都会敬畏他,他说话时直言不讳,脸色也不会谄媚讨好。
2.能够亲近仁者,是非常幸运的事,因为这会使我们的品德日益进步,过错也会日益减少。
如果不肯亲近仁者,就会有无限的害处,因为小人会趁虚而入,导致什么事情都会做坏。
这部分内容强调了亲近仁者的重要性,因为仁者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与他们交往可以使自己不断进步。
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小人的影响,因为小人会破坏人们的品德和行为。
1。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弟子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学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后,有多余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
入是在家。
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
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
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
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当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
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
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
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博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导而编成的生涯规范,它划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起首在日常生涯中,要做到孝敬怙恃,友好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涯中行动要当心谨严,言语要讲信誉.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进修,这些都是很主要非做不成的事.假如做了之后,还有过剩的时光精神,就应当好好的进修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怙恃呼应勿缓怙恃命行勿懒怙恃教须敬听怙恃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怙恃亲叫你的时刻,要连忙答应,不克不及迟缓;怙恃亲让你做事的时刻,要立时去做,不克不及迁延偷懒.对怙恃的教导,要恭顺地凝听;对怙恃的责怪,要服从地接收.后代照顾怙恃,冬天要让他们暖和,炎天要让他们清新凉爽.凌晨要向怙恃存问.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怙恃安眠.【原文】: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酸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知怙恃一声,回来也要传递一声,以免怙恃牵挂.日常平凡栖身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尽力去完成,不要随意马虎转变.不要因为小工作,就不禀告怙恃而私自去做.假如自作主意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后代的道理了.器械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不然,一旦被发明,怙恃必定会异常悲伤朝气.凡是怙恃所爱好的器械,必定要尽力替他们预备好;凡是怙恃所憎恶的器械,必定要当心肠处理掉落.【原文】: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友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假如身材有所不适或受到毁伤,就会让怙恃为我们担忧;假如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怙恃觉得难看.怙恃友爱好我,做到孝敬其实不难.怙恃亲不爱好我,我还能居心尽孝,那才是难能宝贵的!假如怙恃有了过掉,后代应当耐烦地劝告使其纠正.劝告时立场必定要平易近人,声音必定要严厉.假如怙恃不肯接收劝告,就等到心境好时再劝.假如怙恃照样不听,还要呜咽要求,即使是以而遭到鞭打,也毫无牢骚.【原文】:亲有疾药先尝日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逝世者如事生【译文】:怙恃亲病了,吃的药本身要先尝一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并且应日夜侍奉在他们的身边,不克不及分开一步.怙恃亲逝世后,要守丧三年,有孝心的,提起怙恃会惆怅呜咽,哀思怙恃养育之恩.居处要力图俭朴,不准酒肉.情欲等事.凶事要完全按照礼制去办,祭奠要完全出于诚心.看待逝世的怙恃亲,要如同他们活着时一样.三.《弟子规》出则悌【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译文】:作哥哥的要爱护弟弟,作弟弟的要尊敬哥哥.兄弟之间可以或许和气相处,对怙恃的孝心也就包含在个中了.假如彼此都把财务看的轻一些,不妄想财帛,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仇.措辞时都可以或许互相谦让一点,多替对方着想,恼恨天然会清除.不管在用餐.就座或行走时,都应当谦逊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原文】: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父老勿呼名对父老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译文】:听到年长者叫人时,应连忙替他去叫.假如被叫的人不在,本身就连忙到年长者那边去,看看有什么工作须要做.称呼父老,不成以直接叫他们的名字.长辈见识多,经历深,要多听他们措辞,不要本身夸夸其谈,表示出很有才干的样子.在路上碰到父老时,要快步迎上前往施礼问候.假如父老一时还没说什么,就要退在一旁必恭必敬地站立,等候指导.碰到父老时,骑马时要下马,乘车时要下车.等父老走过百步以外后,本身才干上马或上车分开.【原文】: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父老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译文】:假如长辈站着,晚辈就不成以坐下.长辈坐下今后,让你坐时,你才可以坐下.在父老面前,措辞声音要低一些.但若低到父老听不清晰的程度,那也是不合适的.在见父老时,要快步走上前往,告退时,要迟缓退出.长辈问话的时刻,要站起来答复,眼睛看着长辈,不要东张西望.看待本身的叔叔伯伯和他人的父辈时,应像看待本身的父亲一样;看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看待本身的兄长一样.四.《弟子规》谨【原文】: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译文】:凌晨要夙兴,晚上要迟睡.人的平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小我都要珍爱此刻的珍贵时光.凌晨起床后,必定要先洗脸刷牙,每次大小便完后都要洗手.这种优越的卫生习惯应当在小时刻就养成.帽子必定要戴正派,衣服纽扣要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整洁,鞋带要系紧.【原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安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喝酒喝酒醉最为丑【译文】:脱下来的衣服和帽子,要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克不及到处乱丢,以免把衣帽弄脏.穿衣服贵在整洁大方,而不在于华美.不单要相符本身的身份,还要和本身的家庭前提相合适.对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会养分不良;吃器械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毁伤脾胃.年轻的时刻,万万不要喝酒.因为一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难看.【原文】:步从容立正派揖深圆拜恭顺勿践阈勿跛倚勿盘蹲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若有人【译文】:走路时要不急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身材要庄重竖立.作揖是要把身子躬下去,礼拜时要必恭必敬.进出门时,脚不要踩到门槛上;不要用一条腿支持身材斜靠着;蹲坐时不要叉开两腿;更不要摇摆大腿.不然,就会显得你没有教化.进出门时,要迟缓地揭开门帘,尽量不要发出响声.