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五单元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作业2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新文化运动》参考学案2
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学习目标》:1.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学案使用说明:导学案分为:基础知识框架、重难点阐释、合作探究、知识扩展四部分;对不同难度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导学案-----自学提纲一、陈独秀与《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①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后,黑暗重新笼罩中国大地:帝国主义……,袁世凯……②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③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④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由此掀起了……(直接原因: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使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
)2.兴起①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②概况:运动中心:_____年《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主要人物:李大钊、胡适、______、_____、_ 等;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和,大力宣传思想。
主要思想阵地:______________主要活动基地:__________________③《新青年》主张、影响:大力宣传,猛烈抨击,鼓吹“”。
它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的作用;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毛泽东等进步青年还成立了,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德”与“赛”)——核心内容(1)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一文,提出“当以与并重”(2)民主的内容: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习题岳麓版必修3
第21课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
(1)政治:①________加紧侵略中国。
(2)经济:一战期间②________________得到发展(黄金时期)。
(3)思想。
A.袁世凯掀起③________的逆流。
B.西方④________进一步传入中国。
C.激进民主主义者认为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⑤________。
2⑥《青年杂志》⑦民权⑧民主⑨新青年⑩北京大学♨温馨提示兼容并包、学术思想自由的实质蔡元培采用“兼容并包”、“学术思想自由”的方针,为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提供了传播的场所,鼓励了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应用提升】1.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
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
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种社会思潮在学生中间流传,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汇集一处,激烈争论,各不相让。
故选D项。
答案:D答案:①民主与科学②政治民主③民主理念④核心内容⑤儒家学说⑥“打倒孔家店”⑦《文学改良刍议》⑧《文学革命论》⑨平民教育♨温馨提示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中对待孔子不同的实质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两者本质上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应用提升】2.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
”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解析:徐志摩“24岁以前”,即1920年以前,是做此题的前提。
由此判断A项错误,因为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已经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此后形成文学革命的高潮;本题的题眼为“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 精编作业
第21课新文化运动【巩固练习】1.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能够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最为活跃的学术阵地和新文化运动中心的主要原因是A.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在北京大学任教 B.北京大学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C.北大校长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 D.北洋政府的大力支持2.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
这说明A.新文化运动反孔教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民主政治 B.新文化运动矛头所向是封建的儒家思想C.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儒家传统文化 D.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民主政治的道路3.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
”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①魏源②洪仁玕③李鸿章④孙中山⑤陈独秀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
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A.主张民主共和 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挽救民族危亡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5.(2009年全国高考Ⅰ)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6.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第三个时代”是A .辛亥革命B .戊戌变法C .新文化运动D .护法运动7.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致光明世界。
2018年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二十一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2-文档资料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十一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诗人徐志摩(1896—1931)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2.《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
”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
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A.进行社会改良B.推翻君主专制C.开展民众启蒙D.发起国民革命3.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把“五四”新文化运动定性为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分界线,形成了权威阐释。
这种阐释强调了“五四”新文化运动A.是一场具有思想启蒙的文化运动B.在反对封建思想上的启蒙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标志D.在革命思想意义上的启蒙4.历史学家王汎森在《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一文中指出,大概在1920年至1930年代,中国一群领导性的史学家(包括胡适、傅斯年、顾颉刚等)不约而同地提出新的史料观点,他们一改前代唯经书才是知识根源的观点,认为六经只是史料了——是供人研究的材料。
上述变化说明A.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B.经学的影响被彻底消除C.历史学家研究方向趋于一致D.传统文化融入学术研究5.郭沫若《反正前后》一文中指出,(1910年前)中国的不富不强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
这是支配着当时青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想。
这最有可能说明A.中国落后的最大阻碍是专制统治B.当时青年对中国认识不足C.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紧迫性D.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落后6.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
高中历史 5.21 新文化运动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21课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
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
