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医艾灸养生法

合集下载

艾灸的具体操作方式及三个阶段

艾灸的具体操作方式及三个阶段

艾灸的具体操作方式及三个阶段很多人都认为中医艾灸就是针灸,其实不是,艾灸只是针灸的一种方式,而艾灸养生的显著效果使很多人都喜欢上了这种保健方式,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艾灸的操作方式。

艾灸的操作方式1、艾条灸艾条灸的主要原料就是艾绒,优质的艾绒决定了艾条灸的效果是否显著,除了艾绒,在艾条灸里我们也会放入一些药物,不同的药物针对不同的病症,能够帮助人缓解及治疗病症,这称为药艾条。

灸治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并与穴位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用者感觉温热为宜。

2、艾炷灸艾炷灸是将艾绒做成的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或间接地放在皮肤上,从上端点燃。

如果直接放在皮肤上,艾炷燃尽后才换炷再灸,皮肤局部就会烫伤起疱以产生无菌性化脓,称为化脓灸,又叫瘢痕灸。

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说的“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指足三里处的瘢痕灸。

间接灸是在艾炷和穴位间衬隔某些药物,如生姜片、蒜片、附子饼、食盐等,不但能防止烫伤皮肤,还能发挥这些衬隔药物的作用,增强灸疗效果。

如隔姜灸可治疗虚寒性腹痛、腹泻,隔蒜灸可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等。

3、温针灸温针灸是在针刺得气后,留针在适当的深度,将一团艾绒缠绕于针柄或将一小截艾条套置在针柄上,然后点燃艾绒或艾条,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体内,从而同时起到针和灸的作用。

艾灸的三个阶段1、初级阶段最基本的身体反应就是出现热感的传递。

这种热感可能会出现在局部也可能是全身性的。

2、中级阶段在艾灸过程中,施灸部位也就是对应的病毒部位会出现一些症状,这些反应是由于艾灸对人体病症的刺激而产生的的。

如果我们其他部位也会有这种反应那就需要重视了,这往往是身体潜在病症的艾灸反应,遇到这种情况,病人应当理性的分析,同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这个阶段身体热力传感仍然存在,特定区域会出现跳动,冒水泡的感觉,均属正常的艾灸反应。

慢性病人这个阶段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会有数月的时间。

病症较轻的病人,则很短,可能数天或者十几天就会消失。

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

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

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
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或者其他草药来热
敷人体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效果。

正确的艾灸方法
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疗效,下面将介绍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

首先,准备艾灸工具和材料。

艾灸的工具通常包括艾灸盒、艾条、艾灸灰、点燃工具等。

在进行艾灸前,需要准备好这些工具,
并确保艾灸盒和艾条的质量和干净程度。

其次,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艾灸。

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要,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

一般来说,艾灸常用的穴位有关元、气海、三阴交等,选择合适的穴位是艾灸的关键。

然后,点燃艾条进行艾灸。

在进行艾灸前,点燃艾条并等待其
燃烧出烟雾后再进行操作。

艾条的燃烧要均匀,烟雾要适中,避免
过大的烟雾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接着,将艾条放入艾灸盒进行热敷。

将点燃的艾条放入艾灸盒中,然后将艾灸盒对准选定的穴位进行热敷。

在进行热敷时,要注
意艾灸盒的位置和角度,确保艾烟能够充分渗透到穴位中。

最后,控制艾灸的时间和次数。

艾灸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每次艾灸的次数视个人身体状况而定,一般为每日1-2次。

在进行
艾灸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次数,避免过度热敷导致不适。

总之,艾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进行艾灸时需
要注意正确的方法步骤。

通过准备工具和材料、选择合适的穴位、
点燃艾条、进行热敷和控制时间和次数等步骤,可以更好地发挥艾
灸的疗效,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希望大家在进行艾灸时能够按照
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保持身体健康。

艾灸疗法入门了解艾灸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艾灸疗法入门了解艾灸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艾灸疗法入门了解艾灸的基本原理和作用艾灸疗法入门:了解艾灸的基本原理和作用艾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源远流长,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传统疗法中。