走路拐弯时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着器械的棱角,以免造成不须要的损害.手里拿着空的器具,要像拿着装满器械的器具一样当心.走进没人的房间,要像进到有人的房间一样谨严,不克不及乱走乱动.【原文】: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典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译文】:做工作不克不及太匆忙,匆忙时最轻易消失错误.不要畏惧艰苦,应当知难而进,也不要纰漏草率,即使是小事,也要卖力看待.凡是打架嬉闹的场合,必定要远离而不去接近.凡是不合法.不合情理的工作,必定要远离而不去干预干与.预备进入他人家门时,应当先敲门,问一声有人在吗?主人许可后才干进入.将要走进厅堂时,声音要进步一些,以便让里面的人知道.当里面的人问是谁时,要将本身的姓名告知对方.假如只答复“是我”,那对方就弄不清晰你是谁了.【原文】: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实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译文】:想要应用他人的器械时,必须当面向人家提出要求,以便征得他人赞成.假如不问一声就拿走,这就是偷窃.借他人的器械,要在商定的时光内清偿,迁延时光人家今后就不信任你了.他人向你借器械时,假如本身有,不成以小气不借.五.《弟子规》信【原文】: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译文】:凡是说出的话,起首要真实不虚.讲究信誉.说假话哄人.胡言乱语都是不成以的.【原文】: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巧诈语秽污词街市商人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译文】:措辞多不如措辞少,因为言多必有掉.说的话要适当在理.相符现实,万万不要花言巧语.不然人家只会憎恶你.虚假狡猾.繁言小气.下贱肮脏的话,万万不克不及说.阿谀阿谀等粗俗的奸商习惯,都要完全戒除掉落.看到的工作没有弄可以或许清晰,不要随意胡说,随意马虎揭橥看法;听来的工作没有根据,不要随意乱传,以免造成不良效果.对于本身以为不当当的工作,不克不及随意地答应他人.假如你随意马虎承诺,就会进退掉据.【原文】: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隐约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译文】:措辞的时刻,吐字要清晰.迟缓,不克不及讲得太快,也不克不及讲得暧昧不清,使人家听不明确.店主说长,西家说短,他人的长短很难弄清晰;与本身的正经事没有关系的,不要去多管.不然,不单搅乱了他人,也有损本身的德行.看到了他人的善行,就要想到本身也应当尽力去做到.即他和他差距很远,只要肯尽力,逐渐也能赶上他.看到了他人的罪行,要连忙检查本身.假如发明本身也有,就要立时纠正;假如没有,也要引起当心,防止本身犯同样的错误.【原文】: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译文】:做人最要紧的是本身的道德.学问.才干和身手,这些方面不如人家,就要不竭鼓励本身,尽力赶上.假如吃的.穿的不如人家,用不着忧闷哀痛.这不是什么不但彩的事,因为做人最主要的是品格的教养.听到他人说本身的错误就朝气,听到他人赞扬奉承本身就愉快,那么,有损德行的同伙就会来与你接近,对你有益的同伙就会和你远离.听到他人赞扬本身就觉得惊恐不安,听到他人指出本身的错误就欢乐接收.经常如许做,那些正派说谎的人,就逐渐与你亲近起来.【原文】: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盖增一辜【译文】:假如是无意中做了错事,这就叫“错”.假如是有意去做的,那就叫“恶”.有了错误,要能勇于面临,并完全纠正过来.如许,他人就照样把他当大好人看;假如不肯承认,还要逝世力掩盖,那就是错上加错了.六.《弟子规》博爱众【原文】: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译文】:不管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干怀.爱护和尊敬,因为我们配合生涯在统一片蓝世界,统一块地盘上.【原文】: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信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译文】:一个行动崇高的人,名声天然会高.因为人们敬佩的是一小我的操行,而不是看他是否有一副好的边幅.一个才学丰硕的人,名望天然会大.因为人们所信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本身有才干,不要只想着为本身谋私利,也应当做些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事.他人有才干,不要心生嫉妒,随意歧视.诽谤.不要阿谀凑趣富有的人,也不要对穷汉清高无礼.不要厌弃曩昔的同伙,也不要只爱好新交友的同伙.【原文】: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等于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等于恶疾之甚祸且作【译文】:当他人正忙着没空时,不要因本身有事儿去打搅.当他人身心不安时,不要跟人家措辞而去打搅他.他人有短处,万万不要到处宣传.他人有隐私,绝对不克不及说出去.赞扬他人善行,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因为他人知道后,就会是以受到鼓励而加倍尽力地去积德.宣传他人恶性,本身就是一种罪行.假如因为过火的厌恶仇恨而一味地去宣传,就会招来祸害.【原文】: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抱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译文】:同伙之间互相规过惩恶,则彼此都能成就优越的德行.假若有错不克不及互相劝戒,两小我在道德上就都邑出缺点.拿人家器械和给人家器械,特殊要分得清清晰楚.给人家的器械要多一点,拿人家的器械要少一点,这是情面交往的道理.想让他人做一件事,起首要问一问本身愿不肯意做.假如本身都不原意去做,你赶紧也不要让他人去做.受人恩情,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并不时想着酬报;他人有对不起本身的事,曩昔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应当广大为怀,尽快把它忘掉落.【原文】: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译文】:看待家里的佣人,最主要的是自身操行要正派.操行正派虽然主要,对人还要善良宽厚.用势力去胜过他人,他人就会口服而心不服.用道理去说服他人,他人才会无话可说.七.《弟子规》亲仁【原文】: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译文】:同样活着为人,操行高下各个不雷同.跟着潮流走的通俗俗人许多,而有仁德的人却很稀疏.【原文】: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穷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穷害小人进百事坏【译文】:真正操行崇高的人,人们都心存敬畏.因为仁者措辞时直言不讳,也不阿谀阿谀.可以或许亲近品格崇高的仁者,就会得到无穷的利益.与仁者亲近,德行就会一天比一天促进,而过掉就会一天比一天削减.不亲近品格崇高的仁者,就会有无穷的害处.如许一来小人就会乘机接近,许多工作都是以而不克不及成就.八.《弟子规》余力学文【原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念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译文】:假如所学的不实践力行,一味读逝世书,轻易养成脆而不坚的习惯,不克不及成为一个真正有效的人.假如只晓得负责去做,不肯念书进修,而执拗于本身的看法,就不会明确道理的真假与否,这也是不合错误的.念书的办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即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这三者确切都异常主要.正在读着这本书时,不要去想着那本书.这本书还未读完,不要再去读另一本书.念书要居心专一,才有成就.【原文】: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译文】:无妨把进修的刻日安插得裕如一些,但在进修时要抓紧时光.只要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天然就通晓了.念书时,假如心中有疑问,就要随时做笔记,以便向他人就教,求得精确的意义.房间里要整顿整洁,墙壁要保持干净.桌子要保持干净,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摆放正派.假如您把墨磨偏了,解释心不在焉.假如字写得潦草.不工整,解释你急躁不安,心没定下来,思惟不分散.进修要收视反听.【原文】: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出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愚蠢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译文】:存列典籍,要有固定的地方;浏览完一本书,必定要放回原处,如许便于下次查找.念书的人要爱护书本.即使有急事不看书了,也要把书本整顿好.发明书本有破坏,应当随即修补完全.无益身心健康的书刊,应当避而不看,因为书里面不合法的事理会蒙蔽人们的愚蠢.废弛人们的心志.应当多读圣贤的著作.措辞不讲道理叫“自暴”,做事任性妄为叫“自弃”,做人毫不成如许.一小我不克不及不知自爱;也不克不及甘于腐化.圣人和圣人境界虽高,都是可以经由过程循序渐进的尽力修学而达到的.。
