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看法

合集下载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美术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美术教学的现状入手,探讨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美术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学生对美术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多种类型的美术专业,涵盖了绘画、雕塑、设计等多个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

一些高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艺术作品的创作,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高校美术教学过于注重技法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学习技法上,缺乏对艺术内涵的深刻理解和自主创作的能力。

部分高校美术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授课,忽略了实际操作的环节。

学校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不够贴近实际,学生缺乏对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一些高校美术教学师资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对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有几点思考。

高校美术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学校教学应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注重对艺术的理解和自主创作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创作的机会,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表现能力。

高校美术教学应更加贴近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艺术作品的创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实践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校应增加对美术教学的投入,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政府、教师、学生等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发展,为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中国美术教育经历了一场全面的改革和发展。

从传统的写意绘画到抽象与现代艺术,中国美术教育的变革越来越明显。

这次变革不仅仅是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变化,更是从教育制度到教育形态的彻底革新。

在这样的变革中,中国美术教育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

首先,中国美术教育的改革是从根本上进行的。

过去,中国美术教育被视为一种文化遗产,只有少数社会精英才能参与学习。

而如今,中国美术教育已经普及到了所有层次的人群。

这种改革不仅使中国美术教育更接近了社会,也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了美术教育对于个人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此外,改革还引入了更多的先进教育方法和技术,让学生们有更多的选择和目标。

其次,中国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与结构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学校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强调实践技能与美术理论知识混合学习。

这种开发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艺术素养。

而像交流展览、学生活动等,也增加了学生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的改革和调整让学生更容易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更容易掌握时代发展方向。

再者,教育机构和学校使用数字化技术和学习软件,改善教学环境,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此外,网络学习也越来越受到学生和专业人士的欢迎,在更广泛的地区开展更为广泛的教育。

开放式和可变化的新一代教育模式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对教育系统和教育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后,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化教育设施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改革和发展中,广大教育从业者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积极发挥个人与团队能力推动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现代化的教育设置和高素质教师队伍,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时代背景,并更加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总之,中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必须积极探索落实实践。

在新时代,中国美术教育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多元化发展,同时,也有着无限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美术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美术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有幸参与了美术教学改革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在美术教学改革中的心得体会。

一、更新教育观念美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更新教育观念。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参与教学改革,我深刻认识到,美术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审美观点和思维方式。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例如,在绘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绘画工具和表现手法,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2.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技能训练,更是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从作品中找到共鸣,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美术教育的灵魂。

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勇于探索。

例如,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法去表现主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优化教学方法美术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成长。

2. 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3.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对高校美术教学进行改革思考。

优化课程设置是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于注重技巧和技法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推动美术教学的更新和升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该加强人文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增加艺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感受到艺术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是一项重要举措。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单一,主要以讲述和演示为主,缺乏互动和参与。

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应引入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项目实践、艺术展览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技艺和创作能力。

可以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新技术手段来进行艺术创作和实践,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目前许多高校美术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艺术创作能力,教学内容和方式过于陈旧和保守,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鼓励教师进行艺术创作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还可以通过与业界合作、邀请专业艺术家进行讲座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也是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许多高校美术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高校应该与艺术行业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同样,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艺术项目、参观艺术展览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优化课程设置、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美术教育也很自然地进入了改革的意识和步伐。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也成为了当前的热议话题。

那么,高校美术教学应该如何改革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美术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因此,高校美术教学应当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创作。

其次,美术教育改革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注重融入先进科技和新媒体手段。

近年来,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介的融合已成为美术教育的重要方向。

高校美术教学应该积极探索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动态图像设计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体验。

第三,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当前,美术教育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因此,应加强对美术教育教师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美术教育教师的学科水平和教学能力。

第四,还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流和合作。

高校应积极与相关机构或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美术教育资源,提高美术教育质量。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提高学生的胸怀和素养。

总之,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掘学生的潜能。

只有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与时俱进,才能推动美术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我们需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专业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在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中,我们需要注重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一方面,我们应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强化实践性,通过各种方式,如实践课程、实验课程、创新创业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职场的需求。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欣赏和创作艺术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之一,中学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材单薄、教学方法陈旧、考试过于功利等,这已经成为制约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认为中学美术教育改革的方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多样化的教材选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中学美术教育也应该从教材选择方面进行改革。