”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后期解析:“传统均不再神圣”意味着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已被打破,“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隐含时间限制,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侧重于政治变革,且这些时期传统思想仍然居于统治地位,从时间上看,这三个时期内布尔什维克主义还未传入。
答案:D2.陈独秀指出:“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
”为此,他当时致力于( )A.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军事斗争B.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C.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D.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
答案:B3.郭沫若的《天狗》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新文化运动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之一。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作者在这里强调(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学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C.主张抛弃传统意识形态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解析:新文化运动中,郭沫若塑造了“天狗”的形象,“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又透射出其万钧之力,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天狗”横扫旧宇宙,把一切传统秩序都当作日月星辰吃掉的精神。
结合相关史实可判断,作者否定作为封建专制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主张抛弃中国正统思想。
故选C项。
答案:C4.1919年,关于中西文化新旧问题,有学者说:“物质上开新之局,或急于复旧,而道德上复旧之必要,必甚于开新。
”;同时有学者则指出:“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跟着开新。
”“物质上、道德上,均没有复旧的道理!”这两位学者的主张( )A.各有合理之处但对西方认识截然相反B.说明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开始改变C.实质上体现了当时中西文化取舍之争D.反映欧战破灭了知识分子对西方的信心解析:题干中两位学者对西方的态度是一致的,都有开新即学习西方的主张,所不同的是在文化上一个主张复旧,一个主张开新,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开始转变是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故B项错误;C项与题干主张相符,故C项正确;题干有学习西方的主张,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
新文化运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训练点1陈独秀与《新青年》1.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
”袁世凯这样做( C )A.维护了君主专制政体B.排斥了西方文明的传播C.引发了新文化运动D.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袁世凯要实行尊孔复古,但当时某某某某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资产阶级为此在文化领域掀起一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其他三项说法错误。
2.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否定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传统,而是针对现实。
”材料中的“现实”是指( D )A.宣扬科学知识的需要B.西方某某思想的传入C.国人某某意识的提高D.袁世凯执意复辟帝制解析:A项,从材料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是由于袁世凯尊孔复古为他复辟帝制做理论宣传,所以现实不是科学知识的需要,排除;B项,西方某某思想的传入,在戊戌变法时期就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现实主要是袁世凯复辟帝制,排除;C项,辛亥革命主要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在思想意识上并没有使某某意识得到普遍提高,排除;D 项,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宣扬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正是针对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而进行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所以选D项。
3.“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D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可知民众对政治的关心觉悟是实现国民政治唯一的根本条件。
【文库精品】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21课新文化运动目标导航知识点一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民国三四年”“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可判断,这些都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相关,而袁世凯提倡“忠孝节义”以及提出“八德的建议案”是为其恢复帝制制造舆论,二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复古主义披靡一时”“忠孝节义”“八德的建议案”等不存在因果联系,故排除。
2.下图是著名画家沈嘉蔚所作的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
画中的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D解析:由图中人物的穿着可以看出,有身着长袍马褂者,有身着西服者,再结合油画名“宽容”可知,这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并存。
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故该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时期,D项正确。
知识点二“德先生”与“赛先生”3.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材料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 B.革命C.民主 D.科学答案:D解析:本题易错之处在于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的内涵理解不透彻。
解题关键在于抓住胡适所述的“三十年来”国内思想界的变化来分析。
根据题中时间“1923年”和“三十年来”推断,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洋务学堂讲授自然科学,到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科学越来越深入人心,故这个名词应是“科学”,D项正确。
其他三项在近代中国皆曾遭到反对,不符合题意。
4.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的“民主”和“科学”口号的进步意义在于( )①反对封建专制统治②反对愚昧,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中国的富强④使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当时思想运动的主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二十一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2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十一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诗人徐志摩(1896—1931)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2.《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
”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
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A.进行社会改良B.推翻君主专制C.开展民众启蒙D.发起国民革命3.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把“五四”新文化运动定性为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分界线,形成了权威阐释。
这种阐释强调了“五四”新文化运动A.是一场具有思想启蒙的文化运动B.在反对封建思想上的启蒙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标志D.在革命思想意义上的启蒙4.历史学家王汎森在《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一文中指出,大概在1920年至1930年代,中国一群领导性的史学家(包括胡适、傅斯年、顾颉刚等)不约而同地提出新的史料观点,他们一改前代唯经书才是知识根源的观点,认为六经只是史料了——是供人研究的材料。
上述变化说明A.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B.经学的影响被彻底消除C.历史学家研究方向趋于一致D.传统文化融入学术研究5.郭沫若《反正前后》一文中指出,(1910年前)中国的不富不强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
这是支配着当时青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想。
这最有可能说明A.中国落后的最大阻碍是专制统治B.当时青年对中国认识不足C.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紧迫性D.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落后6.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