关于弟子规亲仁学习心得
弟子规亲仁学习心得关于弟子规亲仁学习心得“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是《弟子规》的总叙,充分概括了所要求我们达到的准则,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学习,如何讲究文明和礼貌。
《弟子规》全篇十分短小,360句,仅1080字,却蕴含丰富,它总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入则孝”告诉我们在家中要听从父母,爱亲人。
亲人有困难或者有病,要真心实意地帮助照顾他们,不与父母争吵,听父母的话。
这让我们在家中与父母之间更加和睦、温馨。
“出则悌”告诉我们出行在外要和在家中一样,为人为谦虚,见长辈要让道懂道理,这使我们在外出时有“风度”、“彬彬有礼”。
“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小事上也可以体现你和性格,不要不把小事放在眼里,做人必须从小事做起,这使别人眼中的我们十分文雅,完全是一谦谦人子。
“信”告诉我们要时时讲诚信,诚实守信是做人本分,要直言不讳,不要喜怒无常。
“泛爱众”告诉我们,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勿喜新厌旧,要爱每一个人,要心胸宽广。
“亲仁”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不要勾心斗角,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
“余力学文”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它告诉我们听讲时要认真,学习时要努力,写作时心态要端正,要心无旁物。
以上是我多弟子规的理解,那么下面我就简单的说一下它在工作中给我的启示。
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是指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该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马上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惕。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形成恭敬之心,尊老爱幼。
弟子规亲仁心得体会
弟子规亲仁心得体会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孩子们学习做人处世的一本教科书。
《弟子规》中强调了亲仁之道,即亲近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
通过学习和实践亲仁之道,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做到和睦相处,以及尊重他人,进而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灵成长。
亲仁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教导人们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在当今社会,亲仁之道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格素养。
因此,学习和实践亲仁之道对于当代人来说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亲仁之道的核心是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以及学会和他人和睦相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人际关系的问题,比如和家人相处的问题,和同事相处的问题,和朋友相处的问题等等。
亲仁之道教导我们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在家庭中,我们需要尊重父母,孝敬长辈,以及和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而弟子规中也强调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在弟子规中,孩子们被教导要尊重父母,遵从父母的教导,以及孝敬父母。
这些教导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以及和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尊重同事,合作共赢,以及和同事和睦相处。
亲仁之道也教导我们在工作中要尊重他人,与同事合作共赢,以及和同事和睦相处。
在当今社会,人们在工作中也需要学会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尊重他人,以及如何和同事和睦相处。
这些都是亲仁之道所教导的内容,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朋友之间,我们需要真诚相待,交友慎重,以及和朋友和睦相处。
弟子规也对交友有明确的教导,教导我们要慎重交友,选择品德良好的朋友,以及和朋友和睦相处。
在当今社会,人们在交友中也需要学会如何与朋友和睦相处,如何选择品德良好的朋友,以及如何处理朋友关系。
弟子规亲仁心得体会
弟子规亲仁心得体会弟子规中亲仁是指要亲近、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心态和行为规范。
亲仁的真谛是要发自内心地对他人怀有真诚、宽容和尊重的态度。
以此为核心,我在实践生活中逐渐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亲仁需要培养一颗善良的心。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结果,只有具备善良的内心才能真正做到亲仁。
在我的经历中,我发现只要我以善良为出发点对人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真诚地帮助他人,就能收获到他人的真诚和关心。
而且,善良的内心还能给自己带来宁静、平和的心态,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和包容他人的不足,与他人和睦相处。
其次,亲仁需要学会倾听和关心他人。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主动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抱怨是亲仁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遇到一些烦心事,而当我遇到一个愿意倾听我的朋友时,我感到异常温暖和宽慰。
因此,我也学会了去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抱怨,付出一些关心和帮助。
只有懂得关心他人,才能真正建立起亲密而稳固的人际关系。
再次,亲仁需要学会宽容和谅解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宽容和谅解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宽容与谅解的重要性。
当我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我会发现别人的行为可能是由于一些原因而造成的,并不是故意为之。
这样一来,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
最后,亲仁需要落实于实际行动。
心里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将这份爱化作实际行动。
例如,在家庭中,亲仁可以表现为尊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在学校中,亲仁可以表现为帮助同学、尊重师长;在社会中,亲仁可以表现为关注弱势群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亲仁,使亲仁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总之,弟子规中的亲仁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感悟。
我明白了亲仁的价值和意义,学会从内心尊重和关爱他人,学会倾听和关心他人,学会宽容和谅解他人。
这些经验让我发现,只有真心对待他人,才能真正建立起亲密而稳固的人际关系,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弟子规亲仁心得体会