教材应当根据学科规划和本地区实际情况,设计和编写多样化、开放性的教材,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更应该引导他们探究艺术的本质、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还应当增加名家作品的欣赏、艺术理论、影视文化等方面的教材,以丰富学生的美术视野和知识背景。

二、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板书课堂、手抄笔记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

例如,可以通过音视频、VR/AR等多种形式的手段,让学生更直观、更真实地感受到艺术作品的魅力。

另外,还可以增加班级培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更加实用的美术技能。

三、体现学科综合性艺术教育应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仅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应该融入语文、历史、哲学、文化等学科要素,提供更加综合、立体的学习体验。

通过跨学科知识的交流和整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艺术创作的文化内涵,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能力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为丰富的营养。

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美术教育是一门涉及到实践的课程,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应该是美术教育改革的重点。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一套实践性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各种美术形式的制作技巧和素描操作技巧。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少年儿童的成长,中学生们对美术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美术教育对于中学生们的审美经验的形成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传统的纸笔绘画教学、教材内容陈旧等。

因此,对中学美术教育进行改革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中学美术教育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多元化教学。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进行教学和评价。

学生们应该被鼓励展示个性,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交流机会,以便于他们可以尝试和掌握不同的艺术技巧。

其次,中学美术教育应该重视实践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了解数字媒体和图像处理已经成为了中学生们应该具备的技能。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现代技术和工具的使用,并且鼓励他们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此外,鼓励学生在创造中思考,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和审美能力。

再次,中学美术教育应该贯穿人文主义理念。

通过美术,学生可以提高他们对人类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教师应该通过教材和教学方式,体现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文化发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

最后,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应用和实践,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有些学生可能会觉得美术很枯燥乏味,而实际上美术教育应该连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

通过现实和虚拟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艺术和设计在真实生活和表现中的应用价值和作用。

总之,中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应当从个性化多元化、创造性思维、人文主义和实用性等方面逐渐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经验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成长。

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教学改革的探讨

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教学改革的探讨

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教学改革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的中国画教学已经面临着许多问题。

在现代
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中国画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充满着好奇和热爱,因此中
国画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缓。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教学改革的问题和
解决方案。

一、创新教学方法
中国画的特殊性质和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挑战使得教育者需要重新思考和研究教学
方法。

课程应该不仅仅是传授一些基本的技能,而是更注重启发创造性思维,跨学科的交
流和提供机会让学生不断尝试和实验不同的元素和材料。

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去思考、发现和探索,让他们不断叩问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学生应该在整个创作过程中
有充分的自由和空间,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

二、注重文化素养
三、培养艺术家的体验
四、多元发展
结论
对于中国画教育的改革,我们需要从许多方面着手,包括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文化素养,培养艺术家的体验和多元发展。

这个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探
索中国画艺术创新和发展的新方向,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美术新课标2024解读

美术新课标2024解读

美术新课标2024解读2024年,中国美术教育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变革,美术新课标2024正式发布实施。

作为对美术教育体系的一次全面改革,新课标在推动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美术新课标2024进行解读,从美术教育的历史背景、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考。

一、美术教育的历史背景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观察能力和美术技能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中国,美术教育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美术教育也逐渐成为了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传统的美术教育往往以技能训练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

因此,在当前社会文化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美术教育迫切需要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

二、美术新课标2024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主要内容美术新课标2024主要包括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科标准和教学要求等内容。

新课标首先强调了“审美情感、表现能力、创新思维、文化理解和创造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了学科标准的科学性、前瞻性、实践性和适用性,具体规定了美术教学要求及评价标准。

新课标力求将美术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并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和美术创作的能力。

2.意义美术新课标2024的实施对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状况,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主体性建构的学习。

其次,新课标注重了学科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为美术教育赋予了更高的学科地位和教学价值。

另外,新课标在美术教育评价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美术教学改革之我见

美术教学改革之我见

美术教学改革之我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美术事业迅速发展, 变化多样, 不同的艺术观念和流派层出不穷, 它给我们建国以来形成的长期不变的美术教学体制构成了一种“危机” , 如何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 使我们的美术教学尽快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是非常重要和刻不容缓的。

一、几年来不断变化的各种艺术思潮给美术界带来某些积极的影响, 但多半只用于个人的艺术探索, 却未曾使我们的教学有哪些根本改变, 因而, 如何正确看待美术教学, 目前还存在着很多偏颇和错误的理解。