最新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考试必备)
第21课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近代中国新兴的知识分子不仅公开介绍西方科学技术、法律及政治制度,而且宣称:中国的哲学、伦理观念、自然科学、社会学说和制度,都应该彻底重估,参考西方重新创造。
这些主张( )A.催生了洋务运动 B.促成了戊戌变法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 D.指导了辛亥革命解析:选C。
从材料信息看,该派主张不仅要全面学习西方,而且要全面改造中国,中国原有的社会传统文化,都要“彻底重估,参考西方重新创造”,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因此这些主张推动了新文化运动,选C项。
2.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轻人。
这幅漫画反映了(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解析:选C。
从民国四年可以看出是1915年,清朝已灭亡,可排除A项。
题干未能体现人民对立宪制度的支持,排除B项。
1915年袁世凯尊孔复古,封建儒家思想依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思想上的根源,故C项最吻合题意。
D项本身表述错误,辛亥革命并未充分发动群众。
3.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C.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D.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从题干“绝对是两样”“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等信息中,可以看出陈独秀在东西方文化的看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者否定的认识,故选D项。
A、C两项对材料信息理解不全面;B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4.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复习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新文化运动复习与练习1新文化运动①、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新青年》、上海②新文化运动的实质:(1)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本质: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2)宣传的核心思想:民主和科学③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社会因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和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与尊孔复古逆流(2)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要求;(3)思想文化:西方思想进一步传入促使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提高——既要政治革命,更须思想革命。
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④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12-1927年是北洋军阀在中国统治的历史时期,作为都城的北京自然而然便成为统治的政治中心2北京为何会成为1915年之后一段时间内的新文化运动的中心①1917年,《新青年》从上海随陈独秀迁到北京;进步知识分子担任《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如李、胡、钱、鲁、刘等人③由蔡元培任校长的北大“兼容并包”、“学术自由”,聘进步知识分子任教,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礼教);——“打倒孔家店”和“鲁迅的“《狂人日记》”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与白话文及文化平民化,形式: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实质:文学革命.后期内容: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4民主和科学的内涵①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共和政体等②科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包括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和盲从等5“打倒孔家店”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主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礼教)6认识“打倒孔家店”:①其政治动因和文化内涵(实质)是:“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意识形态)”;②有利于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练习 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二必修3历
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辉煌的时代……主X文学改良的,主X保护国粹的,主X三纲五常的,主X个性解放的,这边要打孔家店……”出现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B.新文化运动的推动C.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影响D.“文学革命”的促进解析:注意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
A项是根本原因,C项是直接原因;B、D两项不是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
答案:C2.(2018·某某某某中学高二月考)《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
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C.大力弘扬某某和自由思想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解析:材料中的“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等信息表明《新青年》宣传科学思想,反对封建迷信,B项正确;A项是在维新变法时期,不符合新文化运动的时间要求,排除;某某和自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内容,D项错误。
答案:B3.(2018·某某某某一中高二月考)陈独秀在20世纪初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
”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 )A.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B.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D.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解析:“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表明陈独秀并不是全面反对孔子和儒家传统文化,A、B两项错误;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表明陈独秀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检测]1.翻开某一时期的报纸||,会发现当时所有西洋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字||。
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话剧是文明剧||,京剧则叫旧戏||。
这一时期应是()A.洋务运动时期B.新文化运动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解析:选B||。
从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当时所有的西洋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字”“京剧则叫旧戏”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国人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作是进步的||,而把一切中国文化看成落后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中西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符合材料意思||,故B项正确||。
2.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申明以“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天职”||。
下列内容能反映这一宗旨的是()①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②批判封建伦理道德③坚持思想自由至上的原则④倡导文学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选B||。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对封建伦理道德猛烈批判||,倡导文学革命||。
①②④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故B项正确;③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故A、C、D项错误||。
3.1912年||,蔡元培等人曾经发起一个“进德会”||,定下三条基本信条:不赌、不嫖、不娶妾;五条可以选任的戒条:不做官吏、不做议员、不饮酒、不食肉||,不吸烟||。
到北大后||,他也身体力行||。
这说明蔡元培()A.支持新文化运动B.抵制北洋政府C.教育理念先进D.强调个人品德修养解析:选D||。
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与题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解读题干可知没有涉及对北洋政府的态度||,故B项错误;题中没有涉及教育||,故C项错误;从三条基本信条和五条可以选任的戒条||,可知是强调个人修养问题||,故D项正确||。