弟子规亲仁心得体会弟子规亲仁心得体会篇1《弟子规》亲仁心得体会《弟子规》是孔子的教诲编成的一本儿童启蒙读物,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言语文明、行为规矩等,是一本为为人子弟教育而编写的。
“亲仁”是《弟子规》中重要的一个章节,主要讲述了如何亲近有仁德的人,以及仁德的言行。
我在学习这一章时,深深感到“亲仁”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亲疏之分,有贫富贵贱之分,有贤愚之分。
而我们作为人子弟,不论贫富贵贱,都应该亲近有仁德的人,远离无礼无德的人。
因为“德才兼备的人,是完美的。
”所以我们要向有仁德的人学习,汲取他们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而“仁”的言行,体现在《弟子规》中,就是“尊敬长辈、友爱兄弟、言语文明、行为规矩”。
这些内容与我们现代的生活也有联系。
比如,“尊敬长辈”,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也十分重要。
我们要尊重父母、尊重师长,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再比如,“言语文明”,在现在社会也十分重要,因为人们在相互交流中,使用文明的语言,不仅可以避免误会和冲突,还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通过学习“亲仁”这一章,我更加明白了“仁”的含义,也更加明白了亲近有仁德的人的重要性。
我将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努力地向有仁德的人学习,以“仁”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总结,我通过学习《弟子规》“亲仁”这一章,不仅了解了“仁”的真正含义,也学会了如何亲近有仁德的人,并且立志要做一个有仁德的人。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
弟子规亲仁心得体会篇2《弟子规》亲仁心得体会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在自己的言行上,尽可能的做到善良与和谐,以更好地传递正能量,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以下是我的《弟子规》亲仁心得体会:一、亲仁体验“亲仁,近仁。
亲仁就是亲近有仁德的人,接近有仁德的人。
有仁德的人,不仅生活淡泊,而且乐于助人,乐善好施。
亲仁,就是亲近仁者,接近仁者。
弟子规第六篇亲仁
弟子规第六篇亲仁亲仁一篇共分为七个小节,每小节都围绕着亲人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在亲仁的道路上,必须首先从对父母敬孝开始。
作为一个弟子,要以敬爱的心态对待父母,时刻尊敬他们,尽孝道之责。
父母养育了我们,是一种天然的亲缘,我们应该珍惜这份缘分,并用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亲仁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尊重长辈。
长辈是我们生活中的智慧源泉,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我们要虚心向长辈请教,学习他们的长处,遵从他们的教诲。
与长辈相处,要以礼貌为先,不可失礼,更不能有不敬之态。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家庭和睦、和谐。
此外,在亲仁的道路上,还要关心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兄弟姊妹是共同生长的伙伴,是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的亲人,我们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遇到问题时,要学会宽容,包容对方的过错,拉近彼此的关系。
亲仁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部,还包括对亲戚朋友的关爱。
在亲戚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助互助。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和支持。
同时,也要学会感恩,记得自己所受到的帮助和关爱,用心回报他人的恩情。
在人际关系中,尤其要注意遵守道德规范,不做出对不起亲人的事情。
要做一个守信用、守承诺的人,言行一致,让人信赖。
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亲仁之道得以弘扬。
亲仁之道是弟子修身养性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言行举止,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弟子们要时刻铭记在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亲仁之道,以此来塑造品格,提升修养,成为真正的有德之人。
通过对《弟子规》第六篇亲仁内容的解读,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亲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贯彻亲仁之道。
只有将亲仁之道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实践道德,提升修养,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亲仁之道为指引,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弟子规心得体会亲仁
弟子规心得体会亲仁心得体会:弟子规心得体会亲仁作为一名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我最近有幸学习了《弟子规》,这部古代教育经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亲仁”这一部分让我受益匪浅,它教导我们要亲近仁人,向他们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
在我看来,亲仁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亲仁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地位,忽略了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
而《弟子规》告诉我们:“仁者,人也。
”这意味着亲近仁人,就是要亲近那些具备道德品质的人。
通过与他们交往,我们可以学到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例如,我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就是一个仁人。
他提倡“仁爱”,主张以仁义道德来调节人际关系,影响了无数后人。
亲近孔子,我们可以学到他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念,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与人为善。
亲仁有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
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他的行为和处世之道。
《弟子规》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告诉我们,接近仁人,我们可以受到他们的熏陶,从而提高自己的品德。
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所说:“人物造就环境,环境造就人物。
”当我们亲近仁人时,我们会被他们的优秀品质所感染,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如何做人,还可以学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亲仁有助于我们实现人生目标。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而仁人往往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智慧,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正如我国古代诗人杜甫所言:“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与我们亲近的仁人可以为我们提供真诚的批评和合理的建议,帮助我们正视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实现人生目标。
弟子规—(六)亲仁,余力学文
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周墙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干 净,所用的笔和砚台要摆放端正,在砚台上磨墨,如果墨条 磨扁了,就是存心不端正,写字若随便不公正,就是心里先 亲仁 有了病。