艾灸通过燃烧炙热的艾叶,使其产生温热作用,从而通过热量、烟雾和草药成分的作用,刺激穴位和皮肤经络,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和。

本文将介绍艾灸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一、艾灸的基本原理艾灸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燃烧的艾叶产生的热量和烟雾作用于人体,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调动人体的生理反应,达到治疗和保健作用。

艾灸疗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理:1. 温热作用:在艾灸的过程中,艾叶的温热作用可以渗透皮肤,刺激穴位和经络,使其受热,进而促进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提高组织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从而起到温通经络、活络祛寒的作用。

2. 草药成分的作用:艾叶中含有丰富的揮发油和其他有效成分,燃烧时会释放出烟雾和草药成分。

这些草药成分可通过烟雾被吸入体内,或者通过经络传导作用,对人体起到调理作用,如温通经络、理气活血、祛风散寒等。

二、艾灸的作用艾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具有多种作用,常用于疾病治疗、康复保健和疾病预防。

以下是艾灸的主要作用:1. 温通经络:艾灸温热的作用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温通经络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艾灸被认为可以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祛湿利水等,有效改善一些因寒冷或湿气引起的疾病和症状,如寒痹、关节痛、经闭等。

2. 理气和血:艾灸可以通过温热和草药成分的作用,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从而达到调理气血的目的。

艾灸在中医临床中常被用于调理气滞血瘀的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胸闷、胃脘痛等。

3. 养生保健:除了治疗疾病外,艾灸还可以作为一种养生保健方法,以预防疾病发生。

定期进行艾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调节阴阳平衡,促进身体健康。

4. 改善肌肤:艾叶中的草药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炎的作用,对一些皮肤病、皮肤过敏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艾灸通过刺激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改善皮肤健康的目的。

养生艾灸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传统方法

养生艾灸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传统方法

养生艾灸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传统方法养生艾灸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被广泛用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艾灸利用艾草的特殊功效,通过对特定穴位的热刺激,促进气血流通,调和气机,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养生艾灸的原理、步骤与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使用这一传统方法。

一、养生艾灸的原理养生艾灸的原理是基于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五行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诸多经络贯穿全身,负责调节气血运行。

当经络畅通,气血自然流通,人体健康;反之,经络堵塞则会导致气血不畅,引发疾病。

而养生艾灸通过热刺激穴位,能够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促进气血流通,调和气机,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身体免疫力的目的。

二、养生艾灸的步骤1. 准备艾灸材料:艾绒和艾条是常见的艾灸材料。

艾绒一般用于灸艾温和的部位,如腹部、背部等;艾条则适用于需要较强热量刺激的肢体部位。

2. 确定灸穴:根据需要调理的身体部位选择对应的穴位。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神门”等,可以在中医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获得相关信息。

3. 准备工具:除了艾灸材料外,还需要准备灸盒、灸台、灸针等工具。

确保这些工具的卫生与安全。

4. 洗净双手:在进行艾灸前,要彻底洗净双手,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是为了防止传播细菌和感染。

5. 进行艾灸:将艾绒或艾条点燃,使其产生适度的热量。

以艾绒为例,将其移至距离皮肤适当距离的位置,轻轻揉捻,使热气渗透进穴位中。

保持吸烟的姿势,通常每个穴位进行10-15分钟,整个艾灸过程一般持续半小时左右。

三、养生艾灸的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或过热刺激。

可以根据个人感受来确定艾绒或艾条的距离和持续时间。

2. 选择适合的时间:艾灸一般选择在晚上进行,以利于身体的休息和恢复。

因为艾灸后,需要适当休息,让身体吸收艾草的药效。

3. 穴位选择:艾灸的穴位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确定。

对于不了解穴位的人来说,最好咨询专业医师或按摩师以获得相关建议。

艾灸养生原理 简单实用的艾灸保健养生方法

艾灸养生原理 简单实用的艾灸保健养生方法
中医理论认为,灸法防病治病,保健延年,它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能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老延年。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现在医学研究表明其有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强壮身体和增强胃肠功能的作用。其他保健穴如关元、气海穴,也有增强体质、强壮身体的作用,古人认为“关元主诸虚损”,“关元主诸虚百损”。长期施灸保健穴位,能调和阴阳,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固本培元,强壮全身,祛病保健延年。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亦。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而且,关于艾灸的起源更是神奇。据研究表明,灸的发明应是原始人用火时,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艾草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为引,就在这种引天火的仪式氛围中,巫者把龟甲兆纹与人体的血脉取得模拟想象,思索中医的火论与气论,进而产生了艾灸这种神奇的治疗手段。
艾灸养生原理 简单实用的艾灸保健养生方法
古代医家称之为“逆灸”的灸法,即为保健灸法,保健灸法是为了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抗衰老能力。灸法保健是传统中医之精华。