4.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中说:“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作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作机器、牛马、奴隶看待||。
”该文应该发表于()A.1913年B.1915年C.1917年D.1920年解析:选D||。
从材料信息看||,新文化运动主张提高劳动者的地位||,说明该文发表于1919年五四运动后||,故选D项||。
5.近代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面临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
……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伴随着对传统下层文化的大力提倡||。
新文化人对儒家以外的诸子学说||,予以阐释||,并充分肯定||。
新文化人之所以热衷于非儒之外的诸子学说||,除了其本身思想体系内含的合理价值以外||,更重要的是它们属于长久被封建统治阶级压制的非正统的思想学说||。
——摘自欧阳哲生《试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传统起源》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康有为之变法理论”的核心主张||。
(2)据材料二||,分析新文化人充分肯定“非儒之外的诸子学说”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近代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相同态度||。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论证史论结合;评价合理深刻;表述清楚流畅;300字左右) 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字眼“康有为”可以判断为维新派;第二小问根据维新派的主张即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来作答||。
(2)根据材料二中“除了其本身思想体系内含的合理价值……它们属于长久被封建统治阶级压制的非正统的思想学说”来作答||。
(3)结合两则材料||,紧扣“近代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相同态度”这一主题||,可以得出论点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论据列举维新派和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主张||,并用阶级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进行评价||,做到行文流畅、逻辑严密||。
答案:(1)派别:维新派||。
主张: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2)原因:本身思想体系内含合理价值;它们长期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压制||。
(3)评析标准:立论:利用中国传统文化||。
论据:维新派主张托古改制||。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提倡传统下层文化||。
评价:用阶级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进行评价||。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它对传统礼教的批判清扫了旧文化的地基||。
批判儒学价值系统||,为人们接受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新思想做了重要准备||。
”材料反映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解析:选D||。
解题首先分析材料||,依据“批判清扫了旧文化的地基”、“批判儒学价值系统”、“为人们接受……新思想做了重要准备”分析||,符合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故选D项||。
2.民国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
本源所在||,在其思想||。
”黄远生的观点支持()A.魏源的思想B.严复的观点C.陈独秀的思想D.毛泽东的思想解析:选C||。
黄远生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在于“思想”||,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严复主张“君民共主”||,陈独秀主张思想解放||,毛泽东主张阶级斗争||,故C项正确||。
3.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
”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 A.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B.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D.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解析:选D||。
陈独秀当时反对孔教||,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此处的“妄人”指袁世凯||,他利用孔教为复辟帝制造势||,成为社会进步的最大阻力||,故A项错误||,D项正确;陈独秀认为||,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仍然有其价值||,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仿效西方||,故C项错误||。
4.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这个运动)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它提出了‘平民文学’口号||,但是当时的所谓‘平民’||,实际上还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
”这个运动是指() A.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解析:选C||。
维新变法是政治改良运动||,没有提出“平民文学”口号||,A项错误;辛亥革命采取暴力手段||,主张武力推翻清政府||,与“平民文学”没有关系||,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涉及思想、道德、文学等方面||,推动了文学的平民化||,但具有仅限于知识分子群体的局限性||,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参与阶层相当广泛||,与材料中“平民文学”“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信息不一致||,D项错误||。
5.回眸百年中国历史||,研究新文化运动有着“返本以开新”的特殊意义||,这场运动深刻地影响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
主要原因在于()A.“新文学”推动了文学革命与文化平民化B.改造中国已经从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C.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旧礼教进行了全面清算D.“民主”、“科学”引领了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解析:选D||。
解读题意可知||,A项不能体现“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要传播西方思想文化||,体现改造中国已经进入到思想层面||,故B项错误;C项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但不能体现其“影响20世纪中国历史走向”的作用||,故C项错误;D项正确表述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和社会的引领作用||。
6.陈独秀在1920年12月的《新青年》发表《民主党与共产党》一文||,指出:“资本和劳动阶级未消灭以前||,他两阶级的感情、利害全然不同||,从哪里去找全民意?除非把全国民都化为资本家或都化为劳动者||,才真有全民意这件东西存在||,不然||,无论在任何国家里||,都只有阶级意、党派意||,绝对没有全民意||。
”据此得出的准确结论是() A.陈独秀主张消灭劳动阶级B.当时中国存在两党的对立C.马克思主义影响到知识界D.资本和劳动阶级难以消灭解析:选C||。
材料整体所表述内容为“资本和阶级未消灭前不存在全民意||,只存在阶级意、党派意”||,即强调阶级差别||,这种观点来源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故C项正确;材料中陈独秀未主张消灭劳动阶级||,故A项错误;当时中国不存在两党对立情形||,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资本和劳动阶级消灭的难度问题||,故D项错误||。
7.近代以来||,中国相继发生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其反映的基本趋势是()A.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C.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解析:选B||。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层次——器物、制度、思想文化||,选择B项||。
8.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解析:选C||。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仅仅是外部原因||,故A、B项错误;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即内部原因是近代中国对西方认识不断深入||,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的需要||,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9.历史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艺术作品也能反映历史||。
请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对油画《宽容》进行历史解读||。
(要点应包括画面场景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原因;作者是怎样表现主题的;油画的史学价值)解析:从油画标题《宽容》提取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
首先||,调动相关知识||,联系画面中相关人物生平贡献及其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对绘画内容进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