余力 学文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的做到。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 就不要想到别段,这段还未读完读通,不要因为没有 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另一段,而东翻西阅, 亲仁 不肯定下心来,按步就班的读完。
余力 学文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却义。
余力 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亲仁 余力 学文
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却不肯力行,只在学问上研 究探索,这样最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怎能成为 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相对的,如果只重力行,对于 学问却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 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弟子规
目 柒 陆 伍 肆 叁 贰 壹
余
力亲 学仁
文
泛 爱 众
信谨
出 则 悌
Hale Waihona Puke 入录 则孝
目 录
亲仁 余力学文
总 叙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亲仁 余力 学文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_《弟子规》_原文_注释_翻译_解读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出处】本句出自《弟子规》第七章亲仁【原文】能亲①仁②,无限好。
德③日④进⑤,过日少。
【注释】①亲:亲近。
②仁:有仁德的人。
③德:品德。
④日:一天天。
⑤进:提高,进步。
【翻译】如果我们能够亲近道德高尚的人,可以向他们学习,真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样我们的德行才能不断地进步,我们的错误也会相应地减少。
【解释】我们学业的成功、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所以我们要亲近道德高尚的人,要听他们所说的话,要观察他们的行为,并且像他们那样做人做事,我们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榜样,不断地和他们学习。
我们如果找到了令人佩服、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就要真诚地去敬重他们,去学习他们身上好的地方。
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保持谦卑的心态,拥有一颗恭敬的心,才可以更好地跟老师学习。
我们接近我们的老师,自然能够接受他们的感染,在他们的熏陶下,我们才能更快地取得成功。
“德日进,过日少”,我们的缺点、毛病,也会因为老师对我们的教诲而逐渐减少,就连我们的形象和气质也会不断变好。
所以,想要成功,首要就是要亲仁,亲近那些仁德的人,亲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亲近那些对我们有所帮助的人。
【解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果接近品德优秀的人,会对我们的未来人生有很大的帮助,而一位具有优秀品质的老师,则会成为我们未来的人生路上至关重要之人。
一位好的老师,不仅可以教会我们知识,更能教会我们人生的道理,他们是我们未来人生的向导。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在面对自己的老师时,我们应该尊重对方,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不可做出忤逆之事。
据说,有一年宣化府曾经摆下一个擂台,吸引了周边很多个州县的武功高手前来打擂台。
这场擂台一连摆了21天,每天都有很多人上场、下场,有些人是自己认输,而有些人则当场被打死。
这样的恶性循环让很多人都惨死在擂台之上,直到最后那天,一个和尚的出现,终于终止了这场擂台,他将所有的对手全部击败,最后夺得了头奖,而他就是当时人称“生铁佛”的武林高手。
弟子规亲仁篇读后感
弟子规亲仁篇读后感《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经典教育著作,其中的亲仁篇是其中的一部分,它是教育子女的经典之作。
亲仁篇主要讲述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等亲情和友情的道理。
这篇文章让我深受启发,使我对亲情和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弟子规》亲仁篇中,作者告诫我们要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
父母养育我们,教导我们,给予我们无私的爱和关怀,我们应该用心去感恩、孝敬和尊重父母。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很多人忽略了对父母的孝敬,甚至出现了不敬父母的现象。
读了亲仁篇,我更加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和爱护父母。
另外,在亲仁篇中,作者还告诫我们要尊重师长。
师长教导我们知识,指导我们成长,他们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听从他们的教导。
在学校里,我们要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这是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做的。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长辈和长者,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此外,亲仁篇还强调了友爱兄弟的重要性。
作者告诉我们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不要争吵和打架。
兄弟之间要彼此关心,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够和睦相处,共同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产生矛盾和争执,但是读了亲仁篇,我明白了友爱兄弟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和维护和睦的家庭和睦的友情。
通过阅读《弟子规》亲仁篇,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亲情和友情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但是亲情和友情却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珍惜亲情和友情,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友爱兄弟,这样我们才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会牢记亲仁篇的教诲,努力去做一个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的好孩子。
弟子规亲仁篇心得体会
弟子规亲仁篇心得体会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之一,通过教导孩子们学习做人的道理和规范行为,塑造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
其中,“亲仁”是弟子规的第一篇,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在学习和实践亲仁篇过程中,悟出了一些心得体会,愿意与大家分享。
亲仁一词,本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意味着亲近他人、对人友善。
弟子规要求我们对待他人要友好、关怀,不要虐待欺负他人。
这似乎是人之常情,但实际情况却往往未必如此。
现代社会,许多人缺乏亲仁的觉悟,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无视他人权益。
对此,我们应该深思,为何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首先,当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常常为了争取资源和利益而忽视了亲仁之道。
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丰富增加了人们的欲望,追求个人利益成为支配行为的主旋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反思个人的行为,不要把追求个人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动机。