艾灸是怎么做的

艾灸是怎么做的

艾灸是怎么做的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通过使用艾草对特定穴位进行热敷来治疗各种疾病和保健效果。

艾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于中国传统医学中,如中医、经络学和经络穴位学。

艾灸的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艾灸的步骤、注意事项和常见的艾灸方法。

一、艾灸的步骤1. 准备艾草:艾草是一种特殊的中药材,常用于艾灸。

在实际操作中,常用的艾草有姜艾、艾叶等。

首先,我们需要获得新鲜的艾草。

可以将艾草晒干或烤干,以便后续使用。

2. 准备艾灸器材:在进行艾灸之前,还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器材,如艾灸炉、艾炷、火机、温水等。

艾灸炉是用来点燃艾炷的工具,艾炷则是用来点燃艾草的物质。

3. 按摩穴位:在进行艾灸之前,最好先按摩一些重要的穴位来疏通经络。

这样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气血循环,并促进身体对艾灸的接受和反应。

4. 点燃艾炷:将艾炷放入艾灸炉中,用火机点燃。

艾炷应该点燃后产生的火焰较小,艾炷的一端应该红色,并冒烟。

5. 按摩穴位:当艾炷点燃后,将它的冒烟的一端对准需要艾灸的部位上方的穴位。

然后用艾炷轻轻热敷穴位,每次大约3-5分钟。

6. 调整火候:在热敷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的感受调节火候。

如果感到过热或疼痛,可以暂时停止热敷并稍等片刻,待体温适应后再继续。

7. 结束艾灸:艾灸的时间一般持续20-30分钟,但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延长。

结束艾灸后,应该保持身体温暖,最好避免直接接触凉风。

二、艾灸的注意事项1. 选择适当的艾草: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的艾草。

艾草也有温和和辛辣的区别,所以在选择艾草时应该根据个人的病情和体质来选择。

2. 了解穴位与僵夸:穴位是人体上特定的部位,艾灸应该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

因此,在进行艾灸前,必须了解哪些穴位适合艾灸,以及如何正确找到这些穴位。

3. 控制火候:艾灸的火候很重要,火候太猛或太过柔和都会影响艾草的疗效。

因此,控制火候至关重要。

在进行艾灸时,应根据个人感受来调整火候的大小。

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

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

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艾灸养生是祖国医学的一种治病疗法。

用艾绒等做艾柱,烧灼或薰烤身体穴位或某一部位,或者在体表放置薄片生姜等,隔姜烧烤。

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艾灸养生祛病的功效。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艾灸养生法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

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

《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

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从节气上来讲,艾灸注重节气灸,因为在节气时候是人身体内阴阳交替的时间,这时艾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养生讲冬病夏至,意思就是冬天得的病要追溯到夏天,是夏天落下的病,要从夏天开始调理。

冬至是一年中“一阳升”的时候,最适合做艾灸来补充阳气。

从季节上来讲,冬季是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一个季节,此时若不注意调养,会因阳气不足而引发很多病症,因此冬季艾灸针对寒性体质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

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

什么时间都可以灸。

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中医艾灸的作用与适合人群1、中医艾灸能够升阳举陷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

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

中医艾灸告诉您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艾灸告诉您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艾灸告诉您十二时辰养生法--上篇1、子时-----胆经当令:中医养生认为子时睡眠是对胆经最好的时补方法子时(23:00—1:00)气血进入胆经。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胆的生理功能是内藏胆汁,帮助消化代谢。