对长期惯用的教学方法的含混和错误观念的熟视无睹, 以及缺乏对现行教育在学生今后艺术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的认真考察, 致使对教学的看法大同小异,认为教会学生描绘自然的具象能力是一种基本功, 尤其要求初学的学生, 只应“认认真真” 地描绘眼睛看到的对象, 只要把这种功夫练到家了, 就能去表现自我的感受和发展个性, 为此把许多绘画大师, 甚至是抽象派大师的早期素描作品作例证, 认为具有这种坚实的基本功就能取得艺术上成功,未受过这种训练的同学更是急于掌握和了解这种功底, 入学之后这种基本功的狭隘理解自然地体现到创作和欣赏等方面。

如实的描绘自然对象的能力似乎成了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尺度, 这样的狭隘和片面使得教与学陷入一种缺乏个性、缺乏生气的机械关系。

其实美术教学的结果, 不应仅仅体现在写实或抽象、古典或现代的问题上,更该重视的是我们的教学是否起到了缩短具有不同的艺术素质的学生艺术上由不成熟、不完善到成熟和完善, 进而成为艺术家的过程, 是否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和天才的发挥和发展, 具备较高的创造力而成为今后艺术实践的原动力。

如果我们今天仍然认为, 用那种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会培养出我们所希望的具有创造力和鲜明个性的学生, 那只能说明我们还缺乏应有的真诚。

对教学来说, 经验、传统、科学性无疑是必要的。

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和应用这些因素来培养学生。

如果把我们的教学比作是为具有不同天赋和性格的学生提供良好生长的土坡与条件的话, 那么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 无论这种方法自身高明与否, 结果都是一样的, 只能是对大多数艺术天赋的遏制。

试分析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

试分析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

试分析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一直被看做是辅科课程,很多学校为了增加基础课程的时长,不断缩减美术的课程安排,完全违背了美术教育的目的。

我国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培养学生多样文化观[1] 。

因此,要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全面改革我国的美术教育。

一、我国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美术教育的实质就是审美教育,美术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有目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通过审美意识提升,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心灵,使他们更加敏锐的去发现世界的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教育中也是至关重要的[2] 。

美术审美主要是通过视觉完成的,在美术教育中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建立主要体现为视觉意识的建立。

所以在现实教学中,要排除功利主义等原因,加强学生的视觉意识。

使其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当今社会任何一个领域都离不开创新,美术领域更是如此。

因为美术创新被公认为是对创新成果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

因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老师一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获得美感经验提高创造力。

同时,还应该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保护学生的自身特点,使他们将自己的特点融入到创新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3、培养学生多样文化观多元化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发展主要方向,美术教育也要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在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多样文化观的培养,了解各国艺术文化,充分的接触世界优秀文化作品,使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美术美术表现形式和技巧。

同时,还要了解不同优秀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特性,汲取各种文化的积极因素,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稳定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

二、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方向1、加大美术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教学设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美术教育应该加大教育投入,从硬件和软件完善教学设施,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和物质供应,学校统一配备学习用品,这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物质前提,同时还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美术教学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培养更多的有才华的艺术人才。

当前,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将对高校美术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善高校美术教学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保持一致。

传统的美术教学内容过于注重技法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应当充分结合时代潮流和艺术发展的趋势,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可以引入当代艺术的理念和表现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地思考和创作。

还应该注重跨学科的教学内容的融合。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艺术的内涵和意义。

可以引入科技、艺术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科技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应该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还应该倡导“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可以引入世界艺术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魅力和特点,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完善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艺术比赛、展览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

可以设立奖学金、奖项等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和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高校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

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可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在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学教育改革成为不可回避的议题之一。

在中学教育改革中,美术教育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更是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一、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在目前的中学课程中,美术往往是被当做选修课程来对待的。

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在选择课程的时候并不重视美术,进而导致美术教育的流失。

因此,美术教育的地位应该提高。

首先,美术应该成为一门必修课程。

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它应该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一样对待。

其次,美术课程的学分应该提高。

提高学分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让学生体验美术的魅力,让学生更加重视艺术学科的学习。

最后,美术教育也应该在考试和选课制度中有所占据,例如高考中的美术科目,以及在学校中的选修课程。

二、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

但目前,许多中学的美术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所以,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针对现有的美术教师,进行职业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加强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建设,提高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

最后,通过选聘引进有丰富经验和高水平的美术教师,不断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教育水平。