亲仁之道恰恰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让我们的亲情、友情、社交之情都能得到正常的平衡。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其次,亲仁之道需要教育和培养。
亲仁不是天生的品质,而是通过教育和父母的言传身教逐渐形成的。
然而,现代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培养。
我们需要将亲仁的理念融入到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的关爱他人和责任心。
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我们才能让孩子们养成关心、帮助他人的良好习惯,让亲仁之道根植于他们的内心。
再次,亲仁需要从自身做起。
弟子规教导我们要先行自己,以身作则。
如果我们自己都无法做到友善待人,怎能期待他人尊重和关爱我们?亲仁之道需要我们主动去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需要和权益。
只有我们先改变自己,才能影响他人,推广亲仁的价值观。
最后,亲仁之道需要扩展到社会层面。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公益慈善活动,让亲仁之道贯穿于社会每个角落。
同时,亲仁也应该成为政府的重要指导原则,促进社会公立志愿服务,建立一个关爱他人、共同发展的社会文明。
总之,弟子规亲仁篇教导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做一个善良、友善的人。
弟子规亲仁篇
弟子规亲仁篇
一、仁者爱真
1. 仁者必爱真,行仁者必以真为先。
仁者考虑利他,慈悲为怀,无私无畏,以真信为本。
2. 真理是无限的,仁者以真理为基础,善行不断,坚持真谛不离;不要偏心,敌视谬误,勇往直前,切实做出好的实践。
3. 仁者深爱真,自觉心中充满真理,以真丈夫之山水万山万水,无所不及,全心献身仁德,为世界带来美好。
二、规者明行
1. 规者必明行,规行严谨,遵守规范,不违背仁义,严谨端正。
行规为性,明定合理,以规矩兴则,使行事更有条理、更加协调。
2. 规者以明理为先,理性遵守规约,严明六艺,每一项规则都有其合理之处,虽有小阙,也定都有大义。
3. 规者行于有序,不作乱为,用规范驱动行为,树立一种良好的实践模式,是仁者秉持的中心思想。
三、亲者谦虚
1. 亲者必谦虚,慎重近谦,德行平和,心态谦虚,滴水不漏,以谦虚隐藏自己,做到低调谨慎,令人畏敬。
2. 亲者可推崇,不自夸耀,做事勤勉尽责,行善不私,怀有关。
弟子规亲仁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亲仁全文及解释《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著作之一。
本文将介绍《弟子规》的全文,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李毓秀所著,用于教导儿童和青少年如何培养品德和礼仪的重要著作。
全书共分五卷,囊括了孝道、友爱、敬老、尊师、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教诲。
第一卷:孝道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弟子规》中的孝道内容主要包括尊敬父母、孝顺兄长、关心家庭、持家有道等。
这一部分的教诲意在培养儿童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子女对父母的尊敬。
通过《弟子规》的教导,孩子们能够明白孝顺的重要性,并将之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和为人处事之中。
第二卷:友爱友爱是培养儿童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重要环节。
《弟子规》中的友爱内容包括友善待人、礼貌待客、团结合作等。
友爱是一种乐于助人的品质,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儿童可以培养自己的与人为善的意识,学会换位思考,形成和谐相处的能力,从而培养出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卷:敬老尊敬老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
《弟子规》的敬老内容主要包括尊敬老师、长辈,关心帮助老年人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儿童能够明白敬老的重要性,懂得尊重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学会听取长辈和老师的指导。
第四卷:尊师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弟子规》中的尊师内容主要包括尊敬师长、恭敬师长、虚心向老师学习等方面。
这一部分的教诲是为了培养学生尊重老师、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学会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和指导。
第五卷:待人接物待人接物是培养儿童成为一个和善、有爱心的人的重要内容。
《弟子规》中的待人接物内容包括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公正正直等。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儿童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并且培养出公正、正直的品质。
总结:《弟子规》是一本为儿童和青少年编写的教育著作,它通过一系列的教诲,培养了孩子们的品德、礼仪和道德观念。
通过学习《弟子规》,儿童能够明白孝道、友爱、敬老、尊师、待人接物的重要性,并将这些价值观贯穿于日常生活中,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图文国学《弟子规》亲仁精品课件
图文国学《弟子规》亲仁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亲仁”的含义,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3. 通过学习《弟子规》,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文学修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亲仁的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亲仁原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弟子规》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亲仁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亲仁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弟子规》中“亲仁”章节的内容,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亲仁的含义。
3. 例题讲解:列举一些关于亲仁的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亲仁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查学习效果。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亲仁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亲仁章节2. 主要内容:尊敬长辈友爱兄弟谨慎行事谦逊有礼关怀他人亲近仁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践行亲仁原则。
(2)谈谈你对“亲近仁者”这句话的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这一点?2. 答案:(1)示例:在家庭中,尊敬父母,关爱弟弟妹妹,帮助家人做家务;在学校里,尊敬老师,关心同学,乐于助人。
(2)示例:与有道德品质的人为伍,向他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弟子规》其他章节,了解更多国学经典,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真正做到亲仁。
弟子规亲仁篇心得体会
弟子规亲仁篇心得体会亲仁,众友,乡里孰不爱?亲仁之德,乃人伦中最为重要的品质之一。
孔子在《弟子规》亲仁篇中,强调了亲近和友善的重要性,并给予了清晰的指导和规范。
下面是我对亲仁篇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亲仁篇中,孔子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以及友善待人。
这些教诲都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首先,亲近父母是亲仁的基础。
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恩赐者,他们为我们付出了无尽的爱和关怀。