不注意按时睡眠,就会影响气血回流胆经。

胆经气血异常,就容易出现头晕目眩、耳鸣、皮肤粗糙、胸胁疼痛、失眠多梦、易惊、忧愁、神经官能症等。

所以成年人最好养成每天子时前就寝的习惯,若长期子时不能睡觉,就会比一般人容易衰老。

2、丑时-------肝经当令:中医养生认为丑时最需要养肝血,养肝血最好的方法就是静卧丑时(1:00-3:00)足厥阴肝经气血最旺的时刻。

从经络循行上可知肝经属肝络胆。

肝藏血,肝脏能贮藏、分配和调节全身的血液及疏导全身功能活动,使气血调和。

另外,肝经“从目系下颊里”,肝开窍于目,肝经气血和眼睛关系密切。

如果肝经气血出问题就会有两胁肋胀痛、胸闷、胃口不佳、口苦、腹胀腹痛,出现黑斑、眼袋、黑眼圈等。

人躺下休息时血归于肝脏,眼睛得到血的滋养就能看到东西,脚得到血的滋养就能行走,手掌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把握,手指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抓取。

所以养肝血至关重要。

人只有休息时,肝脏血流才充分,才能养好肝。

人在睡眠时血可养肝,而长期加班,肝失所养,会导致肝气不舒、肝郁气滞,所以睡眠不好的人会时常发脾气。

3、寅时------肺经当令:深睡滋养肺寅时(3:00—5:00)肺经旺。

这时气血由阴转阳,肺经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到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就是从这个时间段开始,人体的气血根据需要开始重新分配。

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

熬过夜的人都知道,凌晨三四点钟最难熬,那是因为身体不让你熬,这个时候气机是“肃降”的,如果坚持熬下去,就是往外、往上调自己的阳气,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

寅时肺经最旺,肺有病的人经常会在寅时醒来。

肾属水,肺属金,按照五行理论,金生水,虚则补其母,补肾也可采用补金的方法,即“金水相生”法。

艾灸简介

艾灸简介

艾灸简介艾灸是一种自然疗法,有三位一体和四效合一的特点。

所谓艾灸疗法,是利用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三位:有病治病半病寻病无病养生四效:去寒邪补元阳通经络艾灸方法:1直灸法2间灸法1直灸法:将艾绒捏成绿豆大小,点燃进行“发泡”疗法。

注:艾绒时间不宜过长,2~3分钟即可。

2间灸法:(常用)1)温和灸:点燃艾条,施术于穴位,艾条离穴位2~3厘米,感到有温度即可。

2)回旋灸:来回旋转3)雀啄灸:类似麻雀啄食,忽高忽低。

4)隔姜灸:姜片厚度1.5~2厘米,不宜过薄,姜片上打3~5个孔,利用热气直接通过穴位。

艾灸作用: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

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

保健灸法: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

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

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

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

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常见病治疗1)感冒:(主要流清鼻涕)穴位:迎香印堂太阳方法:每次取1~2穴,交替使用,以艾卷作雀啄灸,由距皮肤2.5厘米处及近,以觉灼痛为度,每周1次。

2)冻疮:穴位: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足三里穴。

方法:在冻疮局部先揉按5分钟。

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对准已发或将发冻疮处,各悬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色为度。

艾灸的方法和时间

艾灸的方法和时间

艾灸的方法和时间
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并将其热量传递到人体特定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调节身体功能。

艾灸的方法一般分为直接艾灸和间接艾灸两种。

1. 直接艾灸:艾条直接点燃后将火苗摇灭,然后将燃烧的艾条或艾炷靠近特定穴位,让温热的烟气和热力渗透到皮肤和经络中。

2. 间接艾灸:将艾草研磨成细末,放在艾绒袋或专用艾灸器中,通过加热使艾草散发出温热的烟气,然后将热气靠近特定穴位。

艾灸的时间一般根据个人体质和疗效需要而定,一般均匀按摩每个穴位1-3分钟,每天进行1-3次。

根据不同的疾病,艾灸的治疗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选择合适的艾草:艾灸时应选择优质的艾草,否则可能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

2. 控制火候:艾灸时需要掌握好火候,不要让艾草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烫伤。

如使用直接艾灸,点燃艾条后要确保火苗熄灭,只供给温热的烟气和热力。

3. 选择适当的穴位:艾灸时应选择适当的穴位,以中医经络学为准,或者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宜的穴位。