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三、美术教育的内容美术教育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

目前,中学的美术教育内容过于模糊和抽象,没有与现实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因此,可以考虑以下几点来改善。

第一,美术教育需要注重实践教学。

除了让学生学习绘画基础、色彩和构图等技能外,还应该注重实践练习。

其次,美术教育应该关注当下的重大社会事件和问题,例如疫情、城市化、环保等,让学生在美术作品中体现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主题。

最后,应该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例如地理、历史、设计等,增强美术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我对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看法(精选五篇)

我对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看法(精选五篇)

我对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看法(精选五篇)第一篇:我对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看法我对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看法【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主要使教育者成为有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高尚品德的新世纪人才。

现代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

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一门重要课程。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 美术课堂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

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而获取知识的。

【关键词】美术教育、改革目前,全国性的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我认为激活美术课堂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同时我一直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新课改下的美术教育该改什么呢?”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底位却是现代美术教育最本质的和追根溯源的思考。

1,在传统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

曾经看过有一篇调查报告中陈述一个调查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所“赞许”的,同他们在闲暇时间中所热中的大相径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问题就出在教师使用的方法上。

其实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故事,动人、通俗的陈述使学生对艺术品和艺术家先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然后用分数或其它奖惩方法使学生按课本,大纲或教师的要求来对艺术品做出真实的评价。

相信在理解基础上的评价会来得真实,而并非弄虚作假。

这样才能真正养成比较高的艺术品味。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它还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2,教材内容方面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

对美术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与反思

对美术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与反思

对美术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与反思一、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与反思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呢?通过学习,我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

(1)从素质教育的概念谈起: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它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又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抓住核心的关键因素,把握时代脉搏:美术课的内容必须以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源泉,要突出美术课特有的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学习方式的变革:“以人为本”的课程观,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相应地作出适应性的转变。

其中最重要的是把学习方式从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研究性学习方式。

(4)美术课程标准中谈到了美术教学评价应充分考虑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差异性,多给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赞赏,并注意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首先,教师需要创设情境。

好的导入,能为后续教学营造一种温馨、活泼、轻松的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其次,教师需要以亲切的语言开启学生的心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没有对话,就不可能有学生精神世界的任何沟通。

”所以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把自己当成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揣摩学生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

第三,教师还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给他们创设合作探究的机会,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2、强调技能,忽略创新。

3、美术教材的编写内容比较单一,范围窄小。

二、对教材处理的几点建议:(1)淡化主题,删繁就简(2)强化艺术性,删除工具性。

(3)挖掘生活情趣,提倡多元选择(4)美术教材应丰富教学资源,多角度展现不同领域的人文景观。

三、在教学中应避免出现的错误做法: 1、重技能,轻人文;2、重工具,轻技巧;3、重制作,轻欣赏。

四、总结在我校的美术教学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老师应根据学生实际,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大胆进行尝试。

美术新课改总结发言稿

美术新课改总结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一下我们学校美术新课改的实施情况。

美术新课改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新课改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使命。

然而,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过分注重技能训练、忽视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方法单一等。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我国启动了美术新课改。

二、新课改目标美术新课改的主要目标是:1. 培养学生审美素养: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审美水平,能够欣赏、评价和创造美。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术教育应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提高美术教育质量: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育的实效性。

三、新课改实施情况1. 课程设置美术新课改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增设了多个选修课程,如书法、国画、版画、陶艺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同时,将美术与生活、科技、文化等领域相结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 教学方法美术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美术新课改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内容涵盖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教师培训为了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组织了多次教师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授课,使教师们对新课改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实施新课改奠定了基础。

四、新课改成效1. 学生审美素养提高通过美术新课改的实施,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在欣赏、评价和创造美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1. 引言1.1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意义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高校美术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改革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也可以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增强高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1.2 当前高校美术教学面临的挑战首先是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化。

传统的美术教育往往注重传授技法和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对艺术的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导致他们在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其次是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水平不足。

许多高校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无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和勇于尝试。

一些老师在美术层面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也相对滞后,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认知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对美术教育的期望也在悄然改变。

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美术教育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2. 正文2.1 重新定位美术教育的目标重新定位美术教育的目标是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传统上,美术教育主要注重传授技法和理论知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美术教育的目标也应该有所调整。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重新定位美术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美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美术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美术教育的目标也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作为一位拥有多年中学美术教育经验的教师,我一直对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非常关注。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我们必须适应这一变化,进行中学美术教育改革。