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地孝敬他们,关心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我们才能真正用心去感恩和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其次,尊敬师长也是亲仁篇中的重要内容。
教育者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传授知识,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在学校或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老师、长辈和上级,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策。
通过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我们不仅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受益于他们的指导和启发。
尊敬师长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对他人付出的回报。
此外,友善待人也是亲仁篇中强调的内容。
友谊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它能够给予我们支持、鼓励和快乐。
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应该保持真诚、友善和宽容的态度。
尊重他人的感受,理解别人的困难,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共同合作完成任务,我们能够建立深厚的友谊和亲密的关系。
总之,亲仁篇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明确而宝贵的指导。
亲近父母、尊敬师长以及友善待人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培养亲仁的品质,我们能够建立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关系,同时也能够塑造自己优秀的人格。
亲仁之道不仅使我们与他人更加和谐相处,也让我们成为更加令人尊敬和受欢迎的人。
让我们牢记亲仁篇的教诲,并将之贯彻于日常生活中,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对《弟子规》亲仁篇的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和实践亲仁之道,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亲仁之德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使之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和标准。
弟子规亲仁心得体会
弟子规亲仁心得体会《弟子规》亲仁心得体会。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内容包括了行为规范、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诲。
其中有一条关于亲仁的规定,即“亲仁,善邻,仁至义尽”,意思是要亲近仁德的人,善待邻里,以仁心待人,尽到义务。
这一条规定,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并践行亲仁的道德规范呢?下面是我对亲仁心得的体会。
首先,亲仁意味着要善待身边的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可能性格讨厌,有的人可能处境困难,但是作为一个有亲仁之心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包容、理解和善待他人。
无论是在家庭中、学校里还是社会上,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亲仁。
其次,亲仁还意味着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在现代社会,公益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亲仁之心正是这些活动的重要支撑。
参与公益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还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比如,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障人士或者贫困家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只有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我们才能真正践行亲仁之心。
再次,亲仁还意味着要尊重他人的感受。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意见。
不要随意伤害他人,不要随意批评他人,而是要用善意和宽容去对待他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亲仁。
最后,亲仁还意味着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爱心是亲仁之心的重要表现形式,只有有爱心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亲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用爱心去温暖他人的心灵。
只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们才能真正践行亲仁之心。
总之,亲仁之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它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通过学习《弟子规》中的亲仁规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亲仁之道,更好地践行亲仁之心。
只有在亲仁之心的指引下,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亲仁之心,让这种美德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仁“不亲仁,无限害。
小人进,百事坏。
”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
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
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品,心不端。
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
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
”“有缺坏,就補之。
”“非圣书,屏勿视。
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
圣与贤,可驯致。
”结果年轻人气盛想要行刺,但是没有能够成功,结果就逃跑了,跑到了现在江苏省这个地方。
有一天在桥上遇到了一位老者,这个老者见到张良,老者是个高人,看到张良来了,故意把鞋就踢到了桥下的水里,就跟张良很不客气的说,年轻人,你来把我这个鞋子捡上来。
张良看到这个老者这样说话,也很同情他,哎,一个老人嘛,他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吧。
你看古人因为有孝道的根基,他就能够尊敬老人,于是张良就下了河水、河边,把鞋子捡上来。
捡上来以后老人就把脚一伸说,你给我穿上。
张良一看这老人家这样真够跋扈的。
又想想,对老人要有恭敬心,不要见怪,于是就给他很好的穿上鞋子。
结果老人看了张良这种举动很满意,他说,孺子可教也。
这个年轻人还是可教的,受教。
为什么呢?因为他有恭敬心。
于是就跟他讲说,我有一个大法传给你,你五天以后,咱们在这个桥上等候,天亮的时候,你一定得到。
五天以后,张良天刚亮就来到了桥边,发现老人已经在那等候,老人很生气的对张良说,你怎么跟老人家约会都迟到,今天不能够传给你了,五天以后咱们再在这个桥边再见面。
于是五天以后,这个时候张良就天没亮就来了,来了以后一看,老人家又已经在那边等了。
结果老人家又要把他撵回去。
说五天以后你再来,结果五天以后,张良干脆晚上就不睡觉了,半夜就到了桥边在那儿等,结果等了一段时间,天没有亮,老人就来了,这个时候,老人家点头说,好吧,我现在就传一部《太公兵法》给你。
姜太公的兵法,说你读了这本书以后,你可以将来推翻秦朝,定国安邦都没问题。
所以张良接受了这部宝书以后回去就认真的学习,后来辅佐刘邦,真的推翻了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建立了汉朝大一统的天下,也为自己的国家、人民雪耻了。
所以你看看,要亲近老师,要有那种恭敬、谦卑的心。
这种心才是受教的心,如果对老师轻慢或者是没有信心、不恭敬,这种人就接受不了大法,不管学什么都要有这种心,这个心就是恭敬心和信心,还有谦卑的心,这三大要素都要具足。