4. 积极处理不适:在进行艾灸时如果感到不适,比如过于燥热、疼痛等,应立即停止艾灸,并积极处理。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如果你有兴趣尝试,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以确保正确的使用方法。

中医艾灸穴位疗法

中医艾灸穴位疗法

中医艾灸穴位疗法下面就详细介绍艾灸最常用的五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足三里、神阙、中脘。

关元穴: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

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

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命门穴: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

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神阙:位于腹部脐中,有调理脾胃、祛寒壮阳之功。

此穴多用隔物灸。

《类经图翼》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

”《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

”具体方法:以药末填脐,上放艾炷施灸。

艾炷每次3-5壮,药末可选用肉桂粉、附子泥、蒜泥等。

中脘穴: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

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

温和灸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便易学易会。

艾条灸:是以艾绒制成艾条叫做清艾条,市面上一般中药店就有售,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在选取好的的位上熏灸的方法。

如果使用的是在艾绒中加入了性温芳香等药物制成艾条药艾条,再进行熏灸,这样的方法则叫做“药条灸”。

艾条灸的方法又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等。

这里主要介绍悬起灸。

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

艾灸时,点燃的艾条一端距离皮肤约3cm,一般每穴灸5-10分钟,灸至皮肤有温热感、温热发红,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艾灸的方法和操作手法

艾灸的方法和操作手法

艾灸的方法和操作手法艾灸是常见的中医养生排毒方法,而艾灸的方法以及操作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可以在家自己做艾灸,有些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才行,下面就来看下艾灸的方法。

艾灸的施灸办法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

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

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

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

(2)无瘢痕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

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位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

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2、间接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

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1)隔姜灸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

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

艾灸的正确方法

艾灸的正确方法

艾灸的正确方法实用的艾灸养生法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

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

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

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

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

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

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

《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

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

活人多亦。

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

”宋代窦材说:“。

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

遂得老年健康。

”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霜降如何艾灸养生

霜降如何艾灸养生

霜降如何艾灸养生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天气渐寒,初霜出现。

此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而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等功效,在霜降时节进行艾灸,能帮助我们增强体质,抵御寒冷,预防疾病。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霜降如何艾灸养生。

一、霜降时节的特点与养生要点霜降时节,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

此时人体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疼痛,呼吸道疾病多发。

因此,霜降养生的重点在于防寒保暖,补养气血,润燥滋阴。

在饮食方面,宜多吃一些温热、润燥的食物,如羊肉、牛肉、芝麻、蜂蜜、银耳等。

同时,要注意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在起居方面,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增加衣物,避免受寒。

此外,适度的运动也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二、艾灸的原理和作用艾灸是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穴位,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艾绒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等作用。

当艾绒燃烧时,其产生的热量能够渗透到皮肤深层,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

三、霜降时节适合艾灸的穴位1、足三里足三里是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 3 寸,胫骨前缘旁开 1 横指处。

艾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2、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下 3 寸处,是人体的元气所在。

艾灸关元穴能够温补肾阳,培元固本,对男性的性功能障碍、女性的宫寒不孕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3、气海穴气海穴位于脐下 15 寸处。

艾灸气海穴可以益气助阳,调经固经,对中气不足、阳气虚脱等有很好的疗效。

4、肾俞穴肾俞穴位于第 2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处。

艾灸肾俞穴能够补肾壮阳,强腰健脊,对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肾虚症状有改善作用。

5、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艾灸涌泉穴可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引火下行,对失眠、高血压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四、艾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艾灸的方法(1)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穴位,距离皮肤 2-3 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灸 15-20 分钟。

中药养生中医经络调理的艾灸方法与技巧

中药养生中医经络调理的艾灸方法与技巧

中药养生中医经络调理的艾灸方法与技巧中药养生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调理身体的方法,而中医经络调理则是中药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中医经络调理的众多方法中,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被广泛运用于中药养生中。

本文将介绍中药养生中医经络调理的艾灸方法与技巧。

一、艾灸的起源与原理古代中国人发现,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施以火热刺激,能够调理经络、活血化瘀,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作为其中一种经络调理方法,起源于远古时期。