下面,我将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艺术鉴赏能力三个方面谈一谈我对中学美术教育改革的看法。

1.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过去的传统美术教育中,重点放在了传授技法和仿作上,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

然而,在当前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机械化的技法和仿作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通过创造性的作品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观点。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创作任务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绘画课上组织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引导他们表达自己对于社会问题、人生经验等的理解和思考。

同时,提供一些启发性的素材,如名画、摄影作品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寻找灵感和创作的动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美术并不仅仅是一门技能,更是一门思维学科。

通过阅读和了解艺术史、艺术理论以及当代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讨论和辩论、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引导他们分析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寓意等,以及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背景。

通过对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流,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观和批判思维能力。

3.加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绘画技艺的培养,而忽视了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事实上,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是学生成为全面艺术人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博物馆,引导他们学习欣赏名画、雕塑和摄影作品。

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的资源,了解各种艺术形式,如舞蹈、音乐和戏剧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欣赏力。

总之,中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艺术鉴赏能力展开。

2024年美术教育心得体会模板

2024年美术教育心得体会模板

2024年美术教育心得体会模板标题:2024年美术教育心得体会引言: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2024年的美术教育也发生了许多改变。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参与了许多美术教育实践,深刻体会到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2024年美术教育的心得体会,并希望能够启发更多的教育工作者。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2024年的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被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

创新思维是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美术教育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理想场所。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独特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因此,在2024年的美术教育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创造力。

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2024年的美术教育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传统的教育往往是教师主导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因此,在2024年的美术教育中,我们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

同时,我们也需要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引入新的教育技术和媒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教育技术和媒体也被应用到美术教育中。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欣赏艺术作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学生的作品,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这些新的教育技术和媒体为美术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艺术,并且可以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启发。

四、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浅析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

浅析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

浅析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画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传统审美观和艺术观的体现,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艺术创造力。

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正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注重的是技法的传授和学生的绘画技能的提高,但现代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已经不同于过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批判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成为了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过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艺术批判能力,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注重的是对古代名家的学习和模仿,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表达相对较少。

而现代社会对于艺术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技法和形式,更加注重个性创造和思想表达。

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通过引入现代艺术理论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表达能力。

并且,通过提供创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注重与社会的对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注重的是学院内部的传承和学术交流,与社会的联系相对较少。

而现代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已经变得越来越实践和应用导向。

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艺术创作的项目,增加专业对接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与社会的对接,推动教学和科研的结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培养学生在不同领域中创造性的运用能力。

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以及与社会的对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些改革举措,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高校中国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看法【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主要使教育者成为有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高尚品德的新世纪人才。

现代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

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一门重要课程。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 美术课堂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

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而获取知识的。

【关键词】美术教育、改革目前,全国性的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我认为激活美术课堂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同时我一直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新课改下的美术教育该改什么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底位却是现代美术教育最本质的和追根溯源的思考。

1,在传统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

曾经看过有一篇调查报告中陈述一个调查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所“赞许”的,同他们在闲暇时间中所热中的大相径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问题就出在教师使用的方法上。

其实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故事,动人、通俗的陈述使学生对艺术品和艺术家先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然后用分数或其它奖惩方法使学生按课本,大纲或教师的要求来对艺术品做出真实的评价。

相信在理解基础上的评价会来得真实,而并非弄虚作假。

这样才能真正养成比较高的艺术品味。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它还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2,教材内容方面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

教师让学生欣赏艺术品,主要不是培养职业的鉴赏家和批评家,但经常对各种审美类型和特征作比较与鉴别,经常对各种艺术作品优劣之处进行区分与评价,确实有助于审美趣味的敏锐化。

但这种审美趣味的培养,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个性独特倾向。

教材切忌简单划一、强求一致、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应该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的递进,充分考虑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

3,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美术教材在历史领域,批评领域很重视,即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及培养学生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却在制作领域、创作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一片空白。

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参加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

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爱美、爱艺术、并积极地投入到创造美好生活中去,树立真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样才是真正达到了审美意义上的提高。

要本着创新和跨越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挑战,并树立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不仅赋予学生敏锐的眼睛、高尚的道德、一定的情趣。

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艺术创作的能力,帮助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能促进其德育的发展,也通过学生的审美知识和美术欣赏技法的传授,使其形成为社会需要的美术鉴赏方面的专业人才。