这个“亲仁”不仅是包括亲近仁德的人,也包括什么呢?亲近圣贤教育。
这个仁也代表仁道。
孔子曾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是讲君子哪怕是在衣食住行、日用平常之间都没有违反仁,换句话说,他时时刻刻都不违背仁道,这就是真正亲仁。
“造次”就是在急促、匆忙的时候,“颠沛”就是流离颠沛的时候都没有违背仁道,这是真正君子。
那么真正行仁道的人他就绝对不会造恶,孔子说“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立志行仁道,他哪会做坏事呢?所以还有做坏事的时候,还有起恶念的时候,这就还没有真正行仁,真正志于仁,立志行仁,都没有啊。
所以我们要检查自己有没有真正生起亲仁的志愿,有这个志愿,真的时时刻刻都会检点、都会反省,用圣贤教育来反省自己。
那底下这句讲:“不亲仁,无限害。
小人进,百事坏。
”如果不亲近仁德的人、不亲近圣贤教育,那就是有很多的害处。
像古人也讲“三日不读圣贤书便面目可憎。
”那是古人啊,现在呢?一日不读圣贤书就面目可憎了。
一天如果不学习讨论这个圣贤的教育,恐怕烦恼习气就会起来,又会造恶了。
所以良师益友不可以远离,圣贤的经教不可以不学习。
那怎么学习?我们现在庆幸有高科技,有这些网路设备,我们大家可以就在家里面,在自己的电脑荧屏面前,大家都可以一起学习讨论,在这个电视机前一起探讨,如何敬德修业,这个也是互相做良师益友。
我们在这里讲,讲的不对的,远方的朋友就来电子邮件告诉我们如何改进,这些都是切磋琢磨,这是很好的事情,即使是在这样的一种污染的社会里面,我们也能够得到圣贤教育的喜乐。
如果不学习、不亲近良师益友,这个底下讲的就会出现什么害处呢?“小人进,百事坏。
”什么是小人呢?就是追求世间名闻利养,搞自私自利,胸无大志,对圣贤教育他并不想要学习,这是叫小人。
小是因为他心量小,他的心量只有他自己,这叫小人,什么叫大人呢?大人是心量大,真的心怀天下,心里面装着宇宙一切的众生,他忘了自己了,这是仁者。
所以《易经》上讲:“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我们如果不亲近仁者,必定是亲近小人了。
人都是一类类的聚起来的,我们如果不好学,不肯学习圣教,那么就跟仁者越来越远了,就会跟小人在一起了,最后使自己不知不觉成为小人了。
所以这个我们要很警觉,亲近仁者还是亲近小人,全在自己。
这是从因上,那么从果上讲亲近仁者必定能够得到幸福人生,必定有成功事业,必定最后做圣做贤。
亲近小人呢?最后的结果是痛苦、痛苦人生,是奥恼、是失败,做人做的很失败,最后就堕落。
所以第六章虽然很短,但是也非常重要,告诉我们不可一日远离良师益友,不可一日不读圣贤书。
好,第七章就是最后一章,讲学文。
学文,就是讲余力学文,《弟子规》里面讲了七个方面,前面六个方面讲孝、悌、忠、谨、信、爱众、亲仁,这些方面都是让我们自己努力去落实而提升自己的。
那是只讲力行这方面,那么学文,就是要学习圣贤经典。
所以学习了圣贤经典帮助我们力行,那我们力行就有正确的方向。
所以这个学文很重要,并不是看到说有余力才学文,没有余力不学文也没有关系,不是这样讲。
余力学文是强调我们力行重要,但是学文是帮助我们力行。
所以文不可不学。
朱子《治家格言》上面就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这是自己的儿女、晚辈,虽然愚钝,这个愚可能是学文方面比较资质差,但是也要让他们学文,经书不能不读。
所以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学文和力行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
力行帮助我们学文,学文帮助我们力行,我们学到了圣贤教育,帮助我们指导我们去生活、去工作、去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在力行。
那么真正力行了,对于圣贤的教诲,又有新的悟处、又有更深入的体验,所以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力行是行门,学文是解门,要理解,解行并重。
学文,什么叫文?在《论语》里面子贡曾经问过孔子,“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孔文子,他为什么有文这个嗜号呢?孔子回答他说,“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所以学文的文,我们要晓得是什么呢?孔子说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是聪明、资质很好的。
资质很好的人容易傲慢,所以可能不好学,他认为自己了不起不肯学习了。
聪明的人都好学,这就文。
刚才讲的“子孙虽愚”也要好学,聪明也要好学,所以好学总要对每一个人都重要。
不耻下问是我们谦卑的态度,即使是学问道德比我们低下的或者是地位比我们低下的,我们都虚心的向他们请教,有这种谦卑的态度,这叫做好学,这叫文。
所以,如果只力行,不肯学文的,那最后可能弟子规讲的“任己见,昧理真。
”自以为是,就违背了真道。
所以《中庸》上跟我们讲“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智慧,我们说聪明、智慧,是好学的人就近乎是智慧了,力行的人近乎仁者了,所以这里讲到两个都重要啊,力行和学文,知耻近乎勇,是指我们要改过自新,还有过失,这是可耻的。
勇于改过,就是勇猛,所以好学帮助我们知耻,力行帮助我们、这是力行来改过,这是圣贤学问。
孔子曾经讲,“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是圣人,圣人跟凡人不同的地方在那里呢?孔子说,一个小城,可能只有十个家庭,小城是邑,必定会有忠信这方面品行有跟孔子一样的,丘就是孔子的名字,但是,不如孔子好学。
所以如果能够将忠信做到很好,像孔子这样的,这是力行做得很好,但是如果不好学、不肯学文,那么也不能成为圣人。
所以这句话固然是孔子自己谦虚的话,但是要知道要成就圣贤必须要好学。
所以我们来看《学文》这一篇第一句:“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这是讲如果我们对圣贤的教育不去力行而只是学一些文章词句,甚至讲会讲、讲的头头是道,自己没做到,这讲的多了,会什么样子呢?“长浮华,成何人”,这句话批评的很不客气,增长的就不是道德学问了,是浮华之气,就变得傲慢了,变得是夸夸其谈了,那成什么样的人呢?古人有一个批评的词叫伪君子。
现在很多家长就是只注重孩子的学校的功课那个成绩分数,没有注重孩子的品行教育,结果孩子学习越好,他的傲慢越重,他的浮华之气越严重,所以品德越亏缺。
我们看到菲律宾有一家华人报纸曾经登过一个例子,是讲一个华人孩子读书,上学,这是跟这个老师很好,老师也很喜欢他,因为这个孩子读书成绩非常有优秀,可是有一天,当这个老师走到校门口,正看到这个孩子对着一个年长的妇女在那里生气吼叫,上前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年长的妇女是他母亲,他母亲知道孩子在学校得了感冒,特地送药来,结果这个孩子竟然对他母亲大吼大叫,事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孩子就老实承认,说因为怕自己母亲来了学校同学看见了都会笑话他,你家老奶奶怎么来了。
因为他母亲年纪比较衰老,他不愿意让他母亲被人看见,他觉得这样会丢面子,你看看,学习好的,竟然有这样浮华之气,一个人孝都没有了,他真的成何人啊?说句不好听的话,用这个孟子里头的一句话讲,与禽兽何异。
因此品德这个提升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不可以只学文,不力行,那么这个学文,现在学校也都不注重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教育,所以连学文都没有了,只学点科技常识,所以我们的下一代真的怎么可能成为为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恢复传统文化教育,恢复伦理道德教育,这是当务之急啊。
好,下面第二条讲的:“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这是讲只力行,而不去学习圣贤教诲,那就完全变得自以为是,执着自己的见解,就违背了真道、真理,这个“昧”就是糊涂了。
孔子说,“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你看孔子都这么好学,他说,我不是生而知之的,我不是天生下来就懂得圣贤教育,那是怎么样呢?因为我好学,学习古人的教诲,而且能够很勤奋很敏锐的来学习,这是学文重要,那么我们的力行,就有方向了。
好,下面第三句,告诉我们、底下这是好几句都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子学文:“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这是讲如何读书呢?要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这是要我们集中精神,读书不可以开小差,要专注,专注才能够深入领会经文的意思。
所以一个人他学习好不好就看他能不能专注,所以古人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就是让孩子背书,他背书精神就集中,那现在的孩子老看电视、老玩电脑、打游戏的,精神不专注,读书怎么能好呢?所以读书的时候,心住在上面,眼睛看着,口念着,这样子读书才能够入心,才有效果。
那么“信皆要”这个“信”,他要有信心,知道我可以成圣成贤,有这个信心,也知道按照这种读书法,《弟子规》教导我们读书法一定能够学得出来的,所以有了信心耐心就出来了,就肯按部就班的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