艾灸的原理在于,通过将艾草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和草本成分直接作用于穴位,从而达到治疗和调理的效果。

二、艾灸的材料与工具1. 艾草:艾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艾灸所需的活血化瘀、温通经络的功效。

2. 灸具:现代艾灸常用的灸具为艾灸盒或灸条。

三、艾灸的方法与技巧1. 穴位选择:艾灸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穴位。

根据中医理论,经络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刺激特定的经络穴位,可以调节和平衡经络的功能。

艾灸的穴位选择应根据具体的体质和需要进行,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神阙等。

2. 艾草制备:将干燥的艾草研磨成粉末状,再用纱布包裹成小包,称作“艾绒粒”。

3. 点燃艾草:用火机或其他工具点燃艾条顶部的部分,使其缓慢燃烧。

4. 艾灸操作:将点燃的艾条悬空,靠近穴位,但不要直接接触皮肤。

每个穴位灸烧5-10分钟,每次艾灸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5. 艾灸后的护理:艾灸后,皮肤会出现红肿、热辣的感觉,这是正常的反应。

可以用温水洗净并涂上清凉舒缓的乳液。

四、艾灸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时间:早晨和晚上是艾灸的最佳时间,而在饭后、饭前和酒后不宜进行艾灸。

2. 避免忌食:艾灸期间和之后,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冷硬等食物,以免影响艾灸的效果。

3. 个体差异:不同的人体质和疾病状况会对艾灸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进行艾灸前应先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4. 注意火源安全:艾灸过程中,应注意火源的安全,确保不会发生火灾事故。

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

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

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或者其他草药,将热量传递到人体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对于保证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艾灸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艾灸器具,如艾条、灸盒、灸炉等。

同时,要保证艾灸的场所通风良好,避免烟雾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还要准备一些清洁用品,用于清洁皮肤和灸具。

2. 调理身体。

在进行艾灸前,可以先进行一些简单的身体调理。

比如可以进行一些舒缓的按摩,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以放松身体,增加身体的舒适度。

3. 确定穴位。

艾灸的穴位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穴位对应着不同的疗效。

在进行艾灸前,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症状,确定需要进行艾灸的穴位。

可以通过咨询医生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来确定穴位。

4. 点燃艾条。

在确定了需要进行艾灸的穴位后,可以点燃艾条。

点燃艾条后,可以在灸盒或者灸炉中进行艾灸。

在点燃艾条后,要注意艾条的火力大小,避免过大的火力对皮肤造成灼伤。

5. 进行艾灸。

在点燃艾条后,可以将艾条放入灸盒或者灸炉中进行艾灸。

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控制艾条的距离和时间,避免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调整姿势,保持舒适的状态。

6. 结束艾灸。

在进行艾灸一定时间后,可以结束艾灸。

在结束艾灸后,要注意保持身体的温暖,并且避免受凉。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按摩或者保暖措施,以增强艾灸的疗效。

7. 清理工作。

在结束艾灸后,要进行清理工作。

清理艾灸工具,如灸盒、灸炉等,保持其清洁卫生。

同时,要清洁皮肤,保持皮肤的健康和清洁。

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对于保证艾灸的疗效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正确进行艾灸,达到更好的保健和治疗效果。

艾灸的方法有哪几种

艾灸的方法有哪几种

艾灸的方法有哪几种艾灸是中医养生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烟熏和温热刺激,以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和预防疾病。

下面将介绍艾灸的几种常见方法。

1.按压艾灸:将艾绒包裹在特制的艾灸棒内,点燃后将其按压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按摩和刺激。