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倡导多年,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也经常被提到,但是作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部分的美育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美术教学不是要培养大画家、大艺术家,更不是美术技能技法的操练,而是透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和旺盛的创造力。

使全体学生成为全面和谐、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人,而不是变成“智力上的尖子、人格上的瘸子” 。

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是新时期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1、时代呼唤美术素质教育。

美术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应该是一种素质教育。

2、美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能力的提高发展。

但这只是美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它真正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

3、美术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

一方面要认识到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了解美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少做一些表面文章,不要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做的却是应试教学的文章。

只有做好教育主导者的工作,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美术素质教育才能得以实施。

其次,美术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顺利进行素质教育的保证。

要一改过去那种以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的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

4、美术教育改革。

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更多的在于追求合规律性的教育策略。

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课改的现状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知识面广了,学得活了,学习兴趣浓了,课堂开放了,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审视课堂这些变化的同时,我们又要冷静思考,一些地方为了片面追求成绩效应,仍变着法子搞应试教育的那一套,似乎课改只针对语文、数学课程,美术教育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认为在方向上没有根本的改变。

而美术作为人类的一大社会精神行为,其本质从来就是以审美与实用共存共荣的一门艺术。

美术教育也就必须适应于时代的要求,必须为现代化的需求和国家精神文化建设服务,同时为物质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美术教育,是提高整个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美术教育现状制约了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在新课程的推动下,美术基础教育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起色不大,大部分学校老师仍将美术课视为负课,使学生失去一个最重要的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我就美术教育现状做以下分析:1、教学理念不能彻底转变。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领域忽视了美术等其它艺术学科的探索。

学生往往只通过一些简单方式参加美术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而忽略了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忽视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因为美术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不高,又不需要应付考试,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丢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培养。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评价标准单一,不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

传统评价只是学生完成作品,教师一个人给与评价,评价人、评价方式是单一的。

以往美术教学评价只强调美术技能技法,而忽略认知和情意。

即使是技法部分也只强调训练而已,因此评价的内容也是单一的。

多数美术教师的评价忽略了学生在美术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注重一些标准化、规范化的技能训练,轻视了学生多元的、逆向的思维创新及人文素养的有效养成。

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让学生画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3、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策略。

通过对学校美术教育状况的分析,深感素质教育在学校没有真正实施,特别是中小学美术教育后劲不足。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开展学校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我提出以下几点拙见和看法,以作借鉴:①创新教学观念,不断反思,使美术教学逐步走向开放。

小学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启蒙教育,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新课改不断推动的今天,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的禁锢,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师资队伍力量依然不足,相应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导致旧传统教学模式依然与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相互并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的实施。

我们应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剔除有悖于新课改理念的糟粕,创作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美,我们意识到富有人文性的美术课堂要义不容辞地为学生打开通向生活的大门,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广阔,让学生到生活中去积累经验,把生活绘入画画中,把绘画融入生活中,用生活解读课本。

因此,美术教师要走出课堂,让学生开拓视野,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整合资源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去体验美术的趣味,体验美术带给生活的魅力,体验成功学习的喜悦,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从生活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展示美术教师的活力。

选择素质较好的美术教师担任美术专职教师,管理学校的美术教学,担任学校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全校和班级的美术骨干,有利于学校美术总体水平的提高。

③创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课改意识。

新课改的声势在全国中小学浩浩荡荡的展开,学校美术教师在认识方面有较大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目标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同时更要重视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营造者。

这实质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了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课改意识,创新教学观念,发展儿童自己的技能创造作品的能力。

④重视教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校美术教师自身美术素质不高,他们多半是美术爱好者,优秀一点的美术教师也仅限于师范学的一点点。

因此,美术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高学校美术教育活动水平,给学校带来生机,给学生创造一个美的氛围。

美术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得不到开展,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理论导向,没有教育研究成果作借鉴。

开展美术教育科研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可盲目不讲方法不讲顺序。

首先要重视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师要灵活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安排教学内容。

如今新课程中的美术课堂,每个学生都会体验到成功,感受到快乐,这就是新课程中的美术课堂! 然而,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一次次教学课堂探索中我们总感到有许许多多的不足与遗憾!美育又是一门即遗憾又很美的艺术,在一次次的遗憾中我找到美的不足。

教师用爱心施教的同时,要给学生创设适宜的人际环境,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