这种方法适合于治疗肩颈痛、腰腿痛、关节炎等疼痛和运动损伤。

2.推拿艾灸:将艾绒放入特制的艾盒,点燃后将其在身体表面轻轻地推拿,起到按摩刺激和温热效果。

这种方法适合于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疲劳。

3.面部艾灸:将艾绒放在特制的面部艾灸器中,点燃后进行轻轻的按摩和熏蒸。

面部艾灸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调理肌肤和舒缓疲劳,对于美容养颜有一定的效果。

4.泡脚艾灸:将艾绒放在热水中,用热水浸泡脚部,同时点燃艾绒,使艾叶的烟熏直接作用于脚底的穴位。

泡脚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和缓解疲劳。

5.炙热艾灸:将艾绒点燃后,直接对准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热敷。

炙热艾灸可以通过热力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适用于治疗关节炎、颈椎病等疾病。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艾灸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艾灸方法,如蓝灸、温磁灸等,这些灸法都是根据不同的病症和治疗目的而设计的,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艾灸的频率和时间也需要因人而异,通常建议在早上或睡前使用,每次10-30分钟,每周1-3次为宜。

总结来说,艾灸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中医养生方法,它可以通过烟熏和温热刺激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和预防疾病。

艾灸的方法有按压艾灸、推拿艾灸、面部艾灸、泡脚艾灸和炙热艾灸等多种形式,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使用艾灸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遵循医师的指导进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中医艾灸养生法
中医“艾灸”较之于“针灸”不为人所熟知,其实,中医“艾灸”同样是我国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艾灸,就是透过灼或烟熏,利用热力刺激穴位,其用途和功效非常广泛,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艾灸这种疗法,在我国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据《黄帝内经》所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意思就是艾灸能弥补针刺之不足。

艾,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以湖北蕲州所产品质最佳。

一般而言,艾叶需晒干,再存放三至五年,待油分挥发至一定程度,才适合用于艾灸。

“直接灸”起水现代少用
跟针刺原理相近,不过艾灸主要透过燃烧艾绒,利用热力刺激经络穴位,以达养生或治病之效。

中医认为,“艾叶药性辛、苦、温,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之效。

而艾灸主要有三种功用,分别是畅通经络,补阳气不足,以及驱散寒湿。


现时使用艾灸的种类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艾粒、艾条和艾绒。

“艾粒”通常会连同针刺一同使用,将艾粒放在针头,再刺入穴位;“艾条”则会用“悬起灸”,不会直接接触皮肤;至于“艾绒”就是状似绒毛的艾叶碎,通常会聚成一个小粒使用。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种,较古老传统的便有“直接灸”,意思是直接将艾绒置于穴位燃点,刺激度最强,通常用来治疗疮毒。

不过由于会令皮肤红肿并形成小水?,不易令人接受,所以现时已很少使用。

取而代之则为“间接灸”,即是将艾绒放在姜片、附子或蒜泥上,再置于
穴位燃点。

姜片主要用来驱散寒气,常用于治理作呕作闷和风湿病上;附子则有补阳气之用,主要针对不孕不育、肾功能差、头晕,以及脱肛的病人身上;而蒜泥则有消肿拔毒之效。

缓解关节痛五十肩
如果使用艾粒,则为“温针灸”,利用艾叶的热力沿针直达患处,加速温经通络,通常针对关节痛、腰痛、骨伤病上。

至于艾条,则会用“悬起灸”,当中手法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

“温和灸”以燃烧的灸条,跟皮肤保持一定高度的距离,患者通常只觉温热而无灼痛的感觉,例如用来治疗扳机指(Trigger Finger)。

“回旋灸”则于皮肤上反覆回旋熏灸,一般针对范围较大的病症,如五十肩。

“雀啄灸”则对准某一穴位,一上一下摆动,状如麻雀啄食,刺激度较前两者强,通常用于治理头痛、驱寒湿等。

使用艾条治理,一般需时15至30分钟;如果使用艾粒、艾绒,通常为五至十壮,每壮的意思即是将其燃尽为一壮。

发烧喉痛急性扭伤忌用
虽然艾灸用途广泛,但不等于人人适用,首先要注意的,便是个人体质。

“阴虚火旺的人士,如有暗疮、口气重、喉咙痛等征状,一般不宜使用艾灸。

另外患有热性病,如发烧、急性扭伤等,同样不宜,否则有可能造成反效果。

”除了上述人士外,小孩子的肌肤比较幼嫩,亦未必适合使用艾灸。

孕妇同样要小心?,虽然艾灸可用于胎位不正,但在其他情 下,恐影响胎儿,亦不宜使用这种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